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实训总结范例

超市实训总结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1

校企“双主体”是指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体的双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通过上岗学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同时,根据企业需要,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一切实践活动,边学习,边实践。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它是一种学生全面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整合能力的教学模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体是指事物的属性、关系、运动变化的承担者和载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与客体通常作为相对应的范畴来考虑,相当于客体来讲,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从教育领域来讲,主体,通常是指学生和教师。本文探讨的“双主体”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师生双主体概念,也不同于宏观办学层面上的双主体含义,而是微观教学活动中企业经营、教师教学的“双主体”,即通过真实的企业经营来教学,通过学生的实训来经营。

二、市场营销课程与校园超市合作实施双主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校在校园内投资建设了一个近三百平米营业面积的校园超市,并引进广州市知名连锁经营企业广州市8字连锁店有限公司入驻独立经营,对超市实施规范化的连锁店管理,承担我校电子商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

(一)实训形式的确定

学生的实训形式分为三种:岗前培训、上岗见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主要是在专业指导老师(兼职副店长)的协调下,由企业经营方安排有经验的超市管理者对即将参加超市见习和实训的学生就经理(店长)、理货员、促销员、防损员、收银员及其他服务人员等岗位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以上人员到本企业的其他大型超市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为见习和顶岗实训打好基础。每次培训和现场观摩的学生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上岗见习主要是由校园实训超市的每一个正式员工分别带领1~3名学生上岗工作,正式员工指导安排学生了解和操作本岗位的工作流程。顶岗实习主要是按照校园实训超市的管理规章制度,接受部门管理人员和超市经理(店长)的管理,服从指导教师的训练安排,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轮换制上岗履行职责,完成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因是顶岗实习,经营方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支付工资)。顶岗实训的人数由店长和实训指导老师根据每天运营繁忙的高低谷合理安排,建议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交叉安排上班班次,即每个运营班次中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人数各占一半,或顶岗实训组学生和正式员工交替上班(具体安排双方协商确定)。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保障超市的正常运营,又能兼顾实训学生的顶岗实训。

(二)实训过程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园超市实训平台功能,让同学们在校园超市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各专业学生将逐步完成相应形式的实训要求,具体实施依据如下(以本学期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营销实务》36学时课程为例):

1.岗前培训

为更好地为学生实训做准备,岗前培训形式将围绕学生校园实训超市的实训内容展开,并融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培训形式以多媒体录像展示(已录制校园超市后台软件公司培训录像、8字连锁超市运营培训共近30小时录像视频)实训指导教师讲解、市场营销实训网站学习为主。该学习形式与学生上岗见习同时进行,充分做到边学边练。

2.上岗见习

考虑到既不影响校园实训超市正常运营,又能不影响学生本学期其他课程的学习前提下,经过与超市协商,拟采取学生轮班、轮岗见习的形式安排会计电算化专业1-4班(208人)从第2周开始(第1周为准备过度期间)至第15周(17-18周为学生考前复习周,实训停止)安排学生进入超市上岗见习,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学分要求《市场营销实务》的校园实训超市实训占总体课程内容的一半比例(18学时)折算成时间为:18×45分钟/学时=13.5小时。因此每名上岗见习学生将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入实训超市为期一周的轮班、轮岗实训教学任务。每天工作3小时,累计5天。(2)轮岗安排学生在校园实训超市进行的上岗见习是一个阶段性的技能实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实训的技能要求,采取停课2周集中实训的形式不仅影响该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进程,既不能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又会影响超市正常运营,因此考虑在不停课的情况下,学生采取分组轮班轮岗的形式进驻校园超市实训,每个学生要求实训时间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总学时的一半,折算成15小时。根据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和校园实训超市每天所能容纳的合理限度,将学生分成39个实训小组和一个管理团队12人,每组5人。按照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的原则实行轮班、轮岗见习。(3)管理机构校园超市实训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将从2010级会计专业各个班级中均等产生,任期半年(系里发放聘书)。

3.顶岗实习

在上岗见习过程中,超市、实训指导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将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习考核评价,计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根据自愿的原则,下个学期接受报名。为校园超市提供有偿的顶岗实习或负责兼职的校园超市管理工作。

(三)实训内容的安排

本次实训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

(四)实训效果的评价

校园超市学生实训的考核采用考勤、录像、总结、报告、超市评价等“五维度”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为百分制:其中考勤为20分,完成实训录像30分,汇报总结30分,实习报告10分,超市评价10分。

1.考勤

缺勤一次扣10分,并且按旷课4节处理;迟到每次扣5分;一周实习出现2次缺勤或3次迟到/早退,直接为不及格。

2.实训录像

每名学生在实习周内必须完成三个录像内容:导购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收银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指定超市内某品牌某商品的促销宣传或广告策划,并录制视频(小组或个人均可不超过5分钟)。

3.汇报总结

每名学生结合上述上岗见习内容撰写上岗见结;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实训PPT总结小组完成情况,播放前期制作的实训视频,实训指导教师、系里其它教师参加考核评价给予最终得分。奖励措施:校园实训超市经过最终的评价,将评出若干优秀实习生数名(人数不限),一旦实训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等级,将由经贸系颁发“优秀收银员”,“优秀理货员”、“超市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以日志形式撰写,详细记录每天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的工作、掌握的技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超市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等。

5.超市评价

超市内每名正式员工作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最终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工作质量给予考核评价。

三、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改革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

必须建立以教学企业为依托,完善的校企“双主体”生产性课程教学模式,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资金保障,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安排实训岗位,岗前培训,互利双赢。

(二)学生参与课程实训热情不高的问题

必须完善现有的实训机制,深入探讨现有的“传-帮-带”教学模式,设置分级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轮班轮岗的课程实训安排,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对学生合理分组,最大限度降低对其他课程影响;课程考核采用“五维度”的过程性考评机制,注重能力培养;对学生顶岗阶段给予适当补助和薪酬,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三)课程配套的教材、实训师资少的问题

改革的有效保障是制度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撰写面向企业生产工序课程的实训教材。要制定教师参与教学企业实训、指导的管理机制和分配办法。对于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给予充分认可,不断推动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开发。

(四)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停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问题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专业代码630604)指在培养新经济时期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它区别于以产品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的人才需求,更重视知识商品、品牌商品、权益商品、企业总体作为商品、社会总体资源组合作为商品等新经济商业形态的营销与管理,新经济呼唤新的商业模式,连锁经营是其中的主流发展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连锁经营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型、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顺应了现代经营模式的发展,目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出现,连锁零售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表现在连锁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而且表现在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统计数据表明,连锁经营是现代社会非常普遍并仍在持续快速发展的一种商业组织模式和企业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是高职学生重要的就业和创业方向。主修课程: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店长实务、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商务谈判与推销、连锁企业会计实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创业实务、连锁供应链实务、物流管理实务、市场调查与分析、管理学基础等。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以职业岗位面向为主线,主要训练学生面向商业及商业连锁企业,从事门店店长、大、中型卖场店长助理、大、中型卖场业务主管或商品部柜组长及总部各管理岗位及其他商业或服务业相关管理岗位等主要目标岗位所要求的通用技能。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分为专业认知实训、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和综合实训四个阶段分四个学期进行,共228个学时。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专业认知能力的实训,主要内容是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岗位要求、文化理念、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等的实训,课时为36课时,安排在第一学期接近期末的时间或者是合作企业需要的时机;第二阶段主要的是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实训,主要内容是对门店商品管理能力包括信息系统操作、商品陈列、商品盘点与质量控制等的实训,门店营销管理主要训练学生的促销计划执行能力,主要课时是84课时,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接近期末的时间或者是合作企业需要的时机;第三阶段主要的是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实训,主要内容包括训练学生进行报表分析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如排班、会议组织能力,主要课时是88课时,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接近期末的时间或者是合作企业需要的时机;第四阶段主要的是对学生专业拓展技能的实训,主要内容包括训练学生进行商圈调查能力如商圈调查方案设计,团队建设能力如组织构架与人员配备能力,还有卖场布局能力如卖场布局设计能力,主要课时是56课时,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接近期末的时间或者是合作企业需要的时机。这四个阶段具体通过对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跨岗位综合能力4大能力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通过设置门店商品管理、门店营销管理、报表分析、团队管理、顾客管理、商圈调查、团队建设、卖场布局8个模块来实现,信息系统操作、商品陈列、商品盘点与质量控制、促销计划执行、报表分析、排班、会议组织、顾客管理、商圈调查方案设计、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卖场布局等11个技能训练项目,训练学生门店商品管理、门店营销管理、报表分析、团队管理、顾客管理、商圈调查、团队建设、卖场布局等能力以及从事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执行力、时间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要求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具备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掌握根据专业技能基本要求,如门店商品管理、门店营销管理、报表分析、团队管理、顾客管理、商圈调查、团队建设与卖场布局等等专业技能,要求学生能按照相关操作规范独立完成给定任务,并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11个实践项目的训练,以达到以下的要求:

(一)职业素养要求

对背景材料和给定任务非常了解,体现一定的学习力;对实践资料分析透彻,能从细节描述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利用,体现基层管理者所具备的观察力、分析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规定的任务和实现能力的提升,体现良好的理解能力与执行力。

(二)基本技能要求

1.信息系统操作技能要求:能熟练使用Office进行相关操作;能正确实施JIT采购决策,制定采购计划表;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熟练进行会员管理;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熟练进行商品进、销、存的相关操作。

2.商品陈列技能要求:能根据给定材料确定商品陈列所需的资料;能根据商品明细表及货架排面与尺寸绘制手工商品配置表;能根据商品配置表在货架上进行商品陈列;能根据不同的商品,选用不同的陈列方式;能根据给定的实践资料,进行相关商品陈列。

