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主持技巧范例6篇

主持人主持技巧

主持人主持技巧范文1

关键词 主持人;采访活动;问与听;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48-02

1 主持人采访中“问”与“听”的重要性

几乎在所有的新闻和娱乐节目都是以主持人“问”与“听”的形式得到的产物,所以,在节目中,如何把握问的方式,采取何种问的技巧,怎样进行问的沟通,如何选取听的重点,怎样得出听的结论等对于主持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的重要性为以下几点:

1)消除采访嘉宾的负面情绪:在采访中常常会出现采访嘉宾精神紧张焦虑不自然,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抵触情绪。而良好的沟通技巧能消除采访嘉宾的负面情绪,积极引导嘉宾顺利进入正常的采访状态,最终实现采访的顺利进行;

2)增加采访活动的可观看性: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后准确的把握观众的心理,了解观众想看和想听的,再通过具体的采访技巧,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从众多的采访节目中脱颖而出,最终也增加了节目的收视率;

(3)准确传达采访嘉宾的观点:在采访中,优秀的主持人能通过有技巧的“问”全面的挖掘采访的深度,通过“听”找到嘉宾所述内容的真实意图和重点,最终准确的向观众传达采访嘉宾的观点,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采访事实内容。

2 主持人采访中“问”的技巧

2.1 提问前的技巧

1)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采访前,主持人要全面了解与采访嘉宾和采访内容有关联的所有基本情况,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详细的了解被采访人的性格、重点经历和近况等,对于采访内容,要了解其现实的情况和历史的背景。然后确定采访的主题,制定详细的采访方案,采取有效的采访技巧;

2)采访环境的营造:在采访中,要注意主持人的举止仪表,通过积极端正的态度和大方文雅的仪表在被采访嘉宾心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采访外部环境要根据采访的内容进行设置,争取让嘉宾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积极营造出温暖舒适的采访环境。

2.2 提问中的技巧

1)与嘉宾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采访活动中,由于采访嘉宾在社会中的职业及地位等特点,采访嘉宾常常会形成一种对于媒体和主持人的思维定式,而这些思维定式导致了主持人和嘉宾间缺乏语言的有效交流和思维碰撞。所以,主持人可以通过一些嘉宾所喜爱的话题拉近与嘉宾的心理距离,最终引导嘉宾进入自己正常的采访轨道中;

2)形成有特色的风格:在采访活动中,有特色的语言风格才能使主持人能够在广大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在采访的语言风格上,可以机敏睿智,可以辛辣尖锐,还可以生动有趣、可爱活泼等等。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可以令广大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影响和更大的兴趣,最终可以使节目的可看性和观众的接收度都大幅提高;

3)全面深度的挖掘:主持人在采访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单层次单角度的采访,这样就不能实现采访结果的全方位和立体化。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导致的采访内容过于片面和肤浅,严重的话甚至会出报道失实。因此,当采访主题确立后,要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以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深入的采访挖掘。这样就可以在主题确立后充分挖掘出更多、更真实、更独家的信息;

4)积极运用肢体语言:在采访中,除了语言技巧要把握好之外,肢体语言的积极运用也能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当采访嘉宾对于采访话题开始滔滔不绝的表达时,主持人可以侧身尽量靠近采访者以表示认真的倾听。当嘉宾谈到的问题很严肃时,主持人可以正襟危坐以表示对于嘉宾话题的尊重。当嘉宾谈到悲伤痛苦的事情时,主持人可以轻拍嘉宾手臂以表示安慰。总之,适当并积极的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有效的帮助嘉宾打开话题,增加与嘉宾的亲切感;

5)时时引导嘉宾进入环境:在采访中,常常会出现所谈话题偏离了采访主题的情况,所以,主持人在采访时要积极的对嘉宾的话题进行引导,对于情绪消极的嘉宾要积极进行解释并提高其采访兴趣。对于不太善于交流的嘉宾,要调整好语速,顺利跟上其思考和谈话的速度。对于所述内容偏题的嘉宾要冷静引导,不能出现焦躁不安甚至冷语打击的情况。最终帮助各类嘉宾顺利的进入正常的采访轨道上来;

