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例6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结构功能主义;生态价值观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核心利益、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二、深刻认识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自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思想理念被纳入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流决策,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共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在强调现阶段及往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以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生态资源曾一度表现为“掠夺式”的开采利用,从而造成了环境承载力降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直接酿成社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维持健康的生活。因此,党和国家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主动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意识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通过各种国际合作被不断的深化拓展。中国政府及时把握住了这一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通过积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改善生活生产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诸多措施,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高度来审视和解决资源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受污染破坏等问题,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各层面来应对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最终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观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的永久发展,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三、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也一直是社会学所追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均衡模式,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社会各领域的、发挥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结构功能主义也主要是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出发,通过对西方文化物质主义和贪婪本质及其对人们关于生态价值观的扭曲的揭露,从而提出生态环境状况的研究要广泛探讨人们生活的组织方式,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

(一)通过教育等各种途径,转变社会成员对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保关系所持的传统的价值观,建立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相适应的“生态价值观”

在人类所经历的工业社会时期,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则从农业社会的顺应演变为掠夺,并且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因此,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人类开始过度的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并形成了利益主导的价值观。因此,从价值观层面改变人类对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观点是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社会各界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方法,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全民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节能减排的目标顺利完成。

(二)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结合社会系统的自动调整功能,努力为生态文明发展创造市场机遇

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并从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资源有偿制度以及市场化机制等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社会系统的自动调整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社会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建设性的回应环境威胁。因此,我们应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社会系统的自主能动性统一于市场化机制,在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给需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制度基础上,通过社会系统针对环境变化作出自动调整的反馈,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促进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同时满足人类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产品的需求。

(三)建立和完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政策机制,平衡生态资源利益的分配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处于重大转型阶段,社会关系呈现出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的趋势。如今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几乎都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关。因此,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这也是从社会学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建立和完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政策机制,一方面,应建立一个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关系生态利益的对话机制和反应机制,并可以得到相关政府机构的意见反馈。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需要一个自我利益的表述的途径,来反映自己所应获得或者拥有的生态环境利益遭到侵占或者损坏,并期望得到反馈。当前,违法占用开采生态资源的现象依然屡屡发生,就是因为对话机制不健全,相对弱势群体所拥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缺乏利益诉求渠道,最终导致对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人群继续他们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建立和完善对话和反应机制,不仅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更有利于协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一个由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决定的责任机制和协调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保持稳定高速的增长,然而这一切的进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提高教育水平等各种途径,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地位是平等的,人类的发展要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与此同时,政府在制定相关环保政策时,要公平的协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只抓污染后的治理活动,还需要强调从源头防止污染以及责令污染者对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体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重要保障,是人民的福祉,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杜绝奢侈浪费、破坏环境的行为,积极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J].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9.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安全;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之间的现实逻辑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经济过程中,合理获取经济利益并有效地得到保护而不受侵害或威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和环境具有保障而不受破坏和潜在危害,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够实现维护和巩固。”马克思认为,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经济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依托和基础”。只有在经济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才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判定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标准主要是看一国“能否有效地对本国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能否有效地确立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有效地抵御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与冲击,能否有效地保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能否有效地维护本国经济制度和法律规范,能否有效地保障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能否有效地保护国家财富、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真正实现经济安全,从而为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就要做到这几个“有效”。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想要做到这几个“有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落实到“持续发展”上。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最尖锐的时期。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成为这一矛盾的主要表现。“十”报告中在谈到我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时这样说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是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中国的经济安全正面丧失发展空间的危险。

“生态文明是人类深刻反思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基本准则,在自然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的和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成果总和。”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一个事业而非仅仅是一个理论,因此更多时候是通过与之有关的一系列目标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从这个角度出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其核心原则,就是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唯一一剂良方。

那么,这是否意味要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给生态让路呢?