3.商品盘点与质量控制技能要求:熟悉盘点作业流程,能对给定的实践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实践材料的分析中获取公司的商品盘点制度等有用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商品盘点准备工作;能遵守公司商品盘点制度,根据商品盘点要求,认真、细致、负责地进行商品盘点;能对盘点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准确的处理;能根据不同商品对质量标志的具体要求,明确判断商品质量标志问题商品;能根据商品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到期日期)正确判断保质期质量问题商品;能根据商品的包装密封性、包装破损状况、包装材料等正确判断包装质量问题商品;能正确填写商品盘点表,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清晰,签字齐全;能进行盘点分析,提出盘点改善建议或感悟;能正确填写商品质量检查报告,要求将质量问题商品的有关信息及处理办法填入报告中,填写时做到工整清晰。

4.促销计划执行技能要求:能对给定的背景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能针对给定的实践资料,明确促销的时间、地点、对象及活动形式;能根据给定实践资料明确促销主题;能根据促销主题选择促销商品;能根据给定实践资料备好促销商品;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陈列促销商品;能根据总部计划调整好促销商品的价格;能根据促销计划进行人员分工,落实到岗、到人;能根据总部计划进行资金的合理预算。

5.报表分析技能要求:能对给定的报表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基础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利用;能对报表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能在对报表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及建议;能撰写格式正确、内容完整、思路清晰的报表分析报告。

6.排班技能要求:能熟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关于工时以及加班的规定;熟知排班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排班思路;能对给定的实践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实践资料的分析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排班所需的资料;能针对给定的资料,根据卖场的营业时间和员工人数合理地进行排班;能熟练地运用EXCEL软件。

7.会议组织技能要求:能根据实践资料确定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能根据实践资料确定会议的主题和内容;能根据主持会议的需求准备相关数据资料;能灵活运用主持技巧,效果明显。

8.顾客投诉处理技能要求:能根据题目提供的顾客投诉案件实践资料对投诉案件类型及投诉性质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明确主要问题;能根据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明确的投诉案件处理目标;熟悉顾客投诉的处理流程,具备投诉处理的实战能力;能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消费者的心理,能在处理方案中针对具体的投诉问题,有效运用恰当的顾客投诉处理技巧、方法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或建议;能运用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强的亲和力,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有效处理顾客投诉。

9.商圈调查方案设计技能要求:能根据实践资料明确商圈调查目的;能根据实践资料及商圈调查目的确定商圈范围和层次;能根据实践资料确定商圈调查内容;能根据商圈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

10.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技能要求:能对实践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确定门店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的原则与要求;能确定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的方法与步骤;能确定具体的职务岗位;能明确指定岗位的工作职责;能为各职务岗位配备适量的职务人员;能用简练、准确的文字书写一份条理清晰、内容简洁、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文字说明书。

11.卖场布局技能要求:能对给定的实践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从背景资料的分析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卖场布局所需的资料;能针对给定的资料,根据消费者行动路线及消费习惯等设计货位布局和商品面积的配置;能够根据不同的商品,配置相应的货架;能熟练运用磁石点理论进行商品配置。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课程采用分段实训、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游戏体验法,职场体验法,模拟仿真法,讲授法等。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利用智能手机拍摄功能和抖音平台引导学生分组拍摄情景剧,让学生感受团队协作、体验真实的实训场景;通过移动教学平台云班课中的投票、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效果评价,并自我完善;通过微信直播学生模拟操作,让企业专家点评,使实训场景更加趣味化,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等。

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案

(一)考核评价方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根据学生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等因素评价过程成绩;根据设计作品、提高文档质量等因素评价结果成绩。

(二)考核评价内容与方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式为机试和现场测试两种方式,每个项目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技能占90分,职业素养占10分。

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整体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教学环境;合理使用现有的实习实训条件,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馆藏提供丰富、共享的教学资料,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教学场地可以是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超市及校外实训基地。

作者:张小桃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篇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实践教学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连锁经营管理基础知识,掌握收银管理、品类管理、采购及配送管理、门店营运管理等技能,在连锁经营零售企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连锁企业总部各管理岗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势必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只有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连锁经营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商品流通管理和服务业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由于行业发展过快,连锁经营行业人才短缺,其中尤为稀缺的是管理型人才。这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某一技能,还要是复合型应用人才,才能满足连锁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近几年,一方面企业急需的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大学生找工作难,这种矛盾暴露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必须打破现有教学模式从而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不能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已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

对许多高职院校而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学校的关注度不够,给予资金的支持度不够,在办学经费上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有的高职院校在校内基本不建立实训基地,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只有少数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大多学校的教师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未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核和标准的专业技能资格认定,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或者是从相近专业调入,缺少对本专业的精专研究与实践。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不仅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四)校企合作未开创双赢局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关注更多的是用工成本,许多连锁企业把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培训,学生无法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无法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另外,学生在单一的岗位上重复简单枯燥的工作,学习单一的技能,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实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不愿留在企业工作,导致人才流失。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通过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校内仿真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与交替等多形式、多层次、动态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一)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例如,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促销技巧等核心课程,以连锁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为载体,以“教什么,在哪教,怎么教,谁来教”的思路设计学习领域。通过构建与情境相关的、以实践为导向、明确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如结合学生的企业实践,将学生分组,各小组构成一个学习集体,由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工与协作,教师负责对任务进行点评,也可以和学生进行任务的研讨。同时,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强调过程考核,取消以往的期末考试,每项任务完成后有一个成绩,最终取平均成绩。

(二)通过模拟实训室进行校内仿真训练

为了满足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连锁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学生通过连锁经营实训系统———厦门亿学软件的仿真训练,在模拟环境中明确连锁企业的实际操作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将连锁经营基础理论知识在模拟的连锁经营系统上结合实际加以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时也使学生熟悉连锁经营企业的工作流程,掌握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要点,帮助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知识的巩固,熟悉实际岗位的工作要点。

(三)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组成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校企双带头人与双骨干教师制度。校企双带头人包括学校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学校专业带着人在专业建设上主要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企业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上主要负责分析工作过程、引入岗位工作标准、确定岗位核心能力、开发项目教学案例、指导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指导实训基地建设等。双骨干教师是指除校内骨干教师外,还从企业聘请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教师,实行校企双骨干教师制度。校企双骨干教师将在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除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其他团队成员通过参加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定期选派教师进入连锁企业挂职实践和调研等方式,参与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指导,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学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能力,同时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四)开展校内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

自2006年2月以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永辉集团共建商贸实训基地———永辉集团轩辉连锁店。它为教师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实践教学与技能竞赛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教师在超市进行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各种营业推广活动;制定商品的采购、库存保管、销售策略;根据订单,开具票据及发货清单;掌握POS系统前、后台操作及数据传输技术,做好商品录入、新商品登记;掌握POS机、打印机、电子称、刷卡机、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学习的场所由实验室搬到了超市,轩辉连锁超市的超市部、人事部、信息部、商务中心、财务部等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由学生来承担,学生在各个部门轮岗实习,表现优异者将获得由企业颁发的实训“荣誉证书”,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专业教师在校内超市举行“收银技能”和“商品陈列”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学生对连锁超市前台收银工作的重视和熟练度;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商品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到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的不同,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并为学生进行工学结合与交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真正实现课堂商场一体化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永辉集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永辉超市,为“永辉班”的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对连锁经营专业的一个认识实习,使学生对连锁企业和连锁经营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是经营实训,学生进入到连锁企业进行为期15周的实训,学习企业文化和各个岗位的专业技能;第三阶段是顶岗实训,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进行顶岗。以永辉集团为例,实践教学的师资由集团总部管理人员、门店经理、领班及优秀员工组成,以永辉集团门店的组织结构进行轮岗,开展实践教学,企业为学生提供6家门店的前台部、超市部、服装部、生鲜部等四个部门的现场。永辉集团采用“传帮带”和“教叫交”(现场教你做,现场叫你做、交待任务让你做)的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如何做生意”“如何服务顾客”,实现课堂商场一体化。同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建立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竞争能力,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作者:李英 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系

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篇3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培养优秀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从业者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要坚持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虽然得到一定开展,却与学生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社会不断发展出现的一个新兴专业,对这一专业进行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加上学校对这一专业没有加强重视,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导致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师资力量不充足,缺乏实践经验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出现比较晚,所以在师资力量的设置上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并且在教师配备上教师可能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教学上明显经验不足。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没有发挥企业的作用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时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实践。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更注重成本的投入,连锁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对学生的职业学习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学校与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使得学生在企业中没有学习到专业知识,在实践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选择离开企业,导致人才流失。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一)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把实践教学放在主体地位,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课程中的比重。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增加实践类课程,真正实现实践教学,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建立仿真训练系统,通过模拟连锁经营系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让学生熟悉连锁经营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使学生巩固知识内容,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学校可以在校园里建立连锁经营的小商店,并鼓励学生到商店中进行兼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

(二)建立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高职院校在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时,应当坚持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连锁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为基础,明确实践教学中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的,并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考核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明确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应当加强对连锁经营管理的研究,课外时间可以就自己所接触到的连锁经营企业管理情况进行对比,总结管理经验,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上,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教师可以就实践经验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最终的实践经验结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经验分享,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实现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实践教学和学习效果,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可以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明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各个岗位需要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形成对职业能力的分析、目标任务分解,以及如何设置课程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岗位需要的能力对课程体系和结构进行构建。其次,将课程设置情况与企业的实际运行结合起来,调整不合理的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整合。最后,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再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以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学习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结语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不断的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也是不断发展中的专业,高职院校应当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实践教学,掌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教学模式,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增强了课程的活力,有利于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美多.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243-244.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3

