热点人物范例6篇

热点人物范文1

文化界早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上世纪末,“单田芳评书”甚至成为时尚性的文化符号。在那个时代,无数听众捧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每天都盼着下回分解。单田芳的评书,生动解读了当代“评书大王”的传奇人生。

2012年9月,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在南京落下帷幕,单田芳等6位老艺术家获得终身成就奖。这是单田芳从艺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奖项,78岁的单田芳老先生终于获奖了。说“终于”,是因为这位影响几代人的艺术家,从艺57年,却没有获过一次奖。他解嘲说:“我听说是评委在评奖之前做了很多调查,他们翻看了档案材料,发现我从21岁开始从艺说评书,一直到78岁从未获过奖,年年都是零蛋。评委想,这个人扯着嗓子‘喊’了57年连奖都没获得,实在太可怜了,所以将这个奖颁给了我。”对单田芳老先生来说也太有意思了,从“终于获奖”到“终身成就奖”,虽然过了漫长的57年,但毕竟获奖了。

1.淡泊名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艺术大师单田芳先生却不为荣誉所累,为艺术奉献着毕生的精力。他虽然只获过这一次奖,却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他是为艺术而活着的!

2.叩问世风。古话讲,“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比起李广,单田芳先生显然是幸运的。但作为一位曲艺大家,一生只获得一个奖,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笑话。不是他不想要,是人家不想给。因为在这个时代,颁奖似乎已经异化成了一条捞钱的好途径。

1.有一种美丽;2.钦佩;3.叩问;4.面对;5.思考;6.文化之光;7.成长路上。

侯逸凡:90后北大讲师

2012年9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三教307教室,18岁的棋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新生侯逸凡给在场的近百位同学上了一课,她的身份暂时切换成了北大国际象棋课助教。侯逸凡,中国女子国际象棋队队员,2003年进入中国国际象棋队,2008年晋升男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是历史上晋升男子特级大师最年轻的女棋手。2010、2011年均获得世界女子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是历史上两夺世界冠军的最年轻棋手。她棋风霸气,被誉为“天才少女”。

国际象棋是北大的选修课,而当天的主题是“世界冠军赛名局赏析、北大国际象棋发展之路”。百来人的教室,上座率超过了八成。作为主讲,侯逸凡很认真,在讲台上整整讲了一个小时。李晓鹏是北京大学国际象棋协会的会长,对于侯逸凡昨晚的表现,他赞不绝口:“很满意!我一开始以为她讲得会太专业,怕大家接受有困难,现在看效果挺不错。”大家纷纷议论说:“没想到鼎鼎大名的棋后,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姑娘。一点架子也没有。”“她口齿清楚,引经据典,让我这样不懂国际象棋的人也听得很入神。”对于自己为什么选择国际关系学院,侯逸凡坦言是兴趣使然:“单纯喜欢,希望对自己以后出国比赛能有所帮助。”

1.立志趁早。十八岁,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还没有迈开走向社会的步伐。可侯逸凡早已成了象棋界的特级大师,并两次夺取了象棋锦标赛的世界冠军。想一想,如果没有童年时的热爱、少年时的勤奋,即使是天才,又如何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2.学无止境。在国际象棋的世界里,十八岁的侯逸凡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巅峰。但在人生路上,她还只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要让自己走得更远,让自己赢得辉煌,就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走进北大,走上讲台,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成功。

1.在学海里;2.道路;3.我很平凡;4.追求;5.有一种力量;6.梦想。

郭敬明:少点敬畏之心

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专家和网友“咬”上了80后著名作家郭敬明。从他的博客中随机选取10万字,大概就有好几百个错别字。

在郭敬明的博客中,错别字随处可见,几乎每页都会有错。一些书写差错让人难以置信。如把“令你们自豪”误写成“另你们自豪”,把“自我了结了”误写成“自我了解了”,把“顶着大雨”误写成“定着大雨”,把“挥了几下”误写成“辉了几下”,把“虚伪”误写成“虚位”,把“下班”误写成“下半”等等。此外,郭敬明在《两小时后的生日》一文中说的“蜉蝣撼树”也被挑出,唐代韩愈《调张籍》中有诗句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后世用“蚍蜉撼树”嘲笑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东西,讽其自不量力。蜉蝣与蚍蜉都是虫子,但与“撼树”搭在一起说的,只能是“蚍蜉”而非“蜉蝣”。郭敬明是杂志《最小说》《最漫画》的主编,著有《爱与痛的边缘》《幻城》等作品,谁能料到,这样一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竟然成了“错别字大王”。《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微博中谈及这一现象时,引用了当年语文老师批改他作文时的一句批语:“遍地荆棘。”

1.缺少严谨。郭敬明作为一位知名的青年作家,远没有糟糕到不会使用汉字的程度。要真是那样,想必他也“红”不到今天。只是因为他太随意了,太不严肃了,竟将一些没有仔细核对的东西搬到了博客上。若是缺少严谨的作风,如何能成大器?

