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例6篇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岭南文化 粤大学生 沟通认知能力

粤籍大学生①与北方学生有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从外表到内心都表现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与认知行为方式。某些人喜欢读书,还用古体诗即兴创作,某些人不喜欢读书,但他们共有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做事与创造能力,在课余活动、竞赛性项目、独创新表达方面的成就斐然,让教师对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的表演能力感到震惊。探究粤大学生社会认知行为方式与北方学生差异的原因,发现是岭南文化的精神特质造就了粤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行为独特性特征。

徐南铁[1](1999)指出,岭南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平民性和重商性。他对岭南文化特征的描述,是整个社会文化中人的群体性表现。针对岭南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影响,杨桂芬[2](2007)指出,在“兼容并蓄、开放灵活、重商务实、创新求变”的岭南文化背景下,广东青少年呈现“接纳包容与欠缺沉潜、敢闯敢拼与独善其身、追求实效与功利主义、善于变通与自由散漫”等心理特点。笔者研究粤大学生社会认知:对自我的认知、沟通意识、对他人的认知和沟通技能技巧四个方面,采用调查法分析粤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受岭南文化影响有哪些表现。

一、人际沟通能力的概念

从管理学角度,沟通能力属于领导力的范畴。沟通能力是软技能,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励他人的能力、说服能力、号召力及团队精神等[3]。从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看,有研究者认为:“沟通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职业活动中,除了不同的专业能力外,决定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就是沟通能力,包括自我沟通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4]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人际沟通认知能力包括对自我认知能力、沟通意识(沟通主体性)、对他者的认知能力和沟通技巧四个层面的内容。笔者对人际沟通能力的理解偏重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第一,承认沟通能力在天赋上有一定的个体性差异;第二,肯定人际沟通的能力是在一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下能够得到培养与提高的;第三,人际沟通能力的表达有赖于主体性的觉醒和个体的自我提高发展训练和思维训练;第四,人际沟通能力不仅仅是依靠口才与技巧,更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人品的综合性体现;第五,人际沟通能力的表现是在一定的社会伦理和价值共识基础上进行的。

二、国内大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分析

研究岭南文化对粤大学生社会沟通能力的影响,就要了解其他区域文化下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笔者搜集文献发现,关于大学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医学类学生和护理专业这样特殊的专业学生群体,作为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能力着力培养。对大学生基本能力的人际沟通能力研究不少,笔者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分析其他区域文化中大学生沟通能力特征(如表1)。

表1:关于大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的相关研究案例比较分析表

从以上五个区域的已有研究案例看,研究者无论是从定性研究还是调查研究都得出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的整体性结论,并针对问题提出培养沟通能力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的共性结论:第一,人际沟通能力与学生心理相关,自信心不足、沟通焦虑、自我中心等是重要的因素,即沟通能力高低与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有关;第二,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有天赋因素(语言天赋)和外部因素(如出生地、家庭经济情况)影响沟通能力。研究的差异性:研究维度和研究的分析框架不同,对学生沟通能力要素的重点关注度不同。

笔者的研究侧重沟通认知能力,对自我沟通能力认知、沟通意识、对他者的认知和沟通技巧四个问题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粤大学生中的部分群体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特点及其在区域文化影响下的沟通认知能力。

三、岭南文化对粤大学生沟通认知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基本情况描述。

调查目的:第一,以院校个案为目标了解粤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受岭南文化的影响表现;第二,从人际关系认知角度了解粤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沟通意识、对他人的意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认识。调查时间:2013年12月,调查对象与人数:广东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生400人。问卷回收380,有效问卷374份。辅以部分学生和教师的访谈。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调查显示(表2),自我沟通能力认知方面的四个问题:第一,学习生活中遭遇沟通困难,53%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第二,与他人沟通顺利完成任务,74.6%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第三,在对个人沟通能力强弱的认识上,44.8%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第四,在不满意自己沟通现状,觉得能做的更好的问题上,74.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在辅访谈中,参访的教师认为粤大学生在小组学习和创新项目中有较好的表现,他们认为针对具体活动中的沟通问题,学生会更真实表达实际情况。而对笼统的沟通能力问题方面,某些学生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从调查数据看,粤大学生群体中对自己沟通能力的认识中,大多数人并不存在认知偏差;过半数学生确实遭遇过沟通困难,但是在具体问题解决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能够与他人沟通顺利完成任务;在对自我沟通现状的认识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沟通能力有发展空间。这与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认识一致。

在沟通意识方面,某些学生表现有较强的沟通意识。65.1%的学生认为自己沟通之前会做准备工作,46.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过说服别人实践自己想法的经历,62.9%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多次尝试进行沟通的经历。这个数据说明,在粤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某些人在解决问题中,经常使用沟通的方法;当然,有过说服别人实现自己想法的学生未超过半数;但是,超过六成以上的学生多次尝试沟通,在遭遇沟通失败时,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这是粤大学生的受岭南文化影响务实、敢于尝试、遭遇困难不气馁的文化影响的素质。受访教师表示,在粤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实有较强的坚韧的勇气和力量,例如学生在组织活动拉赞助等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沟通能力、创意提案和说服力。当然,也有某些学生沟通意识相对较弱,比较胆怯,缺乏主动沟通意识。

