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

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

[摘要]现行的岩土工程模式一直采用的一般是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最后检测的模式(岩土工程监测参与者还有测绘专业)。这一模式把本应全过程中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测等有机联系的各个环节人为地割裂开来,已经不能满足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要求。本文从分析现今通行的岩土工程模式的敝端入手,初步构建了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模式中岩土工程的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并阐述了其优势,最后通过探索实例,分析讨论了实现这一模式的难点,并提出实现过程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入岩土工程体制后,各类高校相继开设了岩土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增设了岩土工程相关课程,经过近四十年的实践,工程勘察已从钻探、取样、试验、出报告转变为岩土工程勘察模式,而且还建立并完善了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作为土木工程一个重要分支的岩土工程虽然在我国取得了具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全过程有机联系的岩土工程各个环节被人为地割裂了开来,委托方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监测等岩土工程全过程工作中的单一环节或部分环节活动分别发包给了具有相应资质的岩土工程承包方,即使较为成熟的的EPC模式中岩土工程全过程的有机联系仍未见有较好的改善,甚至有的地方规定了有能力的岩土工程承包方不能同时参与岩土工程设计和监测(基坑监测)。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作为一种体制正在全国推广,作为建设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岩土工程项目管理也应顺势而为。

1现行岩土工程分割式管理模式的敝端

现行的岩土工程模式为各环节脱节的割裂式的岩土工程管理模式。从上图可看出,岩土工程勘察几乎只服务于岩土工程设计,而设计又只服务于施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之间都存在相互脱节。这种模式下,各环节承包商间信息交流不畅,容易造成承包商之间的衔接问题,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同时由于各环节承包商间缺少统一的管理,各行其事,以致各环节承包商间存在壁垒,从而导致勘察、设计成果文件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及施工、检测监测方案的欠优化甚至不合理,最终导致建设成本不合理增加及建设工期的延长。另外,该模式下注册岩土工程师们只在一两个传统环节中执业,容易墨守成规,没有全局性,阻碍了整个岩土工程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优势

2.1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构建

所谓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除了一个具备勘察、设计、施工、监检测与监测等综合能力的岩土工程承包商的企业管理模式外,还得加上具备同样能力的第三方岩土工程企业的咨询监理,更少不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还得有全员参与沟通与协调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信息流系统。将具有高度专业化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融入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监测等岩土工程全环节中,形成一体化的岩土工程全过程的承包模式或咨询监理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根据上述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定义和内涵,可用图2表示其基本构架。

2.2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优势

2.2.1提高运行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由于高度专业化并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的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受岩土工程企业的授权委托,作为岩土工程全过程管理者、践行者及工程质量终生责任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定会组建强大的岩土工程技术团队(岩土工程项目部),统筹安排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检监测等各个环节并将其有机联系,加上全员参与的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流系统,使得岩土工程各环节得以及时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另外,一体化全过程岩土工程模式下,岩土工程项目部中的勘察设计作为一体,能较好地选用岩土工程技术参数,并优化岩土工程利用、整治与改造方案。

2.2.2确保和提高岩土工程质量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作为建设项目岩土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带领其技术团队并在独立第三方岩土工程企业咨询监理项目部监督和协助下,能较好地发现和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质量问题,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勘察设计对检测监测的指导和沟通,检测监测成果能真实及时地检验勘察设计的预想,为岩土工程设计优化提供技术保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勘察设计对施工的指导和沟通,使得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更能适应项目所在的岩土工程条件,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2.2.3提升行业从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在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趋势下,从事单一环节的岩土工程企业的逐渐淘汰,从事全环节综合性的岩土工程企业的稳步发展,行业壁垒被打破,各环节间在质量、安全上的推诿、扯皮现象将不复存在,有助于提高行业从业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

