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文化论文范例6篇

羌文化论文

羌文化论文范文1

5.12大地震不仅使羌族的物质文化遭受严重损害,而且使许多艺术文化受到严重损害,如羌族歌、羌族舞、羌语、羌绣、羌俗、羌族音乐、等都因为传承人的逐渐消失和居住环境的变化面临消亡和异化。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虽然创立了文字,但是随着西夏的灭亡也已经成为死文字),艺术文化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地震前98%以上的羌族居住在四川,主要聚居在北川、茂县、汶川等县,这几个县都是地震的重灾区,约有3万羌族人遇难或失踪,其中有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等。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地震使羌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羌族艺术文化将有可能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危机。国家高度重视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总理及时做出批示“一定要抢救保护好羌族文化”。文化部在灾后立即启动羌族重灾区文化保护行动,并从语言、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搜集和展示等多角度进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立体式”保护。国家民族委员会在成都成立了“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工作基地”。四川省文化厅提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2008年6月,羌族刺绣和羌年等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文化读本》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这些措施对于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政府可以支持,但不可能完全包办。著名的旅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大悟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从挖掘、提炼、交流、传承中保护羌族艺术文化;蒋彬教授和张原老师提出要“形塑居民的价值取向,激发民众参与公共仪式的激情,最终在人们一种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马宁老师提出要通过摸底、全民参与、广泛宣传等方式来保护羌艺术文化。这些观点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也都不全面。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战略,政府的帮助、扶持无疑是重要的,羌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救也是重要的方面,同时羌族艺术文化也应该通过与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走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共同推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创办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正式发文为本科独立学院,设有造型与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广播影视系、公共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五个教学单位,开设有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等二十余个本科专业和近十个专科专业。由于地处绵阳,早在地震之前,人文艺术系(公共管理系前身)、视觉传达设计系(造型与设计艺术系前身)和音乐系(音乐舞蹈系)依托公共事业管理、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结合羌族文化艺术开设相关专业方向,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相关课题调研,出现了一批成果。地震对羌族艺术文化造成的损失令学院上下无不痛心,除了利用校区作为受灾民众的聚居点之外,还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的优势,积极开展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2008年12月,学院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由时任北川县县长的经大忠任中心主任,龚珍旭院长任副主任,汇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致力于挖掘并保护羌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羌族民族艺术文化。同时学校还开设了“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方向,专门致力于羌藏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学院全体上下,都在积极努力,结合自身专业弘扬或传承羌族艺术文化。学院组建了羌族歌舞团,将羌族歌舞进行推广,先后赴德国柏林(参加亚太文化周)和香港等地进行演出,受到中国驻德大使吴红波和柏林市长等人的接见和高度评价;绘画和雕塑专业的学生深入到羌族地区采风,创作了一批有羌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作品;动画专业的师生正努力将羌族文化以动画或漫画的形式反应出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师生记录下了一个个在羌族地区考察采风的艺术文化踪迹;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方向的学生将羌族的实物不断地展现给社会;陶艺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羌族风格的陶艺将能在这些艺术家或准艺术家的手里发扬光大……所有的这些都为进一步建立立体化的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有序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立体化的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必然是以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基础的。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为羌族艺术文化保护提供新的策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之外,通过与艺术学院教学科研相结合,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艺术传承和推广相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积极促进羌族艺术的复兴和发展。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基础是羌族艺术文化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有成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地震一方面破坏了羌族艺术文化,使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紧急事,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羌族艺术文化。羌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在地震之前只是局限于这个民族甚至是这个民族中的某一部分特殊人群,比如释比。地震之后,由于其传承的羌族艺术文化被更多人研究,更多研究成果以文字或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另外一种方式扩大了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当下的艺术文化保护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开发羌族艺术文化是重要的手段。羌文化的发展一直珍藏于大山深沟之中,正是如此,才久久地保留着它独有的民族特色。而地震让这样一个犹如在桃花源中的独有艺术文化展现出来,但已遭受了重创。因此利用现代技术保存和开发是必然的事情,这样可以对一些几近灭绝的艺术文化进行抢救,保留下珍贵的资料。那么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保护与开发,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如何使原有的民族艺术仍保有原生态的特色?艺术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就是更多的人都知道它的价值,积极宣传,积极开发。因此,这就需要使羌族艺术文化走出大山,走进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里,走向国际的舞台,使羌艺术品成为富有价值的珍品。如何宣传、开发、包装,成为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具有广泛需求的民族艺术品?结合不同的艺术文化,其保存形式是不同的。

音乐和舞蹈的传承对人有特殊要求,通过影像记录和师徒相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传承保护;刺绣和建筑技术等民间美术和民间技艺一方面可以通过师徒相传和影像记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经典实物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有效的传承方式,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传播;羌年等民俗则是需要特殊的文化区域才能更好地传承,居住地和居住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必然异化这种民俗的传承,在影像记录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活态传承,以人为本,既保留文化的脉络,又不拘泥于形式,才能在传承中与时俱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要走与灾后重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就需要进一步深挖羌艺术文化的价值,深刻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二者的衔接和发展,使羌艺术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走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将能摆脱一味依赖政府的保护模式,在市场中寻得传承和发展的空间。这既需要吸取其他民族艺术文化开发的经验,同时也需要结合羌艺术文化的实际,做到民族特色与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羌族艺术文化都是适合推向市场,形成产业,那么,羌族哪些艺术文化才能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和哪些文化产业相结合呢?羌族聚居地区可以结合羌族民俗开展民俗旅游产业。目前,北川、茂县、汶川、理县等羌族聚居的区县都在开展旅游产业,但是都是点状旅游,有些结合四川九龙———黄龙大环线形成旅游带上的一个点,但是以羌族民俗为主题的旅游带并没有形成。既有地理区划和交通的问题,也有缺乏有效策划和推广的原因。旅游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羌族歌舞项目,但是目前羌族歌舞完整并有效推广的曲目并不多,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大众娱乐项目中零星有羌族歌手出现,但是并没有体现出羌族歌舞的特色。羌族刺绣在地震后是最有产业化趋势的项目,但是由于受众群体有限、设计新颖度不高、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羌族艺术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并不能笼统地开展,而应该是有设计、有策划、有步骤地开展。部分人、部分项目已经走在前列,但是如何把原有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打破区域局限,开拓更大的产业市场,才是文化产业真正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依托地方艺术院校的资源

羌族艺术文化资源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梳理的。之前虽然有些专家学者已经进行研究梳理,但是地震过后,特殊时期面临特殊问题,如何把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方面存在原生态保护的反开发理论,另一方面在建议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理论阵营中也存在不同的保护方法的质疑。艺术文化的范围非常广,作用于不同感官的艺术和传承方式不同的文化其保护形式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在充分分析不同艺术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其特性进行针对性保护,而不是一味地为保护而保护。羌族艺术文化范围广、种类多、具体内容零散而多变,如何保护?如何与文化产业结合?一方面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有着自己的观念,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有着不同的任务,二者能不能很好地结合暂且不说,只是在人手和保护所需的时间上便有着诸多的困难。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梳理,使羌族艺术文化被立体化保护,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切实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相关的院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参与其中。通过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师资优势,有针对性地积极培养人才,传承艺术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项目和开发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培养潜在生产者和消费人群。艺术院校参与到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必然要有其特殊的优势。

