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1

客观而言,社会舆论“动不动”就对保送生、自主招生进行质疑,责任在于保送生、自主招生的标准并不清晰,过程并不透明。加之我国教育(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因此但凡当事人有点名气、有些背景,就会被怀疑有猫腻。几年前,美少女作家蒋方舟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也闹得沸沸扬扬。而前不久教育部提出调整奥赛获奖者的保送生政策时,有高校招生负责人指出,一直以来他们就对保送生的质量不太满意。这更给公众很大的想象空间――不满意为何录取呢?

这种情况,在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中却很少发生。除了大学的管理实行现代学校制度之外,在招生方面,其通常的做法是,成立由教授、专家组成的招生委员会,负责招生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不少高校多达十数项,评分标准、权重,都很清晰;无论是学生的sAT成绩,还是中学学科成绩,以及大学的面试评价,都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提出质疑,完全可以进行复查。

清华大学在回应时指出,“清华执行的是很严格的一套招生标准,况且她本身就很优秀。”招生负责人表示,章泽天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就读期间的表现让招生方满意。那么,为何不把这套严格的招生标准进行公布?为何不把小章同学在这套标准下获得的各项分数逐一公示?依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条例,招生标准不属于国家秘密,也非大学的商业秘密,用于录取的学生成绩,也非学生隐私,完全应该公布。如果公布了上述信息,还有多少网友会质疑呢?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2

关键词 高校自主招生 化学试题 考查内容 化学竞赛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的重要措施。2003年始教育部推出2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截止到2011年,全国拥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共有83所。近几年来,自主招生考试越来越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关注。自主招生实施主体是大学,选拔理念与高考有所不同,其命题风格及试题特点与高考也差异较大。高校的化学自主招生试题相对于高考试题而言,更加关注化学思维品质、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考查。

1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其主要特点有以下5个方面:

1.1 重视知识与技能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化学基础知识是高中生必备的知识,是开展化学实验与研究的前提。纵观几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一直作为重点。很多试题都是从知识应用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近几年来自主招生试题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有: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共存问题;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原电池,电解池;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及其推断和化学实验等。试题中,测试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推断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2007年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一基础知识:“请写出二甲基氯苯的苯环上的三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考查了硫酸亚铁铵制备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等有关基本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011年“华约”(以清华大学领衔,包括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共7所高校)化学试题中出现了最新获诺贝尔奖的课题石墨烯,用石墨烯的多元环来考查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要求计算题目所划出形状的面积,由原子所在位置的贡献度,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原子个数。

1.2 重视过程与方法 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我国新世纪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立足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地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学以致用”这一点。

例如:2007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结合全球变暖这一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有关能源利用的问题:“试分析:用酿造的C2H5OH作燃料,为何不会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这道试题考查了与生活有关的C2H5OH的燃烧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葡萄糖发酵过程等相关知识。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平时习得的知识和方法,从整体上分析整个过程,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让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举2个例子解释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这道试题与生产生活过程密切相关,考生只有在平时生活中积极体验相关过程,才能有的放矢,举出合适的例子,给予合理的解释。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感受不同,举例也会不同。

1.3 重视学科交叉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自主招生院校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自主招生化学学科的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命题者往往涉及化学与物理、数学、生物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点。近几年命题中考查到的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交叉点主要有:溶液的依数性(包括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液的饱和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非电解质溶液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电学与电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和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判断等。数学知识与化学知识的交叉点有:数据处理与作图等。化学与生物学科的渗透也在加强。

例如: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就出现了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知识的交叉。题目让学生回答:“分别用普通水和海水洗衣服,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种衣服干得快?为什么?”本题考查了化学中的稀溶液的依数性和物理中的蒸气压等问题。由于海水中有NaCl、MgCl2等电解质,造成海水的饱和蒸气压下降,使水分子运动减缓(与纯水相比较),使海水沸点升高。因此,海水洗衣服干得慢,普通水洗衣服干得快。化学和数学的交叉在很多图像题中都有体现。2008年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对化学和生物知识进行了交叉考查:结合人体新陈代谢机理,让考生计算血液中HCO3/H2CO3的比值。

