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神重生范例6篇

大力神重生范文1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校园文化;社会实践

大学生是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有生力量,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无疑给传统的文化与价值观带来强烈的冲击,如何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精、气、神,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气度、风范和日常行为中,从而成为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影响和决定着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行为,并使该民族与其他民族明显别开来。它是一个民族的生命魂,是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相同的文化价值、道德规范与哲学思维,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更是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枢纽。否则必形成民族间的分歧。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系。

从理论上来讲,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优秀、进步、的一面,又包括消极和庸俗的一面。从教育的角度,应该提炼民族文化中积极、正面的东西来界定“民族精神”。即是指那些反映群众利益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积极思想、进步观念,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落后、消极的因素。通过弘扬和培育这样的民族精神,从而达到提高民族意识和民族素质的目的。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历史上,我们曾无数次历经波折与磨难,然而,这一切都没能让中华民族消亡与屈服,反而在逆境中造就了顽强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古代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传统;民主革命时期有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伟大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而今有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有奋力争先的北京奥运精神,有勇攀高峰的载人航天精神。因此,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它趋于传统又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融汇在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中。

二、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当前,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裹挟,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而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成关键节点。随着各种思潮的涌入及社会经济的变迁,人们的选择性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们对新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兴趣,但是也存在着鉴别力不强等缺陷。各种学术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相互激荡渗透到世界各地,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淡化着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造成一些大学生民族精神弱化,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理想信念等受到一定的影响,削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极为必要。

(二)意义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国家与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曾经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软实力的范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中华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庄严使命。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仍存在着政治、经济、科技、军事霸权,文化领域霸权主义表现在强势推行其价值观,对其它民族文化缺乏包容性,从而演化为冲突甚至战争。因此,繁荣中华民族文化, 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民族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民族精神能够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把全国各族人民聚集在党的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素质的高低离不开人的道德伦理,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三、关于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措施

(一)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在具体的教学中,教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分析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学会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加强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教育,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不忘过去的屈辱,从而认清自己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要加强对学生的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发展与成就,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振奋民族精神。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还必须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使传统的民族精神在时代的实践中升华。鼓励大学生锐意进取、勇于竞争,引导大学生自立创业、自强不息,敢于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世界上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二)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合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民族精神要内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体验,需要通过合适的载体才更有效果。这就需要各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应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硬件环境建设,完善好学校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并利用好大学生活动中心,以便于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如利用五四、建党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文艺演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讲会、报告会、朗诵会、辩论赛、书画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经典书籍等,使学生从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 进一步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

(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知晓民意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校应该积极建立合适的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投入火热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大学生可以借助大量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充分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行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看到我们国家还有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培养他们的民族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力神重生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精神;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36 ― 0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更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和继承者,其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精神当代复兴的本质要求。

一、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指标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就是当代大学生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行为等改变自身的价值结构,把中国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自觉的价值目标的认同过程,主要包括对中国精神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知认同是大学生在接受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之前,首先要对中国精神有所基本的必要了解,在熟知道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追求之后,会产生情感上的积极的心理反应,就是认知认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情感认同就是在这种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在情感上达成一致,实现情感认同之后,就会将中国精神转化为其自身的内在信仰和精神追求,这就是内化认同。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实现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内化认同之后,必然会将自身内化的中国精神外华于具体行为,实现行为认同,这也是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最高境界和深层体现。因此,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的指标,就是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知、情、信、行”的统一,缺一不可。

二、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向心力,中国精神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向心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这就需要实现中国人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继承者,其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就关系到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路程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增添他们对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重要基础。

(二)中国精神当代复兴的本质要求

中国精神不但是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生命之源。失去了中国精神的支撑,也就等于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与灵魂。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的需要还是从生命的传承,都需要中国精神的当代复兴。当代大学生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关键基础,只有在“知、情、信、行”四个方面都达到价值认同,中国精神才会有在当代复兴的真正可能。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当代大学生做为祖国的未来,他们享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成长成才不应也不能只是知识能力的出类拔萃,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将理想信念比喻成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盖,同样也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之钙。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正确的精神作为积极的引领,中国精神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向前发展,是历史与时代的结合。因此,增强他们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将中国精神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利用中国精神的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在中国精神的指导之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完成自我完善与提升。

