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例6篇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文1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形如蚯蚓状盲管,长约5~10cm,直径约0.5~0.7cm急性阑尾炎属于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青壮年。现就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及临床症状以及在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因

肠道内各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是诱发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致病菌。除了抵抗力降低外,发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

其主要感染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少数患者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也被认为感染可由血运传至阑尾。还有一部分感染起于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侵入阑尾。 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2 临床症状

2.1腹痛 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2.2胃肠功能障碍 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2.3全身症状 早期自觉全身疲惫,四肢乏力,或头晕、头痛。病程中觉发烧,单纯性阑尾炎的体温多在37.5℃~38℃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左右,极少数患者出现寒战高烧,体温可升到40℃以上。

3 术后护理体会

3.1一般护理 保持舒适的环境,注意病房的空气流通,定时消毒,保持病房内的物品清洁、整齐,这对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十分有利。

3.2临床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48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以及心率,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要适当延长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并增加频率。

3.3护理 患者在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防治隔下感染。有利于减轻疼痛以及腹腔积液引流,避免唾液进入气管,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3.4早期活动 术后血压平稳后尽早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3.5饮食护理 排气后方可行进食流质,以易消化温度适宜的食物为宜,少食多餐,食量逐渐增加,在患者没有出现肠胃不适或是腹部的其他症状时,可逐渐改为普食。

3.6日常活动护理 患者术后24h内应严格卧床休息,之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开展适当的运动,以轻微运动为主。下床运动以保证患者不会产生疼痛,且运动量以不出现疲惫感为宜,术后1个月内患者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3.7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避免受压,扭曲或滑脱,并接床旁无菌瓶或引流袋,保持引保管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引流的颜色、性质、量并作好记录。根据病情变化,在术后48~72h拔除,切口乳胶片引流可于术后24h拔除。

4 并发症术后护理

4.1腹腔内出血 多因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h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患者如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内出血的表现,或是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出。应立即将患者平卧,静脉快速输液、输血,报告医生并做好手术止血的准备。

4.2切口感染 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当污染减排和外汇储备,排水不畅引起的血肿。表现为术后3~5d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有红肿、压痛或波动感。应给予抗生素、理疗等治疗,如已化脓应拆线引流。

4.3腹腔脓肿 炎症渗液积聚于膈下、肠间、盆腔而形成。表现为术后5~7d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并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或排便排尿改变等,应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进行处理。患者持续有发烧、腹痛、腹胀,中毒症状,应采用半卧位,以利排水、排污,或盆腔脓肿排水畅通,降低毒性,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建议更好。

4.4肠瘘 多因阑尾残端结扎线松脱,或术中误伤盲肠所致。表现为发热、腹痛、少量粪性肠内容物从腹壁伤口流出。经全身支持疗法、有效抗生素应用,局部引流,大多数患者可愈合。

5 健康指导

5.1术后切口疼痛,咳嗽者,要避免,减少空气、吞入胃肠道引起术后腹胀,避免发生肺部感染。

5.2 指导患者尽早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粘连。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完善、细致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而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加以推广的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雪梅.急性阑尾炎术后的护理[J].护理原地,2010,8(6)174.

[2]崔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17.

[3]李延梅,杨玲玲.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7):3797.

[4]张春霞.急性阑尾炎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6):45.

[5]夏燕.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6):169.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文2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临床护理:并发症

我院于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对56例临床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不同患者存在的相应问题,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提高患者治愈率。现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就医患者共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9~69岁,平均39岁,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12 h,平均6 h;体温36.9~39.5 ℃。血常规检查结果 白细胞(3.9~14.2)109/L,中性粒细胞0.72~0.91。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均符合第七版外科学制定的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连续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所有阑尾炎患者在确诊2~3 h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日3~20 d,平均住院日6 d。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常规护理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尤其注意腹痛的变化;禁用镇静止痛剂,如吗啡等,以免掩盖病情。若患者腹痛加剧、出现发热等,应及时通知医师。避免增加肠内压力,疾病观察期间,患者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高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

3.1.2 术前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多有疼痛,对医院环境的陌生致心情紧张,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及时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反应,在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做好解释安慰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要求等,并通过健康宣教,介绍手术目的及大致操作过程等,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认识,使患者有心理准备,精神放松,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主动配合,接受手术。

3.2 术后护理

3.2.1 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患者应去枕平卧6~12 h,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可低枕平卧。