在对他人的认识方面,对“发现他人的缺点和毛病”,48.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在“以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55.8%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被说服做某些事情”,仅三成学生表示与自己情况相符;对“真诚向他人道歉”的问题,44%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在对他人的认识方面,粤大学生表现出一种较独立、自我的表现,在能设身处地为对方思考方面,也有超半数人表示自己情况相符。受访教师也表示,在独立、自主和自立自强方面,粤大学生表现得比较有主见,关心自己的事情和自我的发展,对于勤工助学、校外兼职工作等自立自强的事情非常敏感,对其他学生的私事不关心,相对表现出比较尊重和民主的精神。在道歉方面,粤大学生如果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会诚恳表达歉意,但也有很多意识不到的情况。

在沟通技巧方面,对“清晰表达自己观点”,66.6%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73.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观察别人的言行”,59.5%的学生选择与自己情况相符;对“沟通目的与技巧要完美结合”问题,83.8%的学生选择与自己观点相符。在沟通技能技巧方面,超过八成粤大学生的认知不存在偏差,能够倾听别人意见的学生占七成以上,超过六成学生认为自己能清晰表达自己观点,近六成学生观察学习过别人言行。受访教师表示,在沟通技巧方面,粤大学生更注重的是真诚的友谊,学生日常接触的都是同学和朋友,在诚信的基础上,提升沟通技能。

表2:粤大学生沟通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表

(三)调查结论。

粤大学生在自我沟通能力认知方面,对自我沟通能力认知的具有高效能感的人数偏少;但在实际沟通实践过程中的有良好表现的人数相对较多;大多数人对沟通现状及提升空间的认识不存在偏差。在沟通意识方面,某些学生表现出在具体沟通活动中的准备及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能够多次沟通尝试,说明他们在目标明确的沟通事件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意识;不到一半的学生有过说服别人的经历。在对他人的认识方面,粤大学生中有很多人对他人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但超过五成学生能以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超过四成学生有过真诚道歉的体验,说明在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还有很多学生需要提高认识。在沟通技能技巧方面,粤大学生不存在太大认知偏差,在倾听、表达和观察等沟通技能递进的问题中,人数相对减少。

粤大学生的人际沟通现状并不像很多人担忧的状态,大多数学生并不存在很多的人际问题,尤其是以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人,在人际关系中理解他人言行,不容易有偏激和“钻牛角尖”的现象。还有将近两成的学生需要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从粤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表现中看到岭南文化的影响力:低调务实的人生态度、诚信真诚的处事精神、平等民主和个体主体性。

四、粤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沟通认知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大学生沟通认知能力的内核:价值共识。

良好的沟通建立在理解对方的意愿,并结合自我意愿,达成某种程度的价值共识。大学生沟通能力是其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外显,学生人际交往过程是分享学习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有共同价值观基础和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互相理解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理解对方是造成大学生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因此,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核心的内容还是整体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沟通技巧的培训,更是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出发的人际影响力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要重视学生核心价值的培养,在课程与社会实践环节都要强调核心价值,尤其是教师的身教言传的人格感染力,是学生人生方向的标杆人物。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和说教,而是教师和学生活出来的丰富生动的生活,是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是文化价值在人身上内化后的外显行为。

(二)推进大学生沟通思维的培训与沟通实践训练。

核心价值的养成是终身的过程,其过程漫长而成果显现期也长,却是根本性的动力源。有了核心价值还不够,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显示还需要沟通意识、沟通思维和沟通实践。是解决“为对方得益处却不被理解与回应”这样随处可见的问题。关爱发起者对被关爱者更是如此,沟通意向与目的得不到回应,这就需要沟通思维和沟通方法层面的改善,也可以开始沟通方面的培训课程或短期训练营。例如《组织沟通》、《沟通心理学》、《NLP自我再造计划》和《沟通能力培训全案》等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并将沟通能力训练作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贯穿沟通能力的实践练习,点滴积累,终成习惯。

(三)保护学生的“岭南思维”,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粤大学生有很强的“岭南思维”方式,思维的开放性、民主化和重商性精神表现比较突出,在行为方式上更强调踏实、务实和劳动自强的特点,对工作和劳动的价值要求比较直接,较之北方学生“爱面子”、“唯有读书高”的认知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农村学生朴实的“岭南思维”中还强调对传统民俗和家庭习惯的重视,孝敬父母自立自强。保护学生的“岭南思维”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上的优点要加以赞赏、欣赏和强化,同时也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校可借助广东创建文化大省的规划,借助政府和各种民间团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做好阅读规划和阅读报告等过程,体验阅读带来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知识能力的提升、文化素质的提升和贵重品格的提升。反思所处时代所遭遇的群体性或个体性“富而不贵”的问题,如何养成“高贵”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通过阅读拓展他们对社会更广阔的认识视角,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精神的张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四)对少数存在沟通认知偏差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与特别关爱。

