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例6篇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1

设想采分之点

高考是选拔考试,采分点一定放在具有选拔性的地方,如果考生觉得某个地方的翻译人人都不觉有难度,那么,此处断然不会是采分点。根据高考命题专家的设题原则,采分点往往有这些:这个词可能是古今异义,按照现在常用的意义翻译是错的;这个词可能是一词多义,按照我们最先想到的意义去翻译是错的;这个词可能是词类活用,按照非活用的方法翻译是错的;这个字可能是通假字,按照这个字的各个义项去翻译是错的;这个句式可能是特殊句式,如果翻译时不还原语序,则翻译是错的。于是,我们设想采分点的时候就要做如下六个方面的思考:是否古今异义,是否一词多义,是否词类活用,是否词类通假,是否特殊句式,是否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一下,18个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也可能作为采分点,特别是部分省份已经取消了考查虚词的选择题,虚词作为翻译考查点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我们看看“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2010年湖南卷)这句话的翻译,采分点就是“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三个,前两个考查古今意义,后一个考查特殊句式。全句翻译为“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之人的臣子罢了”。我们再看看“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2010年湖南卷)这句话的翻译,采分点是“据”、“与”这两个,如果我们不考虑一词多义的情况,将“据”、“与”的最常见义项“占据”、“参与”照搬到译文中,则翻译满盘皆输。实际上这句话应该翻译为“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以下三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04年湖南卷)的翻译都同时考查了词类活用。“乐”是意动用法,“全”是形动用法,“真”是形名用法,“名”是名动用法,“履”是名动用法,其中第一句考查了特殊句式状语后置,第二句考查了虚词“以”。三句分别翻译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当我们已经考虑了是否古今异义,是否一词多义,是否词类活用,是否特殊句式,是否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后,如果觉得翻译句子仍然有困难,这个时候得特别注意是否有词类通假的情况。比如我们翻译“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根据2006年湖南卷高考题改编)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到了考虑是否古今异义,是否一词多义,是否词类活用,是否特殊句式,是否虚词的特殊意义与用法,但觉得翻译这句仍然有困难,就是不知道该怎样翻译“缪”。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考虑“缪”是不是通假字,经过这样一番考虑,我们就会发现“缪”通“谬”,而“谬”可以翻译为“错误”。人教新课标教材必修二《游褒禅山记》一文里面就有“盖音谬也”【翻译为“原来(大概)是读音错误”】的句子。于是全句就可以翻译为“文集的版本出于蜀地,刻画的文字和现在世俗的版本比起来相当精良,但是脱漏错误特别多”。

追求译文畅达

很多语文老师都一直强调考生一定要坚持“直译为主”,这是对的,但是却往往忘记告诉考生译文要以不出现病句作为底线。如果只记得直译,却出现病句,也是得不到满分的,因为各省评分细则也一直强调文通字顺,文通字顺往往在分值上也是1分左右,不可小觑。当我们直译的时候,发现句子不通顺,应适当意译,以追求句子的畅达。比如翻译“从衣文之媵七十人”(2007年湖南卷)这句话,如果直译,就得将“从”翻译为“使……跟着”。有的考生据此将这句话翻译为“使穿着华丽衣服的嫔妃跟着七十人”,译文十分拗口,有违文言文翻译要畅达的原则。如果将“从”意译为“带着”,则全句就翻译为“带着穿着华丽衣服的嫔妃七十人”,译文十分畅达。

牢记六个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时候还有一些小技巧,具体说来,有六种小技巧值得同学们参考。

其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

其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如将“人不涉难,则智不明”(2009年湖南卷)翻译为“人不经历磨难,智慧就不明达”,就对“涉”、“难”、“智”、“明”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进行了解释。

其三,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如翻译“今则妇子仰食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2009年湖南卷)这句话,就得翻译为“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我想不做官也做不到”,将“欲不为吏,亦不可得”前的主语“我”补充出来。再如翻译“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湖南卷)这句话,就得将“乞”的对象“这本书”翻译出来,翻译为“于是向李氏讨取这本书回家”。

