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例6篇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1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折;便秘

便秘是个体正常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困难,粪便干结,排便不畅,从而引起排便不尽感,坠胀疼痛,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不适症状。[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骨折卧床病人发生便秘的几率很高,对病人的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舒适护理(comfortcare)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效益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为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骨折卧床便秘病人265人。其中男126人,女139人。年龄11岁-79岁。平均年龄51岁。

1.2方法针对引起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1.2.1针对环境及姿势的改变不适应而引起便秘的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因骨折卧床病人大多是在毫无思想准备时突然受到损伤造成的骨折,突然之间一切活动只能有床上进行,特别是床上排便更是大多数人无法接受的残酷现实。心理上的不能接受,加上原有排便习惯的改变,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导致便秘。护理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既来之,则安之。用积极的心态应对病魔。日常生活中定时进餐,定时使用便盆排便,病人在排便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用屏风遮挡并尽量减少人员进出。

1.2.2针对伤口疼痛所导致便秘卧床病人的舒适护理方法有的骨折卧床病人因伤口疼痛对胃肠功能产生影响,或因疼痛不愿活动,甚或抑制大便,造成便秘。护理方法:除适当给予止痛药止痛外,指导病人适当运动,鼓励其对未受伤侧肢体做功能锻炼,同时教会病人或其家属顺肠蠕动方向作腹部按摩。具体步骤是:先将手放在脐右下右侧腹股沟上往上轻轻按摩,至右肋弓下向左在脐下作环形按摩,至左肋弓下往下作环形按摩,直至左侧腹股沟。并教会病人经常做提肛运动。以增加腹肌和结肠肌肉的收缩力,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使肠蠕动加快,促使粪便的排出。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1.2.3针对饮食改变导致卧床病人便秘的舒适护理方法因骨折卧床病人摄取的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较多,而摄入的水分和粗纤维类食物相对较少,容易导致便秘。护理方法是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并多饮水。因为水作为剂,食物纤维在肠道内充分吸收水分,才能膨胀,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和重量,刺激畅蠕动,诱导产生排便反射,促进排便。每天饮水2500-3000ml。每天早晨起床后饮用一杯温白开水,或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有利于排便。

1.2.4解除思想顾虑要经常给他们讲解骨折及便秘方面的医学知识,解释其病情变化规律,让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转归有一定的了解。并让家属配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及家族对他们的重视,以及他们对社会及家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1.2.5如以上方法仍无法缓解便秘,可遵医嘱适量服用缓泻剂如口服麻仁丸,或使用开塞露塞肛等较温和的方式缓解便秘。

2结果

通过以上舒适护理模式对骨折卧床便秘病人的护理,病人及家属反应好,病人便秘有明显改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骨折病人大多是突然骨折住院,易因为突然的身体功能及住院环境的不适应而致便秘,因便秘又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情况。正确运用舒适护理模式服务于病人,使其“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2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8例病人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17岁~74岁。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或合并下肢感觉异常并肌肉萎缩[1]。

1.2结果病人入院后经做充分的术前各项准备后,送手术室在局麻下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经消炎对症治疗,做好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38例病人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4天一15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腰腿疼痛伴下肢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反复疼痛时间有1年一30年不等,并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反复门诊检查及治疗或理疗效果不佳。要接受手术的治疗身心负担较重,出现消极、矛盾、恐惧的心理。虽然对手术治疗寄予希望,但又担心手术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手术中的配合,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介绍相同病例经手术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法,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及配合护理。

2.2床上大小便及滚式翻身训练一般人不习惯卧床大小便,术前训练卧床大小便,为术后卧床大小便培养良好习惯,避免术后因不习惯卧床大小便而引起便秘和尿潴留;指导患者滚式翻身,以防止术后因翻身不当造成痛苦或损伤。

