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例6篇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八股取士 成因 影响

一、引言

作为一个上下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关于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据史书记载,当年尧欲禅帝位于舜之时,“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这应该是史书记载有关中国古代最早的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

而这以后,历朝历代为了更加有效地选拔人才以充实官员队伍,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又采取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一系列考核制度。如:夏、商、周时期的世官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皇帝征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等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朝代的更迭,考核制度也在不断地演变。至隋朝创立科举制后,一千多年来,各朝各代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科举制,使其成为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间朝廷选拔人才的最为主要的考核制度。而至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统治阶级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牢固,八股取士成了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直至1905年废除。而八股取士的采用也标志着科举考试走向崩溃的边缘,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创造力近于迟暮。

二、八股取士之来由

中国自隋唐以来所采取的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此,八股取士成为明清年间采取的一种选拔人才的主要考试制度,它以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八股文为固定的考试文本。所谓八股文,《明史·选举制二》解释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亦有“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之称,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共八部分组成;而自起股至束股四股为文章正式议论之主体,在这四股之中,每股又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相互组合,主要为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以求做到文字的繁简和声调的缓急之对仗,共合八股,所以谓之八股文。

三、八股取士之成因

自古至今,在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时段里,统治阶级总是在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殚精竭虑,他们总是试图寻找一种可使其统治永远牢固不灭、万里江山永远安然不崩的神奇方法,就像秦皇汉武寻觅长生之术一般;可是,他们却总是陷于求之无获的悲戚之中,因为人的自生自灭,王朝的兴盛衰亡,始终如一,无法变更。由是,他们不得不从维护其统治的官僚体系中寻找一道可以滋生江山永固之希望的缝隙。这样,他们就顺藤摸瓜寻到了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头上了。此时,不用给他们任何建议,他们也知道该怎样做了——将多少年来选拔建设型人才的科举转变为选拔忠顺奴仆的固国之策。当然,他们也会将自己的这一创见作为一大奇举而乐在其中。

此外,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一条同样的成长规律:诞生—发展—繁盛—衰弱—消亡。科举考试制度也很难逃而避之,它的整个发展过程恰好印证了这条不可磨灭的规律,隋之创立,唐之发展,宋之繁盛,明之衰弱,清之消亡。因此,当科举制被内外力量推向顶峰的时候,它必然会如同耀眼的彗星一般在历史的沉寂夜空中画上一道美丽的光弧后迅速陨落,直到钻入深邃的土地,留给人们的只是美妙的回忆。

四、八股取士之影响

对于士人来说,统治阶级继续沿用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不受门第高低身份贵贱的限制,通过公平的竞争择优而录,这无疑为他们进入仕途改变卑贱的命运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同时,对于统治者来说,采用八股取士也是对科举和整个皇家王朝的一大贡献,因为他们在对经济、政治、军事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的基础上,大大加强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从而消解了知识阶层内部所蕴藏的巨大反抗力量。

可是,即便通过八股考试的士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中的多数人在追求仕途的道路上已经被人为地扭曲了;他们逐渐丧失了朝气与创造力,逐渐迷失了主我与天之神性,他们逐渐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成为维护皇族统治的神兵利器。而这无疑是八股取士的最大弊害,因为它不仅禁锢了士人的思想,而且直接将中国人的创造力逐渐抹杀掉了,这样的结果是使中国逐渐从“天朝上国”转变为“东亚病夫”。

八股取士为何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呢?首先,是由于八股取士这种识记的模式太过单调,太具有抹灭创造性的魔力。这种任何阶层的人都可以参加的公平考试,对人们的诱惑力太大了,尤其是那些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备受压迫的人为了摆脱自己卑贱的命运,做得人上人,就致力于死记硬背儒家经典,追求金榜题名,一旦试中,便可光宗耀祖,加官晋爵。对于他们来说,八股取士可能就是那个充满着神奇诱惑力的,尽管命中的几率不是很高,可是一旦,那便是一夜暴富。他们只会如同痴迷于的人一样,绝大多数最后只是荒废终生,徒劳无获。其次,因为它是选拔治国人才的主要制度,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那些治国之才的手中,而国家的盛衰与他们紧密相连。当一个国家的治理者被泯灭了理智与创造性后,他们只能是埋首故纸堆,使整个国家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恰如阴风飒飒,死气沉沉。

五、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是其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基,没有它,只能是任人宰割;而对于一个人来说,独立的知识和道德体系是成就其造世伟业的必具之器。

但是,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培养人才的重要制度,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其所需要的人才;考试制度是国家政权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它为学校培养的人才提供了相应的出路。两者之间虽独立而并举,相辅相成,可是,学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考试制度的一种附庸,被迫适应着考试的各种需要,它会根据考试的各种要求而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所以,一个国家若想成就其自身的强大,就必须采用非常科学的考试制度,促使其学校形成一种兼容并包、自由开放的教育机制;同时,应以八股取士作为前车之鉴,决不能泯灭国人的天性与潜力。而作为一个自然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与追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自己独立的品性,始终保证自己的那颗好奇心永不褪色,始终保持自己的创造性永不凋败。

八股取士只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考试这段历史天空中的一场阴霾,它不会永远笼罩在人们的上空,因为地球始终围绕着太阳运转,耀眼的光芒终有穿透阴霾重照大地的时刻。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

[2]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2

关键词:养士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中图分类号:D691.4 文献标识码:A

一、养士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过程中避免惨遭吞并,顺应动荡时局,纷纷重视人才,士阶层诞生。随着官学衰落与私学兴起,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以外交大使的身份分析时事格局,成为代表不同诸侯国利益的智囊团,受各诸侯国礼遇,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也日益扩大。所谓“士”,本来是奴隶主贵族政权机构中的低级官吏,既是“公卿大夫士”的士,又是“士农工商”四民之首。士依靠分析时事利弊格局来寻求进身之阶,四处游说,十分活跃且能力巨大,不少士人确有以三寸之舌抵过百万大军之才。在争霸称雄的动荡岁月,诸侯卿大夫礼t下士,收录士人赡养于府门之中,以保持属地和封疆的壮大与安宁。可以说养士之风开了古代选士制度之先河。

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风暴口与缩影,齐国统治者允许学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稷下学宫庞大的办学规模和包罗各家学说的学术氛围及允许咨议政事的统治者态度可谓是政府庞大的养士与育士场所。在动荡战乱的战国,每每齐国临近生死存亡之际,总会出现稷下先生奔走挽救危亡的身影。稷下学宫属于公门养士,此外还有私门养士,“战国四君子”就是以养士闻名。