首先是地域优势,地理上的距离影响参与的人数和程度,也影响到参与的成本。其次,专业的侧重也非常重要,如果非艺术类专业居多,那么很难深入到羌族艺术文化的核心工作中来。此外,院校的管理模式和领导的主观倾向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地处绵阳,不仅有北川这个羌族自治县的资源,和其他羌族聚居区县也距离不远。学院开设有二十几个专业,基本涵盖了音乐舞蹈类、造型与设计类、广播影视类和文化艺术管理类的大多数专业,管理模式灵活,侧重实践教学,有大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选修课程。院领导在地震之前就关注羌族艺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地震后更是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作为艺术院校有独特的优势来保护和传承羌族艺术文化。诸多艺术文化相关专业,使学生能够从各个视角来审视和挖掘羌族艺术文化,对羌族艺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各个专业可以共同协作,分工互补,形成一个整体的、有规划的机制,有效地开展羌族艺术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

四、结论

羌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古碉;藏羌民族;类别;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Tu-8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6-0173-lO

古碉,康巴藏话称为卡日或色尔卡,嘉绒藏话称为达尤,羌话称为欧罗,是承载这些地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最重要物质体现之一。在典籍中,碉被称为“邛笼”或“碉”。学界一般都认为:“这种屹立于高山、高达数丈乃至十余丈的碉楼,皆以乱石砌成,经久不坏,是该地(岷江上游)羌民和嘉绒藏民长期保有的独特建筑艺术,至今尤为人们所称赞”;“石碉和碉房建筑文化,在藏彝走廊上不仅是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形式,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形式。嘉绒藏族、羌族,作为世居于我国西部地区民族频繁迁徙的“藏彝走廊”等多民族地带的古老民族,创造了古碉这一灿烂的文化财富。作为藏羌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古碉被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

一、藏羌民族的族源、族称、分布及其古碉建筑

早在古蜀蚕丛时代,岷江上游就出现了石碉建筑的雏形;嘉绒藏族、羌族部落之间战事频繁,是这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石碉建筑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时至今日,关于石碉的产生,中国西部藏羌民族的先民,作为古碉文化的缔造者,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

嘉绒藏族的“嘉绒”是“嘉莫察瓦绒”的简称,含义是“墨尔多神山周围的农区”。嘉绒藏族的先民系吐蕃王朝东征时琼部军人与今甘孜、阿坝一带少数民族“嘉良夷”、“西山八国”等长期通婚的后代。今天,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邛崃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流域和大渡河沿岸,在邛崃山以东的理县、汶川和夹金山东南的宝兴、天全、康定、道孚等地亦有分布。据1995年前后的估计,嘉绒藏族约37万左右。嘉绒藏区处于四川省的两大藏区甘孜、阿坝州之间,同时也位于安多、康两个藏语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所以,丹巴县是嘉绒藏族文化的核心地区和重要发源地。嘉绒藏族的前身――嘉良夷,“土俗与附国同,言语少殊,不相统一”,“无城栅,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巢而居。其巢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石巢上方二三步,壮似浮图。于下级开小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所以,在公元6世纪的隋朝,嘉绒藏族就以擅长建筑高碉而著名,高碉是其文化特征。隋唐文献还因其嘉绒先民垒石为居而造出会意的字“碟”:“嘉良夷……俗好复仇,故垒石为碟而居,以避其患。其碟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由此而来,学者指出:“中国之碉,仿之四川,四川之碉,仿之嘉戎”。

藏族建筑古碉的历史源远流长。号称历史上第一座宫殿的“雍布拉康”,就是一座古碉与堡垒结合式建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更是一座古碉与堡垒结合式建筑,被藏族学者认为“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石碉建筑之最”。能造古碉的除嘉绒藏族外,木雅藏族亦擅长修建高碉。著名藏族学者格勒说:“木雅人擅长修筑石城,他们不用锤钻,仅凭一双手、一只筐,就能将大小方圆毫无规则的乱石堆砌成高低不一、似塔非塔的碉楼”,“这些石碉下大上小、石墙下厚上薄,墙体内直外斜,具有弧形纹路,既美观大方,又坚稳牢固,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的地震摇撼,既不见倾斜,也不会倒塌,堪称建筑艺术的一大奇迹”。除了嘉绒藏族、木雅藏族等外,康巴藏族、卫藏藏族也擅长建筑高碉,这些地区现存的古碉及其遗址就是最好的说明。

古碉文化的另一缔造者――羌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就有关于羌族的记载。“羌”在古代是一个泛称,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目前学术界对羌族族源并无异议,皆主张现代羌族源于中国古代的羌人。羌人从西北进入西南地区后,便分化为若干支系,形成了许多近现代民族,如西南地区的白、纳西、景颇等族。其中在岷江流域上游(现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定居下来的一支羌人,形成了今天的羌族,主要分布在阿坝州,人口约20万。《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说:羌人“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谓‘邛笼”’,“邛笼”是羌语对羌碉的称谓。有关于“邛笼”的文字记载,从汉到唐屡见于史书,唐代学者李贤对“邛笼”的注释是“今彼土夷人以为碉也”,学界普遍认为“邛笼”就是古碉,充分体现了羌族巧夺天工的构思和创造力。早在隋代(581―618),岷江上游就有名为“千碉”的羌族部落。在羌族民间故事《木姐珠与斗安珠》中,有描述羌族碉房的记载:“石砌楼房墙坚根基稳,三块白石供立房顶上;中间一层干净人居住,房屋下面专把禽畜养”,说明在漫长的岁月'中,羌人成为一个因战争、生活而以修高碉著名的民族,因而高碉、碉寨是羌族地区最有特色的一个表征。

古碉建筑在羌族地区非常普遍,现存的碉楼主要分布在汶川、茂县、理县、北川的一些山寨。羌碉现存约300座(含残碉),以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自治州理县境内的桃坪羌寨(距成都158公里)古碉及寨群,最具代表性。桃坪羌寨有98户人家,近500人,是最具有羌族风情的民寨之一,全寨原有高碉7座,建筑全由石头垒成,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羌碉,是桃坪地标式建筑,主要用于防御敌人。在羌族地区,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这样的碉楼,连接起数百里的村村寨寨。此外,阿坝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等地还有使用传统工艺新建的石碉。

二、藏羌古碉的分布及其类别

藏羌古碉系乱石、泥土砌成,一般高20余米,最高者达50余米,内部一般有lO余层到20余层,每层均有了望射击孔。记载的与存世的藏羌古碉,数量巨大,类型复杂,分布地域广泛。兹从古碉分布的地域、建筑材料及功能、所有者等几个方面,对古碉的类别进行如下总结。

(一)藏羌古碉的地域分类

仅就藏区而言,古碉是青藏高原地区藏族常见的民间建筑形式,从现存的石砌碉寨和遗址看出,在各地广泛分布,仅在当今四川省西部地区的分布而言,石碉文化的地理分布范围就十分广泛,包括了当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岷江上游大小金川流域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大渡河上游流域地区。

