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市场分析范例6篇

秸秆市场分析

秸秆市场分析范文1

关键词:能源危机;博弈;秸秆回收

一、农户就地焚烧秸秆的原因

在我国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于秸秆变废为宝的观念并不成熟,且沿袭了传统的秸秆处理的方式,很多农户认为秸秆就应该就地焚烧,他们中的多数人环保意识并不强,也不懂得如何创新性的去寻求秸秆的更具有高效率的利用方式,总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的秸秆处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因素,主要是资金不足,时间紧凑,技术的不全,没有一个合适的市场来支撑这一行业。

(一)资金约束

如果不就地焚烧,那么农户可利用秸秆的途径可能就是用秸秆来饲养牲畜,然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如果农户要去采用秸秆来饲养牲畜,则购买牛犊等需要的资金将在农户收入中占据重要比例,而且秸秆饲畜还必须考虑到规模化养殖。因而,由于资金的短缺,用秸秆来饲养牲畜这一秸秆有效利用的途径在农村基本无法实现,在短期内,还存在极大的困难。

(二)时间约束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一般农户家庭的劳动力很有限,而农作物的耕种的周期却非常短,到了农忙时节,农民几乎都在抢收抢种,几乎没有时间去更好地处理秸秆,另外,由于劳动力的成本一般比较高,所以雇佣劳动力就相对而言并不划算,故而,我们说要使秸秆高效的利用存在着时间的约束,农民只好选在就地焚烧。

(三)技术约束

秸秆制沼,是农户有效利用秸秆资源的途径。且是可以推广的有效利用秸秆的途径,然而,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且没有技术,因此在沼气的管理上必然存在着技术的约束,这些约束主要表现在:由于季节不同出现的冬季产气问题以及沼气池出渣的清淘工作,对于我国政府而言,如何把沼气的技术普及给农户,将是一个难点,也必将是一个突破点。

(四)市场约束

作为农户,其快捷的处理秸秆的方式除了就地焚烧就是出售了,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能处理秸秆的企业甚少,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并不怎么值得投资的行业,而且企业还需要承担运输费用等等,所以农户虽愿意出售秸秆,但却没有合适的市场来支持这一交易行为,故存在极大的市场约束。如果政府能出台相应政策来扶持这一市场,也必将能带来秸秆处理的一个新的良好的突破口。

二、博弈模型

(一)构造模型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或是成本最小,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农民也不例外,农民作为理性人,无论他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都把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作为最终目标。理性的农民为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选择了秸秆的就地焚烧来作为秸秆处理的唯一方式。然而由于秸秆的就地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故而政府是一直站在其对立面,每年,政府都会相应出台一些禁令来阻止这一行为,然而显然,农民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必然会抵制这项禁令,从而使政府的政策失灵。现仅就短期做一个假设,并建立一个博弈模型,以期在政府与农户的博弈过程中,使得农户在选择秸秆还田的条件下,政府也可以成本最小化。

(二)博弈双方模型构建

A是理性农民,农民作为秸秆的拥有者,理论上是拥有对秸秆处理方式选择的一切权利。从自身利益出发,农民会选择一部分作为自身家庭的生活燃料,一部分直接就地焚烧。B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作为监管部门,首先其明确秸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能源,可以部分替代煤炭,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还田和饲料,因而为使秸秆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经济价值,政府部门更倾向于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阻止秸秆的就地焚烧,这就构造了秸秆利用的博弈模型。在该博弈模型中,农民的所有策略集合为(焚烧,还田)政府的策略集合为(补贴,监管)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博弈主体都是理性人,都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假设秸秆焚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为C,还田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为D,且A>B假设政府的策略集合互不相交,且假设政府进行的补贴为E,且E>A因为只有政府的补贴大于焚烧所带来的收益,农民才会放弃焚烧秸秆.政府监管的成本为F显然D

三、结论分析

从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出,最优的决策集合应该是(D+E,-E)与(D+G,-G),即不焚烧加补贴,还有不焚烧加提高秸秆回收价格,秸秆作为农产品的最终废弃物,在农民眼里得不到重视,但通过对国内外的实例研究中可以得出,这场博弈必须让农民选择不焚烧,且不论在短期与长期,其都必须在最优的纳什均衡所包含的策略集合里,但由于在博弈模型里并未考虑政府的投入来源,且从长期来看,若是科研取得巨大进步,则此时的D*将远大于原来的D,且此时的D*-H将大于原来的最优策略里的D,且对于环境,对于解决能源危机都是有益无害的。

四、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结论,本文认为,要想根治秸秆的就地焚烧,在短期内当然是通过各项补贴来作为激励,然而长期内,则是技术上的创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在秸秆的使用上有一个更好地途径最为支撑,则必然会使得农民不加埋怨的接受,另外,在短期内,则应该通过补贴来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秸秆还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秸秆这项资源的使用上必将迎来一个重大突破。

(一)在短期内发展秸秆还田

由上述分析可知,虽然秸秆有更多更好地用途,在国外也有很多将秸秆变废为宝的例证,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农村的现状,由于资金,时间,技术以及市场条件的约束,农户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秸秆的其他综合利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受时间约束的农村,由于劳动力在外就业以及劳动力成本增高,采取其他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秸秆全部打捆并运输到农户家庭或市场。显然,秸秆还田对农户来说其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比较低,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秸秆的特殊的生物组成,其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进而间接地提高产量,另外,由于秸秆还田还能取代肥料,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环境,是政府应该大力倡导的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政府在对秸秆禁焚进行补贴的过程中,也变相的处理了环境污染问题,将这一外部性的问题内部化了。

(二)政府应加强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

各部门应主动沟通,协调好农林畜牧等的行政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农户在劳动力缺乏和劳动力机会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物收割到下茬作物播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进行技术创新,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长期的最优纳什均衡。(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骥.我国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成本收益比较与约束条件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2).

