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论文范例

国土资源论文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1

(一)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的复杂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而且档案种类之间本身具有相对复杂的关系,而且还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流程,如果没有高度智能化的管理,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从国土资源的复杂性特点来说,数字化管理能够将数据库转化成知识库,利用智能化系统进行专家分析,因此,能够对复杂的国土资源档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流程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效能。

(二)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易变更性特点

国土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档案资源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地籍信息经常会出现改变。如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显然会对很多档案资料进行追溯性修改,而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相关的信息统一搜索出来,并统一进行修改,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数字化管理能够轻松应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问题。

(三)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完整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很多资源并不是独立信息个体,而是将多种信息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资源,因此如果某一个资源信息出现缺失就容易造成国土资源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影响资源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这种完整性特点成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难以解决的难题,一旦出现某一个信息变更,就需要追溯这个资源的所有相关性信息,并对此进行修改。但是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这种相关性的建立已经通过数据库完成,因此很容易轻松调用并进行修改,极大地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推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只有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管理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方面的适用性,就能够有利于改变相关领导的思想观念,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领导进行推动才能够实施,因为国土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就难以转化成知识库,从而实现高效的系统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领导摒弃门户之见,转变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统一收集被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二)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着手。然后再进一步落实资金、实施单位和基础设施构建、人才培训和意识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接着当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传统的国土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录像带资料等进行手工录入和数字化转换,并且在录入数据库系统时,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使用效果。

(三)搞好安全性建设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2

1.1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选择对国内文献收录数量比较全且能全面揭示文献间引证关系的CNKI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论文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统计,并对高频关键词排列出名次,研究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近年来我国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1.2数据年限

对一个学科的研究进展评述需要一定的时间维度来展示,根据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将数据的年限范围设置在2010—2014年的近5a时间内。

1.3数据筛选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获得了专家推荐的资源科学典型期刊26种(表1),同时结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年)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4年)中的影响因子情况,对这26种典型期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资源科学的学科进展等信息。在CNKI引文数据库中对选择的资源科学类26种典型期刊按指定年限2010—2014年进行检索,检出了具有引用文献的数据16294条。这些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107057次,总他引次数为99275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57次,篇均他引频次为6.09次。因此,选择被引频次≥6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共检到数据5751条,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

1.4分析方法和工具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实地反映资源科学研究的进展状况。本文利用TDA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将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机构分布

通过对不同机构发表文献的引文排序和分析,得到目前在国内资源科学类论文中排名前10位的高影响力机构(表2)。可以看出,机构排名在第一位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文献的被引频次是排名第二位的陕西师范大学的1.98倍。说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资源科学领域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较多。

2.2期刊分析

期刊是科研人员展示其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并进行交流的最佳平台。高质量的期刊可以反映一个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文献量、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反复的比较排序,得到资源科学领域的TOP10期刊,并按照期刊影响因子对这10种高品质期刊进行排序(表3)。显然,影响因子排在前三的有《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篇均被引频次排在前三的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本文还从高被引论文的角度对资源科学领域的高品质期刊进行分析(表4)。结果发现,被引频次排在前三位的论文分别发表在《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3个期刊上;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分布最多的期刊分别是《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个期刊在国内资源科学领域起着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

2.3资助基金来源分布

根据对CNKI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献基金资助情况的统计分析,本文获得了目前资助资源科学研究排名前10位的资助基金,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基金占基金总数的23.63%,为资源科学领域主要的资助力量。这3个基金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情况见表5。这一研究成果对科研人员申请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4学科领域分布

根据CNKI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文对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文献进行学科分类,共涉及学科71个,其中文献量排在前10位的学科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科学、工业经济、地质学、旅游、矿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基础科学。并根据学科文献所占比例绘制出各学科的比重图(图1)。