对少数存在沟通认知偏差的学生,主要有四种表现:第一,价值观偏差,较悲观厌世,言语激进、脾气暴躁,缺乏积极心态造成的人际关系沟通不良;第二,缺乏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自我控制和管理常识,不遵守时间约定、在教室或宿舍公共场所制造噪音、随意丢弃垃圾等不良习惯,被同学厌恶受到排挤和歧视而造成的人际关系不好;第三,“自以为是”缺乏自我反省和考虑他者感受,阻碍人际沟通过程造成沟通不良;第四,“宅型人生”,沉迷网络游戏、影视、小说等世界,忽视与现实中人的沟通交流,因缺乏沟通经验而形成的沟通不良。对这些为数不多的种种存在沟通认知偏差的学生,要重复发挥学生社团与朋辈关怀的力量,发现这些人,针对他们的问题,以团体性的活动与特别的个体咨询进行关爱。引导学生向积极乐观心态、自我反省与自我控制、自我改善与自我发展等有目标和行为导向的人生方向前进。

注释:

①粤籍大学生,以粤语为日常口语的学生,也包括第一口语为客家话、闽语等本地学生。

参考文献:

[1]徐南铁.20世纪末岭南文化的现状分析[J].学术研究,1999(12):124-126.

[2]杨桂芬.岭南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心理特点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8):243-244.

[3]陈雨露.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诉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2(7):4-6.

[4]童革.基于职业素养提升高职生沟通能力的路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6):178-179.

[5]王峰.培养高职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42-45.

[6]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25-30.

[7]陈桂霞,张晓华.高职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1(12):11-13.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詞:高职院校;人际沟通;改革

人际沟通能力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工作氛围的建立有着直接影响,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人际沟通课程更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人际沟通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而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就面临着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需。下面本文就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1.高职院校开展人际沟通课程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社会再也不是只靠实干就可以成功的年代,要想成功,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将自己很好地推销出去,可以和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因此,人际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科技人才,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人才的开展。因此,在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的开展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人文方面的素质的培养。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学生要有一定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环境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等等,所以,面对这些不定因素的变化,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的改革就成为了必然,只有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与需求的专业人才。

2.促进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改革的分析

2.1做好对人际沟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的改革,那么就要加强对人际沟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人际沟通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对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时,要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原则来开展,更加合理地构建人际沟通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人际沟通课程的重要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态度进行改革。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一种幽默的、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进行沟通交流时,都要讲普通话,这是良好的人际沟通的前提。另外,课堂要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沟通的乐趣,教师要站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与学生展开交流,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结合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的特点对这门课程进行开发与设计,使得人际沟通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口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2通过网络加强对人际沟通课程的开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更甚,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而对于人际沟通来说,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人际沟通课程中要加强对网络的利用。通过对网络平台的利用,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化教学模式,在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这个大的资源平台,建立一个师生共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针对专业特点来进行人际沟通交流的设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问题的交流与互动,有效地实现人际沟通的实践性。而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将一些日常交际中所涉及的一些沟通技巧、礼仪规范等通过情景创设、视频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对人际沟通有一个更加全面与深刻的了解。另外,通过网络在人际沟通课程中的运用,还可以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使得人际沟通教学更加全面,而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方式,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情境教学的运用

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人际沟通的精华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情境教学的运用。教师可以设定一些真实的交际情境,给学生以置身现实情境的感觉,让学生来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根据设定的情境来开展交流。例如,可以虚拟学生今后在面试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场景、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境的场景等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任务中去深入地体会人际之间的沟通,从而在实践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2.4人际沟通课程的考核要多样性

人际沟通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课程,因此,在对课程进行考核时,不能单纯地靠理论考试,而要注重考核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其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考试,而在于运用,在于可以真正地促进自己沟通能力的提升。考核要从学生敢说、会说、有效地表达与沟通等实际操作来入手,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勇敢地说。沟通并不单纯地是说话,而是通过说话来达到目的。人际沟通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准确、舒服地表达自己并让别人接受自己。

另外,高职院校人际沟通的开展,要结合专业的特点,更加系统地开发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训课程,通过实际训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交流,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交际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秦汝芳,王宏.网络环境下高职《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6(19):122-123. 

