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例6篇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1

一、招生对象与范围

1、申请者必须参加清华大学2012年“文化艺术冬令营”的艺术特长考核,北京市考生也可参加北京市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的艺术特长考核。对统一组织艺术特长生测试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考生还须获得省级统一测试合格证书。

(清华艺术冬令营报名网:点此进入,温馨提示:清华冬令营报名时间截止至12月5日)

2、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学习能力,获得一级以上艺术考核证书,进校后积极参加艺术团活动的高中毕业生。

3、我校有高考招生计划的31个省(市、区)的理科生和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陕西、广东、四川、重庆、湖南、湖北19个省(市、区)的文科生。

二、招收项目及人数

2012年文艺特长生招生计划人数:60人。各项目签约人数根据生源质量而定。

招收项目:笛子、唢呐、笙、二胡(中胡、高胡)、扬琴、古筝、柳琴、琵琶、中阮(大阮)、大提琴(民乐)、低音提琴(民乐)、民族打击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大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竖琴、大管、西洋打击乐、舞蹈、声乐、主持、书法、中国画、电吉它、电贝司、架子鼓、合成器键盘手。

三、申请报名方法

步骤一、网上报名

1、申请者必须在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上注册报名方有效。

2、申请者请登陆浙江大学本科报名系统(点此进入报名系统),网上申请时间为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1月5日。

3、在线缴纳报名考试费:参照浙江省物价局有关规定,收取报名考试费110元/人。缴费成功后打印缴费凭证。

4、打印《浙江大学2012年文艺特长生申请表》。

步骤二、现场确认

我校将在“清华大学2012年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测试期间(2012年1月14-17日),在北京设艺术特长生面试考点,考生凭《浙江大学2012年文艺特长生申请表》及网上缴费凭证现场确认并领取面试准考证。

步骤三、邮寄书面材料

考生须于2012年3月1日12:00前(以邮戳为准)将相关报名材料寄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1A105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310058

a.《浙江大学2012年文艺特长生申请表》。

b.《个人陈述》,陈述须本人撰写并手抄,否则无效。

c.高中三年学习成绩原始记录(班级成绩册)的复印件。

d.特长项目的音像资料(光盘或录像带)。

e.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其他证明自己优势的材料。

音像资料(光盘)的规格要求

1、考生将艺术特长项目拍摄并制成VCD/DVD光盘(10-15分钟);

2、用油性笔在光盘外封依次注明考生姓名、所在地区、艺术特长项目、VCD或DVD,以及内容目录字样;

3、光盘内不得出现与“姓名、地区、学校”有关的语言和字幕内容;

4、音像录制与光盘制作不得变换镜头拍摄和进行后期编辑加工;

5、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光盘将被取消参加测评的资格。

四、选拔程序和录取办法

1、面试:

我校2012年文艺特长生的选拔,要求各考生必须取得清华大学艺术冬令营或北京市艺术特长考核一级以上证书,同时须经过我校的专业面试。

面试时间:2012年1月14日~1月17日

面试地点:海淀区清华东路甲1号京裕宾馆

获得清华大学或北京市艺术特长考核一级以上证书者,如果经过材料初选入围而未在北京参加我校面试的考生,应来我校补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2、专家集体评审:根据申请材料和面试情况,学校文艺特长生考评委员会集体评审,提出初选名单;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文艺特长资格生名单,并报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备案,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

3、签订协议书:我校将于4月上旬以书面形式通知文艺特长资格生,并签订文艺特长生协议书。

4、高考文化成绩要求:降分标准按照教育部2012年艺术特长生政策执行,最多可降至当地重点线。

五、其他

本招生简章的最终解释权在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571-87951006、88981979(传真)监督举报电话:0571-88981497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1A105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10058。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2

跨国界、跨文化:东西方当代陶艺交流的盛会

此次展览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画家田黎明先生主持,出席开幕式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著名当代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高显莉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纪委书记周泓洋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先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教授张守智先生,著名外国工艺史论家奚静之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新风先生,《收藏与投资导刊》社长杨江翰女士,中国新闻杂志主编王保胜先生,《中国美术》杂志主编杨会来先生,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所长刘托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时空》杂志主编贾宝兰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演出中心主任唐建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景观设计研究所副所长黄艳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党支部书记傅.女士,广州美术学院陶艺专业负责人、教授魏华先生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各地方艺术院校的陶艺家,艺术评论界的专家学者和远道而来的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罗伯特 ・莱顿先生,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陶艺系教授岛田文雄先生,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等国外的陶艺家及学者们。