2.5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方便而从学术论文中或外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关键词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是指附有该关键词的学术论文的数量,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相关的研究成果数越多,研究内容的集中性就越强。本文利用TDA分析工具对2010—2014年26种资源科学领域典型期刊引用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反映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到了使用频次较高的100个关键词。图2显示了使用频次排在前1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对策、评价、矿产资源、水资源、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关于国土资源的研究内容引用频次最高,达到400次以上,集中性最强。引用频次在200~300次之间的关键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我们知道,影响因素、评价、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指标测度。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策是资源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国土资源、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建设用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是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是资源科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主要部分,理应为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3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困境;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会议明确提出加强新常态下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作用,注重生态修复在矿山地质中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已经迈入矿产资源消耗的快速时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因此,必须重视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要将具有积极作用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和经济活动分析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去。当前,我国矿产地质治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应用进行分析。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全球科技热点话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国家,同时也是生产和出口矿产最多的国家。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矿产资源开发已经从传统粗放式的模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矿山开发模式转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造成自然灾害频繁,还会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对于人类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管理的创新性改革。但是当前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建设中,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各种经济产业建设,不仅无法满足矿产发展要求,还使城市形象受到一定影响[1]。在矿产工程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施工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找矿技术的蓬勃发展。矿山地质施工建设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而且每个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找矿工作受到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地质情况、开采工艺以及水文特点等影响,在矿产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中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资金不足,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的最大问题。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的支持,但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所需要的资金十大庞大,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没有形成分级负责的投入机制,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中资金投入不畅通,进一步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压力。此外,自我国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项目以来,虽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但是由于保证制度不健全,在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规划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不能准确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定位,所举行的活动也不符合矿产资源发展需求,管理方式不能与时俱进,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管理办法也不完善,忽视矿产资源开采中能耗问题,导致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开展存在一系列问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在2002年安排了1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在项目实施以来为下一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但是生态环境功能具有区域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对于隐性的水土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局部治理方式还达不到生态修复效果。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分析

首先,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念和模式的创新。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受到相关学者和国内外的关注。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职责与责任,环境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国家和人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之上,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和措施,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机制和体制,注重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单一工程向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模式转变。其次,矿山防灾和生态修复技术。矿山地质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地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当中,矿山地质的问题是最复杂的,而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比较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矿山防火和生态修复技术是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当前,我国生态修复技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矿区生态环节的恶化。因此,还需要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技术,比如采用现场勘查、区域试验、土壤测试以及微生物技术等研究手段,对地貌景观、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考察,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模式。最后,开展精细化基础性调查研究。最近几年,由于环境地质造成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于社会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当中,矿产地质灾害占据很大比重,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精细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未进行治理的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尤其是隐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此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矿产资源开发,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这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段海侠;杨阳.阜新矿区废弃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及防治对策[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白正平;罗文.大柳塔煤矿22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8年.

[3]国家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调研组;变压力为动力——内蒙古自治区尾矿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9年06期.

[4]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赴内蒙古调研组;内蒙古自治区尾矿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调研报告[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年01期.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4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财富,从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本论文通过对当前阶段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概述,分析了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失灵的原因,提出了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土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现状反思;重构措施

1.当前阶段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概述

1.1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

《土地管理法》以及《刑法》作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依据的主要标准,明确了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即保护耕地以及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在保护耕地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参考《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制度,从而进行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例如,加强土地管理制度的专业化,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对于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防止在农田使用过程中对农田造成损害;关于农田的占用,应按照相应农田占用管理制度,依据对农田进行占用补偿;就区域性范围内,应保证耕地面积与其他地域面积达到一定的平衡,具体到每个农村时,应保证每户一宅的实施标准。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目标实施阶段,主要通过《土地管理法》的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对土地进行管理。即在管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过程中,可根据管理法进行乡镇企业的建设工程,同时农村居民也可进行居民住宅的建造,并且可以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或者公共事业。但是对于一些非农的建设工程,或者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对土地进行建设,需要向有关部分依法申请土地的使用权。

1.2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首先,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每年耕地面积的减少数量在逐年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将土地使用的计划指标提前完成。导致中央政府迫于土地使用的形势修订了《1997-2010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其次,虽然中央政府在进行国有土地的管理时,对土地的供应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以下情形。例如,在占用土地的阶段,占用的土地面积远超于实际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并且存在将较好的耕地作为劣质土地征用,甚至出现乱战滥用的问题。最后,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农村土地市场进行依法制止。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农民也失去了对自家农地进行自主开发的权利。部分农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只能进行违法出租或者使用其他用地。而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只能通过外出务工来解决发展的问题。这就造成城市的人口在逐年增加,城市的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城市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并且房价也越来越高。而相对于城市,农村则逐渐败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降低。加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