6)准确把握采访表情:主持人要通过对于采访内容的理解,准确确立采访的感情基调,并且时时根据嘉宾的谈话内容调整表情,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眼神的交流,通过眼神中的兴奋表达出感兴趣,通过眼神中的愉快表达出开心,通过眼神中的肃穆表达出尊重等等。

3 主持人采访中“听”的技巧

1)把握嘉宾正确的表达内容:在实际的在采访中,常常会出现嘉宾由于紧张而出现语序混乱和表达不清晰,由于嘉宾不配合而出现的胡言乱语和敷衍等情况。此时主持人就要能“听”出嘉宾语言组织上的错误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正确的把握嘉宾的真实表达内容和意图,并及时的向观众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并及时采取对策,帮助嘉宾回归到正常的采访轨道上来;

2)提取出嘉宾表达内容的重点:有的嘉宾由于过于善于言谈,在采访中常常会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其中不免就会出现偏离主题的内容和不合理的言语,此时,就要求我们主持人能过从嘉宾的大篇幅言论中发掘出其中的重点内容和重要观点,并及时的帮助嘉宾进行补充说明,防止嘉宾的言论出格。

3)重点把握“听”的节奏:主持人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以嘉宾为中心。主持人需要做的就是摆出问题,然后听取嘉宾观点,最后进行补充说明。但采访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我们主持人能掌握“听”的节奏,当嘉宾的观点表达完毕后及时进入下一话题,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采访信息。

4 结论

综上所述,优秀的主持人采访对于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促进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采访中如何把握“问”和“听”的技巧,对于我们广大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鹏.记者采访艺术三谈[J].中国地市报人,2009,9.

主持人主持技巧范文2

刘婷

主持人是传播者是和受传播者之间的一座人物化的“桥梁”,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发挥自身的传播器官的作用,有效地传达节目内容,以影响受众的心理和行为。

不管是哪种类型节目的主持人都离不开说话,因为说话不仅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手段,而且也是反映主持人个性和才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学习身体语言的方法,一是观察,二是实验,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都有非言语讯息存在。在车站、码头,人们表现出来的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情绪都比较明显,各种集会,宴会也是观察非言语讯息的理想场所。主持人应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

主持人主持技巧范文3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谈话类节目;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36-02

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广泛关注社会热点,因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而成为受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由于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引导、控制作用,确定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作用及地位。谈话类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主持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和嘉宾、受众交流,使节目更生动、丰满,达到节目的既定目标。由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掌握以下沟通技巧。

一、营造一个轻松、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谈话氛围

第一,要想节目气氛轻松、自然,就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做节目时就越主动,成功的把握性就越大。准备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了解节目的相关情况,如节目的主题、与节目有关的政策法规等;了解嘉宾的相关情况,如嘉宾的个性、经历、成就等;确立清晰的谈话思路,列出谈话提纲。

第二,平等对话。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对象无所不及,上至政界要员,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可能成为节目嘉宾。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节目嘉宾,主持人都要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用平和的心态进行交流。当然因对象的不同,表现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如对长者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对强者的敬重、对弱者的同情等,但基本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心态的平等。

第三,人们在面对话筒或摄像机时往往不能像通常情况下放松自然地进行沟通或交流,有的人也许还要刻意地维护自身的形象,这些都会使他们在表述观点时词不达意或避重就轻。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要善于引导节目嘉宾,共同营造轻松的氛围。

二、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主持人不是主讲人,谈话类节目中只有谈话双方均有诉听的机会,节目才能生动活泼。真诚的心态是主持人工作的前提。对于现场嘉宾、参与受众,真诚地倾听是对人的尊重,嘉宾只有感觉到主持人在用心倾听,才会敞开心扉讲出自己要说的话。其实这和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相似之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以诚相待的朋友,才会对他说出心里话。

