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硕士论文范例

典型硕士论文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1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论文质量;图书馆学;引文分析法;论文质量评价

1引言

国家有关方面规定,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硕士研究生能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具备达到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1]。这表明合格的硕士学位论文不仅能够考核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它还能够体现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严格把控并评价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引文,一是指引语,二是指参考文献,是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写作论文时,为了解释研究主题的来龙去脉、便于研究开展等的需要,必然会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对研究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就会被作者所引用,引文则是这些被引用的文献资料。它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文献的吸收、消化及创新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引文的质量对论文的质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故而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就不能忽视引文的作用。有鉴于此,文章试图从论文引文与论文效用的角度出发,对2014—2016年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其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引文与论文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以验证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定量分析引文对论文质量的影响;二是从引文和论文效用角度,对图书馆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供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写作论文时参考,并在论文引文方面给予相关参考建议,以期提高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2研究综述

2.1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

一般说来,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论文形式、论文内容以及论文效用,因此,归纳以往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研究,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硕士学位论文形式进行评价的研究。这一类研究主要从论文结构和格式等方面进行评价,如中英文摘要是否具备、篇幅大小、图表格式是否规范、参考文献著录是否规范等。相关研究如翁涛[2]对2006年度的英语翻译类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个案研究,他对硕士学位论文格式和篇幅与提高论文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陈瑜和丘文辉[3]两人也进行过此类研究。从总体上来看,仅从论文形式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的研究并不多,一般是与论文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第二类是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主要是从论文的选题、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内容的创新性、论文价值、论文的学术水平等进行评价。如高耀等[4]以选题与综述、科研能力与基础知识、论文规范性、创新性及论文价值这四项指标评价了工学门类的学术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又如肖华茵[5]以论文选题与文献综述、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来构建评价体系,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江西省高校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质量分析等。目前此类研究数量最多,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体系也比较完善。第三类是硕士学位论文效用评价研究。此类评价主要通过分析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被引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如王传毅[6]等通过分析2013年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对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被核心期刊论文引用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贡献进行了评价。此外如袁?[7]、栾磊祖[8]等人也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过分析。不过就目前来看,此类研究数量很少,且大都从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这一指标出发进行探索。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前国内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主要是从论文内容与形式进行评价,很少有研究者从论文效用的角度开展研究。此外,论文质量评价一般也是采取由同行专家阅读文本对具体内容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观性较强,很少有人从引文的角度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也比较浅显。

2.2基于引文的硕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

从引文角度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研究不在少数,不过,总结以往此类研究,发现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研究目的:其一是通过分析引文以了解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指导以及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此类研究如卢同同[9]利用引文分析法对2010年太原化学化工学院的77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以此了解了该院研究生的文献需求,从而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又如石德万等[10]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引文的分析,指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拓展信息服务新途径等建议。相关研究者还有梁学敏[11]、陈福蓉[12]、刘良璧[13]等人。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此目的而运用引文分析法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其二是对硕士研究生引用参考文献类型进行分析,指出期刊文献利用情况,进而为相关期刊发展提供指导。如程晴晴[14]利用引文分析法对2010—2012年安徽大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作了分析,从毕业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这一角度,对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需求进行了解,进而为图情期刊发展提供参考,等等。有少部分研究是基于此目的进行。并非所有对引文进行分析的研究都只有以上两个研究目的,这只是对于引文分析法运用于硕士学位论文分析的研究而言的。调研引文分析法在非学位论文的应用研究,可以发现,运用引文分析法的研究目的还包括评价论文质量。如贾春海[15]通过引文分析法,发现引文类型对论文质量有所影响,得出国际会议论文及外文期刊论文引用率越高,论文的出现创新性就越强等结论。又如王全金等[16]通过分析科技论文的引文量与其被引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引文量偏少不利于科技论文质量提高的结论。冯保初[17]为完善编辑审稿,对论文参考文献与论文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他得出引文析出时间、引文语种、引文数量和引文载体及其学术层次与论文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将论文引文作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个切入点是可行的等结论,等等。此类研究表明,从引文角度评价论文质量有一定可行性。尽管这些研究大都是对科技论文(期刊论文)等进行引文分析,进而评价此类论文的质量,但就理论上而言,评价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也可以从引文角度进行。可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研究并不多。吴根洲等[18]从引用位置、引用行为、引用功能等方面对70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证文献和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对后续研究做出的学术贡献十分有限。该研究可以算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总而言之,仔细分析现有从引文角度对硕士论文进行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或不够深入全面,或偏于主观定性分析,存在泛泛而谈之嫌,并没有对引文与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关系予以充分、客观的研究。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很少有研究从论文效用角度评价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很少有研究者从引文角度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此外,以往研究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与论文效用之间关系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不过,尽管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引文角度来评价论文质量并不够权威,但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多数引文,尤其是正面引用的引文,是能够反映一篇论文质量的,论文被引用反映了该论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质量较高。有鉴于此,文章通过构建一个由引文形式、引文特征和论文效用等一级指标和相关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试图从引文特征和论文效用的角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图书馆学硕士论文质量进行多元评价,此外还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对引文与论文效用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文章以《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学科专业名称=图书馆学”为检索式,限定学位授予年度为2014年到2016年后进行检索,检得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以2014年到2016年的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是论文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失去研究分析价值;其二是论文数量必须足够适当。由于文章采用引文分析法,需要对引文进行统计分析,故而数据量及可靠性需要有所保证,以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3.2研究方法

文章基于引文分析,从引文形式、特征和论文效用出发,也即以论文引用与被引用情况为出发点,由此构建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通过收集各指标数据,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对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间接测度。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上来说,还有一些引文指标如引文的发表级别、引文作者的声誉等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但由于数据不全、查找不易等原因,此次调研并没有顾及。

4研究结果

4.1引文形式评价

引文形式评价,顾名思义,是对论文引文形式及其规范进行评价。引文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引文形式这一角度也可以对论文形式进行间接评价。尽管范围有所缩小,但同样具备可行性。引文形式评价主要包括对引文编排格式、引文著录格式、引文标注格式进行分析,以下为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形式评价分析结果。

4.1.1引文编排格式

评价引文编排格式主要从引文编排顺序和引文编号格式这两个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如下:

(1)引文编排顺序

引文编排顺序,也即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顺序及其原则。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存在三种引文编排顺序,其一是按文中引用顺序编号,也即顺序编码制,这种编号原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而另外两种编号原则,既不是国家标准所推荐的著者—年份编号制,也不是其衍生物。这两种编号原则分别是按文献类型集中编号和按文献语种集中编号。其中,按文献类型集中编号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按文献类型集中编号,然后再按文献语种编号,如先把引文为期刊论文的集中起来,再按语种编号,先中文期刊后英文期刊等;另一种则是只按文献类型集中编号,中英文混合编号,如先把属于期刊论文的引文集中起来编号,中英文期刊论文再随意编号等。同样,文献语种集中编号也存在相同类别,即分为先按文献语种集中编号,如先中文后英文,再按类型编号,如中文期刊、中文图书等,再英文期刊、英文图书等,以及只按语种集中编号,各语种引文分开著录,不同类型引文随意编号。此外,通过分析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编排顺序发现,不仅各院校所采用的引文编排顺序不同,而且就算是同一院校,不同研究生所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也采用了不同的引文编排顺序,可见当前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编排顺序尚无统一标准,亟需规范。

(2)引文编号格式

引文编号格式是指引文编号形式规范性和内容规范性。2005年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与2015年的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均明确指出,引文编号应采用方括号与阿拉伯数字结合的形式,如[1]表示。但研究发现,图书馆学硕士论文中的引文编号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如有些论文的引文编号没有方括号,直接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形如“1”;有些论文的引文编号虽然存在方括号,但其格式却不规范,以“【1】”表示;另外还存在极个别论文直接没有引文编号,等等。而通过分析引文编号内容的规范性,发现论文中存在一般性失误和原则性失误两种情形。所谓一般性失误是指重复编号或者缺省编号,这里的重复编号如引文编号中已经有文献被编号为[1],但在其后却又出现了编号同为[1]的不同文献,而缺省编号则是在编号[1]的第一篇文献后,跳过了编号[2],直接以[3]编号第二篇文献。所谓原则性失误是指重复编号,这里的“重复编号”与上述不同,是指同一篇文献由于在文中被多次引用,出现在文中不同位置,因为按顺序编号,导致其再次被编号,如文献A已经被编号为[1],但文献A在编号为[29]的文献后又被作者引用了一次,于是其又获得一个编号[30],此类现象则为原则性失误中的重复编号。按国家标准规范,同一文献在文中多次出现,应只给予一个编号,但在引用标识上有所区别,需注明页码,如“...规范的重要性[1]2。...规范的要求[2]。...遵守规范[1]78。”

4.1.2引文著录格式

关于引文著录格式的评价,在仔细对比分析344篇学位论文后,总结出以下两个评价要点:

(1)引文著录项目完整度

引文著录项目完整度,即引文著录项目的完整程度。在国家标准规范中,对引文著录的项目存在明确规定,如专著(非电子资源)的著录项目应包括主要责任者、题名项、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项,其中其他责任者及题名项中部分要素为选择性著录。要求引文著录项目齐全完整,并非只是“按章办事”,更多的是为了确保学术交流互通性,因为引文著录规范的出现,其作用之一就是为了便于学术交流。分析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发现。这些论文在引文著录项目完整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著录项目缺省,如有些论文在引文著录时,缺少文献类型标识项或引文页码项,又如一些论文在著录图书引文时,有些写了出版地,形如“[M].北京:北京出版社.”,有些则没有,形如“[M].北京出版社.”,前者显然符合国家标准。其他还有如连续出版物著录缺少卷号、缺少出版时间等等。目前存在此类问题的论文数目较多。二是著录项目多余,如某些论文在著录学位论文时,已经著录了文献类型标识符,但在其后又以中文表示文献类型,形如“(硕士论文)[D].”或“[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2.”,部分论文有此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引文著录项目完整度存在的问题不局限于以上两大类型,还存在其他问题,如同一论文中,各引文著录项目存在不一致性,即部分以正确格式著录,部分又出现不规范著录现象等等,只是数量较少。由此可以看出部分研究生对引文形式规范并不重视。