其四,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2

关键词: 马丁 评价理论 翻译

1.引言

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评价理论”的发展在国内外呈方兴未艾之势(王振华,马玉蕾,2007)。评价现象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的,但是由于大家对评价现象的探讨角度各不相同,评价的术语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刘世铸,2007)。直到马丁从话语语义学视角把评价资源归纳为“评价系统”(APPRAISAL),才使得评价理论的研究变得规范化和系统化。随后,马丁在S.Hunston和G. Thompson的书目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中发表的论文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被公认为是评价理论诞生的标志,并使“评价系统”或曰“评价理论”举世瞩目 (王振华,马玉蕾,2007) 。评价系统主要运用语言表达态度,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大系统,该理论是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发展,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振华,马玉蕾,2007)。虽然至今评价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迈进第十四个年头,但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并且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有关评价理论的研究及学术论文不计其数。1998年,张德禄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名为《论话语基调的范围及体现》的文章,使得评价理论首次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然而,当时的评价理论的理论框架并未发展成熟完善,学者们并没有对它给予太多的关注;2001年,王振华详细地对评价系统作了专门的介绍,评价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终于拉开了帷幕(刘世铸,2010)。

从评价理论最初在中国开始到现在,学者们不仅从评价的本质、系统的建构等理论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还对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作了不少探索。虽然评价理论在其理论框架方面还有待学者发展和完善,但始终不能阻挡其在应用方面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国内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逐渐在翻译等领域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使得翻译的研究领域更加充满活力和发展力。笔者以“评价理论与翻译”为关键词,以2000年到2014年为时间期限,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上搜集到以下相关学术论文,现总结如下。

2.评价理论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

译者应该如何理解作品和如何把握翻译的标准,是评价理论在其翻译研究领域上的要讨论的重要问题(刘世铸,2010)。然而,在实际翻译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在困扰众多译者,那就是对源语语篇整体态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语篇中的再现。应用评价理论,译者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源语语篇的态度意义,弥补翻译研究在其态度研究方面的不足(张先刚,2007)。

运用评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英汉对比翻译是学者们关注最多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评价理论在这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学者们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英译本的指导作用,从而为翻译作品的质量评价提供更客观的理论框架。于建平和岂丽涛(2007)基于评价理论,分析了《红楼梦》里《好了歌》八个英译本中的评价意义及其实现。苏奕华(2008)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对比分析了《祝福》的不同译文中的评价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夏云和李德凤(2009)运用评价理论对小说《飘》译本进行了评价意义分析。胡晓莹(2012)对宋词《钗头凤》及其三个英译文进行了评价对比研究,旨在检验评价理论在在翻译研究中的可应用性。黄娟、马静利(2012)则从评价理论的态度与介入系统,对张培基的散文英译文作了初步探析并挖掘其指导意义。张红艳(2013)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对《柏舟》的三种译文进行了探讨研究,探讨了如何实现其评价意义以形成更好的译文。在硕士学术论文方面,赵林(2012)和乔艳华(2013)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对文学作品及其翻译中的评价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拓展了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和翻译研究的思路,能够为运用语言学理论解析文学作品丰题,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除此之外,学者们还运用评价理论对其他不同类型的语篇翻译作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扶丽华(2010)和徐(2012)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对商务语篇主观情态的体现方式及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评价理论对商务语篇翻译的指导意义。张欢雨(2012)基于评价理论,分析和对比了权威教材中英汉/汉英译例中原作和译作级差意义不一致的情况。丁爱兰(2014)对《政府工作报告》译文的态度资源进行了分析,探索了政论文的翻译方法。

评价理论在讨论翻译“忠实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开始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张美芳(2002)发现译者对原文中的评价意义的理解,以及在译文中的表达,常常把自身的价值取向融入到译文中,导致“不忠实”译作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她从评价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产生“不忠实”译本的各种因素。钱宏(2007)运用了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作为分析工具,对四则国际品牌香水广告的英汉文本进行了分析,以考察译文的“不忠实”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刘晓琳(2010)运用评价理论分析了《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指出评价意义的转换造成了主人公形象传递效果的不同,并且揭示了译者对原文的忠实程度,分析了译文不忠实的原因。左琼(2011)和左言娜(2012)对商标及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进行了评价对比分析,以考察两种语言在评价资源的使用和分布上的异同点并分析其成因。