在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采购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单纯讲授纯理论知识一方面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无法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为改变现有的状况,本学期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讲授《采购管理》。根据剖析岗位任务———明确主题任务———设置项目情景的开发思路,构建《采购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采购管理工作相应的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了采购管理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采购管理》课程通过采用项目教学法,实现了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实施

2.1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课堂是知识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最终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具体的岗位项目为导向,以能力和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学生、实际任务、实际操作技能为中心。学生通过做任务、做项目,教师通过演示、传授、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所以说项目教学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更融洽。

2.2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项目教学法,这种通过完成一个个实际工作任务、进而完成项目,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购管理实务》以一个大型超市为背景,将其采购业务设计为一个大实训,这个大实训包括以下9个项目:采购认知、采购组织设立、采购计划制定、采购方式选择、采购谈判、采购成本分析、采购合同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绩效管理。教师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巧之后就安排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我在讲授采购谈判这部分内容时,就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实训任务主要是一次具体的采购谈判。其教学环节实施如下:

2.2.1确定采购谈判内容

教师在课前确定项目背景:卡斯美超市准备从红星电器公司购进一批落地电风扇;谈判大致目标:①为相互同意的质量条件的落地扇取得公平而合理的价格;②要使供货商按合约规定准时与准确地执行合约;③确定执行合约的方式;④与供货商取得互利与持续的良好关系。

2.2.2组建采购谈判小组

按照自由组合和教师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通过指定或推选出组长,组长应承担采购谈判任务的总体统筹和决策职责,并且可以根据组员的专业特长、能力特点对每位组员进行角色分工和任务安排。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谈判角色,在完成采购谈判任务的过程中和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培养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

2.2.3正式采购谈判前的准备

为完成谈判任务,各小组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正式采购谈判前,各小组需制定一份详细的采购谈判计划书,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对己方和对方的企业进行SWOT分析,详细列出双方的优劣势、外部环境分析,同时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进而确定具体的采购谈判目标、谈判议程、谈判合同文本、谈判策略、应急预案等内容。教师在学生制定采购谈判计划书的过程中可以就如何制定合理的谈判目标以及科学的谈判策略予以重点指导。

2.2.4正式采购谈判

在正式采购谈判环节,谈判双方按照申明价值、创造价值和克服障碍三个步骤进行谈判。根据供需双方的需求,双方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磋商,不断调整各自的需要,缩小双方存在的分歧,最终成交。值得注意的是,谈判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课堂上模拟采购谈判的效果就越好。在正式采购谈判环节,各小组的计划性、应变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在采购谈判中,教师可谓是导演,是整个谈判过程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2.2.5点评及总结

任务完成后的点评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方式。学生的自我评定重点在于对照最初的采购谈判方案、内容,分析自身在采购谈判中存在的问题和分工配合情况,总结谈判过程中运用策略、目标实现情况以及经验教训;小组互评主要是通过挖掘各小组在谈判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教师在学生自我评定和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对谈判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点评,一般采用的评定标准包括书面资料和综合表现两个方面,其中书面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资料:准备阶段收集的双方背景资料、采购谈判计划书、谈判合同文本以及谈判过程记录等资料。综合表现主要考核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个人谈判应变能力、团队协调配合能力、谈判技巧运用情况和谈判策略的运用情况等。点评部分可以制定出详细的评定考核表,由教师和各小组组长共同对各小组及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定考核。在采用项目教学法讲授采购谈判这部分内容时,发现总结分析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课程的闭环管控。总结分析的具体做法是要求各小组提交商务谈判方案、谈判过程记录、谈判合同文本以及个人、小组总结等文字材料。需要提到的是,要求学生在进行个人总结时要阐述清楚在采购模拟谈判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和所学习到的技能、知识,并结合自身以及小组的表现,分析采购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以后改进的方法。通过个人总结,能够让学生对采购模拟谈判的各环节进行反思,更有利于对采购谈判理论知识以及实操技能的掌握。

3结论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4

一、合理安排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

1.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实践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大课堂”。社会瞬息万变,时事不断发生,形势与政策教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尤其要注重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把理论放在当下的实际中去检验,并在实际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要加强与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社会实践,增加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拓宽视野,开阔思维。

2.历史与时事前后连贯。

历史是已经消失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展现着的历史,两者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之中,在不同时空中承担着不同的内容和载体。因此,在课堂上,既注重时事分析,同时把当前的时事放在历史长河中去把握,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历史的深沉感和时代的鲜活性,这是思政教师应当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借古鉴今,服务现实,把握未来,以古借今,加强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性,让历史起到“镜子”的作用。为有效地把历史教学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历史长河中去把握当前社会发生的变化。

3.突出当前社会热点。

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时,社会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社会热点问题表现突出。如何引导学生正视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对于思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应该回避不谈,而应该客观分析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正确看待,并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把握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看到党和政府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鼓励学生理性、严肃、全面、具体、发展地看待问题。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征,对于当下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不应采取回避态度,应当正确对待,合理引导,使学生正确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很多,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就政治热点、中国外交关系、民生、三农、医疗、反腐等问题展开阐释,进一步明确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性质、成因、特点、趋势,掌握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4.兼顾学生所学专业。

形势与政策教学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以汽车专业为例,可以重点讲一下中日钓鱼岛问题升级对日系轿车在中国的销售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既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中日关系紧张对日本经济上的影响。

5.兼顾生源类型。

生源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种生源类型:五年制、3+2、对口生、普招生、单招生。来源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对课堂的反映情况也不同。普招生和对口生在课堂上配合较好,对形势与政策课兴趣较为浓厚,互动较好,而五年制、3+2和单招生形势与政策课效果普遍不是太好,似乎对于形势与政策课不感兴趣,这对教学增加了很多难度。要突破这个难题,需要行政与政策教师集中智慧,同时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共同探讨解决。

二、创新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跟形势,充满时代性和现实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制订的科学依据,又要运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知识去讲解国内国外形势。因此,形势与政策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形式与政策教学既要做到尊重历史,以历史为依据,又要讲究教学的实效性,创新形式与政策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师生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加强集体备课,使学生真正受益。

1.注重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性,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还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重视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课堂上学生的广泛参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日常备课时要深挖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做好引路人,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把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新的、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教师应当宽厚、仁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呼声,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板书与现代网络手段紧密结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是模仿来的,而是在不断的追求、探索、提炼和升华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发挥自己优势,激活自己的教学方法,选有定则,教无定法。高超的教学艺术可以彰显教师的个性,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因此,形势与政策教师应当注重日常的积累和方法的沉淀,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特色。

2.提高师生互动的广度和深度。

师生互动形式不应仅限于简单的一问一答,比如:“对不对?”、“是不是?”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低,激发不了学生的激情和活力。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怎样认识并通过课堂的师生互动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切实改进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变单向直线型的互动为多向网络形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建立教师与单个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团体与教师的多向型联系。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恰当地适用。第二,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上开拓,要求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审慎地选择教学内容的延伸、扩展。这样不仅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使他们吸收多种营养,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深度上的开拓,就是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的提问不停留在问题的表层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深入思考中产生自己的见解,体现出创造的潜能。重点是要求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3.加强集体备课。

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是永恒的。社会瞬息万变,时事每天发生,形势与政策课要紧跟当前的社会时事,充分把握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要了解地理、历史、社会、文化常识,并把纷繁复杂的内容整合成为一个精良的教学环节,它的工作量和任务量都比较大。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就要加强集体备课,集中讨论,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疑难问题共同解决,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探讨与交流

1.任课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在工作中,沟通能增强人的主人翁意识,能集思广益,能从心灵上挖掘个人的内驱力,为其提拱施展才华的舞台。沟通影响着工作的绩效,有效的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打造一个高效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之间定期进行沟通、交流,探讨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解决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好的经验加以推广;有效的沟通、交流还可以鼓舞教师的士气,激发每个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沟通还可以释放压力,轻装上阵。

2.教师力争实现跨校交流。

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人脉资源,通过面对面或电话、qq、邮件等方式与自己熟悉的同行进行交流、沟通,如果有重点大学的同行,可以参考他们的资料,以便捕捉到更及时、更高端的信息,以稀有资源增加学生的听课热情;还可以与其他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共同,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常见的问题,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加强教学研讨的同时,可以展开相关方面的科研研究,以从总体上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水平。

作者:王爱巧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

1引言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是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按照市场需求的原则,以“技术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而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是必要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执行的高职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是2014年修订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是趋于合理的,现阶段能够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高职院校“高质、强能、实用”办学模式的要求。按照学校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推行学分制进行了试点工作,总结了针对高职生的学分制运行模式。在建设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理应从培养目标出发,着力处理好下述关系:

1.1计算机应用中的现实和未来

当前,计算机专业知识突飞猛进,而且日新月异。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日,即是深感所学知识被社会淘汰之时。如何处理计算机专业应用中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是值得慎重考虑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在高职院校里,计算机教学内容要新,紧扣进代脉膊,紧跟技术前沿。可以说,每年度都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否则,无法平衡现实和未来的关系。

1.2计算机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

“高质、强能、实用”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培养人才追求的目标。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学习和技术技能练习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准确把握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比例,是十分重要的。理论,要按照当前够用、实用为原则,又适当照顾学生长远发展必需来进行设计。重点是使学生有一技之长,这是根本。

1.3计算机内容中的稳定和变化

基于课程的相对稳定性,计算机教学内容更要侧重于变化。当然,这里也应注意新技术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原因之一并不是所有的新技术都能作为课程,原因之二在教学中追赶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新技术,是永远跟不上的。现在认为是新技术,学生毕业时可能已被更新的技术替代,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获得新技术的能力。因此,对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不能出现一个软件就开一门课,出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就开一门课。而应该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再加之一些选修课,学习一些最新的技术。同时,注重“授学生以渔”,给学生以“猎枪”而不是“干粮”。

