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种植技术范例

高产种植技术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1

关键词:脱毒甘薯;高产种植;发展前景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甘薯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较多的保健功效,因此被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多年连作会导致甘薯发病率提高,造成甘薯减产,甚至绝收。脱毒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甘薯保持品种原有的优良品质,还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保证甘薯高产稳产,避免种植户产生经济损失。为使种植户准确掌握甘薯高产种植技术,本文将对脱毒甘薯种植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脱毒甘薯特点

1.1恢复种性。甘薯经过脱毒后,其原有特点得以恢复。甘薯光合作用增强,植株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绿叶面积以及分枝数量增多。另外,甘薯脱毒后,结薯速度加快,单株结薯数量以及单薯重量提高。除此之外,甘薯形状整齐,颜色鲜艳。

1.2抗病力提高。脱毒甘薯苗是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出的试管苗培育而成。脱毒甘薯苗彻底去除了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因此,该类甘薯病虫害发病率显著降低,甘薯抗病能力显著提高[1]。1.3世代间存在差异。一代脱毒甘薯与二、三代或非脱毒甘薯相比,甘薯产量显著增加。随代数增加,甘薯产量明显下降。一、二代脱毒甘薯苗栽种后,茎叶生长发育旺盛,结薯早、薯块儿大且开裂少,商品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2高产栽培技术

2.1栽前管理。2.1.1选地整地。可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水灌溉方便的沙壤土进行种植。另外,种植前还应进行整地工作,从而保持种植区土质疏松、营养充分、透气性强等。种植区域在入冬前需进行深耕,耕深25~30cm。整地时给土壤施加基肥,选用30%的氮肥和20%的钾肥以及100%的磷肥。同时应对土壤施加杀虫剂,有效去除土壤中的害虫,避免线虫病、根腐病等疾病的发生。2.1.2施肥与起垄。种植人员应合理、科学施肥。由于脱毒甘薯生长旺盛,种植人员应多施用磷肥和钾肥,少施用氮肥,以保持土壤肥沃。对于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种植区,通常每亩施尿素25kg左右,施加普磷、硫酸钾肥各30kg。对于土壤肥力一般的种植区,通常每亩可施加尿素30kg,普磷和硫酸钾各40kg。施肥以底施农家肥为主,追施化肥为辅[2]。选择深耕起垄种植方式可有效改善土壤性质,从而保证脱毒甘薯高产、稳产。春季起垄前需浅耕细耢1遍。起垄时保证垄沟宽度和深度以及单垄和双垄间距,通常垄高为0.3m左右,双垄间距为1.2m左右,单垄间距为70cm左右。垄沟为东西走向。

2.2覆盖地膜。春季甘薯种植后,覆盖地膜可有效加快薯块成熟,保证地上、地下生长协调,同时对甘薯产量的提高以及品质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3种植方法2.3.1选苗。通常采用顶端壮苗或高剪苗进行栽植,比其他杂苗增产10%左右[3]。另外,可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以及后期加工需求等选择种植适宜的品种。例如,后期进行淀粉加工时可选用徐薯24,作为薯干加工时可选用济薯26。2.3.2大田种植。甘薯田间种植方法较多,主要分为直插法、斜插法、水平插法、改良水平插法等。种植人员应根据土壤、地势、水分含量等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种植。种植方法可直接影响脱毒甘薯苗的成活率以及薯块膨大率,因此,种植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种植深度,保证种植区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顶端壮苗在生长至20cm以上,且含有8片叶左右时可进行栽种,种植时地上部分留有3~4片叶即可,其余全部插入土壤内。种植完成后应及时浇水,防止叶片干枯。2.3.3合理密植。春季脱毒甘薯种植时每亩4000株左右,夏季种植密度可适当提高,每亩4500株左右。夏薯通常在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栽种。为增温、保墒、减少杂草生长可覆盖地膜。同时,种植密度的确定还应考虑品种特性以及土壤肥力等因素,通常选用高垄密植方式,该方式可增加土壤厚度,增大光照面积,保证土壤昼夜温差大,从而促进脱毒甘薯苗根系发育,加快营养物质的积累、同化和转运,从而有效提高甘薯产量。

2.4田间管理。2.4.1定根返青阶段。该阶段甘薯苗对水分及养分需求量较少,但种植人员应做好查缺补漏。通常在种植5d后进行查苗补栽,同时应保持土壤湿润,从而有效提高脱毒甘薯苗的成活率。种植2周左右,应根据甘薯苗的长势及时施加氮肥和钾肥,对于补栽的甘薯苗应额外施加肥料。2.4.2茎叶生长期。该时期种植人员应做好控秧工作,从而有效促进分枝生长。栽种40d左右时,甘薯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仍较少,土壤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即可。封垄后,种植人员应进行合理的灌溉,保持土壤高含水量。但土壤含水量不可过高,否则会导致植株徒长。另外,该阶段种植人员应对甘薯苗进行提秧,即将秧苗轻轻提起,再放回原地。同时结合耕地、打秧尖等措施,降低土壤湿度,改善通风,抑制秧苗过度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秧过程中切记不可翻秧,否则容易损伤秧苗基叶,造成叶片光合作用下降,养分制造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甘薯减产。除此之外,种植人员应做好该阶段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预防卷叶虫、天蛾、小象鼻虫等,通常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等药物进行科学防治。2.4.3薯块膨大期。该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控制土壤水分,遇涝排水,遇旱灌溉,保证甘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处于平衡状态,有效防止薯块过旺生长。另外,该阶段也应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2.4.4收获前管理。该阶段为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阶段。收获前,薯块盛长期叶片生长速度减慢直至停止,薯块开始快速生长。若叶片发黄应及时施加长秧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与水进行混合,对植株根部进行喷洒,连续喷洒2次。秧苗栽种后3个月时,若地上部分长势较弱,则可施加少量氮肥,防止早衰。另外,收获前1个月内停止灌溉,从而有效控制薯块含水量,利于后期收获贮藏。