秸秆市场分析范文2

关键词:低山丘陵区;秸秆;能源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075-04

Potential Estimation and Energy Utilization Status on Crop Straw in Xianning City

NIE Fei,WANG Yu-bo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China)

Abstract: Taking Xianning city which located in hilly region as an example, the total quantity of crop straw in this region was estim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ergy utilization from crop straw was analyz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crop straw should be mainly used for straw gasification and straw biogas projects in order to save the amount of crop straw, accelerat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hilly region; crop straw; energy utilization

低山丘陵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并且劳动力资源充足,开发市场广阔。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t以上,由于受气候和地势的影响,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性较强,土质黏重,耕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旱地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较低,加之对该地区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落后,作为能源利用时效率很低,导致农村能源缺乏加剧而更多地依赖柴草,使低山丘陵地区土壤贫瘠。以低山丘陵地区的咸宁市为例,对该地区秸秆资源量进行了科学测算,分析了目前咸宁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发利用该地区秸秆资源的途径,以期为低山丘陵区秸秆能源化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咸宁市秸秆资源量及分布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全市面积9 861 km2,其中山地、丘陵地区占83.6%,总体构成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带[1]。咸宁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山区矿产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历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除水稻外,棉花、苎麻、甘薯,经济林木的油茶、油桐、鸟柏、茶叶以及柑橘等,都占有重要地位。

1.1 咸宁市秸秆资源潜力估算

2010年秸秆资源量的计算是根据咸宁市作物产量与对应作物的草谷比所得。因地域、作物种类、气候条件等不同,作物产量、草谷比参照咸宁市统计局资料及相关文献确定[2-4]。

由表1可知,咸宁市每年秸秆资源量为136.19万t,其中稻草92.18万t、玉米秸秆10.27万t、蔗渣10.32万t、油菜秸秆9.38万t,以上4种作物秸秆量达到秸秆总量的89.7%。

选取水稻秸秆、玉米秸秆、蔗渣、油菜秸秆作为主要作物秸秆。由图1可知,2005~2010年4种农作物(水稻、玉米、甘蔗、油菜)的产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2010年为122.15万t,较2005年增长了24.86%。国家在2011年开展了全国粮食稳定增产的行动,引导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更有效地保证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咸宁市未来的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也将不会下降,咸宁市的秸秆数量每年还将不断增长,未来秸秆资源产量将不会低于125万t。

目前,咸宁市农村居民使用秸秆、柴草等作为炊事用能占68.2%,且还有23.8%的农村居民使用煤用于炊事用能[4]。2010年咸宁市农村用电量3.70亿(kW・h),相比2005年增长了36%[5]。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传统能源消耗还会进一步扩大。而在未来秸秆资源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秸秆资源焚烧、过剩和浪费问题将会日趋严重。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1.2 咸宁市秸秆资源分布

由图2可知,咸宁市各地的秸秆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是由于各县(市、区)的土壤特性、土地面积、资源禀赋、劳动人口等多因素造成的。尤其是通山县,山地居多,其中“五山相连”(九宫山、太阳山、太平山、大城山、大幕山),由于地势影响,当地秸秆产量相对低得多。因此,选取咸宁市秸秆资源密度作为分析指标,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咸宁市各地秸秆分布情况。秸秆资源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单位面积秸秆资源的数量,以反映该地区秸秆资源的丰富程度[6]。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各地作物播种面积和秸秆资源量作为反映咸宁市秸秆分布的指标。通过咸宁市各地秸秆资源量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得到咸宁市各地秸秆资源密度,2010年咸宁市各地秸秆资源密度。

咸宁市平均秸秆资源密度为566.11 t/km2,其中嘉鱼县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密度最大,为977.75 t/km2,其次是赤壁市和通城县,秸秆资源密度分别为555.17 t/km2,564.19 t/km2,而咸安区和通山县的秸秆资源密度因作物播种面积、地势因素不及全市平均值,秸秆资源密度分别为408.50、395.25 t/km2。由于地处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的结合部这个地理优势,嘉鱼县除了是全省水产大县之外,还是全省56个粮食主产县之一,主产苎麻、小麦、水稻等作物。由图3可知,嘉鱼县的秸秆资源在全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秸秆资源分布集中,加之为全市少有的长江冲积平原、切割残丘的地貌,且境内平原与丘岗地区气候无明显区别,所以,在考虑秸秆收集、储运的成本和费用等因素时,嘉鱼县、通城县和赤壁市较适宜进行规模较大的生物质(秸秆)发电、秸秆集中供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等项目,以缓解每年大面积秸秆资源废弃、焚烧污染环境的现状。

2 咸宁市秸秆能源化利用分析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气化、直燃发电、固化成型及炭化等。秸秆气化又分为秸秆生物气化及秸秆热解气化。秸秆生物气化技术即秸秆沼气技术,主要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产生可燃气体;秸秆热解气化技术通常称之为秸秆气化技术,是将秸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热化学过程[7]。

2.1 咸宁市各地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

《湖北咸宁碳减排潜力形势研究报告(2008)》指出,“力争上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鼓励发展风电,引导发展小水电,大力发展火电,适时建设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石煤发电和沼气发电工程,全面推动农村沼气普及”。报告表明当前咸宁市除火电、水电、风电及核电之外,生物质(秸秆)发电和农村沼气工程是全市发展重点项目之一。

2007年通山县参与徐州市跨省跨市发展秸秆及其他农林废弃物发电连锁项目,与其签订了10MW芭茅秆发电项目,同徐州铜山、安徽怀远一起被列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工程,形成跨省秸秆发电连锁网;崇阳县的山区与丘陵交错,梯田和村庄旁长年堆积大量秸秆,为此,崇阳县2008年引进咸宁市首个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2008年崇阳县秸秆发电厂由武汉凯迪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2.25亿元,装机容量2×12MW,以秸秆(稻壳为主)为燃料进行发电,年耗秸秆20万t,节约折合标准煤约为10万t,每年为农民增收3 600万元;今年3月,由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的生物质(秸秆)发电厂在赤壁正式破土动工,工程建设规模为1×30MW高温超高压汽轮发电机组,预计年耗秸秆(稻壳为主)及经济林木枝干约22.5万t,可每年为当地供电1.5亿(kW・h),节约标准煤约11万t,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约4 500万元。