2.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失效的原因

2.1政府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存在冲突

尽管在建立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初始阶段,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国家耕地面积的数量区域稳定,从而保证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全国人口生存的粮食。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增强地域性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建立严格的土地有偿出让管理体系,增加国有土地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地所有者的权利,防止地方政府剥夺土地所有者使用的土地的权利。然而在具体实际执行阶段,通常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而对制度进行各种调整。例如,在我国社会经济下滑阶段,地方政府要保障经济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从而稳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则需要不断加强农耕土地的占用情况。整体来说,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与现实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冲突。

2.2地方官员过分提升自身利益

地方官员为提升自身的发展机会,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官员通常在进行土地占用的招标阶段,会尽最大程度的保护本区域的耕地保护指标,同时从各种途径获得建设用地的指标。而对于省级官员来说,只是相对的作为耕地保护责任人,定期对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进行考核。但是只要地方政府能够达到地域耕地保护目标,省级人员没有直接的动力去检测地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具体位置。

3.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重构

3.1确定国有和集体土地的产权

通过研究表明,只有将耕地的使用权利具体到每个农民,才能避免各种外界权利的侵犯。作为国家的主人,公民只有保证拥有并且能够切实的使用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土地管理者以及地方政府执行者才不会随意占用自身的财产。

3.2通过比例原则提高土地管理的转变效率

在转变中央政府土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的比例原则进行具体转变改革。例如,必要性原则。即政府所实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作用到具体的实施目标这一过程是必要的。同时不允许存在其他各种形式的措施方案进行替代。相称性原则。即政府在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其他公民或者组织使用土地的权利进行制约,同时应保证粮食安全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相对平衡。

作者:窦金野 窦国友 单位:辽宁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海州分局 辽宁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清河门分局

参考文献:

[1]梁迎修.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8,01:217-221.

[2]程雪阳.中国的土地管理出了什么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03:108-122+126.

[3]王万茂.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问题及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6-82.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5

长久以来,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甚至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档案管理无足轻重,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不懂技术的低学历低素质人员,甚至在资料汇交过程中对其工作抱有轻视对立的态度。这造成优秀人才不愿从事档案事业,档案工作队伍缺乏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技术的全面手,大多数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意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缺乏创新精神,技术知识层面上还不具备档案现代化管理素质。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能维持现状,不出大的问题即可,档案信息渠道越窄越好,工作越少越好,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思想大量存在,这造成档案行业优秀人才引不进来和档案人员不思进取的因素。

二、地质档案工作者的协调管理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要求

地勘单位地质档案人员配备通常只有一两人,业务范围涉及资料汇交、地质档案实物借阅归还、库房管理、地质档案涉密数据发送等。工作任务交叉繁杂,服务对象除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外,还要面对上级档案部门、同级单位和顾客单位的业务交流。为了做好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通过交流,使他们尽快了解别人的先进经验,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工作者的协调能力与档案的齐全完整度正相关。如何才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顺利开展工作,减少摩擦,除了靠有关规章制度,更主要的是靠档案工作者自身协调能力的发挥。地质档案管理本质上是一项服务工作,管理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服务意识。以往,地质档案管理极为被动,将工作定位于实体保管为主。随着地勘单位市场经济的繁荣,项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按照传统的管理办法效率低下,必然不能满足技术创新要求。档案工作者应树立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了解信息需求方向,充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质档案工作者的法律、法规和保密意识要求

地质科技档案部分涉及国家机密,部分涉及单位经济秘密,应将档案工作者的法律保密意识优先于所有工作要求之上。地质档案工作者除了要学习和遵守《档案法》《保密法》等通用档案相关法律,针对地质科技档案的保密工作,还需学习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法规文件,如《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等。保密意识在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上需要再三强调的。地质科技档案工作者需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对于保密档案妥善保管,绝密档案单独保管。严格执行档案接收、借阅、鉴定和销毁制度,认真履行登记、审批手续。定期进行保密档案、资料和物品的清查工作。

四、地质科技档案工作者的技术素质要求

地质科技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为地质档案工作者,应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地质专业学科知识,了解分管档案所涉及的内容,可准确分类编写档案,能合理地综合使用开发档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办公软件、数据库和多媒体应用等操作应用能力,掌握档案网络化和信息化知识。

(一)具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素质。

信息时代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从收集、整理、鉴定、统计、编目、编研利用等环节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化管标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者需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办公软件、数据库和多媒体应用等操作应用能力,掌握档案网络化和信息化知识,在工作中有运用光学扫描复制、文字图像压缩、计算机智能检索、通信网络、远程信息传输等技术的能力。

