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护理诊断范例6篇

肺部护理诊断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1

 

 CT引导

 下经皮肺穿刺作为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做好经皮肺穿刺的护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院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行经皮肺穿刺230 例,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包括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共230 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及反复痰细菌学、细胞学检查临床未能明确诊断者,其中男156 例,女74 例,年龄26~75 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25 例,胸闷气短40 例,胸痛24 例,发热30 例,胸部CT表现肺部外周结节138 例,大叶性渗出实变20 例,外周斑片阴影18 例,肺门占位病变54 例。

1.2  方法

 在螺旋CT机定位下,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采用自制体表金属定位光栅,确定穿刺层面以及进针角度、进针深度,退出CT扫描,术前准备胸穿包及止血药物。对穿刺点用吉尔碘常规环形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胸膜组织,采用16~18 g半自动切割穿刺针,视情况不同,每次取长约1.5~2.0公分长线状组织1~3 条送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术后复查胸部CT了解出血及气胸情况。

2  结果

 本组临床观察中共穿刺230 例,成功230 例,明确诊断228 例,阳性率99.1%,肺鳞癌89 例,肺腺癌102 例,支气管肺泡癌12 例,结核10 例,慢性炎症5 例,急性感染3 例,肺曲菌病3 例,肺淋巴瘤4 例,未能确诊2 例。并发气胸28 例,约占12.2%,除1 例气胸行闭式引流外,其余大部分气胸因肺压缩少于30%,均无需特殊处理,一周内自行吸收消失。出血25 例,多为少量咳血,约占10.9%,分别给予少许止血药物及自行止血,并发血气胸2 例,出血量较多,给予止血及胸腔闭式引流病情好转。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经皮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技术,大多数患者因害怕躯体损伤、担心手术失败、遗留后遗症等,内心非常恐惧焦虑。护士应了解患者心理,因人施护,详细说明穿刺活检术的意义和过程特点,解释经皮肺穿刺术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2],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签知情同意书。

3.1.2  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过敏史,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常规行心电图、CT检查,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高血压、发热、剧烈咳嗽、气喘等症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需要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所以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对咳嗽较剧烈的患者用镇咳药止咳,症状好转后再行穿刺。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3.2  术中配合

 按要求摆好患者体位,尽量使患者舒适又有利于操作进行。嘱咐患者调节呼吸频率与深度,避免咳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穿刺时安抚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剂。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等改变,经常询问有无异常感觉。若有面色苍白、胸闷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随时做好配合医生抢救的准备。

3.3  术后观察及护理

3.3.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及穿刺侧呼吸音的变化,如无异常送患者回病房卧床休息。手术完成后嘱患者患侧卧位休息8~12 h,注意不可用力咳嗽,咳嗽较多时适当给予镇咳剂,警惕气胸的发生。

3.3.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CT引导下

 

应用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主要并发症是气胸、肺出血。①气胸:文献中各家报道气胸的发生率~%,差异较大。气胸一般发生在术后 h内,偶有发生~ h,少量气胸可不必处理,嘱卧床休息,少活动,均匀呼吸,经常巡视了解患者患侧呼吸音情况,气胸绝大多数于 周内自行吸收消失。本组病例中有 例肺压缩超过%,行闭式引流治疗 周后症状消失。②出血:一般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偶见大咯血及胸腔内出血。痰中带血一般~ d后自行消失,小量咯血给予止血药,做好心理疏导,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胸部剧烈运动和咳嗽。大咯血较为少见,一般与患者凝血功能差及穿刺部位较大血管与支气管相通有关。因此术后应观察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情况,一旦发生大咯血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本组出血 例,多为少量咳血,约占.%,分别给予少许止血药物及自行止血,并发血气胸 例,出血量较多,给予止血及胸腔闭式引流病情好转。

  讨论

 CT引导下肺穿刺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可引导穿刺 mm以上的结节,对靠近重要部位的病变也可以准确引导,根据增强CT还可以判断病灶内的坏死区域和周围的炎症或不张的肺组织及血管分布,CT还可以显示叶间胸膜和肺大泡,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进针路线,减少气胸的发生,使定位更准确,阳性率高,安全性强,并发症少,确诊率高。本组临床观察中 例均经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反复痰细胞学、细菌学检查未能确诊,通过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确诊率.%,术后气胸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代向党、夏庆弟等[]报道相比稍偏高,可能与病例选择有关。本组病例中大部分得到明确诊断,确诊率较高,与陈琉、何梦璋等文献报道一致[],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开胸手术,避免浪费医疗资源,提高了诊断率。加强心理护理,全面了解患者情况,细心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配合,术后认真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保证CT引导下肺穿刺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陈苏平,徐丽丽.经皮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

程淑萍.经皮针刺肺活检术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

朱琪,王琨,任冉.经皮肺穿刺气胸发生率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

代向党,潘正常.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对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夏庆弟.CT导引经皮肺穿刺活检例分析[J].重庆医学,,():-.