[2]艾琛.结合高职院校专业需求开设的人际沟通课程教学内容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7):108-109.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人际沟通 问题 解决方法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在生活以及工作中都要不断地与各种人进行交往。对于电力企业调度人员来说,人际沟通更为频繁,尤其是在电力企业这一特殊的行业,调度人员人际沟通的好坏可能直接会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客户满意度。因此,电力企业调度人员应高度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便于为其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1.人际沟通中常见的问题

1.1沟通态度方面

态度决定一切,人际沟通态度的是否端正将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很多人际沟通效果的不如人意基本上都是因为态度的问题所导致的。调度人员的工作本质上属于管理服务工作,调度人员工作的开展应服从以及服务于生产部门以及客户的需要,如果态度不端正,那么自身的定位很可能出现偏差,进而导致沟通效果的不如人意。例如笔者所在的公司就是一个国有企业旗下的电力公司,一些调度人员在工作态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各种不负责任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严重的影响到了调度人员工作的有效性。事实上只有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员才能胜任调度的工作,调度员及各岗位值班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经过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

1.2沟通技巧方面

沟通技巧对于人际沟通的效果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观察人际沟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背后都可以发现沟通技巧不足的影子。沟通技巧涉及到多个方面,例如语气、场合、时间以及沟通方式的选择等等,这些方面如果不能被有效考虑到就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沟通后果。举例而言,沟通方式一般有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等方式,两种沟通方式的运用不当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后果。笔者曾遇到过此类案例,在电力调度命令下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不同部门利益之间的冲突,这就客观上需要调度人员具有一定的协调技巧来将各个部门的利益统一到企电力企业这一整体利益目标之下,通过灵活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化解可能的冲突。

1.3沟通渠道方面

人际沟通中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沟通渠道不畅所导致,沟通渠道一般可以分为正式渠道以及非正式渠道两种。沟通渠道带来的人际沟通问题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应该由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的事情却用正式渠道进行解决,二是一些本应通过正式渠道进行沟通的事情却用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三是正式渠道以及非正式渠道都不畅通,最后一种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最为严重,当人际沟通无法有效开展时极易引发激烈冲突。举例而言,电力企业的调度命令必须通过调度通讯系统下达,受令人必须在复诵、核对无误后执行,命令完成后应立即向值班调度员报告,命令下达和接受双方均必须做好记录和录音,在此调度命令传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渠道的畅通性。

2.提升人际沟通效果的对策

在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获得公认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人际沟通效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经验,结合人际沟通的一般原理,提出以下几点促进人际沟通效果提升的对策:

2.1端正人际沟通态度

人际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此目的指引着人际沟通。企业调度人员在人际沟通中一定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态度,进而促进沟通效果的提升。正确的人际沟通态度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换位思考原则,人及沟通中应尽量做到换位思考,进而减少因为立场不同所造成的争执;二是平等原则,沟通中应树立一个平等的沟通氛围,既不能趾高气扬,也不可自觉低人一等,平等是沟通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三是真诚原则,真诚是沟通的基础,缺少了真诚沟通也就是敷衍应付,难以达到沟通目的。

2.2强化人际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的强化需要对员工开展有关人际沟技巧培训方面的讲座,通过讲座的培训使其了解到沟通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意沟通场合的选择,有些事情适合在公开场合进行,有些沟通就不始于在公开场合进行,一般来说涉及到惩罚或者个人隐私的沟通需要私下进行,而涉及到表扬的事情适宜在公开场合进行沟通;二是沟通中应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研究发现人际沟通中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要占到50%左右,因此应注意用肢体语言来进行沟通;三是学会倾听,良好倾听可以带来沟通效果的提升,在倾听中应适时予以肯定,进而使得沟通对象感觉舒适。

2.3畅通人际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的畅通对于减少人际沟通中有可能发生的争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个企业中沟通渠道往往不止一条,每一种沟通渠道都应保持畅通,毕竟没中沟通渠道的运用都是有情景限制的,哪种事情可以用正式渠道进行沟通以及哪种不可以用正式渠道进行沟通都是有区别的。沟通渠道的畅通有赖于完善的制度来加以确保,通过完善沟通渠道畅通机制保证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以及平衡沟通否认顺畅。

通过对人际沟通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人际沟通重要性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应从沟通态度、沟通技巧以及沟通渠道等三个方面加以改进。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不但需要调度人员自身持之以恒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外部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人际沟通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调度人员不断在实践中磨练、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自豪.浅析客户服务中的沟通技巧中[J].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4

Abstract: The collective Sports Tea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which whether the group goal does realize effectively, the article unifi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proposed in the movement tea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ainly and communicates two aspects from the trainer and athlete's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to discuss interpersonally. And summarized the scholars regarding with the harmonic motion tea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ethod.

关键词:集体运动队 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key words: Collective Sports Tea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fluencing factor

作者简介:涂永民,男,1970年7月;籍贯: 湖北;学历:博士在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一、引言

集体运动队是众多团队中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是竞技体育的基本单位. 其人际关系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个体和个体,即教练和队员,队员和队员之间的关系;个体和群体,即教练与群体、运动员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运动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影响集体运动队效能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合理的双向交往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作用能促进运动团队成绩的提高。[1]

二、影响运动团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对于其他社会团体,运动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较显著而纯粹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人际吸引和人际沟通两个方面来阐述。

2.1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 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它经历了注意(对交往对象产生兴趣)、认同(了解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并予以接纳)、相同(对交往对象产生亲切、喜欢等情感上的肯定) 和交往(双方开始接触交往并努力建立良好的人关系) 四个阶段。以下分别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方面来探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2.1.1 教练员方面