2.3术前准备

2.3.1术前全面了解病人血、尿、粪三大常规,生化五项。心肺功能及出凝血时间、血型;术前一天常规做好皮肤准备,普鲁卡因皮试,交叉配血及术前禁食等。

2.3.2术前行X线定位,明确手术部位,使切口小,出血少,减少影响脊柱稳定性,为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奠下基础。

2.3.3术日晨按医嘱用药及上手术室前排空膀胱。

3术后护理

3.1护理术后卧硬板床3天~5天,以减轻纤维环周围软组织出血、水肿,术后最初4小时~6小时以仰卧为宜,以压迫止血,以仰卧与侧卧交替,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翻身时作滚动式翻身,保持脊柱平直,勿屈曲、扭转腰部。

3.2密切观察病情

3.2.1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测T.P.R.BP,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伤口敷料有无脱落,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伤口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瓶,注意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松脱或扭曲,翻身时注意勿牵拉过紧,妥善固定引流管,每日晨更换引流瓶,并注意无菌操作,准确记录引流量。引流管一般24小时拔除[2]。

3.2并发症观察并发症为椎间盘炎、神经根损伤、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马尾神经损伤。术后按医嘱正确应用地塞米松5mg-15mgiv,减轻神经根水肿。倾听病人主诉,注意观察腰痛及肢体感觉及运动恢复情况,观察有无大小便障碍情况,本组一例病人术后仍诉腰部及双下肢酸痛难忍,经绝对卧床休息、消炎止痛、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缓解。

3.3饮食指导病人手术后开始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逐渐过渡进食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促进康复。术后患者需卧床,活动减少,易发生便秘,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

3.4功能锻炼[3]术后第一天协助做直腿抬高锻炼,由30°开始,逐日加大抬腿幅度,由被动过渡为主动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床上作腰背肌锻炼,如“拱桥式或“飞燕式”腰背肌运动,加强腰背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术后3天~5天,在医生指导下,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的站姿和坐姿,站立时挺胸、双手叉腰,双腿自然分开;坐姿应腰直、端正,避免弯腰、扭腰等动作,锻炼应循序渐进,不要过度劳累。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3

关键词 骨科 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224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2010年3月骨科卧床患者286例,其中石膏固定术66例,骨牵引41例,手术179例。男168例,女118例,年龄15~83岁,平均56岁;随访3个月~2年。其中有2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症状,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7~10天后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

骨科卧床病人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①静脉回流缓慢: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坐不动等,可促成血栓形成。②静脉壁损伤:可激活血小板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小板凝集,粘附,形成血栓。③血栓高凝状态:手术及创伤刺激可使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强;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等致血液浓缩;另外病人本身常并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预防、护理体会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DVT在卧床早期即可出现,但多数进展缓慢。70%的病人主诉下肢胀痛,少数病人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现病人有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坠重感,局部疼痛,皮温升高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应注意观察病人双下肢疼痛部位,肿胀程度,有无色泽改变及浅静脉怒张;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肌肉有无压痛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相对应不同平面的周径,相差0.5cm以上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

常见护理:①基本预防:骨科卧床病人自卧床之日起即开始有计划进行下肢按摩,由远端向近端,促进静脉回流;抬高患肢,鼓励病人尽早开始足趾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多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动作;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逐渐增加肢体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肌力锻炼;鼓励病人戒烟,避免尼古丁等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和增加血液黏稠度。②饮食护理: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每日>2000ml,以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液黏稠度。③机械预防:主要是弹力袜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要注意不能在袜的近心端有弹力圈,以免近端压力太大,反而影响静脉回流,同时注意观察弹力袜的松紧度。

术前护理有以下几方面:①心理护理:护士要耐心予以解释和心理疏导,以消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②术前宣教:向病人详细讲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反复讲解并示范各种功能锻练的方法及重点,直至病人掌握;并向病人家属讲解各种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并通过其鼓励病人,减轻焦虑与恐惧不安。③术前准备:除常规检查外,着重查凝血四项,血交错,做好输血准备,术区清洁备皮,保持备皮区域皮肤完整。