三、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价值认同的途径

(一)巩固课堂教育,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就课堂,思政课的课堂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主要就是要通过思政课的课堂去实现。通过思政课的课堂系统教育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精神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等有所认知,从而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不在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是自发性的内心再了解。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是比较抽象的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思政课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论灌输,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使中国精神的形象更加具体化、更加鲜明化。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授课教师可以将中国精神融入到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具体历史事件当中。使中国精神在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身上再一次显现。真实的人与事会让学生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着更加明确的理解,同时也会让学生对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有着更加坚定的认知。

(二)丰富校园文化,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校园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实现这一价值认同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要有丰富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就是每一个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将中国精神融入到具体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中国精神带给他们的力量支撑。例如,一是社团建设活动,学校要注重培养积极高效的学生社团,一个成功的社团应有责任意识、认同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因此,在学生进行日常的社团活动的过程当中,就会把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转为具体的日常行为。二是将校园文化与重大节日和事件联系到一起,让中国精神深入人心。重大的节日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伟大。重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凝聚了全国人民力量并且与学生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一二・九运动,主体都是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纪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而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只有全民族的大团结才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力量支撑。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三)完善家风构建,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习场所,也是学生感受社会的第一个场所,一个家庭的家风关系到一个学生的道德品格的价值养成。因此,家风的构建,一是要结合新时期的要求,以中国精神作为基础,将中国精神转为一个家庭的具体信念,从内容上高度整合家风与中国精神所倡导的关联部分,从形式上突破家风的个体性与私人性实现家风的整体性和民族性,从传播的方式上打通家风与中国精神的传播途径。二是家长要有意识有信心的构建自己的良好家风。家风的构建关键在家长,家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其言行、品格、修为无疑会对家风的构建,子女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家风的构建当中,家长要用优秀的个人修养与个人魅力构建良好的家风,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传承良好的家风,实现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四)优化媒体宣传,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新闻媒体担负着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责任,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接触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频率非常高。电视、电脑、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这就要求优化媒体宣传,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一是坚持新闻媒体的正面导向。新闻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此要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必须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新闻媒体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优化宣传方式,应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正能量。例如,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通过宣传真正的人和事,达到在大学生的群体中起到思想与情感的共鸣的。二是积极打造网络新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习惯和内容,这也为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提供新阵地。但是网络当中信息真假掺半,极易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削弱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网络阵地,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建设,把中国精神体现到网络文化、网络服务和网络选的过程当中,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主旋律。

(五)加强社会实践,实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行动当中。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会让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例如,一是可以开展中国精神宣传的志愿者服务,通过承担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学生不但可以展现自己才能,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当中,学生不但是参与者更是受教育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加深对中国精神的认同。二是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每一个高校的所在地和学生的家庭所在地都有着自己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每一个地方的具体内容,形成对中国精神某一个方面的具体理解。这样的理解建立在学生自己的行动过程当中,比任何说教都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真正实现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特别是行为认同。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血脉。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实现他们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使中国精神激发大学生求知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只有实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价值认同,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精神的当代复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才会有变为现实的可能。

〔参 考 文 献〕

大力神重生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使民族精神真正被大学生理解、信奉、把握,并把它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教育,必须明确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提高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效果。

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和发展的活的灵魂与根本动力。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恒久的魅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内涵,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正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1.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特殊使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共同呼声。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阶段,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帮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通过民族精神的培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努力把自己铸就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面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大学生要在发挥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坚守自己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己的使命,为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4.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利益之争、民族文化差异,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表现得更为激烈和明显,民族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流失的危险在不断扩大。面对文化领域的挑战,高校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要高扬主旋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柱,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证。

三、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1.以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依托,突出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积极引导,为我所用。采取科学的态度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清正误、辩明良莠,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接受优秀文化传统的陶冶。同时,对中外文化、中外民族精神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吸取外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懂得在新时期要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懂得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深厚的生命之源。(2)精心设计,突出重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不仅能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通过培养大学生创造出新的文化。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民族性、导向性,注意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着重发挥课程所拥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民族精神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内容。(3)阅读经典,提升修养。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积淀而成的。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崇道尚德的思想素质等历代传颂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民族精神的力量,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最终使中华民族精神在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提升。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注重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国家之魂。对于现代世界来说,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实现繁荣富强,其成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是民族责任感的来源,是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重要保障。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还比较薄弱,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大多侧重于义务教育。面对世界多极化的新环境,公民的主体意识也将赋予出新的内涵,既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又重视公民的主体意识。因此,高校在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民族精神的同时,应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即自主性和依附性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主要包括:公民与传统文化、公民意识与个人发展、公民意识与国际交往、公民意识中的道德与法等,让公民教育成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生长点,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和自律意识的形成,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公民教育要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公民教育延伸至课堂以外,在广泛参与中接受教育,协助大学生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养成和社会能力、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共处能力的提高。