有学者估计认为川西石碉分布地区有8万平方公里,大致是,“岷江上游流域岷山山区的茂县、汶川县、松潘县南部、黑水县东部和理县东部以及茂县东邻绵阳市辖北川县西部为羌族聚居区,面积约二万平方公里。其中,汶川县南部系以嘉绒藏族为主的藏、羌杂居区。羌族聚居区以西的岷江上游流域的黑水县大部、理县中西部、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的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红原县南部、甘孜州东部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道孚县东部、康定县重部和北部、雅江县东部及与小金、康定毗邻 的雅安地区宝兴县北部为嘉绒藏族聚居区,面积六万平方公里。”一位多年在藏区考察的藏族学者进一步总结道:“自岷江以西,多碉楼建筑,而且愈西则碉楼建筑愈多,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丹巴,则碉楼成群。其南部至康定、九龙、荣得,西部至巴塘、白玉,北部至甘孜、德格。就水系而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流域皆有。就生产区划而言,农区牧区都有。除此而外,在甘肃境内,曾有过三角‘高碉’,在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也有类似的建筑。”

事实上,藏羌石碉在西南地区的具体分布,除了川、滇、藏、甘等省区之外,还有青海省,甚至于北方的北京、黑龙江省,也曾有石碉分布。参见下表。

(二)藏羌古碉的建筑材料分类

古碉从使用的建筑材料上大致可分为石碉、土碉、土石碉三类,见下表。

藏羌古碉的建筑材料分类表

从上表可见,藏羌古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丹巴、康定、道孚、雅江、九龙等县的石砌高碉和乡城的夯土高碉、新龙等县的混合古碉。

(三)藏羌古碉的造型、功能、所有者分类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划分只是大致的,事实上,许多碉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如寨碉往往又是烽火碉、要隘碉、界碉、风水碉和战碉等。

三、藏羌古碉的文化价值

藏羌古碉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战争、通讯预警、储藏、土司官寨、信仰、界线等多种功能和用途,集中反映了藏羌地区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从古到今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众心理、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变化,被赋予了内容丰富的文化观念,因而又可称为“文化空间”,有着宗教文化信仰及艺术美学、科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交流史、中国乡土地理、建筑史上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成为记录这些时代藏羌地区的各族人民生存状态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藏羌古碉在建筑史上的科学价值

藏羌古碉因地制宜,取材于当地,建筑技术与工艺比较高超,因而坚固持久,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坏。1933年,茂县叠溪发生了7.8级大地震,叠溪全城沉没,但是,附近的石碉却安然无恙,仍巍然屹立。1976年,松潘县、平武县发生了7.2级地震,距震中较近的黑虎碉群和羌寨羌碉却完好无损,堪称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任乃强先生上世纪在通过古碉的多年实地考察后,指出了西康“砌乱石墙之工作独巧”,并分析了这一“叠石奇技”――古碉的具体建筑方法:

此等乱石,即通常山坡之破石乱砾。大小方圆,并非定式。有专门砌墙之番,不用斧凿锤钻,但凭双手一筐,将此等乱石,集取一处,随意砌叠,大小长短。各得其宜;其缝隙用土泥调水填糊,太空处支以小石;不用绳墨,能使圆如规,方如矩,直如矢,垂直地表。不稍倾畸。并能装饰种种花纹,如褐色砂岩所砌之墙,嵌雪白之石英石一圈,或于平墙上突起浅帘一轮等是。砂岩所成之砾,大都为不规则之方形,尚易砌叠。若花冈岩所成之砾,尽作圆形卵形,亦能砌叠数仞高碉,则虽泰西砖工,巧不敌此。

任乃强先生尤其强调指出“八角碉虽仍为乱石所砌,其寿命常达千年以外”,因而是“西番筑建物之极品”;并且八角碉是“最坚之碉”,由于八角碉“俗呼八角楼”,因而“康定、雅江道中之八角楼,即以此碉得名”。

藏羌高碉构思精巧,设计周到,工程浩大。无不让人叹为观止。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石碉的建筑技术十分关键。匠人们在垒砌碉寨时不用吊线,不搭支架,全凭眼看和经验,用手工将几米至几十米高的古碉砌得笔直平整,由下往上渐内收呈台锥形,碉顶四角尖翘耸立,堪为一绝。有的地方四面皆为悬崖峭壁,却能在山顶垒砌一座碉楼,如桃坪羌寨的古碉建筑。可见技术与工艺的高超。

石碉能延续发展几千年,取材于当地、不必舍近求远是重要保障因素之一。

藏羌地区多利用自然具备的石头与石片、木材、泥土、颜料等材料来修建石碉,较好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筑所用的材料,来自大自然,毁损后又回到大自然,不污染环境,而且“作过建筑之用的泥土是上佳的沃土,可肥地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建筑中,藏族有拆旧翻新的习惯,石材能够被反复利用,如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改土造田之风席卷大渡河流域,大渡沿河不少古碉被拆毁用于修建田坎,上述作法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桃坪羌寨里最古老的建筑是用黄泥、片石作材料建成的,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显示了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藏碉则选石用料十分讲究,大到楼层分布,小到一块青石,都有三种以上的功用。粘土的成分至今仍然值得仔细研究,碉寨墙体是用片石和当地特有的一种富含硝的黏土砌成,蕴涵着独特的化学成分,正因为这种东西才使得碉寨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了无数劫难而依然巍然屹立。藏羌先民着眼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人居用途达到了天人合一,其价值有待科学工作者的进一步研究。

藏羌古碉不仅在建筑工艺和取材上具有科学价值,在使用中还具有一定的减灾、环保、节能、节约土地等功能。

针对青藏高原地震、泥石流、风雹、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地震灾害最为突出的情况,藏族工匠在长期的建筑石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建筑物的平面空间布置、地基选择、内部构造、门窗梯井等方面,均对石碉建筑设计了相应的防震、防寒、防风等抗灾措施,相对减轻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古碉的损坏程度。

藏羌地区没有烧制砖瓦的习俗,不用烧制的泥土,不会给大地带来新的污染物;不用燃料,固然就不存在砍伐树木和污染空气,因此砌碉不破坏自然界的自身平衡,有利于环境保护,有人称为“具有气候调节功能”。而且,古碉墙体厚实.房顶夯实的土层也很厚,冬暖夏凉,确实是既环保又节约能源的良好之举。碉楼为多层甚至于是高层建筑,占地面积甚少。根据1999年5月,丹巴县文化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古碉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八、十三角碉每座平均战地面积为20、22、28、36平方米。可见古碉不仅适用性强,而且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古碉的上述理念与做法,与当今强调环境保护,强调节约能源,强调天人合一是居住环保的理想境界的潮流是相吻合的。

(二)藏羌古碉的民俗价值

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砌碉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俗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多种民俗仪式均与古碉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生育礼俗和成人仪式。