2.5适时收获。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通常在环境温度达到15℃时进行收获,最晚在12℃时完成收获,否则易造成冻害。春薯通常在9~10月进行收获,鲜薯产量可达到45000kg/hm2以上。夏薯在10月中旬进行收获,鲜薯产量可高达30000kg/hm2以上[4]。

3发展前景

甘薯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满足市场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甘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脱毒甘薯的不断推广实现了甘薯种植的增产增收,提高了种植人员积极性,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甘薯产业快速发展。其次,脱毒甘薯的大面积种植,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了地表裸露以及水分的蒸发,对我国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再次,脱毒甘薯具有优良的品种特性,例如适应性强、耐旱等,因此可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农药使用量,对实现环境保护、推动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可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蒋学杰,王云鹏,徐淑亮,等.脱毒甘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09):43~47.

[2]吴鹏.脱毒甘薯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02):105,108.

[3]赵娇娜.甘薯脱毒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10):69~71.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2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我国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但是存在着种植粗放、技术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文章从马铃薯的选种、种植选址、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具体地探究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1马铃薯种植品种选择以及薯种的处理

1.1马铃薯种植品种选择。优良的品种是确保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在种植马铃薯时首先应该优选品种,在选择品种时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一是结合种植区域进行选种,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适宜品种不同,结合当地的主要病虫害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二是结合种植方式选择品种,很多地区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种植过程中会采用间作套种的方式,此种种植方式下应该选择植株较矮的品种;三是结合销售途径选择品种,为确保农户的经济收益,应该结合销售途径选择品种,例如薯片、薯条等加工对马铃薯淀粉的含量要求较高,在选种时就应该选择淀粉高的品种。

1.2马铃薯薯种的处理。马铃薯具有一定的休眠期,如果直接种植,可能会出现出苗不整齐或者是出苗率低的问题,因此在种植前需要促使马铃薯幼苗、幼芽萌动。在马铃薯播种前的30d,将马铃薯放置于15℃~25℃并且有散光的地方进行催芽,以增加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开始发芽时将其切块,单块质量在25g为最佳,在切块时应该竖切,确保每块切块上面存在着壮芽,淘汰尾部芽。然后可以将催芽的马铃薯种块放置于温室进行催芽,环境温度在20℃,温室地面上铺设10cm的细土,然后放置种块,然后再铺设细土,一般放置2~3层种块,在最上面铺设地膜、草席等进行保温,待马铃薯种块的芽发绿变壮时即可种植,高度大概在1cm,芽短的种块不要急于种植,可以继续催几天后再进行种植,以确保出苗的高度一致。

2种植土壤选择以及管理

2.1种植土壤选择。马铃薯种植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但是在种植过程中仍旧需要优选土壤,以此来确保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在选择种植土壤时应该选择灌溉条件好、背阴通风以及地势高的区域,且土壤土质要松软,颗粒粗大。如果土壤的土质不够松软,可以在种植前进行灌溉或者是施加一定的农家肥。

2.2深耕整地。在确定种植地方后,要疏松土地,以此来为马铃薯块茎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种植马铃薯前,需要深耕整地,疏松土壤,提升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抗旱以及保肥能力。马铃薯的根部穿透能力较差,深耕整地,有效地疏松土壤有助于马铃薯根部的发育,根部的旺盛是确保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在深耕前应该考查土壤的情况,如果土壤条件不佳,可以先灌溉,然后再进行深耕。

3马铃薯的播种

马铃薯适宜有机肥,因为马铃薯根部的穿透能力较差,而有机肥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松软土地。因此,在播种前应该施加一定的有机肥,为后期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每0.067hm2农田可以使用1000~2000kg有机肥。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在不同的区域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土层温度来进行播种,一般10cm的土层温度达到7℃~10℃时就可以进行播种。在进行播种时,种植沟深度应该控制在10~15cm,行距约45cm、株距45cm。在多雨地区种植马铃薯时要有效地避免田间烂薯的出现。

4田间管理工作

马铃薯种植完成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为马铃薯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马铃薯适宜松软的土地,待马铃薯出苗后应及时深松土地,并且及时清除杂草,以确保马铃薯根部发育的完整性。马铃薯属于喜肥作物,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该及早进行追肥,一般而言在出苗80%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可以施用尿素或者是碳酸氢铵,然后及时进行灌溉,以确保肥料的溶解和吸收。开花初期马铃薯会迅速地膨大,此过程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在此阶段应该对其进行2次追肥,在此过程中可以施加一定的农家肥。在马铃薯田间管理工作中,其开花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高,故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及时地进行灌溉,确保水分充足的同时避免过涝问题。此外,在收获前10d应该停止浇水,这样有利于后期的储藏。