2.敬畏传统。一个错别字,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态度。对于常人而言这也许真是一件小事,但对一位公众人物、一位作家而言,折射出的却是底蕴与修养的缺失。敬畏传统,当从写字做起。

1.传统文化;2.过去与将来;3.习惯;4.小事;5.风格;6.敬畏汉字;7.珍惜。

那英:第一次为你转身

牵动了亿万观众心的节目“中国好声音“,在中秋之夜迎来了它的巅峰之夜。那英组的梁博,是自节目播出以来公认的“黑马”,其内敛的唱功、淡定的表情、低调的台风令观众印象深刻。对梁博当晚的表现,那英评价他一如既往的稳定,但几轮投票后那英不忘给梁博鼓劲:“梁博,老师求求你了,你笑一下,投票率会更高。”

为了自己的学员在最后一轮激战中的精彩表现,导师们并没有闲着。那英带领爱徒梁博见了梁博心中的偶像――中国摇滚之父崔健。那英的好友李宗盛还送他一把亲手制作的吉他,这把吉他也陪伴着梁博获得冠军。那英表示,自己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梁博代表自己学院出战:“梁博是一匹黑马,我希望在决赛中他能成为千里马。”在当晚的比赛中,梁博没有让那英失望。在第一轮的与导师合作中,一曲与那英的对唱《爱要有你才完美》让梁博首度收获了全场最高票数。在第二轮的表演过后,梁博更是以压倒性的优势进入了最后“年度好声音”的争夺。演唱最后一首歌曲时,那英更是站到转椅上为他加油。经过5个多小时的比赛,梁博凭借出色的发挥和超群的实力,夺得“年度好声音”。梁博夺冠后,那英含泪高喊:“想起当初我第一次为你转身,太值了!”

1.爱惜人才。那英在歌坛的名气已经够大,她取得的成就更令诸多后来者望尘莫及,可是在梁博面前,她是那么的谦卑,那么的支持,那么的喜悦,那么的激动。理由只有一个,梁博是一个值得自己珍惜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自己流泪的歌手。

2.把握机会。如果离开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梁博也许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如果离开了那英的鼓励,梁博也许只是舞台上的一个过客。令人惊叹的是,在这个舞台上,梁博让自己成为了最耀眼的星光。把握机会,人生也许便是另一道风景。

1.舞台;2.珍惜;3.把握机会;4.我和你一样;5.掌声;6.值得;7.最美。

甘相伟:站着上北大

甘相伟的《站着上北大》一书出版了!很多人看到书名都会奇怪,为何要站着上北大呢?原来,作者甘相伟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安,“站着”只是他的一种工作状态。凭着自身的努力,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成为了一名北大学子。

甘相伟来自大别山区的偏远山村。由于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不得不放弃到县里的高中读书的机会。2007年初,他心中的读书梦再次燃起,来到北京,和北大学子一起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燕园。不同的是,甘相伟来到北大西门成为了一名保安。生活在燕园,行走在未名湖畔,甘相伟贪婪地呼吸着北大的学术空气,享受着北大的人文氛围。工作之余,他溜进课堂蹭课,听名师讲座,泡图书馆……第二年,他参加成人高考,以高出分数线60分的成绩成为北大成教中文系的本科生。从此,甘相伟开始半工半读。站在岗亭里,他是北大保安;走进课堂,他是北大学生。在北大期间,甘相伟总是随身带上纸笔,有了灵感就随手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几年里,他先后写下了几百篇文章。2012年6月,他的第一本书《站着上北大》正式出版,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该书作序。周其凤称赞说,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令人钦佩。甘相伟的经历感动了无数人,并被誉为“中国保安出书第一人”。

1.坚守梦想。正如甘相伟所言,一场考试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起点低也并不代表终点低。最终是你的梦想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决定了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一个保安,能够成为北大学子,成为一名作家,那都是梦想的力量。

2.相信自己。作为一位保安,地位也许很低。但是在这甚至有些卑微的位置上,甘相伟从未屈服,反而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并因此成就了一番令人惊叹的事业。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相信自己,我们一样的美丽。

1.追梦;2.有一个信念;3.成长;4.一样的美丽;5.偶像;6.我能;7.精神。

张玉霞:不想让人同情的盲人歌手

在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最后一位来自宝岛台湾的选手张玉霞,带给了每一位观众深深的震撼。她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声音却好像是来自天堂,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今年35岁的张玉霞,目前在台北淡水做街头艺人。三个月大时,她的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过歌唱事业,歌龄长达15年。张玉霞模仿邓丽君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在她成了淡水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并拥有了大量的歌迷。

“中国好声音”导演邬稚晖,是亲自联系到张玉霞登台的人。她说,最初找到张玉霞时,她是不太情愿的。“我亲自飞去淡水找到她后,才发现,她之前一直对自己唱歌获得大家赞赏心存疑虑:是不是因为同情我才喜欢我?我就告诉她节目的盲选规则:在听到你的声音之前,导师是看不到你样子的。这才真正打动了她。”邬稚晖表示,从最初跟张玉霞接触,到说服她出现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自己花费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一曲《独上西楼》,把命运的孤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与那英合唱的《征服》,却又将不被命运征服的决心展示得气势磅礴。这就是张玉霞,不想被人同情的盲人歌手。舒淇在微博中赞叹说:“唱出感人的心境,天生一把好歌喉!”

1.执着追求。有位名人说过: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够坚持三年,必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作为一个盲人,张玉霞为歌唱事业坚守了十五年,她成功了。当我们聆听着她那美如天籁的音乐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记了她曾经辛苦的付出与执着的追求。

2.尊重最美。有的时候,尊重的力量会超越一切。当初,张玉霞不愿来到这个舞台,也许担心自己的样子;后来,她又高兴地走上了这个舞台,自然离不开邬稚晖导演远涉重洋的诚意。尊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

