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

大数据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

摘要: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信贷业务的支撑,但是在银行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须了解当前金融市场的走势,充分认识各类风险,按照市场的变化调整信贷风险与信贷业务。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大数据面前,可以了解信贷用户数据的真实性,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在互联网发展下,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大数据的有效连接,更加注重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使银行获取信贷用户的信息更加精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流程,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制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创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新时代,金融行业发展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密切相关,银行信贷业务的良性运作能够提升我国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能够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银行信贷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宏观经济下行期间,银行信贷的风险加大会给市场经济造波动。按照我国目前经济形势来说,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宏观经济的管理,一些行业部门出现了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情况,这些都与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密切相关,大多数企业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信贷产品的多元化使得银行系统在进行信贷业务管理时存在的风险逐渐增多。所以,利用大数据对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进行风险研究是银行风险管控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信贷市场稳定的重要内容。只有准确辨别风险,按照当前商业银行的发展规模制定风险模型,对借款人的风险类型进行精准划分才能够更好地提供信贷业务,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研究意义

应用大数据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加强银行内部信贷业务评价体系的构建效果,进一步发展银行业务,更好地对风险因素的构成进行数学统计分析,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和客观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当前市场金融信息进行集结,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业务的评价更客观,制定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方式才能够符合商业银行风险预控理论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按照客观公正的研究方式对当前银行业务风险评价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按照大数据背景下的实际要求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风险提供控制策略,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风险预控体系,将大数据应用到信贷业务当中,提高信贷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银行平稳发展,获得持续有效的进步。所以,大数据助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是当前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形式,能够促进风险管控信贷业务的稳定进行。

二、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相关研究表明,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济来源,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我国不同银行之间的信贷业务发展流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并进行金融市场数据收集,根据不同商业银行公司的存款贷款情况对目前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进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市场经济活跃,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银行业务量的增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风险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正常进行。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理论概述

1.信贷业务风险的概念界定

权威经济学家约翰将信贷业务风险定义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贷款,授信单位未来可能不会履行其还款金融义务所存在的风险,也就是说在任何金融机构都能面临信贷业务风险,如进行贷款业务就面临着一定的不能还款的风险。当自己的金融资金转交至对方的过程中对方可能不会按照事先承诺所进行资金和财产权的归还,这样的过程中就会给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资金流失,影响后续其他业务的正常进行。信贷业务风险在每一个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些贷款资金和资产归还会在未来某个阶段发生,资金损失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贷款款项以及贷款数量和时间都会因为还款方的不履行合同而存在影响,如果不能够按照事先承诺的期限和数量进行归还,就会给银行信贷业务造成一定的风险。此外,信贷业务的风险会受到主体、客体和外部环境的诸多影响,一旦金融市场发生变化就会造成银行收贷难度加大,如果信贷业务风险过高就会给信贷资产本身价值和金融机构整体价值降低。

2.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特征

根据我国当前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特征主要有客观存在性、多重影响性、不确定性以及定量可控性,在任何商业银行进行信贷业务中都会发生风险,所以很多银行业务的风险和信贷业务是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款项拨付过程中授信单位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和管理体制并不能准确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存在放贷的差异。企业在信贷业务中贷款支出和未来还款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对自己的信用把握不严和还款承受能力不同就会给商业银行正常经营造成影响,所以信贷的风险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而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在商业银行放贷过程中会进行精确的分析,但是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会受到不同主体和业务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所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生风险或者受到银行本身经营情况、授信单位的信用等级以及不同金融政策调控的影响,银行信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不是单一,而是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当授信单位的还款能力发生变化,就需要更好地把控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以免遭受不确定的银行信贷业务冲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贷业务风险来源对不同财务方面进行系统把控,按照评价结果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控才能更好地对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与反馈。

3.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品,应用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共享,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的开发,对当前用户的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加强风险管理力度更好地符合当前我国现代风险管理办法,实现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商业银行数量逐渐增多,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商业银行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购买房屋、投资项目、合理投资,通过有效地加强自身资产的合理应用与商业银行之间有效关联,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同时,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风险,需要较强的风险管理技能,通过有效地分析和控制信用风险不仅能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还能提高银行收益,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过程中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系统进行仔细审查。首先,在放贷前要对客户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强检查和审查的范围提高有效性。其次,在贷款过程中也要进一步对客户资料进行核对,一旦发生客户信息疑问要及时进行修正,避免后续出现较大风险。再次,在进行控制贷款发放后要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密切监督,要严格按照申请贷款的资金方向进行使用。最后,需要监控贷款人还款时间,保证贷款人具有还款能力,只有严格对前期审查到后期监控过程的各个方面等贷款业务进行检查才能避免风险,有效提高信用贷款的质量。

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预控防范策略

1.授信企业偿债能力风险防范策略

为了进一步应对大数据形势下不同单位的情况,首先应对授信企业偿还能力进行风险防范,有效地把控不同企业贷款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授信企业评定信用等级,按照授信单位长期经营的资产质量状况、资产质量的高低程度、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风险预估,按照大数据系统对该企业曾经的授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日常的动态管理以及数据分析了解企业生产和销售之间的风险点,防止因企业质量不高而存在的资产存货过大,实际变现能力降低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改善授信企业应收项目的监管力度,根据大数据平台对其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加强平衡分析,了解业务新增盈利情况,有效地做好不同客户之间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授信企业盈利能力风险防范策略