2以完善学分制为核心,推动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学分制的优点在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才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高职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有利于学校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首先,学校进行了学生专业课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所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都增加了上机测试,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上机测试、期末笔试成绩,根据不同类课程,其比例为2:3:5或3:3:4或3:3.5:3.5。其次,组织专业带头人和一批骨干专业教师参加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各课程大纲的制定工作,并成立了专业委员会,进行专业论证,为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修定实现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在新计划中,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打破了学科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束缚,将培养目标按学分量化后,分成四个大的模块:包括:文化基础与素质,专业技能(如文字输入及排版技巧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专业领域拓展。尤其是对专业技能是否直接纳入课程体系并进行考核的认识,存在分歧。最主要的阻力,就是原高校教育体系的影响。为此,学校多次开会研究,多方论证,三易其稿,最后形成共识。在模块设计中,不仅加入了技能课,而且是大比例的加入,最多可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为了突出动手能力,系里坚持每学年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比赛项目涵盖文稿输入、上机编程、网页制作等项目。再次,建立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学分制运行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了教研室建设,促进了教研室活动的开展。在选课、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申请免修重修自修、课程考核与测试、学生成绩的认定与评价等环节都进行得很顺利。学分制的实施,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在全校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学分制的灵活性,使教学安排十分方便,可以在保证常规教学的情况下,自如地开展培优补差工作。针对高等职教的学生现状,有些高职学生在英语、数学和专业主干课中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中补考还不能及格的情况下,实施学分补偿制和成绩补偿制。

3注重设计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存在着良好教学效果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值得下大力气的。如用计算机讲计算机,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等先进教学方式尽可能的把计算机课程讲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同时还可以省下大量的教学时间。再比如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等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能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中,程序设计实践性强,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再动手编程,之后上机调拭。因此,要充分重视实践环节。学习程序设计,要学活用活,不要死学不会用,关键能举一反三,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在需要时能很快地再掌握一种新的程序编制语言。教师在严格按照学校对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在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以班级为单位可实行“学生助教”制度试点,提出在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中,严格根据学生学习时的表现(比如一些难度系数很大的思考题、实践题能够解出,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选拔“学生助教”,享受优厚的待遇(平时成绩直接定为90分以上,还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讲台上讲述自已对某一问题的见解),并履行一定的义务(为基础差的同学提供援助等),主要是一项荣誉。确实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效果较好。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基础,怎样使学生能够能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这个问题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要将心比心,讲课者不能只顾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将心比心,教师要经常问自己:“假如我是听课的同学,我会出现什么情况,会提什么问题?”尽量设法减少学生听课的困难。

4着力加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要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鉴于此,实践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最大特点,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以技术技能应用为主线,整体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很多方面,如基本技能训练、技术应用能力(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首要的一条,是要建立贴近实际的编程环境,创造工作现场气氛,使学生在真实模拟的编程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同时,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到软件企业参观、调研等,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专业工作性质。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岗位针对性较强,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毕业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前面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其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湖北职院在总结高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计算机类高职生进行产学结合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的新路子,注重了毕业实践课题的选择,毕业实践的组织与指导(制订毕业环节大纲、选题和分组、精心指导、组织答辩等),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职业知识训练,最终尽快适应工作、适应社会作出了努力。

作者:汤永刚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1.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热工基础”是研究能量转换与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高职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能量转换与传递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和建立学生的工程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支撑。其前导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工程数学”。其后续的课程有:“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和“热力发电厂”、“单元机组运行”。《热工基础》是学习电厂热力设备原理、结构、工作性能分析的基础。电厂三大主机之一的锅炉,其实是各种换热器的组合,只有学好传热理论,才能分析其传热过程;另外,汽轮机,其作用是实现蒸汽热能到转子机械能的转换,而能量转换的精髓即热力学第一定律;整个发电厂实际上就是具有再热的回热循环,蒸汽动力循环即是电厂的基础。只有学好本门课程,后续的这些课程才能学的得心应手。课程目标:使学生能掌握能量转换与传递的基本规律,掌握火电厂的基本生产流程及热力系统组成。具体描述如下:①能利用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分析电厂主要热力设备的能量转换特点;②能够熟练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分析热力过程及热力循环,并能进行相关计算;掌握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法,提高热热经济性的途径;③能利用热量传递的规律分析和计算典型的电厂换热设备的传热过程;④能根据不同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分析提高传热效率和削弱传热的方法;⑤结合实验实训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热工、传热实验的技能。

2.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取上,将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和动手操作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选教学内容遵循“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保证教学内容先进,能够适量适度地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程。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在现场实际中普遍使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内容组织。

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内容设计为七个模块,每个学习模块划分为多个子模块,共72学时。各个模块的学时分配是:热力学基本概念为6学时;热力学定律为10学时;理想气体和水蒸气为10学时;蒸汽动力循环为10学时;热传递基本规律为10学时;传热及换热器为10学时;典型实验实训为16学时。

3.教学方法手段

(1)学情分析。

根据对学生的生源统计分析结果,生源主要有: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和“3+2”的学生。学生现有基础、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学习兴趣不浓。

(2)教学设计。

本课程突破《热工基础》课程以理论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设计,在内容体系的处理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学知识到学方法、长能力的转变。使学生参与现场试验,在实训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

①启发式教学:讲解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如讲复合传热时,可例举分析暖气片供暖由对流、导热和辐射三部分组成的原理,由于采用启发式,这样的实例对学生来说直观、熟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实用。②课堂讨论法:对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课题讨论。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分析结论,每组由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同学提出异议或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同时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沟通与表达的能力。③理实一体法:“热工基础”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课程。因此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④案例分析法:列举电厂实际设备进行定性分析。教学手段:(a)传统教学手段:“热工基础”课程公式繁多、演算复杂。对于公式的推导以及例题、课后习题,采用教师板书讲授,突出重点,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b)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缺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相当重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内容更加形象化、讲解更加生动化,增大授课信息量。

(4)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采用多途径考核评价方法。学生的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末理论考试占60%,通过开卷笔试、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实训考核占20%,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按照实验任务的要求,对实验实训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其中实验报告以纸质报告形式进行,操作考核在实验室里做实验进行实际操作。

4.结语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职高专《热工基础》课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设计与改革研究。所提出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对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热工基础》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银梅 单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一、基本技能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以前的钳工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实训课和理论课教学脱节。

基本技能的实训课程授课的时间一般都滞后于理论课程教学。许多学生在学理论时基本都没有实践经验和背景,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很难形成感性认识,对钳工实际操作问题理解比较困难,等到学校安排开始实训时又因为学生所学知识不牢固,所学的钳工基本技能实训知识又大多忘记,为了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实训教师只能挤出本就不多的实训时间,对常用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进行再次学习,实训效果难以保障。

2、具有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

许多学校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现状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阻碍了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上实训教室里通常环境没有普通教室环境好,实训教室里上课时噪声大,灰尘多,油多等,学历高的教师不愿教,而学历低的教师又教不了,实训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整体偏低,业务水平偏低,实践能力较弱,综合素质不高,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训质量的提高。

3、在授课对象方面,部分学生对基本技能实训认识不高,思想不重视,实训时态度不端止。

由于基本技能的大部分操作都需要用手动工具来完成,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基本技能实训中以及实训结束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累,并且还有同学认为,现在机械加工设备这么发达,都有很先进的数控机床来完成了。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比以前有所增加,在实训时普遍存在着不认真上课听讲,对自己实操课程要求不严。还有少部分学生怕苦怕累,特别是女生中比较突出,一到上实训课就叫苦连天,不愿完成老师安排的既定的实操训练任务,或是在实训中偷工减料,要其他同学帮助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实训任务。在实训中该用锉刀的用锯弓,该用小锉刀的用大锉刀,甚至违规使用砂轮机来锉平面,影响了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实训课程安排过于集中,造成了短时间内实训师资和设备的过度紧张

对于那些学生较多的班级,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一致性,实训过程中只能安排2个学生或3个学生共用一个工位,也难以保证练习的强度。另一方面由于同时上课的学生过多,实训指导教师人员紧张,使得指导老师无法分出足够的精力对所有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这样做不但造成实训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和紧张,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提高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效果的措施:

1、努力培养学生对基本技能实训的兴趣。

在钳工基本技能实训授课中,实训教师授课时如果采用单调的工具操作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实习厌倦,情绪不高的情况,教师授课时要注意将熟练的操作演示、灵话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生动话泼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兴趣。以讲解量具为例,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电脑软件制作一个《千分尺的读数》课件,老师准备一些常用的小零件做示范,所有的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学生既能看清尺上的每一个刻度,又能自己做测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2、教学情境的设计。

每次上岗即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学生实训时必须按规定穿着工作服上岗,鞋、头发等都明确按企业标准要求。实训课程中,每个工作日都要按要求对学生进行上午和下午两次考勤,每天学生下课前要安排人员清理工作现场,把公用的实训器材集中归位,个人保管的工具清点,然后进行本工作日进度工作评价和总结。在这样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里,学生不仅能够从中获得职业能力,养成职业习惯、职业意识、职业思维,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金工实训车间应尽量按照现代企业的先进模式建设、管理和运行。在购置实训设备和工具时要按照企业生产的基本设备配置,实训工位必须保证一人一工位,工件图纸按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绘制。实训教学设备的建设应当集中有限资源按照经济合理、技术适用、满足要求的原则来进行设备购置,尽可能与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环境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以满足实训教学开展的需要。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基本技能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实现一体化教学必须建设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积极创造条件让中青年实训指导教师到社会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取得相关的技术资格证书,如基本技能等级证书电焊等级制等,以适应技术应用型教育对师资质量的特殊要求。另外学校可从企业聘请的有一定业务水平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采取讲座或直接聘请等形式,让他们发挥其业务专长,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