1.身边的风景;2.有一种美;3.感动;4.尊重;5.记住;6.追求。

秦亚文:痴迷汉服的大学生

在苏大校园里有一个姑娘,每日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身着汉装,脚踏青鞋,在来来往往上下课的学生人潮中显得分外惹眼。这位“汉服女孩”名叫秦亚文,苏大艺术学院大四学生,从大一至今,秦亚文坚持每天穿着汉服上课。秦亚文介绍,她每日穿着汉服,一方面是因为对汉服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愫,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外在的形式,唤起人们对汉服的记忆,更好地体味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秦亚文羞涩地告诉记者,当时年幼的她对汉服文化一无所知,但却打心眼里认同汉服的华美。自打记事时起,秦亚文便迷上了古装剧,见她对古装戏着迷,父亲还戏称她为“秦武侠”。随着年龄的增长,秦亚文开始逐渐了解汉服背后诠释的文化。大学期间,秦亚文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过十余场与汉服有关的活动。参加过活动的人最初对汉服一知半解甚至误读误解,之后便能真正了解到汉服之美以及汉服文化的深邃。三年前,苏大校园里秦亚文是身着汉服第一人,也是唯一穿汉服的人。三年后的今天,秦亚文高兴地告诉记者,苏大已经有二十多个喜欢汉服的学生。秦亚文是苏州汉服群的发起人,该群已经有近两百人。秦亚文笑言,如今她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汉服朋友。

1.留住传统。服装是文化的载体。汉服始于黄帝直至宋明,其间有四千多年历史,尽管各个朝代的汉服在造型上各有演变,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却几乎始终如一。虽然身着汉服只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外在形式,但毕竟是一种美好的开端。

2.影响他人。身着汉服,生活在现实生活里,也许很多人是难以接受的。但秦亚文这位大学生不仅坚持了下来,还影响了自己的同学,影响了苏州市民。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人家总会有喜欢的一天。

1.传统;2.细节;3.从我做起;4.有一道风景;5.影响;6.环境;7.真美。

曾文寂:用写作迎战死神

一手高举着稿子与眼平视,一手提笔吃力地在上面记录着代表发言。2012年9月25日,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重残作家曾文寂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因为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他不得不直着脖子记录,再加上腿脚有重疾,时常抽筋疼痛,他不时站起来手撑桌子稍事歇息再继续。他因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在一天中90%的时间里,只能僵硬地躺在床上,翻一下身都会疼痛难忍。所以他形容自己说,“像一具化石”。

今年62岁的曾文寂,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现在他每天拄着双拐,站在电脑前写作。“身体好,一天能写1000多字,状况差,就只能写几十个字。”28年里,他和同样重残的妻子付宇一起,克服身体病痛和生活困难,坚持不懈,发表230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4本书,并获得多项全国性大奖。著名作家史铁生曾为他们的书作序:“人生一世,最后发现名利财富都是空,人能够拥有的只有生命本身。但生命的流逝使得它难以实现超越时段的自我确认,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去年夏天,他联系了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他说:“我的视力一向很好,身上最有价值的器官就是角膜,这会让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朋友重见光明。”

1.不甘平凡。曾文寂很平凡,平凡到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与史铁生相比,他的境遇几乎是相同的,而他的命运却与史铁生有着天差地别。但这位重残作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困境里依然用文字让生命焕发了光彩。

热点人物范文2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素材分析】回想当年“放卫星”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虽然是狂热得要抓着头发离开地球,却承载着多少人吃饱肚皮进入共产主义的梦想。然而,在没有科学技术作保障的前提下,那时的想法终是一场梦。如今,我们进入了实实在在的“超级稻”时代,袁隆平不仅有力地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世纪之问”,而且还把超级稻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素材运用】适用于科学技术、梦想与现实、毅力、贡献、奋斗追求、精神动力等。

2. 屠呦呦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她用“抗疟神药”拯救了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世界。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的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她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了《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不断对党、对人民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一线药物,也不会填补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3. 彭斯

22岁的彭斯高中时曾就读广州执信中学,因为成绩优秀,高三时到美国学校交流一年。2008年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修读会计专业。

今年,彭斯54岁的母亲陈雪梅因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她等待了两个月,却因器官供源紧缺,命悬一线。刚刚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彭斯闻讯后,立即从美国返回广州。因母亲坚决不要自己儿子的肝源,他瞒着母亲签字成为肝源供体,并在活体移植手术中切除自己60%的肝脏,移植入母亲的体内,挽回了母亲的生命。

根据主管医师郭志勇介绍,对于提供肝源的供体,从统计上说有千分之四至千分之七的风险。活体移植手术向来把供体安全摆在首位,而这种风险主要是术后近期的并发症,远期来看影响不大。这次手术切除了供体约60%的肝脏,因为肝脏再生能力强,只需要3个月就可以长回原样。

手术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送给了彭斯一份特别的荣誉证书——“彭斯,鉴于你帅气、勇敢、坚强的表现,已被授予最佳形象大使奖。”

【素材分析】百善孝为先,彭斯捐肝救母弘扬了反哺感恩的孝心,改变了人们对新一代年轻人普遍比较自私的偏见。的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美德似乎在渐行渐远,尤其是受几代人宠溺的青年人,很多人考虑的是得到而并非付出。彭斯的言行为此树立了一个榜样,对促进“80后”“90后”反思自己与长辈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动力,也让日趋冷漠的世道人情增添了一抹暖色,更让许多同龄人明白奉献比索取更令人动容。

【素材运用】适用于孝心、感恩、美德、榜样、坚强、勇敢、奉献、关注等话题。

4. 陈光标

热点人物范文3

“2011中国声音”征集活动,中国之声,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

简介:从2011年12月16日到2012年1月16日,中国之声联合中国广播网、新浪网举办面向全国的“2011中国声音”有奖征集活动――请把2011年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新闻声音告诉我们,请把2011年最有代表性的新闻音响提供给我们,让我们在声音的世界里,告别2011,迎接崭新的2012。这一活动最终评选出了2011“十大中国声音”,分别是:“七一讲话”;吴邦国委员长宣布提高个税起征点;视察7・23动车事故现场讲话;“天宫一号”发射倒计时;中国公民撤离利比亚感言;李娜夺冠后感想;小悦悦事件拾荒老太太答记者问;最美妈妈吴菊萍接受采访;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愿意接受公众监督;考生宋江明讨说法。