5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会导致马铃薯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为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同地区出现病虫害的时间不同,要结合种植经验科学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例如,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晚疫病,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在气温升高之前进行施药,以预防晚疫病。此外,在马铃薯开花前后应该加强田间检查管理,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拔除,并撒石灰进行消毒处理。发生晚疫病时,应该及时施用农药,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用量175~225g/0.067hm2,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蚜虫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可以用生物防治法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还可以使用质量分数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醋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在病虫害管理过程中要借助之前的生产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坚持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以避免爆发大面积、严重病虫害。

6收获与贮藏

马铃薯收获时表皮较嫩,容易出现破皮现象,影响美观而且容易感染病菌,进而降低农户的收益。因而,在收获前可以将马铃薯秧收割,然后待马铃薯表皮木栓化后再进行收获,此外在收获过程中应该进行分类堆放,将破损马铃薯单独储存。贮藏的原则是“既防冻又防热,既防干又防湿”。贮藏地点要具有通风、防水、防湿、防冻和防病虫传播的条件,同时还要注意避光,以抑制马铃薯的呼吸作用,防止马铃薯表面变绿。

7结语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研究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对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马铃薯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区域广,但是地质条件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种植马铃薯时,应优选品种,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土壤疏松的土地,加强薯种的处理,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和技术。种植完成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疏松土地和定期施肥灌溉,以确保营养充足,科学防治病虫害。在马铃薯生产作业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现代技术,如生物防治技术、滴灌技术等,以此来确保马铃薯的高产和高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丽琼.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4):132-133.

[2]丁淼.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1):105-106.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3

【关键词】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病虫害

如今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粮食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人们日益增高的生产生活的需要,小麦种植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治病虫害要放在重要位置,保质保量的完成小麦的种植。所以,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是有着实际意义的。

1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中出现的状况

1)小麦种类增多。如今的农业发展速度快,农业的技术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小麦的种类增多,推动了小麦种植技术的进步。可是,如今小麦种植时,很多农户还不了解新技术,依然使用陈旧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以往的技术受环境和病虫害影响较大,因而影响到小麦的质量和产量。2)种植技术低。如今,我国的农业收入普遍偏低,很难吸纳高水平的农业人才。此外,我国的农户文化层次低,种植技术推广缺少力度,导致农民不能正确认识到新种类、新技术对于农作物的重要作用,对于新种类、新技术兴趣不浓,有排斥心理。大量的农民种植时使用落后的技术、生产方式,制约了小麦的质量和产量的提升,阻碍了小麦生产的开展。3)病虫害会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如今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然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小麦质量和产量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病虫害。小麦播种之后,农民对小麦的品种和种植方法认识不多,无法从本地环境和土壤等情况出发,选取适当的防治病虫害办法,没有意识到病虫害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和质量的下滑,不能及时解决病虫害的问题,造成经济损害。4)农药问题。小麦种植当中,农药较为频繁的使用,大量的农药导致小麦质量和产量的下滑,造成经济损害。有些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擅自增大药量,防治病虫害的目标不能达成不说,还可能种出毒小麦,吃下毒小麦还会影响人的生命安全。

2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2.1怎样选择适合的土壤

小麦从播种到成熟需要数月,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质量和产量的高低。小麦播种前,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土壤,才能长出更多更好的小麦。选中土地之后的平整土地中,采用合适的方式治理土地,保证土质肥沃,才能让小麦更好的生长。平整土地环节要先合理处置前茬,耕作时要采取上虚下实的方式,确保根部的牢靠,加快种子发芽抵御恶劣天气。如今农业多是采用机械化的手段,翻地也是如此,翻地的深度要大于二十厘米,才能确保土壤的保水保肥作用。

2.2挑选高品质种子

想要提高小麦的产量,挑选高质量的种子就是必备环节。通常来说,选取产量、品性、抗性更为优异的品类。另外,相同地域不要冲动的统一种植单一小麦品类,而是要通过多年对比,选取最佳品类,或者是询问当地的农业专家而后购买品类。小麦种植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种植环境和种植习惯,挑选种子时要科学谨慎,将产量、品性、抗性等因素均考虑在内,以免种子不适合当地气候而影响品质和收成。种子购入后要在晴天晒七日,避免种子发霉和生虫,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增加产量。

2.3科学播种

从当地土壤现状出发,考虑到本地小麦种植的品类和种植方法,严格把控播种量,深度控制在三到四厘米中间,才能确保小麦发芽之后苗茁壮成长。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区的小麦种植时间都有所不同,大多数的地域种植时间都在十月中下旬至11月期间,可是南方种植时间会早点,种植确切时间要考虑到具体地域的土质和当地天气,才能实现小麦的增产。

2.4田间管理

小麦田间管理时,阶段不同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达成增产的目的。出苗到分孽的环节科学间苗,保障幼苗的均匀成长,科学灌溉保证根部的水分。拔节环节要注意肥料的科学利用,配合灌溉使肥料更容易被吸收。生长灌浆环节,注意合理喷洒,加上科学施肥,配之磷酸二氢钾,才能促进小麦成长。到了小麦生长后期,及时清除杂草,使小麦更快成熟。

2.5收获期管理

收获期注意小麦的情况,干旱时及时灌溉,以免影响小麦成长。一旦小麦的颜色转为黄色,茎秆弹性较佳,表明籽粒中水分多,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去杂,才能确保小麦的质量,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

