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析系统在工程建设的运用

智能分析系统在工程建设的运用

摘要:智能用工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工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弥补在建工程的编制不足、搞活用人机制,对于安全顺利地完成建设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工程建设;用工管理;智能系统

1引言

国家和企业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用工种类多、工人流动性大、工人总数较多,管理起来很不方便[1-6]。图1所示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现场用工智能分析对照现场实时到岗情况,智能分析工程建设进度与用工需求是否匹配。并对下一阶段专业化用工需求提出预测。

2智能用工系统的应用

智能安全帽。智能安全帽是以工人实名制为基础,以物联网+智能硬件为手段,通过工人佩戴装载智能芯片的安全帽[7,8],现场安装“工地宝”数据采集和传输,实现数据自动收集、上传和语音安全提示,最后在移动端实时数据整理、分析,清楚了解工人现场分布、个人考勤数据等,给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现场管理和决策依据。人员花名册管理。图2所示,完成与国网基建管理系统的纵向集成,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现场人员花名册信息实时同步。同时,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业主、施工、监理关键人员、施工单位分包人员的变更调整,实时同步基建管理系统。智能用工方案。针对各类型工程,系统根据电压等级、规模、作业类型、工期等要素,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结合人员智能信息库中人员资源信息,自动生成合理的作业人员配置方案建议,辅助施工现场决策,实现人员精益科学管理。现场人员智能可穿戴设备管理。针对本项目需在现场应用的智能手环、智能安全帽等设备进行管理,具体建设内容包含智能穿戴设备配发管理、智能穿戴设备回收管理。针对在不同环境下作业的现场施工人员,配发不同的智能可穿设备,避免设备为施工人员作业带来不便。同时,保证每个终端与人员绑定,实现智慧工地系统指挥及报警消息发送的精准性。现场人员进出场管理。通过现场闸机人脸识别记录,实时与智能信息库比对自动统计业主人员进出记录信息,实现对业主到岗到位情况的智能监控。同时通过不同施工现场的人员进出记录的人脸信息比对,智能监控各个项目部及分包人员在多个工地的复用情况。平台按全省、建管单位、单个项目等维度以日、月、季度等自定义统计周期开展关键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展现。同时可以根据管理人员设置的报表周期和告警阈值,定期报表和告警,并根据推送给相关人员。访客管理。应用证件OCR识别技术及射频卡管理(RFID技术)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临时访客的进入管理。通过先进的OCR证件扫描仪,直接读取一代、二代身份证证件的相关信息,同时生成来访申请,不需要来访人进行手写,有效地保证登记信息的正确性。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同意来访申请后,对来访人员发临时射频卡进行登记,临时开放现场闸机进出权限,实现无纸化操作。访客结束访问出门时,将临时射频卡交给门卫,门卫给予注销,防止其他人替代注销,增加安全性。支持黑白名单管理功能,对于某些可疑人员或被禁止的人员,则可以将其设置成黑名单人员,以便下次来访即时报警;数码摄像功能能够在登记过程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照片进行保存,在访客再次访问时可直接对对应人像照片进行授权,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施工现场。现场人员轨迹管理。重点变电工程采用UWB定位技术,通过现场部署信号基站,并对现场人员配置RFID身份卡,对人员定位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同时实现施工现场地图导入和建模,与人员位置信息结合,根据轨迹分析算法,完成对施工人员的作业活动轨迹的实时跟踪及施工过程记录,实现历史作业轨迹的可视化回放(支持倍速播放)和追溯。实现与智能施工作业票管理的联动,获取施工作业票中的施工作业区域信息。在作业票执行期间,当施工作业人员活动轨迹超出作业票对应施工范围时,应用通过作业人员的可穿戴设备进行报警提示。若施工人员没有及时返回施工范围,则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关现场负责人。在应急突发情况,例如线路施工时人员受伤需要救援时,救援人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获取待救援对象的活动轨迹,提升救援搜寻效率。现场人员防护用品穿戴监测。变电站工程利用现场部署的摄像头,结合防护用品(安全帽)穿戴高效识别算法,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监理、施工及临时人员进行监控分析,针对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系统实时识别记录并告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支持语音喊话功能)或其他语音设备向违规人员语音指挥提醒。由于线路工程的场地条件限制,采用无人机携带摄像头不定期进行航拍抽查,通过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智慧工地平台,对现场施工人员是否按规范使用防护用品穿戴设备、三级以上施工作业是否有人旁站进行监控。实现在线路工程无固定施工点、人员活动范围广的情况下,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系数。

3结语

通过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9-11],可以细化排班与劳动力管理,其应用可以工程管理者及相关人员通过电脑+手机端实时的进行用工管理,直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用工效率、规避用工风险。

作者:周峥栋 姜维杰 崔鹏程 方靖宇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