点评:正如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所言:“这是传统媒体走出固有思路,和新媒体大胆结合的有益尝试,与此同时,在岁末年初用声音的形式记录和梳理一年里所发生的新闻大事件,活动形式很新颖,也很好地树立了国家广播电台的形象。”用声音记录前进中的中国,这一活动充分发挥了广播这一媒体的优势,是年终盘点的一种新思路。

备选策划:

《我们回不回家过年》,《中国新闻周刊》,1月17日

《为农民工送春节年货包》,《生活日报》,1月10日~1月18日

1月优异报道

《吃公家的饭,喝领导的酒》/褚朝新 侯越,《南方周末》,1月12日

简介:年关将近,随着频繁的领导视察、官员调动和考核,各地“公款吃喝”渐入高潮。《南方周末》记者根据读者来信反映萧县干部垄断酒品的信息,蹲点观察这个非典型的中部县的公款吃喝以及它背后的官场生态。记者发现,在安徽萧县,多名官员间接或直接垄断了酒品批发,深度介入公款吃喝经济链条,催生了“吃公家的饭,喝领导的酒”的怪现象。连续4天,记者走访了该县县城世纪假日酒店、长城大酒店、渝香馆、交通宾馆、凤山大酒店等饭店、宾馆,发现不少公职人员在里面消费。吃喝的理由也有很多,各种会议、检查团、招商引资等,都少不了要吃喝应付。

点评:临近年关,可以说是公款吃喝的高潮,《南方周末》记者选择一个中部县进行一周左右的观察,深入多家酒店,调查了公款吃喝背后的种种现象,解剖了公款吃喝这一经济链条,为人们观察公款吃喝这一老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报道现场感强,有较强的可读性。

备选报道:

《达芬奇案中案》/高昱 王姗姗 龙周园 邓海 王晓庆靳晴,《新世纪》,1月2日

《还原白培中案:焦煤利益链浮现》/段心鑫,《21世纪经济报道》,1月5日

《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赵蓓蓓,《人民日报》,1月10日

《污染换来“富裕”却难保“健康”》/鲍青,《大众日报》,1月11日

《“八胞胎”背后的代孕产业》/杨江 闫鹏飞,《新民周刊》,1月9日

《黄牛敛钱 车站分成》/新华社,《北京晨报》,1月16日

《“助考”的秘密 研考“泄题”事件背后的作弊产业链与运作模式》/占才强 高汉明 吴雪峰,《南方都市报》,1月18日

《五常大米的高价“玄机”》/孙英威 程子龙 管建涛,“新华视点”,1月19日

《揭秘假酒产业链》,央视《每周质量报告》,1月28日

《浙江农村私家车增多致部分村庄出现堵车》/葛丹娣,《都市快报》,1月29日

1月优异评论

《“夹着尾巴做官”》/凌河,《解放日报》,1月9日

简介:这篇评论的作者认为,“夹着尾巴做官”是一条“做官”的规矩,更反映着对我们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的深层要求。“夹着尾巴做官”,不是谨小慎微,不是畏首畏尾,更不是官场中的伪饰。“夹着尾巴做官”,就是常怀敬畏之心,就是常思执政之本,不能忘乎所以,更不能“胆大妄为”。“夹着尾巴做官”,应当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说到底,就是有“法”有“天”。“天”,就是老百姓。“夹着尾巴做官”,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要改变一些官员的“不适应”和“不习惯”,习惯于在民主监督下“夹着尾巴做官”――这是推进和实现执政方式现代化的一个大要求。

点评:这一评论观点新颖,引人关注。“夹着尾巴做官”这一提法,给一些官僚思想深厚的人当头棒喝,有利于澄清人们思想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对为政者也是一种提醒。评论的虽是老话题,却用了新话语新视角,写出了新意。

备选评论:

《公布干部手机不如撤大院门卫》/张永恒,《广州日报》,1月11日

《翻译频出丑,根在文化失衡》/周云,《羊城晚报》,1月12日

《用常识主导政治生活》/马想斌,《长江日报》,1月16日

《公款纵酒 祸害无穷》/刘建华 郑海鸥,《人民日报》,1月17日

《盯牢离职官员的“影子权力”》/梁江涛,《工人日报》,1月18日

《“最丑建筑”是怎样出来的》/徐伟,《东方早报》,1月19日

《家电虚标潜规则是怎么“烂透”的》/邓海建,《中国青年报》,1月20日

《别因耶鲁校长的“外储投社保论”误入歧途》/洪巧俊,《齐鲁晚报》,1月28日

《天价“汉玉凳”罔顾的不是常识而是监管》/张枫逸,《南方都市报》,1月29日

《如此“穿越庙会”亵渎年文化》/肖复兴,《新京报》,1月29日

1月优异版面

《2012市民经济生活月历》,《华商报》,1月2日

简介: 1月2日,《华商报》B1~B2版刊出《2012市民经济生活月历》,将物价、房价、就业等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用月历的形式展现出来,内容主题清晰明了,版面简洁大方,形式较为新颖。

1月热点网议

山西县委书记之女吃五年空饷 官员称符合要求

简介:山西省疾控中心一名叫王烨的科员,2011年7月从山西省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当年10月第一次到省疾控中心上班,却从5年前入读大学时,就每月领取由财政全额拨付的基础薪、生活补贴及住房公积金等,5年的学费亦由山西省疾控中心承担。王烨被指连续五年“吃空饷”累计10余万元。

点评: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发热议,山西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王烨的父亲也被免去县委书记职务。这是近期媒体监督引发社会良性反应的又一案例,形成了社会各界与媒体舆论的良性互动。

备选网议:

游客称在三亚被“宰”:吃3个菜花4千元, 1条鱼6千多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

韩寒成名作被疑

“海归女”刘俐俐参加电视招聘节目引热议

1月传媒人物

刘彤:“泥腿记者”