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3.1轮作倒茬

小麦种植时要选择先进适用的种植技术,采用轮作倒茬的办法合理利用土地,科学处理病虫害问题。此外要选用抗病耐病的小麦种类,这样才能达到小麦增产的目标。

3.2病虫害监控

想要实现小麦质量和数量的双丰收,必须要严格监控病虫害,实时关注小麦的成长状况,严抓田间管理,优化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种植时可将没病田地优先种植,此后种植有病田,这样能够减少根腐病的出现几率,确保小麦的质量和数量。

3.3合理利用肥料

小麦生长期间要科学施肥,特别是小麦在分蘖期肥料的使用能够预防小麦返青和拔节,增加分孽率。通常来说,一公顷可施肥0.4吨到0.5吨即可。另外小麦种植期间要关注水肥量,小麦根茎虽然发达,但是水肥量过多会出现茎倒伏。小麦生产的后期浇灌要极为小心,特别是抽穗灌浆时不得灌溉。

3.4化学措施

要根据土质的具体情况使用药剂,利用包衣和药剂拌种能够优化小麦的种子。若种子无包衣可以使用集中拌种的模式,把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放置拌种物料里,促使苗齐全。虫害多的地方,拌种时还可加入甲基硫酸磷,防治虫害,提高小麦的存活率。

4结束语

我国种植面积较多的农作物之一就是小麦,小麦保证了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小麦从播种到成熟需要历经数月,当中有许多病虫害都会使得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下滑,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到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尽力提高我国小麦的高产丰产,使农民的收入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明怀.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1):100.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4

【关键词】荞麦;种植要求;产量;品质

近年来,荞麦种植愈加规模化,不仅促进农民增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良好发展,但由于荞麦实际产量过低,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对农民种植荞麦的积极性带来一定打击,扩大荞麦生产工作受到一定阻碍。在明确荞麦种植要求前提下,如何有效应用荞麦高产种植技术,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荞麦的种植要求

1.1光照要求

充足的光照条件,更加有利于荞麦健壮生长,在发芽至开花前这一生长周期内,十分需要长日照环境,才能加快荞麦生长速度,而开花后至荞麦成熟阶段,短日照环境条件即可,以便荞麦更好地发育。由于荞麦品种不同,其对日照条件需求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相较于早熟荞麦品种,晚熟荞麦品种对日照条件要求更高,光照环境是荞麦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加上荞麦属于喜光农作物,当处于幼苗阶段的荞麦,若光照条件无法满足荞麦生长所需,就会导致后期荞麦植株瘦小;若在开花阶段也没有一个适宜的光照环境,则会影响荞麦结果,严重则会出现果实脱落情况,从而降低荞麦产量[1]。

1.2温度要求

温度对荞麦是否能够健壮生长有着直接影响,对温度条件要求也极为严苛,18℃-22℃范围内是荞麦生长最佳温度环境。低温环境下的苗期荞麦,较为容易发芽,当温度上升时,荞麦植株在高温环境影响下,会加快发芽速度。15℃通常是荞麦开花结果阶段最为适宜的温度,同时要确保光照充足;荞麦采收阶段,气温较高时,也会加快荞麦成熟速度,不仅会降低荞麦产量,其品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3水分要求

因荞麦不耐旱,保持土壤中充足的水分十分重要,荞麦每个生长阶段所需水分条件各不相同。荞麦种子发芽阶段,若所供给的水分不够生长所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荞麦种子出苗率;随着荞麦生长,对水分需求量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荞麦结果至成熟这一阶段,整体所需水量占据整个生命周期水量消耗90%以上,种植人员在管理荞麦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此外,若水分在荞麦开花阶段出现供应不足情况,则会影响荞麦授粉,导致荞麦结果量降低,难以保证其产量。

1.4养分要求

磷钾肥料是荞麦生长周期内所消耗最多的肥料,在施肥期间,种植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施用磷肥与钾肥,确保施肥合理性,才能有效提高荞麦产量。其中若氮肥施加过量,则会加快荞麦生长速度,荞麦植株过于粗壮,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荞麦底部稳定性,通过研究和分析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各项数据表示在砂质土上种植荞麦,荞麦生长状态表现十分良好,说明荞麦更加适宜在砂质土壤中生长。此类性质土壤具有较强的排水性,需要种植人员在荞麦处于植株阶段做好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防止土壤中养分流失而影响荞麦健壮生长。

2荞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1合理整地

出于荞麦对土壤具有较强适应性综合考虑,除了要确认种植地区气候条件以外,选择合适的土壤,更加有利于荞麦健壮生长,气候条件只要满足荞麦生长要求,即使土壤条件较为恶劣,荞麦也可以正常生长发育,为了进一步提高荞麦产量与品质,在种植荞麦之前,做好土壤条件勘察与整地工作十分必要。地势平坦、具有丰富有机质且土层结构良好的土壤条件,不仅非常适宜荞麦生长,加上土壤中养分充足,其产量也能得到一定保障;为了保证土壤良好透气性,待确认完种植地块后,需要对此区域土地依次进行深翻与细耙处理[2]。此外,相较于其他作物种子,荞麦种子比较细小,为了提升荞麦种植出苗率,必须要保证整地环节精细性,对荞麦最终产量有着直接影响。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在修整完的土地上进行施加,作为荞麦主要基肥,根据土壤中实际养分情况,适当追加化肥,符合荞麦种植要求即可,为荞麦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供给。