术后护理:①术后卧位:抬高患肢,肢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避免窝处受压,不要在窝和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深静脉回流,保证足背处于下肢最高点。②疼痛的护理:术后疼痛是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表现,减轻病人的疼痛,有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从而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采用聊天、看报、听音乐等方法分散病人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剂或使用镇痛泵。③药物预防:我科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腹壁皮下注射,每日1次,持续7~14天,注射部位在腹壁外侧,左右交替。注射时病人取仰卧位,操作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腹壁皮肤,用1ml注射器。注射过程中,注射部位皮肤始终捏起,维持皮肤皱褶存在,直至注射完毕。同时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要注意观察有无出现倾向。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①卧床休息:早期卧床休息非常重要,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的同时,膝关节微屈15°[1],严禁按摩患侧肢体,避免血栓脱落,对休克者应取休克卧位,并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急性期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②警惕发生肺栓塞: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咳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外,还应及时通知医生。③用药观察与护理:使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应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用药计量必须准确,使用过程中现配现用,以免效价降低;应用输液泵使药液准确而匀速地进入体内,有利于保持有效血药浓度[2];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和全身出血倾向。④饮食及生活指导: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护士应协助病人床上大小便,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⑤出院指导: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告知病人持续应用抗凝药物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其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讨 论

DVT是骨科病人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因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所致。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较好,如延误治疗时机可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可以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中,护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预防护理效果,应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4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以牵引为首选,采用三维电脑牵引复位术配合护理,效果显著,特别是对早期病人疗效好,治愈率高,但牵引复位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ThewaistintervertebraldiscprominentsicknesswilltowthereplacementtonurseChiYongjuanQinShuguo

【Abstract】Thewaistintervertebraldiscprominentwillbeonekindofcommondisease,willbeoneoflegsandwaistpaincommonreasons,atpresentthewaistintervertebraldiscprominentsicknesstreatmentprinciple,taketheconservativetreatmentprimarily,towsasthefirstchoice,willusethethreedimensionalcomputertotowthereplacementtechniquecoordinationtonurse,effectremarkable,speciallytoearlypatientcurativeeffectgood,curingratewillbehigh,butwilltowaroundthereplacementtonursethecountformuch.

【Keywords】Thewaistintervertebraldiscisprominentsickness;Towsthereplacement;Nurses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发病多为20~40岁体力劳动或平时缺乏锻炼者,男女之比为6~8.1,约1/3患者有腰部外伤史。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以牵引为首选,采用三维电脑牵引复位术配合护理,效果显著,特别是对早期病人疗效好,治愈率高,但牵引复位前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复位患者1520例。其中男1070人,女450人,治愈率达86%。总结如下:

1牵引前护理

1.1心理护理:复位前病人由于疼痛,行动不便,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此外,病人往往对牵引复位治疗产生恐惧心理。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首先应帮助病人稳定情绪,向病人详细介绍牵引治疗的原理和具体治疗方法,安慰和体贴病人,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治愈信心,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1.2指导:牵引前嘱病人练习平卧硬板床1~2天,保持腰椎脊柱平直,使脊椎关节和软组织松弛,以减轻腰部肌肉紧张度。掌握正确平卧姿势,禁止患侧卧位。

1.3床上大小便练习:向病人说明大小便器的使用方法,让病人在平卧位的姿势下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牵引术后因平卧而影响大小便,或不能保持脊柱平直而影响治疗效果。

1.4术前准备:嘱病人牵引前一日忌食鸡蛋、土豆、蚕豆、山芋及糖类等食物,牵引前一日晚禁食,以减轻和避免复位后出现的腹胀、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牵引前要排空大小便,防止术后腹胀、便秘、尿潴留等。同时要配合医生详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病情,作为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的依据。若疼痛剧烈或精神紧张致使腰肌痉挛者,可于牵引前肌肉注射安定10mg,或请麻醉师行硬膜外阻滞。