陈琉,陈涛,陈金鳌.自动切割针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成功率[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2

【关键词】CT 引导;肺穿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335-0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1〗,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由于定位准确,具有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弥补了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腔外病变难以活检的不足〖2〗,它对肺内结节、包块及其周围病灶的定性诊断有重大意义,显著提高了疾病的确诊率。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极为重要,熟练掌握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10年10月~2011年7月对10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检查,均获得成功,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7月肺穿刺活检患者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30~70岁,平均56岁,受检患者均经CT及胸部X线检查证实为肺内周围型病变,临床经痰细胞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均未能明确诊断,经临床医师申请或CT科医师建议做此项检查,穿刺后所取组织标本经固定送检。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①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②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③;监测生命体征;④术前禁食4 h,防止因穿刺引起胸膜反应引发恶心、呕吐⑤;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合作;穿刺前让患者及其家属填术同意书;⑥指导患者练习屏气呼吸及平静呼吸等动作利于术中配合。

2.2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经CT或X线等检查方法未能确诊,心中已充满顾虑,患者往往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向患者讲解穿刺术的目的、方法、意义,安全性及必要性,术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怎样配合及术后效果,并向患者讲明穿刺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不痛苦,热心地进行开导,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之有心理准备以达到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的目的。

2.3 术后处理:穿刺活检结束后,穿刺部位妥善包扎,常规CT扫描穿刺部位,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并严密观察2 h,避免用力咳嗽,以防止迟发性气胸,肺出血等。对于出现少量气胸者,经卧床、吸氧处理后,1周内复查胸片观察气胸吸收情况;对肺部针道出血、少量咯血患者,给予止血药并卧床休息;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明显胸闷、大量咯血、CT示大量气胸或血气胸者,给予止血、闭式引流、预防性抗感染等处理〖3〗。

2.3.1 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如穿刺顺利,所取组织符合病理检查要求,为患者包扎好穿刺部位后扶患者下扫描床,清点器械,整理用物,一次性物品一律送焚烧炉焚烧,所用器械清洗后,用500-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1 h,再次清洗,送供应室高压灭菌。穿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脉膊、呼吸、血压,每隔30分钟测1次,患者稳定后改为每1小时测1次,或行心电监护6 h,平稳后停用。注意观察有无胸痛、胸闷、咳嗽加重等情况发生,如无异常,护送患者回病房,嘱其卧床休息24 h,24 h内避免做剧烈运动,平静呼吸,尽量减少咳嗽,避免用力。

2.3.2 饮食护理:穿刺术后如患者无异常情况发生即可进食,可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而制定膳食,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4〗。少食多餐,以补充能量,促进机体恢复。

2.3.3 疼痛的护理:穿刺术后胸部疼痛是患者的第一反应,术后应加强巡视,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消除思想顾虑,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疼痛,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程度进行解释和安慰,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等,并调整舒适的卧位,多数患者可得到缓解,重度疼痛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止痛剂或帮助患者放松,深呼吸等减轻疼痛。

2.3.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气胸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常见的并发症,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术后24 h,尤其是1 h内,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明显气急、胸闷等胸部不适,听诊穿刺部位呼吸音变化,如确诊为气胸,立即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取半卧位,协助患者到放射科透视,进一步明确气胸严重程度,以便及时做相应处理。为避免气胸的发生医生操作时要尽量做到稳、准、快,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穿刺,护士要交会患者屏气的要领,术中怎样与医生配合等,如患者出现气胸的表现,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胸穿排气,卧床,吸氧等,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与护理。②穿刺术损伤肺或胸廓内的动脉可引起肺出血或血胸,为了减少出血的发生,首先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避免重复穿刺,避开大血管穿刺,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肢冷、心悸等大咯血和内出血发生,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少量咯血者无需处理或口服止血药2~3 d可吸收,大量咯血极为少见,一旦出现应积极抢救,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取头低脚高位,高浓度吸氧,迅速清除口鼻腔内的血液,防止血液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配合医生使用止血剂,或介入导管栓塞治疗。