其实在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两派认识,一种“担心强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会影响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作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另一种认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有着本质区别,社会发展可以没有极限,而经济增长必须有极限。这实际上就是以放弃经济增长来换取生态与环境保护”。“二律背反”是横亘在生态与经济之间的障碍,是破坏经济安全的元素。就此,我国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一种是后工业化国家的生态文明,他们的任务是实现对已有的现代化成果的生态化改造;另一种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他们的任务是在生态文明的原则上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继而我国做出的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决定,那就是以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契合点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促经济安全。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之间的具体作用和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之间现实逻辑的展开,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具体作用和意义的呈现。笔者将其概括为“价值支撑”和“实践保障”两个方面。

2.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供价值支撑

上文说到,从中国经济安全现状出发,要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就必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其提供价值支撑。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一种价值正义,而这能够为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价值支撑。

我们知道,近代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是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观,它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在这种哲学观的引导下,人类行为的价值准则是“人的尺度”即是“万物的尺度”。建立在这一价值原则上的人类世界以统治者的姿态面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于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人类的科学被认为是战胜自然力量的强大武器。到了近现代工业化的时代,人类在这条价值准则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反对将人类的价值奉为唯一价值的语境下到来的。

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价值正义,其主要内容是多元价值的共生性。强调的是这样彼此递进的两点:第一,承认并接受价值是多样的;第二,以第一点为基础,肯定多样的价值彼此之间是共生的。第一点旨在扩充人的“眼界”,看到“人的尺度”与“万物的尺度”之间的关系——前者并非等于后者,二者都是价值主体和客体在客观世界中彼此互动的产物,因此“人的尺度”绝非唯一的客观标准。第二点是强调“人的尺度”和“万物的尺度”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这是生态文明以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原则的应有之义。此处的“生”也不仅仅是生存,而是在阐扬价值正义的基础上的更为广泛的“生”,包括了生存和发展两个层面。正是在价值正义的引导下,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一般整体论和系统论为哲学基础,注重生态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指导性和优先性。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与自然之间单向度的能量传输方式遭到质疑,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被提上日程。新型的经济方式要求人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实践为本的认识论原理,认识、掌握并遵循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相统一和最优化,实现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持续、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自然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向自然索取,而且注重返还。这就要求把生态学理念引入生产过程和劳动组织中,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 生产 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力图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建立循环型的生产方式。同时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逐步消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2.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维护中国经济安全提供实践保障

如果说价值支撑重在理念性的内在牵引力的话,那么实践保障则强调的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外在推动力。笔者将其概括为这样三个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

2.2.1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发达国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以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压力为代价的。我国如果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当前的水平,那么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将不堪重负。“以生态足迹计算,2007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2.2 全球公顷,是当年生态承载力的2.3 倍;如果我国达到当年美国人均生态足迹8.0 公顷,那么生态足迹将是自身承载力的8.2 倍”,届时中国的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因此为了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就需要从重“量”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重“质”的经济发展方式。

“十”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向现代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如此才能重“质”。要做到这点,我国要推进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这就需要尽量保全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过去10年平均10.7%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两位数以下的中速增长。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将2011年至201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多年来的最低值7%。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已从前些年连续的8%调整为7.5%。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现状决定的,如环境约束、资源制约、发展不平衡等;另一方面是由国际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如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两者都对经济方式的转变提出要求。尤其在国际经济的大气候下,中国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现在必须转向以内需为主的模式,因而必须更加关注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保障能力。

2.2.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受破坏,提高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其有着强大的推动力。其原因在于,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占领科技制高点,这就要求以创新驱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在“十”报告中,“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成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这些产业的实现和进一步推进,无不依赖高新科技的力量,客观上促就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有着强大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创新力驱动这个支点,对维护我国的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3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主攻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将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比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化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总体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布局仍然不尽合理,使得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依旧不高。这就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工业生产的“三废”排放量与日俱增,对自然界的破坏日趋严重,对人类自身的安全构成了威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客观上推进了提高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它在改变环境状况的同时,也在改变着非生态的生产方式。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具体作用还有许多。通过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实践过程中所提供的保障,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步伐逐一呈现。对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来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其的价值支撑和实践保障是二者现实逻辑的应有之义。一个“美丽中国”,也必将是经济安全的中国。

参考书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82,62,82.

[3]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福建日报,2010年3月2日第1版.

[4]王奇,王会,生态文明内涵解析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基于文明内涵扩展的视角[J],鄱阳湖学刊,2012(1):92-97.

[5] 廖福霖,发展生态文明经济破解“二律背反”[N],福建日报2011年8月2日第013版.