5、提高实训课程教学质量。

实训教学的提高离不开实训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训教学方式改革可从以下考虑。首先改进教学安排,调整教学计划,开展小班教学,保证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同时均衡实训课程,缓解实训设备和师资的紧张状态,切实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操作练习机会,以利于教师对学生实操过程连续到位的指导。其次倡导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填鸭式教学而忽视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导致学生只知道原理但不会动手做、会做的不会用、会的用又使用不熟练。采用启发式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教学方式不足之处,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实训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有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下面基本技能加工鸭嘴锤为例,通过分析该工件加工的步骤及工艺过程,将鸭嘴锤实训分成几个小项目,每个项目采用的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训培养既肯动脑又能动手,理论知识扎实,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

1)认识工具和识图。

首先向学生展示实物工具,做出示范性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通过看鸭嘴锤的三视图了解加工工艺、加工内容,最后学生自己下料去毛刺,需将毛坯的黑色要求氧化层去掉,露出金属的颜色。注意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课上学的游标卡尺和钢尺的使用方法熟练运用到实际测量中。

2)划线、冲样冲眼。

由于本次项目关系到加工尺寸,要求学生有耐性,有些同学特别是心急的男生往往做的不好或者跟本不去做,直接加工后面步骤,造成以后加工过程中将材料报废。所以在实训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在四个加工平面上都划好线,并且提出为什么要留加工余量。

3)锯削和挫削。

沿划好的尺寸线先锯鸭嘴部分,加工时要强调将划好的加工尺寸线垂直于台虎钳。采用设疑启发,在挫削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图纸的尺寸,正确使用加工的锉刀,如果使用错误会出现什么结果。

4)加工腰圆孔。

本项目可采用设备启发教学,加工时要用到钻床,在实训中现场讲解钻床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如何更换钻头并要求每位学生都能自己更换钻头,加深印象。但在使用钻床时一定要有教师在旁指导,以免发生事故。

5)挫削锤头。

按照加工鸭嘴的方法加工锤头的四个倒角。做到这里鸭嘴锤已加工大半,可采用激励启发,选出一些完成的较好的同学作品给予表扬,完成不好的也要不断给予鼓励,让其树立信心。

6)最后是底部倒角和抛光,将鸭嘴锤加工到图纸尺寸。

这里要注意提醒学生油光锉与普通锉刀的区别。

6、金工实训成绩的评价。

实训结果评价是对学生的工作规范、工作态度和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在在综合评价,其中劳动纪律和安全文明生产是评价的重要指标。综合评价不仅评价成果的优劣,更着重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特别要指出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师给每个学生出具体修改建议件及改进措施等,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对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改进,完善了实训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更加合理、实用性强,设置更科学合理,规范了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适合于高职实训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钳工基本技能实训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持续不断的建设各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下一步准备抓住学校的建设机遇,将基本技能实训室建设成为学院的工程实训中心,为本科教学提供进行基本素质和实践技能教育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平台,不断提高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立足服务本校,面向社会,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提供教学保障。

作者:陈武 邱庆龄 单位:武汉商学院

第五篇:高职焊接方法教学改革实践

一、焊接方法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起步较晚,焊接方法作为焊接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焊接方法能力,而这正是企业需要学生具备的核心能力,目前的焊接方法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焊接方法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焊接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多数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部分一般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再由学生练习。焊接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对焊接专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焊接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同生产实际衔接不一致

教学内容同生产实际出现矛盾,主要在于学校的教学计划不能跟上市场变化,课时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倾向于成本低的焊条电弧焊,已广泛应用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安排较少;实验实训的部分设备过于落后跟不上时展,目前学校操作车间的设备过于陈旧,很多仍沿用多年前的老焊机,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同时也不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学过程中实用材料和特种焊接方法介绍太少。教学内容有限,实用性材料的焊接方法不是很全面,学校进行的实践操作中,焊接的钢种也比较单一,主要为低碳钢,而像不锈钢、有色金属等的焊接很少。

(三)教师实践水平不足

按照高职焊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多讲具体的工厂实际运用及工艺流程,但多数教师毕业以后直接到学校任教,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在教学中理论内容过于深奥、抽象,对于理论水平不高的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来讲很难接受,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教师理论丰富,实践水平不足的现状已经跟不上新时期焊接专业教学的需求。

二、高职焊接方法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焊接专业能力培养

结合市场对焊接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就业为指导,全面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将原来的焊接方法与设备一门课程主要以焊条电弧焊为主,变成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特种焊接技术四门课程,学习各种材料的焊接方法并进行焊接技能实训,前三门课程作为焊接专业的核心课程,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焊接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焊接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项目。同时充分发挥焊接实践教学基地的用途,合理利用教学基地的设施设备,并使教学环境设计靠近生产现场,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焊接教学中,在实训课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分组教学法,为拓展学生的能力,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教学,提高焊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改善实训条件,实现生产性实训

在现有条件下,改善校内焊接实训基地的条件,淘汰过于落后的设备,增加先进的焊接设备,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焊接专业近两年增加了松下多功能焊机,焊接机器人等先进的焊接设备,拓展了焊接方法的教学项目,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师资培养,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高职焊接教师的实践经验培训,教师也应该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去企业进行锻炼,为企业服务,真正做到焊接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权威部门的教学改革研讨会,学术会议,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的优势。同时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师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并辅导青年教师,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借助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教师和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焊接方法作为焊接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等突出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每个环节都配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作者:张凌云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院校电话营销项目化教学改革

一、课程现状

电话营销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利用电话实现有计划、有组织并且高效率地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护老客户等的市场营销活动。在中国高职教育中,“电话营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以“市场营销策划”、“营销心理学”等理论学科为基础,《推销技巧》为指导,利用电话营销的职业情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拓展职业技能。目前,“电话营销”课程以讲授学科理论和介绍技巧为主,课堂实训普遍处于学生模拟对话的传统练习阶段。这种教学模式保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理解。但是,这种模式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的衔接,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目的。

二、借鉴国外的项目式教学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将职业教育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结合理论与实践保证职业教育的输出满足企业的需求。德国“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依靠德国行业协会的指导培训功能。德国行业协会不仅在教育角度上为国民提供培训,监督考核国内培训机构和师资,提高了国民职业素质;同时制定职业教育标准并进行考试评估,对专门职业人员进行考核和从业资格认证,提高了国民技能水平;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同时提高了国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是校园内营运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施以重视职业技能实践性和操作性的“项目化教学”。“教学工厂”的教学系统是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学生在实验室上课,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运营机构,再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项目为导向,校企共同拟定教材,制定出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的培训系统,以保证毕业学生能够满足当下企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部分,单靠学校职业教育难以保证全面。无论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的模式对于“电话营销”的教学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结合职业情境,利用实践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但是中国目前不具备相当规模、可集中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中心,因此“电话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直接沿用“二元制”教学模式,而且按照“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电话营销”课程改革上存在不稳定的因素。首先,话务中心的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操作管理系统涉及客户隐私,为保障客户信息,话务中心须统一管理员工和工作地点,建立校园话务系统需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其次,话务中心的用人需求具有阶段性,不能提供定期定量的操作岗位以满足可持续的教学要求;最后,话务中心的工作任务单一、枯燥,局限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拓展。

三、改革方案

(一)课程设计。

借鉴新加坡和德国的高职教学模式,“电话营销”课程改革以分段式项目化教学为主,与企业建立新式校企联系,按照教学和实践的分阶段教学,利用具体项目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实践情境。在本学期“电话营销”课程改革实践中,与学校超市合作建立“电话超市”项目,通过学生小组根据学校超市的营销需要,借由具体独立项目情境的实施,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施和评价电话营销项目任务。

(二)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社会的培训班相比,学校教育更具有系统性,保证了学生掌握系统和连贯的“电话营销”理论和实践技巧,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案例教学:“电话营销”的案例包括企业案例和学生实践的通话录音等材料。分享学生通话录音,无论过程是否完美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积极性。根据录音或企业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和独立总结。在整个讨论分析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验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去分析、迎合和利用市场环境完成“电话营销”项目,让学生实践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它鼓励团队积极参与合作,重视参与的过程体验。在“电话营销”课程中通过电话作为实践工具,学生要思考如何紧密联系商家和客户。学生要按照超市具体情况来制定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然后完成圈定目标客户,分析需求,然后推广产品,解决异议,促成订单等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在过程中多维度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市场营销综合技能。

(三)改革计划。

项目一:电话营销前的准备。任务1-1入职须知:模拟应聘情境,让学生置身岗位中,了解电话营销岗位要求和应聘技能。任务1-2寻找客户:模拟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圈定、分析及筛选目标客户。项目二:电话营销中的实战。任务2-1开场白::模拟通话开场情境,培训学生沟通技能。任务2-2客户需求:建立电话调查情境,引导学生在通话中实践挖掘客户需求。任务2-3异议处理:建立电话推销情境,引导学生实践客户沟通,销售产品。项目三:电话营销后的管理。任务3-1售后管理:建立电话调查情境,引导学生制定客户回访计划并实施。任务3-2投诉处理:模拟电话投诉情境,引导学生处理客户异议。

(四)经探索分段式项目化教学改革,“电话营销”的教学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

1.明确了素质技能目标。

在“电话超市”项目化任务驱动下,学生融入了企业工作情境,提高了职业综合素质。例如在任务2-2中,学生需要以电话营销为工具协助超市挖掘客户需求,为之后策略做好准备。具体案例调查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市场动态。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态度。

