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大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针对大型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并结合未来发展需要,提出了基于大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的设计方案,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知识应用、知识评价和系统集成功能模块设计。系统通过整合多个异构数据源,建立企业知识体系,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和研发设计经验的有效融合。该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知识积累、共享和创新的有效手段,提升科研人员研发设计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节约研发成本。

关键词:大型企业;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获取

0引言

随着大型企业科研生产任务日益繁重,产品研制和科技创新活动对知识的海量、快捷和随机性需求以及科技情报和专业知识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知识保障体系难以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已成为企业科研生产管理急需解决的薄弱环节。目前,部分大型企业在知识积累和知识库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知识存储和管理方式简单、缺乏统一管理而导致的知识难以共享和有效利用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实施知识管理体系[1-2]的目标,就是通过对科研数据信息和研发设计经验的有效融合,构建存放合理、检索便捷和使用安全的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维护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人才队伍,从而解决现有知识资源管理分散、共享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升大型企业科研人员的研发设计能力,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加强全体科研人员的知识共享。

1大型企业知识管理现状

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企业形成了内部的网络化办公环境,有多种产品研制信息化工具和多个知识资源库,已经具备建设企业级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和经验。但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科研生产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类知识分散在多处,没有形成统一的一体化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知识与经验没有得到有效积累

科研人员往往注重项目研发,忽视对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防范措施的总结,没有将项目的有关经验和知识变成文字,导致类似的问题可能再次发生。同时,科研人员头脑中存在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隐性知识由于缺乏有效载体,难以较快地得到传播,并且会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流失,导致企业知识在传播时大量流失。

(2)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研制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技术资料分散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缺乏统一平台对已有的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整合,导致知识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利用率低、无法共享和查询难度大,难以进行汇总、归类和分析。

(3)知识没有得到有效共享

企业知识积累主要由企业各部门自主进行,相关成果也主要保存在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缺乏知识共享,导致相似的工作需要重复研究,严重影响整体研发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统一平台的支撑,在现有条件下,科研人员只能通过培训和私下交流等简单的方式进行相互学习,个人经验得不到有效推广,无法传承给更多的人。

(4)知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科研人员需要找准确的资料和知识时,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决策,缺乏统一、准确和最新的数据源,导致技术资料和经验利用率较低。知识传递还停留在一帮一和传帮带的传统模式上,缺乏信息化支撑手段,导致企业知识无法快速传递,科研人员难以自主学习,学习效率低下。

2知识框架

系统管理的知识特指以电子版形式呈现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辅助科研人员,用以得到产品研发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数据,包括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两大类,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1)内部知识

内部知识是大型企业的自有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技术资料: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②经验总结:设计经验、设计模板、设计规范、成功失败案例、获奖论文和获奖项目成果;③档案:科研生产相关的各类综合档案;④培训资料:培训通知、讲课教材、人员培训记录、效果反馈表、评估报告、考试试卷和成绩单;⑤规章制度:所级和部门级规章制度;⑥情报资源:军事情报研究、重点专业情报研究、现代信息及电子动态等情报资源。

(2)外部知识

外部知识是与本企业相关的各企业和机构拥有的知识,包括各种电子文献库及标准库等知识资源库。

3设计方案

3.1总体功能框架

知识管理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分为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知识应用、知识评价和系统集成5个部分[3],能够将科研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方便地积累下来,并能将各个应用系统中的知识资源抽取到系统内,对各知识对象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知识分类形成各个知识库,提供一站式搜索及推送服务等丰富的知识应用,最后通过知识评价进行评估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总体功能框架如图2所示。

(1)知识获取

系统能够通过获取工作或学习中产生的新知识,以及聚合知识资源,包括个人电脑和应用系统管理的历史知识,实现对已有知识资源的快速汇集,并形成长效的知识收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提供统一的知识资源新增入库,能对各种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的知识内容进行收集和设置共享范围,并存入到知识库中;②用户可以将个人知识贡献至知识库中,并且用户之间可以共享知识,贡献的知识需经过既定的审核流程保证其准确性;③通过与现有应用系统,如PDM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献库及标准库等应用系统的集成获取各个应用系统中的知识,对其进行整理、清洗和转换后沉淀为知识条目,并保存至系统中进行管理;④能从知识社区中发现隐性知识并沉淀下来。

