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例6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文1

    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1991〕81号令)规定,现将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确需招用未满16周岁的文艺工作者、运动员和艺徒时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确需招用未满16周岁的文艺工作者、运动员和艺徒时,应当到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出具下列证明材料:

    1.单位招用人员申请书;

    2.单位介绍信;

    3.经办人员身份证;

    4.招聘合同书。

    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材料后,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申报单位答复,符合规定的予以批准;不符合规定的予以说明。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文2

奥运会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运动会,其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一直影响着各国热爱体育的人士。金牌虽然能够带给运动员无数金钱与荣誉,但运动员的付出较多,不得不让人们陷入沉思。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选拔运动员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而运动员个人的思想政治状况也是重要的选拔标准。近些年,随着我国步入体育强国,相关部门也逐渐重视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及个人素质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由于竞技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很多运动员从小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特别是体操和跳水等运动项目,运动员一般在五岁左右就开始接受训练,虽然运动训练会让其获得很多荣誉,但我们也应看到,过分强调训练,忽视运动思想及心理教育工作,则会对运动员未来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损害。运动员不仅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强化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国家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竞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忽视运动员的主体地位

目前,体育部门针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都是采取传统的灌输方式,更多地强调教练和组强的权威性,而对运动员的主体性缺乏重视。长期忽视运动员的个人思想,会造成运动员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其思想缺乏创新性,最终被竞技体育淘汰。另外,相关部门对于竞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约束性管理,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强制运动员必须遵从这些条条框框,而不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管理运动员,遵从运动员内心的需要。

(二)重运动成绩,轻思想教育

我国体育工作从“一穷二白”,发展至金牌数量长期位于世界各国前列,其取得的成绩另世界瞩目。然而,这些荣誉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用汗水换回的结果。竞技体育是一项十分残酷的运动项目,无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场下付出多大的努力,赛场上的成绩则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标准。由于长期重视运动员成绩,导致了运动员个人文化素质及思想教育工作的落后。

(三)竞技运动能力突出,文化素质相对薄弱

运动员可以通过训练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但其文化素质及教育相对薄弱,这主要是其长期接受训练,而缺乏与同龄人一样,接受正常的学习有关;运动员接受大强度训练,使得其精神和身体处于非常疲劳的状态,无法集中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此外,运动员的成绩一直是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准,运动员只需取得好成绩,其文化素质好坏并不被社会重视。

三、竞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运动员不仅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且还要承受思想压力。运动员在赛场取得好的成绩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受到利益驱使,更多的运动员则从思想上完全忽视思想教育,无法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与此同时,长期的封闭训练,会让更多运动员感觉到孤独与烦燥,思想也变得十分单纯,对一些是非问题缺乏判断力,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侵蚀。因此,强化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异常重要。

(一)对运动员思想观念的教育

当前,国内体育机构更多重视运动员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具有非凡的技能外,同时也应是一名优秀公民。教练员不仅应重视其成绩,还应重视其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运动树立正常的价值观,这样做不仅会让其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能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及心理。

竞技运动本身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运动,相比其他人来说,运动员坚强的意识,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个人心态,而且还能帮助其形成团结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

(二)对运动员政治素养的要求

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比赛成绩,而且还要具备一名公民应有的素质。爱国主义是个人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同时,运动员也是一个国家体育文化先行者,其表现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体育精神与凝聚力。因此,有关部门应强化运动员思想教育,促使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运动员了解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的领导,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光。

(三)对运动员文化素养的要求

竞技体育是一项艰辛而又光荣伟大的事业,不少运动员一生都致力于从事此项事业。但也有一些运动员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会选择主动或被动退役,转而从事其他职业。但由于其长期从事专业训练,忽视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其无法融入社会,甚至生存也会成为问题。因此,体育相关部门和教练员在运动训练期间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加强竞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尊重运动员的主体地位

传统竞技体育管理多为军事化管理,强调教练和相关部门的权威性,忽视了运动员主体地位,这对于运动员发展极为不利,不利于教练员的训练,也不利于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改善运动员训练和管理方式,尊重其主体地位,了解运动员思想活动,对于其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竞技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体育文化,同时作为运动员其职业生命十分短暂,运动员退役后面临的就业问题也十分急手。由于运动员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练和相关部门,应从思想上重视运动员训练期间的文化教育工作,从而达到提升运动员文化素质的目的。