自2003年以来,咸宁市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掀起兴建农村沼气高潮。从2003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 350口[8],到“十一五”期间,新建户用沼气池7.98万口[9]。经过7年多的沼气建设,户用沼气池不断增加,后续服务体系不断跟进,全市沼气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全面推进了全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通山县三阳秸秆燃气有限公司是湖北省第一家秸秆燃气公司,2004年从河南省引进秸秆气化技术,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楠竹资源,生产燃气、竹炭、木焦油、木醋液等,生产的燃气可供千户,且每户每月只需40~50元即可满足家庭燃料用能。之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07年共同承担湖北省科技厅的科研项目――生物质微米燃料燃气制备及其应用示范。2008年研究开发生物质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技术,利用燃气发电的余热生产蒸汽并发电,发电效率达50%。此类技术适用于小型燃气-蒸汽发电供给系统,为当地农村提供了电力支持。赤壁市截至2009年底,农村户用沼气池18 200口,覆盖所有乡镇的92个村。当地沼气的发展,带动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已形成“猪-沼-粮、猪-沼-渔、猪-沼-果、菜”等发展模式。近期,嘉鱼县农业局深入开展羊毛岸、东村等5个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村户用沼气池后续服务的活动,专门组织一批技术、管理人员为户用沼气进行维护和管理,并为当地农户提供5 000份免费的户用沼气资料[10]。目前,崇阳县年产沼气29.2万m3(折合标准煤3.65万t)、有机肥近11 000 t的泉韵生态农庄大型沼气工程也正在筹备建设中。

2.2 咸宁市秸秆能源化利用途径

秸秆发电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秸秆发电项目在咸宁市呈现上升趋势,通过生物质(秸秆)发电的方式进行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热情异常高涨。但是应清醒地认识到,咸宁市总体构成为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秸秆分布散,加之秸秆比重轻、密度小、体积大,收集难;秸秆收集半径、运输距离过大,导致储运成本高;多数秸秆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只在30%~40%,且秸秆的燃烧值仅有煤的50%,在效率和价格方面无明显优势;秸秆发电的核心技术和设备主要来自国外,限制了企业规模和未来的发展进程。在目前有限的秸秆发电技术条件下,这些都将导致燃料成本偏高,加之当前存在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户出售秸秆的积极性不高等现状,在低山丘陵地带开展秸秆发电项目并不是最优途径。

多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气化技术不断改进,设备日趋完善。至今,全国各地研究机构已成功研制出大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如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干馏热解法秸秆气化技术、辽宁省能源研究所的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及发电技术、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的生物质中热值气化技术等;小型气化炉设备的研制开发,如中国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的ND系列生物质气化炉设备、江苏大丰宝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L-390A型气化炉、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的GSQ型气化炉、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研制的FB200型流化气化炉等[11,12];河北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研制的KF系列秸秆燃气装置,根据不同自然村设计200、400、600 m3/h等不同型号及产气量,热值在3 900~5 600 kJ/m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开发的MW级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目前已广泛用于农村秸秆及林木生物质资源较分散的地区。

秸秆沼气发酵工程是根据微生物发酵原理,秸秆中的N、P、K等元素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合成新的活性物质,产出优质有机肥料(沼渣、沼液),实现秸秆的能源化利用。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成本低,工艺简便易操作,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建1口8 m3的户用秸秆沼气池,每年可转化秸秆1 t[13]。若咸宁市每年建2万口户用秸秆沼气池,则每年可转化2万t秸秆,折合标准煤1万t。

咸宁市应着眼于各地丘陵地带分布情况,根据当地气候及资源条件,考虑在秸秆资源密度较集中的嘉鱼县、通城县、赤壁市进行适度规模的秸秆集中供气工程或气化发电项目建设;在秸秆资源密度小、分布散的崇阳县和通山县进行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小型秸秆气化技术或沼气发酵工程建设,有效地利用闲置的秸秆资源,减轻农民生活负担和秸秆过剩导致的环境污染。

3 结论与建议

1)咸宁市2010年秸秆资源产量136多万t,其中以稻草、玉米秸秆、蔗渣、油菜秸秆为主要作物秸秆,占总秸秆资源的89.7%。咸宁市秸秆资源分布不均,测算出咸宁市平均秸秆资源密度为566.11 t/km2,其中,嘉鱼县秸秆资源密度为977.75 t/km2,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通城县和赤壁市秸秆资源密度分别为564.19、555.17 t/km2。

2)咸宁市秸秆资源化利用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调整能源发展战略”渐成为咸宁市经济发展的主调,引进大型生物质发电龙头企业先后在崇阳、赤壁等地投资建设秸秆发电厂,每年均消耗秸秆20万t以上。同时,农村沼气建设也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十一五”期间新建户用沼气池7.98万口,后续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3)咸宁市应在秸秆资源密度较集中的地区,如嘉鱼县、通城县和赤壁市进行适度规模的秸秆集中供气或沼气发酵工程建设,特别是引入高效率秸秆发酵供气产肥装置,提高秸秆利用效率,促进发酵剩余产物还田,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以秸秆资源分散的地区的小型秸秆气化或沼气发酵工程为辅,减少秸秆废弃量,使秸秆中的有效元素回归土地,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4-17]。

4)咸宁市应依托国家确立的武汉城市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惠政策,结合全市生态立市和“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发展战略,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新能源企业进入咸宁市场;同时加快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和低品位煤炭资源,兴办较大规模的秸秆热电联产企业,增加秸秆的附加值,推动秸秆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和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全市能源结构调整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咸宁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咸宁调查队.咸宁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等.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11-217.

[3] 张培栋,杨艳丽,李光全,等.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J].可再生能源,2007,25(6):80-83.

