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职业化医院管理论文

院长职业化医院管理论文

1职业化概念

1.1专业化

(1)从业人员专业化。从业人员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从业人员经过有相应的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具备相应的职业理论、技能和资质;具有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专业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质、人际关系等。(2)专业教育和培训。高等院校、专科学校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3)建立专业学会(协会)。专业学会(协会)负责组织学术交流,制订和推荐技术标准,建立行为规范,进行专业评价,必要的准入考核等。

1.2个人工作专职化

从业人员应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所从事的职业上,具有坚定的职业信仰和职业追求,从职业中获得全部的生活来源,取得与其职业相符的专业职位晋升,并借此获得相应的学术成就、技术成果、经济、社会地位和个人荣誉。

1.3岗位职责明晰化

由权威部门对不同级别(职级、职务、职称、职位)的岗位责任进行具体明确的说明,并与薪酬制度结合,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1.4工作状态规范化

(1)个人行为规范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符合职业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在规定、约定的或其他合适的时间和场所以合适的方式履行职责。(2)职业活动规范化。具有完善的职业规范;职业活动、技术、方法、流程、操作符合规范要求。职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符合专业要求,达到专业水平,适于进行同质化的分析、比较和评价。

1.5职业管理制度化

要求对职业化建设作出可靠的制度安排:对从业人员资质、教育培训、岗位职责、行为和技术规范、职业管理等各方工作全面实行制度管理,具有完善的制度规定,并保证实施。

2我国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面临的问题

2.1院长职业角色定位模糊

医院院长是医院的领导者,也是医院最高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之一。但是,医院院长的职业是什么?是医生?行政管理人员?还是院长?对此存在多方面的争议,需要进行辨析。(1)从历史上看,早期的医院院长几乎全部由医疗专业人员兼任,医院院长的职业多是医生。近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管理学的发展,医疗机构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机构不断兼并扩大,医疗服务技术、内容更加复杂,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日益专业化、战略化、精细化、精致化,院长行政管理专业化趋势逐渐形成。(2)现实方面,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别的医院院长专业各不相同,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一部分院长作为全院的医学学术权威,引导医院的医学业务的发展和医院的整体发展;部分院长为专业行政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医院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等行政管理工作,也有部分人员主要负责医院的公关和筹资等工作。国内医院以公立医院为主,目前公立医院院长几乎全部由医疗专业人员兼任,大多数院长的自身发展目标仍然集中在医疗业务方面,如高级医疗技术职称晋升、科研课题和成果申报、参加院士和医学会专业委员会职务评选等。

2.2医院管理专业发展障碍一时难以消除

2.2.1医院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以医疗、科研、教学为重点,加之近3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院收入、规模的迅速扩张,掩盖了医院经营管理存在的重规模轻效益、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管理等实质问题。这种状况与当前众多的数千张床位、数十亿元收入的医院规模及其精细化的现代医院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2.2.2对医院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专业界定。

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门类,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包含数十个三级学科。在医院管理工作中,除行政管理以外,还存在着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药物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等多项专业管理工作。按照管理学分类标准,每项管理工作都归属于一个独立的三级管理学科,行政管理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三级学科。但是,在目前粗放式的医院管理体制下,很容易将各项专业管理混为一谈,对医院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专业界定和专业分工,影响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发挥和医院管理专业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医院管理专业技能和价值的认同。

2.2.3医院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环境。

第一,医院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开设了30年,从本科到博士各种学历层次的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都陆续进入医院管理工作岗位,但是医院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在许多省市多年来都未能落实,被迫挂靠在临床、医技、后勤、政工等专业职称系列之下,无法形成医院管理专业系列职级和稳定的专业化医院管理队伍。第二,无论卫生系统内还是卫生系统外,科研项目一律向临床、基础和预防医学倾斜,医院管理项目难以立项,严重影响医院管理工作和医院管理工作人员的发展。第三,在对医院行政管理负责人的选拔和任用上,缺少有关管理专业资质等基本要求,对任期内的工作职责、行为规范、考核、奖惩和任期后去向缺乏制度性安排,使得大量的医疗专业人员进入医院管理岗位后心存顾虑,不愿意放弃医疗专业技术,无法将精力集中到管理工作上。

2.3医院管理专业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全国医院管理专业培训规范尚未建立,继续教育项目少,培训内容多数集中某一时期的热点内容上,如医疗纠纷、医疗保险、临床路径、抗菌药物应用、医疗改革等,缺乏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和系统性的课题安排。培训教员多以医院院长等行政管理人员和卫生行政主管人员为主,少数为高等院校教师,缺乏具备管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医院管理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这与当前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岗位人员多为医疗专业出身,急需系统化的医院管理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的现实极不相称。