3 结果

10例患者肺穿刺活检均获得成功,术后仅1例并发气胸,1例出现肺出血,无咯血、血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

4 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胸部介入放射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诊断技术,为肺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5〗,它对组织损伤小,诊断准确率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伤口愈合快,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CT下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使穿刺术顺利成功,护士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还要有优良的专业护理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这门科学技术,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术前也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要做到主动倾听,对于焦虑、恐惧的患者,要认真倾听他们的主拆,并用和蔼、温柔的语言给予患者最大的鼓励和安慰,让患者充分的相信你,消除顾虑,达到术中配合的目的。手术过程中护士要积极地与医生配合,并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细致的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对提高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梅君,李德仁,吴兆求.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 6(1):38

[2] 欧雪群,梁惠芳,兰艳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2):320

[3] 刘明炯,左长京,邓小强,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小病灶活检术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12):677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3

【关键词】 CT;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克服了常规X线技术定位不准确性和超声定位易受肺部气体干扰所造成的局限性,利用CT引导精确定位,从而提高肺癌及肺部其他疾病的诊断能力,已成为对肺内周围性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方法,容易出现气胸、血胸、咯血及胸膜反应等并发症。为了能安全地进行该项检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对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70例行CT导引下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护理体会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41~79岁,平均52.5岁。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而痰脱落细胞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明确病变性质。其中肿块性病变52例,弥漫性病变18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必要时行增强扫描明确肿块的大小、部位、与周围血管及重要结构的关系。根据胸部CT片选定病灶的最佳穿刺层面,利用机架的激光定位光标加标尺确定体表穿刺点、穿刺方向和深度,避开肿块内坏死区及肿块四周的炎症、肺不张区域,并在体表作好标记[1]。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将床恢复至记录位置,CT机进入透视准备状态,启动CT透视进行穿刺,在监视器上可实时看到穿刺针在组织中行进的断层图像。当针尖到达病灶的理想部位后,取出套管式活检枪针芯,将上好弹簧的内层套管针套进外鞘针,进行弹射活检。弹射切割的组织条用10%甲醛固定后行组织学检查,穿刺液涂片行细胞学检查,标本立即送检。术后给患者行胸部CT平扫,了解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并给予抗炎、止血等对症处理以及密切观察6 h。

2 结果

共为70例患者行85次活检,13例重复活检1次,1例重复活检2次。穿刺病理结果:恶性肿瘤48例,良性17例,无确定诊断5例。术后并发气胸11例,均为少量气体引起,均无需特别处理,绝大多数于l周内自行吸收消失。出血3例,咯血5例,为小量咯血,使用止血治疗后1~3 d均好转。

3 讨论

CT引导下肺活检穿刺术,作为一种微创性检查,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病理诊断阳性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肺周围性占位性病变获得病理确诊的重要手段,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有效的放、化疗提供了可靠的组织细胞学依据,充分的穿刺前准备,积极的穿刺术中的配合,严密的穿刺术后观察及细致、周到的护理对穿刺过程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并发病的及早发现都有重要的意义[2]。

3.1 加强监护 穿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刺激性咳嗽、咯血甚至晕厥等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停止穿刺,让患者平卧,必要时吸氧,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 mg[3,4]。

3.2 指导患者配合手术 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有些患者由于紧张恐惧临时拒绝穿刺,护理人员应耐心开导,并指导患者配合。在穿刺时让患者注意屏气,应保持与定位时一致,控制咳嗽,必要时术前给予止咳剂,以免影响操作;若有不适或痰要咳出,让患者用手势示意[5]。本组1例患者咳嗽剧烈、又怕痛,术前半小时口服磷酸可待因片30 mg,咳嗽缓解,穿刺顺利进行,患者未感到穿刺疼痛。

3.3 护理人员密切配合 在穿刺时护理人员应帮助消毒、铺巾、麻醉,协助医生选择穿刺点、进针方向及深度,并做好穿刺标本的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做到反应敏捷,随时果断处理意外情况。

参考文献

[1] 吕梅君,李德仁,吴兆求,等.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临床肿瘤学杂志,2001,6(1):38.

[2] 孙红巧,李郁金.165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河北医学,2009,15(1):102-105.

[3] 郭悦鹏,杨瑞民.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抽吸和切割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陕西医学杂志,2002,31(7):597.