其次,“电话超市”项目化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超市任务2-3的驱动下,学生接受超市的业绩考核,在个人和团队荣誉感的激励下,从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探索实践,借助电话营销活动累积成就感,并逐渐形成探索实践的习惯。

3.接轨了校企社会供需。

最重要的是,“电话超市”项目化任务为学生搭建了实践的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课堂。学生为了完成超市根据实际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设计的任务,在学校主动学习理论技巧,利用课余时间调研社会,自发地联络超市求教,积极参与任务实践,在此过程中既增进了社会见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作者:谭名钧 关秋燕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国内高职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一、现阶段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难

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以及受国家相关政策冲击所带来的生源影响,全国多家高职高专院校出现了“生源荒”。受生源不足影响,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连年下调,生源素质持续下降、生源类型多元化和生源基础多层次化将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状况的新常态。生源素质和知识、技能差异带来的教学问题:

1.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新生普遍起点较低,学生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教学改革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而很难进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效果不佳。

2.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多元化和生源基础多层次化,导致生源之间的素质差别,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二、英国BTEC-HND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启发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解决方案

(1)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动机问题解决策略

英国BTEC-HND的教学理念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要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就学习效果来说,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重要。如果学习者能真正关注自己的学习任务就可产生高效的学习结果,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成果。这种模式巧妙地化解了学生对灌输式教学的抵触和叛逆,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其主动学习。

(2)学生层次化差异教学解决策略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基础方面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然而对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方面,学生不愿意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威根雷学院的教师会通过面试、问卷等形式,在学生入学前了解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并加以归纳分类,例如视觉型学习方式、听觉型学习方式,以及动态型学习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了解,教师能更好地针对学生喜好的学习方法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辅导。

2.“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原创能力学生的有效途径

BTEC-HND课程将英国最好的学术传统与现实工作中所需主要技能的开发和评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学习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分析理论和概念,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独立的研究,作出独立的判断,从而开发学生的原创性和实现自我意识的技能。就这一点来讲,艺术类设计专业BTEC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贴近得更加紧密,也使学生更具备艺术设计类人才成长的基础。HND的精髓是,不只是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呈现一个过程———调研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学生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会带来自我开悟的必然结果,这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3.小黑皮本(LBB)———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后一米的有效保障

LittleBlackBook小黑皮本———艺术类课程中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成果载体。小黑皮本包括Sketchbook(速写本),是某些课程中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业它是考量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最好的佐证。它能够反映教师为学生进行的学习路径搭建,并能够直观反映学生学习历程的“行动”质量。小黑皮本既可以是手写本,也可以是延展为设计时候的作业夹,把研究、调查的记录写在上面,也可以是手绘的资料、剪报,留下的是作业过程的痕迹、思考过程的路径。其意义不仅仅是一次作业,提交之后就扔掉,而是可以伴随职业生涯一生,在自己的创作工作中可以随时翻阅、查询过去的想法的工具书。甚至可以带小黑皮本去面试,体现专业素养。这不仅是是一份承前启后的课业资料,还可以作为一个搜集资料的素材反复利用,变成一本受益终生的工具书。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正确的方法+合适的学生一样会产生惊艳的化学反应。

三、要实现接地气的内化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5

一、课外专业实训

第一,学生们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不仅加深了对营销的理解,还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营销能力和交际能力。第二,通过实践,学生们体验了经营的整个环节,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由于没有找到好的进货渠道,购进的商品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存在质量问题,每次进的货总是赚钱很少,甚至赔钱;有的学生因缺乏对市场的了解,购进的商品因客户不需要而造成积压,以致后来想改变经营品种又没有多余资金;有的学生因不会记账而搞不清楚每种商品的盈利情况;还有的学生资金管理不善,造成货款丢失。这些经历让学生体会了做生意的艰辛。第三,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这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建立校内营销实训基地

实训室教学是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在上课时间开放,课余时间也成为学生探索和实践的场所,学生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动手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学校还改变了校园超市对外承包的方式,把校园超市变成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训基地。学校在对超市的管理方面,采用承包责任制,市场营销教研室为承包单位,教研人员为股东,每人投入资金1~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超市的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年向学校交5万元租金。市场营销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高效利用实训基地(仅限于市场营销专业),把超市建设成为中职类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示范点。在具体管理中,市场营销教研室只负责进货和日常经营管理,学生是超市的店员,负责超市的销售、收银工作。为保证学生不影响理论课的学习,一般要求他们轮流上班,一次3~4人。教研室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对销售业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举办技能大赛

学校除了积极参与部级、省级技能大赛,每年还举办灵活多样、形式丰富的校园技能大赛,主要包括普通话、公关、礼仪、形体、演讲、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比赛。我们鼓励营销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营销专业教学部也定期举办营销故事演讲大赛、营销专业应聘大赛、一小时校内销售大赛、商品起名大赛、商品销售方案大赛等等。通过备战大赛,学生们拓展了知识面,在营销实践中成熟起来,增强了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校外实习

为了让学生的暑假生活充实起来,得到更多锻炼,学校营销专业部联系了多家实习单位,如河南裕华汽车贸易公司、华丰灯饰行、长通物流公司、中州宾馆、大河锦江饭店等,为学生提供暑期实践机会。学生们也积极响应,寒暑假不回家到单位实习。一个假期下来,学生收获很多在校内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在实习单位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各种不同的需求,五花八门的问题会促使他们去思索、去解决,以便为客户更好地服务。许多客户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职场信息,教给他们不同的交际方法。再回到学校学习时,学生们明显成熟了,上课注意听讲了,喜欢举手提问了,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了。

五、总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教师应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同时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各章节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方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市场营销课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应该以案例教学为主导,通过课外专业实训、校内校外实训、技能训练来强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市场营销的内涵和奥妙,同时以情景模拟教学和视频体验教学作为重要的补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人才。

作者:李文 单位:河南省财经学校

第二篇: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实际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心有余,力不足,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言传身教

目前,很多高校中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课堂到讲堂、学生到先生,没有任何从事营销实践工作的经验,对于营销业内的烽火硝烟,风云变幻只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虽然也想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和真切的实战经验,无奈空有“花拳绣腿”,难以驰骋“险恶江湖”。那么,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囿于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匮乏而止步不前,长此以往,始终无法褪去身上象牙塔的“书生意气”,则很难适应工作以后将要面对的“险恶江湖”的残酷竞争。

(二)唯分数,论成败,教学评价缺乏创新,难以达到考核和体现人才培养中的能力要求目标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制约,目前对于营销专业学生绝大部分课程的考核评价仍是以出书面试卷,通过考试分数评定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对于纯理论学科是适用的,但对于像市场营销这样的应用型、实践性强的学科来说,显然是不全面的,不能达到有效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将会在工作中日益凸显。因此,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方案设计,开展单科目实训和分类整合集中实训相结合的立体化培训,提高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和竞争意识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在营销专业学科体系中的大部分课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每一位专业课的教师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所担负的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能力培养点有哪些,然后根据这些能力的要求,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对能力培养有直接作用的实践内容的比例,制定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训计划,来完成所教课程的能力点训练。其次,在营销专业学科体系中按照从基础逐渐深入的顺序分层次安排与市场调研、推销谈判、策划执行能力相关的课程和实训,比如在大二开设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大三开设销售管理、商务谈判学,公关礼仪等;大四开设营销策划、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并且让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实习时学会如何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打通了自身营销理论和能力的任督二脉,为将来的事业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双轨制优化营销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队伍结构,着力搭建学生与各类企业营销业务部门的实践实习平台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能联系现实,把各种行业与各类企业产品营销以及市场开发的实践内容带给学生,因此,对从象牙塔到象牙塔的学院派教师要提出“双师型”的培养要求,以“营销师”、“营销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为目标,力促其深入企业的市场部或业务部或兼职或调研市场营销的实践领域。同时,广泛吸纳营销业内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行业精英、策划高手、销售冠军担任兼职教师,或者不定期给学生进行讲座以及交流座谈,让学生既能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又增强了从事营销领域工作的兴趣和信心。在立足“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的实践化转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社会资源,让出去挂职进修和外聘讲学的教师成为搭建校企实践实训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观、访问、调研、实习的实践机会,引领学生理实结合、学以致用,并以此打通学生未来就业和企事业人才招聘双向接轨的通道。

(三)打破专业课程一贯沿用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终考分数”定成绩,结合各类实践类环节的内容,实现向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评定方式转变

成绩考核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指挥棒,传统的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显然难以有效评价丰富多样的实践化内容。必须通过构建更符合实践化改革要求的多元评价体系和调整考试题型结构与开放性来提高营销专业课程的考核成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交专题调研报告、营销策划书详案或企业的实习报告来检验其实践环节的完成情况,如果其中有学生的调研或策划方案参加各类创业创新或营销策划大赛获奖,以及专题研究或学期论文公开发表在各级出版物上,则可以推荐免试或折算成相应的实践学分。另一方面,要大幅压缩课程终考成绩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由过去80%—100%减少到50%—60%,为实践内容的考核留出空间;同时要在试卷内容和题型上做适当调整,减少纯理论和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考查,加大最新案例分析题和综合策划题等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这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

作者:韩蓄 单位: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第三篇:高职市场营销教学调研

一、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只有将近20%的学生了解或基本了解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这说明,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有着迫切需求。虽然学校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但授课教师为就业办的老师,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

2.学生对专业课程安排的满意度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安排的满意度较低,满意的只占6%,一般占66%,不满意占28%。学生主要反映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不协调,部分课程缺乏实用性,专业课程对就业的帮助效果一般。