(三)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教练员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成绩及文化素养的一线工作者,而这两项工作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取得良好成绩,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现代竞技体育工作,不仅需要培养运动员具有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同时还对运动员的思想创新提出了更多要求。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其不仅能够充分了解运动员的思想变化及状态,而且能使训练运动员掌握专业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项特长,从而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文3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四次围剿红军均遭惨败,一些政界和军界人士在总结时,将原因归咎于国家机器运转不灵,行政效率低下。为了挽回败局,巩固其统治地位,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措施。提高行政效率,加速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是措施之一。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迟缓、管理混乱等陋习积弊,直接影响和妨碍了政令的推行,也就自然成为行政改革的首选。加之早在运动之前,陈立夫在中央党部、蒋梦麟在教育部、黄伯樵在上海公用局都进行了文书档案改革的试验,许多机关内部也在酝酿改进文书档案工作。1933年6月,行政院召集改革公文档案会议,讨论了由中央各部会十八个提案汇集而成的“各部会审查处理公文改良办法”,会议主要有两项决议:一是文书处理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二是档案方面,对于各种分类目录,采用甲乙两种卡片登记,由行政院令行各部会试办。同时决定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这次会议可视为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序幕。

1934年9月,主持“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甘乃光针对当时文书档案工作脱节,档案保管分散、混乱的情况,提出了一个文书档案合一管理的方法――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改革运动的试行方案,在内政部试行。文书档案连锁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文书收发和档案管理在某些做法上统一起来,以使机关的总收发室和总档案室发生密切的连锁,改变文书运转迟缓和档案管理分散、垄断的状况。其核心是在一个机关范围内,以集中统一的原则组织文书档案工作。连锁的具体办法是通过统一编号、统一分类、统一登记三个环节实施。其后教育部、武昌行营第五处以及江西、广西、湖北、四川等地方机构相继推行文书档案连锁法。

1934年12月,行政院正式成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由甘乃光出任主任。这是个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改革运动的领导机关。研究会专门设立了文书档案组,继续内政部文书档案改革的研究。1936年2月,行政效率研究会接管行政院新卷一批,验证了前期行政院各部会档案管理调查的方案并加以修正。这个阶段的试验,可说是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尾声。

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客观上规范了文书档案工作,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催化了档案教育的诞生。同时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1. 对近代国家机关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改革初期,国民政府推行以公报代替公布的发文、以会签簿代替会稿咨文、修改收发文簿式及公文稿面、加强公文总检查、采用标点符号并分段叙述以及档案管理采用甲乙两种分类卡片、制颁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等一系列文书档案改良措施,改善了文书档案管理混乱、落后的状况。在文书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是国民政府肯定了教育部的前期做法,并颁布训令公文标点于1934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下发“公文标点举例及行文款式”,向中央各部会推广使用。早在1930年5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规定“公文句读为免除误解,便于阅读起见,一律加用标点……”。公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句读方法,使公文变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改善了行文质量,有利于国家政策法令的公布与贯彻执行,也有利于语体文式的公文逐步推广普及。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公文明显有别于北洋政权时期的半白话文式的公文。在档案方面,行政院1933年颁发《文卷保存年限四项原则》,明确规定了案卷应分定期和永久保存两种。改变了“当时现行机关保管文卷不论是否重要,有无时间久暂性质,一概永久保存”的状况,这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了因案卷杂糅、簿籍繁多而调阅困难、保管易于疏漏的弊病。

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简化了文书收发、编号、登记等手续,加速了文件的运转,提供了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统一办法。改革之前,以内政部为例,内政部的文书和档案的处理存在:(1)收发文号数都用司作单位,无收发文总号。(2)档案管理分散,六司二十余科档案的管理和办法参差不齐。(3)遗失文书不易查考。(4)新旧档案整理不能划一,调卷、阅卷非常困难等问题。此等弊端,一般机关普遍存在。连锁法推行后,文书实行一个机关统一编订一个总收发文号,对所有收发文进行有序管理;其次公文档案统一分类,由总收发室根据机关的机构和业务分工,事先拟好分类方案,既有利于公文分门别类地归档,也有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机关所有收文和发文只在总收发室用三联单登记一次,减少了层层登记的烦琐手续,也简化了登记的内容。

分类方法的实际改革和理论探讨,为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积累了经验。当时“有的机关科有科的档案,股也有股的档案”,互不统属,各行其是。档案分类一直没有正确的标准,逻辑系统也不明确。运动期间,人们对于分类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加之图书管理中分类方法运用的经验,也给档案管理方法的探讨带来了启迪。当时关于分类问题的研讨十分活跃,档案分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受到了普遍重视,各机关先后采用了十进分类法、纲目分类法和类户分类法等。文书档案连锁法试行的是纲目分类法,是一种固定以组织机构和职掌为区分原则的分类方法。20世纪30年代大多机构采用以职掌为主要区分原则的十进分类法,到了40年代则普遍采用纲目分类法。周连宽在《档案管理法》一书中,总结了纲目分类法与十进分类法比较的三大优点:一是按组织机构区分容易掌握,便于分合;二是各类目符号各异,层级醒目,便于检索;三是不以十为限,符合实际。分类方法的科学、规范,极大地改善了公文归档成卷的基础和案卷的有序管理。