上述研究主要是学者们基于评价理论结合翻译的某个侧面进行探索的,而刘世铸则站在宏观的角度,探索评价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他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评价意义的翻译过程模型,指出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评价理论三个系统的评价意义,达到系统上的对等(刘世铸,2012)。

衡量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判断原文和译文在评价意义表达上是否达到对等。但是,究竟如何将评价理论与翻译结合起来,或者说这一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它在翻译研究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和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问题,然而,这一切都有待于学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就以上分析情况来看,评价理论与翻译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主要表现在评价理论在文本对比分析方面的应用、评价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以及运用评价理论考察译本的忠实性及其背后的成因。针对文本对比分析方面,学者们不仅从基础层面对其进行了讨论,而且从较为深入的层面对其进行了讨论。对于文本忠实性的考察,一些学者虽然运用评价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是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而且,其研究的目标文本只是局限于一些实用文体,如广告语篇、商标语篇的文本翻译上,根据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上的强大适用性,我们认为,运用评价理论对文本忠实性的分析具有较广的研究空间。

3.结语

虽然评价理论从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框架体系,但是需要学者们不断探索、研究和完善,只有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才能使其在应用方面具有更加准确的指导意义,同时,能拓宽评价理论本身所适用的应用范围。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理论由语言学学术界的一枝新秀转变为一部经典。

参考文献:

[1]丁爱兰,任红锋,李婉君.从评价理论视角看政论文翻译中态度资源的取舍――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4).

[2]扶丽华.从评价理论看商务语篇态度的表达及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10(2).

[3]胡晓莹.评价理论视角下《钗头凤》英译文的对比分析.语文学刊,2012(1).

[4]黄娟,马静利.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现代散文英译――基于《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的研究.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1).

[5]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

[6]刘世铸.评价理论观照下的翻译过程模型.山东外语教学,2012(4).

[7]刘晓琳.评价系统视域中的翻译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为例.外语学刊,2010(3).

[8]钱宏.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香水广告翻译个案研究.外国语,2007(6).

[9]乔艳华.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以《哈克・贝丽芬历险记》的中译本中比为例.2013.

[10]苏奕华.翻译中的意义对等与态度差异.外语学刊,2008(5).

[11]王振华,马玉蕾.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外语教学,2007(11).

[12]夏云,李德凤.评价意义的转换与小说人物形象的翻译效果――以《飘》两个译本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13]徐.评价理论视域中的商务翻译研究.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

[14]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15]于建平.岂丽涛.用评价理论分析《好了歌》的英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

[16]张欢雨.差系统与翻译主观性――析权威教材中的“不忠实”译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6).

[17]张红艳.从评价理论角度探析《柏舟》三种译文的态度实现.语文学刊,2013(3).

[18]张美芳.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19]张先刚.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外语教学,2007(6).

[20]赵林.评价理论视角下《学而篇》六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2012.

[21]左言娜.评价理论对化妆品广告语篇翻译的启示.外语教学,2012(10).

[22]左琼.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商标的翻译.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007(11).

[12]夏云,李德凤.评价意义的转换与小说人物形象的翻译效果――以《飘》两个译本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

[13]徐.评价理论视域中的商务翻译研究.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

[14]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15]于建平.岂丽涛.用评价理论分析《好了歌》的英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

[16]张欢雨.差系统与翻译主观性――析权威教材中的“不忠实”译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6).

[17]张红艳.从评价理论角度探析《柏舟》三种译文的态度实现.语文学刊,2013(3).

[18]张美芳.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19]张先刚.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外语教学,2007(6).