大小金川有这样的民俗:凡生男孩后,家庭就得开始备石取泥,筹划建筑高碉,倘若男孩18岁成人,家碉还没有修好,男孩就很难娶到媳妇。同时,修筑高碉时,还要打炼一坨铁埋在土里,孩子每长一岁便修一层,还要把铁从土里拿出来冶炼一番,孩子18岁时,高碉修到十八层,铁也炼成了钢刀,这时便要给男孩子举行成人仪式,并把钢刀赐与男孩。曾经有一段时间,高碉的有无和大小是家庭力量的体现。在现今的雅安市硗碛乡的嘉绒藏族在生子后,还要在门口置一小石碉,系这一民俗的遗留。

自古以来,嘉绒藏区男孩举行庄重的成人仪式时,女孩也有成人礼。如一场别有风情的嘉绒女孩的成人仪式是:在山寨古碉下,伴随着山歌声,妇女们簇拥着几位盛装的嘉绒少女,嘉绒少女在接受 了长者的谆谆教诲和美好祝福后,开始加入锅庄队,翩翩起舞。在最近多届中国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如2003年10月18日至20日的首届藏族风情节)上,就表演了这一仪式,为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平添了无穷魅力。

在生活中,藏羌古碉还有男性碉楼、女性碉楼(即雄碉、雌碉,也称为母碉、公碉)之分。丹巴的古碉如人,有性别和名字。古碉性别分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雌性碉楼的楞角线条亦是一条直线,只是在这条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会有一道凹槽,凹槽四角连通横灌碉身一周;而雄性的碉楼,楼身的楞角为一条密实的直线。一座四角碉便是座雌性的碉楼。第二种,通过木梁的位置来区别,雌碉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雌碉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雄碉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因而没有痕迹。这种碉的性别之说在的丹巴中路乡、九龙县民居等地均流行。

建碉房在藏羌人民心目中是件非常重要的事,男子娶妻生子必须另立门户,否则会让人瞧不起,若是上门女婿则可继承女方祖上房屋。在修建碉房时,亲戚和同村的村民,不约而同地都会自带工具来帮忙,大家对相互换工、帮工习以为常,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男人采石、打石、砌墙、和泥,女人背土、取水、砍树枝,在建锅庄层时亲戚们还会背来粮食和猪膘肉、柴火,场面很是热闹。

可以看到,民族习惯在石砌碉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有的地方,从历史以来,以家族能垒砌一座受人赞扬的碉楼而自豪,垒砌碉楼成了民间财富实力雄厚的象征;凡村寨举行的结婚仪式,逢年过节集体跳“锅庄”等,均在古碉下进行;丹巴各地,自古以来受古碉文化影响很大,以古碉命名的村落甚多,如“一支碉”、“石碉沟”、“黑碉”、“卡尔古”(意为碉坡)、“卡尔绒”(意为碉寨)等。丹巴县蒲角顶乡聂尕寨的十三角碉号称世界之最,此碉的建成。传说与利用女性智慧有关。又如,当地祝酒唱道:“神秘的古碉下,美丽的石榴花,远方的客人请您常留下”等等。

正是上述民俗的因素。使得石碉世代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三)藏羌古碉的艺术与宗教文化价值

古碉是藏羌最著名的乡土建筑之一,古碉体现的艺术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多源又多元,促进了这一建筑形式的民族化、地域化,具有自身的艺术美及整体的和谐美。

古碉的科学选址和布局,使得古碉顺着陡峭的山势,巍峨挺拔于村落之中,雄伟坚固,凌空高耸,气势磅礴;古碉由乱石砌成,构件粗壮厚硕,棱角分明,墙面光洁,墙体平整,严密合缝,轮廓线清晰异常,极富美感,堪称是藏羌民族建筑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古碉之间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鳞次栉比,具有整体的和谐美;古碉与藏房、群山、绿茵田野等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互为呼应,相映成趣,空间性与层次感并重,构成了一幅幅富有强烈立体感的景象,人文景观蔚为壮观。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视察丹巴,称古碉为“东方金字塔”,正是对古碉美学欣赏价值的推崇。

藏羌古碉不仅充满美感,富于艺术价值,在宗教文化方面也颇有价值。

嘉绒藏族原来信奉原始信仰和本土宗教――苯波教。清代大小金川战役后,嘉绒藏族逐渐改信藏传佛教,至今虽然大多信仰藏传佛教,但是仍然保留着一些原始信仰和苯波教崇拜。苯波教的神山――墨尔多山,是嘉绒藏族对自然崇拜和英雄崇拜的象征,千百年来,当地人们一直对其顶礼膜拜。每座民居中,除了均有供奉神灵的经堂外,在屋顶也均有崇拜诸神的标志。

宗教在石砌碉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石碉的产生就与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系。相传很久以前,大渡河上游一带妖魔横行,国王决定由匠人修建高约2丈的四角形高碉,以抵挡妖魔,获得了成功,从此,国王下令动员民众建碉,碉的发展使国富民安,这一举措逐渐延续下来。又传说,很久以前,神兵将妖魔从北方追赶到了临近芦花的地方,从此妖魔猖獗,为了抵抗妖魔的进攻。居住在芦花附近的兄弟俩“柯基”和“格波”,决定用石头修砌一座高大的石碉楼来镇妖除魔。由于妖魔来得太快,在慌忙之中,兄弟俩将石碉砌成一座碉身倾斜的石碉楼,当地方言称石碉为“笼”,称倾斜为“垮”。于是人们便称这座修斜了的石碉为“笼垮”,将石碉所在的地方,称为“柯基笼坝”,意思是指修建有石碉“笼”的坝子。在藏羌地区,就有专门为镇邪而建的风水碉,虽然目前仅发现了八角碉一种,而且均为清代中晚期建,但是,它与当地人的宗教意识密切相关,则是勿庸置疑的。

丹巴县蒲角顶的聂尕寨,有一座十三角碉,此碉为目前整个藏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十三角碉楼,原高60余米,现残存20余米,号称世界之最,此碉的产生,一种说法也与宗教有关。在嘉绒藏区有娱神的“十三战神舞”,代表了对嘉绒守护神的崇拜,十三角碉正好应证了这一特定的内涵,成为了当地人的崇拜之地。

石碉的产生不仅与神话和宗教有关,在其修建前后,更是充满了宗教内容。在甘孜、阿坝等地,藏羌人民认为垒砌石碉是惊动上天的大事,某些地方是否能砌石雕,什么时间开砌,砌在什么地方,都要首先求神问卦。有的地方认为某处的邪气太重,砌一座碉楼来压邪气。砌于哪个位置,砌多高才能压住邪气,也需要求神问卦。有的地方是人们认为某处的风水缺少什么,砌座碉楼就可以弥补其不足了。为了使碉楼修建顺利,一些地方在修建前还要举行动土仪式,首先要请“释比”(羌族的宗教职业者)测量碉楼的方位、风水的好坏,还要请“许”(端公)算出吉日后方能动土修建;另一些地方则在建造前首先请当地藏语称为“贡巴”(意为“修行人”)的人打卦,“贡巴”从事的活动与寺院的喇嘛不同,喇嘛重于念经,从事佛事活动,而“贡巴”重在破解,当人们动土修屋时就要请巫师“贡巴”念经卜卦,这与原始的苯波教有关。一般房主会把全家人的生辰八字和房基上的一块泥土交与“贡巴”,“贡巴”通过念经卜算,最后向主人明确建房位置,动土开工时日,墙角开挖点,放墙角基石时间等,村民们对此深信不疑。据说开工时由“贡巴”念经告知“土地之神”后,就不会有鬼神来打扰房屋修建了。正是这些对神灵的敬仰,才使得人们自觉地去垒砌石碉,保存石碉。在某些古碉的修建中,传说与宗教有关,如丹巴县中路乡波波家的古碉,在第三层建有藏经阁,因为原址曾经有活佛打坐的缘故。