倾听是交流的基础,长期以来,主持人大多以滔滔不绝的形象出现,受众似乎也习惯了这种被动的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接受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思考型取代了接受型,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形成双向及多向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互动。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不仅会说,更要会听。受众的参与,让主持人的倾听意识得以体现,主持人更多的是引导、调动、调整谈话的进展,让嘉宾与受众真正感受到话语权被尊重。原《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就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主持人,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到他侧首倾听的场景,这种倾听是一种思想上的倾听,是在不动声色中捕捉要点,引导谈话的发展。崔永元说:“现场的嘉宾和观众通常是一对矛盾,任何一方对另一方不感兴趣就会让气氛变换,这就要求主持人有所放任,有所控制,注意节奏和场上态势变化。我习惯于竖立起耳朵听嘉宾说,同时也在听受众反应。”正是由于崔永元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主持人,他才会抓住一个个兴奋点并把它放大,制造出谈话类节目中的一个个高潮。崔永元这种充分尊重嘉宾观众话语权的倾听意识,也赢得了观众对他的赞许和尊重。

三、学会记忆、思考

主持人要头脑冷静、精神集中,把对方的话全部都听进去,而且要对一些谈话内容进行强行记忆。比如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应该学会在听完听(观)众的自我介绍后,记住他们的姓名、工作单位或一些简单情况。在倾听的过程中,主持人还要进行思考,比如在一个话题应该结束时,自然地承上启下,开始下一个阶段的谈话;在嘉宾一时语塞之时给予提示、铺垫,避免冷场的出现;当嘉宾滔滔不绝,甚至出现了不适于出现的语言,或已经偏离了主题时,及时地予以制止、引导等。

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地一副和事佬的姿态,只报喜不报忧,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要在恰当的时候明确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有这样才会有一批喜欢其风格的听(观)众听(看)其主持的节目,才能保证节目的收听(视)率。不会用心倾听,主持人就不可能对现场的情况加以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集中精力,积极认真地倾听,同时,努力克服各种分散注意力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从客观上讲,有环境噪音等的干扰;从主观上讲,有紧张等造成的影响。主持人摆脱这些消极因素,头脑冷静,精神集中,态度认真,专心倾听来自嘉宾及现场观众的声音,把对方的话全部都听进去,等于为谈话类节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主持人对倾听到的内容要充分理解,并进行强行记忆。只是专心地听对方的话是不够的,主持人应该让这些话成为头脑中的记忆,否则很难与别人对话。但是这种强行记忆是有选择的记忆,是主持人在嘉宾说话时一边倾听一边理解、分析,去粗取精,留下有价值的信息。主持人需要经过不断地锻炼,增强理解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重点,掌握这种快速记忆能力。有目标地倾听只是认真的倾听,主持人的谈话终究会成为嘉宾的“俘虏”。主持人必须把握自己的目的。“目的”的一层含义是把握谈话的主题,主题鲜明。谈话总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因此,主持人应当在与对方对话的同时,考虑谈话的主题、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使主题清晰。

五、以平常心做平常人

主持人切忌以名人自居、以教育者身份出现,而应作为普通人与参与者平等交谈,成为参与者的朋友,热情地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善于为参与者营造一个适合谈话的现场氛围并且贯穿节目始终。如节目刚开始时要设法消除参与者胆怯紧张的心态,双方都以平常心进行谈话,说真话、实话,使参与者感到主持人是他们的朋友,不是老师更不是名人。另外,由于嘉宾的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学识的不同,存在着各自行为规范的差异,这就要求主持人以不同的方式、手段来营造一个嘉宾最容易接受的环境氛围。这个氛围必须以一个“点”为契机,这个“点”的选择,可以与谈话主题直接关联,也可以与谈话主题间接呼应,有时一个很严肃的谈话主题,往往可以从最轻松的话题入手。