教练员的人格魅力: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事情打交道主要靠能力,人与人打交道主要靠人格魅力。深层次的人格特质富有更强的吸引力。教练员人格魅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教练员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召力,使运动员心甘情愿地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而产生的成效体现出来。据资料表明有人格魅力的教练员普遍具备智慧、幽默、乐观、进取、正直、公平、宽容、有爱心等个性品质。

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其中主要包含了教练员的指挥能力和文化素质。指挥能力体现在训练与比赛两个方面,对训练而言,最能表现这种能力的是教练员能够使运动员在高强度、大负荷、枯燥无味的训练中感受到乐趣和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每个球员所拥有的特点和潜力,进而把这些具有个性的因素凝聚成一个整体。比赛是训练的镜子,更能反映教练员指挥能力的高低。文化素质不仅包括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更多地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群。

2.1.2 运动员方面

影响运动员之间交往我们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品质、能力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相似性因素、互补性因素、邻近性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包括人际知觉和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行为中,必须先有人际知觉,后有人际吸引。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会造成歪曲的人际知觉,也就是产生一些偏见,这些偏见就会阻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妨碍了人际之间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那么就会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从而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降低人际吸引的程度。

2、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个性方面,诚实、热情、善良、谦虚、勤奋、开朗、自制、幽默、稳重、勇敢、果断、乐于助人等品质能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2]。曾贵生(1996)在对中国女子足球队的人际关系研究中利用问卷的形式也得出人缘关系好的队员均具有以上品质。[7]

3、能力因素:“体育群体”认为:“个体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规定着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8]。个人比较突出的能力与特长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产生敬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之接近。运动团体中,大家对技术好的队员容易产生羡慕和欣赏的心理,也希望向他学习与他交往,利于自己的提高。厉立玉等(1997)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浙江女排的主力二传手不仅是比赛场上的核心,而且在互选次数上也是最多。这证明队员能力出从众也是球队人际关系的桥梁。[8]

4、相似性 在人际吸引领域中最一致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之间倾向于喜爱那些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都说明了相似性是重要的因素。相似性包括年龄和性格的相似、爱好的相似、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等等。席海龙等人在对我国U-19男子足球队队员的人际关系调查中发现,队员之间相似性因素占了影响因素的18.7%。[3] 。

5、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包括个人能力上的互补和个性气质上的互补。运动员个人能力上的互补主要是指运动技能上的互补。队员个性上的互补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上的互补。虽然每个队员因其角色位置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但是某些对比赛在关键时刻有些个性是每个队员所必备的,如:沉着冷静、注意力集中等。席海龙等人的研究中也有发现,如队员之间选择互补因素的占了影响因素的18.5%。

6、邻近性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的观察,认为对方和你的关系可以通过他与你保持的距离来判断。同住一个宿舍或训练位置邻近的队员,就因为彼此交往较多,往往比较容易建立友谊。在运动队中的邻近性表现在队内会出现小团体。小团体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沈跃进(1999)对在彬州集训的国家甲级女排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比赛成绩较好的队,“小团体”数为3~5 个,并且大部分都是以本队核心队员(主力队员) 为中心,核心队员与核心队员也互相选择,形成整体“抱团”现象,有较强的凝聚力。成绩相对偏后的球队中, “小团体”数为5~8 个,且大部分球队中未形成中心“抱团”现象,其结构游离松散。[9]

2.2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沟通是(communication)由拉丁字“communis”蜕变而来,有分享(to share)、建立共识之意。沟通是一种认知选择的活动,以一种方式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引导出收讯者的思想或潜在的反应,是建立在沟通双方在共同经验上相互持续的互动过程。[6] Kathleen K. Reardon (1987年) 提出的 “人际沟通能力水平是指你的行为适合情境,并帮助你实现个人或关系目标的程度”。此说法从本质上揭示运动团队中的人际沟通。

从众多研究得出:形成准确、积极的人际沟通不仅有利于运动团队正确执行团队计划,而且有助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沟通的因素是社会心理学家seidentop(1978)提出的:沟通的形式、沟通的质量、沟通的差异性和变动性。他认为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期间,如果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对这种人际沟通作谨慎分析和指导是很有价值的。 [5]

2.2.1运动团队中的沟通形式

Seidentop认为,教练员应注意运动团队内的口头与非口头沟通。[5]有资料表明 80%的教练认为,在比赛和训练期间的口头沟通效果要优于非口头沟通。也有资料表明在技能类同场对抗型的运动中,预定的技战术由于场上形势的变化而导致原有的战术不能如期实施,言语上的沟通很容易被对手识别,此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非言语的沟通。不仅能起到及时、有效、隐蔽性好的效果,还能增强队员间的默契程度,从而提升彼此的信任感。