文书档案改革措施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连锁法自身的优点所形成的影响以及试验宣传的缘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广泛关注。一些报刊,特别是《行政效率》杂志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刊载了许多有关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介绍了美、英、法等国家近代档案管理的方法,如《英国档案整理简史》、《法国国立档案学校沿革》等文;另一方面也讨论总结国内各级机关档案管理的经验教训及有关业务问题,如《内政部档案整理调查报告》、《现行档案制度与其改善方案》等。使人们了解了国内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国外档案管理的方法。同时,运动中不同机构和文书档案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得以推广、普及,也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使人们对档案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推动了我国近代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和档案学的形成。我国档案学思想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形成了档案学最早的体系,奠定了档案学的初步基础。这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改革运动促成了近代档案学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的影响,客观上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动员了一批文书档案的实际工作者对一些部门进行了调查和专门研究,写了很多调查报告和论著。当时行政界的一些知名人士甘乃光、滕固、周连宽、何鲁成、程长源、龙兆佛等,都加入了档案学研究的行列。当时的《行政效率》杂志上先后刊载了67篇关于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1935年5月还出版了《行政效率•档案专号》。一些研究档案工作的专著,如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等相继出版,成为了近代最早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改革运动促使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并构成了自己的基本体系。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一直是文书工作的后缀部分并主要为机关行政管理服务,因此档案学萌芽于文书工作的研究。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加以独立的研究始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即当时所称的“档案管理”的研究。其时已经构成了档案学的基本体系。如档案的点收、登记、分类、编目、庋藏和调阅等。周连宽于1935年编著《县政府档案处理法》的同时,还出版了一本《县政府文书处理法》。它充分地说明了我国档案学的形成,不仅萌芽于文书和文书工作的研究,而且一开始就把档案管理与文书处理两者分别独立又密切联系地加以研究,也反映了我国档案学是从研究机关档案室的工作中成长和形成的特点。

第三,改革运动的实践经验为档案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平台。这一时期档案学理论主要是从总结现行机关档案改革的实际经验中产生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推行,使档案学的研究从最初萌芽时期以总结某一机关的经验为范围,提高到总结某一类型或某一部分机关的经验。如1935年周连宽著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实际上是湖北武昌县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经验总结,1936年程长源编著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则是根据浙江兰溪县政府整理档案的经验编著而成,这些一般只是直接经验的叙述。随着改革运动的开展,档案学的研究更进一步提高到从全国着眼,以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研究目标,来总结整个改革运动的经验。1938年何鲁成编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当时整个档案改革运动的直接的经验总结,但较前述二著来说,则已有了显著的抽象概括,为当时档案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是当时档案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当时档案学的中心研究课题之一。所以说“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开展的客观需要,是导致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3. 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为我国近代档案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一直由师傅传授,“卷阀”把持垄断档案的现象由来已久。到了近代,“卷阀”盘踞操纵档案尤以地方机关为最严重。这种管理上的“自成一套、密不示人”的封闭与落后,阻碍了近代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妨碍了政令的推行和行政效能的提高。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处长滕固曾说:“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有可观的成绩;而在档案,则仍停滞于师父传徒弟的旧式管理。”20世纪30年代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就是以打击封建“卷阀”把持垄断档案为主要内容。改革措施的推广以及档案法规的制颁,都是围绕文书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和公开来进行的。改革运动使专职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培养与锻炼。1935年2月行政院成立档案整理处,一方面是加强文书档案工作的领导,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改革运动从机关文书档案工作者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档案学理论研究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普遍论及了档案人才的标准及培养方法,有的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档案人员的训练、考核、任用、进修、辅导等制度。对于一般档案工作人员,要求有相当素养的史学基础和编辑水平以及专科以上学校的学历,尤其寄希望予青年来改革档案管理,明确提出了档案教育的问题。这批理论研究者中许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档案教育工作者,如甘乃光、周连宽、龙兆佛等。他们既在各机关率先推广实行新的文书档案管理方法,又对文书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传授文书档案管理新方法。内政部、教育部曾举办过培训讲座,四川、广东等12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和西北干训团都曾设有档案班,学员主要是政府机关的档案人员,培训的内容多为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如档案的点收、分类、登记等。1939年,为了适应各级机关改进文书档案工作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内,附设了一个档案管理专科。教员主要有王坤、傅振伦等,学习的科目有中国档案通论、档案分类、档案编目等。这是当时培养档案人才的最早的专门教育机构。殷钟麒于1946年创办的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则改变了我国档案教育“向无正式学校”的历史。同时上海私立中国档案函授学校、江苏学院行政管理系、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系以及一些职业学校和讲习班等,也都讲授档案方面的课程,培养档案管理的技能。

可以说档案教育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兴起,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改革运动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档案管理新方法的推广、普及,急需大批新型档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改革运动促成了一批档案学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档案理论人才,为档案教育的兴起,做了理论和人才准备。因而初期的档案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了一批文书档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奥林匹克;教育;人文精神;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94-04

A Study on the Olympics Humanities Education on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WANG Ruiping1,DONG Bin1,SHI Lei2,ZHANG Liru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Science & T 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 China;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 ation,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Shijiazhuang 050031,Hebei China;