1.4 重视思维发散 多角度设计开放性试题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以素质考查为目标,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在试题的情境、立意、设问、作答和评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开放的试题形式。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备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内涵的可发展性和思维的不确定性等特点。纵观近几年大学自主招生化学题目,很多高校喜欢采用一些开放性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就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题目在介绍了有关海底可燃冰的背景和形成方式后,请考生根据相关材料和自己所学知识谈一谈可燃冰未来作为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可燃冰本身的结构和形成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这样设计的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很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仔细阅读题面的相关内容,快速地从广泛的化学信息中抓出一些本质的知识,然后以此为核心,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深挖,发散思维,就可得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1.5 重视能力拓展命题源于课标而不拘于课标

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不是以中学教学为中心,而是以大学各自的要求为标准,命题时原则上以依据化学新课标的要求为主,但不完全拘泥于课标,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延伸。相对与高考试题,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设计更加灵活,很多高校的化学试题题面信息拓展了高中化学知识“生长点”上的一些内容,如:路易斯电子式、缓冲溶液、溶解沉淀平衡、阴阳离子分析、双指示剂法滴定、配位化合物、热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具有不饱和键有机物的氧化或还原等反应、碳正离子和碳负离子稳定性和环境化学等。这些延展性知识已经部分属于大学化学知识的范畴,经常在很多化学竞赛试题中出现。

例如:2008年的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所谓“拓展性”的试题:下列各组元素中性质十分相近的一组是_____。

(A)H He (B)Cl Ca

(C)Li Mg (D)P Cu

这道试题的解答涉及到了新课程标准中未曾涉及的有关元素周期律中的对角线规则应用的知识。在2008年的考题中还出现了同样关于形成内酯的超出新课程标准要求范围的知识。

例如:下列有机化合物可以形成内酯的是______。

(A)异丙醇 (B)α-羟基酸

(C)β-羟基酸 (D)γ-羟基酸

2011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选择题9,B选项:AgF和LiF都是离子化合物,前者溶解度大。也同样考查到了新课标未涉及的有关卤化银的结构差异和性质比较。做这样的试题,考生必须领会试题所给的信息,并通过信息抓住知识的本质,抓住延展性知识的要点,就可迎刃而解。不行的话,使用排除法对这样的题也行之有效。由于高中教学与大学要求之间在客观上存在距离,对这样的题目,相当一部分考生感到试题太难或太偏,这也应该属于正常现象。

2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考查内容归类分析

纵观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其考查内容超越了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说是高考知识和化学竞赛知识的有机交融。备考过程中,考生不仅要在高中教材中汲取必备的高中化学内容,还要有意识地拓展相关的化学竞赛知识。由于应试必备的基础知识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已反复强调,这里不再赘述。现结合近几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知识点覆盖情况,就其涉及到的有关化学基础知识拓展、迁移和拔高的部分进行归类分析。

2.1 基本概念部分拓展、迁移和拔高知识点分析

2.2 基本理论部分拓展、迁移和拔高知识点分析

2.3 元素及化合物部分拓展、迁移和拔高知识点分析

3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对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覆盖面广、涉及面宽,考试范围、考点和高考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如果想在自主招生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结合其试题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3.1 夯实基础,狠抓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夯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是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基础知识对于备战高考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备战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也同样重要,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可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筹帷幄,调用自由,取得理想的成绩。

3.2 拓宽视野,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偏”、“怪”、“天马行空”,这些高校的“自主考查”行为,凸显出他们对优秀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命题灵活,开放性强。虽然很多知识都是学过的基础知识,但在题目设置上要求发散思维。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开阔视野,注重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养成。

3.3 关心时事,养成积累生活经验的习惯

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很多试题直接是与当前化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或者社会生活中的卫生、环保等问题相关。如果考生对相关背景知识了解甚少,考试时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读报纸、看新闻,关心时政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思考,注重平时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都有益于自主招生的备考。

3.4 研究规律,搞好适应性试题的训练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有自己的命题原则和规律,考生要及时搜集所报考院校的往年试题,研究其命题规律,由教师有针对性地编制预测题,经常进行适应性训练。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及特长对学生进行分类推荐,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对其进行分类、定向辅导,帮助学生最终顺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