互动与交流:展现当代陶艺的丰富性

此次邀请来参展的陶艺家有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的教授,原国际陶艺副主席温 ・海格比,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陶艺系主任,教授,国际陶艺协会主席雅克 ・考夫曼(法国籍),日本京都大学造型系教授,清水六兵卫八代(清水六兵卫是日本有名的陶艺家族,艺术家为该家族第八代传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教授。四位陶艺家分别代表了美国、欧洲、日本、中国,这四位都是本国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陶艺家,他们的作品同时兼容了东西方文化特点的当代陶艺家,而且基本是从博古架上和室内陈设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大的建筑空间、公共环境空间的装置陶艺与环境空间陶艺,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他们的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互动与交融,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予了现代艺术发展的丰富源泉。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3

与去年一样,今年各校依旧根据毕业生情况、校艺术社团人员配置情况来招收特长生。对于高考录取分数有相当的优惠政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下调50分,其他大学达到学生所在地区本科重点分数线即可。北京学生限报3所大学,外地学生不限。各学校一般在9月份就开始向全国各重点中学寄发报名表,于来年1月初收回,并于1月中旬开始测试。

据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贺春华老师介绍:就理工大学而言,今年的考生水平比去年又有提高,在艺术水平上,更在整体素质上。且不少考生身兼数项,既有钢琴特长,又有声乐特长。弦乐中的小提琴,管乐器竞争最激烈,分别是20:1,15:1。特长生测试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大事。不少学生举家前往,有一个考生甚至给大提琴也买了卧铺票。

贺老师还介绍说,通过这几年艺术特长生的考试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北京、上海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学生水平相对高于经济差的地区。且学生们的演奏也形成了以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为中心的江南、江北两种风格。

贺春华老师还呼吁要教育家教学生,而非演奏员教学生。从学生的测试中可以明显 的看出学生之间艺术修养上的差异,而教师是决定这一切的关键因素。不少教师本身的演奏水平可能不错,但在如何教学生上就有所欠缺,然而只有既是艺术家又是教育家的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

贺老师最后提醒众多家长:在进京报考各院校之前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在艺术水平上差一些(报名水平至少在各乐器业余考级8极以上),或文化课分数不太理想不要盲目报考。否则只能徒增负担。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4

每年高考,80后作家、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蒋方舟都被各家媒体邀请模拟写高考作文。今年,这个18岁的“中国文坛天后级专栏美少女”终于真人上阵了。

2008年6月25日,蒋方舟在襄樊的家中查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561分。这个分数只比她的估分多了一分。“还比较满意,应该属于正常发挥”,蒋方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她的语文只考了117分,算是失误,因为这是她最拿手的一门学科,反倒是数学,意外地考了131分。

三年前,作为特长生的蒋方舟考入华中师大一附中,年级排1000多名,那时数学是她最怕的学科,甚至还考过不及格,于是她花了大量的时间打“题海战”,恶补数学。到今年4月调研考试,蒋方舟已跃升至文科年级第7名。

虽然高考让她很有压力,但蒋方舟从来都将高考看成一场得分游戏,认为只要掌握了游戏规则就能抓住更多的分。因为觉得“清华是个工科学校,那里的学生思维严谨、缜密,想去受受熏陶,锻炼一下思维能力”,一年前,她就将目标锁定清华。为此,她放弃了进复旦大学的机会。由于此前她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清华承诺降60分录取,于是,考了561分的她被录取了。对她而言,高考真正成了“打掉游戏最后的BOSS”。

