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例6篇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1

一、基本情况

中共南通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于2017年11月27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在各县(市)和通州区各选择1个镇作为市级试点,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2017年1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在海安市雅周镇、如皋市丁堰镇、如东县袁庄镇、海门市正余镇、启东市海复镇、通州区十总镇等六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同时,明确各县(市)、通州区在其他涉农镇选择一个村进行试点,全市共62个县级试点村。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于2018年3月6日下发了《关于印发<2018年度南通市推进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工作季度考评办法>的通知》,按季度考核,召开点评会。

二、主要成效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顺利。6个试点镇耕地面积41.7万亩,至三季度末,全市新增面积2.55万亩,累计完成建设面积31.21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4.84%,比年初提高4.58个百分点,其中,海复镇、袁庄镇、十总镇均已达75%以上,预计到年底所有镇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均能超过80%。62个县级试点村耕地面积26.1万亩,三季度末,累计完成建设面积20.9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28%,其中,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均已达80%以上,通州区接近80%,海安市占比53.28%。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实现了沟渠田林综合治理,桥涵闸站电科学配套,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综合应用,农田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田块平整肥沃,水利工程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到位,生产水平先进,产出高产高效的现代农田格局。

(二)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6个试点镇新增流转面积4.05万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28.54万亩,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8.44%,比年初高8.4个百分点;规模经营主体905个,新增规模经营面积3.77万亩,累计规模经营面积25.2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4%,比年初高7.85个百分点;其中,雅周镇、丁堰镇、十总镇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均超过60%,其余镇接近60%;62个县级试点村已流转土地面积16.61万亩,流转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3.53%;规模经营主体480个,规模经营面积15.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8.41%,其中,海安市、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均超过60%,通州区接近60%,如东县接近50%。试点单位注重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各方利益,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各地实际,合理界定土地流转价格,兼顾各方利益;实行土地预流转,注重风险防范;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强化服务指导。努力实现土地流得出、接得住、经营得好。

(三)社会化服务联盟建设初见成效。全市拟建社会化服务联盟126个,在建38个,已建36个。雅周镇四个服务联盟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联盟章程,其中,许家庄村和庞庄村服务联盟已正常运营,提供统一供种、集中育秧、灌溉打水、公益信息、农机作业、劳动力调配、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如皋市按照“有组织、有基地、有平台、有装备、有台账”的“五有”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联盟服务平台建设,丁堰镇鞠庄社会化服务联盟统一订购小麦良种60吨,为经营主体节省4.8万元。正余镇四个服务联盟均已通过微信服务平台正常开展服务。海复镇现代农业园区服务联盟和稻麦服务联盟已建成,开始正常运行。十总镇渡海亭村服务联盟已开始为广大农户提供中、晚秋蚕种预订服务,于家坝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联盟成员提供劳力调配和农资采购、统一植保等服务,今年已统一采购1350吨有机肥、麦种2.75万斤。

三、问题及建议

从目前情况看,“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中,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建设资金短缺。部分村高标准农田占比低,如海安市富港村、王院村、仇湖村,如皋市新港村,通州区四十里村等,高标准农田建成比例较低,且无新增建设项目;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标准偏低。服务联盟建设基础投入大,村集体资金匮乏。二是村集体经营风险高。一方面,村集体经营在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方面手续繁琐,利润分配政策不明确,存在制度瓶颈和廉政风险。另一方面,流转价格偏高,种植成本攀升,且受粮食价格低迷、政策调整等影响,预期种植效益较低。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工作基础、投资能力、推进力度等原因,试点镇之间、试点村之间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部分服务联盟建设进度慢,海安市雅周镇周机、杭瑶两个村集体烘干中心建设尚未完工,如东县袁庄镇4个社会化服务联盟基础工程建设均未完成,大部分试点村还未启动建设服务联盟。

为持续推进“三个全覆盖”工作,建议:

(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资金是制约社会化服务联盟建设的瓶颈,建议各地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提档升级,扶持社会化服务联盟建设,扶持规模经营。同时,按照 “谁得利,谁投资”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2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希望大家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各县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情况

