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探讨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发展中的重点行业,除了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依法纳税。随着“互联网+”在税务系统中的广泛运用,建筑施工企业务必要抛弃传统的粗放式的税务管理模式,不断加强税务的风险防范,使税务管理工作向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将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

由于政府缺乏相关配套的制度、企业决策层对于税务风险的认识程度不足、企业税务风险监督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等原因,我国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总体上比较落后,无法有效防范和控制这些问题。

一、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现状

从我国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模式角度出发看,建筑施工企业所具备的经营分布点多、范围宽,在其所需要提供的工程服务中还具备跨越区域、项目成本周期较长、费用核算过程烦琐,以及“联营”、“挂靠”“违法分包”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难度更大。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是跨区经营,国家对于施工用地和登记注册用地的税务机构进行双重监督管理,不同的管辖地区和县级税务机构对于国家相关的税务机构在政策法规中所明确的理解与执行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额外地增加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税务风险责任的影响系数,给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对建筑施工单位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看,建筑施工企业中绝大多数的管理规模被称为“经理管理项目”,项目执行的全部职权都要移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经济责任制提成或分红。这种管理模式就促使项目经理目光较为狭隘,只注重了经济利益,一味地减少工程税负,以达到工程利润最大化,使得税务风险大大增加。从目前我国大型建筑施工经营企业的进行增值税征收管理本身及其出发点来看,一般还是存在减免进项抵扣困难,当下由于我国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缺乏大而全的纳税管理模式,不同建筑行业的纳税相关业务应税人与劳务之间的实际进项抵扣税金与实际抵扣进项费用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别。由于目前建筑公司生产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大都是直接对外采购销售给小中型规模的生产经营商,而这些建筑材料的直接供应商并未完全具备开具企业增值税相关专用发票的业务能力,进而直接造成了公司进项材料税金的全额抵扣困难。其次是企业履行个人纳税管理义务的具体时间很难进行确认。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通常构筑建设前期过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程设计估算和施工测量处理过程烦琐,对于影响建筑施工的这些终极工程估算一般都主要是由用于建筑施工前的工程预算、施工后期过程预算中的财务核算以及建筑竣工后期的决算项目组成,部分核算项目还可能需要通过审计外部第三方的税务审计监理部门或者相关监理审计机构进行介入,因此它们的相关纳税权利义务核算期限和税额确定核算过程往往也会带来很大的财务复杂性和财务不确定性。[1]

二、施工企业税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

在当前我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中,税务企业风险之所以一直没能完全得到有效的防范控制,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其还没有完全建立合理的税务风险防范控制管理机制,严重地妨害了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管理效率和企业服务产品质量。首先,在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管理工作中,对于企业税务管理风险有效防范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施工项目企业的各个工程纳税场所一般分散于全国各地,出于对工程人工成本的高度关注,各个工程项目所在地一般也不需要分配任何的专业会计人员,预缴的相关工作都必须事先经过专门的专业财务人员自行准备好关于预缴的相关资料,再由工程项目所在地的专业施工人员自行负责以收代缴,工程项目地不一定愿意给作为固定的会计人员进行指派专门的人员培训或者延期缴纳,实际可操的纳税过程当中易于致使施工企业长期出现各种漏税情况或者发生纳税问题,如企业缴纳算错了工程税费期、缴纳用错了税费计税的计算方式等。[2]

(二)缺乏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

现阶段,虽然建筑行业税务的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许多大型建筑施工公司的重要事项和工作之一,在大型的集团式企业,其所承担的监督责任被划归给了集团进行审计,但是集团式的审计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人员并不能够充分了解整个建筑行业实践中的税法及相关税务工作流程,甚至他们都没有熟悉掌握过多的税务知识,其实际的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条件的限制,难以真正地增强税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它的监督措施力度远远不足,监督工作的落实也得不到位,导致了税务风险的预测与防范机构工作中还出现了空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企业遭遇税务风险的概率不断增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社会健康发展都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3]

(三)税务风险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对于岗位责任制度的认识不到位,未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对于各个岗位之间的权责分配,出现了一些人推卸责任等不好的现象。第二,纳税人风险评价的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完善,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化,不利于各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沟通体系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漏洞,很难和相关的部门做到有效的沟通,出现了数据库信息丢失等问题,加大了一些建筑施工单位的税务风险。在这类管理体系并没有得到完善的条件下,它们的管理层次和技术水平都是比较差的。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策略

(一)企业内部建立税务风险预警体系

建筑施工单位和企业内部应设单独的税务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税务专员,应对企业的税务风险事前控制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清晰的认识,积极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制度体系和工作,加强企业对税务风险的事前预先分析和防范。企业的税务经营管理各级部门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对企业在其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税务风险情况进行更为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评估,以准确地预测各种税务风险潜在的概率和其所带来的影响,以便于企业在面临各种税务风险时能够及时地采取事前已经预备好的针对性措施或者方案,从而把企业因为税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4]

(二)从合同管理入手,有效降低税务风险

企业应关注合同谈判与签订过程。在进行谈判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税务策略和筹划措施,从而降低工程项目实际的税负,通过明确合同约定的条款等方式来划清各自的责任,规避风险。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一项经营性销售行为若既涉及产品或服务,又涉及货物,为了实现混合经营,按照其主营业务也就是建筑行业所确定的增值税税率。因此,在合同中总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为了避免总承包合同被认定为混合经营销售或者兼营经济销售,总承包方可与其他业主分别对设计、采购和施工等部分进行合同签订。

(三)加强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教育所有全体员工,特别是项目管理层及实际执行者层,树立正确的对于税收风险防范意识,将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践成效与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实际业绩考核进行紧密地结合,建立有效的鼓舞和约束机制,并把对于税务风险的管理制度与对于企业其他内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其作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企业在培养中配备专业的办税服务人员时,应该要求企业具备以下的条件:首先需要深刻地理解国家的税收法规,这也是最基本的专业技术能力;其次是要充分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等进行处理,因为企业的纳税处理基本上都是以会计处理方式为主要依据。[5]

(四)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完善企业经营模式

在"营改增"的大战略背景下,建筑企业想要更好地实现其组织和管理架构优化,同时,也就需要不断地去创新和完善其经营模式,以适应当下市场的竞争格局。建筑企业需要对以往的经营方式,例如转包、分承销或者是以其他方式,进行风险评估,明确总分包及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防止可能出现复杂的纳税流程和责任不明确的情况,规范公司、项目分包管理,促进分包商内部管理水平与现实要求有所提升。受到具备施工相关技术资质等条件的限制,建筑企业进行挂靠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往往表现在资质水平较低或者是没有相关技术资质的建筑企业或个人,获得了相关的工程项目,由于自身资质不足或者是无法具备技术资质,便开始挂靠具备相应技术资质的建筑企业,并向其他企业交纳一定的管理费,但是在被挂靠方以自己的名义提供相关技术资质来收取管理费后,并不愿意参与生产运行活动。在实际运作中,挂靠经营的模式因为资质的共享,导致了货物(服务)流、资金流和发票流不一致,所以在增值税的抵扣环节未能完全形成封闭,进项抵扣不足造成实际税负上升,在实务中也可能有虚开的风险。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务必摒弃"挂靠"管理方式,以免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信用等级降级、甚至相关人员还会受到刑事处罚等问题。[6]

四、结语

如何有效防范和监督税务风险,已经逐渐成为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建设,提升风险预警能力,保障企业税务管理的正常运转。

作者:倪超 单位: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