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摘要:随着高科技化、高知识化时代的到来,物流业在服务产业中地位日益增强。物流管理专业成了高校的热门专业,但大部分高校开设这门专业的时间很短,还没有深入了解物流管理,就开始从事物流管理业务,往往工作力不从心,因此,高校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管理事务能力。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分析;教学方法;保障体系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国际金融、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商业操作等多方面。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物流产业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数仅占物流产业职工总数的7.5%。虽然我国已经开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有一百余所,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其中,现有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物流业人才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所以,保障物流管理教学质量是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国际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一些改进的教学方法、完善了保障体系。

一、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教育所形成的成果或效应。从狭义上来说,教学质量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或形成价值观的深浅程度。物流管理是一项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依照物质流动规律,对物流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监督的工作。两者的结合就是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文就针对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各大功能进行了分析。

(一)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导向功能

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明确制定目标。目标不仅是教学质量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质量的最后归宿点,具有极强导向作用。如今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既要培养出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又要不断对人才进行培训进而符合市场需求;第二,在教学方面,不仅要教授书本知识,而且要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创新、促进个性化发展。第三,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体验。

(二)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督控制功能

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和就业问题。所以,监督控制教学质量是每个高校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学质量监督是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互相配合。内部监控主要指学校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实施计划、教风学风等方面进行监督控制。外部监督是指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的监督控制的行为。因此,各高校要正确处理好内外部监控的关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

二、物流管理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相比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既有理论教学的标准和理念知识,又有以社会为辅形成的独特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活泼、联系实际、影响深远、内容广泛,这样更能被广大学生接受、受到师生的推广。

(一)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的主要层次

分析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校级层次;院部级;教研室级;教师员工级;学生级;企业级。六个层面互相配合,制定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评价制度、确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需求,为学生的明天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形成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美好局面、找到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的中心,以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二)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的主要监测点

作为管理手段的一种,必须要对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制定标准、体系内容、实施过程、执行情况、评价情况等方面。全体师生都是监督主体,都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负有一份责任。首先,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就得从各自的根源处实施监督管理,把一些恶习扼杀在摇篮里。然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环节仔细寻找监测点,不放过教学中任何一处漏洞。教学环节的监测点有许多,涵盖了教学文件、教学方法、师资水平、设备设施、资料收集、教学管理效果、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多方面。

(三)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

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化的教学过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相互协调。所以,实践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也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它牵涉内容较广,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从实践教学需求出发,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最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绘出学生美好明天的蓝图。

三、物流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为了让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本篇文章就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质量目标;加强基地建设。

(一)建立不断创新的物流管理教学模式

学生获取知识最普遍的途径就是老师的教授,教学过程在其中占重要地位。教学过程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前途发展。所以,一个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能成为质量保证的关键。目前,各高校开启的订单培养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学生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不断累积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最终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将来所要从事岗位的工作经验和物流实操控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该与学生互动,在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后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给与操作正确的学习一些学分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二)确定具体的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未来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当前各大高校物流学生都有光明未来。调查表明,当前高校物流人才在教学中难以掌握预制相关的专业技能,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究其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仅仅为了通过考核获得毕业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未重视学生未来发展。物流管理教学应该围绕目标展开,只有设定标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物流管理教学质量提升。质量目标作为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两方面:综合素养、专业技能。从当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职情况看,存在着综合素质不高、与人交流合作能力差、解决问题、处理信息能力不足等各种问题。所以,确定明确的教学质量目标成了各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物流管理的基地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包括两方面:校内、校外。在校内基地建设过程中,按照学校发展要求,建立单项实验室、综合模拟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做一个“书呆子”。在校外基地建设中,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课程,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就业。完善这两部分的基地建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存实践能力,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保障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校内物流基地建设需将大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校内展开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教师在培训课上组织一些课余活动,由学生分组完成,并在适当时间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确定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仅能够促进学习效率,还能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表现判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并鼓励学生往正确的反向发展,避免在学习上走入歧途,降低学习效率。校外物流管理相关活动展开主要是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积累一定理论基础后的一次实践,是学生体验真实教学环境、找到自身不足的重要途径。通过实习能够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正视自己针对自身不足找到改善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提供目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者的态度,在实习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目前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利弊,找出一些不良教学向现象的原因,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做。

(四)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

在高校中,要提高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不仅要靠平常的基地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各高校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来提高物流管理教学质量。首先,学校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使得一切教学活动变得“有章可依”,以此来达到规范实践教学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学制度化、有序化和规范化。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个物流管理教学中心,明确各部门责任,并且建立岗位责任制,对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作出明确规划,为日后物流管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奠定扎实基础。最后,逐步完善对实践教学的评定工作,通过确定物流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和标准,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方便下一步教学活动展开。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高校物流管理教学的效率,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教师综合素质较高有助于增加教学的权威性,学生不会觉得教师只是混工资的浅显学者而已。教师是整个物流管理教育的核心,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灵魂人物仍旧是教师,过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最终教学效果。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这群有着自主思考能力的高材生来说,只有拥有足够的人格魅力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并针对性了解大学生心理,随机应变设置各种教学方法。要想提高物流管理教学质量,还需要一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丰富经验的师资队伍。教师除了精通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技能外,还要能够为学生展示规范的演示流程。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素质不仅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高校管理者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尝试编写大纲和计划教学内容,锻炼编写新课程的能力,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当前很多物流教师仅仅能够根据课本即教学大纲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难以创新,教学方法落后。当前高校物流课本中结论性质是较多,由此直接导致教师忽视了教学过程对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沉醉于一个人的表演,游离于教学体系之外,未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未作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物流管理课堂上大多学生的思维都已经不在课堂之上,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调动学生的思维。而这些都建立在教师具有丰富知识水平即教学技能基础上。高校应加大对提升师资力量的投资,同事在招聘教师过程中不该将学历看做唯一标准,而是要综合性考察应聘人员的基本技能,只有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求职者才能被引进。

(六)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

传统高校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仅通过一些突击手段即可轻松过关,无法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为督促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平时上机课结束后让学生独自操作学习的内容,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下来,在期末时统计入总成绩,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这样学生再也无法通过突击考试蒙混过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为自己赚取更多的平时成绩。

(七)根据实际应用设置教学内容

目前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过于传统,教师在教学过中没有教学重点。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时为了学生日后能够更好的运用,,因此教师应该以应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与办公运用有关的知识。课堂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学生难以在课堂中良好成长,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物流管理在当前社会上的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设定基础课程,为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当前一些代表性物流工程,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这初步认识,明确日后学习方向,在学习中注重模块,提升自己的不足。物流管理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运送货物,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让学生明白供应链等相关含义,只有明确学习内容以及发展方向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论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基础,在物流管理的实践教程中更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完善物流管理保障体系,为社会培养出精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与此同时,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部门管理者的监督控制,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从而为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和高校物流管理教学质量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萍.物流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4):121-122.

[2]付荣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209-211.

[3]邹勇,杨鑫.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8):137-138.

[4]王洁,张晓忠,等.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2):255-258.

[5]林勋亮.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验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市场,2010,(10):5-9.

作者:朱宏捷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