(2)引文著录符号规范性

所谓引文著录符号规范性是指引文著录时所采用的标识符号是否符合规范。国家标准规定了参考文献著录时所用的标识符号,如“[]”用于文献序号、文献类型标识、电子资源引用日期以及自拟的信息等。分析344篇论文发现,在引文著录符号方面,这些论文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包括缺少或增加标识符号和标识符号不规范。前者如引文最后缺少“.”,英文文献无文献类型标识符,引文著录项目如题名前加书名号“《》”等;后者如引用页码使用“~”而不是“-”标识起止页码等。尽管此类著录符号的问题并非是主要问题,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论文作者学术研究的严谨度,也应当引起重视。

4.1.3引文标注格式

引文标注格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引文在文中的标注形式,即文中引用标识格式;二是文献注释标注格式,如页下注的格式及其规范。

(1)文中引用标识格式

通过分析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文中引用标识发现,其在论文中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没有文中引用标识,也即通称的引用上标,如“[1]”,极个别论文有此现象;二是有引用上标,但其格式不规范,标准的著录格式如“...规范[1]”,但有部分论文的引用上标却或增、或变化、或减,不符合标准,如“...规范【1】”引用符号不规范,再如“...规范1”没有中括号等;三是有引用上标,且格式正确,大部分论文都达到了这一要求。

(2)文献注释标注格式

引文引用上标的格式规范与其是否采用文献注释格式,也即页下注格式有关,对页下注格式规范性需要加以考虑。而研究分析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后发现,按页下注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无页下注的论文,此类占多数,多达204篇;第二类是有页下注的论文,有140篇,但发现其页下注格式不一,如对于序号,部分论文的页下注序号是以带圈数字表示,部分是直接以数字表示,部分则是以方括号加数字表示。总而言之,引文的标注格式是用来指明论文中具体内容参考何种文献的重要标识,其格式不规范或者缺失引文标注,既不利于其他研究者阅读与考证文献,同时也表明论文作者写作水平和学术道德等可能存在不足,其在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学界对此应予以重视,出台和完善相应规范。

4.2引文特征评价

所谓引文特征评价,是指对引文规模数量、类型、语种等反映引文基本情况的信息进行的评价。文章将引文特征这个一级评价指标细化为三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是引文数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以下是对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引文分析后,统计得出的相应结果。

4.2.1引文数量

引文数量是指一篇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以体现硕士研究生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硕士研究生对文献信息的吸收、消化和借鉴能力,此外,在某种程度上,它还表征了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水平或掌握程度。因而,引文数量的多少,对论文质量可能具有影响,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更好更全面地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在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引文总数为21630篇,平均每篇硕士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为62.878篇。就平均引文引用量来看,与国内其他学科相差不大,但这一数据与国外相关研究所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完成,大概要借鉴并消化10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的数字相比较,其差距较大。这说明从整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文献检索、吸收、利用等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待提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最多的有184篇,但引用最少的却只有23篇,两者差距达8倍,这表明,从局部来看,我国不同高校的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文献检索、吸收、消化以及对研究动态的把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4.2.2引文类型

引文类型,确切的说,是指引文文献载体类型,文章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期刊论文、图书、学位论文、电子资源和其他类型。由于每一种文献类型有其固有的特性,如期刊论文出版周期短、更新速度快,图书系统性强,但编写时间长、对最新科研动态把握不精确,故而,不同的引文类型,其对研究者和论文来说,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类型,有助于把握硕士研究生的阅读动向和规律,进而从引文类型角度,可以对其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表2为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类型统计分析数据。在引文类型中,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引用最多的文献类型是期刊论文,占比达63.44%,其后引用数量由高到低的文献类型依次为电子资源、图书、学位论文、其他类型(如会议论文、报纸)。从表2还可以发现存在57条引文难以区分文献类型,这主要是由于引文著录时缺少相关文献类型标识等引文著录不规范所致。总而言之,就目前来看,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查阅的文献主要还是以期刊论文为主,这是目前各学科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由期刊论文独有的优势所决定的。不过令人吃惊的是,电子资源的引用数量竟然仅次于期刊论文,其中原因值得探讨。会议论文等其他类型的文献引用数量最少,这可能是与获得此类文献存在障碍有很大关系。

4.2.3引文语种

引文语种是指论文参考文献所使用的语言。对引文语种进行分析,可以衡量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吸收、利用外文文献的能力,同时也能反映论文资料的完备性。表3为引文语种统计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引文中的大部分电子资源难以明确区分其语种,故而在此处并未对其进行统计,所以引文语种统计的总引用量为18699篇,而非21630篇。尽管缺少部分数据,但对总体结果而言,其影响并不大。从表3的数据来看,硕士研究生在调研文献时,还是以中文文献居多,中文总引用量有15286篇,占总引文量的81.75%,其篇均引用量为44.436篇。其次是英文文献,总引用量为3356篇,占比17.95%,英文篇均引用量为9.756篇,而其他语种文献引用很少。表中记录仅有57篇其他语种的文献,分析这57篇文献,发现这些文献的引用是由研究主题决定的。如王灏夙的《日本文献资源编目规则演变及发展研究》引用了25篇日本文献,是引用其他语种文献最多的论文,其研究对象就是日本文献资源编目规则,自然会参考大量日本文献。这一组数据表明,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阅读文献时,还是以国内文献为主,反映了硕士研究生掌握的外语语种过于单一,有待加强。

4.3论文效用评价

论文效用评价,即对论文的效用进行分析,也即对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学术价值、关注度等进行评价。文章主要从被引量和下载量两个指标进行衡量,相关结果及分析如以下内容所述。

4.3.1下载量

下载量是指一篇论文被下载的次数,文章中的下载量以中国知网的统计量为依据,即一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中国知网上被其他学者下载的次数。一般来说,下载者下载论文主要是由于该论文在某些方面满足自身研究需求,如论文主题与下载者研究相关。因而,一篇论文下载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论文主题等得到学者关注的程度,也表明论文比较切合研究热度,而论文切合热度,在某种程度上,又能反映其质量或者创新性较高等等。分析论文的下载量,无疑是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论文质量的。此外,由于硕士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的差异,一般只有电子版本,因而,引用硕士学位论文必然先要下载论文,论文下载量与论文引用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基于以上考虑,故此选择论文下载量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以间接测度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表4为论文下载量区间统计分析表,而图1是这些论文的下载量统计散点图。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的总下载量为90349次,平均每篇论文被下载的次数为262.642次,单篇论文下载次数最多达2152次,最小下载量为6次,两者相差约359倍,差距之大,可见一斑。这说明344篇硕士学位论文各自的下载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侧面也反映了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存在部分论文很少人关注。而从论文下载量散点图和论文下载量区间分析表来看,大部分学位论文的下载量在0~500次之间,这一区间的论文有308篇,占总数的89.53%;下载量在500~100次范围内的论文数量相对而言较少,只有27篇;1000次以上的论文数量最少,只有9篇。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的重要凭证,其质量、专业水平、系统性、学术性应该都较一般论文要高,但为何关注的人却存在巨大差距?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4.3.2被引量

被引量是指一篇论文被其他论文所引用的次数,一篇论文被其他论文所引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该论文对于其他论文而言是有用的。而判断论文是否有用,显然就是衡量一篇论文的学术价值,因而被引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一篇论文的学术价值或学术影响力大小,在许多学者看来,一篇论文的被引量多少可以直接反映该论文质量高低。故而分析论文被引量,对于论文质量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图2、图3分别为这些论文的被引量统计散点图和被引量区间分布图。344篇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总被引量为574次,篇均被引量为1.669次,还不足两次,可见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被引量非常低。尽管有个别论文的被引量最高达22次,但分析图2、图3后,可知绝大多数论文的被引量在5次以下。从具体数据来看,有316篇论文被引量不足5次,占总论文数的91.86%,而且其中还有140篇论文的被引量为0次,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被引量普遍低下,由此可见一斑。

5分析与讨论

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法从论文引文与效用角度对论文质量进行间接评价,可以发现,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诸多问题,论文质量受论文引文影响,但两者究竟存在何种关系就目前来看尚不明确,因此,探讨两者之间关系,成为研究所需。文章拟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以上述统计数据,即以形式、内容、效用三个一级指标下各指标的数据为分析基础,对引文特征指标与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之间进行分析。由于文章中形式评价属于定性评价,难以量化,故而最终确定的分析指标为引文规模和论文效用这两个一级指标及其下的10个二级指标,这10个二级指标又分别为单篇引文量、中文引文量、英文引文量、期刊论文引文量、图书引文量、学位论文引文量、其他类型引文量、电子资源引文量、被引量及下载量。其中,论文被引量与下载量为论文效用指标,用以表征论文质量,其余指标为引文特征指标,代表引文特征属性。以这些指标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可以探讨引文特征指标与论文效用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地分析引文与论文质量之间的关系。

5.1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法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是一种利用灰色关联度来量化研究不确定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科学方法[19]。所谓不确定系统,也即灰色系统,是指一个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如经济系统、农业系统、生态系统等,在这些系统中通常包含有许多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但又无法完全确定系统所有的影响因素,便是比较典型的灰色系统。论文质量也是一个灰色系统,其影响因素部分已知,但更多的因素则是不确定的。因而,对灰色关联分析非常适用于论文质量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确定一系列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中主要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并对其与系统发展的关系进行评价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不同序列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具体实现方法是利用灰色关联度顺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次序。随着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推广,灰色关联分析逐渐从早期基于点关联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发展到基于整体或全局视角的广义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从基于接近性测度相似性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发展到分别基于相似性和接近性视角构造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20-21]。相应地,灰色关联度也由最初的灰色关联度(邓氏关联度)发展为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综合关联度、相似关联度、接近关联度、三维关联度等。文章在综合考虑各灰色关联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的情况下,最终决定采用灰色绝对关联度进行分析。以论文效用指标,即被引量和下载量为系统行为特征(即参考序列)来表征论文质量,将引文特征指标如引文量等视为系统行为相关因素(即比较数列),对论文效用指标与引文特征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以灰色绝对关联度为分析依据,关联度越大,表征两者联系越紧密,影响越大,反之越小。文章利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灰色系统研究所开发的灰色建模软件第七版对以上指标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得出各引文特征指标与被引量、下载量之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如表5、表6所示。由表5可得,各引文特征指标对论文被引量的影响力相差较大。就引文类型来看,电子资源引用量与论文被引量关系最为密切,两者呈现较高的相似度;其后依次是期刊论文、图书、学位论文、其他类型文献。而就引文语种来看,中英文引文量与被引量之间的关联度相差较大,中文引文量与被引量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中文引文量与被引量相似程度较高。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中文引文量对被引量的影响较高,就笔者分析,英文引文量普遍过低导致了其与被引量之间的关联度比实际上的关联要小。单篇论文的总引用量与被引量之间的关系较弱,说明引文类型和引文语种与被引量之间的相似程度比引文数量与被引量之间的相似程度要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味提高引文数量并不一定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提升,但丰富引文类型,也即在写作论文过程中综合参考各类文献资料,有助于对主题的把握,使得研究更为客观,进而有助于提升论文质量。而由表6可以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各引文特征指标与下载量之间的关联度相差不大,且均在0.5左右,这表明各引文特征指标对论文下载量的影响程度相当,下载量与引文特征指标的相似程度普遍较弱。而从具体数值来看,与论文下载量关联更密切的引文特征指标是单篇引文量,其后依次是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电子资源等,英文引文量与论文下载量之间的关联最弱。这一现象一方面表明在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引文语种与论文下载量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另一方面也再一次从侧面显示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外文引用率普遍较低的问题。