(二)了解分管档案项目实施的细节。

随着地勘行业的不断深化,各种项目不断增加,以作者所在单位2014年为例,全年汇交项目47个,种类涉及地质灾害调查、遥感调查与解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勘查、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压覆矿产资源评估五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最终的成果资料外,还会形成各类中间文件,按类型可分为:1.质量记录。例如项目投标文件、政府批函、合同、立项申请、三级审核记录、野外验收记录、项目分阶段的评审意见等。质量记录能够全面记录项目实施情况,对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新项目的准备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利用意义和参考价值,对地勘单位的实际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2.原始资料。如野外记录簿、野外记录表、地球物理探测记录、钻孔记录、探槽编录表、土工试验结果等。然而,因为项目组成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把资料汇交当做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非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在资料汇交过程中普遍存在敷衍的情况。地质档案人员如只是被动的等待,必然会出现资料漏交情况。只有档案工作者主动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才能有效开展资料汇交工作。因此,地质档案工作者应在项目实施的各关键节点,如原始资料评审会、项目各阶段评审会等,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根据项目实施具体情况,为项目各个阶段与环节直接提供所需档案,并能及时收集整理所产生的档案资料。

(三)掌握各类主流软件用法和信息收集、推送技术。

地质档案涉及业务广泛,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和利用各类主流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用于地质资料汇交的常见软件有:地质资料归档汇交信息系统EDMAKER2014、全国地质资料监管平台2.0;用于测绘制图和遥感影像解译的主流软件有:MapGis、AutoCAD、ArcGis、Envi等;对于后一类专业软件,地质档案人员虽然无生产要求,因为本职工作涉及项目汇交质量检查和涉密资料借阅,数据读取和数据裁剪操作成为基本的技能要求。互联网资料收集也是现代地质档案工作者的技能要求重要部分。目前国内较重要的地质资料收集平台有:如全国地质资料信息网,地质档案人员可预先查找工作区资料和借阅要求,并为前去收集资料的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资源远程访问门户为地质专业论文和各类技术规范的收集提供了一个集中窗口;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等网站是地调项目承担单位了解全国地学动态和技术要求的重要渠道。此外,作为现代档案管理人员,还需掌握常见的信息推送技术,如办公网信息、互联网技术论坛等。

五、地质档案工作者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要求

地质档案工作者观念的更新、认识的改变、管理模式的改进、业务素养与技术技能的提高是地质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当前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遍应用,要求科技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熟悉档案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等手段,以便了解国内外档案发展趋势。档案工作者必须摒弃以往那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工作做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研究共性的、规律性的新问题,提出创新的对策和办法。

六、总结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6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进行科技创新,知识传播的重要人才,是我国科研队伍的新生力量,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主力力量,以繁荣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为历史使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论述了硕士研究生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我国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学术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研究,以求改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

关键词:

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措施;学术制度

我国硕士研究生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它以培养对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有创造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任务。高校的学术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学校立足之本的学术文化,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良好的学术文化,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专业性人才,创造更多科研成果,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所以,研究生自身的学术修养和品格状况以及高校学术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新型学术性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表现形式

1.实验数据和报告进行伪造与篡改,论文严重失真,缺乏学术性、科学性、严谨性。

据调查,我国很多大学图书馆期刊网服务器在研究生开学交课程论文的前半个月,都会出现登陆不上,登陆拥堵的问题,这种情况反映了研究生论文完成时间都是集中在后期很短的时间。这种突击完成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图省事,学生进行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或盗用别人的数据。即便有的是自己完成的,我们发现这部分中很多论证不严谨,没有按论文的要求和规范进行排版,甚至个别错字也会出现。

2.论文直接引用他人学术成果而不加注释,甚至有的在没有任何参与下,直接挂名。

现在社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想泛滥,学术活动领域也深受影响,尤其对涉世未深的研究生,带来很大冲击,很多研究生在学术课题研究中出现了严重的物质倾向,对结果特别重视,忽略采用的方式是否可取,可行,甚至合法。比如,有的研究生非常清楚已经触犯了学术道德规范,仍然不标注释进行论文引用;有的研究生不重视理论研究和自己的思维拓展,急于求成,课题研究选择取决主要源于研究经费的多少和专业是否热门,很多选择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有的研究生丧失自身学术人格和尊严,对自己导师的学术观点,或者某些报刊的某些独到创新的论述,在没有得到原作者许可的情况下,就借题发挥,整理成自己作品进行发表。有的研究生严重丧失学术上的独立性,打亲情、友情牌,对导师或同学、亲友等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参与情况下,急于追求学术上的名利,挂名逐利。