(一)前期工作。8月24日,市农建办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冬~2011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方案)的通知》(亳农指办〔2010〕4号),要求各县、区针对近年来旱涝灾害所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按照打造"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总要求,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建设原则,统筹做好各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水利基础条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0月19日,市农指部下发了《关于2010年冬-2011年春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意见》(亳农指〔2010〕1号),随后各县、区相继出台了年度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同步充实调整了领导组织机构。

(二)各地动员情况。10月25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及"万名干部进镇村"活动总结视频会议后,市农指部全面动员部署了我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求各县、区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蒙城县于10月26日召开了全县冬修水利暨林业整地挖穴工作会议,县于11月4日召开了全县农田水利暨林业生产工作会议,涡阳县于11月9日召开了全县水利兴修动员会和现场会,全面动员部署今冬明春水利兴修工作。区水利兴修动员会正积极筹备,近日召开。9月10日县率先拉开我市今冬明春水利兴修序幕,涡阳县、蒙城县、区分别于10月20日、26日、30日相继启动了水利兴修工程建设。

(三)工程进展情况。

入冬以来,各县区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中小河流治理和大沟疏浚工程。利阚新河、赵王河治理项目资金已下达,总投资7500万元,10月29日开标,目前已开工实施。县西红丝沟、涡阳县二夹沟、蒙城县秃尾巴沟、区中心沟等大沟疏浚工程已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近日开工。

2。农田小区综合治理工程。县旧城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治理面积1。89万亩,总投资2368万元。

3。水源工程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和村塘改造工程建设,目前,已经新打机井1235眼,开挖村塘135面。

4。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今年8月,我市三县一区均争取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0年度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已开工建设,要按照计划稳步实施,按期完成;涡阳县项目正在招标,计划12月上旬开工建设;蒙城县、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正进行招标准备。

5。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今年,我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的工程建设,主要涉及茨淮新河灌区蒙城县鸭嘴沟站、塘路沟站,县张白行站拆除重建工程。目前,投资计划已经下达,县张白行站拆除重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招标内容的全部工程量;蒙城县鸭嘴沟站、塘路沟站拆除重建工程于2010年10月底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00万元,要按照计划于明年3月底完工。

截止2010年11月10日,我市累计投入劳动工日28。6万个,出动机械台班4。45万个,疏浚大中沟河道20条(其中大沟4条)16。5公里,小沟276条816公里,新打机井1235眼,新建村塘122面,完成土石方239。9万方,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4。6万亩,新增除涝面积5。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1万亩,新增蓄水能力19万m3。投入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2670。8万元。

二、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创建我市小麦千斤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近一段时间,各县、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治水思路、重点工程的布局安排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项工程建设开局良好。在治水思路方面,各县、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水利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加快推进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安排方面,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以综合效益为中心,科学安排治水项目。但是,新时期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要求我们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治理;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做到防洪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把水利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深化各项水利改革,努力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因此,各级必须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水利工作,调整治水思路,实行城乡统筹规划,开展综合整治,进一步增强水利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紧抓好。

三、明确任务目标,抓好重点工程

(一)任务目标

全市计划完成土石方1400万立方米,投工投劳工日100万个;新打和恢复机井8170眼,新建桥涵6000座,开挖村塘564面,建设3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26万亩,新增和改善防洪面积24万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1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5万亩。

(二)建设重点

一是以中小河流治理和大沟疏浚为重点,全面做好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结合涡河近期治理新建的沟口涵闸和村镇排水涵工程,调整和理顺沿涡排水系统,以赵王河、利阚新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和跨乡镇大沟疏浚为重点,依托农田小区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蓄水排水工程综合配套建设,重点搞好水、路、渠、桥、涵、闸等排灌系统的配套,全面提高防洪除涝标准,涵养水源,实现生态水利和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是完善田间灌排工程配套建设,做好农田综合治理。全市计划农田综合治理片80处,每县区不得少于20处。各县区要以落实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实施小麦千斤市、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和标准良田建设等项目,依托万亩小麦示范片项目,每个县区要建设3-5处万亩高标准农田治理片,完善田间灌排工程配套建设。同时,重点治理低洼易涝区和做好旱涝保收农田小区综合治理片建设,确保全面发挥效益。