为了提升授信企业信贷业务中盈利能力的信用等级,需要对授信企业进一步把控,了解其市场运作空间和环境,要求授信单位根据自己的优势项目制定长期战略,并按照市场的发展形式来合理地选择发展工作,更好地与授信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相连接。因此,授信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应用大数据管理方式对自己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了解,通过动态变革的管理经营模式加强管理决策与管理内容的建设,更好地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实现银行良性发展。

3.授信企业未来营运能力风险防范策略

授信企业未来营运能力是关系到信贷风险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授信企业还贷能力,就需要对未来运营能力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根据大数据系统对当前授信企业的盈利状况、运营理念以及经营产品情况系统的了解授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授信企业在借款后能够实现运营目标,按期按量的进行偿还。商业银行以及授信企业需要从微观运营层面出发,设计现代化的运营风险管控机制,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分析,并且对未来运营工作制定有效方式,通过长远目标和现期目标相结合的手段加强运营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按照授信企业内部情况进行资金项目的管理。

4.授信企业未来发展能力风险防范策略授信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能力,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有效连接。商业银行需要引入绿色节能管理理念来对授信单位的进行正常的分析,制造长远优化的创新成果才能增强授信单位的盈利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对授信企业的信誉进行评级,对释放信贷业务中的还款情况按照行业要求细致把握,商业银行和授信单位之间需要加强管理资源之间的协调,根据信息管理平台密切联系,并依靠当前市场中的财政扶持政策来确定授信企业发展路径。

五、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资源加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创新方法

1.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一定要将信贷总量和稳定资产质量之间有机平衡,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来应对不同的挑战。在商业银行内部,要牢固树立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将风险防控作为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和发展线,按照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审视自己银行内部风险防控能力,适当调整信贷经营发展战略,只有做好风险防控,保证商业银行内部资产质量稳定才能够实现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我国经济市场波动较大,必须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按照新的风险形式进行业务的调整,不断更新观念有效控制资产业务规模,避免因追求当前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也要避免盲目扩大资产业务规模,将信贷发展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只有灵活地进行信贷投放才能避免非理性的信贷业务增长,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有机平衡。

2.大力构建社会信贷体系

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大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银行贷款业务的效率。但是在应用贷款风险系统时并没能够按照当前社会信贷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信用查询体系主要使用客户贷款标识,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错账和信贷风险。通过大数据能够对用户的信誉度进行综合了解,并对信誉有问题的客户及时提醒,这样才能综合地保护银行的利益。此外,大数据技术通过创建系统信用平台能够对每一个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保证银行和贷方之间信息的统一,避免因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的信贷风险。大数据技术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当前行业最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进行培训,保证商业银行贷款体系的安全性和综合性。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监控系统和风险管理制度,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及时预警并严格按照监督制度进行相关活动的监管,保证银行的信誉和降低贷款风险。此外,要避免主观因素影响银行的正常工作,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将各个制度政策有效落实,提高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有效性。

3.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大数据

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得当前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信贷业务风险之间关系密切,只有从业人员熟练地使用大数据技术才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行业当中核心追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银行信贷业务知识,更需要了解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对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把控才能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所以,商业银行管理者必须将风险管理融合在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当中,对各个阶段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按照当前商业银行的实际信贷情况建立相符合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降低信用风险发生概率。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严格按照大数据波动制定银行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从业人员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升职加薪挂钩,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积极性才能提高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强化银行对自身信贷业务流程的监督管理能力

在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下,必须强化银行对自身信贷业务流程的监督管理能力,将大数据技术与信贷征信体系相结合,实现风险管理效果的提升。在风险管理系统内,需要准确地构建出信用记录信息库,不断完善相应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利用大数据来了解企业的信用信息,加强信用评估的力度。同时,要根据大数据对不同资产质量的高低程度以及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加强日常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改善授信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监管力度,达到应收账款管理平衡。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强企业自身信贷业务流程管理,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相关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实现内部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以及领导层的影响,保证其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管权力。在每一个信贷业务监督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际要求进行风险评估,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放贷行为混乱,也能够保证资金回流的稳定。

5.与风险偏好匹配的客群选择范围

按照当前对大数据技能的发展形式来看,商业银行虽然从理论上能够对所有互联网用户信誉情况进行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达到全面覆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与供求关系对成本收入和风险之间有效平衡,加强风险偏好匹配的客户群体选择。不同商业银行的承受的风险程度不同,开发的信贷产品也不同,所以一定要在早期对互联网借贷业务的客户群体进行区分,按照实际情况加强业务工作的匹配程度,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发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线上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只有及时加强传统参考数据的更新,将大数据与贷款风险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实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有效管理。

六、结语

新时代,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必须要融入大数据理念,不断对我国信贷业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所存在的风险,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业务评价指标体系来完善风险评价模型,加强风险管控理论和方法的有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服务行业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妍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