最被误解的考生

2008年高考结束后,国内某报刊登了《一个“非尖子生”的“传奇”故事》。报道称,武汉东湖中学考生张孟苏在武大参加招生咨询会时,热心帮助某大学老师拆雨篷。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她如此乐于助人,于是请她参加自己学校的面试。在得知张孟苏综合素质非常全面,曾获“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后,该老师当即决定预录她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4年共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这则报道的部分内容遭到了大家质疑,有很多记者在张孟苏家守着,等着核实内容,甚至还有人把提供新闻的何卫星老师比作“周老虎”。最终经过查证,张孟苏的确被新加坡圣杰管理学院录取。该学院承诺免去其4万元学费。同时提供每月400新币(相当人民币约2000元)的生活补助。张孟苏入学后参加政府理工学院预备班――剑桥“O”水准班培训学习,通过“O”水准考试并且达到理工学院要求就可申请就读新加坡最好的五所理工学院,每年可获得学费80%的政府助学金(4.8万元左右)。三年助学金和圣杰校方提供给张孟苏的费用加起来共计约20万元。

最牛的艺术考生

大连市开发区一中的张成不仅是2008年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唯一被清华大学特招入校的舞蹈艺术类男考生,也是全国唯一被清华大学特招入校的舞蹈艺术类男考生。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5

2006年是清华大学华诞95周年,清华大学举行了颇具规模的系列庆典活动。其中,一场由清华大学、清华附中、清华附小联合举行的“清音华韵”民乐专场格外引人关注。它的举行集三所学校的民乐队的学生、倾注了指导老师和校领导的极大的关心,这样规模的音乐会在清华大学历史上是第一次,是该校艺术教育在不同层次不断发展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清华大学近百年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

5月6日晚7时,“清音华韵”民族音乐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隆重举行。本次音乐会是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民族管弦乐队、清华附中民族乐队和清华附小民族吹打乐队首次大型联合演出。三校民乐队长期以来有着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此次演出就是三支乐队代表全体师生向母校建校95周年的真情献礼。清华师生、校友、校领导及北京市政领导、文艺界嘉宾济济一堂,清华大学礼堂座无虚席。

首先登场的是附小少年吹打乐队的孩子们。他们的《庆寿》和《龙腾虎跃》两支曲子由吴跃猛老师指挥,气氛喜庆,情绪炽热,气势磅礴,孩子们天真欢快而又丝毫不逊色的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接下来是清华大学民乐队的一首古筝独奏《春到湘江》。美妙的古筝旋律让在场听众仿佛看到了湘江两岸生机勃发的春色美景。之后的弹拨乐合奏《火凤》、《土耳其进行曲》和二胡对奏《桃花度过》也出自清华大学民乐队。三首曲子曲风各异,或灵动玄妙,华丽异常,或精巧绚丽,诙谐幽默,或欢快流畅,激情四射,令观众耳目一新。之后观众欣赏到的是附中民乐队带来的三首民族管弦乐合奏《庆典序曲》、《荷塘月色》和《喜讯到边寨》。指挥是胡军。琴技精湛的附中民乐队把三首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场播放了一部由清华大学民乐队倾心制作的视频,向观众介绍了清华大学、附中、附小三支民乐队的编制、日常排练生活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揭开了清华园中这群民乐爱好者的神秘面纱。

最后登台的是清华大学民乐队的四支合奏曲目:《丰年祭》、《春》、《黄土情》及《难忘的泼水节》,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前任团长、著名的弦乐演奏家张大森老师担任指挥。这四支曲子风格情趣各异,但都民族韵味浓郁,旋律激扬优美,内涵广博深刻,是民乐中的经典。乐曲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本次音乐会整场演出观众好评如潮。尤其是孩子的家长,他们高兴地说:“这样的演出,是任何别的场合不可能看到的,这是艺术的启迪,我们看到了孩子未来的表现和追求”,“大学生艺术团的高水平的演出,给我们的孩子作出了榜样”等等。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再兴应邀为音乐会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大学、中学、小学虽然有不同的教育任务,但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却是我们的统一目标。实施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各级学校,要渗透于德智体美各方面”。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6

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西周时在此建郑国,秦朝统一中国后改设郑县,西魏时改为华州,1912年改为今名。华县皮影是绽放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