5.2相关性分析

衡量事物之间,或者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强弱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的过程便是相关性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较为直观简单的是绘制散点图,但其存在不够准确的局限,而要求准确描述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则可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实现,如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Spearman和Kendall’stua-b等级相关系数等。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后,因为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原始变量的分布不作要求,而文章的原始变量及其数据并非都符合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的要求,故文章最终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并结合简单散点图来分析各引文特征指标与被引量、下载量之间以及被引量与下载量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考虑到中英文引文对被引量和下载量的影响差别较大,此处的引文特征指标在原来八个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语种区分,从而演变为十三个指标,以此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结果如表7所示。为形象表示各引文特征与被引量和下载量的关系,但又限于篇幅,故文章只列举了与被引量和下载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几个指标(英文引文量、图书引用量。由上述图表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一是论文被引量与下载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高达0.643,而这与论文利用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参考引用文献必然是在阅读该文献资料之后的行为。二是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均与英文引文量、英文期刊论文引用量、电子资源引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论文引用英文引文、英文期刊论文和电子资源越多,其被引量与下载量会相应提高。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引用英文或者外文期刊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研究立足于国际视野,对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有充分了解,也说明了作者所查询的资料较为完备,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论文质量较高,其利用率和关注度也就较高;另一方面,电子资源往往包含一些比较新颖的,与时事、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等密切关联的信息,引用此类资源,往往表明研究者对于学科热点等把握较为准确。电子资源的学术价值在近年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在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对于电子资源的引用量从整体上来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总而言之,电子资源对于提升论文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三是图书引用量与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一篇论文的图书引用量越多,尤其是中文图书引用越多,该论文的被引量、下载量有可能会有所下降。这一点与一般认为的引用图书有助于论文质量提升的说法相反。笔者仔细分析其原因发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引用图书较多的论文多为对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所引用的图书多为古籍等历史性文献资料,非直接相关的研究者很少利用其论文,导致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都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分析。不过从整体来看,尽管图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基础性,但正因为如此,其在论文中的引用一般是出于构建基础理论的需要,对论文创新性等质量关键指标的影响较弱,加之图书由于出版周期较长,信息及学术动态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故而对论文整体质量的提升作用不大。此外笔者认为,由于图书的内容一般较多,而硕士研究生撰写论文时间有限,在某种程度上阅读图书会分散硕士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进而对论文质量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另外,研究分析还发现引文数量与下载量、被引量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17、0.02,两者几乎不相关。这说明引文数量的多少无法作为论文质量评价的指标,两者关系不大。尽管引文量多能表征论文作者参考阅读文献量大,吸收消化文献能力强,但是其论文质量是否较高还值得商榷,因此,一味追求引文数量并不可取,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应择优选取。从图表来看,中文期刊论文似乎对于提升论文质量的帮助并不大,但这绝不能说中文期刊论文对于论文质量毫无意义。相反,中文期刊论文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引用最多的文献类型就是中文期刊论文。期刊论文由于出版周期短,新颖度大,能及时把握反映最新研究动态等特点,作为论文参考的主要资料,是论文写作与研究进行的重要条件。得到硕士研究生的普遍且大量引用,再观之学位论文,研究发现,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被引量、下载量相关性不大,高被引或高下载量的论文的学位论文引用量有高有低,低被引或低下载量的论文的学位论文引用量同样或高或低。学位论文的引用能表征一篇学位论文与其他学位论文的继承性和相关性,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保证研究创新的同时,加强其学术继承性,深入研究某一主题。依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均与英文引文量、英文期刊论文引用量、电子资源引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中文图书引用量与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余如引文数量、中文期刊论文引用量等与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几乎无关。此外,在当前,普遍认为论文被引量与下载量与论文质量成正相关关系。由此进行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以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硕士论文质量间接测度结果如表8所示,限于篇幅,只列举了质量间接测度排名前20的论文及其相关数据。

6结语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2

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现象日趋严重。很多论文的选题偏离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实践性不强,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不少论文也存在概念混论、思路不清、随意堆砌材料等突出现象。而且,很多学位论文在摘要和文献综述的撰写上不够严谨,在参考文献和注释方面也不规范。

关键词:

教育硕士;小学教育;论文选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自1996年设立以来,以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为主要招收对象,为中小学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2009年,教育部增设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学制为两年,开设专业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以及简称为“小教专业”)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类型之一。目前,小教专业教育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已经超过50所高校具备小教专业研究生培养资格,每年招生超过1000人。与此同时,小教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现象日趋严重。本文选取近三年来20所高师院校的200篇小教专业学位论文,从选题、逻辑和基本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比较、剖析,探寻当前小教专业学位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论文指导有所助益。

一、论文选题的偏差

选题是论文撰写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的质量。小教专业教育硕士是专业型学位,而非学术型学位,其对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也有不同于具有学术型特征的教育学硕士学位。1996年6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了《关于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密切联系实际,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办法,对论文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但纵观近些年小教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来看,有不少偏离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实践指向不强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他们一线教学工作经验不足,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缺乏深入思考,问题意识也比较匮乏,往往很难独立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于是,从所阅读的有限文献资料中去选择一个大而化之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就成为他们最便宜的选择,如“家校合作新探”“小学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小学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课堂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个性化教学的模式建构研究”等等。这类题目在小教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所占比重较大。其实,类似选题,已有文献丰富,只要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研究成果,花些删减拼装功夫就能成文。由于该类选题没有从研究者的实践感受出发,不是基于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内容多充斥着人云亦云的空泛概念和理论说教。此类学位论文无益于研究者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与反思,不适合作为对小教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

(二)题目过于宽泛

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如果过于宽泛,内容上就很难深入。对实践性较强的小教专业研究生而言,宜从教育实践的具体问题着手选题,使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内容聚焦。当前一些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大题小做”的现象,其设的筐子比较大,可以随意往里填装内容,拼凑起来比较方便,但很难有创新点。有一篇学位论文题目为“农村民办中小学现状研究”。根据这一选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涉及农村民办中小学的教学现状、学校管理、师资、经费等等方面,而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单独作为论文的题目加以研究。对于小教专业来说,此类选题范围过大,内容宽泛,研究的指向性不明确。也有些论文,为了缩小或限定研究的范围,常常给标题扣上一个理论的帽子,如“人本主义视野下……”“生本理念下……”“师生平等理念下”“德智和谐理念下……”等等。其实,认真分析这些论文的实际内容来看,这些“帽子”是多余的,仅仅是一个装饰而已,去掉这些“理论”“理念”和“视角”,也不会影响对论文的整体阅读。而且经过一番修饰后,填充一些空泛的理论后,原本清晰、明确的研究主题反而变得模糊,论文真正的问题被掩盖了。

(三)选题的专业针对性不强

小教专业教育硕士以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小学教育”是该专业学位最重要的规定性。倘若顾及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需要,论文选题应尽可能围绕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进行课堂观察和调查,开展深入研究。但近几年,有一些论文选题偏离了小学教育范围,选择了家庭教育、中等教育甚至职业教育等领域。如“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中学习建议板块的评价”“初中历史学案教学的探析”“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制度研究”“高三学困生原因探析及转化的个案研究”“高中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等等。其实,当前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矛盾和困惑,适合小教研究生选择的课题几乎俯拾即是。若弃之不顾,而跨界研究,则违背了小教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与目标,也无益于研究生毕业后作为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近些年,也有不少研究生“扬短避长”,忽视自己的学科背景和实践经验,选择中外课程标准比较、民国教科书等领域开展研究,此类题目如“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民国教科书插图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与开明国语本内容比较研究”。其实,此类选题学术性比较强,更适合学术型的教育学硕士来研究,而不适合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实际上,一些小教专业研究生选择此类题目,往往也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是为了迁就导师的研究领域或专业特长,甚至是导师硬塞给自己的。

二、论文的逻辑混乱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的呈现。一篇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除了要科学合理的选题之外,还需进行清晰、逻辑的论证。严谨、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应该概念准确,思路清晰,材料可靠,内容连贯,角度一致,切忌互相交叉、互相包含。近些年小教专业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堆砌材料、论据不足、论证乏力和概念混乱等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论文存在概念混论、思路不清、随意堆砌材料等突出现象。

(一)概念混乱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构成逻辑的基本要素。倘若学位论文中基本概念混乱不堪,各种混淆与误解就会丛生。在很多小教专业学位论文中,概念混乱现象较突出,造成论证缺乏严谨性,降低了论文的学理性和学术性。

1.自相矛盾

学位论文的呈现与组织要体现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其中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是逻辑思维的重要规律。所谓同一律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如,在一篇题为《小学家校合作的负效应及规避策略研究》一文中,概念前后不一致,将“家校合作的负效应”与“家校不当合作存在的问题”混为一谈。其实,在很多学位论文中,经常出现作者在分析和讨论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前后所指不同一,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2.指代不强

概念混乱现象还表现为有些论文总是大而化之地随意使用一些概念,而不究其是否妥切。譬如,很多学位论文中喜欢探讨“***的性质”,但是又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独特认识,因此只好笼统套用一些譬如“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等等一些笼统的概念;有些研究生在阐述管理与教学原则的时候,也经常随意地搬用“民主化”“师生平等”“教育性”等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造成论文内容空泛,充斥着大量看似正确、实则空洞的学术套话。