营造谈话氛围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同的营造手段是主持人不同心理活动和思维的结果,它需要随着环境、人物的变化不断地调整主持人的语言行为、把握心理对应的营造。这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营造,也是一种没有痕迹的表演。它要求主持人把自己放到任何一个位置,强迫自己首先进入谈话主题的“规定情景”并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对生活的了解和大量的知识积累,才有可能把握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营造技巧。亲切、幽默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营造良好谈话氛围的必备条件,亲切感是主持人被受众接受的前提,可以消除嘉宾和现场观众的紧张情绪,排除交流上的阻碍因素。心理上的亲切来自诚挚、平等,所以,作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现场最大可能保持亲切、平和的心态并付诸行动,是建立形象并与之沟通的必要条件。

六、善于引导节目的整体基调

主持人主持技巧范文4

关键词:主持人;情感控制;心理;节目

一、引言

广播电视是现代人们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1]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个广播电视台不能只播电视剧,需要拥有自己的特色节目。而一个节目的核心在于主持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以有效驾驭整个节目,使嘉宾、现场观众、演员等跟随他的节奏推进节目。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需要对自己节目中的情感控制得当,并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笔者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情感控制有几点认识。

二、主持人整体把控节目

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需要对整台节目的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推演,不断发现需要调节的关键时间点和问题。在访谈类的节目中,有效编排需要访谈的问题,什么时候问什么问题,都是需要把握火候的,当访谈嘉宾的情绪达到某一程度之后,一些问题才可能问出。同时,一些草根嘉宾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主持人的情感控制有很大的影响。主持人与嘉宾进行交流,就需要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不断拓展自我对于一些问题的情感控制。因为一旦出现情感失控,节目没有主持人的主持,将停顿下来,整个节目的效果将出现断头等情况。在控制情绪方面,主持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整体节目推演一遍,把握相关的节目特征,准确定位整个节目的情感基调,是喜还是低落等,都是需要定位清楚的。然后,主持人要对相关节目进行有效的把控,有些嘉宾面对电视镜头或者广播话筒可能有一定的紧张情绪,需要主持人不断疏解他们的心情,使其精神放松,这样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才能顺畅进行。

三、提升情感控制的素养

主持人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对自己在节目中的情绪收放自如。这种能力,有的人是天生的,但也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加强训练,因为后天的训练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可以进一步强化对整体节目的控制。笔者认为,主持人需要多听、多看一些情感故事,使得自己在这一方面有更为广泛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在节目中遇到类似故事时,就可以对相关的情境有自己的预判,实现良好的情绪控制。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选择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查找网上一些人的观点,多角度思考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得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这样可以为自己情绪的控制提供更重要的支撑,同时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对自我分析能力、逻辑、创新等精神的提升。这些都可以帮助主持人更好地明辨是非,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将一个正面、积极的主持人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2]

四、充分掌握听众、观众的心理

在收听和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受众的心理存在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需要主持人充分掌握的。让受众满意是我们办节目的宗旨,主持人作为驾驭节目的主要人物,需要进一步掌握受众的心理。不同人群对同一节目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例如,一些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十分感兴趣,但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观点可能更加突兀,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主持人需要进一步引出一些具有说服力的、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的案例进行分析。大学生没有完全建立人生价值理念,社会上很多不良思想使得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出现了偏差,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社会性质,通过一些正面的案例将大学生从不良的认知中拉回来。这就需要主持人掌握大学生受众的心理。

