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及双基示范探索

采矿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及双基示范探索

摘要:我国全面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持续进行,坚持“以本为本”的理念,力推“四个回归”,高校本科教育进入到内涵式发展快车道。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坚持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做好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示范创建是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瞄准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目标,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面临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新工科背景下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升级,探索适合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背景及其发展趋势的“双基”示范创建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建设;新工科;“双基”创建

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比达1/3,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专业认证作为国际标准,在确保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对工业产业发展适应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被国内外教育机构和高校广泛关注和应用[3-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新工科建设工作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正在逐步往深里走、往实里去开展[6-9]。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创建为载体,深入探索如何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有机融合,推动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保障质量提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展

我国自从2006年开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工作以来,相继制定了有关专业认证办法和章程。2015年10月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6年6月,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为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工程教育适应政府、行业和社会需求服务,为提升中国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服务。分别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等7个方面考察的通用标准,建立了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241所高校135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教学评估不同,专业认证基于OBE(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侧重于从教学过程、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入手,更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工程需求[10]。基于成果导向是教育理念的教育设计和教育实施目标的实现,需要把握3个关键点,包括反向教学设计、学生中心的教学实施和基于教学评价的持续改进。从3个切入点进行改革,包括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反馈体系及持续改进机制如图1所示。

二、新工科建设及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发展

(一)新工科建设情况2017年,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继开启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新工科三部曲,共同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12月,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去,实现新工科建设由1.0向2.0跨越,全面提高未来卓越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卓越大学联盟了新工科教育质量宣言,着眼于内涵式质量提升,以适应新产业及技术革命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11-12]。自新工科建设开展以来,教育部相继组织开展了两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地方高校组“三路大军”,结合自身优势积极组织,深度参与,形成了齐头并进的体系格局。项目覆盖领域更加广泛,主要聚焦“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新工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模式探索与实践”等重点领域,呈现项目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和未来人才需求复合性的特点。

(二)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发展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省部共建高校;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知识技能、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2016—2020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38位。其中,该校采矿工程专业源于1949年安徽省立高等工业专科学校采煤班,1954年招收本科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批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B-。先后入选部级采矿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一流专业、品牌专业、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及高峰学科。四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现场考查。2020年“新工科背景下采矿工程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由于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布局、行业形势、地缘因素等特点,采矿工程传统优势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资源平台、评价机制等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

三、专业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双基”创建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统筹考虑新工科项目内涵建设,国内相关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也进行了综合改革和“双基”创建探索,如图2所示。

1.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行业背景和专业特点,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凝练“采矿精神”,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努力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将“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井巷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列为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建设,扎实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2.注重学科融合,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强力推进传统采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构建复合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采矿工程专业较早设立智能采矿方向基础上,已率先申报“智能采矿工程”新专业。

3.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专业实习实践基地18个,聘任本科生企业导师40名,并参与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毕业设计与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年平均开展“能源大讲堂”学术报告20余人次。

4.贯彻OBE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强化教师岗前培训,反向设计教学环节,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组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形成“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

5.实行“双基”标准化,促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了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研项目、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6.强化质量监控,实行教学过程动态管理。通过重点监控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实行教学过程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保障教学规范有序运行,保障教学质量。

7.健全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科学评估。健全校院两级督导听课、领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考核结果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评价系统;建立专业、课程、教材、教学环节等评估反馈体系,规范评估指标体系与相应的奖惩制度,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科学合理评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定期对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分析,形成了持续改进的循环机制。经过上述专业综合改革与“双基”创建,抓顶层设计,重要的是“以本为本”;抓教研活动,重心是“四个回归”;抓教学组织,重点以学生为中心;抓持续改进,重视评价反馈,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四抓四重”专业建设良好局面。近年来,采矿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采矿工程教研室获批安徽省优秀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教学团队”入选安徽省教学团队,“新工科背景下采矿工程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采矿工程专业入选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采矿工程新专业获准设立,获批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1项、省级示范教学课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其他教研及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5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四、结论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以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标准,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根据安徽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谋划好顶层设计,以基层教研活动为抓手,创新教学组织与管理,深入开展持续改进往深里去、往实里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完善新工科背景下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采矿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以出口为导向,形成一种多平台联合培养、企业高度参与、“基础-理论-实践-设计”多学科交叉的全周期新工科教育教学体系。

3.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一种以学生出口导向、目标达成为主,弱化传统知识点考核的课程考核制度。

4.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改造升级采矿工程专业。

作者:张向阳 杨科 常聚才 李传明 陈登红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