[4] 钟淘,于红光,王勇,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术后气胸发生率的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232.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4

关键词:观察;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44-02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国内小儿肺炎占住院人数的24.5%~56.2%,住院病死率1.7%~6.4%[1]。肺炎时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可致心肌损害,易合并心力衰竭,它是儿科特别是婴幼儿危重症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以有效的抢救患儿生命。如抢救不及时,常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本院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儿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治护理模式进行了改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前来我院儿科就诊的6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均具有典型肺炎及合并心力衰竭表现,诊断均符合卫生部制订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重症诊断标准(1987) [2]。年龄最小30 d,最大5岁,平均10~25个月,其中6个月以内者35例,占55%,6~12个月者19例,占28%。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1岁,采用优化流程,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2岁,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二组患儿均符合儿童肺炎及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其它并发症的肺炎患儿,如脓胸、败血症、脓气胸等。并排除扩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1.3观察要点:(1)心率:心率的增快是心力衰竭较早出现的体征,是小儿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若婴儿心率>180次/min,幼儿>160次/min,儿童>120次/min,要考虑是否有心衰的可能[3]。对重症肺炎要及时连接心电监护仪以便于监护。 (2)呼吸: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特别强调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当婴儿呼吸>60次/min,幼儿>50次/min,儿童>40次/min[4];并伴有唇周发绀、三凹征、点头呼吸或抬肩样呼吸、鼻翼煽动时,应视具有肺炎及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要多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状态(尤其是在住院的24小时内),神志、面色、呼吸及脉搏等变化情况。

1.4观察指标:对6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分组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d)、心衰纠正时间(h)、平均住院费用(元)。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护理措施

2.1对照组护理方法:患儿入院后首先遵医嘱严格按时、按量给药,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记录呼吸频率、深浅度、节律。凡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灰、紫绀等情况,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根据患儿情况,每2~4小时测试一次体温、脉搏,病情需要时随时测量。对于持续高热不退的患者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同时做好口腔与皮肤,保持口腔与皮肤的清洁。同时观察记录患儿精神状态、心律,心率;其次,保持病室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2.2观察组护理方法:本组患儿护理方法是在上述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门急诊收治疑似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后立即电话通知病房,病房护士接到电话后,在准备床单元及各种抢救器材和药品的同时通知医师及时到达,患儿进入病室后立即吸氧,医师及时进行诊断评估病情,并进行采样、检验。护士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办理入院手续,常规处理医嘱,制订个案性护理计划。进过以往的护理体会和经验得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详细的护理措施:(1)定时更换,卧位时头部套高30~60℃,以减轻腹部对肺部的压迫,有利于呼吸功能改善和分泌物排泄。(2)休息可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小组织对氧的消耗,从减轻心脉负担。保持室内安静,减少一切刺激,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探视,必要时应用镇静剂,以确保患儿休息。(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进食要少量多餐,切勿过快过饱,并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4)病房空气要疏通,按时疏通凤换气(每天保证通风3次),但要防止对流风,为患儿提供舒适的环境并注意保暖。温度保持在18-22℃左右,湿度保持在55-65%左右。(5)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缺氧状态 ,患儿口鼻部优分泌物应及时擦干净,头部尽量后仰,防止舌后坠。必要时给予翻身,轻轻拍击胸背部和雾化吸入、吸痰等处理,并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给氧气吸入治疗,以改善缺氧状态。(6)保持患儿呼吸通畅,及时为患儿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通畅不仅还有利于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还有得于体内外气体的交换,从而减轻症状,改善机体缺氧状况。(7)应用心电监护及时监测心率,纠正心力衰竭,采用留置针穿刺静脉,遵照医嘱便于随时用药,及时应用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是抢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成功的关键。