在丹巴古碉上,作为家碉的碉顶设有“煨桑台”,用于焚烧松柏等物,祭祀神灵,旁插经幡;一些碉身有用白石砌成的牛头、海螺、“雍中”(苯波教的吉祥符号);现在藏族地区,还有在碉上堆积石块再放上牛头作祭拜物以表达对神灵敬仰的习惯,可见,宗教的发展推动了石砌碉楼的发展。

正是这些宗教的因素使得石碉世代继承下来,砌碉技术不断发扬光大。

四、结语

羌文化论文范文3

本文运用色彩地理学的理论对羌族地区自然和人文色彩进行研究,并对该地区的色彩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地区色彩形成方式与构成特色,为羌族文化产品设计做出色彩指导,推动羌族地区文化产品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

色彩地理学;色彩设计;羌族文化;文化产品设计

一引言

羌族,自称“尔玛”,意思为“本地人”。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最早关于羌族的记载出现在殷商时代甲骨文卜辞中,其起源则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炎黄时代。历经发展变迁,古羌人的一支迁徙到今川西北一带,发展成为今天羌族的主要成员;另外一支则融入藏族和汉族。从民族发现历史源流来看,羌族与汉族、藏族、彝族、傈僳族等都是同源民族,都来源自古羌,并且继承了羌族名称及其发展了羌族传统的民族文化。[1]人类对色彩的感受来源于自然界客体本身,也来源于人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大自然带给人类一个色彩丰富的世界:天空、云彩、山川、树林等,而人类自身的创造性活动编织出了完全不同于自然的色彩:建筑、景观、服饰、民俗活动等。根据法国朗科罗教授“色彩地理学”的观点,对一个地区的色彩研究要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色彩和人文环境色彩进行调查研究,从地缘及其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考察和研究色彩及其他相关问题。[2]本文尝试从地理气候条件、建筑人文景观、服饰、民俗活动几个方面来分析羌族地区的色彩风貌,了解羌族色彩渊源。

二羌族色彩研究

1羌族建筑色彩

根据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对一个地区的建筑色彩提取必须从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分析。羌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面,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形成强烈的“焚风效应”。这样的气候条件造成周围山体陡峭,山顶植被少,岩石较多,的岩石风化后呈现出自然的层次丰富的中性灰色。羌族建筑羌寨,就地取材建立在群山之中。羌寨修建最初是以防御为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辅,所以在取材方面非常简单,以的山体岩石作为基本建筑材料,除了点缀的白石,外墙没有任何装饰性纹样和色彩,保留了岩石本来的色彩和质感。根据伊顿色彩调和的理论,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进行合理有序、协调统一的组合能够产生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羌寨依山势等高线修建,建筑群落呈阶梯状分布,灰色的岩石主体,干枯后黄泥的中黄色,木材的日然色,点缀的白石,在强烈的日照条件下,羌寨的外部空间色彩统一协调,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中性灰调的色彩画面。羌族建筑色彩调和偏重于满足统一和谐的视觉生理需求,能产生舒适协调的色彩效果。

2羌族服饰色彩

羌族男子服饰比较单一,主要以黑色或者藏青色长衫、长裤为主,冬天着灰白色羊皮袄,黑色或者青色头帕;节庆时候,羌族男子还要穿上五彩绣花的云云鞋,五色编织的长腰带。羌族男子服饰色彩以黑、青色与白色为主体色,交错艳丽的绣花或者织花,色彩饱和度高,色调明快,色彩搭配简单,制作精美。羌族妇女服饰艳丽多彩,尤其是年轻女性传统服饰更为鲜艳。基本以蔚蓝色,水红色或者深红色的长衫为主,衣领、衣襟、袖口、裤边都绣有五彩花边,衣领上镶嵌有梅花银饰;戴蓝底桃花头帕,头帕上绣桃红色大花。羌族女性无论年纪都要栓围腰,羌族围腰以黑色或者藏青色为基底色,绣有红色或者桃红色鲜艳的图案,上端有银扣,两边是自织的五彩精致腰带。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这个民族心理的物化表现形式,折射出该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具有深刻的寓意。羌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鲜艳,美观大方,虽然根据地区的不同样式有一些变化,但是总体来说,羌族服饰在色彩上更多的是体现了色彩的对比关系。羌族服饰不论男女,都是以黑色或者藏青色为基础色,搭配五彩的绣花或者织花,在色彩学中,这样的配色方案体现了色彩明度对比关系;五彩绣花的颜色包括深红色、桃红色、深绿色、土黄色和湖蓝色,五彩斑斓体现了色相上的对比关系。色彩的对比关系,主要是体现色彩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差别,突出个性。羌族服饰色彩中大面积的使用色彩对比关系,使得羌族服饰徇丽多彩,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

3羌族民俗色彩

在世代沿袭的传统民俗中,羌族有崇尚白色的传统。羌族信奉的神灵,除了释比以猴头为象征以外,其他都用白石代替。羌人视白石为神,供奉于房顶上的白石代表天神,供奉于火炉旁的白石就代表火神,供奉与田野间代表土神。所以在传统羌楼上,可以看见白石装饰点缀的屋顶,或者用白石围成一圈的碉楼,这些白石都是经过释比精心挑选过后的白色石英石,安放位置也是精心准备过的。白石崇拜从外在因素上研究,为羌族建筑大面积的中灰色调做出了明度上的点缀,使得羌族建筑更加层次分明;从内在因素上研究,白色符合羌人的、审美心理和传统色彩观,象征神与自然生活的结合,表达着朴实羌民的虔诚的心。对白石的崇拜、供奉是羌族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羌人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的传统,这些独特的宗教意识使建筑外观拥有了丰富的图案与色彩。[3]羌族人尚红,有挂红的习俗。所谓挂红,既是用红色细细的布条,悬挂在庙宇前的树上,称羌红,将羌红悬挂上的仪式既是挂红。亦是最具羌族特色的一种文化。凡是羌族人的贵宾、喜结连理的新人、凯旋的英雄、高寿的老人以及羌人敬信的神祗都要挂羌红。挂红是男左女右,即男从左肩斜挂于右胁下方并挽结,余下的顺垂在右下方,女的则相反。给神祗挂红,即将羌红平放在白石神的前下方。[4]挂羌红表达了羌人对神灵的尊敬、对长者热爱和对客人的欢迎,是羌族传统的最高礼仪,代表了羌人热情、淳朴的一面。羌族人在婚嫁中要挂红,丧礼上要包黑纱头帕,羌年时要互赠美食,载歌载舞,祭山会上奉白石。不管是尚白喜黑也好还是挂红也好,羌族人在日常民俗生活中和宗教活动中处处表现出对色彩的偏好。羌族人在民俗活动中的高纯度色彩,红、黑、白都来源于自然中最本真的颜色,代表羌族人在世代生活中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羌族色彩应用