3. Zhangjiakou Educational College,Zhangjiakou 075000,Hebei China)

Abstract: Olympic humanities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survey on eight China's spo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 view t he Olympic humanity education. In decades,due to the neglect of humanity educa tion for athletes,the sport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elite s have been restricted. China’s sport education is lagging behind compared wit h the educationadvanced countrie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and beneficial to research the function,approaches and effect of Olympic humanity education to China’s sport higher education. The results find that the general situation i s soun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e paper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ol utions

Key words: Olympic; education; humanity spirit; sport major

在《奥林匹克》中明确指出,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就是奥林匹 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影响着从事竞技运动的各国选手,激励他们努力向前。

奥林匹克运动集体育、文化与教育于一体,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肩负 着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职责和义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 作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师者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和文化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对 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

我们现在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式能否肩负起这种职责,有没有能力将奥林匹克精神 发扬光大值得我们去研究。为此针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情况进 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有着推动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状 况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教师和学生对于进行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和获得奥林匹 克人文知识的传播途径等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体育学等方面的专著和文献,掌握 了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并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阅读了近10年的国 内相关研究的论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2.2 访谈法

针对于我国体育院系中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相关专家的走访调查,掌握 了相关的信息,为研究方案的制定和问卷内容的确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社会学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笔者设计了学生和教师的《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奥 林匹克人文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请有关专家审核评定问卷的内容体系和指标的内容。参 与评定的专家有30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问卷的效度等级为非常适合、较适合、 适合、不适合。100%的专家认为较适合,说明此问卷可以作为研究问卷进行使用。

调查对象:以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的体育专业大学生

投稿日期:2010-03-09

作者简介:王瑞平,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管理学。 (1 500人)和体育专业教师(200人) 为调查对象,从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间进行了一年多的问卷调查。学生年龄在17-26岁, 男生占60%。教师年龄在32-56岁,男教师占75%。具体院系有: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首都 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大学体育学院、广 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共计8所体育专业院校。

学生问卷发放了1 500份,收回了1 485份,收回率为99%,有效问卷1 475份,有效率为98. 3%。教师问卷发放了200份,收回了185份,收回率为92.5%。其中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 为91.5%。采用折半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利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求得信度系数 为0.71,采用积差相关法得到问卷效度系数为0.87,显著性水平P

1.2.4 问卷调查内容

个人资料:学生包括年龄、性别、学校、专业。教师包括年龄、性别、单位、职称、职 务等信息。

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针对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大 学生对待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和获得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传播途径两层面。针对于教师 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对待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掌握奥林匹克人 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和获得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传播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2.5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中所涉及到的调查数据采用SPS S13.0社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现状调查

2.1.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待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

因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使我国体育专业学生更能近距离感受奥运会的热潮,国内高 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待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就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由表1可见,有多数占60.1%的学生接受过奥林匹克教育,但39.9%的学生没有接受过奥林 匹 克教育也是一个较大的数字。说明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还存在着不 足,不能利用我们专业的特色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从而影响了学 生对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认识。

表1 关于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及个人人文素养的调查 结果

经常接受奥林匹克教育吗? 是人数 百分比 否人数 百分比经常接触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吗? 是人数 百分比 否人数 百分比对个人人文素养的满意度吗? 是人数 百分比 否人数 百分比886

60.1589

39.9805

54.6 670

45.4304

20.61 171

79.4

另有,54.6%刚刚超过半数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经常接触到奥林匹克人文知识,而有接近 半数的大学生不能经常接触奥林匹克人文知识。这可能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但是不管 怎样,作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的关注不足总是一个遗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极少数学生(占20.6%)对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感到满意,但绝 大多数(79.4%)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个人的人文素养不满意,这也说明这部分学生有待对 其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表2 关于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意义的调查结果

你认为奥林匹克人文教育重要吗?重要人数/人

百分比/%

一般人数/人

百分比/%

无所谓人数/人

百分比/%1 094

74.2 300

20.3581

5.5

通过调查发现,认为进行奥林匹克人文教育 是重要的有1 094名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4.2%,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奥林匹克人文知 识的了 解的状态。300名(占20.35%)体育专业的学生认为进行奥林匹克人文教育一般,还有5.5 % 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也反映出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还 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就是竞技运动,只要你跑得快、跳得高和远、掷得远就行,他们没有认识 到运动技术背后的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存在缺失。

2.1.2 掌握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借助对北京2008年召开奥运会的前期宣传和各类人员的选用,在高校中关于奥运活动的 宣传增多,同时在家门口的体育盛会受到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 能够了解与正确回答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奥林匹克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以及 连带关系的了解则不尽如人意(表3-表5)。