[6]储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洱源,顾名思义――洱海之源。作为高原明珠洱海的源头,素有“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说法。2008年,洱源县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为大理州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09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云南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10年被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授予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洱源,作为全国第二批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支流560条,多年平均径流量5亿多立方米,洱海常年径流总水量的70%源自洱源。所以,加强洱海源头和流域的保护治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是洱源县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洱源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活县、和谐兴县”的发展思路,树牢“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科学理念,形成了“保护洱海使命光荣、发展洱源责任重大”的思想共识,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方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并初显成效。2008年以来,洱源县先后实施了生态环保项目66个,累计投入资金5.22亿元,全面实施生态文明“七大体系”建设有力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洱源县结合洱源实际,着力抓好“七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重点污染治理为突破,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主要实施截污、治污、净污工程。二是以调整种养结构为手段,推进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三是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成11个风电场、311台风机,总装机容量达43.68万千瓦,为全省第一风力发电大县。四是以生态资源开发为重点,推进生态旅游体系建设。以地热资源为依托,“高原水乡,养生天堂”为品牌,重点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五是以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推进生态屏障体系建设。抓实造林绿化,强化城乡绿化,推进“森林洱源”建设。2009年,洱源西湖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云南省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六是以宜居环境为抓手,推进生态家园体系建设。以创建“生态家园”理念规划县城发展,加快推进集镇绿化,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和省级生态镇乡、生态村创建工作,全县9个镇(乡)均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生态镇(乡)。七是以提高文明程度为归宿,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进公共场所“六进”活动为抓手,围绕发展先进文化,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洱源县广大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不断减少,极大地改善提升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减轻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压力。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一、全面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成果,必将对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生态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全面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更好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从理论层面看,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我国传统文化蕴藏着朴素的生态智慧。倡导“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道法自然”,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倡导“仁民爱物”,主张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仁爱,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际上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也有一个发展过程。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最早提出了生态学概念。1962年,美国海洋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问世,标志着当代环境保护文化的兴起。上世纪70年代以来,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联合国有关机构相继《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文件。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签署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特别是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潮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的提出奠定己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发展历程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人类经历了从依赖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变化,相应地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目前正迈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演进的历史。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省的结果,它摈弃了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摈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强调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走绿色发展之路;摈弃了“物质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强调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崇尚适度消费和精神文化享受,追求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从自身特征看,生态文明是由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构成的有机体,具有价值理念平等性、生产生活自律性、社会发展和谐性、建设过程长期性的鲜明特征。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生态文化繁荣为先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生态经济为核心,以生态科技为动力,整体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具有的价值理念平等性,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保护和发展自然。给自然以平等态度的人文关怀。生态文明具有的生产生活自律性,要求我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坚持生产方式生态化,倡导践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具有的社会发展和谐性,要求我们把生态理念渗入到社会管理之中,追求代际、群体之间的环境公平与正义。扩大公众环境参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具有的建设过程长期性,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既要描绘好远景蓝图,又要提出阶段性目标任务,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好生态文明路”。

从总体布局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同志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提出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提出“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办好”、“一定要根治好海河”等丰富的治水思想。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他还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稳步前进。同志在1997年作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重要批示;2001年首次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志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在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和条件。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会陷于生存危机。更谈不上其他领域的建设。另

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成果必将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思想意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既相互区别、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二、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浙江特色科学发展之路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的统一。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和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是全面的,是实现“六个更加”目标的小康社会。即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其中环境更加优美,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使浙江的山川更加秀美,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把一个美好的家园留给子孙后代。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代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比较突出。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及其分散的布局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减排刚性的矛盾日益显现。二是我省人多地少、经济密集,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负荷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与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守法治污的社会责任意识,部分群众缺乏绿色生活消费观。四是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不够,科技支撑和投入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与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第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倡导绿色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全球资源约束加剧,气候极端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围绕气候问题博弈更加激烈。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既给我们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国际新趋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变“绿”,争取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还要看到,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借助绿色革命全球化的大趋势,构筑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限制外国商品进入。这迫使我们要认真评估绿色壁垒对我省进出口的影响,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产业,推行绿色标准,实施绿色经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充分肯定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探索实践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思想认识逐步提高,工作思路逐步清晰。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最为突出的是注重加强水利建设和荒山绿化。建国后,我省按照“治山要与治水相结合”的思路。大力开展山、水、田综合治理,兴建水库、修建海塘、疏浚河道、培修圩围、封山育林。特别是相继建成新安江水电站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完成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工程,加强莫干山等一大批名山古迹的名木保护,建成杭州植物园等园林绿地,努力改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最为突出的是强调环境保护。早在1984年,全省就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系统部署。1988年,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包括植树造林、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等,为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行长期的努力。1989年,提出“十年绿化浙江”目标,推行各级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责任制。1992年,环境保护被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最为突出的是着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993年12月,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增强环保意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步改善生态环境。1998年12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浙江要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优美环境。1999年,制定出台了《浙江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考核办法》,建立起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环保部门统一监督、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责任体系。

