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工程造价改革之路初探

新形势下工程造价改革之路初探

【摘要】随着“数字造价管理”理念的提出及建办标〔2020〕38号文的,工程造价行业未来的改革模式,已成为当下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改革背景、改革举措、改革难点和应对方式四个方面,简要介绍目前工程造价行业改革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以期为工程造价行业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改革;数字造价管理

1改革背景

工程造价的形成主要分为算量和计价两个环节,十几年前,我国工程造价算量还完全依靠手工,2006年,广联达算量软件开始在全国推广,这可谓是国内工程造价行业的重要里程碑。而近几年,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装配式建筑又应运而生,这都给工程造价行业算量环节带来了巨大便利,将造价人员从繁琐的算量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计价和造价管理上。在计价方面,定额计价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计价方式,直到2003年,我国才开始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受计划经济与预算定额制度的影响,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清单计价模式改革都是不彻底的,仍或多或少地受到定额计价的影响。我国各省和直辖市,都在自己的预算定额,而各企业却缺乏反应自身消耗量与价格水平的企业定额,在招标前,招标人习惯用地区统一的预算定额来编制概算和招标控制价,在投标阶段,投标人也习惯用地区统一定额来编制投标报价,直接下浮一定比例后作为投标报价。可以说,这根本不是纯粹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国际先进做法还相差甚远。综上,软件建模算量早已在我国普及应用,而建筑信息模型带来的一键出量也将成为工程算量的趋势,今后工程造价行业的工作重点和重心将转移到计价上来,计价不是简单地套定额,数字造价管理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2改革举措

2018年,在第九届中国数字建筑峰会上,“数字造价管理”理念被首次提出,向全行业发起共同编写的倡议。2019年,《数字造价管理》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指导下,由山西省、江苏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13家单位联合。“数字造价管理”是指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工程造价管理转型升级的行业战略[1]。其核心是“三全”升级、“三化”支撑和“三新”驱动,即结合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结构化、在线化、智能化”,构建项目、企业和行业的平台生态圈,从而建立以“新计价、新管理、新服务”为代表的理想工作场景,推动造价专业领域转型升级,实现让每一个工程项目综合价值更优的目标。继“数字造价管理”理念提出之后,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又在关于印发工造价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办标〔2020〕38号)中提到:改进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完善工程计价依据机制、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工程计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2]。该文件的,无疑是对数字造价管理做出进一步的深化诠释和战略部署,是今后工程造价改革的具体方向,其改革措施具体如下:

2.1改进工程计量与计价规则,促进工程造价计算机制与国际接轨

我国虽然从2003年起就开始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由于受到定额计价的长期影响,计价模式的转变也未能彻底,且存在市场化程度低、计价依据时效性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程度不足、项目风险意识差等特点。若想改变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现状,且更好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就必须构建出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市场化的工程计量和计价规则,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与国际接轨。

2.1.1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清单子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英国是世界上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之一,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于1922年出版了第1版建筑工程量标准计算规则(SMM),后经几次完善修订,目前通用为第7套版本(SMM7),该版本在英联邦国家中广泛使用,也是世界上通用的工程量计算规则[3]。而我国的清单子目划分及计算规则与国际做法还有一定差异,应结合自身情况,在保留自身优势与特点的情况下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制定出一套既符合国内情况,又能充分与国际接轨的清单子目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2.1.2构建科学合理的清单计价方式

在英国的计价模式中,工料测量师(QuantitySurveyor)根据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oyalInstitutionofCharteredSur-veyors,RICS)出版的计量和计价规则(NRM1-4)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承包方根据工程量清单和自身经验、相关市场信息对成本费用进行估价,形成投标报价清单,这套计价模式被英联邦国家广泛使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普遍性和代表性。在国际盛行的工程计价模式中没有概预算定额一说,我国应从惯有的概预算定额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好地依托市场价格,形成更加体现各方实际水平、更能反应市场竞争的清单报价模式。