[4] 咸宁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咸宁市统计局.咸宁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Z].咸宁:咸宁市农业普查办公室,咸宁市统计局,2010.

[5] 咸宁市统计局.咸宁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cn.org/tjgb/201103/18827. html, 2011-03-10.

[6] 那 伟,刘 鹏,张永峰,等.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分析评价[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4):413-418.

[7] 刘 渊,丁克宁,阎立衡.秸秆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简介[J].现代化农业,2009(8):45-46.

[8] 湖北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湖北农业年鉴2004[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9] 咸宁市政府研究室.2011年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

http://www.xianning.gov.cn/news/zfyjs_zfgzbg/2011/318/11318164332301JGCG1JK3BGGDA5H5E_3.html,2011-03-18.

[10] 耿海军,周 艳,邱 蓓. 咸宁沼气服务送上门[EB/OL]. http:// www . in-en. com / newenergy / html / newenergy-1153115362981988. html,2011-04-12.

[11] 张文斌,张龙全.秸秆气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农机化,2009(6):90-93.

[12] 高春雨,李铁林,王亚静,等.中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181-2183.

[13] 倪圣亚,臧宜萍,邓 晔,等.秸秆沼气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0(3):458-459.

[14] 胡晓明,张无敌,尹 芳. 云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67-11169,11175.

[15] 王文超,袁中金,陈瑜雯.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空间布局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80-18082.

秸秆市场分析范文3

1强化政府责任和管理

农民群众是秸秆利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但秸秆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在秸秆利用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政府牵头大力推进秸秆利用项目。若政府在秸秆利用工作中采取积极的措施,则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在苏州市,明确秸秆利用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秸秆利用工作,并将秸秆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发展规划纳入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同时采取积极措施落实秸秆利用工作的各项相关措施,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的干部目标责任和政绩考核制度。二是杭州市,该市在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上注重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发改委会同农业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强化对地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督促和指导[1-3]。

2制定系统的配套政策

推动秸秆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农民、企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顺应市场规律的要求,才能将秸秆利用工作开展好。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支持作用,在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完善和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使企业和农民均能从秸秆利用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收益,调动其积极性,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向纵深发展。在泰州市,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并在土地、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此外,对于主动将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户按面积进行补贴,提高双方的积极性。

3加大技术集成和研发

秸秆利用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要大面积开展秸秆利用工作就要求有一套完善、成熟、易于推广的利用技术体系。近年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的一些秸秆利用技术存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影响了秸秆利用项目的进一步开展,需要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秸秆利用技术体系要求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通过科研交流活动,集中科研力量,积极创新秸秆利用技术。在南京、泰州、镇江、徐州等地,由政府牵线,与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合作,聘请相关专家对企业进行指导,利用和引进先进的秸秆利用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率,造就一批当地秸秆综合利用的龙头企业,促进当地秸秆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4 设立秸秆生物质能发展专项资金

秸秆综合利用包括利用技术的推广、 收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重大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保障建设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经济保障措施。一方面,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如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设立了秸秆生物质能发展专项资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示范和秸秆生物质能产业建设进行补助,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融资渠道,有助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维持生存和健康发展[4-6]。

5构建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为了使秸秆利用工作顺利开展,就要构建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要从秸秆利用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切实需要的技术和服务,全面提升秸秆还田、秸秆产业化综台利用、生物质能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服务水平[7]。在扬州市,政府积极引导形成县(区)、镇、村3级服务网络,及时通过网络将秸秆利用的市场需求情况和关键技术普及到农户和企业。秸秆还田工作是秸秆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推进秸秆还田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相关的农业机械供应及维修、金融、保险等方面提供服务,并针对农作物秸秆分布广、收集运输难的问题,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作物秸秆收集配送等产业服务体系。

6参考文献

[1] 缪明.南通市秸秆综合利用的调研[J].推广天地,2010(10):28-29.

[2] 姚晓光.苏州市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及实施保障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143-145.

[3] 汪勤芳.杭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浅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62-163.

[4] 袁宝凤.加速秸秆综合利用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陕西农业科技,2011(2):210-213.

[5] 费广兵.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0(9):38-40.

秸秆市场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秸秆;易货合同;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09-010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14

秸秆禁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秸秆禁烧令无法根本上阻止农民继续大规模焚烧秸秆,并由此带来严重的雾霾天气[1]。2014年10月25日,长春市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高达500,秸秆焚烧是主要原因[2]。另一方面,现有生物质发电厂普遍存在秸秆收集难、即便是在国家大量补贴的情况依然很难实现收支平衡的现象。为什么政府年年发通知禁烧秸秆,年年禁不住?为什么农民宁愿冒着被罚风险去“偷”烧秸秆,也不把秸秆卖给生物电厂呢?有没有一条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于2014年11月专程到吉林长春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第一,在国家能源局与吉林省能源局共同支持下,吉林长春用“易货合同模式”――一种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新模式,发展秸秆颗粒成型燃料(以下简称颗粒生物质能),在治理秸秆禁烧、替代煤炭、解决农民冬季取暖、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供农民就业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值得有条件的地区学习借鉴。第二,颗粒生物质能是农村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改变农村用能习惯和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农村用能革命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它关系到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公平和中国能源发展的全局。用“易货合同模式”发展秸秆生物质能,将为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经济适用的途径,也是传统农业县乡发展新能源、实现农村用能革命的重要手段。

1 秸秆颗粒燃料发展的易货合同模式

秸秆颗粒燃料发展的易货合同模式是农村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一种新模式,它是指以秸秆颗粒燃料加工企业为主导,通过农民用秸秆换取秸秆成型颗粒燃料,实现秸秆收集、颗粒燃料加工生产的一种颗粒生物质能的发展模式。