1.5物品准备:准备适宜的皮腰围1只;给患者床边备好痰盂或便器,调整生活用品摆放位置,便于取用;嘱患者取出衣袋里锐利物品,并妥善保管,用平板推车送至牵引室。

2牵引后护理

2.1:牵引复位后平卧硬板床,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清洁,避免有皱折。搬动病人前要给病人系好腰围,确保脊柱水平位。平卧时腰部用软垫垫高约10cm,以保持腰部生理弯曲。病人卧床8小时后可以翻身,第一次翻身必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每次翻身动作要一致,防止扭动脊柱造成疼痛。

2.2严密观察病情:牵引复位后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卧床姿势、疼痛、腹胀、下肢活动等情况。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250ml加压静滴,每日2次;5%葡萄糖溶液加入地塞米松5~10mg,静滴,每日1次,5~8天;术后第2天腰部可酌情给予膏药外敷。如出现疼痛,可口服或注射止痛药;如出现腹胀,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或针刺以促进肠蠕动。

2.3术后小便情况:术后8小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解小便就成了90%患者的一个大问题。通过观察发现,牵引复位后近1%病人出现排尿困难,主要原因是牵引前缺乏床上排尿训练、心理因素、疼痛因素、因素、脊髓无菌性炎症及便秘等,护理应针对病因,或加强心理护理,解决心理压力和紧张,或用温水冲洗会,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必要时采用导尿法,解除尿潴留。

2.4指导患者下床:平卧3天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可起床进行少量活动,尽量避免弯腰及不当的姿势。1~2周后可配合矿泉水疗、电疗等物理疗法。3周后指导病人进行腰肌及下肢锻炼,进行体疗,增强体质,巩固和提高疗效。如病人难以单独下床,可帮助其用以下方式下床:嘱病人小心翻转身体向健侧侧卧,即健侧在下,两侧膝盖关节取半屈曲位,用位于上方的手抵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上身支起,以这两个支点用力,患者会较容易坐起,然后用手掌于床板,用臂力使身体离床,同时使半屈的髋、膝关节移至床边,此法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

2.5佩戴腰围:腰椎间盘突出证患者做牵引术后,要求患者必须佩戴腰围,主要目的是制动,即限制腰椎的屈曲等运动,特别是协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动作,以保证损伤的腰间盘可以局部得到充分休息,起到加强保护的作用。另外要交代病人应注意不要使用过紧、窄、短的腰围,以免腹部过紧、有不适感。根据病情掌握佩戴时间,不要经常蹲下,天气炎热时可在睡眠时取下,注意腰部活动,时间以4~6周为宜,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5

便秘是指粪便停留在肠内时间过久,毒素蓄积,粪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或排便频率减少。便秘与发病年龄、骨折部位、牵引、手术、精神状态有关。便秘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下肢骨折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特别是股骨干、股骨颈、股骨粗隆部骨折应进行牵引、石膏固定及手术的患者。

1便秘的原因

1.1心理、疼痛因素

骨科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和对预后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急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蠕动减弱。部分病人因疾病所致疼痛、术后伤口疼痛,或惧怕放置便盆引起伤口疼痛而不愿排便,使粪便在肠道内蓄积过久,加重了便秘的发生。

1.2认知、饮食因素

许多病人及家属对饮食在治疗中的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片面认为术后应多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未认识到蔬菜对机体的重要性,忽视蔬菜的摄入,认为水果可以替代蔬菜,导致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食物残渣过少;病人本身因卧床及手术创伤食欲下降加之有尽量减少陪护人员麻烦的心理,故意少食,肠内容物不足,对肠壁刺激减弱,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骨科手术病人多需要禁食,而禁食或进食量不足容易导致内容物缺乏,加之术后进食时间过度推迟更增加了便秘的发生几率。因此,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少食用粗纤维素食物和水分,不注意蛋白和纤维素、维生素的补充是患者便秘的重要因素。