3.虚报成果,伪造学术经历。

有的研究生苦心钻营,为了自己未来应聘到好的职业,不惜造假以增强未来履历求职上的分量。如在提交有关学术情况时,虚写自己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学术荣誉,伪造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等。虚报学术成果具体表现在多投稿或者一稿多投,增加数量;不独立完成论文,抄袭其他作者论文,或者同学之间互相署名;有的甚至在申报科研成果时,利用文字上的技巧,掩饰内幕交易等,不能沉下心来,努力专研专业课题,也就不可能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是做学钱交易,浪得虚名、做无用的学问,肤浅的学问。

(二)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

导致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有外因和也有内因,概括起来外因主要包含社会大环境影响——社会诚信缺失;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对研究生学术监督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内因主要指研究生自身素质水平——个人的道德水平下降。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经济社会利益的诱惑,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导致社会诚信缺失,高校教育也深受其影响,重智轻德,学术诚信教育缺失。最近几年,高校研究生扩招规模不断加大,研究生教育看似空前繁荣,但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学生考取研究生只是作为自己就业跳台,或者暂时可以不用找工作的理由。所以很多学生并不是由于喜欢研究学问继续深造的,在学校学习期间,对自己所要完成的课题以及论文,大都没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学术规划,只能是匆匆完成,缺乏严密的思考和论证,论文也只是应付一下导师。很多人面对毕业和科研压力时不惜剽窃抄袭,进行,准确地说,其实质是在制造学术的垃圾,论文不仅没有任何学术意义,还浪费学术的生产资源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2.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对研究生学术监督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学术监督审查制度

高校学术道德规范制度不健全是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原因。很多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研究生培养评价机制,希望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这些机制和制度并不健全也不合理,学术评价形式单一,标准片面,缺乏学术科学性和灵活性。如许多高校对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评价主要以的数量为主,论文质量问题被忽视,有的只有发表相应论文才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种学籍评价制度本身也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研究生炮制劣质论文,发表在一些学术性并不强的期刊上,论文内容及质量不堪入目。有的研究生为了追求学术上的名利,获得奖学金等,增加数量,以求达到学校奖学金申请的硬性要求,这种以利益为驱动,匆匆赶出来的论文,学术价值可想而知,也不会高。所以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要建立一种宽松和严格的学术环境,变“刚性”规定为“柔性”的激励可能更有利于学术道德的培养。建立有效的学术监督审查体制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学术监督审查体系,除了包含学校的研究生管理机构的监督,还包含外界期刊出版社的监管,出版社编辑对于投稿论文要更多的重视论文质量和论文创新性,不能只是大略的审稿和只注重论文版面大小以及版面费,所以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学术规范约束和监督相应的出版社。高校也要对制定出的各种学术规范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审查机制,增大学术失范行为的严惩力度,使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将研究生存在的“浑水摸鱼”的侥幸心理扼杀在摇篮,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从源头上得到遏制。而且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可以引导学术方向,是促进研究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和提高科研水平的有力保证。

3.研究生个人的道德素质下降比较严重

高校研究生扩招一方面增加了我国未来科研的后续力量,另一方面科研素质下降问题也非常突出。主要是由于扩招来的研究生道德素质的参差不齐,生源地区的差异性导致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难度增大;生源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研究生专业能力,自律能力的管理难度也增大。而且我国高校对研究生的管理上比较分散,从表象上看导师、研究生部、研究生辅导员和学位委员会都有监督和约束的功能,但是政出多头,难收实效,各个部门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管理和实践展开只是侧重宏观管理和方向性指导,并不能触及具体的问题。

二硕士研究生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不仅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需要,也是落实我国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和提高他们的学术道德素质,对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重要意义。所以针对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学术道德问题,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除了认识到有研究生自身和社会的原因外,还必须对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做深刻的反思,积极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便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形成有效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措施

(一)加强学术规范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研究生为本,结合本校和专业特点,制定出符合本校学术发展的制度要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研究生管理者要设立专门的学术道德机构,并出台很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学术评价制度,完善的学术道德监管和惩治规范,借鉴发达国家的科研管理经验来防范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发生,建立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档案制度。