五、情感应变能力

有时,一个主持人需要主持的节目可能不止一个,不同的节目定下的情感基调可能是不同的。这些就需要主持人在主持不同节目的过程中,能够良好地切换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情感基调节目的需要。主持人在情感转变的过程中,要不断体现出自己的应变能力,一些肢体、语言等方面的细节都可以进一步增强实现情感转化的能力。有时在一个节目的现场,主持人就需要有不同的情绪变化,这更需要主持人具备突出的情感应急反应。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背景都需要具体的情感表达,一个可以驾驭节目的主持人不能为了控制情感,成为一个没有情感的人,而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针对不同的环境及时切换情感的人,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掌控节目的节奏。最后,主持人还要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主持人要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清晰地陈述节目所要表达的观点,将节目内容中的背景和时代融入播出现场中。不同背景和不同时代的故事,都需要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所以,主持人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利用自身的情感和表达能力去感染观众,用符合故事情景的语言将其蕴含的感情传递给观众。将观众引领到情节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3]

六、结语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难以驾驭节目现场复杂多变的情况,节目主持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来控制整个节目现场。要是情绪失控,他们将难以表达出应该达到的节目效果。主持人情感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节目推进的顺畅程度,对于节目来说有直接的意义。[4]

作者:郭瑶 单位:西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史丁文.新形势下电视节目的娱乐之道[A].2012

[2]保罗•范登侯汶,杨颖,等.修辞批判视角下的多模态论辩话语分析——以ABC一则电视新闻为例[A].全球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的国际修辞学:东亚与世界——2012年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第三届年会暨修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2012:115-116.

主持人主持技巧范文5

不管是哪种类型节目的主持人都离不开说话,因为说话不仅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手段,而且也是反映主持人个性和才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学习身体语言的方法,一是观察,二是实验,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人们都在使用身体动作,都有非言语讯息存在。在车站、码头,人们表现出来的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情绪都比较明显,各种集会,宴会也是观察非言语讯息的理想场所。主持人应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观察。

电视主持人从电视本身中也能学习身体语言,可以向别人学习非言语沟通的技巧,就是把语言声音关掉,试着仅由图象显示的人体姿势来猜想,理解内容,每隔一定时间,再把声音开开,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并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看看自己非言语沟通方面是否正确,哪些精彩,哪些不当,在使用量上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样久而久之,非言语沟通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才能主动加以掌握,使之成为自己实现传播服务的手段之一。

所谓“日新月异,渐益堆积”,是说每天学习都有些成绩,每月学习有些进步,天长日久,实得大益。学习和锻炼,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知识在于积累,意志在于锻炼,对于一个用心的主持人来说,应在固有的气质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刻苦地锻炼,用几年、几十年的辛勤努力,去换得屏幕上话筒前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主持人主持技巧范文6

活动所有涉及到的人名都要提前预习一边,并且和主办方对一下,以免出现姓氏念错的尴尬,百家姓很多,也会有一些生僻字,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先做好功课,了解每一个姓氏应该怎么念,这样会显示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是对出席者的尊重。

2、熟悉台词

很多人第一次当主持人难免会对台词生疏,很容易就出现口误或是直接的错误,那么不妨先提前熟悉台词吧,让自己把所有的台词都熟记于心,即便是出现什么问题,大概的内容都能记住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第一次当主持人的大学生而言,完整说完台词也是一种突破。

3、和搭档对稿

如果有搭档的话,一定要提前对一下主持稿,并且和对方简单了解一下,以适应对方的脾气性格,让彼此的合作更加协调和顺利。完成一次主持,不是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很多岗位的配合,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能太过于武断。

4、暖场与带动现场气氛

身为主持人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有效引导现场观众的情绪与气氛,让整个会场营造较为轻松与热络的感觉,使得讲师上台后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主持人上台的一个动作便是做好暖场工作,有效带动现场热络气氛。

主持人以诚恳且幽默的方式自我介绍,可以让台下听众对主持人产生熟悉感,要记住,主持人不是司仪,而是扮演当天会场的主人与引导者,让听众建立和主持人的交情与互动是相当有助于现场气氛营造。

5、建立听众的期待心理和期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