3.2.2 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2.3 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1天流质,第2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3.2.4 术后24 h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3.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3~5 d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患者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导致切口感染,多在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患者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多提示患者出现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导致的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如患者表现术后持续高烧,感觉腹痛,腹胀,有里急后重感,进而出现中毒症状,多是腹腔残余脓肿引起,此时应注意采取半卧位引流,使分泌物或脓液流入盆腔,减轻中毒现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者建议做引流手术。

4 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手术切除阑尾后全部治愈出院,随访0.5~2.0年,未发现异常。

5 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青壮年患者发病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开始有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然后逐渐加重。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据统计70%~80%的病例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临床表现,有些病例可以一开始即表现为右下腹局限性疼痛。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一般发热不超过38℃,高热提示阑尾坏疽穿孔。若能正确诊断和处理,绝大多数患者很快治愈;若延误诊断及治疗,将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出院时应告知患者3个月后再次复查腹部情况。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监测,发生腹痛或不适时及时就诊。通过以上研究可见,在本组对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而且能够预防与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文3

1 阑尾炎的概念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逐渐发生的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发病初期除低热、乏力外,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并发限局或弥漫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为5~10%。急性阑尾炎经非手术治疗或治愈后,可以遗留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管腔狭窄及周围粘连,这称为慢性阑尾炎,易导致再次急性发作。发作次数越多,慢性炎症的损害也越严重,可以反复急性发作,在未发作时没有症状或偶有轻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称为慢性复发性阑尾炎。若病人从无急性阑尾炎病史,而主诉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轻易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切除阑尾,应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肿瘤、结核、非特异性盲肠炎、克罗恩氏病及移动性盲肠症等,也应排除精神神经因素,否则切除阑尾会遇到困难,即或无其他病变也不一定能消除症状,它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治,病人多可短期内康复,死亡率极低(0.1%-0.2%);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2 中医对阑尾炎的认识

阑尾炎中医病名肠痈,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素问•厥论》曰:“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

《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3 治疗方法

3.1 西医疗法: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仅有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3.2 中医疗法:《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除此以外,还有针疗法分阶段治疗、分部位治疗。

4 护理

4.1 西医护理

4.1.1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卧位:给予半卧位。

2)饮食和输液:病情轻者,可进流质饮食,重症病人须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3)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腹部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电解质等),综合判定病人病情程度。必要时,考虑急诊手术

4.1.2 手术后护理

1):手术后回病房,应根据不同的麻醉安置不同的,待血压、脉搏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饮食:轻症患者术后当日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1日,进流食,术后第2天半流食,术后3~4天可进普食。重症患者须禁食,待排气,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

3)早期活动:阑尾炎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防肠粘连,轻症患者手术后当天即可活动,重症患者也要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阑尾穿孔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所致。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可局部热敷、理疗,形成脓肿者,应剪去缝线,充分引流。

腹腔内出血: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口表现为腹痛、腹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体自引流管流出口腹腔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膈下、肠间隙等处。常发生于术后5~7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伴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直肠膀胱刺激症状。以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术后者为多见。

粪瘘:原因较多,如结扎线脱落,术中误伤盲肠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后瘘可以闭合自愈。经久不愈时,可考虑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因手术损伤、阑尾浆膜炎症影响等因素。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4.2 中西医结合护理

4.2.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整洁、舒适、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病人应卧床休息,术前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注意有无腹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术后观察生命体征、腹痛、伤口愈合情况。

4.2.2 情志护理:应了解病人情志活动变化规律,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情志护理。病人入院后,对医院的环境和医务人员陌生,对疾病不能正确认识,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病人进行认识疾病,了解每项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作用和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指导病人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患病期间需注意的事项,正确认识疾病,解除病人心理负担。

4.2.3 辩证施护:根据病人的证候让病人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藕粉;禁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恢复期宜进鱼、肉、蛋、奶及新鲜蔬、水果,病人腹胀者,针刺足三里、天枢、阑尾等穴,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中桡,伴腹胀配大肠俞,手法用泻法,留针30min.