三是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扎实推进区、县、涡阳县、蒙城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要把区十八里镇、涡阳县楚店镇、蒙城县篱笆镇、县西红丝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项目建设作为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节水工程的技术要求实施,采取多种模式发展节水灌溉,实现农田旱涝保收,达到节水、节能、节电、节地,全面完成8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

四是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和大中型涵闸除险加固建设。各县、区要切实结合《省淮北地区应急抗旱打井实施方案》和《各县区农用抗旱机井规划》,采取得力措施,消除抗旱死角。有条件的地方,在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排涝的情况下,按照《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和《大中型涵闸除险加固规划》,修建涵闸等拦水工程,拦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切实增强灌排能力。跨乡镇大沟疏浚后要做好蓄水节制工程建设,重点做好蓄水保水和涵养水源。

五是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县张白行站和蒙城县鸭嘴沟站、塘路沟站拆除重建工程,要严格按照省水利厅批准的初步设计要求,制订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建设工期,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确保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迅速掀起冬修热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责服务。一要切实加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领导,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各级各部门协作共管的局面。实现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资金筹措到位、考核奖惩到位。二要各级水利部门要全力以赴,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积极主动地加强技术指导。三要发改、财政、农业、林业、国土、宣传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发挥各自优势,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服务,确保水利兴修工作顺利开展。

(二)科学统筹谋划,强化项目整合。各县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抓住治淮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要求建设的水利工程入手,突出抓好防洪保安、跨乡镇大沟疏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和申报,做好农业项目、技术、资金、人员的整合,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落实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相结合,与实施小麦千斤市、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相结合,做到以乡镇或流域、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三)深化投入体制,加大政策扶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管理"和"放开建设、管理和经营权"的原则,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社会投入为主体的投入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水利部关于完善小型农田水利民主议事制度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不断探索、创新"一事一议"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组织好农民投劳投资,更好的调动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3

1.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中央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度重视,连续两年以1号文件对若干政策提出了明确意见。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最基础性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利部门责无旁贷的责任。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体制改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2.1抓好江河湖泊堤防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目前我省中小河流、湖泊防洪体系还很脆弱,防洪能力还较薄弱。水利部门将继续加大各连江支堤、民堤民垸和湖泊堤防整险加固力度。继续完善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续建配套。切实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充分发挥现有水库的灌溉作用。

2.2加强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直接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限制了粮食生产优势的发挥。拟围绕基本农田,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扩大高产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一是抓好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二是抓好粮食生产县排灌体系建设。一方面,组织好我省整合的水利项目施工,另一方面,组织好国家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三是加大灌区改造力度,确保按期高标准完成任务。

2.3确保实现饮水解困和农村饮水安全目标 以人为本,解决好农村居民饮水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把工作重点转到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上来,以解决水污染、严重缺水等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全面推进安全饮水工作。

3.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3.1明确领导责任 对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要求水利部门全力做好工作。为此,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冬春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进一步完善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坚持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抓一批重点工程,办一些示范项目,并及时召开现场会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发展。

3.2认真落实政策 落实好国家各项支农惠民政策,保护和提高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用好国家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好现有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水利基建、水土保持、扶贫开发和农田水利工程专项补助资金等各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力度;在坚决按时取消“两工”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组织干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依法用好可调用的农民投工投劳。遭受水旱灾害较重的地方,将积极组织群众修复和加固各类堤防、整修渠道、挖塘打坝、打井建站、维修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发挥“统”的功能。对跨村、跨乡的流域性工程,由县(市、区)、乡(镇)政府通过人代会决定工程建设内容,根据“受益负担”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受益乡镇、村组,统一分乡镇、分村组织劳力,统一开工、竣工时间,实行会战;完善激励政策。

3.3加强工程管理 全面推行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力争用3~5年时间,使我省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管理要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准公益性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严格执行水价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管理和运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型农村水利设施权责不明、管理不善、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的问题。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搞活经营管理权,转让效益型工程,租赁资源型工程,承包公益型工程,实行滚动开发建设。