(2)知识管理

系统中的知识需要进行不断地维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安全性,包括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和条目管理等功能。①分级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知识进行分级管理,将企业知识的建设与维护安排到各部门,由具体部门的专人进行管理。不同部门的知识管理人员只能在其负责的分类下进行知识的创建和维护,不能查看到其他部门中其无权限浏览的知识。②分类管理:系统能够支持企业知识分类目录的建立和维护,对各种知识进行结构化管理,建立知识库的多层分类结构,如业务维度、组织机构维度及时间维度等,并能定义每个维度下的分类树,实现知识在多维度多层次下被管理和应用。③条目管理:知识条目的产生来源有2种,一种是新增的知识,另一种是从应用系统中抽取出来的知识。知识条目管理功能包括知识条目的查看、修订及删除等。知识条目作为知识获取和推送的中间枢纽,能将各类知识整理成知识条目,然后将知识条目推送给相应的用户。

(3)知识应用

系统能够通过有效手段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提供组织范围内的知识共享以及丰富的应用服务。包括知识搜索、推送服务及知识社区等功能。①知识搜索:对纳入企业知识库的各种类型和各种来源的知识进行统一搜索,实现类似淘宝功能的精准检索,并将能检索到的结果按照用户所需进行排序,得出最相关的知识内容[6]。②推送服务[7]:用户在查看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将遇到的针对性知识进行收藏,并能够对收藏的知识进行统一管理,方便随时查看;能够按需进行知识订阅,系统自动向订阅人员推送对应新知识;查看知识时,可以将该知识推荐给他人,方便企业知识在员工之间的有效传递,提高知识的共享范围。③知识社区: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建立企业内的知识型社交关系,通过社区的方式聚拢企业各专业的研发人员,便于他们对知识社区中感兴趣的某一主题进行知识互动、问题研讨和经验交流,实现知识协同创造和共享相关设计等活动。知识社区的讨论成果能够通过整理、清洗和转换沉淀为知识,进而丰富系统的知识内容。

(4)知识评价

系统能够依据对知识的评价数据评估知识质量、累计状况及用户的贡献情况等信息,评估的结果可以用于持续改进及优化知识管理和应用。①知识评价:用户在利用知识时,可以通过评论、打分及点赞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在线评价,挖掘隐性知识,提高读者对具体知识的理解深度。系统能够利用评价数据对知识进行评优,并在知识搜索时将评优信息作为计算指标参与推送排序,对好知识进行重点利用,促进知识的有效使用。②统计分析:能够对知识应用的各个方面和层面,如浏览、收藏及推荐等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用于评估知识的分布、积累、应用的状况和趋势。提供各管理层次人员所需的各类数据统计报表,支持报表定制功能,能够为报表设置相关操作权限,能根据评价结果调整相应知识内容对不同用户的服务广度、深度和优先级。

(5)系统集成

实现与电子文献库、标准库及PDM系统等系统的有机集成,并预留与其他可以提供知识信息的应用系统的集成接口,以便扩充。能够将检索条件分别传递到各应用系统,并将各应用系统搜索出的相关知识按照一定格式展示给用户。

4结束语

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型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科研生产对知识管理的要求。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可以将散落在各系统、各部门的知识资源进行聚合,对其进行分类、梳理和构建出企业的各专业知识库。通过与现有包含实用知识资源的各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建立专业知识的一体化应用门户,形成共享且安全的知识管理体系,扩大知识应用规模,实现全员贡献和共享知识,为科研人员日常工作各个环节提供支持,避免重复无效的劳动,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再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对知识库中的资产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有效的决策支持数据,为企业知识库建设和领导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顾基发,张玲玲.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杨开峰.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朱晓峰,朗诵真.知识管理系统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4):245-247.

[4]高鹏.隐性知识学习与企业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23-26.

[5]张海英.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J].情报科学,2002,20(6):654-657.

[6]叶育鑫,欧阳丹彤.语义Web搜索技术研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0,45(1):1-5.

[7]方凌云.基于知识流程的企业内部知识推送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138-141.

作者:贾琨钰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