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学科下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双一流学科下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摘要:科研管理工作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结项、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中,都突出了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出发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青海大学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更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对策建议,对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分析研判作用。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对策

2020年9月,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1]。2021年8月,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关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若干措施》文件,明确了要对科技项目管理、项目经费、成果转化激励体制等进行改革,要推动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拉动地方经济,多开展校企联合,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青海大学作为青海省唯一一所“双一流学科”“部省合建”高等院校,要积极推动青海省科技发展。在加快建设机制体制过程中,要加大科研管理创新力度,扎实推进国家和青海省出台的各类科研管理政策落地。

1科研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1科研管理创新是激励科研人员的必要手段

创新科研管理工作,加快改革的脚步,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可以大大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不会再被繁琐的“报账难”“签字难”等问题困扰,而是赋予更多的自主权给项目负责人。

1.2科研管理创新是成果转移转化的必要路径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高校是科研成果高产的地方,聚集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较为丰硕。其科研管理水平和效能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造福一方。

1.3科研管理创新是完善体制机制的必要保障

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是科研管理创新的根本核心,在“搭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申报大项目、产出高成果”的各环节中,尤其是在科技团队的搭建、科研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成果产出等诸多方面均有涉及,构建出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体系尤为关键。

2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体制机制不完善

关于落实《青海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二十条(暂行)》政策文件中,发现在项目(经费)管理及验收、赋予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科研自主权中,还存在落实不彻底、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校内科研管理文件要符合省上相关文件精神,适时修改和调整,并及时出台符合青海大学的科研管理制度。

2.2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在全方位管理过程中,与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配套,仍然存在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在人才培养、教师评价、科学研究、选人用人等方面仍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在相关考核评价过程中存在不科学的问题。

2.3管理方式创新不够

在全过程管理中,主要以申报、立项、中期、结题为环节开展,一般都在线下开展提交纸质版材料,递交主管部门审核。所以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缺乏创新,效率较低。

2.4管理效能不显著

在全环节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沟通不及时、协调不及时、解决不及时等问题,导致科研项目在验收过程中因经费未完全使用、项目预期成果不达标、完成困难等原因,最终出现项目延期或终止的现象,从而表现出管理效能不显著[2];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人员、资金、渠道与企业沟通,不能形成很好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形式,很难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3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

3.1体制机制改革化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作为部省合建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根据国家、省上等相关政策文件,及时修订科研管理制度。要合理化设置管理层面机构,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规范项目管理服务流程,统一标准,不因人、因事而异,制定一套规范的审核流程,在项目立项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按要求认真履行;加强项目日常监管规范,不局限于时间节点检查。对在研的科研项目进行抽样检查,针对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要及时跟进,对经费支出情况、预期成效完成情况、出现的困难等要及时进行督促和解决。

3.2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化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要求,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注重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坚持分类评价,推进代表性成果评价;建立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着重于产业服务实力提升,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成果,要加强成果的转移转化,并在考核指标中有一定的加分分值。

3.3管理模式高效化

在大数据融合的时代,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利用,更新科研信息系统,使用更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开展无纸化办公,缩短审批流程时间,解决师生“来回跑”、报账难、签字难等问题,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师生;加强科研创新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重视科研育人功能,青海大学要“以本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要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以科技的力量改变世界。

3.4工作作风优良化

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每周三学习制,开展“理论+业务”学习模式。同时,要加强教育理念,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成效;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从被动管理转换成为主动管理模式,每个月不定期进行调研,深入各二级院系与科研工作者开展沟通、交流,发现管理中的漏洞要及时进行调整,推动科研管理工作;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对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的及时了解。每年开展1~2次科研管理人员赴外培训,前往各高校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取之所长,用之所尽,并挖掘出一套具有青海大学特色的科研管理模式。

4结语

由于近期国内外新冠疫情原因,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要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科研管理工作作为纽带,更应该搭好桥梁,创造条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保驾护航,推动科研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建设水平的关键,有利于高校的战略型发展。青海大学要从宏观角度出发,立足实际,夯实科研基础,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体现自身的科研项目特色及优势,更好地为青海省人民谋幸福,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人民的生活,发挥出地方大学的办学特色,为建设“双一流学科”、部省合建高校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建宾.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创新对策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0(12):82.

[2]李书钦.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效能提升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4):86.

作者:巩莉 单位:青海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