1羌族文化产品设计现状

现今,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中,人口约30万。地处岷江和涪江上游,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受地理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影响交通不便。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滞后,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缺乏特色和创新,严重制约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羌族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怎样让羌族文化产品具有羌族自己的文化特色,具有羌族元素的视觉识别度,树立羌族文化的特色品牌,通过设计来传承羌族传统文化和发展地区经济是一个迫切的问题。目前,现有的羌族文化产品,起点低,规模小,效益差,同质性高,缺乏自己的特色。羌族文化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农副产品(包括水果和山货等)、编织工艺品(包括草编和竹编类)、雕刻工艺品(包括羊角、牛角制品)、羌绣服饰类。相比沿海发达旅游城市相比,这些本土的旅游文化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制作上,从包装宣传上都缺乏自身的特点。比如自常见的牛角制品,羌族地区的牛角制品与藏族地区的牛角制品基本相同,从包装到产品上都缺乏羌族的特色,可识别度低。

2羌族文化产品色彩设计对策

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器官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形体感觉占20%,2分钟后色彩感觉占60%,形体感觉占40%,5分钟后各占一半。”[5]可见,色彩对于生理和心理影响的重要性。同时,色彩也是产品设计中重要的表现形式,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本着对羌族文化的发展,加大对羌族文化成品的设计,提取羌族特色的色彩元素尤为重要。羌族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注意一下两点:有序的羌族色彩:羌族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就是要在协调统一的色彩基础上,寻求对比与变化,做到有序的色彩。统一,主要指在明度、纯度、色相上达到或者接近一致性,给人以整齐、和谐的感觉;协调是指色彩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的程度达到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羌族建筑与山势河流,中明度、有层次的中灰色既是体现了这种有序的色彩关系。突出个性与文化特色:羌族色彩在设计中,重要的是突出羌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色彩特质性。以羌族文化产品中最常见的羌绣为例,羌绣色彩饱和度高,明度高,色彩运用上多以白、红、蓝、绿为主,代表羌族人民对自然崇敬。这些色彩在其他民族服饰上也常用到,怎么体现羌族的个性,就要在色彩的构成性上做文章,将明度、纯度和面积上的对比做好,形成羌族独有的色彩构成形式。对羌族色彩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取,有利于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且有利于提高羌族文化产品设计中的识别度,对羌族地区的旅游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有利。本文试着对羌族色彩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羌族文化产品色彩设计提供有利的帮助。

作者:谢林 王军峰 吴凡 叶根军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

参考文献

[1]刘薇.四川茂县羌族民俗形象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C]硕士论文,2012,:1923-1927.

[2]肖锐,符宗荣.建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分析[J].重庆建筑,2004,05:17-19.

[3]蓝海瑞,吴伟.羌寨建筑色彩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77-281.

羌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羌族;释比文化研究;综述

K287.4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羌族文化研究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逐步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也确立了“羌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这其中,马长寿先生《氐与羌》,任乃强先生《羌族源流探索》,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三位老师的《羌族史》,以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的《羌族简史》一书,更是羌族文化研究的力作和典范,是羌族文化研究中的丰硕成果。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羌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制定《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确定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范围。羌族文化研究更是取得丰硕成果。这其中,羌族释比文化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中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仅就羌族释比文化研究方面的成就进行分析综述。

一、羌族释比唱经的整理

罗世泽、时逢春《木姐珠与斗安珠》一书搜集整理了《木姐珠与斗安珠》和《羌戈大战》两部经典,这是研究羌族释比经典最早的成果之一,也是研究羌族文化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茂县羌族文学社于2004年将羌族释比经典单独整理成《西羌古唱经》(内部印刷品)一书,该书将羌族释比经典归结为上坛经、中坛经和下坛经,其中上坛经10节,中坛经10节,下坛经12节。该书第一次整理羌族释比经典成册并印制散发,对羌族释比经典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只是该书在搜集整理中,深入不够,也受现代汉文化研究学者的影响,致使其在参考文献上受到影响。

龙彦、陈兴龙主编《羌族释比经典》一书分上下两卷,内容涉及羌族历史、政治、宗教、经济、军事、文化、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内容,堪称羌族的一部百科全书。上卷主要有“史诗篇”,记载了《羌戈大战》《木吉珠和斗安珠》等四部具有羌族文化代表性的长篇史诗;“创世纪篇”有《造天地》《造人种》《兄妹治人烟》等五部和上古神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神奇诗篇;“敬神篇”主要有《请神》《敬神》等五十四部表现羌族释比在作法时唱颂的经典唱词;“解秽篇”有《解秽》《吉》等十一部体现释比作法时清除不干净的存在物而唱颂的经典;“祭祀还愿篇”有《还愿》《敬天地谢神恩》等三十六部羌族人在举行大型的祭天祭山活动时,释比必要唱颂的经典唱词;“婚姻篇”有《米》《我说喜事》《祝酒词》《教诲媳妇》等十三部释比在婚姻过程中唱颂的经典;“丧葬篇”主要有《伴大夜》《接母舅》《功绩》《离别》《劝慰》等二十四部体现羌族人以歌舞的独特方式送别亲人的经典场景;“驱害篇”有《召唤乌鸦》《软虫》等四部表现驱赶害虫的经典唱词;“符咒篇”主要有《家里镇灾符法》《安房门法咒》《安土地神法咒》等十部经典;“禁忌篇”主要有《生产禁忌》《婚育禁忌》等体现日常生活和岁时节俗等方面的经典唱词;“法具篇”主要有《砍杉杆》《鼓的来历》等讲述释比法器的经典。下卷主要有“驱邪治病保太平篇”一百三十六部,记载了释比在各种场面作法时唱颂的经典,如《打油火》《打扫房子》《驱邪魔》《赶瘟神》《送茅人》等;“哲学伦理篇”主要有《尔一部》《拜母恩词》《说孝子和孽子》等十六部讲述人间伦理道德的唱经词;“战争篇”一部,讲述人们希望消除战争、渴求和平的愿望;“天文历算占卜篇”有《卜算》《释比论干支》等七部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经典;“科技工艺篇”有《铁三足》《找铁》《蜜蜂颂》等六部讲述羌族科技方面成就的经典;还有“建筑篇”六部,“农牧篇”六部,“祝福词篇”五部,“乡规民约篇”二部,“释比戏篇”三部,“医药篇”一部等。

《羌族释比经典》是“十五”重点古籍整理项目,是羌民族有史以来国家正式出版的成套书籍,它填补了羌文化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空白。《羌族释比经典》还解决了学术界两大问题,一是羌族释比经典中关于“坛”与“部”的问题,羌语中没有“坛”的概念与依据,羌族释比老人在唱颂经典时也只有“部”、“篇”、“段”的词汇,没有“坛”的说法;二是羌族释比经典现存545部,该书收录398部,有多部经典已经随释比老人去逝而失传或只能记得名称和内容概要,不能完整唱诵。