(二)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体系

改革当前的研究生学术成果评价体系,论文的考核可以检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数量和字数不在做硬性要求,而是鼓励研究生创新,进行有价值的科研创造活动,以保障论文质量,提高论文内容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学术成果鉴定。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评价除了论文的考核外,要更重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独立创新能力的考核。

(三)开展诚信教育课程,提高研究生道德素质水平

对研究生进行入门培训,长效预防。由于高校研究生具有专业细化和分布分散化特点,所以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要对全体新生进行学术道德入门培训和教育,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内容要涉及中国古代诚信文化的传统美德教育,马克思主义诚信理论教育以及学生学术评价制度、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生学术失范惩戒制度的学习等,建立长效的预防机制,使学生学术失范行为能防患于未然,终身免疫。最重要的是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师长以身作则,培养学生遵守学术道德的习惯。

作者:李振 杨超 王明静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4.

[2]崔月琴.加强学术规范化教育完善学术评价机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13-14.

[3]付波.我国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382.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7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在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农林院校相继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据统计,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农林院校有34所,1984年,中南林学院率先建立生态旅游专业。目前,有24所农林本科院校(不含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开设旅游相关专业,占农林本科院校总数的2/3[1]。农林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背景解读

中共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头等大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在党的报告中,把长期使用的“农村”称谓改为了“乡村”,这反映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思路。“乡村”和“农村”的称谓之间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乡村的功能不只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开发和融合发展[3]。当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趋于多元化,旅游需求也从传统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1976年Evans发表的“Tourismand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一文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化旅游学术论文,国内最早关于文化旅游学术研究的论文则发表于1986年[4]。自2009年国际颁布文化旅游相关促进政策后,有关文化旅游的研究迅速增加。2018年3月,国家正式设立文化和旅游部,更加强调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5.97万亿,同比增长10.5%,文旅融合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与之矛盾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少,当前的育人模式难以满足文旅融合的需求[5]。

二、培养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学生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存在专业报考意愿较弱、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状况较差以及对口就业度低等问题。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被视为基础产业却也是底层产业,“轻农”观念根深蒂固;轻农观念导致优质生源不足,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低,影响学生的择业观等问题。在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转变传统的轻农观念。提前了解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个性、性格、能力等多重因素来理性判定是否适应专业,如若不能准确定位,可以向专业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等专业认识帮助解疑困惑。要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结合综合考虑就业发展方向。加强个人学业和职业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规划的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活和就业,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增加对乡村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方面的支持,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让他们可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并在乡村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例如,现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农业园区规划等领域都是专业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农林院校大多设有林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如何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学科的特点以及学校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为此,通过新生教育,班级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友资源开发和校企合作等方式,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

所谓“协同育人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办学机构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借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彼此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满足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6]。国家鼓励校企合作、校地(政府)合作,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教育主体的积极性,明确高校、政府和企业作为不同教育主体的作用和主要责任。校政企之间的深入合作需要建立专门的合作组织机构,合理安排业务对接人员,形成权责明确的合作教育机制,有助于厘清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明确各自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校政企合作的科学运作。高校作为校政企合作的主导方,应承担人才共同管理的总职能,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校内外制度衔接、人才流动双向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合作育人的作用。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农林类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的任务,更需要相关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校政企合作教育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招生考试网[EB/OL].

[2]张庆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8-01-18(2).

[3]陈源,张祥,陈德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03-204.

[4]周澧骊.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广府传统聚落肌理再织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5]李花.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讯,2019(18):176-177.

国土资源论文范文8

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进程,新建成的楼宇设施也大量融合的科技元素,近年来集成化的楼宇设施监控系统也被逐渐重视。例如电梯系统、配电系统与照明、供暖、制冷系统,上述集成化设备监控系统在楼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对楼宇内电气设施的全面管理,能够从根本深化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同时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集成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

1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此系统的构建机制是依附于差异化功能系统予以区分,也就是电气设备的构建及管理分为两个体系,同时设计以及施工直到完成所有过程,即经差异化的施工单位所完成。这就导致了下述问题:(1)因为生产商存在差异,造成设备间出现不兼容现象,因此造成系统交互过程出现问题;(2)因为子系统的功能存在差异,同时系统之间存在独立特性,造成资源在予以互换时出现问题。此类构建举措致使楼宇的电气设备在使用环节存在隐患。所以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需要每一个子系统结构互同,协议与接口也要有统一的指标,因此规避子系统互联与硬件设施互操作所存在的弊病,达到资源与信息共享的目的。