皮影艺术在我国分布较广,有东北、湖北、山东、唐山的大皮影,也有甘肃环县和四川的中等皮影。华县皮影—般通高33厘米,被称为华州小皮影,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带。华县皮影以其形态婉约清朗可人、雕刻方法繁复规范、工艺细致精妙、用色通透明丽的特点而享誉海内外。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来传情达意的戏剧。关于皮影戏的起源,宋代学者高承根据《汉书·外戚传》讲述的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故事是这样的:“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这一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根据文献资料,宋代的皮影戏已经相当兴盛,流传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华县皮影戏是皮影戏中十分重要的一支,其至今仍保留着其原始风貌,表演时,五位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边操纵皮影人物,—边用当地的“碗碗腔”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这正是华县皮影戏艺术的真实写照。“四喜(魏振业)的花脸,秃子娃(潘京乐)的旦,听得叫人忘了吃饭,外乡人到这里把戏看,都想把家搬华县。”这是20世纪在陕西流传很广的民谚,笔者就是在魏四喜花脸吼腔的绕梁之音中长大的。

今天,华县皮影艺术的性质悄然发生了改变,由以前专供戏班演出的单一功能转化成为民间美术收藏品。华县柳枝镇梁堡村的皮影雕刻大师汪天喜回忆说,自己从小接触皮影,后来师从皮影大师李战文,从业后一直都是为华县、华阴、大荔等周边区域的皮影戏班社刻制演出用的皮影。到了1981年,由于皮影独有的艺术魅力,很多到西安的外宾都寻找收藏皮影,他就是从那时开始从事收藏品皮影的刻制的。据他回忆,皮影以艺术收藏品的形式存在,是从1980年开始的。1990年前后,皮影雕刻业内部就已经发生了转型,从以供应皮影戏表演转变成艺术收藏品创作的存在形态。正是皮影收藏市场的巨大潜力,带动了皮影雕刻艺术的复兴和发展。

一、华县皮影的基本特点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植于这片人文沃土上的华县皮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华县皮影形象设计思想传承民族文化理念,主题反映民族、民间题材,人物形象设计符合汉民族传统审美观念,体现民俗民情,承载民间审美需求和人文情怀。人物形象设计应用“拟物、表情、夸张和体现民间喜好”的理念,皮影用色明快艳丽,具有鲜明的民间美术用色特点。华县皮影刻制技法自汉代以来一脉相承,技艺传承正统,制作方法规范,制作流程明晰;刀工刻制语言娴熟,细致精美,风格明快率真,具有纯净个性的雕刻语言风格,是古老雕刻艺术的“活化石”。另一方面,从华县皮影呈现的繁复精美的艺术效果来看,也明显具有官办宫造工艺作品的特征。

华县皮影形态小巧,形制通高一尺盈余(32-33厘米),外形简练概括,形态清朗秀润,视觉效果绝佳;影人头部五官形态为正侧面单目,多为圆额头、尖鼻、尖下颌、抿嘴状;影人头部冠饰多样,图案纹样繁密精细,设色明丽;影人整体设色通透,色彩职度高,色相以黄、红、蓝、绿、黑等色为主,配色协调统一,整体色彩效果醒目明快;影人衣服内饰纹样及图案样式规范明晰、形态繁复精美;皮影的封钉设计合理,藏动于静,在静态人物中蕴含动画功能等特点,因而深受大众喜爱。

二、华县皮影的制作工艺

华县皮影的产生要经过形象设计、基材处理、刻制上色、调整完成等4个阶段,通过设计、选皮、刮皮、磨皮(图1)、洗皮(图2)、推透(图3)、过稿(图4)、刻制(图5)、上色(图6)、熨平(图7)、封钉、上签(图8)等十几道大的工序完成。

华县皮影的形象设计切合民族、民间、民俗生活等传统审美理念,英雄、忠臣等正面类型人物形象设计高大,有“纪念碑”式特色;反面人物设计形小怪异,具有意象化“丑美”特征;神怪形象主要采用拟物、夸张、变异、添加、联通等美术变形方法创造而来,有人蛇共体、牛人同面等怪诞的形象。

皮影的基材处理,要经过选皮、刮皮、绷展、磨皮、洗皮、推透等工序完成。皮影制作以黄牛皮为上品。刮皮就是刮去皮上的毛和其他杂质;绷展就是将刮好的牛皮通过绷钉将皮子绷开,让牛皮在阴干状态下逐步绷平;磨皮是经过反复打磨,让牛皮逐步呈现透明状态;洗皮过程是用清水反复冲洗,去掉牛皮上的杂质;推透是用少许菜油擦抹牛皮,再用较硬的小木杖推磨牛皮,使之更加透明平整。牛皮经过这一系列工序的处理,就成为了制作皮影良好的基材。