王治升说唱,阮宝娣、徐亚娟采录翻译《羌族释比唱经》,全书分三编收录了118部经典,其体例和《羌族释比经典》相同,以国际音标记录羌语唱词部分,对应直译,最后加以整理。该书比较真实地记录羌族释比经典内容,不仅是羌族释比文化研究上的参考文献,而且对古羌语研究也有参考意义。

钱安靖《羌族释比经典四则》(《古羌文化手册》2002年古羌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一文中整理了四部羌族释比经典并进行注释。他认为,释比经典有鬼神迷信思想,但从中可以看到古羌人历史文化的影子与线索,每部经典都是诗歌,甚至史诗。王永正、王田《释比经典“木吉卓”及其羌族婚俗的表征》认为释比经典“木吉卓”反映了羌族婚姻习俗,从中可以窥视出羌族婚俗变迁的轨迹及婚姻观念。陈兴龙《羌族释比经典的性质和价值》论述作者在多年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当今学术界对释比经典理解上的不当之处作了修正,并从多个角度简要论述了释比经典的内涵、性质、价值。贡波扎西《羌族释比经典及其研究价值初探》一文在介绍释比经典的八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经典在历史、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赵曦、赵洋《领羊.吆猪:非战祀和的宗教圣境心结――略论羌族宗教经典》一文认为,《泽基格布》《必格溜》是羌族的两部跨越长远时代的口头史诗,是可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和古希腊的《奥德修纪》媲美的活形态史诗,它们不仅仅是羌族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国之瑰宝。李绍明《评议》一文认为,《羌族释比经典》并非完全是宗教经典,而包括了羌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实为羌族传统知识的一部百科全书,乃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周正《中略读》一文认为羌族释比经典对大禹文化作了诠释,经典神化了大禹出生,神化了一位英雄典型,记忆了禹生汶川事。詹茜卉《从探讨羌族原始生态环保行为》中认为羌族文化核心的释比文化蕴含了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从《羌族释比经典》中可以找出羌民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种种保护行为,对这些环保行为进行挖掘和整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羌族文化,并为解决今天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周毓华、赵曦《羌族原始宗教经典及神灵系统调查》主要从释比经典承传体系和结构模式及羌族释比经典中神灵系统对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对释比经典的传承体系及其分类结构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许箭星《羌族释比经典的战争与和平观念探讨》一文认为羌族释比经典之一的《泽基格布》给我们提供了古代羌族英雄人物有关战争与和平的重要活动与思想资料,对当今世界消除战争和维护和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董常保、张晓英《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认为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着丰富的生死观,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表现在以物观人的豁达、对生死原因的探究、为追求长寿而对死神的斗争上,具有独特的民族丧葬文化特色。

摘 要: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得好,课前预习扎实有效,课堂讨论积极深入,配合默契,能进行独立深入的思考,书写工整,口头表达流利准确,那么整堂课就井然有序,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学案导学

随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县的大力推广和逐步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课堂重心真正由教师的“教”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上;学生和教师的角色真正发生了转变,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笔者有以下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

二、养成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

敢于表达的学生是自信的孩子,善于表达的学生是思维严谨,勤于动脑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说话,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可以调动学习的气氛,及时反馈学习的情况。

(一) 敢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有一定的目标,首先是要敢说,不管说的对还是错都无妨,哪怕学生说的水平不高,只要学生肯说,就极力的表扬,甚至奖励。总之就是要学生先开口。

(二) 会说。一是给学生明确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二是注重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三是指导学生表达时的语音语调,做到即规范又优美。

三、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一)会听。一是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二是培养学生边倾听边思考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边听边思考问题,这样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做到边听边思考。

(二)会评。一是倾听后,能及时对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二是倾听后,能及时对发言的内容进行改进或补充。

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二)请学生回答问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三)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

五、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所以老师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从黑板上板书到批改作业,包括握笔姿势,坐的姿势(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都要教给学生,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示范要求。

(二)作业适度。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手腕肌肉未发育完全,长时间书写会疲劳、厌烦。每天三十分钟左右的家庭作业比较适宜,由于作业时间短,量少,就必须要求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要少而精。过量的作业会造成学生厌恶学习,即使做了,也马虎了事,潦草不堪。

(三)环境良好。如果课堂上吵吵闹闹,或者教室外热闹非凡,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的作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在课中刻意将作业题按难易分散到各环节中,并尽量减少作业中机械重复部分,杜绝拖堂,赶作业,使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六、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要迈小步,不停步的进行。习惯的培养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一小步一小步的走,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目标。

(二)要从细微处抓起。细节决定成败,老师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机会去向学生提出要求,对学生不良的习惯给与纠正,对学生进行鼓励,可能在课堂上被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花的这点时间会让你看到它更大的价值。

(三)要有激励的措施。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很多鼓励来支持,对于学生的表扬可以是口头的赞许,可以是榜样的树立,可以是一些物品的奖励,也可以是分数的奖励,无论是什么,老师都要明白这小小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大的成就。

(四)要以身示范。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对学生提的要求,自己要带头做到,老师提出的要求要对学生常抓不懈,老师处处说到就做到,以身作则,是给学生做得最好的示范。

(五)要持之以恒。任何的习惯培养,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到持之以恒,很多习惯离不开长期的培养,学生存在的一些陋习也不是几次教育能解决的,要反复讲,讲反复,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来抓。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玉井学区朱家坪小学,甘肃 定西 730500)

二、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的整理

李家骥、陈兴才编著《羌族释比(许)文化研究》(政协茂县民族宗教文史委员会1995年)一书对部分羌族释比图经进行释译,作者将每一页图经所表达的内容请释比进行详细解读,第一次揭开了神秘的羌族释比经书的面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主编《羌族释比图经》,全书分上下部,采用折叠装帧,收录82幅释比图经。上部主要内容涉及羌族宗教祭祀、卜卦、婚姻、丧葬、生产生活等内容;下部主要是天文历法方面内容。该书被羌族人视为圣书、奇书和承载羌族传统历史文化的经书。图经对研究羌族历史文化乃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研究民族文献版本学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羌族释比文化研究

羌文化论文范文5

目前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外来文化譬如服装、电影、电视、音乐、电动玩具、网络等等丰富了羌族儿童的生活,羌区越来越快地融入了多元社会文化之中,但是儿童、青少年对本民族固有的认同感和依赖感也越来越弱。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应积极开展羌族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在幼儿教育中加大对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引导。

一、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羌族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在“5.12”大地震中羌族文化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大批羌族文物在地震中被毁,甚至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丧生。2008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中国民族博物馆正式启动“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而教育则是持续传承羌族文化最为有效的途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本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还是本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亦或是价值倾向的熏陶,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羌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们更是有责任、有义务对羌区儿童做好羌族文化教育工作,培养幼儿民族特性。