2.2科学选种

若想实现荞麦高产,品质选择尤为关键,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特点来选择荞麦种植品种,具有较强抗逆性、高产性以及生育期为80天左右的品种,既能保障荞麦产量,又能增强荞麦抗病性。新种子与陈种相比,其出苗率更高,尽可能选择新荞麦种子进行种植;播种前期,种植人员要做好种子相应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晒种、浸种以及晾干等,通常情况下,应将已晒种2天后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浸泡15min,同时把温水中漂浮的秕粒清理出去,待浸泡完成后直接捞出晾干。在播种前可在种子中加入适当药剂,有利于降低荞麦生育期病虫害发生几率;为了加快荞麦播种时间,种植人员也可对荞麦种植采取闷种处理,其目的让种子尽快发芽,以此来达到缩短播种时间目的。

2.3保质播种

通常情况下,当土温保持在16℃时,就已经满足荞麦种植发芽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更加有利于荞麦快速发芽,保证出苗率,因此,适时播种十分重要,是实现荞麦高产前提条件。在实际播种期间,种植人员应结合荞麦所种植区域的地形、土质等因素来选择相应的播种方式,条播、点播以及撒播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荞麦播种方式,其中条播更加有利于提高荞麦产量与品质,撒播存在一定应用缺陷,极易导致播种不均匀情况出现,致使荞麦出苗不整齐、产量受到影响,条播的播种方式,不仅能够保证播种质量,又能有效提升荞麦种子出苗率,并保证出苗整齐性。此外,避免荞麦种植连坐,连坐极易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难防治,也难以保证荞麦产量和品质;虽然荞麦对前茬所种植的作物要求不高,尽可能选择在种植豆类、马铃薯类的这些作物后土地上进行轮作,既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又能更好地保障荞麦产量。

2.4加强荞麦田间管理

2.4.1苗期管理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完善且全面的保苗措施。如针对干旱气候,需要做好保墒镇压,待荞麦播种后,将上层土壤进行压实处理,尽可能减少空隙,达到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的效果,便于地下水上升,为荞麦出苗提供充足水分,加快荞麦发芽出苗;针对雨季或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情况,及时疏松土壤耕作层,防止土壤板结。

2.4.2中耕除草

为了保持土壤疏松、提升土壤透气性,一般情况下,荞麦田地中耕2次即可,第一阶段是荞麦幼苗高至7cm左右,第二阶段则是在封垄前操作,并施加适量肥料,控制3-5cm中耕深度,小心使用中耕工具,避免伤到荞麦幼苗。

2.4.3合理施肥

根据荞麦实际生长需要,以及土壤中养分供给情况,适当施加肥料,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并做好后期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荞麦植株生长过于粗壮而影响结果量。基肥主要在荞麦种植之前进行施加,来弥补土壤中不足养分,使其满足荞麦生长发育所需养分要求,加快根系快速发挥;种肥可视荞麦实际生长情况,再决定是否施用;追肥则是根据荞麦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需求量来进行施加,确保荞麦整个生命周期土壤肥力[3]。

2.4.4病虫害防治

对荞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病虫害,重视和加强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荞麦产量与品质。相较于其他作物,荞麦生长周期较短,同样也极易发生病虫害,如粘虫,荞麦钩翅蛾等;若发生病虫害,在初期阶段,种植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生物和物理相结合的防治方式,必要时适当喷洒药剂,也能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荞麦各个生长阶段对温度、日照、水分以及养分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为荞麦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最大限度满足荞麦生长所需各项要求,正确应用荞麦高产种植技术,并做好相应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提高荞麦产量,其品质也能得到保证,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实现荞麦种植规模化发展,为荞麦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黑旭明.荞麦的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20,(01):35-36.

[2]涂友发.荞麦的种植要求及高产种植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2019,(10):12+20.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5

关键词:香芋;种植;推广;应用

临武香芋个大美观、外形锤状、粉多细腻、香味浓郁,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常食用可祛脂降压、养颜美容,每100g球茎含淀粉约26.75g、粗蛋白2.7g、粗纤维约1.05g、干物质约33.5g、钙约52mg、硒约2.2mg、维生素C约7mg。临武香芋自1984年试种成功,至今已有36a的种植历史。多年以来,临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以香芋为主的蔬菜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乡村振兴工程来抓,从领导、政策和资金层面,坚定不移地扶持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把创建香芋绿色高质高效县作为改善香芋发展条件、推进大范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统一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要求,扎实推进香芋绿色高质高效县创建工作,成功创建了“全国香芋蔬菜标准园”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目前,全县香芋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6666.67hm2),总产量20万t,实现总收入12亿元,芋商达1000余人,全国香芋营销网点23个,连续多年在广州江南市场和北京新发地市场的销售份额达80%,是全国最大的香芋生产县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县有3/4的乡镇共3万多户农民发展香芋产业,临武香芋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促进临武香芋产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示范推广了香芋水田插苗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种植技术、香芋原地覆膜越冬贮藏技术3项关键技术。经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现场鉴定,这3项技术均达到了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在临武县得到广泛推广,近2a来在全县建立核心示范片2万余亩(1333.33余hm2),年推广能力在8万亩(5333.33hm2)以上。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香芋水田插苗起垄技术

为了减少香芋疫病,往年临武芋农实行香芋—水稻轮作,但该县土地资源较少,这种种植方式土地利用率不高,使得临武香芋种植面积发展受到局限。近几年,采取香芋水田插苗起垄种植方式,效果很好,简单且容易操作,省工省力。该措施主要是在香芋收获后将田间灌满水,目的是杀死越冬病菌,来年再种植一季香芋,实现连作。其具体做法如下。

