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

摘要:在供应链管理的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前导入、课中教学、课后复习等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减轻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内化,从而掌握并应用供应链管理核心知识点,培养高水平专业类人才。

关键词:微课;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高校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此大环境背景下,“微课”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资源补充与知识拓展,凭借独特优势得到蓬勃发展。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步进入人们主流视野,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各个学科得到应用。它重新定义了师生双方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打破了原来教师“单向输出”的僵化局面,促进了教育方式的革新。微课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特定知识点开展教学,教学进度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翻转课堂则是将课堂教学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交互”,坚持“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大师生探讨互动的比重,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参与度。供应链管理是管理学大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微课在推进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本文希望通过构建基于微课的供应链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共享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适应“互联网+”新时代的有益尝试。

1微课的内涵与功用

微课,顾名思义,重点落在“微”上,短小精悍是其授课形式的一大特点,尽量控制课程时长,同时课程内容要做到内涵丰富、概括性强。微课主要通过凝练的语言和简短的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精准的讲解,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微课有三个显著特征。首要特征是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微课都会以特定的课程知识点为中心进行教学,视频内容短小精悍;其次是课程针对性强,每节微课视频都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做到课程内容的点到点覆盖;三是课程的时长有限,微课要求视频长度简短,信息量凝练。另外,每节微课都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教师依据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的分解与重构,最终形成多个微课视频。在清楚了解微课的内涵和特征之后,将进一步探讨微课的功能,即微课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意义或价值。在应用到现代教学改革方面,微课有三方面显著作用。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微课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将枯燥的内容变得动态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和投入程度;二是丰富教学内容,微课能将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内容整合到课程中,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扩充延伸了供应链管理的知识体系;三是拓宽教学空间,微课对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有效消除教育资源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补充教材知识,延伸课程内容,使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活动不再拘泥于课堂。此外,微课资源的使用也没有时空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课外随时获取,可供实现自主学习和知识点回顾。微课教学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压力,并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和迁移所学知识。

2基于微课的供应链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微课”是根据“见微知著、小课堂大教学”的教学理念,依照教学实践要求及国家课程标准,以在线课程视频为主要载体,结合教学目标,针对特定知识点,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核心”则是翻转课堂一直坚持的教学观念,将高等教育从传统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交互”,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程,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在课外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留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在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的内化,最大程度地实现“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认知到学习不再是单一单向的机械输入,而可以积极探索多种资源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基于微课的供应链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经过对微课模式的深入探究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分析,结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参考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本文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适用于供应链管理的课程教学中。该教学模式由课前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构成,每个流程自成系统而又相互影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强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实效性。

3.1课前导入。开展供应链管理课程时,课前导入是首要环节,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而在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要着重进行课程的科学设计。因为一套经过合理设计的教学流程,不仅能优化教学质量,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吸收率。综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体现。课前设计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因材施教”,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情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二是制作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综合选取信息资源并进行整合,让微课视频做到短小精悍,内容翔实。在大学学习阶段,传统式教学的课堂气氛较为压抑,教师们只顾输出,学生们只顾记录,师生间缺乏交流与互动。而合理设计的微课则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翻转课堂主要由课外学生自学和课中师生互动这两部分教学活动构成。学生利用课前自学环节观看微课视频熟悉课程内容,初步掌握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并进行自主思考。在微课的导入环节可以融合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继续探索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例如学习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延迟制造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课前的知识点介绍大规模定制,让学生思考和寻找典型的现实案例,课堂上展现各自的观点和自由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借此优化课堂氛围,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3.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在群体的交流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观点阐述,以解决观看微课视频时遇到的相关疑惑,既能锻炼学生思维与联想力,还能充分实现教学知识点内化。例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供应链结构分析”翻转课堂交互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包括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两种形式,具体形式包括: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学生浏览课程PPT、师生交互解惑、学生完成作业、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小组辩论、教师点评与反馈、实践案例应用等。在《供应链管理》的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借助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出”模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互”,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学习热情,提升教学内容的吸收率。而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构建动态学习情境,使学生沉浸式学习与思考,进而优化知识点掌握效率。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探讨交流,促进沟通交互,以帮助学生内化具体知识点。

3.3课后复习。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复习与反馈是翻转课堂里的必要环节。通过课后复习环节,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加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会贯通,实现理解基础上的内化吸收。这一环节主要由自主复习和交流讨论两大环节构成,主要由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在知识资源的选取上要注意多样化,尽量避免内容的枯燥与重复,以简洁凝练为宜。在复习过程里,学生可以观看微课视频,对照相关教学目标,进行自我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建立自己的思维结构,丰富相关知识体系,做到深层次地理解和领悟。交流讨论指的是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不定期进行成果展示和组内讨论,与教师展开交流。最终由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并总结经验反馈,应用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去。在学习了供应链管理的知识之后,学生还应该掌握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辩论、入企参观、软件模拟等活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反馈,对以后的翻转课堂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

4结束语

现阶段,对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对该类专业课程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必将适应“互联网+”,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在运用微课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创新微课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渠道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的教育资源、定制化的课程内容,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师“单向输出”到师生“双向交互”的模式转变,这一过程也大大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专业知识的精益求精。供应链管理的课堂实践表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课程的最优学习活动路径,更好地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总而言之,通过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融合,构建特色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的变革方向,使得高校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场所。此外,构建基于微课的供应链管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效规避教师“一言堂”模式的弊端。在教学流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重视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实践应用,助力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尹洪英 裴凡 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