2.2完善计价依据机制,实现平台统一、数据互通共享

建办标〔2020〕38号文件中提出“取消最高投标限价按定额计价,逐步停止预算定额”,这意味着给予建设单位确定招标控制价的自主权,弱化政府在工程计价中的干预作用,淡化市场各方主体对定额的依赖,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编制反应其自身水平的企业定额。政府部门停止预算定额的,就必须完善人工、材料、机械等其他计价依据的机制,加快建成统一的造价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则,鼓励商家通过平台自身市场价格信息,供市场主体选择,解决以往信息搜集渠道零乱、信息种类不全、信息滞后等现象,实现信息平台统一,数据实时更新、互通共享,充分体现市场竞争性和时效性。

2.3加强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形成各方历史工程数据库

取消预算定额的,让计价脱离预算定额,其必然结果是加强工厂造价数据库的积累,让历史工程数据库更好更多地为工程计价和造价控制服务。对于政府部门,要加强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工程结算数据积累,建成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已完工程造价数据库,从而更好地为待建国有项目的投资控制提供参考,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形成工程造价指标指数信息,为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概预算编制提供数据支撑。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各方市场主体,应根据工程建设地区、结构形式、建设规模等特点进行分类,建成不同类型的已完工程项目造价数据库,形成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等造价指标指数,为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提供参考,更好地进行成本管控。

2.4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引导有序市场竞争

在我国,建设单位往往前期资源投入不足,设计文件深度不够,难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投资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我国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是采用定额计价模式确定的,在立项及设计阶段都是采用概算指标或概预算定额进行编制,招标后再转化为清单计价方式,因此,概预算定额及政府部门的造价信息是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今后,建设单位应加大前期投入力度,深化设计,利用工程造价数据库、工程指数指标信息、市场价格信息等编制和确定最高投标限价,并按照现行招投标有关规定,在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合理选择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提高投资效益,引导有序市场竞争。

2.5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形成良性结算方式

工程合同是工程价款支付和结算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我国建筑界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老化,发承包双方对合同重视度不够,缺乏专业化高水平的合同管理人员,导致建设单位对合同条款的拟定不够全面和精确,而施工单位又缺乏法律意识,为了中标无条件地接受合同中全部条款,导致在工程价款支付和结算环节存在诸多争议。工程造价改革之路要以合同为确定工程造价的唯一标准,充分发挥合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发承包双方的法律意识,提高其合同管理水平,令各方主体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价款支付和结算工作,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及时支付工程价款,形成良性结算方式,保障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同时要积极探索工程造价纠纷的多元化解决途径和方法,逐步推行工程造价纠纷调解机制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职业责任保险,以缓和和化解社会矛盾。

3改革难点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45家单位通过线上方式共同启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对于工程造价行业而言,数字化更是今后转型之路的必然方向,但现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存在“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特点,虽然有了政策支持,大多数企业都还是一头雾水,数字化转型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专业的管理团队及可靠的工程案例,在技术层面难以落到实处。其次,在社会层面,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有限的分项与协作、政策和技术尚未准备完善、技术型人才短缺、数字化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数据孤岛问题、成本投入巨大等多方面的挑战。

4应对方式

数字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某一个人、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造价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政府层面:政府部门要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体系,推进数字化时代数据库及互联网建设,归集整合全过程造价数据,做好数据积累与分析。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明确数字化转型管理与服务的内容,保障数字化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加强对工程造价行业的监督,引导行业主体有序竞争,稳定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其次,政府部门应将个别地区和企业作为数字化改革试点,为其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以先行带动后行,以局部带动整体,逐步稳健地推进造价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层面:企业要完成数字化建设,首先要完成意识形态上的转型,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是今后的必然之路,特别是对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只有大胆转型、积极转型,才能在今后的造价行业中占据优势。其次,转型的重点是技术层面,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和学习,提高全员信息化水平的应用能力,将工作重点从算量转移到计价上来。同时,要加快构建本企业的数据库,不断积累已完工程数据,更好地为今后的造价管理服务。

5结束语

数字化管理是今后工程造价的必然之路,但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更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整个工程造价行业的全员参与与推动,企业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变革性影响,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实现造价行业转型升级。

作者:汤林梅 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