“责人则以人、权而用其长”的用士原则配以招聘、举荐和自荐的选士方式,士阶层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最具个性活力和流动性的阶层。养士制度带有明显的集团性质,各为其主,为了不同的政治利益,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且士人的才能多元化,才能不被限制,有助于个性的发展,评判标准依时局而定,士人大多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否被采纳主要依据时局和主人的喜好,投其所好。

士阶层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走上晋升之道体现了功利的官本位思想,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这一时代,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此处所言的“知识”,并非单指诗书经略,而是泛指各种技能,这一时期是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文韬武略者有匡扶天下的政治舞台,善于辩论甚至诡辩之士被委以外交重任,“鸡鸣狗盗”之士亦有用武之地。

二、察举制

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察举制发展成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以真正确立其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

岁举性的科目即孝廉的产生标志着察举以选官常制的姿态登上了汉朝仕进的舞台。汉武帝时将察举取士的范围由官吏扩大到布衣之士。同时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就规定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和入世者接受教育的内容。在选举考试中,儒家学者受到特殊优待,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术取士的新局面。

察举制的科目有常科和特科,常科主要是孝廉,特科由皇帝临时决定,最主要的也是最制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汉朝的察举制有一个重要特点:选拔人才和提拔官吏没有分开,选举与考试没有分开,察举的对象既有未入仕者也有现任官吏。考试是辅助方式,不占有重要地位,但这种由下到上层层察举的方式虽然举荐了不少人才,但是也无法保证其真正公平,不可忽略的是将察举的范围扩大到布衣之士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孝廉的晋升对教化社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仍然避免不了道貌岸然者沽名钓誉,贿赂请托。再者易造成结党营私,这对社稷不利。察举制是一种看似由下向上推荐人才的很好的制度,但是士人为获取“声望”用尽手段,沽名钓誉,令人担忧。所以为了以后江山社稷,察举制还是必然会被更为符合时代的考试制度所取代。

三、九品中正制

魏晋是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期,把持朝政大权的士族地主为维护门阀特权,在地主阶级内部“严士庶之别”,导致选士制度保证士族优先做官的权利,九品中正制成为这一时期选士的主流,即郡县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担任,将士人按“才能”评定为九等。所谓才能,就是按门第高低列等,政府按照等级选用。九品中正制选举法完全操纵在世家大族的手中,限制庶族地主的权利。等级十分鲜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就在教育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弊端,士族地主以门第做官,骄奢淫逸,不好读书,寒门子弟入仕无望,激发不了读书积极性。

九品中正制是在封建门阀等级制度高度完备时期的一种士族垄断统治的专制制度,弊端很多,继承把持朝政大权的子弟不学无术、丧志,寒门子弟因晋升无门而迷茫徘徊,致使官学衰败,私学不振,佛教、玄学、儒学一同进入知识分子的认知世界。整个社会呈现出等级的病态,不求进取。

四、科举制度

科举取士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由士族门阀垄断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从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天方夜谭。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传统选士制度的一大创举,它摒弃了养士制度的不系统性,使才能的考察有标准可依,但也限制了个性的发展,不过这也是封建国家为了统治思想的需要,消除了察举制度按照名望选拔入仕、士人沽名钓誉的弊端,消除了九品中正制依照门第晋升,由士族大家垄断造成的结党营私弊端。科举取士制度激励真正有学问的士人通过考试入仕,为他们提供了入仕的途径,激励布衣百姓学习,更具公平性。

科举制度虽然弥补了前几种选士制度的不足,但并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后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考试科目的死板与空虚无用,导致选出的士人都是百无一用的“书呆子”,思想保守而且呆板,纲常伦理的禁锢让他们成为维护封建统治最坚实的工具。历年来,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就是有朝一日一举中的,从而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一种拉拢控制人才以维护统治的有效方法。

由察举制演变而来的科举考试制度经历了动态的发展过程。唐沿隋制,增加科目,如武举,以此完善制度。在宋朝,科举的命运一波三折,宋初重视科举,庆历兴学熙宁兴学改革科举,崇宁兴学罢科举,改为学校取士,但仍然扼杀不了科举取士强大的生命力。科举考试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一路坎坷,但还是保留了下来,并且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朝廷选拔的人才也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考试日益僵化,以明显的封建纲常条目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明朝的八股取士更是将这一特点演绎到极致,八股考试成为桎梏知识分子思想的沉重枷锁,八股诟病多于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科举考试成为布衣百姓改变命运的途径。

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风尚,所形成的读书的文化传承格局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由于功利思想,科举考试也滋生很多不良风气,如出现贿买、A带、代考等现象,当然也产生很多悲剧,如有人一生都没中,无奈晚年凄凉,白首空归,还有考中科举后抛妻弃子者。

科举考试科目在历朝历代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总的方向是禁锢士人思想,四书五经是永恒不变的话题,纲常伦理更是浸透在士人的骨子里。不重视自然科学,空受儒学经典,这是可悲的,最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落得个“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境地,这样也形成了保守、不敢创新的民族弊病,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不可否认,这不是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病,而是当时封建制度为维护统治所造成的。最终在时代大潮的席卷下,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成为时代的弃儿。

五、结语

中国传统选士制度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由养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变更,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一种选士制度,而是以一种制度为主流,在适当的情况下以其他制度作为辅助工具进行人才选拔。不得不说,在每种制度下所产生的选士制度都有其历史环境和条件,在产生初期都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进行的选士改造,有其合理因素。只是到了后期,因种种原因尤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导致制度在实施方法和过程上出现了偏差,最终被时代淘汰。

灵活自发的养士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产物,选才的标准多元化,人才能在特定环境中各为其主,具有很强的政治集团化倾向,当权者量才使用,礼贤下士,士人能力得以发挥。察举制度是一种让平民中有识之才走向仕途,完成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以“声望”为评判标准,难免会有归隐山林之士的勉强应诏和沽名钓誉者的投机。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大家的垄断政治行为,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是统治阶级为自己服务的极端表现。科举制度实行长远且制度逐步完善,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但在其发展中考试内容的僵化成为统治者奴化知识分子的工具,最终被时代的车轮碾压过去,烙印在历史的长卷中。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刘海峰.科举学的起承转合――科举研究史的千年回顾[J].社会科学战线,2013(7).