3.随意捏造

有些论文刻意追求创新,生硬地拼凑、捏造了一些无法共通理解的词汇。如,有一篇学位论文在论述民俗文化的特性时,将其概括为“类型性”“扩步性”“轨范性”等。很显然,此类概念是违背语法规则的臆造概念,非但不能给论文增添创新色彩,反而会给读者制造很大的阅读障碍,使读者很难顺畅、自然的理解作者所要论述的内容。应该指出,概念的创新是对原有概念内涵的改变和发展,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生活、经验、感受基础之上的,必须具有可理解性。

(二)思路不清

学位论文思路清晰与否最突出的表现在论文的各级标题上。一般来说,论文各级标题设置的依据必须和论文内容的展开顺序相一致,小标题要在论文总标题的统摄之下,为上一级标题服务。好的论文标题要彼此呼应、工整对仗、浑然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并列、或递进,切忌互相交叉、彼此包含。小标题的互相包含或交叉是小教专业硕士论文结构混论最典型的体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通病。大标题与小标题取舍随意、混乱的现象在小教专业教育硕士论文中非常普遍。很多研究生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大多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总体的思路,或者受相关资料多寡的束缚,对所研究的内容缺乏一个整体上的筹划,对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2]

(三)论据不妥

论文写作中,为了确立论题的真实性,需要研究者提出可信的事实和依据,并对所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条理清晰的分析与论证。证据不足,则观点无所依靠,无以成立。当前小教专业学位论文中,论据不妥导致论证乏力的现象也很多。

1.用未经证实的假设作为论据

在论文写作中,有一些人随意用一些看似正确而没有被证实的假设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如,在一篇题为“小学初任教师课堂管理的叙事研究”的论文中,作者在分析影响小学教师课堂管理的因素时,将学生课堂纪律较差的现象归因于家长的学历层次比较低:A教师任教班级有70%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仅有一名学生家长是研究生。在人们的日常思维中,家长的学历与儿童遵守纪律之间似乎是正相关的,家长学历越高,孩子课堂纪律就越好。然而,这或许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刻板印象”,是未经证实的假设。即使有研究者进行过相关研究,研究者也并没有在文中进行相应的注解。在不少论文中,研究者经常妄下论断,把需要证明的假设当成了可以直接引用的证据,走向了研究中的主观主义。这种错误倾向是学位论文写作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的。

2.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作为论据

很多小教专业教育硕士在撰写论文时,缺乏证据意识,不愿意费力去寻求一些原始资料和可靠的证据来支撑所表达的观点,而是以主观的想象来代替事实,以应然代替实然,来展开论文的分析与论证。如在一篇《1933年中华书局<小学国语>性别角色研究》论文中,作者分析了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儿童性别角色产生的“影响”:“对男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潜在影响男性从事家务的积极性,有利于男性职业角色的发展,三是容易形成男性的优越感……对女性的影响体现在:一是潜在培养女性贤妻良母型的家庭角色,二是不利于女性职业角色的发展,三是容易形成对女性的歧视”。作者分析的这些所谓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吗?如果是,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发现的?通读全文,作者其实并没有交代,也没有其他相关史料来佐证,作者更不可能穿越历史去开展调查研究。因而,这样的论据只能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虽然这种想象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毕竟不能代替历史的真实,不可以作为论据直接加以使用。

三、基本规范的缺失

(一)摘要、关键词不严谨

1.摘要不周全

摘要是对学位论文的一个简要介绍,它位于学位论文正文之前,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有导引、检索功能。摘要要求客观、真实、全面、精炼地反映论文主题内容,以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论文内容有整体认知。目前,很多小教专业学位论文摘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摘要信息偏颇、重复。很多论文常常只陈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而没有涉及研究结论,或者只有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而没有提及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造成摘要信息不完整;另外,还有很多研究者不注重对论文内容进行概括和凝练,而是简单重复正文中某些部分的语言,这样的摘要信息价值低,其涵盖性也不强。第二,表述方式不恰当。学位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凝缩,需要客观、准确、忠实地展现论文的主题内容,而不少论文常常出现“本文”“作者”“本人”“我们”等以第一人称语气的陈述方式,甚至出现“本研究第一次提出了……”“本文认真分析”“本课题创造性地……”等这些自我评价性的语言。第三,摘要内容缺乏逻辑。有相当多小教专业的学位论文的摘要,是粗略地从论文中抽取一些标题和句子,简单拼凑和堆积而成,并不是按内容逻辑关联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概括。

2.关键词不突出

学位论文的关键词是对学位论文基本主题、核心内容和主要概念的集中体现。[3]论文呈现关键词的目的是为检索文献提供依据,读者通过对关键词的搜索即可找到相关内容的研究文献。当前小教专业学位论文中,关键词撰写中最常见问题有:第一,关键词漏选或泛选。在选择论文的关键词时,一定要使所选的关键词在概念上与论文的主题内容相符,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当前小教专业学位论文中,关键词漏选现象较为常见,泛选现象更普遍,很多论文选择了与主体内容相关度不大的词或词组,将那些没有参考价值的概念抽取出来。第二,关键词不是词或词组,而是短语甚至句子。有不少研究者没有真正领会关键词的意蕴,将一些带有修饰成分的短语或句子作为关键词。第三,关键词不“关键”。有些研究生习惯性地将论文标题中的词汇拆解后,即作为论文的关键词,囊括了很多没有检索意义的通用词,如“分析”“研究”“影响”“问题”“建议”等。这些词汇不是标识论文的核心词汇,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搜索,也很难准确、有效地搜集到相关文献。

(二)文献综述不规范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从当前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来看,文献综述撰写不规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1.文献综述结构不完整

当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结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只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罗列和堆积,却没有进行一定的分析、比较和归类,更没有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第二,只是阐明了已有研究的特色和成就,却没有指出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或者没有交代本研究的假设和侧重点。

2.文献综述内容有遗漏

文献综述要全面反映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现状,既考虑该研究领域早期的关键文献,也应涉及该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当前小教专业学位论文中,文献综述最大问题是很多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把握不够全面,遗漏了重要文献:有些往往只是反映了早期的研究而没有考虑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只有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而对国外研究进展没有涉及;或者对期刊论文中相关研究介绍的较多,而对专著、历史文献以及原始档案中等第一手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比较少。

3.文献综述重心偏离

文献综述既要全面,同时也要有侧重和针对性,是对与核心内容和主题紧密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当前也有很多教育硕士论文不是仅仅围绕核心问题进行综述,而是面面俱到,对一些的问题也进行综述,冲淡了文献综述的重点和关键部分。

(三)参考文献不规范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4]研究者在选题论证、调查研究时,经常需要借鉴参考一些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动态,避免重复性研究。[5]可以说,高质量的参考文献也能反映出作者良好的治学的基本态度,透视出研究者开阔的研究视野。从当前小教专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来看,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

1.数量过少

有些小教专业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过少,很多重要文献没有涵盖进来,表明作者研究视野比较狭窄,不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者缺乏文献检索的正确方法,没能检索到相关研究文献;也可能是作者根本没有在文献检索方面下功夫,敷衍了事,缺乏认真和严谨的研究态度。

2.质量不高

有些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随意地引用,所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具权威性,甚至是第二手、第三手的文献。也有很多小教专业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过度依赖期刊论文(很多是非主流的期刊),而较少引用著作,文献质量不高,大大降低了学位论文的品质。

3.随意罗列

学位论文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应只限于作者亲自检索、查阅和引用过的原始文献。但事实上,有不少小教专业研究生将一些自己没有阅读、对论文写作也没有帮助的文献随意罗列进来,冒充“学问”,以显示占有的资料很全面。在很多论文中,参考文献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著作类、期刊类、学位论文类等不同类别的文献交杂在一起,混乱不堪。

作者:吉标 车丽娜 张莉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2]马来平.人文社科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逻辑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30-35.

[3]杨昌勇.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94-204.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原型驱动;文化创意;过程模型

1原型概念解析

原型,英文原作“Archetype”,意为原始方式、原始模型。两千多年前由心理学家最先开始对原型理论研究,现在文学、人类学、语言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因受时代背景和学科特征的影响,设计领域的原型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本文在现存原型理论基础上对文化创意原型细化与扩展。

1.1文化创意原型

文化创意领域的原型是指对设计活动具有启发作用的灵感来源,最先由湖南大学易军副教授(2014年)提出,主要参照认知心理学和荣格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并结合文学、艺术和建筑等应用研究进行阐述[1],本研究以此为根本并借鉴文学评论原型概念,对其内容作具体说明。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来说,文化创意原型是传统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集体经验,被遗传下的经验范式无形中影响着后辈们的生活,基于传统文化的原型设计较容易激起特定人群的集体潜意识,继而激发人们深层次的情感产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原型作为区域文化的典范,拥有此区域文化的绝大部分特征,是人们被问及该地域文化时,最先联想到的事物。在对某区域文化创意设计时,围绕其文化原型的创意较容易被认同。基于文学领域的原型研究认为,器具、建筑、服装服饰、平面艺术、民风民俗、工艺技法等均属于原型的表现形式;文化创意原型的研究不仅限于事物本身,还包括背景信息、工艺流程、创作主题、形式规律、操作方式等,以上内容都可成为创意来源。由此可见,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意来源较以前更为丰富。

1.2文化创意原型特征

创意原型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典型代表,是一类具备共同文化特征的事物的概括性表征。原型特征则是范畴的最小单元,并具有范畴客体的绝大部分特征及最典型共有特征。产品设计相关的原型研究涉及其配色、纹饰、形状、构造、功能、使用方式等等,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进一步将原型特征分为非物质特征(行为层和精神层)和物质特征(外观层),具体内容见图1。

1.3文化创意原型表现形式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共同组成了文化,原型则是地域文化的典范,能反映出该地域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认知观念等,但只有依托于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被人们把握和理解,进而反映无形的文化于人们生活的任何领域[3]。作为文化代表的原型,其存在形式丰富多彩,可能是宏观事物,也可能是非物质的认知理念和思维模式。参照文学领域相关研究认为,背景信息、工艺流程、创作主题、灵感来源、形式规律、操作方式、音乐背景、传承形式、历史发展等都应归于创意原型的研究范畴,这样才能多维度了解文化原型。另外,除了具体器具,建筑、服装服饰、平面艺术、民风民俗、工艺技法、文艺表演、传统观念等也均属于原型的表现形式。