3.教师授课方式缺乏多样性

在调查中发现,74.2%的学生对于当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授课及考核方式不尽满意。市场营销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也应体现这一特点,但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多教师注重理论讲解而忽略实操练习,“填鸭式”教学仍在延续,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在考核方式上,多数课程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学生只是在考前集中突击复习,死记硬背考试知识点,考试通过后即抛之脑后,根本谈不上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二、改革的建议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明确自身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给你完成这三个任务,在教学上应做以下安排:

1.将市场营销职业介绍贯穿课程始终

虽然学生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很多并不了解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将来的从业方向,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入学之初就要安排专业教师向学生进行详细的专业介绍,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讲座、报告、交流会等形式,邀请从业人员或毕业生向学生介绍市场营销行业的发展前沿、工作岗位要求、职业特点等,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并结合职业需求进行专业学习。

2.结合职业发展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突出职业技能及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而不能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简单复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要结合从事的主要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来确定课程体系。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课程体系设计模式,参照市场营销工作岗位分类,对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解,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具体地,在课程设置上要敢于大胆创新,以培养职业核心技能为目标,将课程设计成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职业实践课程四个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需求调查工作,并邀请行业专业人士和教学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建议,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

3.改革授课方式,尝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紧随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春风,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引入项目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课程特点,采用情境式、案例式、仿真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积极开展专业第二课堂特色活动。特别是在职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上,应该走出校门,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聘请企业从业人员、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要求专职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另外,进行专业考试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课程作业、课外实践活动等构成。在期末考试环节,尝试采用提交报告、口试、团队任务等新鲜多样的方式,真正实现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素质,使学生学有所得。

三、总结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职业规划理念指导下的专业教学才能满足学生、企业的需求,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作者:孙然 单位: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第四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

一、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首先,对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已经尽量减少纯理论教学的课程,加大了易采用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比例。这对于我们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一个因素。

2.开展实践性的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分为校内、校外的资源。校内的资源主要是校内实训中心和课室的多媒体演示设备等。校内的实训中心可以分为一种模拟的实训中心和真实营销实战的实训中心两部分。理想的校内实训中心是:(1)真实的营销实战中心。有一定数量的“教学企业”,如学生超市、学生创业园相关实体企业,能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社会企业工作环境相融合。(2)模拟的实训中心。企业经营沙盘实训中心,市场营销教学软件实训中心,和其他商务洽谈、客服、商务礼仪等实训中心。目前,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普遍滞后,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和质量。校外的资源则可利用已建立关系的校企合作企业,还有就是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如专业市场、商业区的各类商业企业等。这些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对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是有利的,也能保证部分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能顺利进行。

二、如何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有项目教学模式、岗位教学模式、场景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实验调查教学模式等。与此相关的教学方法,德国职教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小组讨论法、引导文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索法、学习任务法、教学辅助法等。这些方法,我们老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运用过,只是在运用的时候,没有持之以恒或认识上有偏差。所以,要做好行动导向的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专业教研组内,组织教师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各种教学方法学习和讨论,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等。以小组讨论法为例,它是一种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教学安排设计的整体教学方案。它的优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行为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演讲能力等;缺点是在小组讨论中能力弱的学生没机会,能力强的学生也有被忽视的感觉,对小组讨论过低或过高的要求都会导致压力。在运用方面,小组讨论这种课堂教学形式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在准备阶段主要是布置任务、讲解;工作阶段是保持中立、不干扰学生的讨论、不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评估阶段是主持学生的汇报演讲、总结。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能生搬硬套,只有结合具体课程有选择的运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不管哪种方法,其教学过程要注意一般要经过六个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2.专业老师要对自己所负责的专业课程进行分析,准备选用何种教学方法,要先拿出初步方案,在专业教研组内部进行研讨,进行可行性分析或给予操作性建议,然后形成实施方案,由相关教师实施。实施的效果,可通过老师间的相互听课和教师自我总结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标准和使用教学方法要求。如某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开设以下课程:零售经营管理实务、推销与谈判、促销策划与管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营销管理实务、营销综合技能等。就可以尝试运用行动导向理念开展教学:《零售经营管理实务》可采用岗位和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用小组讨论法、学习任务法等;《推销与谈判》可采用场景或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学习任务法等;《促销策划与管理》可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用小组讨论法、探索法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可采用场景、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用小组讨论法、引导文法、探索法、学习任务法等;《营销管理实务》可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用小组讨论法、探索法、学习任务法等;《营销综合技能》可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用小组讨论法、学习任务法等。

3.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对老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行动导向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行动,而且是让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行动,同时老师要掌控整个行动过程,要求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操作起来的难度会更大。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前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如地点准备、设备设施准备、教学材料准备、过程准备或预演、出现意外情况的准备等,从某种程度上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4.教师要提升整合各种资源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的能力。一是没有的资源如何去寻找和开发,二是现有的资源如何整合和利用。比如关于商品陈列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校内资源,如在学生超市或创业园内结合实际项目进行;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如好又多、家乐福、国美、苏宁等零售企业用探索法进行学习对比,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等,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开展基于行动导向教学要注意的事项

1.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并不一定都是实践性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做中学,是相对于只让学生听、只让学生看而言的一种教学效果更好的方法。所以,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动起来就够了吗?关于学生流失问题,一直是许多学校专业建设想方设法要解决的问题,最好是不流失或流失越少越好。特别在时下招生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控流工作是学校和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学生就像顾客,顾客对产品或服务就会有期待,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是让顾客满意的,顾客会留下来,甚至还会帮助我们介绍新的顾客;反之,顾客就会离开,这是一个涉及到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的问题。而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到底是何种因素最终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不同的顾客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但作为学生来说,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就是学生到校后发现他所期待的与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没达到他们的期望要求,这种要求最根本的是所学的东西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了,或所学的东西不能让他产生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是让学生行动了,如采用小组讨论法等,也即是说开展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但为什么学生仍不满意?仍要流失呢?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是行动了,是在做中学了。但却是被动在做,而不是主动在做,或者觉得做没任何意义,是为做而做,没能让他觉得职业技能有什么提升,学到一技之长。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原因之一在于这种做是一种模拟的做,是一种想当然的做,缺少了一个与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联系起来的桥梁。如何联系在一起,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企业”经营活动中去(如《零售经营管理实务》这门课就可结合学生超市的经营活动开展实践性教学),学以致用,实现学校学习环境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融合。所以,“做中学,学中做”,并非没标准没要求地做,必须对此进行科学的界定,才能真正达到的教学目的。

2.基于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应注意学生学习或工作的任务要来自于企业的真实的工作过程。相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学生学习或工作任务的问题源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但在另一个场所(如课堂或校内实训中心)处理。什么是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呢?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应当是始终有利于企业的创造价值的,工作过程与一个费用承担者有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费用承担者可以是客户的订单、企业内部的订单、采购订单、客户索赔、企业内部的项目或买卖合同等。所以,对于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来说,必须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才能有效地开展基于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

3.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有一个重要环节是资讯的获得。资讯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如图书馆、电视等,但最好的渠道应当是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很多资讯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收集,但目前许多学校学生拥有电脑的数量不多,同时不能上网,影响到学生在资讯方面的猎取。所以,随着学校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在校园内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方便地获得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资讯,或利用电脑设备制作演示用的PPT等,是今后学校或专业建设方面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四、结束语

对于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老师来说,开展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并不是全新的理念,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做了,只是没有作为一种要求固定下来,或开展起来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因认识问题只重于形式,对内容的把握或界定不够准确,所以导致了偏差。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对开展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作探讨,进一步推进基于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来开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方式,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日常的教学行为固定下来,逐步形成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色,更好地推动市场营销专业的品牌建设。

作者:黄锋 单位::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第五篇: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

一、结合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选定核心技能

中药专业的核心技能的科学选择离不开对市场的调研,对就业情况的了解。我们收集了2005级-2007级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三院区中药专业四年制2009—2011年毕业的中专毕业生第一次就业时的就业岗位进行了信息的收集、统计和调查分析。

1.调查结果

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显示,近3年中药专业中专四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从各个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目前本校中药专业中专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在医疗机构,其次是药店和医药公司。药店就业方向想来是我们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工资待遇好,需求量大,可选择面广,有发展前景。这几年整体的就业情况平稳,随着人们对健康、防病的重视,药店以便利、快捷、价格合理的优势还将得到发展,就业需求还会持久的旺盛下去。医药公司的就业去向这两年增长的非常快速,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和物流、仓储方面的工作。

2.分析

与以前相比,目前我校中药专业中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已经从医疗卫生单位转为药品经营单位。在调研中企业指出药店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为销售技巧、商品陈列、关联销售技巧、医药知识及问病荐药能力;医药公司从业人员的核心技能为营销实务、推销技术、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处理客户投诉。除此之外,企业还特别强调学生的通用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药品市场营销学》就是依据以上的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选取实用够用的知识模块,突出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采用多样的药品市场营销学实训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想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最重要的。那么在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就要注意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结合工作、结合生活,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一个个实训中去,实现学习过程无痕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实训内容

中药专业的学生学习营销脱离不了中药行业,脱离不了药店和医药公司这两个主要的就业方向,我们的实训内容也正是结合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来选择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增加参与的愿望。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实训教学中能够更强教学的效果,教师选取成功或虚拟案例,让知识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真实工作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选取时注意案例的实用性、典型性、新颖性、理论的体现程度、先易后难的原则,要以具体、真实的形态在学生面前呈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的设计源于学生未来的真实工作内容,如小王开药店的实训课题,在这个任务中包含了市场调查的方法选择、调查计划的制定、问卷调查的设计、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收集、信息的整理、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这些子任务。其实这些任务都是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在具体的实施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指导要恰到好处,切记越俎代庖,教师要重引导,除了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时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步骤要清晰。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给予指导。