[3]王东洋.中国古代“品行”考课标准的确立及影响[J].北方论丛,2011(5).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3

[关键词]噶礼;盛衰荣辱;表现;原因

一、山西巡抚时期

噶礼巡抚山西时可谓“殊荣异宠”。一是噶礼于三十八年,被擢升为山西巡抚。山西省地位重要,关系社会的稳定,“天下最紧要处在山、陕,此二处人心固结,天下任有几处叛乱,皆可平定。”[1]总督与巡抚是作为管辖一省的封疆大吏,于地方社会的有效治理不言而喻。若“都抚居官清廉,则属员交相效法,皆为良吏。”[2]“安抚黎民,在于巡抚、司道之为首官员”,[4]因而朝廷对督抚一级的官员的选拔十分重视。此外,噶礼上任前,康熙以温保、倭伦劣迹训谕他“尔到任后,务要勤劳爱民,居官若好,朕即超擢。否则,即行罢斥,惟尔自取,朕断无所瞻徇也。”[6]冀其引以为鉴,到任后爱护百姓、廉洁自持,为官民之表率,令山西焕然一新。二是噶礼家人,屡蒙恩宠。噶礼任职山西期间,如其所言“奴才全家仰赖皇上洪恩,衣、食、用俱全”[7]。噶礼母及兄弟亦多受康熙眷顾,皇上屡屡关切垂问其及其家人安好,并赏赐御书诗扇、鹿尾野鸡等珍物。对其兄弟、子亦是优待。先是噶礼弟、子蒙皇恩,免裁笔帖式,其后,三弟噶尔弼食俸不久,便升为副都统。噶礼为长子、次子奏请效力后,长子被特授工部主事,后为牛录章京。当噶礼为家事所困时,康熙言“尔之家事容易,必代尔完结。”[8]其后,特颁御旨解决困扰噶礼甚久的家事。三是噶礼遭受弹劾,屡蒙庇护。噶礼于山西任上未能慎守无过,其刻剥民财,纵容下属官吏残害百姓,虽遭受弹劾,但都在康熙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噶礼曾上疏举荐霍州知州李绍祖,绍祖自刎,噶礼匿不奏报。大学士等议将噶礼革职,康熙命降两级留任。监察御史刘若鼐疏论“疏论噶礼贪,得赃无虑数十万,太原知府赵风诏为其腹心,专用酷刑,以济贪壑事”[9]。康熙命噶礼回奏,其辩驳为因仇参劾终免罪。四十五年,“平遥民郭明奇等以噶礼庇贪婪知县王绶,走京师诣巡城御史袁桥列诉。桥疏闻,并言:‘噶礼通省钱粮加火耗十之二,分补大同、临汾等县亏帑,余并以入己,得四十余万;指修解州祠宇,用巡抚印簿勒捐;令家伶赴平阳、汾州、潞安三府迫富民馈遗;又以讼得临汾、介休富民亢时鼎、梁湄金;纵汾州同知马遴,庇洪洞知县杜连登,皆贪吏;隐平定雹灾。’”[10]康熙又仅命噶礼回奏,此事被辩解为原按察使与袁桥等诬参,加之山西学政邹士璁代太原士民题留噶礼,康熙否决了吏部“请差大臣察审”[11]的建议,且严斥“首告之人皆系从前罪犯,不知九卿以为当差官往审者何意?”[12]结果郭、袁等人分别治罪,噶礼未受任何惩罚。

噶礼巡抚山西十载,莅位之初能勤敏治事,几年后虽因贪虐等致怨声四起、弹章交加,但其仕途上却继续高升。此荣宠非单一的因素所致,而是众多因素交织:

其一,康熙与噶礼的特殊关系。噶礼的母亲与后宫有着“近戚”的关系,《啸亭杂录》记载,康熙“会问安于孝惠章皇后宫,礼母固后近戚”[13]。而康熙曾云:“裕亲王身体不好很久了,尔母借见其别子为名来看视似应当。”[14]噶礼母可以“别子”之名去看视康熙的兄弟,喻示者噶礼之母的特殊身份。又康熙曾责问噶礼“想尔为妃母胞弟所生之子,凡所思所行,应向着裕王我二人,而为何向着索额图。”[15]此处的“妃母”便是顺治帝的宁妃,裕王福全的母亲,噶礼的姑姑。这些特殊关系难免不会令康熙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心向着噶礼。

其二,噶礼本人确有才干,办事老练,具有一定的治理地方能力。其莅位之初,革除旧弊、提出切实可用的建议,并得到康熙的肯定。三十八年,噶礼查访民情刊示通传禁革私派及火耗横征弊病,使“年景甚丰……米价亦减,故军民安居乐业”[16]。康熙亦觉“山西民命似得苏矣”劝其“以后益加勤勉,必使家给人足,闾阎熙攘。”[17]此外,噶礼反复训诫司道府各官共同清除旧弊,不可仍蹈故辙。虽然此举并不能将山西私派旧弊革除殆尽,但对预防官吏的私派举动有着一定作用,于钱粮征收完纳方面亦有所成效,康熙三十九年,噶礼奏报“各官无不畏惧,遂禁绝私派,停止火耗横征。”[18]而针丰年谷贱则民不知爱惜,肆意浪费的情况,噶礼“劝谕民间,撙节繁费,加意积贮”,[19]此加意积贮之举,未雨绸缪,既对钱粮征收有益,亦可使百姓虽遇饥年,不致仳离,也可相对减轻朝廷在赈灾方面的负担。为解决山西近数年拖欠致仓库亏空的难题,噶礼建议实行调补,认为“若不酌简一二贤能谨慎之员,奏请调补,则于征收钱粮、查守仓库皆无裨益。”[20]被允准实施。其治理地方能有所成效,康熙深感欣慰,望其勤慎如一,“益加勉之,不要输给直隶、河南巡抚,望尔成器”[21]。

其三,噶礼擅逢迎、且善于辩驳矫饰。当田禾丰收、或朝廷蠲免钱粮之时,便言军民老少无不称颂皇恩。对于康熙所赐御书匾联,其称赞为“圣主御书神奇宝字,超乎各名家,下笔不胜辉煌”[22],奏请建造御书楼,让远近闲员、士绅、年长之民皆可前瞻仰,盛赞御字绝佳。噶礼还常表明自己只知效忠皇上,“惟知皇上之仓库,凡所参劾劣员、奸商丝毫不避怨恨,亦未徇情。”[23]噶礼善逢迎,且擅于辩驳。每当被参劾时,其总能针对所参条款一一辩驳过去,使人不得不信服。

其四,噶礼在地方上结党营私,瞻徇庇护,形成庞大的地方势力。噶礼与赵凤诏等沆瀣一气。噶礼曾对康熙言:“赵凤诏材技、操守皆好,不惧于人……黾勉效力,爱民,人甚称扬之。”[24]赵凤诏亦称噶礼“为山西第一清廉官。”[25]四十五年,噶礼被袁桥等人参劾时,便有山西学政邹士璁为噶礼大造舆论,“代山西士民疏留噶礼”[26]。