[20]赵林.评价理论视角下《学而篇》六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2012.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3

关键词:句子核心结构 文化差异 翻译

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即语音形态上的差异、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和两种不同文化积淀所造成的种种差异。本文着重探讨英汉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和中英文化积淀所造成的差异。以及翻译上对这些差异的处理。

一、英汉句子核心结构的差异

研究英汉对比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的词序都是主谓(宾),但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二者句子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句子的二分结构(NP+VP)是语法的:语法的句子结构注重形式的严谨。主语不可缺少。而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语义的句子结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一句话的意思需要通过语境去意会。主语虽然也重要,但不一定是必有的,常常可以从句子结构中省略。汉语在表示施动者、动作、受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全依赖意合。抓住了这一本质差异,其他差异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例如:A:活干完了吗? B:干完了。

英语译文:A:Have you finished your job?B:Yes,Ihave,

这个五个汉字组成的句子。跟英语的译文比较。有两个不同。一是没有主语,从字面上难以确定是谁,只能根据具体语境去意会;二是汉语的话题――活(指工作),在英语的译文中成了宾语。所以,从这个简单的句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性差异,即汉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话题+说明,英语句子的核心结构是NP+VP。同样,“艰难之路。唯勇者行”(When the goinggets tough,the tough get going,)也是这个结构。

二、不同文化积淀投影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其翻译上的处理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对翻译产生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他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这种差异是由于中西生存环境、社会风俗、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的。一个民族语言的成语(idiom)、典故(classical allusion)、谚语(proverb)和惯用法(usage)都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在民族语言上的反映。也可以说,作为惯用表达方式的成语、典故、谚语,蕴藏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笔者将在以下篇幅中探讨翻译上是如何完成对这种差异上的处理和转换的,

1 英语成语的汉译。含典故的成语中,in the seventhheaven常被误译为“在七重天”,正确的译文应是“高兴极了,非常愉快”。七重天在汉语文化中没有特殊意义,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和嫦娥的月宫都在九重天。在西方,七重天指上帝和天使居住的天国,在最高层。言下之意。人能身居天国,与上帝和天使同住,自然是非常快乐的。这是借喻。不能照字面直译。

其它含典故的成语还有很多,如:Achilles’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直译,尚未被汉语文化接受,不好理解),致命的弱点,惟一的弱点(意译,准确到位,但典故的形象性荡然无存)。

不含典故的一些成语的翻译:beat about/around thebush,误译:打草惊蛇;正译:旁敲侧击。

go back on one’s words,误译:收回自己说过的话:正译:食言,说话不算数。

gild/paint the lily,误译:锦上添花;正译: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 汉语成语的英译。一些含典故的成语,如:黄粱美梦(pipe dream),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四面楚歌(bebesieged on all sides;in desperate straits)等都是采取意译。原文的典故荡然无存。一些不含典故的成语可以英译如下:对牛弹琴(D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listener/,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守口如瓶(keep a stilltongue in one’s head*);雪中送炭(help a lame dog over astile*);引狼入室(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带*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成语。

3 英语谚语的汉译。英语中有大量的谚语,这里精选几个含借喻或典故的谚语,配上汉译,如:He that sows thewind will reap the whidwind,玩火者必自焚*/,自作者自受:When shepherds quarrel,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鹬蚌相争,渔翁得利*;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green,长青的友谊需要保持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

以上带*号的汉译都是大致的对等的汉语,其余的采用的是意译。

4 汉语谚语的英译。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Hethat hatht,een bitten by a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Oncebitten,twice shy.*);家家有本难念的经(Every family hasits own hard nut to crack,/Every family has a skekton inthe cupboard*)。

以上带*号的英译都是大致对等的英语谚语,其余的用直译或意译。

成语和谚语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生活的经验中和传统文化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和智慧结晶。英、汉的谚语都有这样的特点:用词简炼,比喻生动,寓意隽永。讲究音韵,多平行结构或对仗,语言通俗,便于记忆流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

三、非逻辑的特殊词语和特殊句式及其翻译处理

作为特殊语法现象的英语惯用法常常出现非逻辑的结构。英汉互译在语言逻辑上遇到的困惑突出地反映在这方面。以下。笔者将分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1 英译汉的特殊翻译处理。

a,反说正译法(litotes)例: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nobedy good,(prov,)

误译:凡是坏事,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正译:对人人都有害的事世上少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本句的

含意实际上相当于“Even an ill wind may not blow harm toeverybody,”

b,部分否定法(patrial negafive)例:All that glitters isnot gold,(prov,)