3.4推进“三民水利” 为巩固“三民水利”成果,完善“三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认真组织发展好“三民水利”。同时,切实组织好“一事一议”工作,确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要符合农民意愿,让群众真正拥有发言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不断完善乡村号召、能人发动、协会组织、账务公开的办法,让群众心悦诚服地投入水利建设。积极引导、支持、鼓励民营主体兴办水利工程。以利益为纽带,吸纳民间资金为资本,共同开发水资源市场。在推进民营水利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民营水利的市场准入规则和机制的研究,既引导,又规范;既建设,又管理;既放开一些领域让其开发,又防止掠夺性经营。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为改善自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投工投劳。

4.对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几点建议

4.1建议出台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服务于农业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绝大多数建设年代久远,各级财政投入的欠账过多,致使工程建设标准低、设施配套不全,老化损坏严重,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弱;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小型水利工程运转失灵。农村体制改革后,农村土地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农民分散经营,已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三位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枢纽轻配套,致使小型水利工程,形成“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局面;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加之投入不足,以致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4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自本市金山区和崇明县先后被水利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来,本市抓住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机遇,健全机制,多措并举,基本实现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由单向突破向整体推进的三个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设概况

2009至2012年度共投入建设资金14108.2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900万元,市财政安排资金5701.66万元,区县、乡镇配套资金3506.63万元,共建成灌溉泵站198座、衬砌明渠192.73公里、低压管道93.88公里、喷微灌工程5099亩、排涝泵闸(站)34座、节制(涵)闸16座等。

二、主要做法

1、健全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重点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区(县)分别成立了以财政局、水务局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跨部门、多行业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定期召开推进会议,保证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四联合”(联合编制规划、联合调研需求、联合审查项目、联合验收考核)的要求,农业、水务、财政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农业部门提出建设需求,水务部门做好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统筹安排和监督管理;相关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配合密切、运作高效的联系会议制度,合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2、竞争申报,规范编报程序

根据《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按照“竞争立项、择优确定”的原则,成立专家组对各区县上报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比选,确定重点县名单,并及时在网站上进行公示,保证筛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并及时将重点县名单及申报材料以正式文件联合上报财政部、水利部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及时下达建设计划,保证了本市重点县建设的方案质量和顺利实施。

3、科学规划,明确目标任务

根据《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及时启动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编制工作。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指标体系,提出“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以金山区、崇明县作为试点,开展农田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为解决开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干什么好”的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重点县依据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做好项目储备,编制建设方案。

4、建章立制,加强建设管理

一是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市水务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同时,市水务局专门出台了《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初步设计)编制指南》,使得项目建设管理和前期工作有章可依。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重点县项目实施严格参照建设程序开展,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形成了水务局行政主管、市水利管理处行业管理、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站质量监督、监理公司现场监理、审价审计部门资金监管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管理格局,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严把质量管理关、技术指标关、现场管理关、资料管理关,坚持工程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5、落实资金,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计划下达后,市、区(县)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特别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10%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为重点县建设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规范化运作,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格根据项目进度拨付工程款,保证资金安全、规范、合理使用。

三、建设成效

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目标。

一是农田水利配套逐步完善,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改善灌溉面积1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1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9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二是圩区除涝能力逐步提高,防汛效益显著。项目区内圩区除涝设施的建设,完善了圩区的防洪除涝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除涝格局,圩区基本达到了二十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增强了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安全。

三是水环境质量逐步提升,环境效益显著。农田灌排设施的改造不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有效减少了水、土、肥、农药的流失量,减轻了河水污染程度,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形成了良性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了农业生态平衡。通过排涝设施的运行调度,实现了圩区内水资源的循环,调活了水系,提高了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了河道水质及面貌,美化了农村环境,营造了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几点思考

(一)存在不足

1、建设规模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重点县建设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任务艰巨,重点县建设规模不能面面俱到,需求与可能的矛盾较为突出,今后的建设任务还很重。

2、长效管理与标准要求有一定差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设备日常运行维护不到位,长效管理工作与规范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效益的长久良好发挥。

3、乡镇建设资金配套压力较大。随着中央1号文件贯彻落实的不断深入,水利建设投入在逐步加大,乡镇的压力较大,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及时到位。

(二)对策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本市贯彻实施意见为契机,进一步调整优化水利项目资金投入政策,进一步减轻乡镇资金配套压力,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保障水利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继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力度,统筹安排用途相近的拆坝建桥、水系沟通、小型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资金,加快推进区域农田水利建设,形成整体规模效应。

三是加强设施长效管理。按照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排涝设施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农田排涝设施改造到位、绿化配套到位、通讯防盗到位、公告公示到位、台账资料到位、考核验收到位;同时研究制订农田灌溉设施管理养护技术规程,指导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本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长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J].中国水利,2009(3).