1.3环境因素

部分病人羞于床上排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排便是有规律的,并在固定的场所进行,而对于骨科卧床病人而言,由于现行条件的限制,单间病室极少,多数是2~3人间,而排便是一件隐蔽性的事情,排便时所制造的气味和声音会影响同病室的其他病人,病室又有不断的探视人员及医务人员进出,部分病人担心排便后要麻烦家人,而潜意思中拒绝排便。另外,卧床病人只能平卧使用便盆排便,不能象平常一样采用蹲姿,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从而导致排便困难。因此,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很多病人不适应床上排便造成便秘。

1.4药物因素

骨科病人多行手术治疗,而麻醉剂能使排便中枢活动发生抑制不能形成排便反射。镇痛泵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的收缩,增加胃肠张力,增强肠腔内压,甚至引起胃肠痉挛,胃肠推进性蠕动减弱,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大肠而导致便秘。另外,临床上应用某些药物带有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副作用,如环丙沙星等导致病人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便秘。

1.5卧床因素

长期卧床制动,运动量减少,骨科病人排便困难与骨折手术部位及是否牵引有关,对于需卧床时间较长的下肢、脊柱、骨盆骨折、髋膝关节置换、脊柱肿瘤等手术的病人。由于骨折、手术部位的持续牵引、制动,病人卧床缺乏活动,胃肠蠕动减弱。

1.6年龄因素

年龄大于60岁的病人由于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减慢等原因,极易发生便秘。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肠蠕动功能减弱,再加上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给家人带来麻烦而有意忽视便意,尽量抑制造成大便干结。有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 60岁以上的患者便秘发生率最高约为92%,其余各年龄段患者便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2便秘对人体的影响

骨折卧床病人便秘是一种医源性便秘,如果便秘的问题不予解决,可造成机体局部和全身不同程度的改变。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便秘时粪便干、硬容易导致排便时引起肛周疼痛,可发生肛裂,痔出血。另外便秘导致直肠内压力增高,久之会导致上腹部饱胀、恶心、呃逆、反胃、腹部不适及下腹疼痛、腹胀等。由于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可引起异常发酵、腐败,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从而引起头疼、头晕、口苦、口腔内恶臭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便秘的问题,及时为病人解除痛苦。

3便秘的治疗和护理

3.1心理护理

护士要有预见性,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与病人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积极疏导,对新入院的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尽快帮助其完成角色转换,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解释必须床上排便的必要性,指导病人床上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及时给与帮助,并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饮食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营养知识,让他们明白合理的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指导患者合理调整饮食。

3.2.1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

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调整,嘱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每日早晚各加1个鸡蛋,半斤牛奶;中午吃适量肉类,每日三餐均有新鲜蔬菜,午餐就餐前1h或晚餐后吃水果,每日三餐主食粗、细粮合理搭配。

3.2.2术后应告诉患者尽快恢复饮食、饮水

对一般非腹部手术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全身反应者,手术后即可随患者要求给予进食。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3~6h可根据患者需要而进食。全麻患者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术后每日饮水量≥1500ml,术后第1餐以咸流质为主,如鸡汤、排骨汤和煮碎青菜,量为400ml,术后3天内少吃或不吃较甜的点心、豆奶粉等,以后饮食同术前。每次进食尽量细嚼慢咽,避免快速吞咽过程吞进胃肠较多空气而引起腹胀[1]。术后强调术后多饮水,无高血糖患者也可饮用适量蜂蜜水,因为水可作为剂,食物纤维在肠道中充分吸收水分才能膨胀、软化大便,增加粪便体积和重量,刺激肠蠕动,从而达到顺利排便。其次是主食中粗细粮合理搭配,多吃含渣滓较多的食物,特别是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如:韭菜、红薯等,因为高纤维素膳食是使肠道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之一,纤维素吸收水分后增加粪便量,刺激肠壁感受器产生便意和排便反射。另外足够的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促使肠蠕动加快,使大便通畅。必要时还可用些产气体的食物,如:黄豆、萝卜等刺激肠道蠕动。体重正常、血脂也不高的便秘患者可多吃含油食物,血脂偏高的人群可在烹调时多加植物油,有条件时还可多吃新鲜水果。此外,芝麻油、决明子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一般来说,辣椒、浓茶、酒类等刺激性食品不利于大便通下。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正确的饮食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后便秘的发生。