1.4文化创意原型的特点分析

创意原型是某一地域先辈们的历史经验的积淀,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概括表征,它存储于人们的长时记忆中。可见原型具有地域性、典型性和相对稳定性三个特点。1)地域性。“橘生淮南”寓意环境的改变致使事物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两个不同地域的人,由于从小接触的教育和文化不同,其成长路径和眼界会有明显差异,与此同时逐渐塑造出不同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认知等,而这两种不同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认知又分别构成了两种有一定差异性的区域文化,因而作为文化的外在表征的原型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别。2)典型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典型成员是高频率、快速显现在人们脑海中的范畴成员,其中原型位居第一,为最典型代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比较容易想到某类事物中的代表事物,比如说到“水果”,绝大部分人会想到苹果,其次比较多被想到的依次是香蕉、梨、橘子等,可见苹果是水果范畴的原型。在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只有选取该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才会被人们熟知和认可,进而获得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3)相对稳定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李泽厚“积淀说”认为,原型不是个体发展起来的,而是像基因一样遗传的产物,具有稳定性,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变”、“变异”,原型同样与环境、时代、科技等要素有关联,这些因素会使原型自身和人们对原型的认识产生未知和不可控的改变,因此认为原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2原型驱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

易军的原型理论指出,原型对于创意问题的解决可由“原型启发”和“原型匹配”共同完成,其中原型启发发生在创意生成阶段,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原型匹配发生于创意检测阶段,为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并为设计师改进和细化方案提出意见,具体关系模型见图2。

2.1原型启发

创意问题的解决可通过灵感闪现和原型类比,但是只有长时间高度专注于某工作的人才有灵感瞬间出现的可能,这对设计师本身的设计能力要求也相当高,而原型类比则是设计师对原型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借助自己的设计经验和市场调研结果获得启示,相对前者更加可行和快速,也是设计师们比较常用的启发形式,为本研究的重点。原型启发可分成两个信息加工阶段,即原型激活和关键信息利用[4]。“原型激活”是设计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某区域文化的基础上,选取某一文化典范为创意原型。然后将原型从外在层、中间层和内在层分别列出其特征,并与设计目标特征匹配,进而筛选出两者有关联性并具有设计延展性的原型特征,这阶段为“寻求关键启发信息”。其中原型特征包括外观形态、纹饰图案、配色方案、结构形态,以及工艺流程、创作主题、灵感来源、形式规律、操作方式、音乐背景、文化意境、情感体验等内容。进而借助创意手法对原型特征进行解构和重组,以获得新的创意形态,这一阶段则属于“关键启发信息的控制加工”,具体见图3。

2.2原型匹配

认知心理学关于原型匹配的研究指出,原型是某一范畴客体的典型代表,具有该范畴的绝大部分特征和所有共同特征,所以可借助模式识别(原型匹配)来判断某客体与指定范畴类型的关系,即将其与该范畴的原型进行匹配并分析关联度。在具体原型匹配时,是将客体分解成一个个特征属性,并将这些特征属性分别与原型的进行比对,若存在近似匹配时,此客体就会被识别为指定范畴的客体。对于创意活动,原型匹配发生在创意生成后,即设计者已有设计灵感,将创意的特征属性分别从三个层次与原型的特征属性进行比对,见图4。当设计创意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时,创意与原型的匹配即会成功,具体表现为设计创意与原型存在一个以上的特性近似匹配。需要注意的是,特征匹配可能发生于文化创意设计的多个设计阶段,包括草图绘制、三维模型构建、实体模型制作、小批量试制等。当两者匹配失败时,须再次进行原型选取、草图绘制、特征分析等,甚至是模型构建、实体模型制作等。

3原型驱动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案例

此次设计实践选取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长沙窑为主题,并对长沙窑文化感兴趣的6位典型游客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人们对长沙窑的认知情况,以及喜欢的文化元素和设计类别。整理调研数据选取青釉绿彩执壶为设计原型,厨房调味瓶为设计目标。将厨房调味瓶与长沙窑青釉绿彩执壶从文化的三个层次进行特性关联和匹配分析,得出形态、结构、纹饰、使用功能、操作方式等要素与调味瓶有关联,具体应用的内容包括执壶的壶身、把手、壶嘴的形态,纹饰的图案形状与色彩,以及釉下彩加工工艺,考虑到调味瓶的功能特征,方案在执壶形态基础上加上木质壶盖。最终方案样品效果如图5。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能用、有用”的阶段,转而寻求精神满足[5],而基于原型驱动产生的设计创意将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6],这将为改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作出一定贡献,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易军.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论文,2014.

[2]吕钊.基于面料肌理视觉效应与生态特征的现代服装设计的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王芳.原型驱动的湖湘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5]杨阳,肖狄虎.基于情感体验的岳麓书院创意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5,37(4):57-74.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学位论文;存在问题;改进路径

会计专业硕士(以下简称MPAcc)自2009年开始招收以来,由于培养理念、学生指导方式以及培养时间的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社会广泛青睐,学生招生规模也因此急剧扩大。但由此也带来学生指导上的困难,特别是学生毕业学位论文的创作方面。根据MPAcc最新培养方案,学位论文一般为研究报告、案例论文与案例分析报告。因此,分析案例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路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案例研究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

(一)培养方案中规定MPAcc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与案例学习、研究与开发活动。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学生取得相应学分,提高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并且毕业论文类型一般要求应采用案例分析、调研(调查)报告、专题研究、组织(管理)诊断等。鼓励学位论文选题与实习实践、案例开发内容相关。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案例研究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MPAcc毕业学位论文要求也有相关规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遵循“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指导原则。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会计实务,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会计硕士人才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格局。

(三)专业学位论文,需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已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综合运用会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会计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二、会计专业硕士案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案例剖析不深,理论与实务。“两张皮”理论与实务导致案例“两张皮”脱节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于案例论文研究中,无法根据所学理论的指引去关注要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证据。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单一,导致案例偏离理论或者找不到理论的踪影,将会计理论基础当作案例中的摆设。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硕士的学制较短导致缺乏理论修养,案例数据搜集大多来源于网络二手市场,数据不可靠。MPAcc更侧重案例法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运用没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输入为主,没有激发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能力,案例分析不深入,有时只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没有引导学生去发掘掌握分析方法。博士研究生学制4-5年的训练尚且不能具备完全独立的科研能力,目前我国的专业硕士一般学制2.5或者2年,时间上的限制,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理论修养。学习时间有限、课程的设计又存在重复现象,类似课程的开设加大了学习负担,没有提高学习效率。专业硕士学生存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授课模式不同,培养出的学生却没有明显的区分,导致总体对专业硕士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降低了要求,没有扎实、系统的理论体系,案例研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终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偏向学术型,但又因为时间限制,没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习的系统和深入。

(二)自我调查案例与数据保密的权衡。自我调查案例研究能够获取一手数据,但是由于学生的综合实践分析能力薄弱,大多数MPAcc专业学生是应届毕业生,社会工作实践经历匮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主观能动性以及科研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公司的运行方式与管理体制并不了解,分析的案例与实际脱轨。学校对于自我调查案奖励程度不足,仍然以国内外过去的经典案例为教学主要内容。在进行案例论文研究时,还存在另一种情形,大多数案例发生后的过程解决方案是商业秘密,存在行业间的竞争关系,并不希望公开披露供外界分析研究。自我调查案例代表性不足,数据商业机密又会阻碍案例的研究,二者如何在案例研究中进行取舍是问题所在。

(三)负面研究与自我保护。案例分析大类分为经营成功的经验分享以及经营失败的教训启示,供以后借鉴学习。在进行负面研究时往往会出现枪打出头鸟,少数服从多数等现象,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那些少数人手中。在进行案例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从表象中看到了本质,由于处理的方法不恰当,反而遭受到外界的攻击,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比如中国广州鸿茅药酒事件,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帖子传达了谭秦东对鸿茅药酒的作用的个人观点,这是对企业经营产品质量的负面信息传达,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例如向相关部门举报自己检查发现的问题。最终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该事件导致跨省抓捕的广州医生谭秦东遭遇了97天的牢狱之灾,对其个人影响深远。2019年12月26日中国中药协会致歉公告,由于鸿茅药酒事件,撤销对鸿茅药酒的表彰。反映了当时质疑的言论并非造谣,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导致当事人以及案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进行案例研究过程中,矛盾冲突无处不在。

(四)研究主题与研究对象不吻合,新颖、典型性不足。专业硕士案例论文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呈现结果。由于实习实践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一些学生没有实习经验,选择的主题与后期进行论文撰写过程中搜集到的具体企业不符,或者是关联性不强,无法直接获取数据,只是截取一些二手数据,研究主题与研究案例脱离,论文就不够深入,论文质量不高,并不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符合MPAcc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但是案例教学比重仍然较低,优质案例缺乏。对综合性多案例研究较多,单案例研究较少。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为成本问题,选择采用自行开发的质量不高的案例,没有加大案例开发的资金、时间投入。案例分类不明确,对问题分析没有针对性。盲目追随热点话题,案例论文的选题缺乏个性,重复度较高,案例选择单一导致羊群效应撞车现象,热点案例过分扎堆。近3年将目光过多投向混改并购方向。另外一种情况是话题陈旧,反复写经典案例,缺乏创新性,经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过多关注前人研究过的概念,反映出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认知匮乏。例如盈余管理话题,2019年硕士论文将近600篇包含该关键词。

三、MPAcc案例论文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两个方向寻求解决方案,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在知识传授方面,加强院校师资力量,通过对老师的在职培训与离职深造,扩大青年教师与国外知名商学院交流机会,注入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的教学技能。严格要求学生的课程考核内容和毕业设计,重点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相关协会激发学生参加相关证书考试和知识竞赛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程设置,扩展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习方面,有力解决学生实习公司分散问题,对实践活动的应付心理,统一化管理学生的实习基地,真正将校企合作模式用到实处,与对口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高质量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将毕业论文与实习经历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从而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更好的发现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应社会的需求。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从案例论文中让学生更专业。课堂上与课外引进与时俱进的优秀案例让学生去思考,要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才达到设置相关毕业要求。