1.1整地和施基肥。开春后犁耕,667m2施有机肥300kg、复合微生物肥50kg、三元复合肥50kg作基肥,然后用旋耕机旋耕并耙平,做到肥泥融合、泥烂如浆,保持浅水2~3cm;或667m2施有机肥300kg、复合微生物肥50kg、尿素25kg、过磷酸钙50~75kg、硫酸钾10kg。

1.2移栽插苗。利用上年收获后留在芋田中的子芋作种,子芋出苗后挖选主芽发达、无病虫害、无腐烂、单苗质量75~150g的芋苗作种芋。插苗密度65cm×40cm,每667m2保持2500株左右。待田间浸泡1个月后落水晒田,泥土干燥易于操作时立即开沟起垄,每隔2行开1条沟,沟宽40cm,泥土扶上2边芋行中,垄高保持35~40cm。推广香芋水田插苗起垄技术与采取常规耕作方式比较,每667m2可减少1次犁耕,除草使用药剂及人工费用节约112元,农药投入节约218元,667m2合计节约投入成本480元(表1)。

2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种植技术

临武香芋2000年前种植面积在2万亩(1333.33hm2)以下,由于销售价格不断提升、种植效益提高,临武香芋种植面积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6666.67hm2),但盲目追求产量、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临武香芋品质下降。为优化香芋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销售价格,加强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迫在眉睫。2012年以来,临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香芋施肥管理工作,每年拿出500万元对有机肥推广应用实行奖补政策,并组织县农业部门开展香芋田间试验示范工作,摸索出一套可操作的技术模式。2017-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刘明月教授组织专家团队在临武县武水镇开展香芋田间有机肥推广试验示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临武香芋产业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1200亩(80hm2),为临武香芋绿色健康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具体施肥方案如下。

2.1基肥。春节前后选晴天667m2施有机肥300kg、复合微生物肥100kg作基肥,用旋耕机起垄,垄宽90cm、垄高35~40cm、垄沟宽40cm,并开好腰沟和围沟,用黑色地膜覆盖。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移栽种芋(表2)。

2.2追肥。6月上旬至8月上旬应连续进行2次追肥培土,第1次追肥在5月下旬,每667m2在垄中追生物有机肥100kg、复合微生物肥50kg,追后立即培土,将沟中泥土培上垄面。注意肥料不要施在香芋边上,距离植株20cm以上,避免烧苗。第2次追肥在7月下旬,每667m2在垄中追生物有机肥100kg、复合微生物肥80kg。而常规施肥田,每667m2施用45%含硫复合肥300kg,按比例分4次施入。根据实际测算,与常规纯施化肥的田块比较,施有机肥田块667m2节约肥料成本268.6元,经济效益可增加2870.7元,经济效益可观(表3)。另外,与常规纯施化肥田块效果比较,施有机肥田块所收香芋粗蛋白、粗纤维、干物质及淀粉含量都较高(表4),故销售价格大大高于常规纯施化肥所收香芋。

3香芋原地覆膜越冬贮藏技术

临武县香芋主要销售季节在当年的11~12月和翌年3~4月,而该段时间月平均气温为9.5℃,较冷的1~2月月平均气温为6.7℃,极端气温可低于0℃。临武香芋的适宜贮藏温度是8~15℃,接近0℃就易受到伤害,贮藏相对湿度80%。临武香芋贮藏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又不能过于干燥,因此,香芋贮藏难度非常大。临武芋农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摸索,采取香芋在田间原地地膜覆盖越冬贮藏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香芋贮藏技术难题。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1田间准备9月底10月上旬把香芋田间厢沟渍水排干晒田,保持厢面干燥。

3.2就地盖膜压土。11~12月霜冻来临前气温低于5~10℃时,在种植香芋畦面覆盖地膜,地膜要求宽2m,厚0.25mm。利用香芋茎秆作拱棚支架,支起小拱棚,边盖膜边将畦面四周全部盖紧、压紧,可避免地膜紧贴香芋,防止气温低时造成冻害,温度高时造成灼伤,且又防止了大风吹膜。

3.3灌沟水。盖膜完成后,往田间厢沟灌浅水。贮藏期间沟内保持浅水2cm深,防止茎块脱水。

3.4采挖。翌年2月上旬开始采挖,该段时间正是广东等江南市场蔬菜供应短缺期,临武香芋价格猛升(表5),达到年前销售价格的2~3倍,而且销售期可延长到4月。通过地膜覆盖保温保湿,温度可升高3~5℃,且满足临武香芋的越冬贮藏条件,达到香芋就地防寒防冻处理贮藏目的。

4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期间,临武香芋推广绿色优质高效种植技术集成面积共27.26万亩(1.82万hm2),累计新增8.23万亩(0.55万hm2),新增纯收入4799.9万元。实现“三减少三提高”,即农药使用量、用水量和用肥量分别减少了15%、20%和8%,产量、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了10%、15%和25%,667m2产量2000~3000kg,节约成本500元以上,每667m2增收1500元以上。全县年香芋种植总面积10万亩(6666.67万hm2),总产量20万t,总收入超过10亿元。