此外,在自主招生化学学科的备考中,还要注意2个误区:一是追求偏难怪题的训练。有些考生平常投入很大精力学习化学竞赛的相关知识,尤其进入高三,恶补化学竞赛的内容,这是舍本求末,是不可取的。二是自学大学化学教材内容。有些考生认为,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是大学教授命题,应该有很多大学化学的知识在里面,因此,抽出大量时间学学化学课本内容,这也是不可取的。这2个误区都会使学生为自主招生考试占用大量时间,最终影响正常高考的备考,值得广大教师、学生注意。

参考文献

[1] 杨悦,孟芊.教育科学,2010,(5):69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3

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的录取名额,并在参加高考后享受最高60分的降分优惠。此举一度被誉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举”,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自主招生,减负还是增负?

自主招生揭开了高校“象牙塔”的神秘面纱,让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前就深入关注和研究高校,更早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然而对于自主招生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自主招生考试渐成另一项负担,准备高考之余,许多学生还要另外准备多所学校的自主招考,“小高考”、“增负”、“掐尖”等各种非议不断。一些教育学者认为其延缓了教改的步伐,使“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愿景化为泡影。

今年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实施的第十个年头,阵容发展到80多所高校,“北约”、“华约”、“卓越”等联盟的建立,更是将高校自主招生推向战国时代。“华约”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七所高校;“北约”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包括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11所高校;“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合自主选拔录取学业能力测试”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九所高校。

联考使高校招生形成集团化作战,高校“抱团”联合考试如同“圈地选羊”,不仅加剧了生源竞争,更是将“自主招生”演变成“小高考”。学生不但要奔波于各地参加各学校招考,家庭也要为此付出高额的开支,原本以“减负”、“打破千校一面”而设置的自主招生反而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自主招生,真的自主吗?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的重要措施,由高校自行组织,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然而,高校自主招生10年,遭到的最大质疑之一,就是没有给“偏才、怪才”创造更多破格录取的机会。

各高校自主招生形式如出一辙:先是各自为政举行笔试增加学生的赶考负担,接着是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可却不同步推进自主招生信息全面公开,再接着推出联考却把联考变异为“搞结盟”。高校拥有的自主招生权,不过是给学生几十分的录取优惠,学生参加高考后最终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而不是像国外学生那样,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的办学声誉、录取专业、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有专家指出,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目前还并未向公众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

此外,近年的自主招生被指名校“功利化”地“掐尖”,同时因操作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权力寻租及少数内部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各高校单独组织的自招考试,每年都要耗费上百万元考试经费,繁冗的招考过程也让考生、家长甚至中学校长苦不堪言。而高校单独命题的自招,无论结果的公信力还是命题的科学性,也频受质疑。

自主招生设立的初衷是在除了招收到普遍意义上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外,招到具有特殊才能和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应该延伸到高校与中学在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的衔接,通过针对中学的教育拓展活动,发现高校的理想人才。而今的自主招生,并未脱离以考分评价学生的桎梏,堪称前景不明的“伪自主招生”。这两年北大等高校又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但推荐生仍是在各项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忽视了“偏才”、“怪才”等具有特殊潜质的人才。对大多数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来说,没有摆脱这样一种“功利化”选择:只是想由此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高校自主招生,演变为一场戴着镣铐跳舞的狂欢。

自主招生,路漫漫其修远

目前的高中阶段学习,“应试化”风气严重,即主要是通过研习教材、大题量演练以提高成绩。但高校自招考试,一方面尚无成熟模式;另一方面,高校的种种“创新”让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考生往往“摸不着头脑”。

反观国外的自主招生,公平、自主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美国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的录取标准千差万别,学校的自体现得非常充分。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不仅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而且也会对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平时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固然有用,但考生的其他经历几乎占了同样重要的地位。学校一方面看重那些极具学习精神、求知欲强并具有一定学术成果的考生,把他们作为最有潜力的学术新星加以录取,希望他们现在或将来能在学术方面为学校争光,另一方面也会录取那些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并在艺术、美术、开公司、慈善、竞选等领域有特长的考生,因为学校认为是他们的人格特质促成了今日的成就,希望其入学后能在各种校内外活动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而具体录取则由一个录取委员会负责,其成员来自校方管理层、教师、学生、校友、运动员或其他学校认为与录取有关的人员代表,一般在20人左右。校长不参加,录取委员会有充分的自。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4