表3 体育专业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知识的动机

动机

娱乐消遣提高素养培养兴趣增加见识了解体育文化提高志愿者素质人数/人

237252242290317137百分比/%

16.1

17.1

16.419.6

21.5

9.3

表3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知识的动机源于了解 体育文化,其次增加见识,其他居中。也说明了在奥运热潮中作为交流的话题,为了能够更 好地与人沟通而促进了体育专业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深层动机。表4是体育专业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回答正确率为最高 。其次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回答。由此可以看出 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为我们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奥运知识补修。

表4 体育专业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知识的了解程度

项目奥运会 的

召开周期奥林匹克运动

的创始人奥林匹克

运动的格言奥林匹克

运动的精神奥运会五环旗

的颜色正确人数/人

正确率/%

1 379

93.5

1 272

86.31 471

99.71 115

75.6

1 037

70.3 内容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北京奥委会主席是谁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 北京奥运的分会场北京奥运的

主旨口号正确人数/人

正确率/%1 329

90.11 125

76.31 406

95.31 027

69.61 190

80.7图1 体育专业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精神的了解程度统计表

图1显示的是在我们调查的1 47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中有31.6%的学生能够较准确的解释奥 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内涵,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还说不清楚,少数人对此不了解。说明体育专业 的大学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知识方面,急需加强。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点的掌握,更是 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

表5 体育专业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连带关系的了解(%)

内容

奥运与经 济奥运与政治奥运与科技奥运与人文奥运与教育百分比/%

21

24.9

16.4

19.6

18.1

从表5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奥运会与 政治、奥运会与经济的关系了解的较深入一些。目前我国的举国竞技体育体制已经深入人心 ,利用奥运强国提高国家的地位,这也是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奥运会的主办国,通过奥运带 动经济这也有运作成功的案例可循,利用奥运的附属品创造经济价值。当今经济物欲的暴涨 刺激着大学生,大学生对奥运会与经济的关系有着深刻地认识,仅次于奥运会与政治的关系 。然而对于奥运会与人文、教育和科技的认识较为缺乏、不全面。

科技在体育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除了运动场馆的设备先进之外,就连运动员用的服装、 器材也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同时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现代奥运会较量的不仅 仅是运动水平,同时也是科技水平的较量。调查表明,体育专业学生在此方面的认识还不够 。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它的认识较低。这主要是体育 专业的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和精髓还不十分清楚。对于参加奥运会运动员的背景和 作为宣传、弘扬的主力军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同时通过自身的行为教育着、影响着身边 的每一个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意义深远。

2.1.3 体育专业大学生获得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传播途径

接受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获 得最新资讯,这与我们周围众多的传播媒介和载体分不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 如何从各种知识载体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是我们所关注的(表6)。

调查结果显示,说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多数利用电视和报刊杂志来获取奥林匹克人文 知识的。教师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获取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载体而据第三位,说明教师在奥 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获取奥 林匹克知识的较低;其次是广播、书籍阅读和其他途径的利用率就较低。说明目前我国高等 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获取还主要依赖于电视、报刊等作为主要传播媒体, 而作为教师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着的利用度需要进一步开发,同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 主动学习。

课程设置方面,41.7%被调查学校将奥林匹克 人文相关的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23.6%学校设置为必修课,大部分集中在一个学期30~36课时之间。34.7%院校以讲座 形 式进行,反映出部分体育院系对学生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另外学校学分制 的实施,课程虽有设置,但是因选课人数达不到开课人数而停开的现象也有。这也说明我们 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此认识不足。此外,在硬件设施上,电视等传媒工具的缺乏导致了学生无 法接受直观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对奥运的兴趣。

2.2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接受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现状调查

2.2.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对待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

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导者――体育专业教师应该是技术与理论兼具的完备人才,其 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个人素养较高。体育教师不仅传授运动技术,还应传播运动文化 ,且对运动文化的理解较为深刻,并能在实践中渗透、应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对奥林 匹克人文教育的态度怎样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只有70.3%的教师经常接触奥林匹克人文 方面的知识,78.5%教师不满意自身的人文素养,这与图2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体育教师 中 超过80%以上的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结合学生对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意义结 果,可以看出体育专业教师对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认同感强于学生。

图2 教师对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意义的认同态度

2.2.2 体育专业教师掌握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全面的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师的知识水平 和能力又决定着教学效果。从对教师的相关调查结果来看,总体情况令人满意,但是有相 当数量的教师对奥林匹克核心思想以及人文知识的理解还不是十分准确。将近一半的体育专 业教师了解奥林匹克人文精神,同时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说不清楚和不了解(图3)。由此 表明,虽然体育专业教师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获取奥运人文知识的来源点,但教师自身的知识 及文化素养限制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奥林匹克人文教育。

图3 体育专业教师对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精神的了解程度统计 表8 体育专业教师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连带关系的认同

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教师认为奥运会与经济、科技的关系密切,其次是人文和政 治,而与教育的关系排在最后一位。说明教师认识到了科技和人文对奥运会的发展有着重要 的作用,但是对于奥运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不太明朗,存在着欠缺。作为体育专业的教育者 需要加深、理清两者的关系。