二、幼儿羌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还未形成

绵阳市在“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总体规划中指出:“重建突出民族特色,尊重羌族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抢救和修复民族文化遗产,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潜力。”在近几年的实施中,教育部门也确实突出了羌区羌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但所制定的针对羌族文化相关教学规章、教育计划还只是局限在中小学阶段,而作为教育第一环节的学前教育则被忽视,成为了教育的盲区。通过对北川幼儿园的调查了解得知,当地教育部门对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羌族文化的教育引导工作的意识还不够,相关的工作指导还很欠缺,政策倾向也并不明朗。针对幼儿开展羌族文化教育工作主要还是依托于幼儿园自身的园本开发和课程设置。

(二)幼儿园对于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开发力度还不够

在梳理以往研究中笔者看到,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或多或少都有羌族文化元素的体现,但由于创设者对于民族文化认知的狭隘性,使得教育开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1. 环境创设重形式轻内容。虽然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有意识地突出了羌族元素,但缺乏相应配套的具有羌族特色的游戏设施,或者是提供给幼儿可操作的民族特色玩具。整个区角设置在对幼儿开展羌族文化教育中利用率很低,基本成为了外界前来参观的风景。

2. 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度不够。由于幼儿教师队伍中缺少具有羌族文化背景的教师,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并不是所有教师全程参与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师在课程开发上参与度低,且往往是在领导和组织者的带领下被动参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也就导致了开发的课程在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操作的可行性上大打折扣。

3. 课程选择未能充分体现羌族特色。课程的选择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羌区幼儿教师来讲,所选择的课程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入民族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研究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程选择上融入的民族元素还是十分欠缺,无论游戏环节或是文化知识的引导都未能体现羌族特色,基本都趋向于大众化、主流化。

4. 课程实施存在形式化。如果说课程选择是根本,那么课程的实施操作则是关键。课程的具体操作实施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而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在对相关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形式化,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所调研的幼儿园其中的一项课程是从羌族的羌绣中提炼加工,将其作为幼儿园手工活的一项主要内容。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却仅在大班尝试,且图形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地发挥出这一课程应达到的效果。

(三)幼儿教师教育理念及自身民族文化积淀过少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在其著作《教育概论》中提到“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地准备和专业性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其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将会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优劣,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来讲。通过调研发现,羌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缺失。

1. 自身民族文化积淀缺乏。据统计在“5.12”地震中北川损失了40余名幼儿教师,现有羌族幼儿教师只占18.5%,而且其中一部分羌族教师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被划分为羌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羌族,对羌族文化知之甚少,以致在教育中缺乏传承羌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由于震后政府放宽幼儿教师招收条件,凡是全日制幼儿师范学校中专及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年龄28周岁以下均可报考,这就导致于17.6%的新进幼儿教师学历只具有中专学历,他们认知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对于羌族文化传承难以深入理解。

2. 教育理念的不完善。由于幼儿教师其自身能力素质的局限性,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形成针对羌族特点完善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课程的选择开发以及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完善、不具有民族特色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羌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对策探究

(一)加大课程开发力度

加大羌文化园本课程开发力度可以从环境创设和资源整合两个方面着手。

1. 环境创设。环境创设主要是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羌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羌族的历史历来都是口口相传,所以说羌族文化的传承首先要从语言抓起,要营造羌族语言环境,使羌族儿童产生本民族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其次,羌族文化内容广泛,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特点选择民间流行的“衣、食、住、行”,歌谣、舞蹈、传统手工艺等内容,在园区创设体现羌族特色的区角,营造具有羌族特色的教学环境。

2. 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指将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衔接。幼儿教育并不单单是学校的单一行为,家庭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不但可以从中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幼儿教育过程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另外,社会资源的介入会更加保证课程内容的充实性和多样性。羌区丰厚的社会资源,譬如羌族历史古迹、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团体等等羌族元素,在课程开设以及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加以整合。

(二)优化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资源关键就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规范教师引进制度。由于“5.12”震后恢复重建中教师引进政策的放宽,加之羌区生活环境的原因,优秀教师不断流失,使得当下羌区幼儿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羌区教育部门应当从教师引进制度以及改善教师待遇角度入手,在加大优秀幼儿教师引进力度的同时,做好栓心留人工作。

2. 利用高校资源注重职后培训。对高校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定期将优秀幼儿教师送往省内对口高校培训对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完善以及教学思路的更新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与省内高校建立“对口建学”关系,通过高校优秀的教师和理论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

3. 培养“羌汉”双语教师。针对羌区羌族幼儿教师偏少的现状,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在省内对口高校举办“特招班”,通过“特招”、“特训”、“定向就业”的方式,从羌族优秀高中毕业生里面选拔培养“羌汉”双语幼儿教师。

(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羌文化论文范文6

一、羌历年

羌历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一般为三天。节日的社会功能非常全面及完善,各个国家或民族通常总会有属于自己的特定节日。节日的社会功能通常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展现现代文化;塑造形象,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促进和加强民族、地区间的交流;以及给参与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等等。因为这些完善的社会功能,节日通常都被人们所重视。

二、理县桃坪羌寨的羌历年

第五届羌年花儿纳吉赛歌节在阿坝州理县的桃坪羌寨隆重举行。此次羌历年共包括祭山还原、祝福太平;花儿情深、吉祥欢歌;和谐盛世、铭恩奋进三个环节,最后是全体演员一起演唱《欢迎您到桃坪来》的谢幕曲。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祭祀活动、迎亲歌、拐把子、花儿纳吉赛歌、生活场景展示、羌笛口弦、桃坪羌舞、羌族原生态情歌对唱、羊皮鼓舞、原生态歌曲《尼玛啦啦耶》等。

桃坪羌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历经战乱和若干次大地震但完整地保存下来,沉淀了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桃坪羌寨位于理县东部,紧邻国道317线,距省会成都仅130公里。桃坪羌寨具有清凉避暑和阳光暖冬的独特气候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尤其以甜樱桃和大白菜等高品质果蔬最具知名。桃坪羌寨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坪羌寨将掀起和引领全球消费羌文化的旅游浪潮,是全景展示原生态羌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体育、军事、宗教的最佳窗口。羌餐是一种以“酸”为主的饮食体系,无不酸得恰到好处,一闻一望都能使人满口生津。有洋芋糍粑、羌族老腊肉及香肠,还有诸如核桃花等非常珍贵的野菜等。在桃坪羌寨的宴席上,喝的都是葡萄酒等,并没有羌民族传统的砸酒。

然而,过年的时候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砸酒开坛”。据当地人介绍,咂酒的制作方法是将原料粗磨后加水蒸熟后倒出晾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时拌以荞壳,并加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经过30几个小时后放入木桶或坛子内,再用泥土将口封死放置起来。在需要开坛引用时把封泥去掉,慢慢加热水至溢至桶口为止,否则酒味太浓。过两小时后,用竹管或麻秆插入桶底用嘴吸饮,在饮用的过程中按照辈份或者身份地位依次饮用,大家轮流进行,边饮用边由寨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人唱吉祥祝词,大意是祝愿寨子中人丁兴旺、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以及祝愿远方来的客人一路平安、万事如意。也可从木桶底部的小孔将酒放出。

上一篇烟文化论文

下一篇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