教育部:奥赛奖不再获得2012高考保送资格

2012高考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同时,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中国教育在线资料显示,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的宗旨主要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通过竞赛达到使大多数青少年在智力上有所发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的目标。并在普及活动的基础上,为少数优秀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机遇和条件。

南京学生今后可在本地参加美国高考

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获悉,该校已经通过美国高考ACT协会的考评,成为ACT官方授权的“GAC课程学习示范中心”和"ACT示范考点学校”。

美国高考分为SAT和ACT两种,一般学生考SAT要到香港,而考ACT在南京就可以了。结束高一课程学习的学生均有机会参加,通过考试可以打通直达美国、英国等世界前五十强大学的入学绿色通道,

别样高考:上海交大试水“入学申请制”

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正式试水“入学申请制”,82名高中生带着各自的科技创新项目,接受相关专业教授们的面对面考评,并有望借此免考入学。校方表示,实行这套新机制的目的在于发现用考试无法获悉的未来科学家。上海交大今年率先在苏浙沪三地开展“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试点,共有300余名学生申请以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身份入学。校方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了这82名复试入选。

中国留学生―年为美国经济至少贡献44亿美元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6年下降。另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出国留学选择弃考的比例达到21,1%。

报考

内地生两方式可申请报考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日前公布2012年内地招生计划,预计招收本科生350人。内地生可通过书面申请或网上申请两种方式报名。香港大学是12所在内地招生的港校中最先公布今年招生计划的学校。该校内地招生有关负责人介绍,申请报考港大的内地学生可通过网上申请或书面递交申请表格方式报名,两者只选其一,不必重复申请。书面申请4月30日截止:网上申请6月15日截止。申请人要确保所有提交的资料真实无误,该校有权要求申请人出示有关证明以作核对。若申请人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该校有权拒绝其申请,或取消其录取资格。所有已缴纳的申请费及学费均不退还。

港大加入“2012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主要面向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并参加当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笔试资格。

重庆大学自主招生350人学科特长生占三成

重庆大学公布了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计划。该校今年将面向全国自主招生350名。其中,成绩排名全校前十、获得省级三好生等荣誉的“综合优秀生”将成为招生重点,占计划2/3左右,“学科特长生”占招生计划1/3左右。“综合优秀生”选拔采取中学推荐为主、学生自荐为辅的申请方式:而“学科特长生”选拔采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的申请方式。重庆大学将组织专家对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初审。

最新大学排行榜出炉:

北大连续5年夺冠

中国校友会网了《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高居榜首,这已经是北大连续第5年蝉联榜单冠军。该报告还公布了最新的“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来自我国两岸四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41所大学入选。

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五):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5

关键词:教育公平;自主招生;招生制度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自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后,我国高校就一直以统一高考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途径。之后这种模式在高校招生考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制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招生的公平,但是却存在极大的不足,不少高校抱怨缺乏招生的自,认为只是凭借高考分数难以保证选出优秀的学生,因此,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多元化的公正的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现在的高考招生制度势在必行。

为了制定一个更为科学的,公平的高校招生选拔制度,推进素质教育改革,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了清华,北大为首的22所高校在各校本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试行自主招生。至2001年起,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学校数量逐年上升,到2012年达到85所。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在全国内逐步推广,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评析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引起了教育界的较大的反响和争议,赞同者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完善,是一项有益的改革,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符合21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反对者则认为自主招生存在损害教育公平的问题,人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过调查,其中68%的调查对象对高校自主招生公平问题表示担忧和质疑。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同阶层之间学生机会的不平等。自主招生的话语权更多的掌握在优势阶层手中,使偏远地区或农村家庭子弟处于劣势地位,甚至优势阶层的人们可能会借助某些非正常手段剥夺他们的权利。尽管现在高校一直强调考试无大纲,可是各种辅导班门庭若市,很显然,对于优势阶层的子女是有利的,现在很多高校考试题型多变,重视创新能力,面试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反应速度,整体形象等,对于那些贫困家庭的子女,掌握的资源不丰富,接受的信息量少,这无疑是一种不公平,而实际上对于不同阶层之间的学生,劣势阶层的学生并不一定比优势阶层的学生发展潜力低。