该模式将解决农民用能问题与新能源产业稳定发展结合起来、禁烧秸秆与秸秆能源化利用结合起来、秸秆收集与秸秆成型颗粒燃料市场开拓结合起来,解决了农民炊事、取暖的能源需求,实现了禁烧秸秆和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目标。具体做法就是:秸秆颗粒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能源易货合同”。合同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农户每年用15 t-20 t秸秆跟企业换5 t秸秆成型颗粒燃料,同时要求农户与当地政府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第二,企业为签约户无偿提供秸秆成型颗粒燃料炉具和技术服务,用易货贸易的方式向签约农户每年提供5 t的颗粒生物质能。

该模式的核心是农民不花钱用自家地里的秸秆,换回清洁的颗粒生物质能替代煤炭取暖做饭;企业在少花钱实现秸秆资源收集的同时,锁定了颗粒生物质能用户,降低了经营风险。秸秆颗粒燃料发展的易货合同模式的魅力在于:自己不花一分钱、不要国家一分钱,农民就能用上清洁的颗粒生物质能,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生物质能时的秸秆收集瓶颈和市场开拓问题,是低成本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易货合同模式颗粒生物质能产业链条上,各利益关系见图1。

2 “易货合同模式”发展成型颗粒燃料新能源的优势分析

我们从产业链条下的利益主体,即农户、企业、政府,分析“易货合同模式”发展成型颗粒燃料新能源的优势。

2.1 农户利益分析

调查发现,用秸秆颗粒燃料取暖炊事对农户来说有三大好处。

2.1.1 变废为宝,农户不花钱用上了清洁的新能源

过去用秸秆烧火做饭,一家人需要2-3车秸秆,剩余的大部分没什么用;6个月的冬季,平均每户烧炕取暖得用2-3 t散煤,要花1 000元;现如今不花一分钱,农户用自家地里产的颗粒燃料,15 t秸秆换5 t成型颗粒,就够自家一年取暖做饭用能了。东白_村之所以写入我们的报告,是因为东白_村第10小组,一个自然屯的村民们基本都用上了颗粒燃料取暖做饭。东白_村位于吉林长春农安县城北偏西约40 km处,属杨树林乡。白_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1 265户,分布在16个自然屯。东白_村第10小组约有土地100 hm2,每公顷玉米地可产8-9 t玉米秸秆,地里产的秸秆足够全屯60户人家取暖做饭了。每年少烧散煤150 t,少花钱6万多元。

目前这种“易货合同模式”使用颗粒燃料取暖做饭,已在吉林长春杨树林乡2 000农户中推广,杨树林乡政府、医院、学校、敬老院和10个商业用户全部采用颗粒燃料供热[2]。由于秸秆收集、加工和农民用能相结合,农民既是秸秆的提供者,也是颗粒燃料受益者。正是因为不花钱可以用上清洁能源,让农户有了收集秸秆的积极性、禁焚秸秆的自觉性。

2.1.2 实现农田秸秆清理目的

农民大规模焚烧玉米秸秆主要是农业生产做好土地清理准备工作。目前主要是焚烧和秸秆粉碎还田,但是大规模秸秆焚烧和秸秆还田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是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形成板结,造成农田质量下降;还会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成。二是秸秆焚烧后留下的钾素和磷素,多呈不溶解状,很难被农作物吸收。三是秸秆粉碎还田,一方面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另一方面,秸秆粉碎还田须要深埋,这样就会把生土翻出,也会影响作物产量与质量。通过“易货合同模式”发展秸秆成型颗粒燃料,可以达到了农田清理准备的目的。

2.1.3 改善了农民自家的生活卫生环境

以往用秸秆直接做饭,燃烧效率低(20%)、灰尘多,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特别“埋汰”,到了春季秸秆生虫,家里环境卫生更差。如今用加工好的颗粒燃料做饭取暖,燃烧效率高(85%),火焰稳定接近天然气,几乎无灰尘,存放取用方便,干净卫生。

2.2 社会经济与环保效益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发展成型颗粒燃料新能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秸秆资源商品化利用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2.2.1 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显著

秸秆转化为成型燃料,涉及资源收集、加工、储运、锅炉燃具制造和服务五大领域,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可以促进农民就业。我们调研的吉林农安县杨树林乡年产5万t秸秆成型燃料示范项目,该项目直接吸纳就业180人,年创造工业产值3 7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3 000万元。吉林是产粮大省,年产秸秆产量4 000万t左右,按照吉林省规划,到2020年前开发秸秆成型燃料300万t(折标煤150万t),按我们调研的示范项目数据推算,吉林秸秆成型颗粒燃料产业的潜在吸纳就业1多万人,直接带动社会投资18亿元,年创造工业产值22.5亿元。如果按我们调研的林农安县杨树林乡年产5万t秸秆成型燃料示范项目数据,即那么吉林400万t需要投资24亿元,每年将创造工业产值30亿元,为企业带来收入3.6亿元。

2.2.2 环境效益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替代农村散煤,环境贡献大。调研的年产5万t颗粒燃料项目,如果其中3万t为易货模式,那么每年直接可为2 300户农民提供1.17万t的易货生物质能源,为农民节省了285万元取暖支出(假如散煤价格为350元/t),直接少用散煤5 800 t。替代2.5万t标煤的煤炭,减少CO2排放6.55万t、SO2排放600 t和NOX排放185 t。

如果吉林易货合同模式的成型颗粒燃料产业规模达到300万t,那每年可为减少煤炭200万t标煤,减少CO2排放390万t、SO2排放3.6万t和NOX排放1.11万t。为农村通过易货模式提供生物质能源70万t,为城市提供商品生物质能230万t,可供热6 000万m2,同时可以解决30万农户炊事和取暖用。

2.2.3 解决了秸秆野外焚烧问题

在调查中农户们反映,过去总为处理多余的秸秆伤脑筋,晚上偷偷摸摸到地里烧秸秆还怕被罚。如今因为秸秆可以免费换秸秆颗粒新能源,还免费给装炉子,所以大伙都愿意把秸秆收集起来送到站上(企业设立的秸秆代换便民服务站)换颗粒。如今全屯没有一户在野外焚烧秸秆,改善了空气质量,家里也干净了。