2.2.4力促从事单一环节业务的岩土工程企业向综合型企业转型

传统的岩土工程企业从业范围狭窄、模式比较单一,已不能满足委托方的更高需求。仅涉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中的一项或两项的岩土工程企业如不将从业范围向上、下游延伸,必将被岩土工程市场所淘汰,只有切实向综合型岩土工程企业转型,并进行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才能立足市场。

2.2.5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技术创新

在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下,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综合型岩土工程企业除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外,还将积极创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承接项目多、项目利润高,从而提高岩土工程承包商的经济效益。岩土工程全过程参与的综合型的岩土工程企业具有体制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较大地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不仅可以减少知识产权使用费的支出,自身的创新技术许可还可以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从而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承包商的经济效益。

2.2.6减少职能部门管理难度,促进政府职能提升

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下,没有了工程质量问题在各环节间的推诿、扯皮现象,从而降低了职能部门的管理难度。同时,该模式要求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专业知识,从而提升政府的管理职能。

3一体化全过程岩土工程的实践探索

南通某商业综合体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桩基工程、基坑工程)分别发包给不同的单位,同时委托方还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咨询,咨询方式为信息交流、沟通协商及组织专门的专家论证会。初步勘察成果揭示项目场地地下水位高、土层分布及工程性质变化大、还存在轻微液化,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就岩土设计参数、地基基础方案、持力层选择等技术问题产生分歧。设计单位认为中部中密为主的粉砂夹粉土层作桩基持力层既能解决浅部轻微液化浅部稍密粉土层的不利,又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桩基(采用预应力管桩)承力的要求,采用深部密实粉砂层作桩基持力层会增加工程造价;勘察单位则认为中部粉砂夹粉土层中的夹层为稍密状态且该夹层以分布无规律可循,若采用该层土作桩基持力层承载力离散性大、加上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偏于不安全,倾向于采用以浅部中密为主的粉砂夹粉土层作持力层的素混凝土芯水泥土桩纵向增强体的复合地基方案,或以深部密实粉砂层作桩基持力层的预应力管桩方案,且二者均能消除浅部稍密粉土层轻微液化。后经咨询单位参与双方沟通协商,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采用以深部密实粉砂层作桩基持力层的预应力管桩方案。详细勘察成果揭示场地多处分布有形成时间不一、成分强度不一的填土层,基坑设计过程中,在咨询单位参与下,勘察设计单位充分沟通协商,圆满地完成了该项目的基坑设计。以上虽然是由建设单位主导的,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共同参与的岩土工程全过程管理的尚不全面的一次探索,但仍对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制度的形成有所借鉴。

4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实现难点

4.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但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只适合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无专门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监测等综合性一体化全过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即使是总承包模式下,岩土工程大多也是采用分环节割裂式的岩土工程模式,这些都影响了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建立和推广。

4.2思维固定,缺乏创新

由于建设工程行业长期的运作模式,使得思维僵化、不敢创新。前人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和工作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使得勘察、设计、施工及检测监测工作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运作,缺乏合作、协作的动力。这样就给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严重阻碍。4.3企业能力限制,难以建立一体化模式传统的建设工程将勘查、设计、施工及检测监测交付给不同的企业进行,已经形成一个长期的固定模式。具有经验的优秀岩土工程一体化能力和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大型勘察设计和施工等综合企业较少。即便有,也没能做到真正的一体化模式,没能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同一单位不同专业之间还是独立运作,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等也不健全。

5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岩土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成型还有一定难度,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这是岩土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这一模式宜先易后难,可先从推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入手,进而推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检测监测一体化,最终形成全过程一体化。推广岩土工程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积极性,有助于岩土工程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的生存能力及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提升,最终提升行业从业环境和技能、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吴能发.探究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模式实施途径[J].世界有色金属,2019(3):252-253.

[2]赵昀,欧阳峰.对岩土工程勘查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的探讨[J].中华建设,2019(10):146-147.

[3]毛政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模式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64-165.

作者:钱于军 钱欣楠 单位:江苏科信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