2.2.2 运动团队中沟通的质与量

台湾社会心理学家黄金柱教授认为,沟通的质即沟通的分配与传递。他运用沟通的网络模型形象简要地描述出教练员在面临不同运动员可能产生的沟通方式。共有三种不同的配对和随之不同配对而产生的沟通方式(patterns)。第一种情况:教练可以自由与选手沟通,二位选手有均等的地位,且彼此间有良好、开明的关系。第二种情况:选手地位不均等,某一位选手较另一位选手年纪大且有经验。教练员主要与地位高的选手沟通,同时只有一味地批评地位次要地选手。地位较低地选手在这种情景下会觉得不舒服。第三种情况:二位选手有冲突存在,彼此之间无法沟通,教练只能分别给予沟通。[5]

同样,教练员对沟通量如果把握得不当,同样会影响运动员间的关系。如,司职同一个位置的两名队员,假设教练员对其中一位单独交谈的次数过多,那么另一位队员就会感到被冷落,转而对被教练关注较多的队友产生敌对的情绪,从而破坏球队人际关系。也有资料证明教练员如果在比赛期间讲话太多,选手对教练也会有消极的感觉。

2.2.3沟通的差异性和变动性

差异性表现在沟通的情景不同会有所差异。比如在球队由于在心理上不够重视比赛而遗憾的输掉比赛时,教练员的批评可能会起到点醒的作用。而如果队员们都已经竭尽全力,却因为实力等因素导致失败时,教练员若不分情形指责就可能会挫伤队员的自信心,破坏球队气氛。美国seidentop(1978)提出的沟通的变动性即研究如何在训练期间去控制运动员的沟通行为。受试对象为高中选手。他首先传送这些自行设计的积极沟通,然后再由选手以自我意识的方式传回。研究发现,随着其他选手给予的积极的沟通增加,团队的和谐气氛才大大的改变。

三、运动团体人际关系的管理对策

1. 教练员同时要指导队员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认识偏差。调节队员的他人认知和自我认知。

2. 教练员对于队员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要正确认识。以正式人际关系为主,使之最大限度的符合队员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需要,以非正式人际关系作为补充,根据每个队员特别是根据某几个“核心”队员的特点,分配他们担任队里不同的角色,使每个队员都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充分发挥“核心”队员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替补队员要多鼓励少挖苦,使他们积极进取提高竞争意识,以促进全队的协调发展。

3. 正确对待运动队中“小团体”现象,教练员要细致了解和掌握队员间小群体形成的原因,因势利导,发挥较强的凝聚力的作用

4. 调整沟通的方式,注意沟通细节问题。尊重队员。不论是在训练、比赛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练员对队员的评价要客观、恰当。

参考文献:

[1] 贾保民,周燕,普通高校集体项目良好人际关系的实践研究[J ] .四川体育科学,2001.9

[2]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世枚,人际吸引的心理透视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1

[4]郑雪.社会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85

[5]黄金柱.体育社会心理学【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1983.

[6] 周建华,郑澄碧,张一巍,沟通―――开启人际关系和谐之门的金钥匙[J ].心理健康教育.2004.8

[7] 曾桂生(1996),对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人际关系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6.11.32

[8]厉立玉,冯正海,王德明,对浙江四维女排队员人际关系德调查[J ].浙江体育科学.1997.3.19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5

沟通能力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项考核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过硬的专业知识是一方面,善于沟通可以使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与社会效应,因此,沟通能力在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是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与交流中,都是带有目的性的,就沟通本身而言,其目的是为了能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沟通之前掌握好明确的目标,找好沟通的方向感,才能为进一步的沟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沟通行为都是围绕沟通目标展开的,沟通过程中的产生的沟通行为都是为沟通目标而服务的,如果最后的沟通结果是与沟通目标背道而驰的,那么沟通行为是失败的。中职学生在每次的沟通中,要对沟通目标心中有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沟通目标所契合,明确的沟通目标犹如夜空中的北斗星,可以指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地。虽然沟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充满了变数,可变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随机应变、从容面对,将问题随时化解,沟通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并随着沟通经验的积累逐步提高。

二、巧妙运用沟通技巧

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沟通原则、技巧与手段的基础上的。科学、合理地为学生进行沟通技巧与沟通策略的指导,有助于优化学生的人际关系,可以在将来的求职生涯中的人际关系中可以从容面对。①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开始。有效的倾听行为是打开双方心灵、减少距离感的途径之一。主要体现在目光的自然接触、认真与专注的表情、采取面对面的倾听动作、精炼的社交语言几个方面上。②态度热诚。卡耐基在《雄辩术》中说:“通常所谓的口才流利,就是说那人说话从心底里发出来的,里面充满了热诚。”因此,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要主动建立信任感,表现出热情与真诚的沟通态度。坦诚相待、用心沟通是成功的人际关系的制胜法宝。热诚的沟通态度,可以提高感染力、亲和力与友好度,瞬间软化对方情绪、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达到高效的沟通零距离的最佳沟通意境。③欣赏对方。欣赏是一种认可的态度,是提高中职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欣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产生激励的作用,有利于进行赏识教育。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可以建立良好有的友谊。在人际将往中,欣赏对方,可以使对方产生自然、平和的情绪,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良好的沟通效果的黄金定律。欣赏对方是认可对方的表现,同时可以赢得对方的接纳和认可,相互欣赏使沟通变得更加和谐和愉快。