(二)不同地域之间学生机会的不平等。自主招生的高校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教育发达区域,自主招生名额投放的差异,造成这种不公。例如,2012年,上海同济大学在自主选拔录取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文科的选拔范围为上海市、江苏省;大连理工大学则规定文科招生范围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大学则规定自主招生的范围为上海市25所中学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文理科高中应届毕业生。从这些学校规定的招生范围可以看出中国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或者基本没有。这样差别的对待教育资源本来就是事实上的不公。

(三)城乡之间学生机会的不平等。我国城乡差异问题由来已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城乡学生的可利用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差异。农村孩子从小受经济条件,家庭条件的限制,因此在考试和面试环节处于劣势。就参加考试成本而言,比如很多报名费、路费、住宿费等也是许多农村家庭承担不起的。人才选拔标准的“城市化”现象和自主招生考试的高额成本有可能会使农村学生望而却步,造成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实现公平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自主招生合法程序

我国部分学者呼吁出台《考试法》,在招生考试中出现的比比皆是的漏洞,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规范化的法律出台,使自主招生无法可依而缺乏监督,违规行为屡增不减,对于招生活动中的法律和道德边界界定不明。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法律是保障招生活动有利运行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建立合法的自主招生程序,是实现公平自主招生的必要条件。对于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高等教育资源尚且缺乏,实行大规模的选拔考试的首要目的保证全国适龄青年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自主招生程序应该依据法定程序进行,讲求程序守法,招生运作应该增加透明度,按法定步骤办事。建立自主招生合法程序是保证自主招生有序进行的保障,从而近一步保障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完善自主招生制度

完善招生制度的首要方面在于公开透明选拔制度,不仅招生政策完全公开透明,而实施过程和结果也要置于舆论监督之中。只有如此,自主招生的各种漏洞才可得以有效遏制,人情,钱权等因素才难以介入,自主招生制度的一切应该围绕“公平、公正、公开”来进行。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差距大,资源分配不均衡,东部和西部发展不一,不同阶层之间,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受教育条件的差距,使得自主招生的分配存在差距。教育部们应该完善自主招生制度,使得自主招生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进行。

(三)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兼顾地域、城乡公平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由来已久,自主招生的过程更加剧了自主招生政策向经济发达地区,重点中学倾斜,这样使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只有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才能保证自主招生过程选拔人才更加全面。同时,自主招生应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教育欠发达区倾斜,兼顾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实施过程中,应向贫困地区单独投放名额,对于农村考生单独划线,区分设立考点,方便考生就近考试,这样便可缩小不公平现象,对于甄选人才体现其公平性。

(四)强化监督机制,加大惩治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高校自主招生的监督管理,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内部以及社会对自主招生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对于那些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操作,弄虚作假,行为的高校应暂停或取消该高校的试点资格并追究相关者的责任。学校应该成立监察部门,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评审组负责实施选拔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同时,学校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详尽的招生程序,制定科学的标准,通过多种媒介将考试制度、招考方案、考试过程、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布,使高等院校自主招生能够在公正、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去进行。(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林狮.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4):121-122.

[2]夏静.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问题和出路[J].考试与招生,2010,(2):57-59.

[3]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J].教育研究,2005,(3):36.

[4]樊本富.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3):102-106.

[5]张亚群.统一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12:56-61.