3结果

4讨论

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我国的住院儿童中肺炎患儿占25%~56%,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由于儿童呼吸、循环功能尚不健全,肺部发炎时,导致患儿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氧气补充不足而致低氧血症、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等,并导致心肌损害合并心力衰竭[4],儿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儿童肺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变化快,加之儿童反应能力差,及时治疗不仅可为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而且对提高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为此,我院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小儿肺炎合并心衰诊治护理方案,患儿从急诊或门诊诊断后,第一时间通知病房做好接诊准备,并及时诊断和接受相关治疗,缩短了检查及诊断时间。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显示,观察组32例患儿平均心衰纠正时间为32.8h,比对照组平均心衰纠正时间缩短了13.7h,从平均住院时间显示,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8d,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4d,且平均医疗费用较对照组少500元。结果提示护理流程的改进对患儿的预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儿童肺炎合并心衰,能形成高效、快捷的急救路径,改进后的护理流程对患儿的预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减少了患儿的医疗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诸多因素可是肺炎加重,进而导致心衰。如病区环境不安静,病室内温度和湿度不适宜、空气污浊、药物应用不当、输液熟读慢等。因此,护理人员应用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去除上述各种诱发心衰因素,使心衰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儿童由于各种器官发育尚不健全,屏障功能不足[5],因而导致部分肺炎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重则还会危急生命,优化的护理流程可保证患儿在第一时间接受如吸氧、及时用药等治疗,因此,观察组患儿预后等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李尚娣,陈海英,李作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肺炎并发心衰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2):200-201

[2]袁壮,董宗祈,鲁继荣,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3]寇东灿,张军辉,王宏权.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检测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45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5

[关键词]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老年;炎性假瘤

[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114-02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非特异性炎性增生性肿瘤样病变,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1]。仅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方面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主要针对肺部恶性肿瘤、结核等,具有操作简便、取材样本较大、诊断准确、并发症少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肺周围肿瘤的定性诊断。本研究收集本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老年患者资料,探讨其在老年人群肺周围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本院怀疑为肺周围肿瘤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的3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0~72岁,平均(65.3±4.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如咳嗽24例、咳痰21例、低热8例,胸痛5例、血痰2例。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周围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缘光滑锐利,部分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胸部CT检查显示胸部肿块大小为2.3 cm×2.5 cm~6.7 cm×7.4 cm,境界清楚,瘤体有单发或多发小空洞,肿块周围长毛刺胸膜增厚粘连征象。全部患者中排除出血性疾病、心功能不全、肺大疱、肿块紧邻大血管与心脏以及精神不佳无法配合肺穿刺活检者。

1.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方法

患者根据胸片显示肿块的位置不同行侧、仰、或俯卧位,先行CT薄层扫描,层厚为0.2~0.5 cm,确定最佳穿刺平面,取距离肿瘤主体平面最近的肋间隙为进针点,并进行体表标注,然后测量胸壁厚度、胸壁至肿块中心与边缘的距离,以及进针角度、深度等。明确上述各穿刺要素后,行常规消毒铺巾,并行穿刺局部麻醉,采用美国Super-Core Ⅱ 18-20活检穿刺针按确定的角度、深度进针后,嘱咐患者均匀呼吸,行CT扫描确认穿刺针位置准确后,令患者屏气后行切割取材,所取肿块组织涂片用甲醛固定后,送病理检查。穿刺完成后行CT扫描,观察气胸及出血情况,并进行对症处理,术后常规抗感染及止血治疗3~4 d。

2 结果

2.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准确性

本组32例患者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假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炎性假瘤30例(包括假性淋巴瘤4例,浆细胞肉芽肿6例,纤维组织细胞型9例,假状瘤11例),另外2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腺癌1例、结核1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3.8%(30/32)。

2.2 穿刺的安全性

本组32例老年患者肺穿刺检查后CT扫描显示2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经吸氧及卧床休息治疗后,气胸自行吸收;另有1例患者出现肺部少量出血、痰中带血,给予止血药物加压包扎等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穿刺安全性较好。

3 讨论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实质非特异性炎性增生性肿瘤样病变,多为肺内单发性肿块。肺炎性假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非特异性炎症,若肺部炎性病变迁延不愈则致结缔组织增生机化,进而局限化形成瘤样肿块[2]。有学者认为绝大多数肺炎性假瘤起源于机化性肺炎[3]。Devuassoux等[4]研究认为,肺炎性假瘤可能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特殊晚期疾病,主要体现在肺炎性假瘤是由各种炎症细胞及间叶组织构成,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及梭型间叶细胞。

目前关于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患者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并且1/3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低热,部分患者还有胸痛、咯血,仅根据临床症状较难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恶性肿瘤鉴别诊断;而胸部X线检查肺炎性假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影,部分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与肺癌很难鉴别[5]。因此肺炎性假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确诊。