All在这里也是部分否定,相当于“Not all that glittersis gold,”译为:闪光的不都是金子。/闪闪发光物,未必都是金。

c,矛盾修饰法(oxymoron)例:The government’s re-spense to the report has been a deafening silence,

既然是silence(沉默),又怎么会deafening(震耳欲聋)呢?其实这是一种修辞手段――矛盾修饰法,产生一种警醒的。甚至是辛辣讽刺的效果。本句应译为“政府对此报道置之不理,让公众听不到官方的一点反应”。

2 汉译英的特殊翻译处理。

a,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处理。例:在船上可以比在陆地上看到更多的星星(More stars could be observed on boardthe shipt than on the land)。

b,使用形式主语it来帮助构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例1:一般来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南京冷(Normally,itis not so cold in Shanghai as in Nanjing in winter);例2:希望中美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上的往来(Itis hoped that economic exchanges will be expanded betweenChina and the United Srate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mutual benefit)。

c,处于次要信息地位的主语之英译处理。例1: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In fact,due imper-tart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financing in America)。

说明:原旬的主语“美国”是场所,而句中的主要信息是“重视……”。

例2: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Relevant Laws haven’t been prom-lgated in terms of thisarea sofar)。

说明:本句的主要信息是“相关的法律规定”,而原句的主语“国家”处于次要信息地位,而且含义笼统不明确。在译文中可以省略。

四、结语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4

关键词:电影片名 变译理论 翻译原则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及信息互通也变得越来越深入、广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交流。英文电影,作为一种负载着丰富文化的高效传播工具,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并成为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英文电影的翻译工作承载着重要的职责。而电影片名的翻译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往往为大众提供了对影片的最直观感受。在我国,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自黄忠廉教授提出变译理论以来,该理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该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翻译研究活动中。

本文从变译理论的视角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并基于2002年到2012年上映的英文电影,尝试总结出更为具体的翻译原则。

二、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与变译理论

电影片名能向观众展示影片的主旨,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等许多信息,因此电影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宣传效果及票房,是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目前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来看,许多电影片名翻译并没有遵循传统的翻译理念,而是对原片名进行变动后再予以翻译。这是由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会受到文化差异,审美习惯以及市场商业等因素的影响。

中西方观众由于历史地理及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理念,人们对待事物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各个民族的信仰,价值观念等的不同就导致了文化差异的产生。例如,中国人重视集体的力量,在表达中常用“我们”“咱们”等突出集体观念的词语。而西方人则倾向于体现个人价值,习惯于强调个人。因此英文电影中出现了不少以人物姓名为片名的影片,而汉语电影则倾向于用这一类人的整体概念命名。如2002年上映的电影Spider-Man,国内便译为《蜘蛛侠》。因此,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重视并准确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充分传达影片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中西方观众在审美习惯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点尤为显著的表现在审美标准和思维模式上。例如,中文古色古香,突显意境美,而西方人则重视真实性。因此,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常常使用成语,俗语或四字格来获得观众的文化认同和青睐,同时也传达了影片的主题内涵。2005年奥斯卡提名影片Sideways 就被译为《杯酒人生》。

毋庸置疑,市场商业因素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部电影从剧本编写到宣传上映,最主要的一个目的便是获得商业利益。因此,电影片名在传递主题内涵的同时,还必须关照市场走向,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期望。例如,2010年奥斯卡提名的卡通影片Up的翻译,关注了儿童观众的观影需求,将原名信息与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名相结合,译成《飞屋环游记》。

从以上影响英文电影名称翻译的因素分心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这类翻译常常违背传统翻译原则;为了达到市场利益最大化,译者不得不想方设法的迎合中国观众的文化理念,审美习惯和心理需求,以各种形式的变通来保证市场利益和信息传递之间的平衡。而这种变通的翻译方法,与变译理论的要求有很大的一致性,值得我们关注研究。