4.2.4 术后护理:按常规护理外,配用艾灸温灸术者的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帮助病人调理脾胃、补中益气,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恢复。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文4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该类疾病与胃肠道穿孔和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均为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如果处理不及时,其发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2]。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以及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笔者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7月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30例病例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30例病例资料,男21例,女9例;年龄62~78岁,平均(68.92±12.85)岁;病程8~56 h,平均(17.84±15.92)h。所有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分类:腹部不同程度疼痛者18例,恶心、呕吐、腹胀现象者12例,体温在38℃以上者12例。

1.2 诊断方法: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可以通过病理学腹腔穿刺检验,检验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确诊。

2 结果 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及时治疗者13例,延误治疗7例,选择保守治疗8例,认为病情不严重拒绝手术治疗者2例,护理治疗后治愈24例,死亡1例(严重的内脏器官衰竭现象),术后切口感染现象者5例。所有患者术后住院时间9~22 d,平均(14.5±4.2)d。

3 讨论

3.1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分析

3.1.1 由于老年人自身生理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内脏器官等都在不断发生退化现象,包括器质方面的萎缩和功能方面的减退,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免疫防御能力。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其阑尾壁也逐渐萎缩,厚度逐渐降低,导致阑尾腔变细,因此阑尾一旦发生感染现象,其病情发展比年轻人速度快,阑尾穿孔现象也比较容易并发。老年人群的体内大部分血管逐渐硬化现象,包括阑尾动脉,阑尾动脉在血管硬化的基础更加容易被感染而出现栓塞现象,因此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易成坏疽性。因此,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时,其病情病变发展速度很快,这也是老年人阑尾炎的病死率比年轻人高数倍的原因[3]。

3.1.2 由于延误治疗:延误治疗又有两方面原因:就诊延误和诊断延误都会导致患者的延误治疗,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本身的痛觉敏感性会发生显著性的降低现象,另外,其对疾病或者病痛的感觉反应能力也有明显下降现象,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该类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不十分明显,针对次原因,患者家属及医师均应该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胃肠道现象,有类似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发病早期,发病部位的疼痛感不强,使患者难易察觉到初期发病现象,当老年患者感到发病部位疼痛时,可能病情已经发展甚至已经阑尾穿孔现象,导致延误治疗,这也会为医师在临床上正确地鉴别阑尾炎造成一定的困难。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文5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路径;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159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护理体会,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40.0±8.5)岁。对照组中男18例, 女22例。年龄19~59岁, 平均年龄(41.0±8.2)岁。两组均无穿孔性阑尾炎,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 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组建临床路径小组,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指南, 参照《临床路径应用指南》[1], 经集体讨论后制定护理项目明确具体的《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路径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分别有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法:患者入院床位安排后,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检查患者的病历, 收集辅助检查结果, 如符合准入标准, 则开始给予进入临床路径护理。对入院后的患者给予二级护理, 在术前准备以健康教育宣教的临床路径作为实施办法, 以得到患者的配合。术前对患者讲解各项注意事项, 包括手术室环境、手术制定、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 给患者发放临床路径护理单, 告知术前相应的检查项目及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协助及时完成后进行打钩。在临床路径护理单中注明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术前禁食水, 指导术中术后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放松心态, 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行心理疏导。术前收回临床路径护理单, 以了解完成情况。患者入院后急查血型、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在当天于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阑尾切除术, 在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6 h监测, 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医师根据伤口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遵医嘱在术后1~3 d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指导早期下床活动以利肠功能恢复。第2天进行伤口换药, 术后第5~7天对于一般情况较好、排泄正常、无腹胀、进食正常、无腹痛、无发热、切口愈合好、无感染征象(红肿、硬结、渗液)、未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明确出院注意事项和伤口观察、门诊随访的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 可以给予出院, 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在临床路径护理实施的过程中, 应定期组织讨论分析, 以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在制定护理方案的过程中, 应让医生进行指导[2]。

1. 2. 2 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医护质量满意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观察项目比较, 观察组医护质量满意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路径指的是针对某种疾病制定的一种标准化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 属于一种临床治疗综合模式, 是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指南对治疗组织、疾病管理的一种方法, 最终发挥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 减少变异的作用。其内容简洁、易读, 适合多学科、多部门操作, 注重实施过程中的协同性、结果性、时间性。临床路径实施以护理人员为核心, 是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具体工作指引,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临床路径成为了多部位协作, 包含患者住院的一切医疗需求。国外应用临床路径较早, 应用范围较广, 国内引入临床路径较晚, 应用范围较小, 但作为一种单病种的质量管理手段,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现已经在本科多种疾病中运用。临床路径在实施的过程中, 需要参与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配合, 进行全面管理, 控制重点环节。以安全至上, 质量第一的原则, 以患者为作为中心, 加强医生、护理人员、患者间的沟通合作, 规范医疗、护理行为,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提高医护质量满意率, 提高医护质量及竞争力[3]。本研究显示, 给予临床路径护理的观察组医护质量满意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给予常规医疗护理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 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 可提高医护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 提高满意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集云, 吴燕子, 蔡艳, 等.临床路径在单病种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病案, 2008, 9(2):22-25.