2.2.3 教师获得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传播途径

调查显示,体育专业教师了解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过程中,电视和网络是信息获取的主 要途径和手段。作为传统的媒介广播、书籍在当今科技的发展中逐步退出主流,利用率在逐 渐下降(表9)。

3.1 结论

1) 体育专业大学生和体育专业教师接受奥林匹克人文教育的主动性较差,对自身奥林匹 克文化素养不满意,对于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以及连带关系的认识不足,尤以奥林匹克与教 育的关系较为突出。

2) 在奥林匹克人文知识获取的途径方面表现单一,虽然体育专业教师是体育专业大学生 获取奥运人文知识的来源点,但教师自身的知识及文化素养限制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奥林匹 克人文教育。

3.2 建议

1) 针对体育院系专业的特殊性,学校要充分发挥书籍的教育功能和电视、网络直观传 播方式的功能,多渠道传播奥林匹克人文知识。

2) 学校通过开设课程、组织讲座等或利用学生会、工会组织各种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等 方式,提高具有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教育职责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奥林匹克人文素养,解决 体育专业学生和教师奥林匹克人文知识的缺乏的问题。

3) 职能部门对开展奥林匹克人文教育重要性宣传力度缺乏。只有通过学校、学院的氛 围营造,开拓实践基地,促使奥林匹克人文教育逐渐形成气候和影响,促进终身体育的养成 。

参考文献:

[1]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0:28.

[2]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3] 金元浦.大学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305)

[4] 孙葆洁.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5] 崔乐泉.奥林匹克运动简明百科[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 马仲良,王鸿春,黄亚玲.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 何振梁.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J].体育文史,2000(5).

[8] 胡小明.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J].体育文史,2000(5).

[9] 孙葆丽.北京2008 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 1,24(4).

[10] 陈希,仇军.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R].北京 2008 年奥运论坛论文,2 003, 9.

[11] 徐忠.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进步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9).

[12] 李志伟,冯萍.试论现代奥运会的社会功能及人文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 001(3).

[13] 王军,王猛.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社会化[J].体育与科学,2002(6).

[14] 陶于.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人文价值[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 03(3).

[15] 田桂菊,赵淑英.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社会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2).

[16] 陆雯,惠悲荷,邢波.“人文奥运”理念与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的探析[J].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工作讨论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93-04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M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M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酷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第一,作为当时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协作团体,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及三次集会发生在中国农村经济面临破产、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建设与民族自救成为时代主题,三次集会以及所包容的农业职业教育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声,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第二,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复兴民族国家为前提,以创造中国新文化为目标,以振兴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普及农业职业教育为抓手。第三,在三次集会的各个环节融入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使人物的演辞与报告充满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强化演辞与报告内容的诠释与解读,每份演辞与报告都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成果,所有内容及发表之意见,均富有价值,既反映了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发展情势,也是报告人等主观思想与理论的结晶,要突出文本在职业教育思想内涵方面的比较与分析。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提炼了乡村建设在文化教育、农事经济、自治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模式,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制度、机制建设等问题。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呼唤民生政府,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第八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7]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4.

[8]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5.

[9]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三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

[10]千家驹,李紫翔.中国乡村建设批判[M].上海:新知书店,1936.

[11]古M.乡村教育新论[M].上海:民智书局,1930.

[12]古M.中国农村经济问题[M].上海:中华书局,1933.

[13]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4]陈序经.乡村建设运动[M].上海:大东书局,1946.

[15]蒋杰.乌江乡村建设研究[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村新报社,1935.

[16]千家驹.中国的乡村建设[M].上海:大众文化社,1937.

O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Zhan-p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China)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范文6

首先我们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作一界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教育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或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广义的文化教育除了狭义之外还指在从中专开始的所有相关学历教育中对学业所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它们又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就体育职业学院而言,文化教育是一个与运动员在校期间的运动训练,包括体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等相对应的范畴,这是一个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范畴,一个知识、能力、品格和品德相统一的范畴。