基于大量的翻译实践及研究,黄忠廉教授提出了一个相对于全译的新范畴--变译,并将其发展为变译理论。变译是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黄忠廉,2002:19)。变译的核心就在于变通,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最大化,适时地舍形保意。变通的手段有七种:增、减、编、述、缩、并、改。在此基础上,十一种变译方法构织而成,分别是: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及参译。(黄忠廉,2002)电影片名翻译需要考虑原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并兼顾商业价值。因此,在变译理论指导下,译者可以适当打破字字对应的传统翻译观念,通过再创造,使翻译的片名能够更好的传递原片内涵,迎合观众需求,同时富有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三、 变译理论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具体原则:

(一)变更概括原则

在此原则下的变译是对原片名的内容、形式、风格等变更,或据影片情节加以概括,译成中文片名。例如2012年上映Taken 2,紧接上集情节,讲述了为复仇而来的黑帮分子,趁布莱恩全家到伊斯坦布尔度假之时,绑架了前中情局探员布莱恩・米尔斯的女儿小金,由此布莱恩展开了种种惊险的拯救行动。由于影片情节发生在飓风来袭之时,为了体现影片的惊险气氛,赢得观众青睐,译者延续了第一部的翻译,译为《飓风营救2》。2010年的喜剧影片《好事多磨》(Date Night)也是一个很成功的翻译实例。

(二)归化原则

归化原则是指将原片名变更以适应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和观影需求。就像2007年上映的科幻动作影片《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就采用了归化的原则,“金刚”一词的使用不但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传递了影片主人公的特点,同时也顺应了中国观众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同年上映的《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 Rise of the Silver Surfer) 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俗语原则

俗语原则是指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使用成语典故、俗语或四字格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语言来传递原片名信息。比如2008年上映的影片,The Curious of the Benjamin Button,讲述的是主人公以七老八十岁的模样降生人间,此后却随着时光流逝而越活越年轻,以此探讨在时间长河中逆水行舟的滋味,因此电影片名被译为《返老还童》。影片The other Boleyn Girl 译为《鸠占鹊巢》,很形象的表达出了原片关于亨利八世风流情史的主题。

四、 结语

变译与电影片名翻译一样,注重观众的需求。而观众的需求在打破了传翻译对译者的束缚的同时,也对译者的过分灵活及发挥起着抑制的作用。在变译理论的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应重视信息、文化、审美以及商业价值的兼顾平衡,把利于中国观众理解,欣赏电影主题内涵的需求放在首位,同时竭力保持电影片名于内容情节相辅作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忠廉. 变译体研究[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黄忠廉. 变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5

一、标点符号不合乎规范

1.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尾误用问号

八(上)第10课余秋雨的《信客》,导引中:“熟读课文,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看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同时看看周围,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人?”句中的问号使用不合乎规范。本句是无疑而问的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像这种类型的句子在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和第21课《桃花源记》的导引中均有出现。如:“阅读本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清楚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两句的句末都误用了问号。

2.总括句前面误用逗号

八(上)第26课郦道元的《三峡》,第一段中的“隐天蔽日”与“自非亭午夜分”之间不应该用逗号,而应该用冒号。因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在写“岭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在写“山高”。因为“山高岭连”,所以才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后这两句是对前文进行总括的语句,冒号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逗号没此功用。

3.连词前误用顿号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间使用顿号不恰当。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雪后的西湖已成为一片大的冰雪世界,“湖心亭一点”和“余舟一芥”是在大的背景烘托之下出现的小事物,这两个小事物属于并列关系。既然是并列关系,“、”和“与”就不应该同时用。另外本文中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的“天”“云”“山”“水”属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只用了“与”来连接,而没有同时用“、”和“与”来连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文的标点符号出现前后矛盾之处!

二、文言字词解释有误

1.“船底”被解释成“船顶”