简介:刘彤1997年调入电台从事农村报道工作,现为丹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部副主任。2007年初,刘彤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栏目――《刘彤走社区》,专注于社区生活当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报道。刘彤坚信“记者下去,新闻上来”,十几年如一日,将宽甸县22个乡镇上百个村民组走了个遍。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钟情于体验式采访,“不当要车和要材料的记者”。在台里,刘彤是出勤最多、出稿子最多的人,因而也是拿奖金最多的人。他对奖金有个分配原则:一半给老婆,一半捐出去。他的捐款对象大多是采访对象。

2012年元旦,丹东市辽宁丝绸学校的3位教师写了饱含深情的《记者铭》送给他:“位不在高,想民则名;权不在大,为民则灵。斯是记者,心系百姓。谈笑皆民生,往来皆民情。田间地头走,话筒进街庭。可以明实事,察实情。无浮夸之乱耳,视弱者为亲朋。责任当使命,真爱作准绳。百姓云:‘泥腿记者’。”

点评:丹东广播电台的领导和同事说,刘彤是一个接地气的记者,一个沉底的记者,一个老百姓欢迎、政府放心的记者。记者如斯,当不愧为人民的记者。

李大君:为大工地办小报

简介:2008年,李大君带领安全帽服务队到一家工地开展“流动书屋”时,一个常来借书的建筑工的一句话:“你们的图书没有写建筑工人的,能不能办个专给建筑工人看的东西?” 就这样,2009年9月,小报《大工地》诞生了,目前坚持了31期。它是北京8个区、30多个工地、10万建筑工“唯一的日常读物”。《大工地》的定位很“小众”――给建筑工普法、提高文化水平。目前每期平均只印3000份,但工友觉得不解渴,有人甚至主动要求捐工钱来提高印数;南京、南昌、广州等地的一些工友也来信索要。

点评:在仅有4人组成的采编团眼里,它是由一家公益机构――北京行在人间文化发展中心和一群有热情的大学生――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一起“捣鼓”出来的“有意义的小事”。但从媒体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工地》又是一个定位十分精准的媒体,虽然它还没有刊号,但它的责任感和服务性,一点也不亚于那些正式媒体,它的目标读者需要它,这是它存在的理由。

哈文:改革央视春晚

简介:2012龙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对央视春晚进行了诸多改革,成立春晚宣传组,一周两次对外及时消息;保证春晚零广告;取消春晚观众最喜爱的节目评选;观众圆桌席不设企业位等。为体现新意,本次春晚推出“节目群”概念,“也就是把所有情绪有关联的节目糅在一起,聚集一起,体现特别的这个‘点’。以前是把很多好节目放在一起,按节奏什么的进行编排,像自助餐。我们今年的编排更像点餐,把相同的节目合并同类项,思路清晰,情绪明确。”“我们是在有了节目结构的前提下,再来调整主持人。今年整个主持人话语表达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或变化,那就是不再以诗歌体为表达方式了。”另外,今年春晚的舞美十分惊艳,哈文称,龙年春晚考虑的是电视化呈现。

点评:套用一句说滥了的话:做晚会导演难,做春晚导演更难,做央视春晚女导演最难。虽然难,但哈文和她的团队也算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事实证明,龙年春晚的确有了很多创新,这与哈文对春晚的理解有关,“365天中364天我们都很有思想了,我们就让除夕这天尽情地笑、尽情地唱、尽情地聊天”。对于整台晚会,她表示虽然有些许遗憾,但是整个团队都非常职业地完成了任务。

杨致远:辞职

简介:1月17日,雅虎宣布共同创办人杨致远辞去其董事会成员、日本雅虎和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的所有职务。杨致远在给雅虎董事会主席若伊・博斯托克的辞职信中表示,自创建雅虎至今17年中,他与雅虎共同经历了许多令人兴奋和值得回味的时光,但现在是他离开雅虎寻求其他兴趣的时候了。杨致远1995年与戴维・费罗共同创办雅虎,担任董事会成员。杨致远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担任雅虎CEO。随着杨致远辞职消息传出,1月17日下午,雅虎股价上涨3.5%,以15.97美元收盘。

热点人物范文4

《中国信用指数调查:我们能够相信谁》,《小康》杂志,9月4日,2012年第9期

简介:《小康》杂志连续八年中国全面小康信用指数,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策划,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期杂志的卷首语开门见山,提出“用正能量重建社会诚信”,指出:用正能量重建社会诚信,并不意味着要唱高调感动中国,而只需要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体系中维系最基本的道德伦理,坚守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原则。用正能量重建社会诚信,也并非要求企业放弃利益追求慈善,而只需创造财富,取之有道。用正能量重建社会诚信,也并非要让政府变成万能的上帝,而只是要让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信任的基础。该刊了一系列的调查榜单,如媒体信用调查、谁是最可信的人、公众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银行、华人作家影响力和话语权排行榜等。

点评:该刊的调查表明,2011~2012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4.3分,社会信用趋于好转。这一结果也给读者以正能量,让人对社会诚信的建设充满信心。正如该刊的卷首语所说:这个过程可能漫长曲折,但值得全力以赴。这一专题所的相关数据,很有参考价值,既有可读性,又有趣味性,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策划。

备选策划:

《捍卫基层·南海改革特刊》,《中国青年报》,9月5日

《国家气脉》,《财经国家周刊》,9月18日,2012年第19期

《舌尖上的校园:基层学校食堂调查》,《半月谈内部版》,9月3日,2012年第9期

《地方新官新政盘点:部分为短期政绩劳民伤财》,《廉政瞭望》,9月19日,2012年第18期

《鱼翅的战争》,《中国经济周刊》,9月3日,2012年第35期

9月优异报道

《腰围上的中国》/陈卓,《中国青年报》,9月12日

简介:报道从英国一位学者研究中国的工具“尺子”(测量中国人的腰围)说起,目前中国城市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在短短27年的时间内中国男人的腰粗了20%。报道指出,从杨柳细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02年这10年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人口的超重率增长了近40%,肥胖率增长了近100%。报道中有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肥胖是个社会问题,与饮食结构同时改变的,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城市化 “加粗”了中国人的腰围。“爱护草坪是中国公园的一个最普遍的规定,这意味着,公园只是一条装饰得很漂亮的小径,而不是可以让儿童嬉戏的场所。”“如果周边缺乏运动的场所,人们就要回家看电视,看电视就要吃点东西,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报道最后说,现在是控制肥胖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这几年能够控制好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就不会重蹈美国的覆辙。

点评:这一报道不同于一般的突发性事件报道,但其紧迫程度并不亚于那些食品安全等的报道,因为肥胖问题的确应该引起国人的重视了,对于当前国人生活方式的当头棒喝是非常必要的。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一份报告中将肥胖定义为疾病。2007年,卫生部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但目前很多人并不屑于“日行一万步”之类的倡导,他们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以有腿不走路为骄傲,公车的滥用也助长了全民不走路之风。《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有83.8%的成人从不参加锻炼。但庞大的肥胖群体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黑洞:仅2003年,我国成人可归因于超重和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就高达211亿元。国外学者也警告:“肥胖问题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枚定时炸弹。”不管是为国家,还是为自己,请注意一下自己的腰围吧。

备选报道:

《延迟退休调查:现阶段推弹性退休或致社会不公》/政军 丁大伟 吴志华 李增伟 管克江,《人民日报》,9月13日

《富士康现用工乱象:大学生“被实习”》,《第一财经日报》,9月6日

《诊治“环首都贫困带”:行政区划下的命运分野》/定军 宋宝慧,《21世纪经济报道》,9月13日

《寿光蔬菜大棚要并网发电了》/花宇,《农村大众》,9月11日

《记者体验代购旅程》/陈庆麟 韩祯,《新快报》,9月14日

《年轻一代离科学越来越远?》/邱晨辉 于楠,《中国青年报》,9月3日

《迷失的危改房:谁来维护民众利益?》,《证券市场周刊》,9月20日

《南通环保窝案》/王晓庆 梅珂,《新世纪》,9月10日

《云南彝良小震大灾之忧:乡村建筑抗震设防偏低》/刘巍,《瞭望东方周刊》,9月24日

《电信诈骗流水线揭秘:话务员根据岗位拿底薪提成》/刘子倩,《中国新闻周刊》,9月24日

9月优异评论

《谁给了王立军这样的权力?》/社评,《环球时报》,9月20日

简介:王立军案的大量细节公布后,这篇社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王立军被抓前像是“法力无边”,他似乎想立案就立案,想撤案就撤案,想非法监视谁就监视谁,想放谁就放谁。谁给了公安局长这样的权力?王立军这样究竟是极端个案,还是他拥有代表性?

热点人物范文5

反方观点

学者观点

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

在坚决反对使用微波炉的人看来,微波炉的罪状主要有三。其主要来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资深学者雷蒙德・弗兰西斯发表的文童:

一、微波炉会造成电磁辐射和微波泄漏。

二、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的营养价值严重流失。电磁波辐射改变和破坏了食物的分子结构。食物的分子每秒钟内被颠倒300亿到1000亿次,这严重违反了自然规律,营养也大大丧失。

三、微波食品会产生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当你吃微波食品时,身体会集中产生一定的变化。食物中的脯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受到微波辐射后变成烃基脯氨酸,是一种致癌物质。食用微波炉食物,人体中的一些健康指标如巨噬细胞和血色素水平也被改变,因而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攻击。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癌症、荷尔蒙失调、淋巴和消化系统紊乱、血液和免疫力异常、情绪低落、永久性脑损伤,还有心脏病。

检测结果

微波炉是孕妇的头号健康杀手

日前,有关专家在一张姓孕妇家中进行了一次室内家电辐射大检测,结果显示微波炉辐射超过国家标准近一倍,成为危害孕妇健康的“头号杀手”。

据有关妇产专家的临床调查,排除遗传、用药不当等因素,家电辐射很大程度上成为损害人体生殖系统的元凶,主要表现在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男子质量降低等。它还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就是影响因素之一。

正方观点

微波专家

微波炉不能用是不正确的观点

专家认为,首先应明确区别两点,即微波辐射的影响同微波炉加工食品对人的影响。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大量证据证明,是确定无疑的;但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微波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等领域,造福于人类。

而经微波炉加工的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妄下断言。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对人体有害”显然为时过早。作为一种提示,公众使用微波炉多注意点是可以的,但笼统地得出“微波炉不能用”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职业卫生专家

人工烹调也产生有害物质

专家指出,微波加热食物的基本原理就是食物中含有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等在接受微波的照射后,上述成分中的离子会发生迁移和偶极子形成后的旋转。

这些离子的迁移、旋转及相互摩擦等快速运动伴有能量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食物被微波加热程度决定于含水量的多少,含水分多的食物容易被加热,所耗能量也相对较多。

食物添加过多的芳香、辛辣、重油或某些色素时,经过高温加热,有可能使食物变质或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但实际上,在我们通常人工烹调食品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可能性。

营养学家

微波炉加热食物不致癌

中国预防医学会有关人士表示,微波是一种高频波,以每秒24亿次的速度变换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以此加热和烹饪食品是不会破坏食品营养的。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认为,和传统烹调方式相比,用微波炉不会使食物中的营养损失得更多。实际上,用微波炉热饭菜热得快,并且不用加水,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留得更多。而且微波炉里的微波经过设计,使食物能尽快吸收,因而食物也不会被污染或成为辐射物。

