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无线区设计思考

通信工程中无线区设计思考

【摘要】本文从多角度分析确定有关通信工程中无线区设计的质量指标,同时阐述对无线区半径加以确定的所需条件,并提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思路,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通信工程;无线区;设计方案

引言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通信工程规模日益增大,其使民众日常沟通交流越来越方便。但是在实际的通信工程当中,以传统方式所设计的无线区一般都存在一些不科学性,特别是在民众对通信依赖程度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这种不科学对于民众日常生活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应对其予以高度关注。

一、确定质量指标

在通常情况下,基地台会提供给移动电话中心与移动台双向通道。移动台与基地台间往往会通过无线的形式进行传输,在此过程中基地台产生作用的整个范围,即无线区。在双向通道内,基地台接收以及移动台发射之间的链路便是上行线,而基地台移动接收以及发射之间的链路便是下行线。因为基地台发射机有着较大的输出功率,且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较小,需要借助平衡方法对二者间发射功率进行平衡,最终使双向通道得以被有效实现。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当对以下几项质量之便加以确定:1、接收机的可用灵敏度。该指标主要表示雷达对微弱信号接收的能力,因此对其进行精准测量,能够对雷达产生作用的距离进行预估等工作拥有极大意义[1]。这就代表,在接收机内仅存在噪声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语音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指标,应使其所需接收机的输入端信号保持在最低的功率值,通常情况下会被详细划分成移动台可用灵敏度以及基地台可用灵敏度。在通信工程中,有关要求将能够对接收机音频输出信纳比在12dB的时候所需输入信号电平当作无线区设计工作中应遵循的指标。2、人为噪声与快衰落所产生恶化量。在通信过程中往往存在人为噪声以及多径传播效应,有关部门为了可以实现仅存在接收机内噪声时能够确保语音质量相同,需要对接收信号电平进行合理增加。在多径传播过程中,快速运动移动台往往会导致信号出现“快衰落”,在听觉上,“快衰落”信号犹如声音产生的一类颤动。而对于那些移动较为缓慢的以及静止的移动台来说,多径传播一般会在通信工程无线区当中引发一部分有较低信号的漏洞,而这类漏洞往往会使低功率手持机的语音更显嘈杂。上述状况对于移动台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时候都会对移动台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增加了噪音逐渐增加,最终致使各自出现不同恶化量。3、满足通信概率指标所需系统余量。所谓通信概率,即用户在相应服务区所辖范围中,自中心向边缘任意地点达成与语音质量的等级需求相符的成功通话概率,其通常会将边缘地点的通信概率当作重要凭证。从分布状况上来看,通信无线信号会伴随位置变化与时间呈现出对数正态的分布状况[2]。

二、确定无线区的半径

1、对无线区半径加以确定的所需条件。在计算、评估与无线电波相关电波损耗的指标时,有关人员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点:(1)工作频段相应指标。(2)人为创设的环境条件。(3)自然状况下的环境条件。(4)天线高度相应指标。除此之外,有关人员在筛选最合适的计算方式时,需要利用的关键模型便是奥村电波相应传输模型LM,而在借助此类模型,对无线区的半径进行计算的时,其所需重要的条件包含了:(1)基地站台的天线高度在30-200m范围,移动台的天线高度在1-10m范围。(2)频率处于150-1500MHz范围。(3)无线区的半径处于1-200m范围。(4)适用环境:平均建筑物高度超过15m且地形平坦的城市。实践流程:需要优先在对各个业务区覆盖半径的指标条件下,对于无线区的目标设计范围基站构建规模进行初步规划和了解。与此同时,有关人员应当将对此区域内的无线覆盖需求分析当作基础,通过科学计算获得相应最大允许值,即路径损耗,进而对基站载扇数以及建设规模加以计算。2、相关设计方案。在有关设计的工作中,有关人员如果想对区域内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进行合理计算,便要以总体通信系统的负荷原始规划值为基础。经由对区域覆盖的半径进行计算,随后展开全面评估。除此之外,在对设计范围基站的建设规模进行衡量,以及对通信工程中无线区进行设计的时候,应从下行线以及上行线链路两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考虑:(1)下行无线链路:无线区范围内全体用户对同功率资料进行共享,借助区域内用户的位置与系统负荷差异等,科学地对下行功率展开分配以及发送。(2)上行无线链路:应该优先经由分析上行链路的通信值预算,对无线覆盖的区域范围展开科学评估。

三、结论

总体而言,无线区属于通信行业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当今社会,民众对于通信网络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希望获得更加快捷的通信速度,以及更高的通信质量,而无线区便因此受到了民众的依赖。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对其重视起来,严抓设计质量,最大限度地确保设计保持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国红.关于移动通信无线网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山东大学,2018.

[2]李聚国.网络优化信息分析反馈系统的设计[D].兰州交通大学,2016.

作者:杨晨一 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2017级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