2.3 企业利益分析

在吉林长春我们还调研了生物质发电企业和传统模式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企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秸秆颗粒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2.3.1 降低了企业的运行风险

“易货合同模式”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锁定了部分市场需求,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行风险。在传统经营模式下,颗粒生产企业的资金占用量较大,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个年产5万t颗粒的企业,一个月收秸秆约5 000 t,每吨270元-300元,需要占用资金至少135万元。由于供暖的季节性及秸秆收集的季节性,必然带来颗粒的消费具有季节性特征,而工业生产是全年连续性的,若以存货2个月秸秆,那么资金占压将超过700万元,由此产生的货款利息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成本增加,势必将直接影响颗粒燃料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易货合同模式”使颗粒燃料生产企业大大降低了秸秆收集和存货的资金占用及财务费用。

2.3.2 市场竞争能力更强

与生物质发电企业及传统模式生物质颗粒燃料企业相比,易货合同模式的颗粒燃料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强。同样规模秸秆能源化利用量的电厂和颗粒燃料厂,在电厂上网电价0.75每度电补贴0.346元的前提下,在同等秸秆收购价格的前提下,电厂毛利润是40万元,传统模式颗粒燃料厂的毛利润是1 560万元,易货贸易模式颗粒燃料厂的毛利润是1 850万元,这里生物质颗粒市场价格为750元/t。“易货合同模式”颗粒燃料生产企业的颗粒燃料市场价格盈亏平衡点是655元/t,传统模式的颗粒燃料市场价格盈亏平衡点是710元/t左右。

2.3.3 投资更低,就业和环境效益更显著

与生物质发电企业相比,易货合同模式的颗粒燃料企业,其投资成本更低、吸纳就业和化石能源替代能力更强。同样规模秸秆能源化利用量的电厂和颗粒燃料厂,投资比是1∶0.63。目前具有经济规模的生物质电厂,装机规模3万千瓦,秸秆能源化利用量为25.6万t/a,初始投资在2.1亿元。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与经济收集半径的生物颗粒企业年产5万t,初始投资3 000万元,与秸秆发电厂秸秆能源化利用量相当的颗粒厂,初始投资1.5亿元只有电厂的 63%。同样规模秸秆能源化利用量的电厂和颗粒燃料厂,就业比是1∶5,化石能源替代率比是1∶4.9。

与生物质发电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产业链更长。颗粒燃料生产是秸秆利用的中间加工环节,不是最终环节。要实现秸秆的最终利用,还需要有城市供热、发电及农户等最终用户完成,其产业链条包括秸秆收集粉碎、成型加工、炉具和锅炉推广等。而生物质发电厂是通过燃烧直接将秸秆转换为电力送到电网。

3 问题及建议

3.1 秸秆成型颗粒燃料发展中的问题

第一,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我国农村能源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较少考虑农民用能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规划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农村能源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如农村电网改造、农村水电站、小型光伏发电、小型风电发电、农村户用沼气、节能炕、节能炉等的建设,使农村能源利用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的能源基础设施落后,能源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能源消费的商品化程度还比较低,能源贫困问题依然突出[3]。所谓能源贫困是指人们缺乏获得足够的便捷的现代能源服务的方法和途径,而长期使用传统生物质燃料(稻秆、薪柴等)的现象。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非商品性用能仍然占主导地位,秸秆、薪柴依然是大多数农户炊事取暖的主要燃料。据《中国农村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村60.2%、

约1.61亿户农户仍以柴草为炊事和取暖的燃料。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能源资源,但是在目前无论是生物质发电、还是秸秆颗粒燃料这些商品化能源的发展模式设计,都较少优先考虑解决农民用能问题,这也许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一个折射。据2012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形式主要有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炭化、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热解气化集中供气等,其中秸秆热解气化集中供气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的用户为29.0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11%;秸秆固化成型和秸秆炭化量382.05万t,占全国非商品化能源生活消费秸秆总量3.4亿t的1%左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在秸秆能源发展中,能够结合农村易货贸易习惯、并把生物质能源发展重点放在农村用能上,或许可以探索一条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农村能源现状的途径。

第二,农民生活能源消费支出习惯不利于秸秆能源化利用。我国农村生活用能支出较低,根据2010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的数据显示,户均生活用能支出316.5元/a。特别是吉林省户均生活用能支出只有87元/a,户用煤不足100 kg/a。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像吉林冬天取暖长达半年的北方省,农村商品能源的缺乏程度。究其原因既有收入水平和能源服务缺失的原因[4],也有用能习惯的原因。从吉林农村户均生活用能源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吉林农村多数农户是很少花钱取暖过冬。我们调研的东白_村,有些农民是有能力花钱买煤,取暖过冬。

第三,“易货”秸秆颗粒燃料发展模式尚处初期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在相关领域缺乏顶层设计,缺少行业标准;扶持政策不到位,用当地能源部门相当负责人的话就是“没有扶在点子上”。二是生产企业装备的技术含量不高,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以及生物质高效炉具等都有待改善,秸秆颗粒燃料生产过程耗能较高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完整,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三是秸秆颗粒燃料新能源“易货合同”模式还不成熟,需要更多企业和农户进行探索实践,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四是秸秆分散收集成本高,替代大集中燃煤供热的成本高,但在替代小型燃煤锅炉和居民用煤上有价格优势。

3.2 对策建议

由于农林废弃物的采收成本较高,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发展潜力受资源条件和经济性的限制,考虑到生物质成型颗粒的能源利用效率明显高于秸秆发电、生物质成型颗粒的易货合同发展模式明显好于传统模式,建议在作物秸秆富集的地区和林业“三剩物”较为集中的地区重点发展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探索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持续发展模式。