4.2社会效益。培养了大批香芋种植科技人员,推动临武香芋种植走向周边各省,带动了当地产销劳务、餐饮、运输等行业1.2万农户发家致富,有效地解决农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农业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如龙汇香芋种植合作社2016年按照“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电商+院校”六位一体战略,大力发展香芋产业。在本镇贫困村流转土地2200亩(146.67hm2)种植香芋,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农户在基地务工取酬的经营方式,贫困户每667m2收入分红1500元,务工工资80元/d,8个月时间可拿到工资16000元左右,实现贫困户当年脱贫致富;合作社负责人陈临江2018年被评为临武县脱贫攻坚带头模范。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6

1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1.1选种。种植人员需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科学合理选择玉米种子,剔除病种、烂种及发霉变质的种子,选择大小一致的种子,提高种子成活率,保证玉米质量[1]。

1.2播种。科学播种对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十分重要。因此,种植户在选种后,需晾晒玉米种子,避免玉米种子受潮,再使用种衣剂处理种子,提高种子发芽率。

1.3苗期管理。在播种后,种植户需尽快清理杂草。在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和补苗,若玉米缺苗,需立即进行补苗。在出苗后,玉米生长速度加快,这时需定期施肥,及时补充氮肥及磷肥,可使用开沟的方法提高土壤肥力[2]。

1.4穗期管理。在玉米穗期管理时,需及时拔除发育不良幼苗和病株,为其他健康植株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穗期施肥时,需在地表附近施加氮肥。需在比较干旱的区域提前浇灌,保证水分供应充足。玉米穗期极易感染病虫害,种植户应注意防治,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3]。

1.5除草。若农田中杂草较多,会与玉米争夺养分,需及时除草。若杂草过于茂盛,会影响玉米幼苗接受光照,增加感染病虫害的概率。目前,可使用除草剂除草,但需科学控制除草剂浓度,避免污染环境。

1.6施肥。种植户需科学施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为玉米生长提供必要的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可将有机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合理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在玉米长出3~4片叶子时,可按照叶面大小喷施专用有机肥,在玉米抽雄时,可增施肥料。玉米生长需水量较大,需在施肥时同时做好灌溉工作,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1.7综合抗旱措施。为防止出现因供水不足导致玉米减产的情况,种植户应尽量提高田间巡逻频率,仔细观察玉米生长情况,在翻整土壤时及时灌溉,做到以土蓄水。在玉米生长后期,玉米水分需求量极大,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因此,需提高补水频率,在早晚分别浇灌。还需注意肥料含水量,防止发生涝灾。夏季温度较高,可在玉米田里铺设一些稻草杆或麦秸,尽量减少土壤水分流失的情况,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在稻草干或麦秸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2高产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容易感染叶斑病、玉米螟及钻心虫等。可使用化学防治措施防治玉米螟,如利用使用杀虫剂防治。也可在田间设置防虫灯,诱杀玉米螟。种植户应尽量采取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护环境[4]。综上所述,中国玉米种植户正逐渐创新玉米种植技术,并实施科学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玉米产量,促进中国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茂盛.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84-184.

[2]李艳馨.东北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35):25-26.

[3]苏红艳.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9):105-106.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7

关键词:超级水稻;种植技术;推广

目前农业生产仍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粮食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探讨粮食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的农业进步和发展,还可以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本文介绍了超级水稻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流程,并合理化地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推广策略,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1适时播种,培育种苗。深两优5814的生育期一般为4个月,栽种秧苗应该选择阳光充足、方便灌溉的田地,培育壮秧需要使用塑料软盘,育秧实施抛秧技术。

1.2浸种催芽。首先需要将种子在阳光下充分晾晒2h以上,随后将种子洗净,并去掉秕谷,放入清水中浸泡8h,然后将种子放入含有脒鲜胺或强氯精的溶液中浸泡,浸泡结束把种子捞出,放入通风透气的竹筐内,对其催芽。最后根据种子的干燥情况用清水灌淋2次左右,种子萌发露白后就可以播种了。

1.3适时播种插秧。按照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确定播种时间及方式,福泉地区水稻的播种时间为7月上旬,采取稀播培育。当水稻植株长出1片叶子,且秧苗出现退淡现象时,则需要喷适量的尿素作为壮苗肥。当水稻植株长出单独的针叶时,可以用14%多效唑喷洒秧苗,从而促进秧苗正常发育及预防徒长。往大田中移栽秧苗时,需要在移栽前2d,对秧田喷施浓度为2%的尿素,为秧苗提供送嫁肥,以进一步帮助移栽后的禾苗萌发新的根系。移苗时应该注意不要伤害到秧苗的根系,要轻拔秧苗,这样能够使秧苗在移栽后的较短时间内返青。

1.4合理施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化使用肥料,并根据土地状况、秧苗实际生长情况以及杂草发生情况合理使用除草剂,将杂草除去,保证秧苗能够吸收足够的营养。

1.5科学管水,提高肥料利用率。水稻生长过程中,在水稻水分敏感期以及用药期要实施浅水灌溉,其他生长期都需要实施湿润灌溉,使田地的土壤长期处在富营养化状态,这样可以促进禾苗根系吸收以及生长发育,并且进一步增强水稻的根系活力。

2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2.1加强宣传工作。要大力宣传水稻高产种植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促使种植户的思想观念得到逐步更新,主动变革水稻种植模式。在宣传过程中,推广工作者需要深入田间地头,当面给予种植户帮助,并指导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也可引入现代化宣传技术,以便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范围,例如组建微信群等,向种植户实时传输现代化的种植理念与技术,种植户在生产实践中如果遇到问题,也能够在线咨询技术人员。需注意的是,基层种植户的受教育水平、接收能力不高,应尽量选择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以便促使种植户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提升宣传效果。