[2] 仇荣.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J].中国水利,2011(3).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5

经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水利兴修和林业生产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认真总结去冬今春水利兴修和林业生产工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今冬明春水利兴修工作。下面,根据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水利兴修工作

(一)总结经验,正视差距,提高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自觉性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群积极主动、扎实苦干、顽强拼搏,去年的水利兴修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日最高上工劳力达万人,投入各种机械台,共完成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万个,完成土方万方,分别占计划的和。开挖疏浚大中沟条,小沟条,完成高标准治理片万亩,新打机井眼,村塘改造面。在去年冬修工作中,范集镇、漆园镇实施线北段沿路两侧综合治理工程,两个乡镇克服了战线长、面积大、施工难度大等种种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双涧镇和白杨林场对高标准治理片,坚持边治理、边配套,标准高、质量好;篱笆镇农田整治和洼地治理,规模大、面积大,综合效益明显;岳坊镇于沟清淤疏浚工程质量好、标准高,可以发展引水灌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很多乡镇都能按照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部分乡镇,对水利兴修认识不高、信心不足、决心不大,对于已定规划没有认真的组织实施,效果较差;也有个别乡镇,去年的冬修水利没有干,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我们要正视去年水利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扎扎实实地抓好今年的水利兴修工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水利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当前,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要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还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今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今年的农田水利工作,根据省、市会议精神,按照税费改革的规定,今年还有个“两工”可以利用,我们要抢抓政策机遇,干好今年规划的工程。今后农田水利怎么搞,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已经明确,要改变过去用行政手段让农民出工的做法,发扬民主,尊重民意,利用“一事一议”政策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继抓好兴修水利工作。乡镇重点工程可以采取乡镇人代会讨论通过、发问卷调查;村办工程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取消“两工”并不意味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后就不干了,而是要充分尊重民意,不要行政命令。关于对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要求,同志强调,要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对水利兴修工作的投入,抓好月份的“全省水利突击月”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冬明春水利兴修任务。

为了认真搞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务局早在月份就开始调查研究,着手规划,在充分征求乡镇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今冬明春全县水利兴修总体规划,经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实施。

二、明确目标,主攻重点,扎扎实实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今年是我县实行税费改革的第三年,也是保留农民义务工和积累工的最后一年,农村每个劳动力还有个劳动积累工和个义务工,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要抓住这个机遇,用足用好“两工”,切实抓好影响排涝和灌溉的骨干工程,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月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今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全省

今冬明春水利基本建设,还要立足于大干,要争取主动,在秋种基本结束以后,迅速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工作的高潮。对有关政策问题,会议明确了今年仍有个“两工”可以使用。各地要抓住机遇,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解决跨乡镇、跨流域的大工程。明年“两工”将被取消,以后农田水利工作怎样开展,按照税费改革的规定,可以充分利用“一事一议”的政策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根据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今冬明春我县水利兴修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做到旱涝兼治,突出治旱。重点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地表水,抓好引、蓄、排、灌的配套工程;在地表水源严重匮乏的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坚持打井不放松。重点抓好三大工程建设,即茨淮新河大坝开发、高速公路和线两侧综合治理,同时抓好村塘改造和洼地治理,努力增加灌溉水源,扩大综合治理效益。计划今冬明春水利兴修全县投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万个,完成土方万方,建设旱涝保收田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新增除涝面积万亩,改造中低产田万亩,新打机井眼,村塘改造面。围绕上述任务目标,重点实施三大重点工程和面上重点工程。