第一,在重点地区开展“易货合同模式”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的试点工作,探索一条将农民用能、秸秆能源化利用与秸秆禁烧有机结合起来的新能源发展之路。我国秸秆资源丰富,每年仅玉米秸秆就超过3亿t,其中约1.5亿t的玉米秸秆集中在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五省,这些省份都有发展“易货”秸秆颗粒燃料的资源基础和气候条件。建议在秸秆富裕、冬季时间长的北方省份设立示范项目,探索总结不同地区的“易货”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展模式。

第二,建议农业部设立国家“农村能源贫困扶助基金”和“农村秸秆能源化利用基金”,重点支持农业省区和农村能源贫困地区发展秸秆颗粒燃料。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新能源发展政策和节能政策时,适当向秸秆能源化利用倾斜,适当支持农民用秸秆颗粒燃料代替煤炭和薪柴。建议科技部门加大对秸秆收储设备的研发支持力度,加大对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生产设备的研发投入,加大对生物持炉具的研发投入。

第三,积极鼓励探索适合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各种发展模式。例如,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易货合同”模式,建立分布式大型沼气发电-有机肥综合利用项目,解决农村用能、用肥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深切感受到,用“易货合同模式”发展秸秆成型颗粒燃料新能源,可以调动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的积极性,改变农民以柴草为主要炊事取暖能源的现状,让农民用上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源,是农村能源生产、农村能源消费革命的抓手,它也是解决秸秆野外焚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赫男,陈沫.秸秆:变废为宝须扶持[N].吉林日报,2014-11-26(5).[Zhao Henan, Chen Mo. Crop Stalks: Switching Waste into Treasure Must Be Supported[N]. Jilin Daily, 2014-11-26(5).]

[2]佟继良.从禁烧秸秆谈治理雾霾[N].吉林日报,2014-10-29(7).[Tong Jiliang. Talking about Dealing with Fog and Haze from the Aspect of Crop Stalks Burning Ban[N]. Jilin Daily, 2014-10-29(7).]

秸秆市场分析范文5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利用 技术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55-01

一、前言

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作为其主要副产品之一的秸秆,也是一种可回收利用资源。长期以来,秸秆只是单纯的作为农村能源获取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秸秆被大面积的遗弃和无价值焚毁。从能源利用角度看,露天焚毁秸秆浪费了资源;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露天焚毁也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经济角度看,秸秆本身具有经济价值,焚毁造成了经济损失。如何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就成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地之一,本文结合鹤壁市玉米秸秆利用现状,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情况。

二、农作物秸秆生产现状及利用价值

1.农作物秸秆产生情况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作物产量高,秸秆资源充沛,最高年产秸秆6亿吨,其中以玉米秸秆为主。在地域分布上,山东、河北、东三省和四川的秸秆产生量较高,宁夏、青海、海南和上海的秸秆产生量最低;在作物品种上,秸秆产生量由高至低一次为玉米、水稻、小麦和棉花;在营养成分含量上,棉花秸含粗蛋白和纤维素最高,玉米秸含半纤维素最高,稻草含钙最高。

2.农作物秸秆利用价值分析

2.1用作燃烧原料

农作物秸秆最原始的利用方式就是焚烧,由于秸秆含碳量高,且富含钙、镁和磷等助燃元素,使得农村一直有使用秸秆取暖、做饭的习惯,目前在科技的支持下,农村开始利用秸秆气化和发酵产生沼气技术来清洁利用秸秆资源。

2.2用作饲料

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丰富的秸秆资源。玉米秸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占到三分之一,蛋白质和脂肪各占到2%,并且秸秆存储成本低,简单加工或直接饲喂牲畜均可,是理想的牲畜饲料。利用现代方法对秸秆进行氨化或者糖化可进一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增加畜牧养殖效益。

2.3用作肥料

秸秆富含微量元素,可在农闲时作为有机肥施放,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因复合肥产生的板结程度,增强土壤附水性。不同作物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在作为有机肥时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可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施放。

2.4用作工业原料

秸秆的主要成分为各类纤维素,以及蛋白质。单宁和树脂等,当前工业利用秸秆技术主要有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蛋白质、培养食用菌和合成氨基酸等。

三、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及存在问题

秸秆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环境保护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秸秆利用技术

1.1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最直接也最节省工时的做法,可以直接用机械粉碎的方式,直接在收割之后进行秸秆破碎,埋入土壤,技术要求水平低,适合在农村普遍推行。但是要注意某些秸秆的微量元素含量超过土壤的吸纳上线,过多施放会抑制来年作物生长。

1.2转化工业原料

当前秸秆工业利用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利用秸秆纤维素含量高的特点,采取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制造各种塑料制品和木材替代品,虽然此法的原料和产品对环境均无污染,但应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添加物对环境污染严重,如醋酸等;采用生物发酵转化的方式合成生物性蛋白,也是一个新兴技术,通过对有限粗蛋白的富集和转化,制造工业用蛋白质,但是纤维素降解是此法的难题;作为培养基生产食用菌如蘑菇、木耳等,此法已经在农村广泛使用,且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1.3秸杆作为饲料

秸秆可直接或简单加工后作为牲畜喂养的饲料,原料成本低,易于储存和加工,目前氨化法已经广泛用于作物秸秆的加工,加工后秸秆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

1.4秸秆的肥料化处理技术

通过将秸秆与家禽粪便混合,通过发酵、分解,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质,是绿色的天然有机肥,当前利用技术手段将此类有机肥进行技术处理和包装,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产业。

1.5秸秆厌氧发酵制沼气技术

新农村建设中的沼气池应用,就是以作物秸秆为基础原料,通过厌氧发酵,生成甲烷,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可以进行发电和燃烧,此技术的难点在于发酵周期过长,不能长期使用,并且在北方的冬天,由于气温过低,很难产生足够的甲烷气体供给使用。

1.6秸秆的压缩技术

通过压缩和炭化技术,将分散的秸秆改造成高密度燃料,成为可以面向市场的经济能源,可以用作发电、取暖和提供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煤炭。