2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结构

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室能够控制管理楼宇中的给排水、空调以及照明等电气设施。为确保楼宇的电气设备可靠运行,我们要深化软硬件的稳定性。举例说明,为楼宇实施最简单的供电及配电过程中,我们要保障电路与电流的稳定。同时对升降压设施温度指标,电流的稳定性等因素都要予以实时的管理及检测。为匹配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需要,楼宇要侧重于节能减排,楼宇能耗主要来源于空调、照明以及供暖等电气设施,为控制资源浪费,对集成化的楼宇电气系统控制的研究势在必行。举例说明在楼宇内,我们要对卫生间、走廊以及停车场等地予以电路设计,可以择取声控传感设备;同时拟定相匹配的电路监测,予以各水位及压力的控制,达到节能控制的基本要求;针对空调系统,设计完善的启动与停止控制系统,不但可以减少楼宇的负荷,同时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3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设计

集成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是把电气监控系统与智能化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自动检测楼宇的基础电气设施,同时予以控制及保护,举例说明,供配电系统的监测,检测过程可以利用通信系统的综合性以及自动性,为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互联网,对网络内外的资源与予以全面利用,因此达到自动化与集成化的要求,可以很好的为信息集成提供依据;经上述举措,能够实现电气设施的集成化管理,而且最大化的节能。在监督合控制功能的基础上,达到全面监视楼宇内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我们要予以参数采集。因为在实施参数收集与监控要经通信对参数予以传输,此措施不但有远程通信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广度。在此环节,要予以大量的参数处理。因为具有一定的监控广度,参数存在繁琐的特性,所以不能只追求响应速度,在求得响应速度的基础上要确保全硬件的监控有效性,而且,要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4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的一些建议

站在行业角度来分析,全面利用现前沿的技术,对常规技术实施改造。举例说明,把信息技术与集成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对常规的电气产业予以智能化的改造。空调与配电设施经改进后会有自动监测及控制功能;综合建筑内,把一些设备予以联网改造,能够达到集成化管理的要求。为匹配于科技的发展,一些生产厂房在予以楼宇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功能完善,其中包括空调的生产。在配电设施的智能化功能方面,能够在常规的基础上,深化智能化的检测控制系统,这样不但能够具备基础功能,还可以传输相关电量参数,同时予以远程控制设备。常规的空调设施以及配电设施等加装智能化系统,所生产的产品本身具备智能化的监控功能,在楼宇应用过程,无需设置BA系统,仅将设备予以联网,就能够实现集中管理的电气设备自控系统。现阶段一些大型的楼宇电气设备生产企业已经以此为侧重点予以研究,比如空调冷机厂商,目前的产品大部分均为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施,其控制设施能够对所有设备予以整体的监控,所控制的设备其中涵盖冷水出口温度、压缩机、冷却水出口温度、冷水入口温度、阀门开度、冷却水入口温度与冷冻泵等设施,经整体开、停控制,达到启动速度快与停机时间缩减的目的,可以解决耗能,深化了中央空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实施各机组间设备的启、停具有连锁及时间顺序控制、相关机组运行时间自动调节,同时可以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对相关数据予以了保护。对相关参数予以长久的在线储存,构建历史报表以及历史趋势指标。重要的参数能够经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予以遥控等操作,具有智能化特点,具备BA系统所有的监控及管理功能,同时较之常规的楼控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更为全面。举例说明,智能化的开关配电设施,是在常规的开关柜上,予以智能化系统的完善,在常规配电柜的先决条件上架设了智能化的监控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常规BA系统的电量参数传输以及交流接触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同时还具备常规BA系统所没有的管理功能,其中包括故障录波等,使设施趋于全智能化,同时使配电柜本身具备远程监控能力,这样就能够在中心控制室内对配电设施予以整体性管理。在柜电柜、冷冻机以及电梯等设备上,现阶段很多产品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不过在相关动力以及组合式空调机控制等,自身具备智能化系统的设施现阶段还较少,如一台组合式的中央空调机组,其予以室内温度以及湿度收集,同时和设定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对比,依附于公式,对相关加热器、调节阀以及加湿器等设施予以控制,调节温度、湿度,以达到相关需要,上述功能已然要利用加装的BA系统完成。而很多空调及电气设施在一幢大厦内,具有分布零散的特性,所以,需要加装安装的BA系统对其予以整体的管理。空调以及电气设施制造企业在此类产品中,已然有一定的开发空间,所以要深化智能化系统在上述设备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各厂商所开发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楼宇电气设备,在应用环节,怎样将相关电气系统集中至一个建筑设施监控体系的平台中,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内容。要达到相关电气设备的集成,那么就要在研发智能楼宇电气设备过程中,全面顾及到设备要具备一个指标化的终端接口。例如产品接口支持微软OPC功能,这是一类相对理想的解决措施。OPC功能能够经软件在中央控制系统上对下属系统OPC接口予以参数交互,仅需向集成用户出示接口技术的相关规格以及说明即可,在此基础上用户经接口软件通过监控系统对系统予以网络监控。只要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顾及到此类接口功能,那各厂家的设施就可以十分方便的集成到一起,进而达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相关需要。择取指标化的现场总线技术实施楼宇电气设备及集成,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研发楼宇电气设备过程中,各电气系统全部依附于指标的现场总线技术予以设计,这样能够便捷各厂商的设备的集成。如通过LONWORKS技术的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只要匹配于LONMARK认证指标,则相关系统就能够很便捷的集成至一个平台,进而达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相关需要。近年来有一些产品匹配于LONMAR论证,空调设备与配电系统等厂商在研发产品的过程,要尽可以应用此技术。