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

校园物质环境的创造。它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创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使校园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涵着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中,实现环境育人。二是加强校园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橱窗和文化长廊等,深入开展国情、时事政治、改革开放成就的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和传播点,所营造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舆论氛围是独特的,要充分利用校训、校风、校歌作为凝聚大学精神与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而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大学生,以科技节、人文讲坛、读书会、文化沙龙、影视评论等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启示和感染。

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身心特点,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生力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民族精神同美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去体会。此外,以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在自觉参与中感受民族精神,理解、接受和认同民族精神,以此达到渗透的目的。

4.以互联网为平台,拓展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挑战,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建立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网页和开发民族精神教育软件,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创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信息学习环境,使校园网成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与大学生沟通与交流,及时答疑,利用“防火墙”和加密技术强化对网上信息的监控、过滤,随时屏除互联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把互联网建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坚强阵地。

5.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大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自我教育。首先,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学会选择。其次,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尤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给大学生以充分的人性理解。总之,通过教育传授民族文化不是目的,因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发展的,但是通过教育、引导、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才是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11-08(1).

[2]邓小平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225-230.

[3]刘苑.关于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56-59.

大力神重生范文4

关键词:大学精神;缺失;重塑

大学是有精神的,这种精神是获得社会认可的。一提到大学精神,许多人不由自主的会想到哈佛之真理,牛津之博大,清华之严谨,北大之创新等。大学精神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漫长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形成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的标志,被师生义无反顾的继承和发展,不断发扬光大。今天大学精神失落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水平,制约了高等教育的进程,阻碍了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

一、我国大学精神的解读

何为大学精神?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对大学精神做了新的注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良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大学历久常新的源泉,对于凸显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大学精神内容主要包括自由与独立精神、科学与批判精神、人文和社会关怀精神、开拓和创新精神等。

二、我国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

当今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大学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功利主义蔓延高校的每一个角落,大学人思想道德高地失守,我国高校大学精神严重缺失。

1.功利主义的激进化,腐蚀了大学精神

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功利化思想玷污了大学的精神。贪污之风笼罩着校园,社会上很多腐败现象都能在大学里找到,严重腐蚀着大学精神。高校在追求“一流大学”的“一片喧哗”声驱使下,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片面追求豪华成风,大楼宾馆林立,教育成本剧增,债台高筑。教授做学问信奉金钱主义,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把学术当成是谋求获得金钱与地位的路径,重大基础性研究少有根本的突破;学生素质严重下降,学术视野短浅,无心上课,忙着考证考级。硕士生、博士生留在学校多为混个文凭,增加个人在求职竞争中的砝码。高校对学生应该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的全面培养,而文凭泡沫让高教背离了教育的本意。一些高校在飞速壮大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使原有的大学精神严重迷失。

2.大学人的思想品德已经失守,玷污了大学精神

受社会大环境不良风气影响,大学人的思想道德大打折扣,诚信缺失,创新意识缺乏,严重玷污了现代大学精神。一方面,当代大学人心里承受力脆弱,在面对复杂学习、人际关系、感情、工作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产生巨大的心理障碍,甚至走极端。另一方面,大学人的诚信问题受到质疑,诸如恶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考试作弊、求职履历造假等之风盛行。此外,多数大学人缺乏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完全被动地应付各门课程的学习。

三、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塑

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就必须有先进的大学精神统帅。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指引着大学健康发展。但是,大学精神迷失已成为了高校的普遍现象。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走出精神迷失,重塑大学精神。如何重新塑造高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

1.深化高校制度建设,发展大学精神

任何大学都不是空中楼阁,都要依托一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第一,要努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等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其次,强化高校管理力量,建立“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的管理模式,规范高校行政管理行为,抑制行政权力膨胀的非正常现象。