三、对话式培训模式

对话式培训模式适用于工学结合的实训课上结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此模式的首创者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该公司的文化理念一直秉承着:专业能力非常重要,社会关键能力页非常重要。这里的社会关键能力指的就是知行合一的沟通能力。对话式培训模式的实施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形式,以教师指定的符合企业要求的学习项目为中心,以教师规定的项目完成时间(最少四周)为标准的。整个培训过程是在生生之间的对话讨论中、师生之间的提问回答中进行的。教师的角色是观察者、指导者与接受咨询者,所有工作内容都需要有小组内成员来共同完成。根据能力测评表(包括:工作方法与步骤、积极性与独立性、沟通与交流能力等)做出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找出中间的距离与差异,指导学生根据相应改善措施,在反思中得到进步与发展。通过独立合作的对话式培训模式的不断锻炼,一切工作内容都需要以沟通能力为前提,在工作中沟通的顺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结语

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2+1模式;文秘专业;顶岗实习;人际沟通障碍

一、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按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主要集中在大学三年级。教育部所倡导的这种“2+1”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具有现实意义。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多数到企事业单位担任内勤、行政文员、秘书、行政助理,他们处于上通下联、沟通内外的中枢地位,繁重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文秘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压力陡然增加,沟通能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当今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就表现在人际沟通能力。顶岗实习阶段文秘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差甚至存在沟通障碍已经影响到其就业乃至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这也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不甚满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顶岗实习阶段文秘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已成当务之急。

二、文秘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人际沟通及其障碍

(一)人际沟通对象及原则

文秘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人际沟通的主要对象是单位领导上司、同事、客户,次要对象是学校教师、父母等。本文主要论及前者。

1.与顶岗实习单位领导的沟通

(1)不卑不亢

与顶岗实习单位领导沟通,要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既不能唯唯诺诺,一味附和,也不能恃才而傲,盛气凌人。因为沟通只有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才可能坦诚相见,求得共识。

(2)工作为重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作关系,当自己在与领导沟通时,应从工作出发,以做好工作为沟通协调之要义。既要摈弃个人的恩怨和私利,又要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是为了工作,为了整个团队的利益;都要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切忌对领导一味地讨好献媚,阿谀奉承,百依百顺,丧失理性和原则,甚至违法乱纪。

(3)服从至上

上级居于领导地位,掌握全盘情况,一般来说考虑问题比较周全,处理问题能从大局出发。在与上级沟通时坚持服从原则。当然,服从不是盲从,如果发现领导的某些错误,就应抱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向领导反映,并请求领导予以改正。

(4)非理想化

顶岗实习学生不能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理想化模式去要求现实中的领导,从而造成对领导的过分苛求。坚持非理想化原则,就必须全面地看待领导,既要看到其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其缺点和短处,同时还要能够容纳领导的一般性错误和缺点,克服求全责备的思想。

2.与顶岗实习单位同事的沟通

在实习阶段,学生与单位同事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秘书工作在很多时候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实习生要学会把做人放在第一位,自觉锤炼自己的人品人格,做一个真诚热情、积极乐观具有亲和力的员工,以利于合作共事和沟通效果的提高。

(1)善于倾听

善于倾听是增加亲和力的重要因素。当同事的家庭、生活、工作出现麻烦而心情不愉快时,向你倾诉,你一定要认真倾听,成为同事最真诚的倾听者,这样会加深同事之间的情感。

(2)坦诚相见

坦率和真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对待自己的同事,能够不存疑虑,坦诚相见,是同事之间值得信赖的法宝。

(3)赞美欣赏

能够看到同事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美、肯定,对一些不足给予积极的鼓励,这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不要背后议论同事,要常常做“送人鲜花的人”,不要做“抛人泥土的人”,和颜悦色,是人们交往的需要。

(4)容忍异己

容许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要妄图改变任何人,要认识到改变只能靠他自己,劝其改变是徒劳的。

(5)巧用语言

沟通中的语言至关重要,应以不伤害他人为原则,要用委婉的语言,不用直言伤害的语言;要用鼓励的语言,不用斥责的语言;用幽默的语言,不用呆板的语言等等。

(6)理解宽容

作为顶岗实习的同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人家为自己尽忠效力。在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处境,千万别情绪化,甚至把人家的隐私抖出来。任何背后议论和指桑骂槐,最终都会在贬低对方的过程中破坏自己的大度形象,而受到旁人的抵触。

(7)注意保守机密

保密,是企事业单位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将知密的范围加以限制。秘书处在核心要害部门,接近领导核心,处理要务,管理文件,知密范围很深很宽,失密泄密危害极大。因此,实习学生工作时必须遵守保密的原则,牢固树立“保守机密,慎之又慎”的思想,在言行中切实注意保密。

3.与顶岗实习单位客户的沟通

客户是公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实习学生接触较多的对象。与客户的良好沟通,不仅能体现个人及单位的良好风貌,也会给单位带来可预期的经济效益。