刻制上色是皮影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主要有过稿、刻制、上色等几道工序。每位雕刻艺人都拥有—部历经几代艺人传承的皮影形象拓印本。例如,汪天喜的《皮影头谱》(图9),印本上的形象有历史传承的艺术韵味,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艺人依据拓印本上的人物形象,把要制作的影人过稿到牛皮上。过稿,类似于中国画创作中的白描过稿,就是把拓印模版上的稿子描画在牛皮上。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皮影刻制了。皮影刻制工具分为刻刀、铳錾刀等,各种刀具有四、五十种之多。(图10)刻制过程中,用皮影雕刻的专用刻口、錾子将描好的形象运用“推皮走刀、透凿、刻线”等方法雕刻出来。华县皮影上色用的颜料是提取植物、矿物的颜色,再结合自己熬制的牛皮胶制成的独有颜料(图11)。上色过程是依据设色传统,对刻好的皮影进行双面着色的过程,上色完成后,—件精美的皮影就基本诞生了。

调整完成阶段主要有熨平、封钉和上签等几个步骤。熨平是对已完成的皮影进行熨平处理;封钉是把刻好的影人部件封钉到—起形成完整的皮影;上签是为皮影四肢上装上可以挑动的竹签,便于在演出中表演各种动作。

三、华县皮影艺术特征分析

(一)体态纤巧,内饰精美(以“皇妃”皮影为例)

华县皮影的造形设计思想基于汉民族传统文化、生活认识和审美观念,自汉代以来很少受到西方平面艺术理论的影响,艺术血统比较纯净,是基于民族审美观创作的植根于关中民间生活之中的原生态艺术表现形式。

“皇妃”皮影(图12)人物形象设计外形干净简练,表情肃穆端庄,有魏晋南北朝造像风格;五官表现线性语言生动,在庄重中有白描绘画之感;体态纤巧,颇有明“瘦骨清像”的艺术表现风格。“皇妃”皮影形制设计采用平面剪影化正侧面单目表现的艺术表现样式,单体形象平面构成有外形构成(外轮廓)、内形构成(内轮廓)和装饰形构成三种构成形式。平面正形构成元素设计思路清晰。影人呈正侧面形态,外、内形收紧简练概括,形态优美,装饰形有民族、民间装饰风格,图案纹样元素丰富。从平面构成角度来分析,华县皮影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平面艺术表现特征。“皇妃”皮影刻制时,线性语言多呈直线抽象形态表现,线性语言采用刀刻,颇有刀味,细究有金文、石鼓文朴拙有力的特征。皇妃手足纤巧细致,头饰及服饰纹样形象设计繁复精美,有“冠高装饰繁多,服装雍容华贵”的特色。

同时,华县皮影在树木等自然景致的描绘上与汉代画像石一脉相承,其树木形象与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七贤荣启期图》砖画上的树木形象相似。角色形象设计处理符合“主大奴小,忠高奸低,将壮生弱,生俊旦俏,神逸怪厉,拟物象形,物尽华美”等视觉审美特征。这样的艺术风格明显是根植于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民间、民俗审美理想。天宫、龙宫、地狱等场景的形象设计,成平面化直观正面表现形式构成,形制饱满奢华;家具、道具形象设计采取平面俯视三面表现形式构成。

华县皮影形象的设计理念秉承民族、民间艺术传统观念与民间民俗生活一脉相承,设计思想继承中国美术传统设计理念,呈现民间审美特点,契合平面构成要素,因而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形象风格特征。

(二)线条飘逸,刀味纯正(以“藩王”皮影为例)

华县皮影属于美术表现范畴的平面剪影表现形式,在表现中先将自然立体人物形象转化为正侧面人物表现形式,这是华县皮影的一种形制范式,与古希腊瓶画上的人物侧画范式及古埃及的侧头正身雕像在表现样式上有相似之处。这样的转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直观,可视距更远,也易于刻制表现。

藩王(图13、图14)是我国古代拥有兵权,镇守一方的威武郡王形象。刻制表现运用了“点、线、面、光、色等美术语言元素。“点”状装饰纹样,“线”性内外结构轮廓造形,“面”状正形形象呈现。美术造型元素的多元化运用,给了皮影表现语言极大的自由度。