2.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基石,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土壤。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行动去落实大学精神。积极举办能发扬学生个性,充满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彰显大学精神的科技文化节。第二,培育优良的校风,创建和谐校园。校风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需要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精心耕耘,形成良好的校风氛围。第三,提出具有文化底蕴、符合本校特色的校训,提升大学精神。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对大学精神有标志性的指导作用。好的校训可以凝聚大学精神,如,广西师范大学的“尊师重道,敬业乐群”。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大学精神

大学是大学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大学人人格的健全,使大学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担当起个人在社会中应有的道义,真正成为具有高素质的现代人。其一,培育大学人“勤勤恳恳做学问,实实在在做人”的优良品质。这是学术和思想道德的结合,是创新大学精神的必要坏境;其二,大学是大学人的成长沃土,是新思想的发祥地,科技创新的摇篮。创新已成为大学精神气质的重要特征,大学精神代表着学术自由和创新。因此,大学人要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大学才能永葆独特的魅力,大学精神才能焕发出永久的生命力。

总之,大学精神是大学品牌的精髓,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荡漾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铭刻在全体师生每一个人的心中。如何重塑大学精神,是我国高校不可回避的课题。高校只有正视现实,对症下药,开拓创新,才能找回失落的大学精神,重新塑造出符合时展需要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吴洁.试论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2]杨科正.地方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3]张晶晶.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文教资料,2008,(1).

[4]刘守勇.当代大学精神的缺失及原因探析[J].天中学刊,2009,(8).

[5]管爱华.论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大力神重生范文5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到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因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一批批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途径

一、当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状况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而作为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最能体现几千年以来中华儿女的意志传承,也是这一精神的价值所在。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大学生民族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最突出的内容”的调查中,有近六成的人选择的是“追求真理”,有40%以上的人选择的是“自强精神”,仅有不到20%的人选择“爱国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不到位,说明当今社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宣传还不够。以前印象中的愤青是因为拥有理想,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社会有不得不发泄的愤怒;而现在网络上出现的愤青,他们只是愤怒地运用着个人的观念,来嘲笑怒骂社会的现状。无论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愤青,多是带有消极的情绪和极端的思想,爱国的方式令人无法认同。由此而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1.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行为的作用

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讲,民族精神对其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是学习方面,一名大学生知道自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他所具有的动力和精神就会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包括刻苦钻研、刻苦学习,积极向上、不屈不挠。其次是行为上的影响,当一个大学生懂得“民主、民权、民生”时,他内心所发出的正能量就会促使他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行动维护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小到每个人在自己的班级里相互团结、彼此互助,为学校的建设尽心竭力、贡献力量;大到同社会邪恶势力、恐怖主义作斗争,维护社会安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等。当我们的大学生获得民族精神的滋养,体现出民族自豪感,我们这个社会和国家就有了希望。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仅是凝聚我国各族人民的主要力量,已经成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更是保障我国长期统一和稳定的坚实基础,如果没有民族精神的凝聚,很难想象有着56个民族的发展中国家能安定团结,不断发展。当代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一定要对其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引导大学生以维护中华民族和平稳定为己任,从自身出发,一点一滴做起,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爱,转化成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民族精神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李小龙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个传奇,可称得上是中国武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偶像。李小龙在武术和影视上的成功,创造了一个既属于他个人又属于中国武术的辉煌时代,如今李小龙已经成为了“中国功夫”的代名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忍不拔的意志,敏而好学的精神,必胜的信念”是李小龙的成功经验,更是民族精神在李小龙身上淋淋尽致的体现。为了民族大义,李小龙不惜和导演动手,在西雅图赢得比赛之后,李小龙向世界喊出了“我是中国人”的口号。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李小龙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成功。所以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必须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李小龙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正义感和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向心力。

3.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

青年时期正是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端正价值观,就很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失范或失序现象。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从根本上认同民族精神,进而转化成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才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凡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旗帜,大学生是青年中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主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的高低反映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民族精神培养的水平。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心,对民族的义务,体现大学生历史使命和人生价值的主要表现,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要求,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而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一定要教育和培育当代大学生自觉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这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是最积极、最富有生气的力量,最富于创新精神,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实现民族复兴责无旁贷。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向着“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努力。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要在各自承担的角色和岗位上刻苦锻炼、顽强拼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广大大学生应自觉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开拓进取,矢志不渝地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进。在充满挑战和大有希望的新世纪,坚定信仰,执着追求,努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而不懈努力,是人生的正确选择。