⒈三大重点工程

一是界阜蚌高速公路两侧综合治理工程。界首至蚌埠高速公路横穿我县小辛集、吕望、乐土、柳林、双涧、白杨等六个乡镇(场),总长公里。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县的交通环境,也给蒙城创造了一个对外展示的机会,而且可以拉动我县的经济发展。同时搞好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的综合治理,既是效益工程,又是形象工程。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治理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综合治理纳入全县水利冬修的四大重点之一。该工程战线长,涉及范围广,规划总面积达万多亩。为确保工程质量,县水务局已经拟定了《界阜蚌高速公路两侧农田综合治理规划意见》,要求做到统一规划,分段分乡镇施工。要求沿线各乡镇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施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好面取土塘的整修,利用施工队的条件,派专人负责,高标准地整修好取土塘,以便开发利用。

二是抓好线北段两侧高标准农田治理。我县线北段跨漆园、范集两镇,全长公里。今年实施的重点是:按规划要求,高标准整修路肩和公路沟,同时抓好两侧农田整治。据水务局派员实测丈量,整修路肩、公路沟土方量为万方,其中漆园段万方,范集段万方。加上两侧农田治理、植树造林,任务艰巨。要求漆园、范集两乡镇要围绕线北段综合治理工程做到早规划、早动员、早施工,争取主动。工程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突出效益,做优质工程,发挥综合治理的整体效益。

三是茨淮新河大坝林业开发工程。我县茨淮新河大坝全长公里,坝顶、滩地加上坡地,可利用面积约万亩。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冬修水利时机,动员沿茨三乡镇对大坝进行整体开发,全面规划,植树造林。这是展示蒙城形象的重点工程,县委、县政府要求堤坝、滩地必须按×米的规格统一标准全部植树。篱笆、常兴境内的堤坝、滩地树行内一律栽植花生,冬季种植耐荫的胡萝卜和越冬蔬菜,增加效益。堤坝、滩地植树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三超”,即东超怀远,南超凤台,西超利辛,要求林业局要提早做好规划。规划原则是:没有林木的空堤空坝空坡,一律栽植杨树;有果树的要规范;成片林木有缺棵断线的,缺一棵补一棵。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挖穴,统一树苗,统一标准,统一栽植,统一承包,统一检查验收“七个统一”,树穴必须做到公分见方,杨树苗必须在米以上,最终实现质量标准一流、生产管理一流、经济效益一流的目标。堤坝内现存的竹园、码头可以保留。关于造林资金问题按照“谁承包、谁拿钱、谁所有”的原则,自购树苗。待专项资金到位后,再实行以奖代补。沿茨群众不愿承包栽树的,堤坝、滩地要统一收回重新发包,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分流下岗职工承包大坝,绿化造林。关于堤坝防洪道路问题,茨淮新河堤防道路是重要的防汛通道,也是连接三个乡镇交通通道,在堤坝、滩地植树绿化的同时,要求三个乡镇要严格按照县河道管理部门的要求,全面高标准的对堤防道路进行整修,纳入三个乡镇冬修任务,参加全县的冬修评比。工程结束后,由县指挥部统一组织验收。

在抓好三大重点工程的同时,还要高标准地实施好两大项目工程。

一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该项目工程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今年我县积极争取了眼饮用水机井的项目投资,工程实施后,不仅解决了项目区人民的饮用水问题,同时也扩大井灌面积亩。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发挥最大效益,我们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工程验收程序。目前已完成机井眼,力争月底全面完成,申请省、市验收。

二是许町、楚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该工程的具体实施由县黄办负责组织落实。

⒉面上重点工程

一是井灌工程。今年计划全县打机井眼。实践证明,井灌是解决我县农业抗旱灌溉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井灌工作,全面规划,分年度实施。要多种形式发展井灌,采取三井一齐上,长远规划打机井,着眼当前小口井,村前村后手压井。要多渠道筹集打井资金,以自筹为主,在乡镇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适当给予补贴。总之,要坚持常年打井的指导思想不动摇,通过“三井”齐上,“四小”并用,从根本上解决抗旱水源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大、中、小沟疏浚工程。我县大、中、小沟经过多年治理,基本上解决了排涝问题,但由于堵坝多,加之多年淤积,一旦遇到短期内局部暴雨,仍有发生局部地区内涝的可能;但从灌溉引水方面讲,地表水源减少,要发挥原有的工程效益,疏浚大中沟引水灌溉,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大、中、小沟的疏浚治理,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突出解决引水和排涝的主要矛盾。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个工程重点,利用好今年的“两工”政策,综合治理,做到当年施工,当年见效。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地实施大中沟治理工程,既要执行政策,又要量力而行,关键要突出效益。:

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自我县实施“”工程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今年,除沿茨三个乡镇、沿高速公路两侧个乡镇、线北段个乡镇以外的个乡镇,要把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放在高标准农田治理片建设上,要求严格按照沟、渠、田、林、路、桥、涵、站、井、村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原则,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治理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按照十位一体,综合治理的原则,今年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标准治理片。要求每个乡镇每年治理面积不少于亩。对有水源保证的地方,重点是恢复、完善、配套;对于没有水源和水源得不到保证的地方,重点进行打井,发展井灌治理片。要突出实效,量力而行,做到建一片成一片,确保发挥效益一片。今年规划高标准治理片处,规划总面积万亩。

四是村塘改造和洼地治理工程。旧村塘改造和洼地治理不仅可以改善村容村貌,还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提高群众收入和增加集体积累。板桥北淝河洼地治理和去年篱笆镇的窑场洼地治理,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今年要求每个乡镇要重点选择面村塘或处洼地进行高标准治理,实行综合开发,实现综合效益。今年乡镇上报洼地治理处,面积亩,其中板桥镇决定继续对北淝河洼地实施治理,可改造低洼地亩,增加水面亩,土方量万方。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决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硬仗

一要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水利兴修工作的领导。为抓好今年的水利兴修工作,县委、县政府已成立高规格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对三大重点工程,县里已研究成立三个工程指挥部,以加强对三大工程的领导和督查。要求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实行分工负责和目标管理,切实加强对兴修工作的领导。重点工程都要设立工程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要坐阵工地,现场指挥。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树立水患意识,认真践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冬修水利规划的每一项工程都要突出效益,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做无效工程和花架子工程。要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尊重实际,科学规划。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做到量力而行,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今年的冬修水利工作。真正把工程做成富民、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和“效益工程”,坚决做到无效益工程一个工不用,一锹土不动。

二要把握政策,落实任务。

今冬明春兴修水利,各乡镇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住改革机遇,用足规定的义务工和积累工,克服畏难情绪和拖拉应付思想,做到乡乡有重点工程,村村有任务,人人有指标,做到小工程、大规模。要利用好“一事一议”政策来解决工程建设及配套投资问题,严格把握“两工”的减免标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要提早准备,多渠道增加投入。目前,各乡镇的冬修计划已初步落实,要认真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认真抓好土地调整、作物茬口安排、兴修用工和经费、物资的落实等前期准备工作,使今年我县冬修水利工作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顺利开展。同时要多渠道增加对水利的投入。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农业丰收,落实结构调整的保证。在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同时,水利一定要有新发展。要多渠道增加对水利的投入,对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我们要努力争取国家支持、财政补助,但农民是投资的主体,当前在规定必要的投劳外,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问题,积极鼓励民办水利,对中小型水利工程要进行拍卖,实行卖旧建新。按照“谁受益,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多渠道建立水利建设投资的新机制。

四要统筹兼顾,抓好四个结合。一是兴修水利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围绕结构调整做规划,围绕高效经济作物、高产示范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做工程,二是兴修水利与绿化造林相结合,做到水利工程和林业挖穴整地同步进行。三是水利兴修要与文明村镇建设相结合,实施村塘改造和村庄环境整治,垫洼修路相结合。四是水利兴修和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相结合,努力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合理利用“两工”珍惜民力、财力,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无效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建议范文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为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已成为制约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促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重大意义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因而也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建设滑坡,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试点,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

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原则。

1.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国家要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增加劳动积累。

2.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3.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三、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

(二)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一是明确资金投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主产县。二是明确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完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四是制订补助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助标准,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五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筹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政府给予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水塘(库)和圩堤等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限额标准由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要加强资金和劳务的监管,对国家引导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