[6]刘进,王静.公平与效率:高校自主招生的五大争论[J].江苏高教,2009,(5):100-101.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范文6

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已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武汉大学官方网站上的“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出炉”的信息仅1天,点击即超过6000人次。

上世纪末,高校扩招后的教学质量备受争议。这次39所“985工程”高校首度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按“红头文件”的要求办理。今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发文,要求“985工程”高校率先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称“我部将在教育部网站公布各校《报告》,有关高等学校须在本校网站同步公布”。

武汉大学在《报告》中称,2010学年7350名本科毕业生中,7311人获得毕业证书,7305人获得学位证书,继续深造者占毕业生总数的48.35%。华中科技大学在《报告》中则称,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约占60%,到中部地区的约占30%,到西部地区的约占9%,到东北地区的约占1%。

已公布《报告》的高校中,有的给自己做出满分评价,几千字的自我评价中没有不足之处。

自主招生考试“北约”PK“华约”

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来,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个竞争形式下,很多高校组成考试联盟,比如目前的“北约联盟”(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主)、“华约联盟”(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主)、“同济联盟”(以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

从2009年起,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将不再设定5%的上限,高校招生自也在进一步扩大。对少数特别优秀的考生,高校可以突破原有的考生分数必须达到生源所在地同批次分数线的限制,不拘一格大胆选才。

2011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北约”)组织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在全国29个考点同时举行。大多数考生认为今年的考题数学相对容易,语文较难,英语的难度则适中。

虽然“北约”试题难度比“华约”的要小一些,但“华约”的考试方式更统一,“华约”上午进行阅读与写作考试,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占100分,英文阅读与写作及中英文综合应用占100分。全部试卷开考时一并下发,开考1.5小时后由监考人员收回中文阅读与写作部分的试卷,开考3小时后收回英文阅读与写作、中英文综合试卷,由于时间紧,题目难,要全部完成很困难。而“北约”上午考的三门科目采取三张考卷统一发卷,统一收卷的方式,在3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内,考生自行安排各科目的答题时间。

而“北约”联考的13所高校,每所要求的考试科目并不相同,所有考生在上午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报考北大等高校的学生中,理科生下午考物理和化学,文科生晚上考政治和历史。而报考复旦大学的学生则需参加前面所述全部7科测试,还有的学校只需4科成绩。

北大保安队17年考出300名大学生

北京大学保安大队17年来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这些保安员中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还考上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平均每年有20人考上大学。

同样的传奇故事在清华和北大有过太多次。当年名震一时的清华“馒头神”张立勇,靠着自己的勤奋和清华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托福考出了630分的成绩,还上了北大,出了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些默默无闻的泛泛之辈,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一样,名不见经传但实力惊人。

其实,我们的社会不缺乏刻苦努力的青年,缺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以及成功的机会和途径。如果社会上也有这样的风气,虽然未必都能考上大学,但肯定处处都会有“扫地僧”。只可惜,现在社会上选秀、拜金、“拼爹”风气盛行,谁还会相信一个没家底没关系没学历的年轻人会有好前途?

相比保安,有些在校大学生却把大量的好时光都花在了玩上,以致毕业之后找不工作,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还要反过来抱怨这个社会不公、上的大学不好等等。曾几何时,他们考上了大学也是一个励志故事,不过发展到如今已是反面的。

希望所在,生命存焉。面对未来的茫然,希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创造的,“北大17年300保安考上大学”的故事,能给人一种“努力就会成功”的信念,一样很励志!

大连海事大学学子就业受青睐

“共和国几乎每一条远洋船上都有大连海事大学学子的身影。”作为一所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坚持对航海类专业学生实施特色鲜明的半军事化管理。

如果你到大连海事大学,就会看见航海类专业学生每天早晨跑操、上课都是统一列队、统一着装。通过实施“校衔制”管理、创建军政素质养成区、专业素质拓展区等多项创新性举措,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军人般的素质,使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受到交通运输、港航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近几年来,该校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供求比一直保持在1∶3左右。以2010年为例,该校毕业研究生1054人,本科生3821人,研究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35%,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48%。

12大类理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专业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专业选得好意味着以后就业更容易、发展潜力更大。高校理学类专业共包括12大类,每一类别在不同的高校还有不同的专业划分。

数学类:在科研部门、学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工作。

物理学类: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学校、工矿企业中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化学类:到研究单位、学校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开发工作。

生物科学类:可在教学、科研部门,也可在农、林、渔、牧、副、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有关技术工作。

地质学类: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地理科学类:适宜在地理、环保、国土、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

大气科学类: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学校和生产部门工作。

海洋科学类:适宜在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力学类:适宜从事力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及其他力学方面的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