其五,康熙为政“尚宽”,认为“治国之道,莫要于宽舒”[27]尤其是晚年,“大约在康熙四十二、三年,即康熙皇帝五十岁以后,他一改中期的严厉惩贪政策,开始允许官吏有所染指,对揭发出来的贪污犯也放松了追究。”[28]

二、两江总督时期

四十八年,噶礼总督两江,擅行威福,权倾一时。江南自邵穆布以来,地方颓坏已极,噶礼初到两江地区,整饬地方事务,所参官员甚多,其以克扣钱粮、亏空库帑等由,“历疏劾罢江苏巡抚于准、布政使宜思恭、按察使焦映汉、督粮道贾朴、知府陈鹏年等”[29],实是借整饬事务排斥异己。张伯行巡抚江苏时,遇事持正,噶礼与之不相能,张以病乞休未获准。

噶礼弹压各异己势力,却未能始终端正自己的行为,不久便复态故萌。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发生科场行贿案,噶礼牵连其中。由此还引发了督抚互参案。张伯行疏参噶礼得银五十万,贿卖举人。噶礼旋即参张伯行“纵盗殃民”、“徇私作弊”等七条罪状。审理案件的钦差多偏袒噶礼或为其所制而做出有利其的决议。初,康熙认为“张伯行疏参云噶礼得银五十万两,未必全实,亦未必全虚,即噶礼所参张伯行之事,亦必有两三款是实。”[30]张鹏翮会同赫寿审理后认为应将张革职,噶礼降级留任。康熙认为案件并未彻底审清,这样的审查结果是草率完结,改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重审。结果仍旧建议维持原判。对此,康熙认为张伯行居官清廉,为天下人所尽知。噶礼虽才具有余、办事敏练,而性喜生事,未闻有清正之名。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其后又表明信不过噶礼的操守,吏部等衙门再议的结果是将噶礼、张伯行俱革职。最后康熙为此案作出噶礼被革职,张伯行留任的决定。

此前山西任上噶礼屡被弹劾,康熙却对噶礼保护甚至提拔,此时的督抚互参案,官员偏袒噶礼,而康熙却对噶礼作出革职的处罚?

首先,噶礼在总督任上不加收敛,擅行威福,更有贪污罪行连其至亲之人都深以为耻。《啸亭杂录》载“上因询其子所为,何以与张龃龉故。其母乃言子贪状,且言张之冤缱。上怫然曰: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31]其次,噶礼性喜生事,打压异己,康熙对其产生疑心,信任不再。噶礼曾摘录陈鹏年《虎丘诗》,奏称内有悖语,康熙认为并无他意,因而不为所动。又曾弹劾中军副将李麟骑射皆劣。等到李麟迎驾,康熙试之以骑射,俱优,“朕于是心疑噶礼矣。”[32]再次,张伯行素有廉洁之名,是天下人心中的清官。而噶礼连康熙都知其非清廉官,不信其操守。清官于地方、百姓乃至国家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保全廉吏,可“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蒙升平之福矣。”[33]将清官张伯行夺职的决定,康熙当然不能同意。而会审的官员、噶礼的支持者、甚至曹寅、李煦,亦有包庇噶礼之言。各方人员的举动表明噶礼的势力庞大,其关系网遍布朝野。而大臣树党营私为统治者所忌讳,如此前的鳌拜、索额图、明珠等。最后,康熙表明自己对满汉一视同仁的需要。清朝的统治实为满汉地主联合形式。康熙言“满汉俱系朕之臣子,朕视同一体,并不分别。”[34]噶礼与张伯行的互参,为康熙再次表明自己视满汉一体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汉族官员消除疑虑,更好地为朝廷效力,根本原因是为巩固清朝的统治着想。

五十三年四月,噶礼被其母控告与其弟色勒奇、子甘都在食物中下毒意图弑母,终被康熙赐令自尽。

三、结语

噶礼,以门荫授吏部主事,督运粮草有功受康熙赏识,其后,短时间内屡被擢升,跃居巡抚之位,其仕途之顺畅令人惊羡。其虽有肥己殃民之举而屡遭弹劾,但因勤敏能治事、帝爱其才及诸多因素交织,长期未被查办更跃居总督之位。然报应不爽,终于总督任上被革职。最后更因丧尽人伦,欲毒杀其母而落得身被赐死,妻子家人皆受惩罚的结局。与其出任封疆、风光无限之光景相比,其结局之凄凉亦令人不胜唏嘘。

参考文献:

[1]、[5]、[12]《康熙起居注》[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458、1250、2016页。

[2]、[6]、[11]、[25]、[27]、[30]、[34]《清圣祖实录》[C].卷243、194、226、265、259、249、25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6、1053、290、609、9、467、489页。

[3]《清史列传》[M].甘文,卷6。

[4]、[7]、[8]、[14]、[15]、[16]、[17]、[18]、[19]、[20]、[21]、[22]、[23]、[24]《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Z].第380、571、572、511、515、380、383、389、442、386、419、547、571、491号折。

[9]、[10]、[26]、[32]、[33]《清史稿》[M].卷278,中华书局,1977年,第10104、10105、10105、10107、10107页。

[13]、[31]昭.《啸亭杂录》[M].卷10,《噶礼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4、354页。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4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二)护理工作量表1

从以上两组数字来看,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长征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2次,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了对每份护理病历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记录讲评1次,确保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在年终护理文书检查评比中,获得质量前三名的科室是:五官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四)针对“创满”建设活动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今年继续抓好等级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考评工作,并将这二项工作作为今年护理工作的主线贯穿在每月的护理质量考评中,强化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健康教育覆盖率100%,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够理想。

(五)护理质量已达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2、一级护理合格率98%;

3、护士长管理考核合格率96.8%;4、夜间护理质量检查98.8分;

5、抢救物品管理合格率98.5%;6、消毒隔离合格率98.7%;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2%;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10、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100%;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13、护理事故发生率0;14、年褥疮发生率0。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二)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3次,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次,合格率95%。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欢迎。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五、教学、科研工作

(一)今年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护士4人,接受省、市卫校实习生共24人,并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及安排好临床带教工作,各科能组织对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在召开的多次实习生座谈会上,学生反映大部分带教老师关爱学生,责任感强,带教质量较高,根据实习生意见反馈表结果,反映带教氛围较好的的科室有外一科、内科、外二科、妇产科。通过发放带教教师评价表,学生认为较好的带教教师是:×××(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立足创新,今年医院护理自选项目×××《通过了市科技成果验收,填补了县内无护理科研的空白,儿科开展了新技术项目二项:×××,大大提高了救治重症患儿的水平。全院撰写护理论文10篇,发表省级10篇。