2002年以来,最为突出的是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同年省政府出台《浙江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召开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4年,启动“811环境整治行动”这一基础性、标志性工程。2005年,又启动“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迈上新的台阶。2007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2008年,启动“811”新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污染减排和重点区域环境整治。

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环境意识持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生态省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制定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居全国前列。

二是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基本解决了突出的城乡环境污染问题。

三是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制定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等一批规划和政策,积极推进部级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突出抓好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推动清洁生产由重点工业领域向全社会延伸。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出台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四是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广泛开展生态创建和绿色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集中展示我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进展、新典型和新成就。全面开展环保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是生态建设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省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整体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开工建设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

四、牢牢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一是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推广,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三是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四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栽体。实践证明,生态省建设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和浙江实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要在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认清生态省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拓展创新生态省建设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落实生态省建设的各项工作,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具体实践。

二是坚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真正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由人民参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是坚持把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动力。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研究开发生态环保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市场化要素配置、生态补偿、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等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四是坚持把党政主导、社会参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科学制定规划,完善产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有力的执法体系: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引领全社会力量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任务和举措。

第一,加快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要制定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必须坚持把培育“新”产业与提升“旧”产业有机统一起来,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一方面,要着眼于国际国内市场,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高附加值船舶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努力在核心技术和成果产业化上取得突破,抢占“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

中心城市、经济强县的服务业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品牌企业建设,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两端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要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绿色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和无害化。要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各项工作,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基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基地和循环经济试点区,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积极培育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产业链,加强工业余热利用,推进工业“三废”及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的发展。

第二,全面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要着力解决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生态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生态屏障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和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继续加大推进工业、服务业的污染物减排,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扎实做好国家确定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粉尘等污染物的减排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修复,重点做好水环境修复和土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开展外来有害物种专项整治。科学规划、建设和保护城市生态功能区,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着力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以及光污染问题,加强城镇绿化,大力营造城市森林,加快建设“绿色城镇”。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全省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大力创建“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村。努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和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建立健全滩涂湿地保护管理机制,把沿海和海岛地区建设成为浙江的“蓝色生态屏障”。加快“森林浙江”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第三,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高效利用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突出抓好高耗能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企业节能,加强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加快新能源建设,推广清洁煤发电,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开发水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继续推进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努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下大力气抓好节约集约用地,重点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节约,积极规划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实施沿海滩涂、盐碱荒地、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加快建设用地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力倡导厉行节约用材,加强重点耗材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大替代型材料、再生材料的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广泛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四,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生态科技是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最近,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明确提出科技发展工作的8点意见,着重强调了大力发展8个方面的技术。即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积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成熟适用的共性技术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努力构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科技支撑体系。

第五,积极发展生态文化,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其基础是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把建设生态文明有关内容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公共宣传资源,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创建一批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创作一批生态文化作品,满足社会对生态文化的需求。充分挖掘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强生态文化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化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建立绿色志愿者队伍,做好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时点的宣传组织工作,设立“浙江生态日”。积极创建一批绿色饭店、绿色商厦、绿色企业等绿色单位。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鼓励城乡居民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购买使用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省委根

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部署,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实施意见,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清洁生产行动方案、循环经济行动方案、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清洁能源行动方案、生态交通行动方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饮用水源保护行动方案、清洁空气行动方案、森林扩面提质行动方案、建设“绿色村镇”行动方案、“美丽乡村”行动方案、气象防灾减灾行动方案、健康促进行动方案、绿色系列行动方案,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省建设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全省各市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情况,引导各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支持人大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算审查监督,进一步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应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要支持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妇女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要积极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流转机制。扎实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逐步完善“碳汇”产权机制、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以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事业。鼓励外商投资兴办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利用等项目,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企业环保社会责任制,根据各行业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和不同企业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环境标准,逐步建立我省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并与信用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和激励企业增强环保社会责任意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关键词:黑龙江省;生态文明;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21-02