八(上)第23课魏学的《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船背”该如何解释?在课本P180的课下注解⒄中,它的意思为“船的顶部”。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的义项为“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反面”。针对此种义项,有很多人认为船的背面就是船的顶部。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又不经推敲。它的义项中除了“泛指物体的背面”外,还有“反面”之意。船的反面应该是哪里?我认为船的反面不是船的顶部,而应该是船的底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词典》中,“背”的义项为“物体的反面或物体朝后、朝下的一面”,并且后面附着“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这个示例。那么在此文中,这个“背”的义项就应该是“船的反面”或者“船的底部”。按正常的逻辑来判断,船的正面应该是人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船身和船顶,而船的反面就是船的底部。除词典上的释义外,我们再结合语境来分析:如果按照“船的顶部”来解释,那么船的顶部应该为船舱的顶部。如果船舱的顶部不算高,在高度上来讲,坡在上面题字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本文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的意思却为“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有“高”和“宽敞”,想必苏轼在上面题字还是比较困难的。除了高度外,还有一句“箬篷覆之”,意思是“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既然已经有船篷了,就说明船舱的顶部已经雕刻了箬竹叶。把箬竹叶和题名刻在一起, 题名如何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细若蚊足,勾画了了”的效果?从美观上来看,古人的文章、画等作品题目落款时往往都会选择左下角,避免冲淡作品的主题。魏学在雕刻这幅图景时应该会考虑苏轼的题名放在船的底部更合适,若苏轼题在船舱顶部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了。所以结合语境来看,“背”应该解释为“底部”。

2.“更定”被解释为“定更”

八(上)第29课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为“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就目前来看,杭州西湖冬天在晚上六点左右天黑。在崇祯五年即1632年,晚上八点左右就是初更,而“更”是夜里的计时单位。这说明此时已经天黑。既然已经天黑,如何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景象?特别是在古代野外的夜晚,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作者如何能看到“上下一白”的效果?另外,本文中的 “更定”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的“定更”吗?是否是译者将二者混为一谈了?“定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旧时晚上八点钟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而在依据最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古汉语词典》中查到了“更定”,它的义项为“更深夜静”,而且举的例子就是本文中的“是日更定矣”。《古汉语词典》中“更”的义项为“夜里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后起意义)”。《中学文言文多用词典》中“定”的义项为“人声静谧”,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也是此文中的“是日更定矣”。“矣”的义项为“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综合上面各个义项,先从“人声静谧”入手去分析,虽然深夜比较安静,但是古代晚上还是有打更的人出来打更,有打更的声音和打更人提醒大家防范的喊声。每两小时一次,还无法达到人声静谧,只有当五更都打完了,即到了早上五六点那样才真正的安静下来。再加之“矣”是“了”之意,表完成时态。“更”可以理解为“打更”,“矣”修饰“更”,意为“打更完毕”。那么“更定矣”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打更声结束后,人声静谧”。这时大概是早上五六点,而在杭州冬天日出的时间也刚好是五六点左右。在日出之后,作者出门才有可能看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些景象。

3.“郁郁”被解释为“形容草木茂盛”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下注解“郁郁”的意思为“形容草木茂盛”。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中标注为“香气浓烈的样子”,针对此义项所举的例子恰巧就是本文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认为应该翻译为“香气浓烈的样子”。按照语境便可分析出来,“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岸”译为“岸上”。“芷”即白芷,香草名,可入药也可做香料,白芷枝叶呈青色。“汀兰”译为“小洲上的兰花”,兰花的枝叶也呈青翠色。由此可判断出,白芷和兰花发出浓烈的香气,呈现出一片青葱翠绿的颜色。所以此两句应该翻译成“岸上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极”被解释为“尽”

八(下)第27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意思为“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湘”。 从修辞角度分析,应该是对偶句,即“通”与“极”的词性一致,都是动词。课本的课下注解“极” 被解释为“尽”,那么“尽”作为动词时有三个义项:①完,消失;②竭尽;③结束,完成。把这三个义项都带入原句中进行翻译,明显不合语法规范。“极”作为动词时有一个义项是“至,到达”。我认为此处的“极”翻译成“至,到达”或“到,到了”更合适。

三、表意不明

1.小说中的“我”被表述成“作者”

八(上)第8课李森祥的《台阶》的体裁是小说,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在P67导引中的“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一句表意不明,易让人产生“作者”就是“我”的误解。此处不妨改成“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叙述文中‘我’的父亲的故事的”。

2.并列谓语服务于同一个主语导致语意不明

在八下第25课的导引中,有一处文字“这些作品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表意不明,它的表述容易误导读者认为这课中所有的诗词曲都是“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思亲忧国”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长期被贬异地的悲愤心情,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的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表现出其不为失意和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综上所述,各首有各自的感情特点,因此导引应在“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和“思亲忧国”的前面各加一个“有的”,这个句子就变成“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慷慨悲愤,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这样的表述才够准确。