(1)要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对自己的业务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客户询问有关情况时做到应对自如,才会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

(2)功利心不能太重。因为如果功利心太重,就会急于求成,人急就容易出错,而且会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

(3)要有亲和力。亲和力就来源于自己本身,平时要开朗点,外向点。时常面带微笑,记住客户的名字,让自己的声音更独特更有魅力,这样才能拉近你和客户之间的距离,客户会愿意听你的介绍。

(4)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我是客户,业务员这样向我介绍,我会怎样想,我会有什么要求,要往刻薄里想。虽然客户并不全是刻薄的,事先做好了迎接刻薄客户的准备了,遇到不刻薄的客户就更好对付了。

(5)要对客户有一定的了解。在和客户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能谈及他的隐私,就算你真的知道,也不能提。因为这只会招来客户的反感,后果可想而知。

(二)顶岗实习阶段的人际沟通障碍

文秘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人际沟通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员工”角色定位障碍

一旦踏上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企业和学校的监督和管理。秘书新人繁重的、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无不对他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产生较大冲击与挑战,使得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角色,从而产生心理压力。面对自己要承担的职业责任、职业规范、职业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处理同事领导复杂人际关系的压力时,不禁会对学生角色产生依恋心理,“我是学生还是企业的员工?”虽然多数学生会较理智地选择后者,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事实上存在角色定位障碍,导致实习期间心理冲突存在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和实习效果。

2.“畏上”“畏官”心理障碍

由于遗留的封建思想作祟,中国长期“官本位至上”,从而导致民间的“畏上、畏官”心理,在文秘专业实习学生中普遍存在。而进入实习岗位的秘书,面临的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畏上、畏官”这种不健康心理的存在,必定使实习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从而影响人际沟通及实习任务的完成,进一步制约其在职场的良性发展。

3.人际沟通技巧缺乏导致的沟通障碍

高职文秘类专业学生大多来自相对封闭的农村,在学校所处的环境也比较单纯,整日接触的是老师、同学和管理人员,与社会接触较少,学生普遍缺乏人际沟通技巧。虽然高职类院校均开设了秘书口才类课程,但是模拟的情境教学和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接触现实社会和实际工作,却发现大相径庭,无所适从。与社会长期疏离,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缺乏人际沟通技巧,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面对各色人等,不知道怎么沟通。

4.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顶岗实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学校之间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过程中,必需的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遭遇严重障碍:一是师生之间直接见面机会非常有限;二是师生之间虽然可以借助通过计算机、手机、邮件、传真等现代通讯技术进行交流、联系,以弥补、改善沟通障碍,但这一方面需要师生善于选择、使用恰当的通讯技术,另一方面师生无法借助面对面交流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语音语调来更充分反映自己的意见、观点,容易造成沟通的障碍与交流信息的误解,将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实现有效人际沟通的对策和技巧

尽管在人际沟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但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采用科学的沟通渠道和方法,就能克服沟通中的障碍,实现有效沟通。具体来说,文秘专业学生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总体策略与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正确定位角色,积极调适心理。文秘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虽然承担着“学生”和“员工”双重角色,但重点还是“员工”角色,作为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主要的职责是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角色意识,积极学习,努力适应,改进工作方法,夯实专业技能,对以后真正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明确沟通目的。沟通双方在沟通之前必须弄清楚沟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要对方理解什么。确定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就容易理解和规划了。

3.保持积极的态度。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人际沟通中要尽可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避免消极、悲观的态度,在沟通中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预期效果。

4.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在沟通中,无论自己是否同意对方的意见和观点,都要学会尊重对方,给对方说出意见的权利,同时将自己的观点更有效地与对方进行交换。

5.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在人际沟通过程中,不仅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言论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相处交往要体谅他人。与人交往发生矛盾时,最好的办法是避开对方最有力的攻击,寻找对方薄弱环节有理有力地进行反击,以理服人。如果与人交往中发现自己确实错了,切不可强词夺理,不妨主动认错,赔礼道歉,这样显得诚恳而又豁达,更易赢得别人的谅解、同情和赞许。

6.正确地运用语言。在人际沟通过程,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正确地运用语言,选词造句准确恰当,中心鲜明突出,逻辑思维严密,语言流畅,语气语调依人依事合理选择,恰到好处,就能够保证人际沟通获得更大的成功。

7.注意社交忌讳。不要过多索取或者接受实际而重大的帮助;不要索取钱物:不要在初识的时候就一对一见面或者结伴旅行;不要过多关心别人私生活,避免讨论情感与性话题;不要接受贵重的礼品;不赞同别人意见时可以明确保留意见,但不需要针锋相对。

高职高专“2+1”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2+1”教学模式改革的成败。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杨坤.浅析“2+1模式下”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J].民办教育研究,2009,(9).

[2]张泽.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及策略选择[J].高教论坛,2009,(9).

[3]徐秀芳.人际沟通障碍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4]丁玲.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职业心理辅导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