党的十报告全面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并开启了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篇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结果的深刻反思,也是国内外工业化进程中正反面经验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思。中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趋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报告中倡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国土空间开发和资源保护的机制体制[1]。这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全国各省市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如北京以“绿色奥运”为契机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重庆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深圳努力构建“宜居生态城市”等等。黑龙江省于2000年被纳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并统一进行指导和管理,成为继海南、吉林之后的全国第三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省份,黑龙江省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阶段后期。作为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省份,黑龙江省正在认真贯彻和落实十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从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机制层面积极探索黑龙江省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努力为共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良好、山清水秀的大美龙江做出积极贡献。

一、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理念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最新成果,也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重新认识的价值观念体系,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向和路径选择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影响。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无论是国家和地区层面,还是企业和个人层面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撑,同时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精神保证。

首先,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使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在我国确定的69个资源枯竭城市中,其中黑龙江省涉及的资源枯竭城市主要包括伊春、大小兴安岭、七台河、五大连池、鹤岗市、双鸭山市。在这些城市中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土地荒漠化、耕地、森林、草原遭破坏、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面临这些环境问题,人们不断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扩散。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但由于利益原因和其他固有观念的影响,部分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还是相对比较淡薄。因此,要用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理念武装人们头脑,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普及和宣传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

其次,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社会风尚等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一位公众都息息相关,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通过大力宣传和社会教育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培养公众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国家应通过经济的、立法的和技术的手段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提升生态文明治理水平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撑。如针对公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生态意识淡薄,乱砍滥伐、过度消费、破坏环境、高碳出行等行为,国家需大力提倡节俭、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家庭生活诸多方面,培养民众在公共场合中的生态消费观,自觉承担中国走向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的自身责任感。

最后,树立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文化品牌。生态文明时代各级政府需树立绿色GDP的政绩观,勇于承担生态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绩效考核二者有机结合,把环境治理效果与环境破坏程度作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发生冲突时,政府应秉承生态优先的执政理念,率先保护生态利益,并积极打造良好的区域生态文化品牌。通过深入挖掘黑龙江省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以冰雪、森林、草原、湿地、温泉等生态资源为主,重点打造以冰雪文化、黑土文化、森林文化等具有龙江特色的区域生态文化品牌,共同创建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的美丽龙江。通过宣传帮助公众和企业树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理念,采取多种有效教育形式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在全社会普及和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培育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首先,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并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型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制度先行,科学而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十提出要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力度,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资源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等。黑龙江省需加大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将资源环境绩效指标和领导干部考评体系紧密结合,对各级部门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违法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政府的生态职能并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型政府。

其次,完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制定了30多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但仍需运用法治思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需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法律惩治力度。加快推进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并积极构建系统而高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并完善适合黑龙江省情的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噪声污染法、环境保护法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在充分利用法律相关资源的前提下,加大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制定适合黑龙江省情的生态文明总体规划,实现国家的长远规划和区域生态规划有机结合。在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在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的前提下,加大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资源的统筹规划,协调区域和产业之间的发展。据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统计,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相对滞后,而第二产业中高能耗企业比重较大。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黑龙江省全省协调发展程度显著提升且发展势态良好[2]。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黑龙江省需继续统一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提升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生态宜居方面重点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综合基础性生态工程建设。在生产高效方面,加大科技的研发力度,以绿色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大力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绿色经营项目。在生活美好方面,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实施民有所居、民有所乐、民有所养、民有所教等惠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龙江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和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才是实现美丽龙江建设愿景的根本路径。

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世代工程,需几代人不断集思广益、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目前黑龙江省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阶段的后期,需充分发挥龙江人的聪明才干,广泛听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激发龙江民众树立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文明行为,不断提升龙江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结合十精神积极引导龙江人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逐步纳入制度化和市场化的轨道,努力为共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良好、山清水秀的大美龙江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目标,牢固树立“环保优先、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努力建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二、目标任务

围绕水、气、绿三个重点,实施节能减排、生态产业、生态宜居、生态恢复、生态文化、生态能力建设六大工程,实现2016年创成省级生态乡镇、为2018年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奠定基础。