3.3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当病人需要排便时,为病人提供隐蔽性,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 具体可采用下列方法:①利用屏风及拉帘为患者创造私人空间;②要求访客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③打开窗户和收音机(或电视机);④利用芳香剂除臭。

3.4排便训练

骨科患者多因突发意外事故而致受伤卧床,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不适应床上大便而引起便秘,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也制动引起便秘,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也制动引起生活习惯改变而便秘。因此要训练并适应床上大小便。首先要正确指导患者使用便盆,使其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其次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论是否有便意,最好都在固定的时间给便器,这个时候适宜在晨起或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可嘱病人每日晨间早餐后l0~15min试行排便,因为此时的肠胃反射可产生最强的便意。因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此刻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日久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排便,不要人为控制便意,在粪便进入直肠产生便意时立即排便,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可使排便反射减弱,便意受到抑制,且粪便在肠内过久停留,水分被吸收,大便干结不宜排出。

3.5合理用药

对骨科疼痛病人,可多用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使疼痛减轻,尽量减少静脉止痛剂的用量和频率,减少便秘发生的机会。对于便秘患者,最好还是少用泻药。因为经常滥用泻药或灌肠治疗便秘,会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够的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反射,因而导致顽固性便秘,使便秘的治疗更加困难。而且还会造成肠道对药物的依赖,一旦停药便秘会更加严重,因为泻药即含通便成分,也含收敛成分,长期应用非常不利。因此,使用缓泻剂应遵循最小剂量、最短疗程、最合理剂型的原则。对3天未排大便的病人可服用缓泻剂或中药,口服有分三类:可溶性纤维,包括车前纤维和多羧钙。增加病人肠道纤维素含量可增加大便容积、缩短肠传输时间和促进胃肠动力。软便药,通过改变粪便表面张力而起作用,从而使其更容易地通过肠道。多库酯钠100 mg,2次,日。最常用于大便硬结、不能活动的病人。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10 g泡水袋茶饮用,刺激肠蠕动从而将粪便推进至直肠,提示病人尽量要少用刺激性泻剂,因为它有电解质失衡等副作用,使用与既有大便硬结又有肠蠕动减弱的老年便秘病人。此外,如大便于硬,有便意者可外用开塞露,达到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目的;超过5天无大便者,可给于灌肠。另外,对于便秘患者,可加用胃动力药物,如吗丁啉、西利(普瑞博思)等。尤其西利,它有促进全胃肠包括结肠运动之功效,能很好减少便秘的发生。

3.6活动指导

病情允许时指导患者可加强活动,促进肠蠕动。协助病人床上运动,如上下肢屈伸、收腹抬腿、提肛收腹,指导病人坚持作仰卧起坐,仰卧起坐等,能锻炼膈肌、腹肌和提肛肌,同时可增加腹压,能有效地促进胃肠的蠕动,有效防止便秘的发生。腹部按摩也能有效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腹部按摩可由护士操作或指导病人自己或患者家属进行,每日3~4次,每次50下,方法是由右下腹一右上腹一左上腹一左下腹,呈顺时针方向,或是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促进肠蠕动,解除便秘;腹部热敷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在模拟过程中应将双手压在腹部,嘱病人经常进行深呼吸,增加腹肌的力量,做咳嗽动作以增加腹压,促进排便。另外,按摩脐周或足三里、合谷穴可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2] 石敏、张秀琼.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J].护理杂志,2004.21(5):5.