三、民族复兴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途径

1.高校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

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和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伟大任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高昂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是高校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首先,改进和变更传统授课方式。如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通过直观直接的教育形式,挖掘、激发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

结合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以爱国、理想、成才、创业、奉献为主题的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民情、民族历史,不断增强其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其次,解放大学生的传统思想,鼓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跟形势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努力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与应用。高校应把民族精神创新工作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顺应时展的要求,提供新时期民族精神培养的温床,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机制,培养出符合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青年人才。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

大学校园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和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因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精神上的追求有着重要的引领意义。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陶冶学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各项高校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更能起到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目的。比如,通过举办人文知识讲座、高雅艺术的引进等,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提升审美格调和情感;利用专题讲座、文化节、科技节以及各种形式的比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唤起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民族精神得到培育;通过组织大学生了解名人成功史,在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和警句等来营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精神氛围,形成独有的校园人文景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重视互联网的育人效用,趋利避害有效利用网络,广泛宣传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民族精神,创建大学生网络上的精神家园。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网络也是教育者与学生双向沟通的一条新渠道。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具有接受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应创造一切条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思想上的认同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在实际生活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使其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力舞台,让民族精神凭借这一平台融入大学生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宋志明.中华民族精神论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2]刘诚.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3]张金凤.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精神教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6).

大力神重生范文6

关键词 精神病 暴力犯罪 社会治安 对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31-02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有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或存在精神障碍,在每千人当中有13人患有精神病。从法学和医学角度看,精神病人是高危人群,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时,精神病人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处于生活边缘状态,社会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与防控,将对我国治安形势的好转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精神病暴力犯罪的相关问题做简要的探讨:

一、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对社会治安的危害

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对社会治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身危害性大,是隐藏的社会危害因素

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实施通常缺乏预谋、准备。因此,他们暴力行为的实施让人猝不及防。精神病人在作案过程中通常无保护性措施或保护措施不严密,作案前缺乏周密计划、多单独作案、凶器多随手而得。对作案地点、时间、场合无严格选择,作案对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或者符合其妄想内容,作案行为突然。

(二)手段残忍且不计后果,对社会治安构成极大的威胁

由于缺乏控制或辨认自己的行为的能力,精神病患者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时通常手段残忍且不计后果,结果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社会治安构成极大的威胁。据统计,精神病刑事犯罪者中,杀人犯占91%,平均每名被监管的精神病患者曾杀害1.85人,最多的杀死7人。

(三)受害人权益难得到保护,威胁了社会稳定

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90%的需要强制监管和治疗的精神病人仍然滞留在社会上。而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暴力危害性,成为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不定时炸弹”。同时,我国《刑法》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样,使得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处在了法律和道德管理上的真空状态中,这难免会更进一步伤害受害人的感情,从而严重削弱了群众对社会治安的状况的信任与肯定。

二、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失控的原因

针对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对社会治安的危害的严重性,我们必须认真地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各方面原因,方能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具体而言,我认为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完善

1、“精神卫生法”的缺失

精神卫生立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保障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精神病的特殊性决定精神卫生立法的主要内容必须充分协调处理好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法律的正义性和合理性,精神病人的自由、基本人权和法律责任,监护人的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立法中有关采强制措施的条件、程序的启动、案件的审理机关、患者的病情鉴定等内容与程序必须详细明确。但至今我国仍没有相关的法律出台。在地方法规上,全国也只有上海于2002年公布了《精神卫生条例》。 正是法律的缺位导致了实践中监护与管理的不到位。

2、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仍需完善

根据《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五章有关规定,只有司法机关是委托鉴定的主体,可见,司法精神病鉴定程序的启动权完全由司法机关掌握,当事人的申请并不是鉴定的必经程序,或者说立法并未赋予当事人启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权利。然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精神病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他们决定鉴定与否明显不合理。同时鉴定机构的职责不清,管辖范围不明,也无相应的管理规定,使鉴定权的监督形成空白,导致了实践中鉴定权的滥用,出现了贪赃鉴定等一些违法行为。

(二)治疗经济负担重

精神病人监护是一种“高消费”,暴力犯罪精神病人需要长期的治疗,而强制治疗仅一个疗程就需要大概3500元,长此以往,将成为一般普通家庭的一个重大的“经济恶瘤”,导致有的监护人不得不放弃治疗,这就等于给社会安全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