“藩王“皮影表现过程中涉及到平面外形结构、内形结构及装饰形结构三个大的表现性结构。因结构形制、方式、位置、功能等因素不同,造型表现像中国画白描一样转化成为不同的线性表现语言,线条的长短、粗细等形态不同,导致皮影在刻制过程中采用的表现手段、刻法、凿法、冲透等刻制语言方法也不同。刻制的复杂性使表现方法呈现出多样化,有推皮转刀、直刀刻、精细刻、铳錾冲透、凿刻、线刻等方法。“藩王”皮影在刻制时先开出外形,再镂刻内形、冲凿内饰纹样,使皮影雕亥惧有了个性刻制语言。刻制中长线直刀刻法率真流畅,刀味干净纯正;短刀直线刻法和凿刻法朴拙有力,刀味凌厉明快;圆转长刀刻法飘逸顺滑,刀味喻悦逸性;圆转短刀刻法形变较多,刀味柔和自然。另一方面,由于设计理念和刻制表现方法的原因,华县皮影刻制线条语言具象,表现力略显不足,形象写实性表现不够,具有意象化表现语言特点。因而,华县皮影刻制就具有了形似、概括、装饰、夸张等艺术风格。

(三)分色渲染,异彩纷呈(以“太岁”皮影为例)

太岁(图15)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不可冒犯的众神之首,众煞之王。其设色符合“随类赋彩”的中国传统设色要求,用色以植物色、矿物色结合自制牛皮胶而成,主要颜色有深红、大红、桔黄、天蓝、普蓝、中绿、墨黑以及皮质本身的透白等。其色彩明度、纯度较高,融合自制牛皮胶后有通透靓丽的特点。“太岁”皮影整体色彩艳丽醒目,有中国民间装饰色彩的大红、大绿特征;由于皮影介质色和点染色运用合理,视觉效果异彩纷呈,但没有大俗的感觉。因此,用色有个性化、意象性的色彩语言特色。“太岁”皮影要经过正反两面上色,这样,色彩就具有透明感强而又稳重的特点。

同时,华县皮影上色时注重分色渲染,不同的颜色结合不同纹样构成不同的皮影使用样式。传统华县皮影上色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两种。上五色皮影是供给达官显贵欣赏者观赏演出时使用的皮影,下五色皮影是供给走乡串户的民间皮影艺人演出时使用的皮影。上五色,是指上色与纹样相结合以呈现贵气的用色塑形方式。存卜再色表现里面,黄色对应“人字”纹样,红色、绿色对应晕染“万字”纹样,黑色对应晕染“鱼鳞”纹样,白色主要对应“雪花”纹样,这样的皮影整体呈现用色贵气的特点。下五色,是指红色对应“鱼鳞”纹样,黑色对应“十字”纹样,白色对应“梅花”纹样(星星点眼),绿色对应“空心十字”纹样,黄色对应“人字”纹样,符合民间衣着特征和大众审美情趣。

华县皮影单个影人整体色彩协调,以“冷、暖、中性”三种整体色调为主。暖色皮影主色调为红、黄色,介质色为皮白和黑色,点染绿色、蓝色;冷色皮影主色调为绿、蓝色,介质色为黄、黑、皮白色,点染桔黄、瑰红等色;中性色皮影多以皮白为底色调,点染红、黄、绿、蓝、黑各种颜色。华县皮影也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根据影人性格不同,分别设计不同的脸面颜色构成,如传统戏剧一样白脸、红脸、黄脸颜色的设计,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这一点来看,华县皮影色彩语言又有一定的社会性、人文性和地域性色彩语言特点。

(四)纹样精细,绘制精美(以“红楼梦”人物皮影为例)

华县皮影身上的图案设计分为添加图案、镂刻、绘制纹样三部分。添加图案遵循传统国画“应物象形”的基本原则和“迁移嫁接”的民间造形理念。较多皮影根据影人的角色、性格和观赏者的喜好添加图案,添加的图案以有吉祥寓意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兰花、绒球等为主,添加位置丰要在面部和头饰上。在特殊角色处理中,会运用“迁移嫁接”示意性造形手段,如白蛇精形象是在女旦头饰上加蛇头(图17),火神(图18)是在丑角口外加上喷射的火焰图案,还有如牛魔王、龙王(图19)、龙太子、鹿精等形象干脆直接在人身上加上牛头、龙头、鹿头等拟物象形图案。