四、对内容分析不当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范文6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貌合神离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

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并探讨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1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习惯养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统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习语恰是反映这种文化差异的极精练的方式之一。就英汉习语而言,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地理环境:

英汉语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英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例如,spendmoneylikewater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gobytheboard表示“(安排)落空,(计划)失败”;burnone’sboats比喻“破釜沉舟,自断退路”;allatsea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likeafishoutof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而中国则是陆地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

1.2: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习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有些习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tohell(下地狱去)等,而我国是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

1.3风俗习惯:

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朝夕相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宠物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中英两国人们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狼心狗肺”、“狗腿子”、“狐朋狗友”等。但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canineidioms),并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luckydog(幸运的人),Cleverdog(聪明的小孩),Everydoghas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谗猫”来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如oldcat(脾气坏的老太婆)。

1.4历史典故: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英语中“crossthe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castleinthe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bya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这些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cat’s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

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2英汉习语的翻译

2.1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误会的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保持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

(1)Lovemoneyasoneloveone’slife.爱财如命

(2)Abidebythelawandbehaveoneself.安分守己

(3)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趁热打铁。

以上例句都采用了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把英语习语迁移到汉语中来,既可丰富本族语言,又可准确地掌握西方习语,可以看出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人类思维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习语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和中西价值观的某些交叉点,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共核。

2.2意译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些意义大致相符,但是在形象和风格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持了原句的本义,又适合中国习语的表达习惯,易为读者所接受,它可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⑴改造法

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

①Oneswallowdosenotmakeasummer.英文原文的意思是:只发现一只燕子就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而汉语里却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汉语习语中有“一木不成林”的说法,因此可译为“一燕不成夏”。

②Killtwobirdswithonestone.

一石二鸟。根据汉语习惯可译为“一箭双雕”。

⑵对联法

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在英语的翻译中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①Awordspokenispastrecalling.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②Everyoneforhimselfandthedeviltakethehindmost.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3套用法

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彩,并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

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

To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流水。

2.4直译加注法

还有一些习语,直译后虽然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这时可使用增译法。增译法并不是无中生有地随意增词,而是根据原文增加那些无其词而含有其意的必不可少的词。通常译文可先直译其字面意思,再点出其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不失原貌,又避免了因生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例如:TocarrycoalstoNewcastle可译为“运煤到纽卡索——多此一举”。若觉得还可能引起误解,亦可加注“纽卡索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便不难理解运煤到纽卡索是多此一举的事了。

2.5意译并加注法

在意译中,有时为提高原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可采用意译加注法,对原语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以提高文化交流的程度。例: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译文中“忠诚正直”是对原文习语“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的意译,为了中国读者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背景,可加注释。注:toeatno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eatnofish(不吃鱼)表示“忠诚”之意。Toplaygame和toplayfair(规矩的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为人正直”,“光明正大”。

3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中,有时其形式几乎相同。意义似乎相近,造成一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假象,翻译时应特别小心。例如:“eatone’words”很容易让人将其与汉语的“食言”对应起来,因为它们在表面形象和语意上很接近。可是“eatone’swords”的意思是“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言有失,说错了”,而且还带有一定的感彩,是“羞愧地、不光彩地”认错。如果一个人“eatone’swords”那么他就是“retracttheminhumiliatingmanner”;而汉语“食言”是说一个人“说话不算数,不守信,不履行诺言”。因此,两个习语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可言,互译也就根本不可能

类似的例子还有:amissisasgoodasamile译为“毫米之错仍为错,死里逃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Gildingthelily套译为“画蛇添足”(锦上添花);laughoffone’shead译为“大笑不止,笑得前仰后合(通常拿他人取乐)(笑掉大牙),等等。

本文对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它们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习语中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这些差异要求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习语时,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习语翻译时要做到“形似和神似”,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流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冒国安.文化沟通与文化移植[J].文化研究,1987(7).

上一篇瞿秋白的故事

下一篇航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