2.4职业化的医院管理人才不足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开始在高等院校进行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由于多方面原因,除了部分留校教学的人员以外,大量的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改行,真正进入医院并且坚持在医院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其他管理专业人员(如MBH)进入医院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则更少。医院管理岗位主要由医疗专业人员担任,近85%的医院管理岗位人员无管理学教育背景,影响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的形成。

3对院长职业化的思考

医院院长职业化是医院管理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状况。研究表明医院院长职业化程度与医院的反应性等指标呈现正相关。针对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面临的问题,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妥解决。

3.1以问题为导向

确立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方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研究和解决问题,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医院院长和行政管理人员处于医院核心岗位,肩负着医院战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评价、改进等方案制订和执行等至关重要的工作。医院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院上述工作调查、研究,提出以医院管理和医院院长职业化为中心内容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方法,明确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和院长的绩效要求、考核方法和绩效工资分配标准,保证医疗服务和医院经营管理双重目标的实现。

3.2以专职化要求为手段

争取专业化的效果针对我国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医疗做专家,业余搞管理”和“院长是暂时的,专家是终身的”等医院管理人员“两栖”现象,提出院长专职化的要求。但是,专职化只是职业的一个方面,全面的职业需要更进一步地实现专业化。就此而言,医院院长职业化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3.2.1院长的职业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应当从医院的功能和院长的职能上去分析。从社会功能来看,医院是提供医疗专业技术服务促进病人健康的地方。从院长的职能来看,对院长具有两方面的专业技能要求:第一,院长是医院的领导者,要领导医疗专业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分析,医院院长应当是一个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专家,具有医疗专业技术的权威性和战略性的发展眼光,能够引导全院医疗专业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发展。第二,院长是医院的经营管理者,负责医院的正常运营,保证为病人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从这个角度分析,院长应当是一个企业经营和服务管理专家。因此,院长的职业可以医疗技术专家,也可以是医院行政管理专家———当然,最好是同时具有医疗专家和管理专家资质的复合型人才。

3.2.2医院管理专业化如何实现?

第一,对医院高层负责人(院长等院领导班子成员)可根据医院需要、个人专业特长和意愿,分别从事医疗技术管理和医院运营管理。前者由具有医疗技术、学术权威和社会影响力的医疗技术专业专家担任或兼任,负责医院技术规范的制订、学术研究、学术问题的讨论与处理、医疗技术和学术的交流、医疗技术人才的招募与推荐等工作,参加与医疗服务有关的社会活动,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后者由管理学专家担任,专职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医院的发展规划、建设、日常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效果、效率、效益评价等工作。第二,对于医院中层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等医疗业务部门负责人由医疗专业技术专家担任,院长办公室、医疗管理、护理管理等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由行政管理专职人员担任。

3.3建立规范

以评价为动力推动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进程

3.3.1按照人事和劳动管理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

加强医院行政管理岗位定义工作:明确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性质、功能、目标、任务和内容;职称、职务、职位系列。完成对包括院长在内的各级医院行政管理岗位(即职位)描述:明确单位(医疗机构等级、类别、隶属关系等)、岗位名称、类别、等级、职责和履行标准、任职资质、条件、薪酬、任职和考核办法、奖惩和退出条件等。

3.3.2建立工作规则,推进医院行政管理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是建立医院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对医院管理制度、工作纪律的遵守、执行要求;职责的履行方式;正常办公时间、场所;日常工作行为要求(言谈、举止、禁语、注意事项等);专业理论、技术应用等。二是建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对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如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等)建立目标、内容、技术方法、程序、过程管理、结果和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工作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

3.3.3借助医院评审等工作,加强对医院行政管理

工作评价。将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要求与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专科、学科评审、区域医疗中心评审等工作相结合,将管理规范执行、执行结果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评审标准。以评审和评价促进医院管理职业化进程。

3.4加强多方协调建立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

的制度环境鉴于当前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涉及卫生与计生、组织、人事、教育(高校附属医院)、铁路交通、工商(企业医院)等行业主管部门多个方面的现实状况,需要由国家发改委、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协调,借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医院管理和院长职业化的相关制度,明确各级各类医院各级行政管理负责人的任职资质、行为规范、考核和任用标准、薪酬、绩效、奖惩、退出等各项规定。要重点解决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专业培训、专业研究、研究成果认定和表彰等专业发展问题。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专业研究要求。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逐年提高医院管理岗位和行政领导岗位专职、专业人员比例,建立起一支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实现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作者:陈迎春 单位:江苏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