(二)加深自我调查。加强自我调查案例研究占比,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本科后期加入社会实践环节,在进入职场或者专硕的学习都有利处。MPAcc加强实践创新锻炼,实习的过程中深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做财务,整个财务管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理论框架,能够通过实习得到解决。想要突破数据保密的弊端,转向自行开发案例需要具备相应的研发团队,自我开发的案例具备相应的时代背景,具有时代性,很多经典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需要给予教师一定比例的兼职时间,培养懂案例教学又懂案例开发的人才,支持和鼓励师生自我调查案例的开发与研究分析,加大奖励力度。如果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在运用自我调查案例教学时,能够对案例分析得更清晰全面,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为毕业案例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培养案例研究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案例研究之前,需要分析研究提出的问题,会对研究的企业造成的影响,不能盲目进行发表所谓的正当言论,要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导师或者更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价。正如提到的鸿茅药酒事件,医生在发现鸿茅药酒存在问题时,借助专业监督检验机构,出具有说服力的报告,最终的影响力和后果也会截然不同,处理问题需要冷静思考,做到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把问题解决掉。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5

关键词:信用社;内部审计;审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进程加快,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金融监管趋严、银行间竞争加剧、互联网金融冲击、金融创新等形势下,内部审计也显现出难以适应新要求、新变化的情形,改进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实现内审增值功能势在必行。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内部审计受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重业务、轻管理”情况,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虽然按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配足了人员,但存在人才结构失衡、专业能力胜任不强等问题;二是内部审计长期规划内容不明确。

(二)县级行社自主性差、审计重点不突出。市县级农信法人机构是内部审计主体,在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着基础作用,但部分机构审计部门主要以落实上级审计任务为主,未能从自身发展需求、重点业务、高风险领域等角度考虑开展自主性审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审计重点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市县级行社自身“免疫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三)审计方案更新不足、难以识别新风险。审计工作方案是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现场审计的重要依据,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方案开展工作,其中审计工作方案检查内容起到了风险识别作用,对审计效果有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新业务的出现,新的审计方案往往是在以前方案基础上进行修改、更新、增加内容等方式制定出来,这样制定的审计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原有业务已更新,风险点已改变,但方案内容未跟着更新;二是新业务的出现,审计工作方案未包含新业务带来的风险点或涵盖不全面,造成审计人员出现不适应或难以识别新业务带来的风险。

(四)审计系统作用被忽视,工作效率低。审计系统开发和运行实现了从海量业务数据中筛选异常交易的智能化,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审计过程中,部分审计组往往会忽略掉这些系统的运用,仍以手工翻阅资料为主,使得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其主要原因:一是相关人员对审计系统运用不熟练,对其功能不了解;二是审计系统功能尚不满足部分业务审计需求。

(五)审计成果运用不佳,增值观念不强。银监会2016年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以及审计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审计发现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为完善内控制度、堵塞漏洞提供建议;二是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风险,给予风险提示,使得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失。现阶段,部分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仍以查错纠弊、合规性为主,尚未形成以风险为导向审计体系,对内控制度、风险状况关注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审计建议针对性较差、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二是问题整改只是针对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整改,未能从意识、制度、人员、机制、流程、监管等深层次查找原因,未能识别出新风险或者制度漏洞,造成了部分常见问题屡查屡犯,审计成效不明显;三是整改标准不统一,消弱了整改的严肃性,如同样的问题,由于整改难度大,大部分被审单位对责任人进行问责,仍归为未整改问题,但也不乏部分单位将其归类为无法整改,对责任人问责视同整改;四是对于整改验收之后,未整改完成的问题缺少后续整改督导。

(六)内部审计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内审人员工作积极性差。部分行社虽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但存在目标导向不合理、部分考核内容不属于内部审计工作范畴、考核办法难以落实等问题,且存在最终考核结果与实际贡献大小不符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审计工作不像存款、收贷收息等指标易于量化,有的行社默认重要问题和一般问题的分值等同,简单以检查出的问题笔数、金额作为发现问题考核指标而不关心问题的性质,导致内审人员更愿意暴露一般性问题,而忽视重要问题。二是部分行社将问题整改率作为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内容,混淆了问题整改主体,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应由被查部门负责整改。三是有的行社制定的考核办法难以操作,以致于考核流于形式,难以服众。四是有的行社虽然制定了考核办法,但实际上并未实行。

二、内部审计改进措施

(一)转变审计理念,关注重大风险。首先,认识审计增值功能,提高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增加内部审计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是改变市县级法人行社高管认为审计是浪费资源而不产生效益传统理解,内部审计不仅仅具有查错纠弊、事后监督功能,更重要的是增加企业价值。二是通过选拔培养一批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才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解决市县法人行社普遍存在的内审人员人才结构失衡、专业胜任能力不强的问题。三是管理层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从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出发,提出审计项目,让审计人员明白内审工作意义就是为领导提供真实信息,提供建议,拿出真正的业绩,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使得领导满意,被审计对象满意,改变审计不受重视局面,使得审计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其次,编制内部审计长期规划,重视农村信用社重点业务、高风险领域的审计。一是加强对信贷业务风险审计,关注贷款集中度、借款人和担保人资格能力、防范信贷资金投入“两高一剩”行业、资产质量等风险,促进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实现对客户区别定价,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二是关注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三是理财及投融资业务风险。

(二)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氛围。改变原有审计信息传达不畅,难以传达到基层一般员工情况,在市县级法人农信机构内发行审计期刊,选择典型案例从问题描述、性质、风险、整改等情况深入分析,使得基层职工明白平时注意不到或习以为常的行为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起到人人注意风险防控的作用。

(三)制定科学审计方案,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审计方案前,广泛收集因业务发展、监管新要求、新业务、重点业务、高风险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一是充分利用审计系统等非现场审计提供的线索;二是集中讨论审计方案的科学性;三是根据以前审计结果或者接受外部审计情况,充实审计方案。

(四)转变审计思维,增加审计方式、手段,提高审计效率。首先,完善审计系统功能,提高审计科技含量。一是随着农村信用社各种信息系统建立,审计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电子数据,审计系统的应用不但避免了手工审计带来的随意性,还使得审计底稿记录、取证实现了电子化,给审计人员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二是审计系统的运用使得非现场审计更好的发挥作用,使得各项业务信息连续检测得以实现,为现场审计提供了重要线索,形成“非现场全业务数据连续检测、现场精准重点审计”模式。其次,增加大数据思维在审计中运用,重点在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关联企业担保、担保圈风险审计。隐性关联企业贷款从单个贷款资料上很难发现,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广泛收集内部系统资料和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外部资料。一是从企业股东征信报告显示的从业经历、住址、配偶等信息识别可能的关联企业;二是对企业的注册地址、办公地址、实际经营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三是通过企业注册时间、贷款时间、担保关系、上下游客户进行分析;四是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附注应收(付)款项等明细来分析可能存在的隐形关联企业;五是通过系统多个客户留存相同手机号来识别,企业实际控制人。最后,加强“实质重要形式”思维在审计中的应用,主要运用在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审计。金融创新可能存在形式符合监管要求,但实质上是不符合规定的业务变相而来,如若控制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

(五)制定整改标准,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内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加强对被审单位的问题整改的指导,具体包括分析问题原因,确定整改的方式,使得整改标准统一,针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及时制定相关内控制度,针对信贷资产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等。内部审计人员在后续审计中客观评价整改效果,并将其作为被审单位负责人履职考核内容之一。

(六)完善内审工作考核制度,增加内审人员工作积极性。《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明确了内部审计定位“监督、评价和咨询”功能,通过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防范,审查评价并督促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和价值提升。首先,要改变单纯以“为查找问题而审计”的传统思想,注重对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考核。明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风险提示、难点问题解决建议等均属于增值内容,一旦采纳将会创造价值(避免损失),以此来增加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其次,明确考核标准,实施精细化管理。强调审计人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于相应激励措施。最后,要严格执行制定的考核办法,防止考核流于形式,干好干不好一个样,打击优秀内审人员积极性。

(七)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一是从单位内部选取精通业务,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系统的人员,且具备职业道德人员进入审计队伍;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使增加其沟通、写作、分析能力,确保各类审计报告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三是建立审计人才后备库,保证审计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周彤欣.对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考核的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张家晟.M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李莹莹.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以J商业银行为例[D].南京审计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4]谭丽丽,罗志国.内部审计工作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档案服务;创新;原因;策略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环境日渐成熟,公共服务不断深化,新媒体已跃升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流形态,日益成为大数据时代公众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不二选择。所谓新媒体,“一般是指最近20年内围绕互联网、手机应用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1],即“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等网络渠道链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实现用户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体形态”[2]。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它是一种“数字信息支撑下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3]。因此,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新媒体必须具备数字化、网络化这两大基础要素,并充分体现公众参与、互动共享等基本特点。纵观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不难发现,新媒体是数字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来数字资源的激增,而且新媒体时代数字资源与公众间的联系将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因此,2016年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第十八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旨报告中再次对“数字档案资源”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他指出:“所谓数字档案资源是指办公自动化条件下形成的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数字档案资源和档案馆(室)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后形成的数字档案资源。”[4]在实际工作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不断推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各档案部门都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部门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真实、可靠,是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必然对数字档案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1综述