5总结

综上所述,为确保楼宇的电气设备可靠运行,我们要深化软硬件的稳定性。举例说明,为楼宇实施最简单的供电及配电过程中,我们要保障电路与电流的稳定。同时对升降压设施温度指标,电流的稳定性等因素都要予以实时的管理及检测。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需要,楼宇要侧重于节能减排,楼宇能耗主要来源于空调、照明以及供暖等电气设施,为控制资源浪费,对集成化的楼宇电气系统控制的研究势在必行。把电气监控系统与智能化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自动检测楼宇的基础电气设施,同时予以控制及保护,举例说明,供配电系统的监测,检测过程可以利用通信系统的综合性以及自动性,为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互联网,对网络内外的资源与予以全面利用,因此达到自动化与集成化的要求,可以很好的为信息集成提供依据;经上述举措,能够实现电气设施的集成化管理。因为在实施参数收集与监控要经通信对参数予以传输,此措施不但有远程通信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广度。在此环节,要予以大量的参数处理。因为具有一定的监控广度,参数存在繁琐的特性,所以不能只追求响应速度,在求得响应速度的基础上要确保全硬件的监控有效性。现阶段很多产品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不过在相关动力以及组合式空调机控制等,自身具备智能化系统的设施现阶段还较少,如一台组合式的中央空调机组,其予以室内温度以及湿度收集,同时和设定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对比,依附于公式,对相关加热器、调节阀以及加湿器等设施予以控制,调节温度、湿度,以达到相关需要,上述功能已然要利用加装的BA系统完成。空调与配电设施经改进后会有自动监测及控制功能;综合建筑内,把一些设备予以联网改造,能够达到集成化管理的要求。为匹配于科技的发展,一些生产厂房在予以楼宇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功能完善,其中包括空调的生产。而很多空调及电气设施在一幢大厦内,具有分布零散的特性,所以,需要加装安装的BA系统对其予以整体的管理。在柜电柜、冷冻机以及电梯等设备上,现阶段很多产品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不过在相关动力以及组合式空调机控制等,自身具备智能化系统的设施现阶段还较少。要达到相关电气设备的集成,那么就要在研发智能楼宇电气设备过程中,全面顾及到设备要具备一个指标化的终端接口。

参考文献:

[1]宏文;消防电子产品和通信技术的研究基地——科研所研究成果介绍之二[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年04期

[2]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教研室陈学军河南省华兴建设监理公司孙向阳;从模拟到数字[N];网络世界;2013年

[3]冯玉萍;由天津万丽宾馆施工图设计引发——对建筑施工图设计细节问题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年S1期

[4]吴成富;杨雪玲;李炳林;陈绍伟;当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思考[J];广东建材;2011年05期

[5]赵起升,朱静孙,王平;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3年03期

[6]吴国松;周水兴;顾安邦;立交桥异形块集成CAD系统的开发思路和技术关键[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5年

[7]敖清;石洞;童頫;CAD专家系统工具ESTEA的初建——图形功能与系统集成环境的实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齐笑;争做一流的楼宇自控产品生产厂商——访北京信和瑞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永东[J];智能建筑;201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