红楼梦人物(收藏皮影,如图20)皮影的装饰纹样丰富典型,分为镂刻和绘制纹样等类型,纹样繁复精致,是皮影造形语言的又—特色。影人纹样主要用于服饰内部的装饰.镂刻的纹样主要有雪花连续纹样、梅花连续纹样、人字连续纹样、万字连续纹样、鱼鳞连续纹样、圆点纹样、十字纹样等。镂刻纹样应用既有传统规制又灵活多变,工艺精巧,用刀数量繁多,表现出的皮影装饰语言朴拙明快、虚实相生,视觉效果丰富,呈现出较高的纹样设计和应用水平。艺人还会在红楼梦影人身上面积较大的地方绘制上有吉祥寓意的牡丹、荷花、兰花、梅花、游鱼、仙鹤等图案。同时,其他皮影在绘制时还会添加一些以戏剧人物服饰上的海水、断崖、松针、祥云、团花等纹样为主的绘制图案。

(五)选材考究,质感硬朗

华县皮影雕刻选择黄牛皮为基材,通过刮、推等手段使皮质具有硬朗而有韧性、通透略显白色、质性稳定保质期长的特质。牛皮呈暖白色,质感厚重、韧性强、透明,这些特点是其他纸质、羊皮皮影所不具备的。牛皮的部位不同皮质的厚度也不同,影人在雕刻时对皮质的选择要求严格。—般文官、小生、女旦用皮较薄,选用牛身侧皮子;武将因表演动作复杂用皮要厚,一般选用牛臀部皮子。在同一影人中,因考虑皮子的重量和下垂感等因素,一般上半身选择较薄轻盈的皮子,下半身选择较厚重有下垂感的皮子。

(六)光影交织,神秘奇幻

华县皮影戏,由光源、实景影人、虚景幕屏及幕后拉伸空间来构成的视觉表现语言形式。(图16)皮影戏幕布后灯光的明暗强弱虽然没有人为刻意经营,但在演出时会有虚幻动感。影人贴在灯光照亮的幕布上表演,镂空部分透光,空灵明快,上色部分色彩受光照射更加艳丽醒目。间或操作影人的签手将影人在幕布后面的空间里面辗转推移,一时间布屏上实影、虚影转换,色彩纷呈,给观赏者一种神秘莫测的迷幻感觉。皮影戏虚实相生的光影意象化视觉表演语言,让观赏者在悦耳的乡音唱腔和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演绎里面沉迷陶醉。在过去,这种光与影交织的视觉语言无疑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联想延展,也是对劳苦大众的生命经历的一种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

华县皮影形象设计独具匠心,刻制技艺语言精湛,用色丰富绚丽;形象构成外轮廓简练概括、头部五官精炼,头饰和衣服装饰图案、纹样繁复精美,具有简繁对比鲜明、外形清朗、内装雍容华贵、色彩丰富的独有工艺装饰表现语言魅力。

四、华县皮影作品赏析

(一)武将

华县皮影戏武戏较多,武将形象精彩纷呈,代表性的如《三英战吕布》里的吕布(图21)。武戏中武将体型较大,壮实厚重,形态矫健;头饰细密精致,背靠五色战旗,五官多为圆额头、环状豹眼、圆鼻、尖下颌,嘴部为开口形式,影人似在战场上开口呐喊,脸内留白处多装饰火纹以衬托人物暴烈性格;身着铠甲结实厚重,纹样多为“鱼鳞套、人字套和星眼套”等纹样形式;用色多施红色、绿色,色彩鲜艳醒目。—般出战武将的下半身都接连着战马,人与战马合为—体,战马形姿健硕,使武将影人显得更加威仪。