2.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农村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由于群众对科技认识有限,且不再需要秸秆作为能源使用,导致了焚烧秸秆现象严重,此类现象应通过政府和社会联合解决,政府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禁止焚烧秸秆,社会应更多的参与到秸秆利用产业中来,解决秸秆使用途径过窄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也保护了环境。

2.2各种秸秆利用技术不够成熟,再使用和再加工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有害于环境的副产品,这些有害因素制约了秸秆再加工产业的发展。应该加大对秸秆利用技术的研发,尽快的提高秸秆利用率,对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副产品,秸秆利用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当前的秸秆利用技术过于粗放,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群众对秸秆回收再利用的认识也不够,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我们应该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尽快的将秸秆加工产业规模扩大,提高秸秆加工技术水平;同时,应该加大秸秆再加工宣传,从源头避免秸秆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产生。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深入研究秸秆加工技术,为农村秸秆利用寻找出一条真正有效的变废为宝之路。

参考文献

[1]沙洪林,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4):51-55.

秸秆市场分析范文6

关键词 秸秆;资源分布;综合利用;四川达州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15-02

秸秆是一种具备很多用处的可再生生物资源,通常是指稻谷、玉米、薯类、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后剩余的非果实部分[1]。达州市是四川省农业大市,农作物资源丰富,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带来了同样丰富的秸秆资源。利用好秸秆资源,不但能缓解因秸秆焚烧和废弃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通过制作有机肥、饲料和工副业加工等,将其变废为宝,转换成一定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民收入[2]。

1 达州市秸秆的种类

达州市秸秆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类和其他作物的秸秆。据2014年统计,达州市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约56.67万hm2,产生秸秆约363万t。其中,水稻秸秆121.44万t,玉米秸秆89.97万t,小麦秸秆31.79万t,油菜秸秆52.28万t,薯类秸秆38.92万t,其他秸秆28.80万t(图1)。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宣汉县、大竹县、达川区、渠县,这些地区秸秆产量占达州市秸秆总产量86.06%,其中最高的是宣汉县,约占整个达州市秸秆总量的23%(图2)。

2 利用现状

秸秆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秸秆综合利用程度的高低,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3]。近年来,在达州市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下,严格划定秸秆禁烧区域,大力推广了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技术,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从目前达州市开展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来看,主要为用作燃料、直接还田、作为饲料、作为食用菌基料以及作为工业原料。

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生活燃料是当前达州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用作燃料包括直接燃用和沼气产能2个部分,达州秸秆产能量最大,达到122.3万t,占达州市秸秆资源总量的33.67%。

3 存在的问题

3.1 利用方式粗放

达州市秸秆大多被直接还田和丢弃或焚烧,其所占比例为44.84%;仅8.69%作为饲料;其他如用作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并不普及。大量的秸秆废弃和随意焚烧严重危害着村民的生活环境,因而推进秸秆资源化、普及农村清洁能源迫在眉睫。

3.2 利用技术不成熟

科技进步是解决秸秆利用难的关键,秸秆综合利用在达州市还是一个新兴学科,缺乏专业研究人才,缺乏成果累计,资助研究能力较弱,原创成果少,规模化和集成化技术研究欠缺,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4-6]。例如,快速收贮和仓储技术、提高秸秆饲料消化吸收率技术;秸秆还田加速腐烂技术;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技术;适合达州市生产实际的秸秆便捷处理设施及配套技术;以达州市现有的秸秆利用技术,难以进一步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秸秆利用困难重重,推广难度非常大。

3.3 秸秆利用成本高

由于现今秸秆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很多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新领域的开拓必然生成额外的附加成本。虽然收购成本较低,但由于农户“散、小、广”的特点,使得收购秸秆耗时耗力,所需人力、仓储、运输等成本较高,致使企业盈利困难。

3.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宣传力度较小

目前,在达州市全区域内都严格划定了秸秆禁烧区域。但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推广秸秆资源化还缺少相关的政策,特别是对应的激励机制。就农户而言,尚未建立对农民的科研指导体系,缺少对秸秆还田、秸秆食用菌方面的补助,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对秸秆加工企业,秸秆发电、压块、制板等特殊利用方式也未给予额外补贴。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作用宣传不多,指导力度较小,因此广大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和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尚未真正理解综合利用能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

4 对策

根据对达州市秸秆产量及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达州市秸秆利用方式较落后,秸秆的利用率很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以下对策,以期能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扩大利用途径。

4.1 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为了提高秸秆资源化水平,不仅要引进国内、国际现今技术,还要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一方面要派遣科技人员前往秸秆利用先进的省、市学习先进的秸秆利用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并聘请优秀的科技人才为本市的科研人员培训。另一方面,要成立科研团队,着力研究具有本地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并延伸秸秆利用产业链,才能将秸秆资源物尽其用。

4.2 完善秸秆利用的政策法规

虽然达州市已制定了严禁秸秆随意焚烧的相关政策,但缺少针对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文件。对于秸秆利用企业,如秸秆发电、肥料、饲料、建材等,政府可制定减免税费、降息贷款等政策。对农户而言,如秸秆户沼气、秸秆食用菌、秸秆饲料等,政府可制定差价补贴、免费科学培训等激励政策。

4.3 提高人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

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非常重要。达州市秸秆资源丰富,但是废弃和随意焚烧现象仍然非常突出。部分村民虽然已响应地方政府文件,将秸秆集中堆放,但大多村民并不了解秸秆资源所能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各级农业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组织志愿者发放传单等多渠道的宣传,广大农户才能深刻了解到秸秆焚烧所带来的危害。只有政府、企业、农户多方位协调努力,秸秆的综合利用才能进行下去。

5 参考文献

[1] 杨捷,吕卫光.上海崇明岛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和技术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3):271-274.

[2] 李秋菊.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研究[M].南宁:广西大学出版社,2013:1-3.

[3] 王谦昌.莱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之管见[C]//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43-47.

[4] 包建财,郁继华,冯致,等.西部七省区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J].应用生态学报,2014(1):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