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探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探析

摘要:在我国现代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岩土工程数量增多,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进而增加了灾害现象的发生率,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我国地理环境与地质构造相对特殊,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所以要合理采取防治技术,确保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岩土工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1岩土工程常见地质灾害分析

岩土工程在地质工程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较之于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是基础工作。根据岩土工程能够对区域内部地质状况反映出来,并结合所掌握的情况增强岩土开挖和加固的合理化。通过采取科学的岩土工程处理手段,可更好地预防控制地质灾害。为此,岩土工程建设应根据区域特征,构建健全灾害预防和控制机制,合理采用防治手段,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率,也缩小灾害所影响的实际范围。岩土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见表1。

1.1地裂缝。在岩石圈移动状态下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实际破坏力极强,会直接破坏地质环境。

1.2泥石流。泥石流一般会在强降雨天气条件下发生,在积雪与冰川相对丰富区域或者是地势险峻区域同样有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泥石流很容易夹杂岩石碎块,进而严重伤害过往行人与车辆。因具有泥与碎石结合特性,所以被称作泥石流。形成泥石流原因诸多,主要体现在岩土工程施工过度挖掘山体,对树木乱砍滥伐,最终使森林面积减少,引起水土流失问题,使得山坡植被受破坏,最终引发泥石流灾害。

1.3崩塌。引起崩塌的主要原因就是陡坡受某因素影响分裂,导致土体与岩体下方部位出现空缺,使岩土既有结构平衡被打破,进而出现碎裂与塌陷,致使稳定性丧失,并从母岩脱落,向山谷内跌落,产生崩塌现象,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惨重,因而要给予必要关注。若人们过度开采矿产资源或者是在施工阶段过度挖掘斜坡等,均容易出现斜坡崩塌的情况,严重威胁过路人安全。

1.4滑坡。形成滑坡的原因即斜坡在长期受雨水亦或是地表水侵蚀后,致使表面岩土结构涣散,亦或是地震与开挖作业影响,使斜坡表面岩土有所改变,进而于岩土软弱面集中分布,形成集体下滑。滑坡属于自然灾害的一种,会导致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而要科学合理地采取预防手段。而导致滑坡的因素也有很多,集中体现在地下水与地表水冲刷、暴雨冲刷、施工挖掘、地震影响等等,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或者是水土流失。而工厂与生活排水同样会引起滑坡灾害,所以要加大重视程度。

1.5岩溶、采空塌陷。地面塌陷具体指的就是地表因陷落而产生的坑洞,一般可分成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种,直接破坏了地表岩土,导致地表出现变形,挤压、压缩、位移与断裂等情况明显,降低了地面质量,而且地面会出现沉降与塌陷等多种变形问题。地面塌陷会严重威胁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因而要多加注意。而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则集中体现在过度采矿而引发的地下岩土结构受损,或者是地下水使用过度而引发的地下岩土结构改变,均会引起地面塌陷的问题。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阐释

2.1生物防治。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效果明显,但实施周期过长。在实际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时候,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借助植物种植亦或是退耕还林等手段开展工作。生物防治技术的适用性显著,可确保区域内自然生态条件理想,并充分利用投资建设资金以及资源,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种植各种植物的过程中,可使区域内生态环境更加稳定,达到水土保持目标,尽量规避区域内地质灾害的负面影响。

2.2工程防治。工程防治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与损失。特别是滑坡地质灾害,在引进工程防治技术后,需根据土质与滑坡状况开展防治工作,在对区域内土质条件与滑坡威胁等熟练掌握,进而增强工程防治技术使用方式与方法的科学合理。若为中型滑坡亦或是大型滑坡,应用工程防治技术的时候应当参考地质勘察的结果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工程防治技术见效速度快,能够尽快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效果。

2.3规避技术。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规避技术也是常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应根据现场具体状况与区域气候特征等开展。部分地质灾害季节性特征明显,因而在落实岩土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利用季节性主动避让的手段,使地质灾害发生率下降。因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严重且涉及范围广,因而要在区域内主动搬迁避让,使地质灾害不利影响得以消除。

3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岩土工程规范标准和监察机制。绝大多数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均和工程人为因素存在直接关联,特别是滑坡、泥石流、山崩与地陷等,施工方必要给予此类灾害必要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规避。当前,施工方对效率的重视度较高,而地质灾害防护力度并不到位,很容易诱发地质灾害。为此,积极构建岩土工程规范标准与监察机制,能够更好地对地质灾害加以防范。另外,要构建监察机制,为各项规范标准的落实提供保障。一旦工程项目发生问题,可借助监察制度确定负责人,对诱发灾害的因素加以了解,进而及时采取治理手段。

3.2具体防治手段。(1)地震方面防治。地震灾害是众多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小的灾害类型,但其威力巨大,始终未明确有效防治措施。要想使地震损失尽量减小,就应当高度重视地震演练的作用。为减小地震灾害,也可通过建筑材料方式,选择抗震材料建造房屋,进而使地震灾害得以缓解。(2)泥石流防治。若山地稳定性不强且植被稀少,则很容易诱发泥石流灾害。但是,泥石流发生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此,在开展岩土工程的过程中,防治措施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蓄水装置而言,在实际使用期间,应针对山体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以增强其稳定性。若蓄水装置出现渗漏会严重破坏山石稳定性能,因而要多加注意。其次,山石整体性会引起山崩灾害,因而在开展岩土工程中,应针对支撑山石部位采取加固措施,以免引起山崩灾害。再次,落实岩土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会形成废渣与废料,坚决不允许在高处摆放。若施工现场部位相对薄弱,则应当采取必要的拦截措施,以免出现掉落情况。最后,针对极端的天气条件应积极开展准备工作,对积雪进行及时处理并利用加固措施。(3)山崩和滑坡防治。防治山崩和滑坡地质灾害方面,防治方法可有效融合,以不断增强防护的效果,规避山崩和滑坡的损失。图1为山崩和滑坡发生的实际图。其中,抗滑挡土墙是治理滑坡的主要措施,主要作用于滑移面位置,布置灵活且施工效率高。另外,施工建设前要开展准备工作,科学加固山体断裂部位,包括横向裂缝和放射状裂缝等,一般可选用水泥浇灌亦或是铁丝网等方式加以补救。此外,一旦山体裂隙分布相对集中,在将危岩体清除后可利用锚杆加挂网喷护锚固方式,以免裂隙扩大。最后,坡脚勘测工作也十分关键,特别是河道部位,一定要严格检查侵蚀地区状况。(4)地面塌陷防治。在矿物开采过程中会形成诸多空洞,使得地表土层更加脆弱,进而引起地面塌陷的问题。同时,缺少地下水也容易产生地面塌陷的现象。为此,岩土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展支撑工作,针对既有空洞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通过填补方式规避地陷问题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会直接影响自然环境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而需给予高度重视。在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方面,应合理采用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在研究地质灾害的基础上,要确定灾害形成具体原因,进而更好地发挥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陆舟超,张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11):113-114.

[2]任霞.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8):242-243.

[3]司贵文,游星宇,王朦.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612.

作者:马宁 单位: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