六、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首先护理部就如何在护理服务上体现“人性化”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门诊病人的意见,尤其是注重倾听曾到外院就医患者的意见及与住院病人交谈,发放住院病人征求意见表、阅读回访信等途径获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信息,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规范。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三)爱岗敬业,热心帮助患者,为病人做好事:今年外三科收治了贡江镇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因车祸入院,入院时满身污秽,头发蓬乱,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外三科护士长带领护士们为病人擦尽身上的污秽,为病人理发、剃胡须,从家里拿来衣服为病人换上。送水、买饭、喂饭,全成了科室护士们的事。后病人转至外二科,帮助老人的工作又得到了延续,外二科的护士们共为老人捐衣服10多件,关心老人的温饱,照料老人的生活,演绎了感人的爱心之歌。朴实的老人无语落泪,只有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护士的感激之情。

七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协助做好外三科、内一科的组建工作,从科室建设到组建后的工作指导,建章立制以及护士群体的调适,使两个新成立的科室能在短时间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八存在的不足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

(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三)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四)相关部门协调不够,临床护士跑外勤削减了护士有限的直接护理时间。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5

作为医者,她用自己的医术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其中不乏开国的元帅、将军。

作为学者,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老年多器官衰竭这一老年医学和老年急救学的新的临床综合征;她创办的英文版《老年心脏病杂志》成功入选SCI;她研究的多项成果都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

作为师者,她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成为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她所创办的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更是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医学专家。

这一生,她秉承一个理念: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

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原所长王士雯。从医60多年来,她把自己的爱完全倾注于所钟爱的医学事业。60多年来,她把对医疗事业的执着,对患者的热爱化成一曲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

如今,院士已经远去,但她的生命之歌却永远留在人世间。

为练胆儿主动去食堂杀鸡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二个秋天,王士雯从南京市私立第三女子中学毕业,跨进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大门。当时的南大医学院是全国重点院校,其前身为“中央大学”。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81名院士中,有31名院士或在这里就读或执教。

刚步入大学,王士雯就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上解剖课。

这个平时连蚂蚁都不敢碰的小女孩走进解剖室,扑面而来的尸体凝固液的气息,让她霎时肠胃翻卷开来,随着老师的手术刀,一件件的人体脏器显露出来,早已紧张不已的王士雯剧烈的头晕、恶心,踉踉跄跄地冲出解剖室。

如果说这次解剖课给王士雯泼了一瓢冷水的话,随后的妇产科见习,则让她彻底败下阵来。

第一次看到孕妇身上流出的鲜血,听到从手术台上传来的和嘶喊,王士雯猛然间眼前发黑昏倒在地,原来她患有晕血症。

苏醒之后,主治医师杨天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医生之所以被称为生命的天使,最重要是不但有爱心,而且能够积极地为一切受难的生命寻找救治的办法。医生对于病人所做的手术,就是寻找这种救治办法的重要手段……

听着老师的话,王士雯明白了医生崇高的责任,也坚定了要走下去的信心。

为了练胆儿,王士雯独自一人到树林寻找小蚂蚱等昆虫及小动物,小心翼翼地触摸。一次,两次……直到最后放开胆子。为了克服晕血,她和学校食堂的厨师达成协议,每逢杀鸡宰鹅把她叫上,让她来完成。一段时间后,王士雯的胆子变得大起来。上解剖课时,她的变化让老师和同学感到惊讶!

1955年毕业后,王士雯被分配到总医院,成为当时院医生队伍里最年轻的一个。

工作后的王士雯,立志要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她在病房里的时间,由开始的8小时,到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只要病人需要她,她随时都会出现。

当年秋,医院成立高干病房,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医生,王士雯被作为首要人选从心内科调到高干病房任职。

带着奉献医学事业的追求,她潜心研究老年医学。年复一年,超负荷的拼命学、拼命干。80年代,当青年人潮水般涌向美国时,她却在美国拿到博士后证书后返回祖国,一头扎到临床,在老年心脏病学领域里研究、探索。

希望更多老年人长命百岁

“有理想的人永远年轻,没有理想的人即使年轻,灵魂也会爬满皱纹……”王士雯随身带的小本上抄着这样一首诗,那是她在国外学习时,丈夫叶大训教授抄寄给她的。

王士雯一生提倡要敢于创新。她常说:“在医学的道路上,仅仅走别人的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创新才是医学事业的灵魂。”

上世纪80年代,王院士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学说。当时,刚从国外进修回来的王士雯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大胆提出我国应对老年人的多器官衰竭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她的研究内容被列入全军“七五”重点攻关计划。一年后,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老年多器官衰竭救治成功率由29.7%提高到59.6%。

在临床实践中,王士雯注意到许多老人因感冒引起肺部感染,接着因心脏病发作和肾或肝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她带领学生用老龄动物做实验,进行病理、生化等研究,终于发现了规律,第一个在国内外提出多衰的“肺启动学说”。

老年人患有心脏病,能不能做手术?医学界许多人士都摇头,认为很危险。可王士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得出结论:完全可以。

“不能因为有心脏病,就使老人失去了接受先进医疗技术治疗的机会。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她这样对持不同意见的医生说。

“不是她想跟谁较劲,而是她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尽可能地去挽救生命。”王士雯的学生李玉峰说。有位64岁膀胱癌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第九天,合并癌症导致大出血,量达5500毫升,已处于休克状态。由于病情复杂,多名内外科专家七次会诊,讨论后大多数专家不同意手术切除肿瘤。怎么办?面对病人危在旦夕以及家属的焦急等待,王士雯当机立断,决定为患者手术切除癌症,并亲自上台保障。在内科、外科、麻醉科共同努力下,这台手术最终进展顺利,病人从休克中苏醒过来。

老年医疗保健工作最讲求一个“稳”字。王士雯深知这一个道理,但她同时又主张,一定要让老年患者用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因此她所在的科室开创了诸多“第一”。第一个做冠状动脉造影,第一个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第一个做心脏射频消融术等。她还积极筹措资金,引进了亚洲第一台全数字式X线血管造影仪,世界上最先进的磁导航血管造影仪等设备。