近年来随着放射学技术的发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逐渐完善,成为肺内周变型实质性病变的常用诊断方法之一。相对于开胸活检的大创伤、高费用特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创伤小、费用低、安全性高,适用于肺周围病变的定性诊断[6],但穿刺要注意CT定位的准确性,进针后要确保穿刺针已经进入病灶,在采集样本时要保证足量,以免采集到坏死组织或周围肺不张部位[7]。本研究患者经皮肺穿刺诊断肺炎性假瘤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达93.8%,准确性较高。经皮肺穿刺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咯血,研究显示经皮肺穿刺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穿刺深度有密切关系,穿刺越深,其发生率越高,因此在CT扫描时要尽量控制穿刺深度[8]。本研究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略低于文献报道,但仍提示临床应注意穿刺操作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老年患者肺炎性假瘤的准确率较高,并发症轻微,安全性高,费用低,因此临床对于怀疑为肺炎性假瘤的患者,推荐首先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

[1] 黎萍,刘景芳,肖婷婷.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3,3(8):692-693.

[2] 吴兴业.肺炎性假瘤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143,179.

[3] 徐启良.肺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29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23-24.

[4] Devuassoux G,Pison C,Lantuejoul S,et al.Pulmonary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complicating the course of a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pathy.a deceptive radio clinical presentation[J].Rev Mal Respir,1997,14(6):499.

[5] 张远强.19例肺炎性假瘤CT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84-84.

[6] 黄玉晖,何炳文,李炽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周围性肺部病变[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7(3):21-22.

[7] 朱结辉,黄学全,黎海涛,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4):1305-1307.

肺部护理诊断范文6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情况。《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健康相关权益。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沉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不可治愈且病情逐年加重。20XX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占89.66%,是最主要的职业病,且呈现地区性、行业聚集性等特点。近年来,尘肺病整体发病呈持续高发、逐年上升,且发病工龄缩短的趋势。存在尘肺病危害的企业数量大,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小型企业为主,且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主要分布在矿山、建材、有色金属、冶金等行业。尘肺病具有隐匿性和潜伏期长的特点,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尘肺病仍将呈持续高发态势。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截至20XX年底,我国农民工人数达2.74亿,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加上部分农民工缺乏职业防护和维权意识,农民工罹患尘肺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救治和赔偿。出台本《意见》,旨在提升对农民工尘肺病问题的关注,共同维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二、参与《意见》起草的都有哪些部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特别是尘肺病农民工医疗保障和生活救助等问题。本《意见》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安全监管总局和全国总工会等10部门联合制定。

三、当前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一是部分用人单位未落实主体责任,没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改善生产环境,不提供必要的或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不按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二是农民工尘肺病诊断难度较大。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是尘肺病诊断的基础,由于这些资料的提供、判定难度大,特别是农民工流动性强,提供相关资料比较困难,跨地区收集材料时间更长、难度更大。三是已出现尘肺病健康损害,但由于缺乏必要诊断资料不能诊断为职业性尘肺病的农民工医疗和生活保障差。由于部分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诊断为尘肺病,无法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和救助。

四、《意见》依据的原则和思路是什么?

针对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意见》的原则和思路是强化源头治理、保障合法权益、突出主体责任、加强部门监管、加强制度创新、注重政策衔接。

五、《意见》提出哪些工作要求和政策完善建议?

(一)强调尘肺病源头治理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

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粉尘监测、评价、劳动者告知、职业防护、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的主体责任,以及安全生产监管等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大对用人单位粉尘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职业健康检查率低的问题,强化用人单位为接触粉尘危害的农民工提供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责任。要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采取优化流程,加强质控,上门服务等方式,为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努力做到“应检尽检”。

(二)认真做好尘肺病诊断鉴定和医疗救治工作。

针对当前农民工尘肺病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制订具体办法,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时间,做到方便农民工尘肺病诊断,做到“应诊尽诊”。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组织产学研医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将尘肺病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列入有关科研计划。及时按规定将疗效可靠的尘肺病治疗药品列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三)解决尘肺病农民工医疗和生活问题。

明确了用人单位无法落实相关保障费用的尘肺病农民工,工伤保险要先行支付。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且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尘肺病病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相应待遇,并可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考虑到尘肺病农民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往往家庭生活困难,结合近年来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发展,要求各地落实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病农民工纳入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使尘肺病农民工能享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要求各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尘肺病农民工献爱心、送温暖,逐步形成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共同解决尘肺病农民工的生活困难。

(四)全力维护尘肺病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

针对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发挥工会组织督促、协调、维权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将接触尘肺病危害的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依法对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代表农民工对用人单位尘肺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