(三)政府功能的缺失

首先,财政方面。由于精神病人治疗费用开销巨大,对大多数家庭而言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精神病人的监护和管理应由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政府的功能却缺失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庞大的开支给政府增加了一项沉重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项事业均亟待发展,相对于其他更重要的、显性的、影响范围较广的社会问题而言,精神疾病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社会关注程度不够。

其次,制度方面。尽管《刑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如果被判定为精神病人,则其对危害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厉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治疗。”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制度跟进,导致现实中地方政府对精神卫生投入不足,监管手段单一,监管能力薄弱。政府成为执行中的“软肋”。

(四)社会救助、监管机制尚不成熟

一方面,实施强制医疗程序中问题多发。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是指对精神病人所适用的旨在“隔离排害”和轻质医疗的刑事实体措施。它对于精神病人的健康恢复、保障其合法权益以及消除其人身危害性、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卫社会安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多数地市现有精神病床位不足,但在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中,需要为公安、司法机关实施强制医疗监护的对象却有上百万人。所以从现有条件分析,即使将全部有较大危险性的精神病人全部安置在公安机关的安康医院和普通精神医院中,尚且困难重重。况且,出于治疗费用实际支付问题,治疗时间问题以及精神病人返回社后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考虑,导致强制医疗在实践中的使用率不高。一些本应该被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未能收容在精神病治疗机构,而是流落社会,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易对社会造成二次侵害。

另一方面,缺乏有效、多样的精神病患康复模式。

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靠专业机构和药物,诊断缺乏客观依据,主要为经验及病史的判断,缺少有效的防治康复措施。同时,由于歧视、偏见的存在,人们缺乏对精神疾病的科学认识,使得精神疾病患者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甚至被关锁和禁锢。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以有效地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

三、精神病暴力犯罪问题的应对解决措施

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特提出以下防治对策。希望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综合治理,尽量将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所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一)加快相关法律的制定

期待《精神卫生法》的早日出台,把对精神病的预防、治疗、管理、责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完善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监护人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限,甚至包括精神病人的社会地位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使精神病人的治疗、管理、监护有法可依,才能使政府、社会、家庭各司其职。

(二)关注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环境,学会与精神病人正确相处

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学会与之正确相处,摒弃传统观念,减少歧视,关注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环境,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情和帮助精神病患者家庭。

(三)政府加强相关措施

其一,成立医疗基金。以上海为例,上海从2003年起各个县区按照辖区内常住人口计算,人均1元/年。这部分经费作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基金,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其二,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基于精神病人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病现象严重的现实,建议将部分精神医疗服务机构定位于完全福利性单位,实现全额拨款,同时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降低医疗费用,使更多的精神病患者获得及时、正规、系统的治疗和康复。

其三,根据2006年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06]6号)精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管理网络,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四)学习国外先进理论,探索适合我国的精神病患康复模式

近年来,国外兴起一种新型精神病患治疗模式――小组工作模式。小组工作被一些国家和地区称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重要社会制度和方法,它综合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技巧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 对小组工作进行研究与本土化改革,以期探索出出一种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新型精神病患者治疗模式。

(五)公安机关应立足本职工作,切实做好做实各项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的防护工作

1、公安机关在强制医疗程序中切实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对于暴力犯罪的精神病患者,实践中往往是由公安机关决定并将患者移至专门医院实施强制医疗。因此,公安机关应明确自身在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准确定位,并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2、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认真做好辖区内精神病患者犯罪收治、记录、管理等基础工作。在适当的时机,依照法律程序、采取法律手段开展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收治的统一行动。从更根本的层次上减缓精神病患者暴力犯罪对社会治安的威胁,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公安机关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精神病防治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一方面让民众了解精神病的一般症状,避免和减少病情发展严重导致危害社会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对精神病人施暴潜在风险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加强人们对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了解,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为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和回归社会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宣传普及中,还应提高监护人的监管意识,切实承担其监护义务,从而降低精神病人的犯罪率。

注释:

专家呼吁《精神卫生法》减少危险人物.长沙晚报.

北京幼儿园惨案凸显精神病人危害社会隐痛.39健康网, 2004.08.08.

吕书杰等.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介入研究.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09年第7期下.

参考文献:

[1] 宋建成等.从邱兴华案看精神病司法鉴定. 健康报,20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