1.政策法规依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例如,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按照原国家体委制定的《运动队伍工作条例》,一些省(市区)运动队就逐步配备了专职文化教师,进而设立文化教育科(组),负责运动员教练员的文化知识补习;1978年,原国家体委提出了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1983年,原国家体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职工体育运动技术院校的意见》,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体委先后在体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1986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国家体委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对于优秀运动队开展文化教育的目的、标准、办学形式、课时、教师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为使之得以落实,又颁布了《关于执行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中有关文化教育工作的暂行规定》;1987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规定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或者升学方面给予优待;2000年,《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纲要明确指出:保证优秀运动员完成9年义务教育,扩大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比例,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多便利的升学、深造条件;2002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意见》,规定获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五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它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从6个方面共20条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时至今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复合体系,这一体系由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职业中学、体育职业学院、独立设置的体育学院和其他普通高校所属体育学院、体育系部组成。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权的高校86所,具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单独考试权的高校47所[1]。政策法规为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2.两个充分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的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强国(还不是体育强国)。这些成就的取得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举国体制下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视功不可没[2]。学者们曾根据第十届全运会的成绩,将全国的省(市区)分为三类:竞技体育强省,十运会奖牌数前8名;竞技体育中等省,十运会奖牌数第9~20名;竞技体育弱省,十运会奖牌数20名以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竞技体育强省、中等省和弱省在竞技体育及运动员文化投入上差异很大,无论是投入的总量还是人均量,竞技体育强省远高于中等省,中等省高于弱省[3]。这绝非偶然!我国1984年至2010年期间奥运会冠军中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约占81.95%,硕士以上学历者约占28%。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与他们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呈正相关,凡是竞技体育强国都是文化教育———当然包括运动员文化教育发达的国家。其次,它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强调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4]。就尊重人而言,强调对人格和人的权利的尊重,强调人格与权利的平等,反对一切形式的人格歧视和权利歧视。运动员首先是人,理所当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再者,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十分短暂,缺少文化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一旦退役再就业便会遭受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二,充分认识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和所应发挥的作用。如前所述,我国已逐步形成一套多元复合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可以讲,体育职业学院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特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大批的一流运动员是由体育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以上海市体育职业学院为例,建校60年时(2012),它培养出了6位奥运会冠军,100位世界冠军,有17人先后打破37项世界纪录,刘翔、姚明等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其次,体育职业学院承担了全国省以上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中职和高职两大阶段的文化教育任务,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将分别止步于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或许会有人继续进入本科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但这部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亦靠这个时期打下基础。其三,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一时期是出运动成绩的黄金时期,面临着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据此,办好体育职业学院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义便更加突现出来了。

二、问题与分析

当前体育职业学院文化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运动员的学习动力不足,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缺课率高,据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下运动员中,每周实际上课时间在12课时以上的仅占30.5%,而在10课时以下的占48.5%;16至18岁运动员中,每周实际上课12课时以上的仅占有12.8%,而在10课时以下的占57%;19岁以上运动员中每周实际上课12课时以上的仅占10.6%,而在10课时以下的占56.8%,另有8.8%的运动员不上课,整体上呈现出年龄越大上课时间越少的趋势。再例如,平时做作业的时间不多,据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下运动员中,每天做作业时间30分钟以下或不做作业的占69.8%,而做作业一小时以上的只占9.5%;16至18岁运动员中,每天做作业30分钟以下或不做作业的占72.4%,而做作业在一小时以上的只占4.2%;19岁以上运动员中,每天做作业30分钟以下或不做作业的占72%,而做作业一小时以上的只占7.7%,整体上也呈现出年龄越大做作业越少的趋势[2]。正是因为学习动力不足,所以学习态度不好,学习努力不够,学习效果欠佳,混文凭的思想普遍存在。运动员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十分复杂,至少有如下几点:

1.运动员学生的特殊性

我国大部分体育职业学院都是在当地体育运动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其学生来源与构成为从本地体育局属下的专业运动队招收的现役运动员、从全日制普通高中初中招收的体育特长生和通过全国高考招生录取的高中毕业生。前两类是体育职业学院学生的主体。其中第一类学生除完成规定学业外,作为国家注册运动员,更要承担省级和部级的比赛任务;第二类学生是作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而培养,相当一部分在校期间和毕业以后也将进入专业队,成为国家注册运动员。我们通常称上述两类学生为运动员学生。运动员学生的特殊性,一是身份的二重性,由于成长经历,导致他们进校的行为特点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有许多的不同,具有基础文化与专业理论课底子差、自控能力弱、争强好胜易冲动等特点;二是训练比赛与文化学习任务的双重性,年纪不大压力大,很容易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出错。

2.运动员学生价值追求的单一性

运动员学生价值追求的单一性集中表现为“运动成绩至上”。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用人机制开始形成,运动员退役安置已经由指标分配代之以人才竞争,当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时,只有少数竞技体育成绩一流的选手才能获得较大的择业空间,而大多数运动员的选择范围极小,只能靠被安置,这一严酷的现实给广大运动员以引导,强化着他们运动成绩至上的认识。其次,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长期主要依附于体育战线,在传统的训练体系中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是:少体校、省体校、青年队、省体工队。虽然一直在强调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对运动员来说,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加上对教练员、少体校、省体校、青年队、省体工队以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业绩评价,都将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拿奖牌视为硬道理,这难免会对运动员的价值追求产生强烈的影响,使他们将文化学习放在次要的地位,甚至可有可无。