三、工程实施

(一)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着力推进污染减排。推进工程减排,加强城镇和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提标升级,提高污水截流收集、再生水利用和污泥规范化处置能力,推进化肥农药减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到2018年,镇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8%,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完善管理减排,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结构减排,关闭、淘汰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企业,逐步提高淘汰标准,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深入推进电力、化工、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确保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

(二)实施生态产业工程,不断优化镇域产业体系

1.积极推进发展生态工业。合理规划布局,加强企业间的上下游协作,延长产业链,全面实施循环化和生态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率,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污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环境准入与产业政策的高效配合,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落后产能转入。对电力、印染、水泥行业新、改、扩建项目所需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通过减排项目实施等量、2倍减量置换,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严控涉及重金属排放项目的新建(含搬迁、扩建)。2016年,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率100%,实现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度上升。

2.积极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突出产业特色、推进农业向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提升农业生态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放大我镇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合肥,实施农药化肥减施工程,推广可降解农膜。科学划定禁养区,控制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强度,进一步拓展农业循环产业链,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畜禽养殖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工程治理率达到70%,现有小型养殖场无治污设施的要限期整改和关停;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总量,新、扩建项目实施以新替老、等量置换,做到种养结合,减少污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的发展思路,围绕粮食、蔬菜、食用菌、林果、苗木、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在农业优势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再规划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加快“三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基地建设,切实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三)实施生态宜居工程,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1.蓝天工程。深入落实“气十条”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气治理、扬尘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整治、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加快实施非电行业烟气脱硫脱尘工程。按照《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的规范要求,加强建筑工地、房屋征收拆除工地等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推行建设施工标准化,扬尘控制措施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得开工。

2.碧水工程。加强对水库管理,禁止在水库及周边过度养殖、过度开发,禁止向水库超标排放污水;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依法取缔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以及与供水无关的设施;加快区域集中供水和城乡同质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双源”供水;严格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确保不达标的水不出厂,不合格的水不进管网。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创新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引进社会资本的参与,重点做好以“PPP模式”建设镇村污水处理项目,2016年,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营,镇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被列入《县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3-2017年度)》中的行政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

3.绿地工程。持续开展“绿化造林年”活动,全面提升镇村重点区域的街道绿化水平和景观效果。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改善。严格防治土壤污染,重点控制新增土壤污染,新增工业用地必须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在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禁止新建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铅蓄电池制造等项目;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定期对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以及污水、垃圾、危险废物等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造成污染的要限期予以治理。

4.“美丽乡村”工程。有效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资金,重点加快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的新乡村。积极开展规划布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全面疏浚镇村河道和河塘,保持水系贯通、水源清洁;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完善生活垃圾城乡统筹处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镇村创建。

(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不断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

1.严守生态红线。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坚守省定生态红线区域,进一步优化调整我镇生态红线区保护面积,做到应保尽保。强化分级管理,对一级管控区,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对二级管控区,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五)实施生态文化工程,不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1.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理念,使珍惜资源、保护生态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组织好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2.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鼓励健康消费、适度消费,促进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机关、企业及广大群众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党政机关带头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引导社会群众拒食各类保护动植物,拒绝购买使用野生动物皮毛制成的服装、物品;鼓励家庭闲置物品和废旧物品的循环利用,限制一次性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限制过度包装。推行绿色办公方式,开展办公耗材的回收利用,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推行“无纸化办公”、视频会议等电子政务。加强公共场所禁烟管理。强化资源回收意识,鼓励个人和家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对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有毒有害物品集中存放收集,2018年,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率(以人口计)提高到15%。

(六)实施生态能力建设工程,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基础

1.强化生态监管能力建设。设置环保监管机构,配备4名工作人员,推动污染减排、环保监管、环境宣传教育等工作向农村延伸,全面提升农村环保工作水平。2018年应急、辐射、信息等环保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

2.强化环境执法和应急能力建设。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铁腕执法,切实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状况。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加强环境风险源风险防控管理与应急处置。对饮用水源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等敏感保护目标实施风险布控措施。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根据《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责任制度》《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县生态文明建设实绩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试行)》等制度和方案,逐步强化生态经济政策,积极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和生活污水处理市场化运营试点,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形成导向明确、公平合理的经济激励机制。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对我镇境内纳入全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国土范围,明确保护责任,强化分级管控,严格过错问责,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实行终身问责追究。

四、保障措施

1.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成立镇生态文明建设暨生态乡镇创建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环境质量保护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