[2] 张逸芹.急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12(5):77.

阑尾炎的护理体会范文6

【摘要】急性阑尾炎在妊娠各期均可发生,由于受妊娠的影响,炎症易扩散,发生阑尾穿孔和腹膜炎。此时,母婴的死亡率增加,穿孔的阑尾炎胎儿的丢失率为20%。由于患者处于妊娠的特殊时期,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我科于2000~2010年收治20例此类患者,实施相应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维系正常妊娠,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妊娠;阑尾炎;护理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年龄22~32岁,平均27.8岁,住院时间10~42 d;早期妊娠3例,中期妊娠10例,晚期妊娠7例;流产史:1次5例,2次1例;生育史:2 例。

1.2 治疗方法 :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0例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1例,化脓性阑尾炎13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2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8例,给予抗炎、安胎、对症治疗。手术治疗12例,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支持、安胎、对症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继续妊娠率达100% ,无一例出现流产、早产等现象;其中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12例,母婴均健康。

2 患者的心理反应

2.1 紧张、恐惧不安: 妊娠期由于患者体内解剖和生理的改变,使阑尾炎的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局部压痛点上移或后移,或压痛不明显;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均不明显;阑尾炎的消化道症状易与妊娠反应相混淆,因此患者的主观感觉并不能真实反映阑尾炎病情的发展变化。患者一方面担心病情是否加重,一方面又担心是否会出现先兆早产或流产。

2.2 急切、不信任: 患者对治疗方案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觉得会贻误病情,耽误治疗,影响母体及胎儿的健康,往往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对主治医生不信任。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是女性患者,她们在意志过程方面对痛苦的忍耐性差,情感过程方面也有强的感受性与激情,再加上妊娠的特殊阶段,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身体的恢复及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讲述的内心感受,关心帮助其消除过度的担忧,使之以良好的心境迎接手术。

3.2 严密观察患者腹痛情况: 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患者,其盲肠被子宫推压上移,大网膜难以包裹阑尾,压痛和肌紧张多不明显,要区别腹痛与子宫收缩引起的腹痛。

3.3 胎儿监测护理: 根据孕周,指导患者进行胎动的自我监测,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4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是母体康复和胎儿生长发育的保证。手术后,机体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肠蠕动恢复后必须循序渐进地按清流质、流质、半流质、普食的方式给予各种营养素齐全的高营养饮食,同时要考虑妊娠的因素,营养素的提供要比一般手术患者更多一些,尽可能按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烹调,确保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机体的修复和胎儿的生长。

4 总结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急腹症,在妊娠各期均可发生,国内发病率为0.02%―0.1%,有资料显示国外发病率为0.65%,妊娠期阑尾炎穿孔率较非孕期高1.5―3.5倍。目前尚无妊娠与急性阑尾炎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的医学文献或报道,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因而及早手术对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4.1 诊断: 由于孕期变化,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为了降低孕产妇与胎儿死亡率,如怀疑急性阑尾炎有时须放宽开腹探查指征。

1.早期妊娠合并阑尾炎临床表现典型者,结合病史、查体,进行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妇产科超声检查即可确诊;

2.临床表现不典型,需和肝胆,泌尿系及卵巢肿瘤蒂扭转者鉴别,应进行血培养+药敏试验;

3.若病情较重,对胎儿有威胁时,可行B超,胎心监护检查;

4.若妊娠子宫妨碍手术,必要时先行剖宫产,再行阑尾切除术。

4.2 治疗: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相同。虽然手术可致流产或早产,但并非完全手术所致。笔者分析本组临床资料认为,妊娠并不是手术禁忌证,术后不一定会引起流产和早产,若过分提倡保胎,阑尾穿孔后盆腔炎也容易引起流产。对妊娠早期的单纯性阑尾炎且症状轻者,可保守治疗,如症状逐渐加重则必须手术治疗,如已临产而症状轻者,也可保守治疗 。因此,对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必须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4.3 总论: 妊娠合并阑尾炎病人,都担心药物对胎儿智力的影响,加之恐惧手术产生的紧张、焦虑与不安,所以做好术护理,制定合理护理计划,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应注意心理、社会因素治疗,给予心理行干预,纠正不良情绪,改善心里健康状况,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及胎儿的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徐增祥,姜森.实用妇产科学[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6

[2] 施伦,陈绍礼,黄兵.阑尾穿孔继发腹膜炎外科治疗的几个问题[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2,2(3):266-267

[3] 张虎彪.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