另外,用微波炉加热并不会令食物产生致癌物质。因为微波属热能射线,将热能传送到食物身上,食物本质并不会因而受到任何影响。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并不会发生严重的生理变化。但是无论使用什么都不能过度,当然也不能过度依赖微波炉。

特别提示

使用微波炉讲究多

微波炉的主要用途有:食物烹调、食物解冻、食物二次加热、食物干燥、脱水、食物保鲜、灭菌消毒等,还有可以烘羊毛衫防蛀,自制干花,制作陶瓷,使食物复脆,食具消毒,炒瓜子坚果等妙用。但是,对于微波炉的使用有一些禁忌是不能忽视的,如:

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肉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眉再开门降温。

热点人物范文6

运动学部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热学部分(影响熔点的因素,内能,比热容,比热容与比热);力学部分(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弹力,弹力的作用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和运动的关系,摩擦力,能量);电学部分(半导体,欧姆定律);光学部分(光线,人眼看物体的原理)及特性与属性的区别.共19个难点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难点知识;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简介:钟西友(1962-),男,四川宜宾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研究.

物理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虽然初中物理也比较简单,但其中有些知识点也比较难理解.有的老师对其中的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不一定很透彻,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有大一部分物理老师是由中等师范毕业,通过函授学习而改教物理的,即使有的老师是刚从本科院校出的大学生,他们对这些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不是很准确、很透彻,那么,他们在给学生讲解过程中,也就讲不透彻,学生也只能囫囵吞枣,不能达到“悟理”的效果,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是在基础教育中物理成绩较差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此笔者认为的初中物理难点知识做一下解读,供同仁商榷,以提升基础教育教学水平.

1运动学部分

1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分析: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位置”,它包含“距离”和“方位”.“位置”的变化就是“距离”和“方位”的变化,也就是说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或方位发生了变化,研究对象就是运动的.如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圆心,虽然它们之间的距离没有改变,但它的方位在时时刻刻地发生改变,所以它是运动的.

12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在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是“沿着直线”和“速度不变”.“沿着直线”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在这里是指速度的大小不变,因为“速度”包括两个因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前面已经有“沿着直线”,即运动方向不变了,所以,这里就指“速度的大小”了(注:初中物理不提“矢量”一词).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运动快慢不变、方向不变.还要强调:①“快慢不变”:指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如,某物体以60m/min的速度运动,它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不一定,它可能是匀速运动,也可能是变速度运动.②“方向不变”:指相对于同一参照物而言.

2热学部分

21影响熔点的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56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括号中标有标准大气压,可见晶体的熔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就会问:老师,熔点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分析:熔点的高低是晶w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晶体物质的熔点不同;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还和外界的气压(压力)大小及含杂质的多少有关.气压越高晶体的熔点也越高;含杂质越多,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在结冰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因此影响熔点的因素有:①熔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②熔点与大气压有关;③熔点与内含杂质多少有关.

22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分析:(1)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温度:温度是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少.

②物体的质量:质量决定分子数目.内能就是由微观势能和微观动能所决定的,即质量和温度都影响物体内能.一般说来,在温度相同、物态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内能高.但是在温度不确定时,质量大的物体内能就未必高了.

③物体的体积:体积决定了分子势能(相互作用力不同).分子平均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平均势能也随之改变(类似于弹簧);宏观上物体体积改变(分子间距离改变),则物体的势能通常改变.在其他量不变时,体积越大内能越大,因为分子动能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隙大,分子势能大,所以内能就大.

改变体积可以改变内能的时候是因为体积增大对外做功释放能量,从而引起内能变化.但有的时候体积变化内能也不一定变化,例如在绝热的情况下让气体在真空中膨胀,其内能不会改变.

④物体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不同,其分子间的结构不同,即密度不同.因此,分子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也就不同,所以内能不同.

⑤物体的状态:物体的状态不同,其分子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也就不同,所以它们的内能就不同.如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水比质量为1kg、温度为0℃的冰的内能大;质量为1kg、温度为100℃水蒸气的内能比质量为1kg、温度为100℃水的内能大.

(2)内能的特点

①整体性:从内能的定义可知,是整个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是“少数分子”,更不是“单个分子”. “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是谈不上内能的,所以内能具有整体性.

②普遍性:因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对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这就是它的普遍性.

③难测性:由于内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的因素无法用宏观的方法进行测量,所以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内能的具体值.

23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分析:①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大小,这是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②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热学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强调:“不是不同,而是一般不同.”如冰和煤油虽然物质不同,但它们的比热容是相同的.同种物质在状态一定时,其比热容是相同的.

③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热惰性[1].比热容越大的物质越不容易传递热量,因此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的惰性,也就是说,比热容大小是温度变化快慢的难易程度的一种体现.如:c铁

④比热容描述单位质量的物质容纳热量本领的物理量.可以简单理解为“热容量(热的容量)”、“热的容器”.比如,c铁=046×103 J/(kg・℃),c铝=088×103 J/(kg・℃),质量都为1kg的铁和铝,温度都升高1℃,铝就可容纳088×103 J的热量,而铁只能容纳046×103 J的热量,铝的 “热容量”几乎是铁的 “热容量”的二倍.

⑤比热容的大小只跟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温度、位置以及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无关.

24比热容与比热

分析:比热容和比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理概念.

比热容的大小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物质的比热定义是一定质量的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与相等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吸收热量之比.比热就如同动摩擦因数一样,不过是一个无量纲的因数(系数)而已.比热容才是描述单位质量的物质容纳热量本领的物理量.