为系统梳理新媒体时代档案研究的总体情况,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新媒体+档案”为关键词展开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章1144篇。其中,最早将新媒体与档案工作相结合进行相关研究的论文是2010年钟立扬发表于《浙江档案》上的《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的创新路径》一文。此后,相关研究逐年增多,特别是2016年以后迅速增加,2018年、2019年达到研究峰值,每年有近200篇的文章发表量,其后略有减少,但文章的发表量均在每年150篇以上。可见,将新媒体与档案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这一论题的研究成果,笔者以“新媒体+数字档案服务”进行检索,发现结果极少,并不能反映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于是分别以“新媒体+档案信息”、“新媒体+数字档案”进行检索,再从“服务”、“利用”、“开发”等方面进行筛选,发现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资源建设、开发、利用服务等研究方面。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如2018年河北大学许云龙的硕士论文《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研究》,论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的开发原则、模式、形态,关键要素、开发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及2017年陈晓晖、赵屹发表于《中国档案》的《新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自助服务的内容与实现》,2022年罗宝勇、崔旋发表于《北京档案》的《基于5W传播模式的档案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研究》等。以及资源策略研究,如2017年周耀林等发表于《档案与建设》的《档案机构微信平台资源建设策略探析———基于典型平台的推文内容分析》,文章主要从特色资源建设、资源呈现形式和资源价值挖掘三方面提出档案机构新媒体应用的建设策略。及其同年发表于《中国档案》的《面向公众需求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顾铃的硕士论文《微服务环境下的档案文化传播研究》等。还有档案建设研究,如2016年赵跃发表于《档案学通讯》的《挑战与应对:我国政务新媒体文件归档若干问题思考》,文章从文件属性与价值属性、文件管理政策法规、政务文件管理自觉三方面归纳了政务新媒体信息的归档动因,认为政府机构和记忆机构是归档的两大主体,并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探讨新媒体类型的选择、归档文件及其背景信息的选择等问题。以及2017年段立琳发表于《中国档案》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公布流程设计》等。实证研究,如2016年刘英捷、王芹发表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政务新媒体应用研究》,2017年叶楚健发表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生产研究———以浙江省档案馆为例》等;此外,还有与社会记忆、数字记忆相关的研究内容。如2018年丁华东、张燕发表于《档案学通讯》的《论新媒体传播与档案记忆的意义再生产》,文章将意义再生产作为档案记忆传承的核心,从新媒体传播角度论述档案记忆的意义再生产的途径,即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关系维度、中介维度四方面构建起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新媒体传播方略。以及2021年上海大学张燕的博士论文《新媒体时代档案记忆再生产转型研究》等。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这一论题现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资源的建设与开发研究”是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论题。虽然这一论题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绝大多数都是相对独立的研究文章,目前尚未有相关博士论文出现,硕士论文也比较少,由此可见,这一论题仍需得到大家的持续关注,需开展更为系统、深入、多方位的研究。在完成对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相关研究的梳理后,应结合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继续深入探讨。这样就不难发现,现阶段各档案机构虽都在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档案资源。但具体到数字档案服务领域,服务方式被动单一、与公众需求契合度差等问题始终制约着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这种不足在新媒体环境下将会更为突显。本文拟从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档案数字服务的需求出发,分析目前数字档案服务与公众需求存在的差距及形成矛盾的原因,并据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策略。

2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驱动因素

新媒体借助Web2.0技术为公众营造一种去中心化的全新的信息传播理念,在此环境下的公共服务必然以数字化为基础,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种功能、形态与渠道,不断地向一种实时参与、平等互动、信息共享的趋势迈进。反观目前的数字档案服务,无论是从服务理念、内容、还是方式上都与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数字服务的期待相去甚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数字档案服务的理念滞后

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服务的理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颠覆以往信息内容的所有者、生产者在数字服务中的中心地位,带来传播结构扁平化,生产者与用户身份的模糊化等一系列变化,这时数字服务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双向互动协作、信息实时反馈的全新理念。反观目前的数字档案服务,却仍沿袭着馆藏决定服务的被动服务的理念。虽然传统的纸质馆藏经过数字化以后,利用的便捷度大大提高,但在整个过程中,档案部门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数字档案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公众的档案需求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参与度也极低。由此可见,目前的数字档案服务仍停留在数字化阶段,并未真正从新媒体的特点出发,构建起符合数字时代特征的全新的数字档案服务理念;

2.2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单一、功能不足

随着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不断推进,档案部门纷纷建立起各自的门户网站,在新媒体环境下,许多档案部门也注册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这使得数字档案服务的平台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依旧非常单一,且功能不足。因为纵观这些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不难发现,它们虽然形式繁多,但服务方式仍停留在用户浏览或留言等较低功能的层次,即使有信息推送服务也缺乏针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的考量。这些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与功能与新媒体环境下多元互动、便捷交流的要求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是由于现阶段的数字档案服务的定位更多的仅是为满足档案部门自身宣传的需要,而并非面向用户问题的解决。可见,档案部门虽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开辟档案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数字服务途径,但始终未从根本上真正将数字档案服务作为档案利用的首选方式;

2.3档案数字资源的内容与公众档案需求存在差距

档案数字资源内容与公众档案需求的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下更为凸显。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档案数字资源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目前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仍停留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阶段,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档案部门重要活动的新闻、重要档案的展示等仍是新媒体环境下可获得的档案数字资源的主体,而那些关系民生的、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数字资源则非常匮乏。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档案的种类还是内容都未得到与时俱进地有效拓展;另一方面无论是档案部门与档案部门间,还是档案部门与其它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这使得跨地区、跨部门进行档案查询难以实现,从而加深档案数字资源与公众档案需求满足间的鸿沟。

3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实现策略

新媒体在信息获取、处理等方面的新特点,必将带来数字档案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变革,这是档案工作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如杭州等地的房产档案自助查档,上海的民生档案“就地查询,跨馆出证”,浙江电子诉讼档案自助查询等都是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有益尝试。可见,只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提升数字档案服务创新水平,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公众对档案利用服务的需求。

3.1变革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的变革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数字档案服务的前提。服务理念直接关系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档案服务的方式选择和效果实现。众所周知,档案不仅具有凭证价值,更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由于新媒体强调对公众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尊重,这就要求档案部门转变“馆藏决定服务”被动服务的理念,实现公众“求证”和“求知”两种需求的有机结合,开展主动服务。这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服务内容上,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不断拓展馆藏的同时,实现档案数字资源的深度开发,使之能“有效解构档案公共服务职能”[5],“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6];另一方面,在服务方式的选择上,要发挥新媒体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信息处理便捷、迅速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便捷沟通、多元交互等方面不断提升数字档案的服务水平;

3.2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各项服务创新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在数量上存在亏负差、质量上存在盈余差[7]。主要表现在馆藏档案类型单一,档案数字化质量参差不齐,数字档案资源同质化严重等方面。因此,要建设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档案资源就必须从调整馆藏结构,优化数字资源方面入手。一是要拓展档案收集途径,丰富档案种类。新媒体时代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不仅是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更要求深入研究新媒体的特点,将数字档案资源的收集范围拓展至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二是加强数字档案的归档标准建设,提高数字档案质量。网络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且途径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现有的归档标准必然不能完全适应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定、归档的需求。因此,要针对新媒体时代数字档案的新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数字档案归档标准,提高归档档案的质量;三是用户导向,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工作。面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利用多样化和便捷化的需求,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必须关注用户需求,特别是潜在需求的有效引导表达,注重潜在用户的挖掘。通过引入良好的反馈机制,适时调整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向;

3.3搭建新媒体平台

搭建新媒体平台是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数字档案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这对人、财、物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做到差异化开发。新媒体平台的搭建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有效吸引公众,形成兴趣社区,实现平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数字档案服务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创新服务方式,保障数字档案利用的多元化发展。新媒体时代,档案的形成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要利用新媒体及时、高效、易操作等优势,激发公众多层次、个性化的档案需求,使档案真正贴近公众,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第四,提升档案人的信息素养。新媒体时代的档案人不仅要有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更要有信息资源的组织能力、整合能力,成为连接公众与档案资源的桥梁。

4结语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文化传播;内在关系;应用研究

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设计与文字就成为文化传播最为主要的两种方式,然而千百年来文字之于文化传播的作用广为共识,设计之于文化传播的作用却饱受忽视。随着视觉设计的兴起,设计之于文化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凸显和认可,也渐渐走向文化传播的舞台中心,与文字一同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质意义就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为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注入灵魂、赋予生命,任何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从其表面上看就是色彩、图像、文字等的组合,但也正是在不同的组合式样之间展现出不同设计者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和其想要表达的文化传播内容。不同形式的视觉传达设计都在不约而同地利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在不约而同地行使着文化传播的责任。

一、视觉传达和文化传播概念内涵

1.文化及文化传播内涵

文化的概念所呈现出来的样貌是缤纷和繁复的,所有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可以统称为文化,其是与人类历史融为一体的。文化本身就具有传播的属性,任何社会交往活动都是主体之间文化彼此传播的过程,可以说文化存在的意义就是传播,而传播的过程又推进文化本身的不断演进和传承。

2.视觉传达及视觉传达设计内涵

视觉传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诞生的那一刻,但作为一门学科被系统性研究和定义却是从20世纪才刚刚开始。视觉传达设计作为承载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历经千年,却如初生之旭日一般逐渐绽放其光芒。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到来,以图像为主要内容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传媒技术的支持下,正逐渐成为当代人类传播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每一天都在接受各种各样承载着不同文化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侵袭[1]。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不仅仅是精美的图像,也不仅仅是美丽的色彩,而是设计者内心世界所认同的文化剪影。越是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越能深刻地反应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其也往往是由于这种突出的代表性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成为能够传承下去的佳作。

二、视觉传达设计与文化传播的共性

1.社会性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而人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之外,更多体现的则是其社会属性,文化虽然也包含着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明,但通常状况下所提到的文化都是指人类在体现社会属性时的创造性产物。视觉传达设计是人类文化创造和传承的方式之一,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深刻的社会属性烙印。文化传播作为文化存在的最为根本的意义,其本身是依赖于人的社会属性而存在的,人只有在表现社会属性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播。

2.创造性

创造性也是文化传播和视觉传达最为显著的共性之一,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设计的范畴,而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这是任何一个设计者所应遵守的最为基础的设计准则,也是一名设计者道德操守的底线。文化本身并不具备创造性,因为其本身就是被创造出来的,但文化传播却具备创造性,人们通过文化传播完成社交活动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再创造,而基于传播产生的文化演进过程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3.目的性

目的性可以说是视觉传达设计和文化传播之间最为明显的共性,视觉传达设计者需要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文化认同,评判一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标准之一就是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表达。既是如此,可以清晰看到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就是倾诉和表达,其目的性可见一斑。文化传播的目的性同样非常明显,任何形式的文化传播其最终目的都是被接受和被认同,所有文化传播者都希望在其文化传播活动中得到一种共鸣[2]。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化传播的特点

1.大众性

视觉传达设计虽属艺术范畴,但最为主要的应用则是向大众传达某种价值理念,蕴含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之中的文化内涵也同样是旨在面对广大受众群体。如公益广告之中所蕴含的公益文化所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大众,呼吁大众认同公益广告之中的价值理念和思想精神。消费品广告面对的是潜在的广大消费者,将产品所承载的企业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等进行传播。另外从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来看,其大众性特点也十分明显。如今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视觉传达作品,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接受来自不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传播而来的文化。