3.运动员学生职业取向与学校课程设置的低吻合性

以北京为例。从2011年北京市优秀运动员项目分布数据看,其中重竞技项目学生数大大多于其他项目,如图1为真实了解重竞技项目学生职业意向,我们曾设计了《重竞技项目学生职业意向调查表》,对北京市木樨园运动技术学校、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和什刹海运动技术学校的重竞技项目运动员进行职业意向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约有24%的受调查者希望从事健身教练行业,并把其作为理想职业,而另一项对运动员是否愿意接受健身教练行业培训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43%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愿意接受,另有35%的受调查者表示会考虑。第二项调查中的不少人将来也可能会选择加入健身教练队伍。然而,在过去的体育职业学院竞技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却沿袭和机械照搬了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的做法。以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竞技体育专业专业课教学计划为例,其中人体科学基础、运动心理学、保健按摩、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周课时分别为4、4、2、2学时;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疲劳监控与运动伤病防治、运动训练监测与调控课程总课时144学时,周课时均为4学时;体育基础理论总课时36学时,周课时2学时。暂且不论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将来从事健身教练的退役运动员是否必须,也暂且不论这些课程的课时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它们间的彼此关联是否紧密,但针对性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它没有体现出体育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没有体现出运动员职业取向的需求,这也是造成运动员学习动力不足的症结之一。

4.教师队伍建设的欠缺性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能否打造出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事关教育的成败。所以每一个学校都应始终不渝的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地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提升其思想境界。但目前的情况是体育职业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少的缺陷,不但见诸于数量方面,更见诸于结构方面,还见诸于敬业精神、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在此不做详述。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进一步改进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学者提出了不少建议,例如,将运动员的学习态度与领队、教练员的考核挂钩;增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从而减少运动训练的时间,让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环境与氛围,抓典型,树榜样,对文化学习的先进分子进行表彰与奖励等。这些均是必要的,但更为根本的是要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落实一个文件———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政策法规为依据的当务之急便是要落实这一文件。对于体育职业学院来说,将这一文件落实好,不仅在于它总揽全局、着眼长远,对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从组织领导、制度安排、资源整合、经费投入等方面均提出了要求,还在于它专门列有一条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鼓励运动员学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结合体育行业职业技术鉴定工作,培养具有一定体育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引进专业化、社会化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首先这是对体育职业学院的莫大鼓舞,其次为体育职业学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合理定位、形成特色、错位竞争、多做贡献明确了方向。

2.明晰一个概念———践行大文化教育观

文化教育是多维度的教育,是终身教育,在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特点与要求。对于运动员来说,进入中职、高职阶段后的文化教育有两点要谨防:一是将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搞成非此即彼。其实,职业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教育,是一种职业色彩鲜明、职业性特强的文化教育,文化只有扎根于职业的土壤才会更具活力,职业只有富含文化的底蕴才会更具魅力。二是将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对立起来,搞成两张皮。其实,运动训练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教育的过程,应将科学知识的传递、人文精神的张扬、心理品格的磨砺和思想品德的教导融入其中,因为竞技体育的展开,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不但具有育体之功能,还具有育德之功能、育智之功能、育心之功能和育美之功能。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应服务于运动训练,解答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遇到的困难、疑虑和问题。

3.把握一个前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育包括教学但不等于教学,教书在于育人,育人是学校工作中心,而我们所育之人理应是全面发展之人。体育职业学院,不但要把运动员作为运动员训之,更要把运动员作为有着全面发展需求和全面发展潜力的人育之。为此,一要瞄准一个目标,即文化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涉及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涉及知识、能力、品格和品德四个层面。文化修养高的人,是想学习并善于学习的人,是心智健全的人,是开放包容的人,是乐观辖达、开拓进取的人。二要学会处理三者关系,即成人、成才和成功的关系。首先,成人是成才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做事必先做人;其次,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在竞技场上;再次,成才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倡导学有所长,用人所长,倡导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行行出状元。

4.抓住一个关键———充实与优化教师队伍

充实是指教师的数量,为确保体育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按国家关于师生比的基本标准配足教师;优化是指教师的结构,教师结构的优化与否,是通过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和学缘等的比例关系体现出来的。总的来讲,体育职业学院教师结构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处在不同省市区的体育职业学院之间的不平衡性;二是同一体育职业学院内部诸结构间的不平衡性。其中又有两方面的滞后性尤其突出:一是学历结构中高学历教师的比重偏低。就教师群体而言,拥有高学历的教师比重越大,教师群体业务基础越好。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论》中指出,人才开发如果以学历为标准的话,那么学历层次与脑力能力的比值将是25倍的差距,大学中学小学=2571。舒尔茨公式定量了学历的能级差。发达国家都注重教师的高学历,不仅对本专科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如此,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如此。然而,对比之下,我国的状况堪忧。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只有两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占专职教师的2.4%,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尚这样,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二是学缘结构中具有国外(境外)受教育背景(含攻读学位和进修、访学半年以上)的教师比重太低。体育无国界,体育事业是最应当而且最有可能国际化的事业,一个学缘结构中具有国(境)外受教育背景教师比重太低的教师队伍是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体育国际化需要的。

5.创新一个模式———实现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