“医者最大的悲哀,是被称作医生却无法用自己的技能使患者康复,伤心至极,是在与死神的较量中轻易败下阵来。”她常这样说。

一位76岁的老红军,患高血压、冠心病、冠状三支血管严重病变、肾功能濒临衰竭。入院检查发现两处脑瘤,已经影响行走。患者曾到12家大医院求治,各医院都不敢手术,病人家属也迟迟不肯表态。若不手术,病人只能活两个月,经脑外科与王士雯反复做工作,家属才同意手术。手术刚刚打开颅骨,病人血压急剧升高达260 毫米汞柱,心肌缺血加重,紧急处理后仍不见好转。又是一例风险极大的手术!病人家属了解情况后,突然提出“不做手术了”。怎么办?王士雯作为医疗组长和其他几位专家重新衡量了肿瘤部位及生长情况,决定继续手术。手术进行了9个多小时后取得成功,病人现在步态平稳,思路清晰。老红军感激地说:“这是我长征以来最难忘的日子”。

国内外专家认为,4个器官衰竭者死亡率100%,可王士雯却成功抢救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数百例次,包括一例75岁6个器官先后衰竭达9次的患者。这一惊人的成果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病患者逐年增加的趋势,怎样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分析了国内外情况后,她建议成立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高精尖现代化的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998年5月,国内第一个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诞生了。

由王士雯院士“掌印”的心研所,开诊以来短短几年间,已发展成为全军的老年心血管病专科技术中心和全军“重中之重”的重点实验室,还建立了国内外首家老年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总医院进行的医护工作质量例行评比中,该所的门诊量、收容指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总是名列前茅。

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王士雯和她的团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深入研究了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在国内率先总结和推广对老年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内科保障的经验,对老年冠心病,尤其是老年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进行了系统研究,显著降低了其合并症和死亡率。成功进行了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填补了我国老年医学在心脏病方面的空白。

在诸多成就面前,王士雯院士坦言:“不同阶段我给自己制定了不同的目标,每一阶段的目标总比自己实际水平高一些,只有十分努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王士雯院士几乎把一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一干起来,简直就是‘玩命’。”心研所一病区护士长高玉玲说。

为了工作和学习,婚后没几天她就一个人住到病房。儿子及女儿生下不足满月,就分别留给了母亲和婆婆。儿子称她为“机器人妈妈”。她的房间里灯总是关得最晚、亮得最早。为了科研或病人,有时一干就几个通宵。

70多岁的王士雯因长期透支,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口腔溃疡多年不愈,最终诱发癌变。然而即使在手术、住院期间,也都没有停止工作。一次次,在进手术室之前还在向别人交代工作;一次次,在病床上研究课题;一次次,嘴里插着胃管,还用笔给学生留下嘱托。研究“肺启动学假说”课题研究时,王士雯刚做了一次全身麻醉手术,可手术三天后她就回到大家身边继续工作。

“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往往凌晨四点才睡觉,休息一下洗洗脸接着干。”心研所副主任医师薛桥说,大家看着都心疼,可劝也毫无效果。

2010年7月的一天深夜,王士雯在主持着一个国家重点科研基金的讨论,突然面色苍白,一量血压高压竞高达186mmHg!参加讨论的同事和学生纷纷劝她休息,可她却服了点药物说:这时我不能休息,这项课题关系到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否走向世界。不就是担心癌症细胞还在快速生长吗?那就让它们继续生长吧,先等我把这个重点课题的设想和计划做完吧。

正是靠着这样惊人的毅力,王士雯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50多年来,经她抢救的患者不计其数,单是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经她抢救诊治过的就有七位,而六十七位大将、上将中,她竟经治过五十九位!她先后撰写填补我国空白的《老年心脏病学》、《妇女心脏病学》等专著,获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课题1项,军队重点、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多项。撰写老年医学论文等400余篇;创办《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和英文版《老年心脏病杂志》(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受聘为《美国心血管病理学杂志》、《美国心血管病理生物学杂志》、《香港老年医学会杂志》编委。2004年6月11日,中央军委为她记一等功……

“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让更多的老年人长命百岁。”王士雯这样说。

最爱的是病人

“现在我给您检查,不要紧张”、“请您稍侧一下身好吗?”王士雯院士查房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在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眼中,王士雯院士不仅仅名气大,更慈祥、可亲。

“王院士性格急在科里是有名的,但是在病人面前,她永远是那么慢声细语,每次查房都会搬一个凳子坐在病床旁与病人交流病情。有时患者说得不是很清楚,王院士从未表现出一丝的不耐烦。”王士雯院士生前的秘书郑小琴说,按照院士的说法,这么做是为了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王士雯院士不仅医术高,而且对待患者像亲人一样。”护士王莉说。已退休多年的王莉曾在总医院南楼心科工作,王士雯院士曾是她的科主任。她说,令她最为信服的,不是王院士得过多少头衔,办过多少杂志,获得多少荣誉,而是工作中一个个小小的细节。“冬天,她会用双手先暖暖冰凉的听诊器再听诊病人;夏天,她先调整室内温度再进行检查。在检查年老体弱的病人时,为了预防病人受凉,她宁可自己热得满头大汗也不开空调。”

2001年5月的一天,王士雯患腿疾不能行走,因有几位危重病人急需确定治疗方案,她就坚持坐轮椅参加查房。当她来到一位工人母亲床前询问病情时,病人突然忍不住要吐痰。护士忙去找痰盂,而在轮椅上的王士雯,用力将轮椅推到病床前,伸出双手,让病人将一口浓痰吐在了自己的手心里!要知道,王士雯院士平时爱干净近乎洁癖。

“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但每个人都被院士这种大医之爱的行动所感染。”郑小琴说。

2003年4月的一天,王士雯像往常一样在病房查看危重病人。突然,一位身患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老年重症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并出现呼吸、心跳突然骤停。这时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及使用呼吸机已经来不及,王士雯当机立断,抄起一个纱布,轻轻放在患者嘴上,俯身为患者实施紧急人工呼吸。一次、两次、三次……一旁的人员震惊不已。要知道当时非典肆虐,人们的恐慌达到了极致。在这个特殊时期,王士雯院士的举动让在场人员感动之外也很担忧。

可王士雯似乎并没有想到这些。事后,有人担忧地问王士雯:“您不怕染上非典吗?”王士雯平静地说:“因为自己害怕危险,而失去赢得病人生命的宝贵机会,作为医务工作者,是不能原谅的。”

“或许院士本人都并未在意过,但看在眼里的人,无不为老专家对待病人的态度和她的这种治病救人的精神而倍感温暖。”王莉说。

“这一生,我最爱的就是病人!”这是王士雯院士在生前经常会说的一句话。这一生,她也始终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有一次,科里来了一位急性心梗的病人,王士雯和几位医生对患者进行了一连15天的持续24小时监护。偏偏这个时候,年近9旬的母亲也发生了急性心梗,被邻居送到总后门诊部抢救。得到消息王士雯心急如焚,可是她却没有离开病房,硬是守到病人转危为安。当她来到母亲身边时,一向孝顺的王士雯,把脸伏在母亲的手里哭了。

“在老年病研究、治疗领域,王士雯院士的名气很大,许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特别是住院病人都希望王院士能看一下,这样心里踏实。”可这对于作为秘书的郑小琴来说,却有些为难。她很清楚,如果院士知道有患者来找,肯定会第一时间去看望病人。可要满足了所有患者的需求,院士的身体又不允许。有时为了保护院士,她只能推后几天,等她术后恢复稍好才告诉她。

王士雯得知后,一再严肃地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合理需求一定要想方设法满足。

有位年近80岁的高龄病人,连续9次发生心脏衰竭伴心肌梗塞,家属已对老人不抱任何希望了,可王士雯硬是把老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老人和家属感动得不得了,打心眼里想表示一下心意,他们问王士雯喜欢什么?可王士雯却笑着说:“我最爱的是病人!”