2.2构建应用示范户。为加快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步伐,工作人员可引导意愿较为强烈的农户示范应用高产技术,全面引入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之后,鼓励区域内农户现场观摩试验田水稻的生长情况,促使农户能够直观认识到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势,进而增强应用热情。要依托试验田块,详细、生动讲解种植技术要点,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2.3加强推广队伍建设。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快构建高素质的推广队伍,促使技术推广任务得到顺利完成。要大力培训现有推广人员,帮助其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要点等的熟练掌握,进而能向地区农户有效传输。同时,要积极选拔人才,将更多具有丰富经验、较高水平的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到推广队伍一线。水稻种植过程中,种植户要结合地块情况与水稻生长特性,科学开展栽培管理工作,增强水稻植株的长势,进而提高水稻整体产量。

参考文献

[1]黄英.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6,36(04):113.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8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山东地区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种植产区之一,随着国家对农业种植的愈发重视,玉米现代化种植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玉米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但受各方因素影响,玉米产量有下降趋势。因此,如何运用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措施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1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1.1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

随着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可供山东地区选择种植的玉米品种相对较多。但也容易导致种植户在选择种类时出现盲区。部分种植户未能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盲目借鉴其他地区玉米种植经验与种植技术,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出现低产、质量差等情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推广应用的玉米杂交品种有登海701、郑单958、竣单20等。正式种植玉米前,需要对玉米种进行催芽试验,科学分析出芽情况,将得出的分析数据作为后续种植的参照依据,为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提供保障。

1.2合理密植技术

实际种植过程中,玉米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其产量、质量以及抗倒伏性能。合理的密植能够满足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光照而不会被遮挡,使环境具备良好的通透性。植株过密将会导致玉米茎秆过细,抗逆性能降低。建议采用大垄双间种植方式,控制好大行距、小行距以及株距在合理范围内。为保证玉米植株通风良好,可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有效发挥边行优势,且利于对生长期间的玉米植株进行田间管理[1]。

1.3缓控释肥技术

部分玉米种植地区存在竞争力较差、生产效率低的情况,为了有效避免上述不利情况发生,应重视分析玉米生长中的各个环节,针对性施肥,同时促进机械化作业发挥优势,致力于实现玉米的高产以及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玉米施肥环节中,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是进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重要环节,使用缓控释肥料可以在不追肥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利用以及肥效发挥时间,调节土壤中的养分,进而实现增产的目的。对于种植户而言,可以结合种肥分离技术和侧位深施技术,解决施肥量掌握不准的问题,降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一定程度上利于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4玉米浇灌技术

玉米作物在整个生长期中需水较多,但在不同的生长环节,需水量是不同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充足的水分。玉米出苗期需水量不多,此时适当减少用水可以为蹲苗创造良好条件;拔节孕穗期是玉米开始旺盛生长的时期,此时随着气温的升高,叶面蒸腾作用增强,玉米需水量增加;抽雄开花期是玉米对水分需求最高的时期,作为玉米需水的临界期,通常会受到气候干旱的困扰,容易导致减产,此时需要根据缺水程度,及时灌溉;灌浆成熟期与蜡熟期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利于玉米灌浆,籽粒饱满,提高质量。

2高产玉米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1玉米大斑病

作为玉米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害位置位于玉米叶片处,若未得到及时治理,将会转移至苞叶与叶梢位置。通常情况下,玉米大斑病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多个灰色斑点,并随着病情的严重,沿着叶片叶脉逐渐扩散、增多,叶片中心呈现黄褐色。种植地的空气湿度将会加重大斑病的情况,叶片形成大片斑点,并产生霉状物,逐渐扩散感染苞叶和果穗。防治措施包括:①选择抗病害的优良玉米品种。②通过土壤深翻、换茬种植的方式,降低种植地土壤中大斑病病菌的存活率。③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理病叶。④喷施药剂。

2.2玉米纹枯病

该病害属于真菌引起的疾病,患病时玉米叶鞘部分出现黑色纹路,所形成的大面积不规则状云纹将会蔓延至叶片部位。防治纹枯病时应重视对种植地区进行消毒处理,利用一定浓度的升汞溶液浸泡,防止病害扩散。适当进行翻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热空气干热消毒,并配合药剂进行治疗,定期喷施,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决定喷施频率。

2.3玉米粗缩病

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病毒。近年来春玉米种植期间,玉米粗缩病有愈加严重的趋势。该种病害对玉米影响严重,轻者造成玉米减产1/2,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因此,对于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在种子处理上,选择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拌种或包衣。对于出现该病症的地块,可根据情况喷施药剂控制。

2.4玉米蚜虫

主要为害玉米植株的叶片及嫩茎,受到蚜虫侵害的叶片呈现卷缩状,严重时叶片脱落死亡,同时影响玉米的结果期,造成玉米减产以及质量不佳。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啶虫脒2000倍液喷雾防治[2]。

2.5玉米穗虫

主要包括玉米螟虫与棉铃虫,易导致玉米果穗不结实,造成严重减产。可在玉米授粉后,采用“剪花丝”的方法,剪除雌穗顶部花丝进行处理。还可以喷施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1000倍液等控制虫害。综上所述,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推广与应用工作,结合实际种植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风,曲健磊.解析山东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害预防控制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