3力学部分

3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速度的改变,而速度是包含两个因素: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方向.所以只要速度的大小或速度的方向两个因素之一发生改变,那么它的速度就发生了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也就发生了改变.如匀速转弯的汽车,其中“匀速”是指速度的大小不变,而“转弯”则是指速度的方向在改变.所以“匀速转弯的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2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分析:(1)弹力产生条件:从弹力的定义可知弹力产生的条有两个:⑴要接触;⑵要有挤压(即要有弹性形变).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例如在图1甲中,挨着墙立在墙边的砖与墙之间并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它们虽然接触了,但它们之间没有挤压;在图1乙中,用一根轻弹簧把两个球连接起来,放在水平面上,当它们稳定后,球与弹簧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它们虽然接触了,但弹簧的长短没有发生变化.

(2)弹力的三要素: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胡克定律:f=-kx).弹簧(橡皮筋)中弹力大小遵循胡克定律,F=kx;非弹簧中的弹力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高中)]解答.

②弹力的方向: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例如,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绳子中拉力方向沿绳子方向.

③弹力的作用点: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

33弹力的作用点

分析:弹力的作用点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物体间是面与面接触: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并垂直于接触面(如,一个粉笔盒放在讲桌上,如图2所示);(2)如果物体间是点与面接触:作用点在切点,并垂直于切面(如,一个铁球放在课桌上,如图3所示);(3)如果是点与点接触:作用点在切点,并垂直于切面(如,放在篮球筐里的篮球,如图4所示).

34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直线运动状态.

分析:(1)“一切物体”:指所有物体(固、液、气;大到天体,小到微粒).

(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指物体所处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等效于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3)“总”:指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即由初始状态决定,也就是说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就保持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就保持静止状态.

(5)“保持”:指物体不受力时,一直静止不动或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35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分析:理解惯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无论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状态改变与否,地理位置、温度及物态变化与否都具有惯性.

(2)惯性有大小,可以用质量来量度,而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也就是说,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惯性就越小.

(3)惯性又叫惰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所以惯性又叫惰性.惯性大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小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易改变.

(4)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或“物体受到惯力的作用”.

(4)口溜: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36力和运动的关系

分析:在讲“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这个力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力和运动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就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合力不为零,那么物体就做变速运动;从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和运动的关系

F合=0,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F合≠0,加速运动状态,F与v的方向一致减速运动状态,F与v的方向相反

37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分析:(1)产生条件:从摩擦力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产生条件有四个:①要相互接触;②要有挤压(即要发生形变,或有压力);③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④接触面要粗糙(光滑表面无摩擦力)而且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跟物体相对于接触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作用: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对摩擦力的概念的认识中的关键词: “相对”二字,少了“相对”二字的说法就是错的.

38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分析:①能量简称为能;②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密切的联系,功是能量的一种量度.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一般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③能量定义中的关键词:“能够做功”.能够做功≠正在做功.

4电学部分

41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叫做半导体.

分析:半导体具有哪些特殊性质?

(1)热敏性:当环境温度升高一些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显著地增加;当环境温度下降一些时,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显著地下降.这种特性称为“热敏性”.利用半导体的电阻率[2]与温度的关系可制成自动控制用的热敏元件(热敏电阻).

(2)光敏性:当有光线照射在某些半导体时,这些半导体就像导体一样,导电能力很强;当没有光线照射时,这些半导体就像绝缘体一样不导电,这种特性称为“光敏性”.利用它的光敏特性可制成自动控制用的元件,像光电池、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和光敏电阻等.

(3)掺杂性:半导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性质,如果在纯净的半导体物质中适当地掺入微量杂质测其导电能力将会成百万倍地增加.利用这一特性可制造各种不同用途的半导体器件,如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

(4)压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受到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的变化.用途:制成压敏元件,接入电路,测出电流变化,以确定压力的变化.

(5)气敏性:主要是半导体气敏材料需要在一定温度下对待测气体有足够的吸附,气体分子可以充分在气敏材料表面(及晶界)扩散,引起材料的热电阻变化,这时测量电路就可以测量的准确. 简单的说就是不加热气敏材料不够“灵敏”,有待测气体时材料本身电阻变化幅.

42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分析:⑴在讲这个定律时,一定要强调定律中的“隐含条件”.即前者是在“电阻一定时”,后者是在“电压一定时”.

⑵公式中的I、U、R具有同一性.即①对同一段电路;②对同一时刻.不能张冠李戴.

5光学部分

51光线

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直线(用实线表示).

分析:光线是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直线,其实,只有大小不同的光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光线,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特点,借用了几何中的直线,属于建立模型法的研究方法.

52人眼看物体的原理

分析:在讲光的反射时,首先就必须知道人眼看物体的原理.

(1)必须有光进入人的眼睛,人才能看见物体;

(2)人眼看东西是按光沿直线传播的;

(3)人眼睛确定光源的位置时应用“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53特性与属性的区别

分析:属性是指事物在任何条件下具有的性质,是所有物质共有的性质.如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因为质量不随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等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惯性.还有长度、速度、温度等等.

特性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的性质.通常条件变化时,这种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状态是物质的特性,因为状态与温度有关;熔点是晶体的特性,因为熔点与种类、压强及参杂等有关;沸点是液体的特性,因榉械阌胍禾灞砻娴钠压有关;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因为密度与温度、状态、压强等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因为比热容与状态等有关;热值是燃料的特性,气体料的热值与压强有关;电阻是导体的特性,因为有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会出现超导体.音色是发声体的特性,因为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注:

[1] 热惰性:就是指物体的蓄热和导热的一个基本关系.

[2]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的导体在常温下(20℃时)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特性.

参考文献:

[1]主编:彭前程,副主编:杜敏.《八年级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主编:彭前程,副主编:杜敏.《八年级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主编:彭前程,副主编:杜敏.《九年级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