在王士雯的言传身教下,心研所几乎所有的同志都收到过患者的表扬信。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服务患者蔚然成风。

帮助年轻人超过自己

对于心研所副所长李泱来说,10年前第一次与王士雯院士的特殊见面至今依然历历在目。2002年9月,李泱请王士雯作博士后的联合导师。为了这次见面,李泱从个人简历到考试成绩,从礼节礼貌到如何说辞,全都做了精心准备。可一见到王士雯,还没开口,王士雯就说:“我已经看了你的研究思路,请你在最短时间内将它做成一个约500万元的基础标书。”

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匆匆结束,李泱不免有些失落。而当一周后李泱将精心制作的标书交给王士雯时,她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微微点头说:“实话告诉你,不是我需要这个标书,我是在考察你是否具备作我学生的能力。”李泱没想到,王士雯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考察自己,惊奇之余,他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暗暗得意。

但是李泱很快就领教了院士的“厉害”:每次教学查房,她都挑最典型最疑难的病例,带学生一起去问诊。她先让学生报告病情,拿出治疗方案,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提示应该注意的每一个症状、体征和疑点。对于学生开出的医嘱,她总是逐一认真检查。

除了需要准备流利的英文病历汇报外,更多的是要在全面了解病人所有的检查、化验资料外的学习,包括此病国内、国外诊治上的新观点、新方法等。

无论是标书撰写、论文审阅抑或是对他人课题的评审和鉴定,老师从立题思路、实验设计、人员工作分配,甚至对每一句话的措辞,每一张图片的选择都是严格选择、认真把关。

“从1986年她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位老年医学博士生导师开始,20多年来,她对学生的要求是以‘苛刻’而闻名。”郑小琴说。

“医学是关乎人命的大事,没有纠正错误的机会,医学人才的培养绝不能粗制滥造。”王士雯每次授课时语重心长。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王士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来心研所工作都必须先做3个月的住院医生,直接管病人、写病历,了解病情,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诸如教学、科研或者出差而改变这一作法。

为了让学生们能尽快、更好地提高医疗水平。王士雯尽量给学生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她都要带上学生参加各种会议。每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都把最热点的问题资料带回来,供大家参考。她要求学生勤于思考,“标新立异”走独创之路。

对于学生的发展,王士雯心中都有一个清楚的规划:李玉峰年龄偏大,介入不适合,应该在老年慢性病康复方面发展;陈琪心电基础好,可以帮助心电图室把把关,高磊肯学苦干,悟性好…

对于每一位学生,王院士都在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安排引导他们未来的学科方向。“科学不是一代人的事业。帮助年轻人超过自己,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王士雯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

与教学中严厉苛刻不同的是,生活中的王士雯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她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学生们的评价如出一撤。谁家孩子病了,谁家父母住院了,王士雯会第一时间送去她的一份问候。新楼改建,看到大家辛苦地搬运东西,她早早在家里做好了八宝饭和点心,拿到病房来给大家吃。每逢她的学生或学生妻子生孩子,她都要亲自守在她们的床前,同时还像母亲一样为她们洗脸洗脚,甚至清洗全身……

令李彦华博士终生难忘的是:婆家人是从院士家把她接到婚车上,院士像嫁女儿一样,不仅为她购置了嫁衣,布置了新房,还安排了婚事。

不仅是学生,只要是和她一起工作、接触过的同事也都感同身受。

护士杨晓琳、孙俊芳说,每年年会上大家一起吃饺子时,院士都会端着醋壶着为大家往碗里添,说“你们辛苦了”。“她那慈祥的面容永远也不会忘掉。”

“每次出差,她都会给我们带些礼物。”南楼临床部主管护师邵明明回忆说。

“每年过年,她都把自己的钱取出来,给科里发红包。每个人二、三百,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呢!”护士呼延小媛说,在与院士相处的6年里,她感受到更多的是院士的关心、爱护与鼓励!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范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今年x月份,根据工作的需要和组织安排,以及支队领导的信任,我从特勤中队调入_县消防中队,担任队长一职。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本人在支队党委和大队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在全体战友们的悉心帮助下,很好地履行了自身的职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首长和战友们做如下述职:

一、履行自身职责,模范带头,加强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协作。

履行自身职责,模范带头,加强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协作。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执勤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我深深懂得班子建设的好坏是中队工作成败的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支部书记,我首先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首位,在加强重要思想和党性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支部一班人的思想作风建设,按照要求严格落实党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经常性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全面提高了支部一班人的综合素质;对于中队工作,我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中队的一切重大事件,支部之间有事共商量,从不搞一言堂,不仅提高了班子的团结,更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今年以来中队包括本人在内的两名同志被支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三名同志被吸收为预备党员,二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与此同时党支部还推荐了一名优秀士兵参加部队保送院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极大了鼓舞了中队士兵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起到了党支部“战斗堡垒”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开展扎实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开展扎实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作为中队干部,我常常告诫自己不仅要有过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同时要具备六种能力即:创新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说服教育能力、协调关系能力以及政策实施能力。

为此,我常常勉励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和文化知识,在支队政治处的关心下,报考了电大专科班的学习。并积极参加总队、支队组织的各项消防业务知识的培训,认真做好每次笔记;对中队业务知识的授课,我经常翻阅各种资料,做好各项教育的宣讲。

今年以来,我共进行课堂教育48课时,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中队战士开展战术和消防理论讨论。在支队组织的学习“大型商场火灾扑救”的大讨论征文活动中,本人撰写了《xx》一文,并且本人撰写的《xx》一文被公安部消防局选入。