(二)小生

华县皮影生角形态秀润挺拔,身高多为五头高比例,头大更显身材瘦长,头饰多为纶巾或双层绣花帽,帽子装饰花样繁多,人物脸部简洁明快,多用圆额头、尖鼻、抿口、尖下颌形式塑造,五官清秀,眉线、眼线较长,脸面部多为留白,表现出清朗俊秀的生角人物形象(图22)。用色多以蓝、绿、白色为主色调,整体颜色轻盈明快。生角皮影衣饰纹样刻制以雪花套、万字套和梅花套等纹样为主,绘制纹样以牡丹纹、梅花纹、莲花纹样为主。淡雅的着色、修长的身形、清秀的五官、繁复细致的纹样装饰,呈现出生角清朗俊逸的人物形象。

(三)旦角

华县皮影旦角体态秀丽婉约,有魏晋时期“瘦骨清像”的人物风格,很明显没有唐代女性丰腴世俗的美人之态。旦角身高也多为五头高比例,因上身和裙子部分形态划分明确,更显体态灵动秀润(图23)。旦角设色丰富多样,用色明快艳丽,给人润泽养眼的感觉;头饰繁密,衣饰纹样丰富多样,主要有雪花套、万字套、空心十字套等纹样;身上绘制纹样整体装饰花团锦簇,形制精美,形式丰富多样,主要以缠枝牡丹纹、团花纹、祥云纹、莲花纹等图案为主。俏丽的女旦从幕布上移步走来,颇有步步生莲之感。

(四)神怪

华县皮影中神怪形象很多,尤其以《西游记》剧目里面的神怪为最。神怪形象多以兽怪之首结合人身表现。神怪身高形制较为灵活,其头部形象丰富,其中龙王的头部就是中国传统的蛟龙造形,白蛇、鹿精都以动物头部形态出现;阎王、仙官等形象多是发挥雕刻艺人想象力创新设计而成。神怪影人态怪神异,新奇多样,用色鲜艳醒目,多施以大红、大绿颜色。神怪身上纹样以绘制为主,画出不同鳞片、羽毛的形状以及肌理和装饰纹样。神怪皮影存五官处理上极尽艺术夸张之能事,很多皮影额头硕大,羽毛状、火纹状眉毛,环状豹子眼,饱满的圆形鼻头;多为开口造形,口中多吐神火;在神怪脸上空白之处多饰以狰狞的纹样,这样的神怪形象如同“饕餮”一样,有着一种中国传统审美崇尚的狞厉之美。(图24)千百年来,普通百姓心里寄希望借助神怪的力量来震慑人间的不平,来消灾避害,来抚平其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恐怖。从这个意义上看,神怪皮影如同佛教的神像一样护佑着平常百姓的精神生活,承载了大的象征意义和民众的精神寄托。

结语

汉代以来,华县皮影戏从宫廷演出延伸到民间,从娱神、娱官到走进乡间地头娱人,具有了很强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唐宋时期,皮影雕刻技艺在皮影戏演出的带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天,皮影雕刻技艺在皮影收藏市场的带动下也得到了复兴和发展。华县皮影雕刻艺术历史传承清晰,技法由古至今一脉相承,制作方法纯正,与中国画造形基本理论高度契合,是根植于中国民间生活之中的血统纯净的艺术表珊形式。

华县皮影形象设计理念具有民族、民俗艺术审美特点,很多形象设计传承历代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生活形象实景,是中国古代人物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

华县皮影形象具有独特的意象化表现语境,影人表现涉及美术表现元素丰富,应用美术表现方法多样。影人角色形象个性鲜明,造形秉承“瘦骨清像”之风,形态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影人形象在写实表现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表意特征,具有独特的意象化表现语言特色。华县皮影雕刻技法个性独特,雕工技艺和刀法语言高超精湛,走刀干净利落,千百年来形成了独有的雕工语言,行刀疾徐结合,长、短刀刻依存,冲錾镂空相间,刀味阳刚中蕴含柔和,顿挫中呈现力量,极具人文艺术气息。华县皮影纹样表现手段多样丰富,样式精致华美,设色艳丽醒目。这些因素,既呈现了华县皮影雕刻艺术悠久的历史、华美的形象、高超的刻制技艺,也体现了华县皮影较高的艺术价值。

华县皮影以其民族、民间美术的独有风貌,独特的意象化审美意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华县皮影典雅精美的影人形象,体现了民间艺术家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世界,他们用这种独有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着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华县皮影历久弥新,绽放出一朵历经岁月沧桑的民间艺术之花,希望这朵扎根在中国民间美术沃土之中的艺术奇葩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