[3] 赵丽、李宣兰.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3,18(5):463.

[4] 李小娥、陆艳霞.骨折卧床病人便秘原因及预防措施Ⅲ.现代医药卫生。2004,2O(14):1413

[5] 侯晓玲、向方会、王晓芳 等.骨科病人发生便秘原因与对策Ⅲ.华西医学.2006.21(3):603.

[6] 王凌云、周清宏、余 莉 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护理研究,205,19(4):661.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39.

[8] 宋霞、陈玉秋.剂量甘露醇溶液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6B):1103.

[9] 阳世伟、殷吕、李健.饮食教育预防骨科术后病人便秘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2.

[10]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7.

[11] 李兰珍.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Ul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72.

卧床病人的日常护理范文6

关键词:褥疮皮肤护理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76-02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护理了40例长期卧床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卧床时间1-20月,平均卧床时间6个月,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其中3例骶尾部已形成褥疮,1例尿路感染,尿液呈乳糜尿,4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治疗,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2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他们一方面害怕家庭嫌弃,一方面担心预后,对死亡存在明显的恐惧。因此,要求护士要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勤巡视病房,亲切的称呼患者,主动与其交谈,询问患者情况,有问必答,耐心解释病情,细致入微的照顾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打消他们的顾虑,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此外,护士还应与其家属沟通交流,让他们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之外,多抽时间来医院探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和重视,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2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随之降低,极易发生褥疮,针对褥疮形成的原因,在护理工作中,抓住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循环,以杜绝褥疮的发生。具体做法:(1)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一次,并观察皮肤情况;(2)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次,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3)保持病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4)及时处理大小便;(5)在肌肉包裹较薄的骨隆突处垫以海绵垫、气圈或褥疮垫[1]。

2.3 促进痰液排出患者卧床后,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和咳嗽反射减弱,极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扫床和地面,保持老人病房内温湿度适中,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50%-60%。空气清新,做好空气消毒,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同时轻叩患者背部,根据病情定时更换卧位,以促进痰液排出,痰液粘稠者,嘱患者多饮水,也可以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等药物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消炎、稀释痰液及促进排痰的目的。对排痰困难者,可指导患者双手按压上腹部或用拇指按压胸骨上凹的气管处,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协助排痰,吸痰时应注意压力不可过大,以免造成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同时注意患者观察面色,呼吸,以免发生窒息。

2.4 做好会阴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保持内裤清洁干燥,每日专用会阴护理液擦洗会2-3次,指导其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对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的患者造成尿潴留,协助患者去合适,帮助其床上排尿,可按摩热敷膀胱区,以刺激膀胱产生尿意,亦可让其听流水声。确需导尿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做好尿管留置的护理。对已发生尿路感染者,每日二次尿路膀胱冲洗,同时观察尿液情况。

2.5 注意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患者因进食困难,多采用鼻饲,食物不经口腔咀嚼直接进入胃内,口腔内唾液腺分泌减少,细菌容易繁殖,常易继发口腔炎、牙龈炎等口腔感染。因此,口腔护理不可忽视。具体做法:(1)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口腔护理液棉球清洁2-3次。(2)保持口腔腺体分泌畅通。

2.6预防便秘因卧床患者摄入不足,活动减少,致使肠蠕动缓慢而便秘,因此,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指导患者自我按摩腹部,顺时针做环形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保持1-2d排便1次,嘱患者每日清晨空腹喝温水300-500ml,定时收缩和放松肛提肌,刺激肠蠕动,每天晨间为其放置大便器,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

2.7 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卧床患者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并做适当运动锻炼,按摩四肢,这样有利于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2]。

3结果

40例患者中,3例入院时带有褥疮,及时处理后好转,1例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余37例均未发生褥疮及其他并发症,肺部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4小结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只要对其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