在搞好业务理论学习同时,本人积极协助政治指导员搞好政治教育,特别注意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全年找战士谈心81次,与战士家庭联系平均达2次以上。结合教育开展,组织?展了经常性的拥政爱民工作,全年来先后组织了“1+1”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_捐款;看望资助消防烈士_父母亲等活动,本人共计捐款xx多元,与x同时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多次组织义务冲洗街道,为敬老院打扫卫生,获得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三、改善中队硬件,加强中队俱乐部的各项制度

倡导健康向上的思想,改善中队硬件,加强中队俱乐部的各项制度,改善中队硬件营文化。

今年结合争创“五星单位”活动的开展,先后向大队报告建设完成了中队游艺室、体育活动室卫生室,为官兵开展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大大提高了官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为部队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克服了举办活动要到外面的举行的不利因素。

做到了饭前、会前有歌声,假日有活动,节日有晚会。中队官兵文化娱乐生活有了很大改观,在参加首届xx消防部队书画比赛支队预选赛中取得了两个第二名的好成绩,在_县公安系统全员岗位练兵男子篮球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成绩,充分体现了官兵在文化修养和体育煅炼方面有了更进一步提高。

四、以执勤备战为中心,立足岗位练精兵,提高部队战斗力。

以执勤备战为中心,立足岗位练精兵,提高部队战斗力。

执勤备战是基层消防部队的一项中心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作为中队长。

一是我始终把提高自身的消防业务素质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总队新颁布实施的“梯形训练法”的过程中,能大胆地组织试训,在全体官兵中进行分训,首先自己带头训练,对照要求履行指挥员的职责,然后再在官兵中组织,为确保训练效果,施行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练与分练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一日一抽查,一周一测试,一月一考核的制度,定期检查督促大家的学习情况,强化了全体官兵的业务理论水平,人人都达到了本职岗位上的“问不倒、难不住”的程度。

二是努力做好责任区内重点单位的“四掌握”和“六熟悉”,建立完善而全面的责任区情况资料库。

全年共修改制定灭火预案x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灭火实战演练。

今年6月,组织还与县自来水公司联合对全县x个市政消火栓的检测、编号、维修、建档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县消防水源资料库,为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全年我中队共接警出动x起,出动车辆x台次,出动警力x人次,抢救财产近x万元,抢救遇险人员x人。受到了当地群众及上级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积极配合总队新编操法课题组人员研讨以突出战术训练和战法研究为重点,贴近实战,立足火场需要和部队实际,对战术、技术、体能与理论系统的进行融会贯通,共完成了六个适用价值高、操作性能强的新编操法,并在我中队组织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试点,完成了可行性的全面实践论证和操作程序规范,为确保新编操法迅速在全省消防部队中实施普训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五、以条令条例为依据,落实“四个规定”,全面提高部队正规化建以条令条例为依据,落实“四个规定”设水平。

今年以来我始终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首要条件,针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官兵思想多样多变的实际,加强了现代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统学、信息论等科学知识的学习,改善了知识结构,实现由传统型带兵向现代型带兵转变。

其次是教育党员骨干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坚持“以情带兵,以行带兵”,无论是执勤训练,还是落实条令条例,都能够站出来以己为标准,当好一名排头兵。

为增强知兵的途径,我始终坚持与战士实行“五同”,在“身入”的基础上建立了骨干网络,通过广泛谈心,来了解战士的内心世界,从而做到落实条令不打折扣,完成任务有条不紊。按照上级的要求,把每周的星期五作为条令学习日,不间断的组织官兵进行学习,并结合新兵下队、老兵退伍和集中教育整顿等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内容和章节的学习。

在部队日常管理中,我很注重官兵的训管结合,点滴养成,坚持以条令条例来规范官兵的一言一行。结合中队实际,在支队开展的士官管理评比竞赛的基础上,开展以“十个三”(即:纠“三手”、训“三相”、查“三常”、扣“三扣”、去“三长”、抓“三无”、听“三声”、看“三线”、擦“三净”、定“三位”)为内容的作风养成活动,通过反复抓、经常抓,培养了官兵按条令和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加强安全防事故教育,做好老兵退伍工作,确保部队稳定团结。

安全工作是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上半年,我中队安全工作出现了一起事故,从今下半年以来,就把安全工作作为保持部队稳定统一,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件大事来抓。

一是提高全体官兵的安全意识,每周定期组织半天的安全防事故教育,利用墙报、小报等形式开展安全宣传,使中队官兵时时绷紧安全防事故这根弦。

二是进一步规范了日、周、月、年安全整顿等制度,组织开展“安全防事故竞赛”活动,结合支队组织的“安全伴我平安行”演讲活动的开展采取中队与班、班与个人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对安全工作开展较好的班与个人实施奖励,对存在安全事故的班与个人进行处罚,从而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

三是针对发生的事故苗头或开展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等事例广泛地开展了正反两方面的教育,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避免了同类问题的发生。

今年来我中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警民纠纷,是建队以来安全形势最好的一年,确保了部队稳定团结。在今年年底的退伍工作中,根据支队“退役保平安”的总体要求,中队提前介入此项工作,退伍前组织全体退伍对象到_参观学习,既增长了他们对革命烈士们的崇敬之情,又稳定了退伍老同志的思想,并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三位退伍老同志都能愉快,平安的返乡,为全年工作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搞好后勤正规化建设,搞好增收节支工作,加强农副业生产力度。

六、搞好后勤正规化建设,搞好增收节支工作,加强农副业生产力度。

1、继续开展好“增收节支”工作。

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中队官兵医疗费、器材保养和维修费、日常生活用费等行政性消耗支出,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到中队建设的刀刃上来。

2、因地制宜的发展好中队的农副业生产,改善官兵生活。

中队现有菜地,是整个支队甚至是全总队所有基层中队中菜地面积最大,种植条件最好的中队,今年中队的蔬菜基本达到自给,共出菜约x余公斤;继续发展养殖业,努力搞好后勤创收工作。上半年来我中队共出猪x头,出鱼x公斤。丰富了官兵的“菜篮子”和“餐桌子”。

3、结合去年的“后勤三小工程”和“五星级”单位的评定,我中队又进行了储藏室、卫生室、荣誉室的改造和建设,更好的为官兵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立健全了储藏室的管理规定并每人配发一个储物箱,真正做到物品摆放统一。

大队投资x余元,建成了中队卫生室,为全体官兵创造了良好的医疗条件;荣誉室的建成,使官兵们看到了自己努力工作换回来的荣誉,使自己的心里产生了无比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加大了工作的干劲,力争更高的奖励、更高的荣誉,把中队的工作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总之,在今年以来,作为一名基层主官,我基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组织各项教育有时被动,质量不是很高;

二是在管理上有时紧时松现象,造成管理上出现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