2.非线性

长久以来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语言和文字,这种方式之下的文化传播具有很典型的线性特点,各种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的传承都在体现着以文字为主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另外受地域限制,文化传播范围相对有限,且由于文字传播的特点,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并不具备交流的实质性。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传媒技术、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图像、声音、视频等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成为当下最为普遍的文化传播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特点就是打破既往以文字为主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单一性,让交流范围更广,也更加真实。在信息时代,文化传播呈现的态势是网状式的,任何人既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制造者,也是接受者。每个人都生活在多维空间之内,扮演着无比复杂文化传播关系网中的一员。

3.开放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世界文化交流程度不断加深,也让各种不同的文化趋于一同,这一点在视觉传达设计之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以传播范围最广的广告为例,许多跨国企业的广告都是世界性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都能够接收得到,而且也能够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说明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可以广为不同文化群体所接受和吸纳。另外,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具备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这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交流欲望,设计者越来越追求大众的理解和认同,也越来越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广为传颂。而这一诉求也决定了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必须具备开放性,能够容纳更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同时也能够满足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内心需求[3]。

4.直观性

以文字为主的文化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许多事物的文字描述并不能够做到精准生动,再加上受众群体理解能力、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不同,极有可能会造成文化传播过程的失真。而视觉传达本以视觉为主,视觉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人们可以从其看到的图像和色彩之中很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并且以非常准确的方式进行传播。然而这种直观性也受一定的限制和影响,每个人对于同一幅画面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色彩搭配的感觉也是不同的,由于这些不同,必然会造成受众群体在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结果。但即便如此,直观性依然是视觉传达文化传播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只是设计者要在设计过程中做到换位思考,根据具体设计目的和设计内容来斟酌直观性特点的发挥,在艺术性和直观性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

5.多通道性

多通道性特点可以说是视觉传达文化传播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当今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如果有一天人们的生活中不存在这些视觉传达作品,人们反而会不知所措。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方式以报纸、挂历、平面广告、路牌等为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所接触的网络世界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视觉传达设计,人们已经习惯从种类繁多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选择能够满足自己精神或者是物质需求的作品,或者是作品背后的商品和文化产品。

四、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化传播的应用策略

1.共同经验域的合理使用

文化是视觉传达设计的生命,视觉传达设计的使命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只有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了共鸣,文化传播才真正具有意义。承载着文化传播使命的视觉传达设计同样具备双向性的特点,任何一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都需要被理解、被认同。这种被理解和被认同往往需要借助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就是设计者和接受者共同拥有的文化经验,即所谓共同经验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与彼此双方重合的认知空间是成正比的,双方在文化经验方面重合得越多,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也愈加容易,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彼此的认同。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传播,设计者想要让自己的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及艺术思想被人们所接受,就要想办法利用彼此更加容易理解、沟通的元素来保证文化传播的畅通无阻。设计者需要明确设计作品所针对的人群,分析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审美理念等,选择适当的文化内容作为桥梁,提高作品的认可度[4]。

2.尊重文化认知的差异性

不论何种文化传播的形式,都不应当是一个自说自话的过程,需要交流和沟通,这也意味着在视觉传达文化传播过程中,设计者应充分尊重受众群体文化认知方面的差异性,在赋予作品以文化内涵和艺术思想时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文化品位、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不能在设计过程中以自我艺术的追求为主,要充分考略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传统。如针对年龄较小人群的设计,就要注重颜色选择的多样化,在色彩搭配方面也要多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在图像设计方面也要尽量凸显活泼、激情洋溢等。而针对年龄较大人群时则要注重文化格调的提升,避免过于流俗,在色彩的选择方面也要多以稳重的颜色为主,在搭配方面也要尽量避免多色调搭配,以免在配色方面显得凌乱,构图同样也是如此,力求简约而寓意广远。除了针对受众群体的文化差异性之外,设计者还要根据设计作品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差异性处理,如汽车类的广告,此类广告主要针对的是男性群体,这时设计者就要根据不同汽车种类和用途,凸显男性所需要的产品价值之所在,让男性受众群体感受到个性化的汽车文化。

3.兼具通俗性和高雅性

艺术需要做到雅俗共赏,任何一门一味追求高雅的艺术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而一味追求通俗的艺术也将逐步泯灭掉自我的个性而被世人所遗弃。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艺术范畴,自然也需要遵循这一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视觉传达的文化传播亦是如此。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在传播文化,同时也在引领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引导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对设计者而言,其作品之中的文化一定不能如山巅之莲般曲高和寡,亦不能如市井俚语般俗不可耐,这样一方面限制了这门艺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在文化传播方面自缚脚步。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艺术品位、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广告为例,如今缺乏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的广告已经无法打动消费者,更无法勾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而往往寓意很深、内容较为丰富、艺术品位较高、审美情趣不俗的广告更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其所代表的产品也更加容易被消费者认可。然而过于高雅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认可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障碍,因为视觉传达设计虽然也属于艺术范畴,但却与油画、国画等书画类艺术品存在明显差异,其服务的人群也不相同,因此,设计者在创作时还要充分兼顾作品的通俗性和高雅性,让视觉传达文化传播的过程更加顺畅。

五、结语

文化是视觉传达的生命,文化传播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使命,从视觉传达设计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其就与文化和文化传播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从属性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包含视觉传达设计,每一次的设计都是一次文化创造的过程,而本身这种创造的过程就兼具传播性质,任何不具备文化传播性质的视觉传达设计都是无意义的,而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也是不存在的。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厘清文化传播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在关系,认清文化传播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共性和视觉传达中文化传播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探寻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化传播的有效策略,从文化之中汲取这门艺术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动力,也让文化传播的内在驱动力带动视觉传达设计生生不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妮妮.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观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何蕾.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4).

[3]褚衍俊.“泛媒介”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形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4.

典型硕士论文范文8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长春市

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十分重视乡村的发展,乡村发展也被列入战略领域中,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方针[2],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重视。乡村发展战略中首次提出“特色小镇”,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十分重视,明确说明特色小镇要注重特色。原生态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精髓,将其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能够进一步促进乡村发展。在建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乡村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关注。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的未来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长春市特色小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下的基础需要

(一)产业发展强劲。长春市是全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有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长春市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省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具备这些特色资源以及一定产业基础的情况下,特色小镇的建设也由此发展起来[3]。例如,红旗绿色智能小镇、鹿乡梅花鹿小镇等,都是长春市特色小镇的代表,拥有极强的产业基础。这对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区位优势明显。长春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占有较大的地理区域优势。长吉图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更是让长春市处于腹地位置,在中蒙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春市也发挥了重要的节点作用。伴随长春市多方面的不断发展,部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成为不可或缺的对外开放区。长春市的特色小镇也几乎都建在这些园区中,建在此处的原因主要是有园区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能提高知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特色小镇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得长春市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三)生态资源丰富。长春市具备丰富的生态资源。长春市位于北温带,气候适宜,区域森林面积达到423万公顷,占吉林省森林面积的二分之一。自然保护区约35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气候适宜,适合居住。具备独特的自然资源,这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另外,优越的自然资源使得生态型特色小镇逐渐步入发展趋势,其中以关东文化小镇、波泥河苗木花卉小镇等为典型代表,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动力、增加活力,成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春市特色小镇机遇及挑战

(一)特色小镇发展机遇。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为“极核带动、交通优先、数字治理、制度创新”[4],以此为指引,加强对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动力,提供发展机遇。就目前来看,长春市拥有多个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为长春的城乡结合区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合心镇、鹿乡镇等。这对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同时也提高了特色小镇的集聚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小镇的生产能力。特色小镇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完善、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从而促进了乡村人口的就业,最终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特色小镇问题及挑战。长春市内的特色小镇已经得到了持续发展,各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特色小镇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进。但是特色小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挑战,就目前来看,特色小镇的产业规模都比较小,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特色小镇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会止步不前,缺乏发展动力[3]。就目前为止,特色小镇的营销模式还没有进行创新,仍然以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销售,没能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特色小镇的技术能力也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品牌效应,没有形成体系。近几年来的特色小镇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这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特色小镇还面临着城镇化速度慢以及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特色小镇进行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适应环境、适宜人居、实用技术的原则,从而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最终使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幸福感提高。与此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技术,另外还要强化传统农业文明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从而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条件。对自身区域特点,将地理脉、历史脉、文化脉准确把握,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打造吸引力强的特色小镇,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鼓励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企业以及外商,进一步促进特色小镇的发展,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智力支持,对乡村振兴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但是就目前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缺乏一定知识型人才的引领,导致乡村发展的过程缓慢。乡村振兴有了优秀人才的引领,未来的发展道路就会更加顺畅,也会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由此可见,长春市特色小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需要与高校进行合作,从而在最小程度上降低乡村人才短缺的消极作用。加强高校合作,能够将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除此之外,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智力以及技术保障。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可采取与高校一对一的合作,与各高校形成合作机制,建立高校学生实践基地,为特色小镇的特色文化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全面开展原生态文旅小镇建设,打造新品牌。第一,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小镇。浓厚的民俗文化是长春市独具一格的文化特点。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长春市具有满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九台区莽卡满族乡的满族文化特色,有了政府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文化节、特色建筑以及特色生活产品的宣传,进行原生态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民宿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打造原生态文旅小镇的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第二,打造农耕文化特色小镇。农耕文化体验小镇将春耕到秋收的劳动场景进行描述,让曾经的生活记忆重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再次体验那些农耕时光,重新掀起农耕文化的潮流,使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体验乡村情趣。通过展示春种、夏耕、秋收、冬储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产品加工的形式,为人们展现了农耕习俗,并且深入乡村农耕生活,使人们重新拾起了对特色农耕文化的信念。同时结合当代特色文化,在原有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

(四)进一步凝聚特色,精准定位。根据各长春特色小镇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完善。与此同时,现在的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同质化特点。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同质化,需要结合本地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开发其文化、生态以及民俗等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强特色小镇的综合实力。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但是不能对历史建设进行破坏,还要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确保乡村的“味道”,以此提升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承载力。

参考文献:

[1]贾及鹏,王柄荃,侯莹.沈阳市“稻梦小镇”发展设想[J].价值工程,2018(23):11-12.

[2]厉双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振兴研究——以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为例[J].农家参谋,2020(8):26+74.

[3]李鹏飞.基于资本要素配置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