4.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药店的顾客接待、处理顾客投诉、人员推销以及医药代表拜访医生的实训内容中,教学过程是依据工作过程进行开发的,这样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更能够体察工作岗位的用人要求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更贴近实际地思考问题,从而找到自己和工作岗位所需人才之间的差距,如果在学习中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正面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设想

①多组织学生参观药厂、医药公司、药店、医院等,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来给学生面对面的讲讲企业中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况,所需技能,缩短学生与实际的距离,感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学生学好岗位本领的主动性。③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共同创建实训项目,以见习、实习的形式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学生将枯燥的知识搬到了社会大课堂中,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甄真 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三院区:

第六篇: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效能评价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效能的调研数据

(一)关于准则层的重要性数据

为了完成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效能的评价研究,本文根据市场调查态度测量法的量化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有校企合作关系的20家企业、相关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50名专业教师、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措施层的调查数据

根据标准层的方法,统计、计算措施层各项的综合加权评分值,得出以下结果。职业实践教育各项加权评分值分别是:企业实践的加权评分值为3.72;毕业实习的加权评分值为3.12;社会兼职的加权评分值为2.11;认知实习的加权评分值为1.05。社会实践教育各项加权评分值分别是:学科竞赛的加权评分值为2.36;社团活动的加权评分值为1.9;社会调研的加权评分值为1.74。研究性实践教育各项加权评分值分别是:毕业论文的加权评分值为3.06;学生课题的加权评分值为2.76;案例研究的加权评分值为2.38;学年论文的加权评分值为1.8。虚拟实践教育各项加权评分值分别是:模拟实验的加权评分值为2.54;角色扮演的加权评分值为1.85;情景演示的加权评分值为1.61。

二、层次分析模型结果的分析

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在标准层中,职业实践教育的效能最大,社会实践教育次之,虚拟实践教育效能最低;在措施层中,企业实践教育环节的效能最大,学科竞赛的实践教育效能次之,毕业实习环节在实践教育效能中居第三位,情景演示和角色扮演的实践教育效能最小。

第二,在职业实践教育上,企业实践教育环节最为重要,体现了我们在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加强学生深入企业内部的实践活动,不能因为其实践教育成本较高而取消或减少这个环节。毕业实习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监管,以保证毕业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认知实习的效能最低,我们应该予以改进完善。

第三,在社会实践教育上,学科竞赛的实践教育效能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高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已经说明了这个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然而,学科竞赛中教师的参与程度较低,对学生实践教育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局限性。究其症结,问题源于学校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教师对学生的学科竞赛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在研究性实践教育上,毕业论文、学生课题和案例研究的实践教育效能比较均衡,但学年论文的效能偏低。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年论文的普遍反映是教师的指导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以应付为主,投入的精力较少。

第五,在虚拟实践教育上,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示的实践教育效能最低,学生普遍反映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模拟实验虽然要好些,但实践意义也不是很大。

三、总结

虽然本课题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实践教育的效能,但是我们在设计实践教育效能的标准层和措施层的时候难免存在不足,可能与部分高校实践教育环节的安排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样本选择上,本文主要调查了重庆市内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以我校学生就业单位为主。样本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制约了调查结果的应用范围。不同高校可以利用这个模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的效能进行评价,建立和完善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效能的具体举措。这个评价模型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教育效能的评价。

作者:黄黎平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第七篇: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一、专业所面对的内外环境与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对专业内外环境的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秉承开放教学的基本理念,以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应用创新能力,为珠三角地区和江门地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培养能同时胜任多个营销岗位工作的“多面手式”高级应用创新型网络营销人才。

二、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一)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目标

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与实践教学内容共同构成了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综合改革的整体规划,本专业以开放教学与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和保障到位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从而带动专业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

(二)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内容

基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图1)。

1.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与人才培养联盟

本专业与当地政府部门(中小企业发展局)和部分企业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与人才培养联盟”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与人才培养联盟”可以直接了解中小企业的营销问题,按需提供营销咨询服务,同时协同创新培养营销人才;二是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将社会力量“引进来”,实现开放教学和校企协同创新培养的理念。该中心从三个方面服务实践教学改革:第一,建立校企协同培养的企业实(见)习基地与校内工学实践中心;第二,以委托、赞助研究项目服务于校园综合实训(竞赛);第三,提供本土化教学案例源,服务课堂单项实训或营销模拟案例。

2.课内单项实训

课内单项实训是课程主讲教师与企业人士合作,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为相应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课内实训内容。教师将本地企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编写成教学案例,引进课内理论教学过程,一方面增加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消化理论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学会知识运用,必要时企业人士参与此环节的教学。

3.营销模拟实验

营销模拟实验主要是在于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其中,(1)单项模拟实验是为某课程或某方面专业知识而设置的,侧重于帮助解决学生某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如营销沙盘模拟、网络营销模拟、公司财务分析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等。(2)综合模式实验主要是将学生所学的经济管理类知识进行整体综合运用。这方面的营销模拟实验主要是通过企业全面经营沙盘模拟完成的。

4.校内综合实训(竞赛)

与理想、简约和静态环境下的营销模拟实验相比,在真实、复杂、动态的现实环境下的校内综合实训(竞赛)环节更贴近实战。校内综合实训(竞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本地企业赞助或委托的某类营销任务(如市场调研、产品促销、广告策划等),在校内进行营销竞赛。学生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竞赛;二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大赛”作为对接对象。通过企业委托(合作)、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决定竞赛选题,然后在教师与企业人士协同指导下,撰写参赛方案。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士共同参与评审。优秀竞赛团队与方案在进一步优化后,参与省与部级相关大赛。

5.校外企业见(实)习基地

目前,许多学校的企业见(实)习基地并没有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究其原因就是企业接纳能力有限的,且学生的实(见)期都很短,企业难于安排,因此,企业多不给予配合。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是参与五邑大学校企协同创新培养“综合改革实验班”最多的专业之一。根据目前每级50多名学生的规模,最终建成10家企业见(实)习基地,每家安排5名左右学生,既可解决本专业学生的企业见(实)习需求,又不给企业增加过量负担,还能给学生提供多种见(实)习选择。

6.校内网络营销工学实践中心

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网络营销的平台,选择与本地企业合作,在淘宝网等网络平台建立网店,作为校内网络营销工学实践中心。该实践中心投资少,与企业现有线下业务交叉较少,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是目前一种很好的实践平台。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开网店,学习基本网络营销方法。

7.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也是本科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完成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集中训练。但长期以来,这个教学环节多被虚置了。其中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就是原有的在第八学期集中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与学生就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冲突的。因此,本专业规定如果学生在大学四年通过完成某个环节的学习,实现对这些能力的综合训练,且成果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即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通过上述六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比例基本达到4∶6。

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运行保障

为推进上述基于校企协同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五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从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建立“双导师制”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构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一)重构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

实践教学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不适应实践教学改革需要。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缺少对企业的接触与了解,进入教师队伍后,又忙于理论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推进教师队伍能力结构调整,五邑大学已经出台政策,分批次地推动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另外,为最短时间调整目前的教师队伍能力结构,还聘请了本地企业的营销主管和一线营销精英,作为专业兼职讲师。通过举办营销讲座,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以及与校内教师合作,参与理论课堂的实训教学环节等手段,参与实践教学。

(二)建立“全员半程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一直是解决校内师资数量和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所谓的“双导师”就为本专业的每个学生配备校内与校外两个导师,两者共同开展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践学习的学习导师制度。所谓“全员”就是本专业的专任教师都必须担任校内导师,为该学生的所有校内学习提供指导,尤其是实践学习。所谓“半程”主要是指校外导师仅在实践教学环节参与学生的学习指导。另外,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实践学习更早地进入正轨,在学生大一入学完成军训,进入正式学习前就先行完成校内导师的双向选择,以便教师能与学生提早沟通,根据学生兴趣制订学习计划。而校外导师的进入则安排在大一学习结束。

(三)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1.聘任校外导师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所有聘任校外导师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要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最后,兼顾校外导师能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与实践资源。校外导师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实践教学:一是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特点,参与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二是与校内导师合作,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计的实践教学的“规定动作”,指导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应用营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发挥自己的社会资源优势,协助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校外导师的聘任有严格规程:一是在相关媒介聘任校外导师的公告与要求;二是应聘者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能证明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特长的书面材料;三是由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组成审查小组,对应聘者的材料进行调查和审查,确定合格人选;四是院系与确定的校外导师签订正式聘用协议;五是学生与校外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所有校外导师的聘用期为一年,年度考核合格者方能续约。

2.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管理的难点之一,实践教学评价更是如此。本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评价内容与方法,然后通过两种评价机制:一是将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同时接受学生、院系和学校三方评价;二是建立师生教学交流网站,该网站将所有教与学的资料都公布在此网站,接受同事、学生的评价,从而形成开放的教与学气氛,促使校内、外导师加强实践教学。

3.导师补贴制度

与理论教学的组织与投入不同,实践教学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一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多以小组或个体为单位进行;二是实践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学时。目前,实践教学难以推进或执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师补偿制度,因而教师缺乏投入的积极性。对校内外导师的补贴制度改革的基本改革思路就是以目前学校已经成熟的毕业论文指导的学时制度和补贴制度为基础,同时考虑指导效果,设计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补贴制度。另外,与经济补偿相比,校外导师更看重名分给自己带来的社会认可,因此,每位被聘任的校外导师,本专业都将会在每年的师生双向选择之前举行庄重的聘任仪式,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的校外导师,将颁发奖状,并通过师生教学交流网站和其他途径公布考核结果,给足他们名誉。而对于不合格的校外导师坚决予以辞退。

四、结语

实践教学改革是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五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以开放教学与校企协同培养的理念为指导,通过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构建包含课内实训、营销模拟、校内综合实训、网络营销工学实践中心和企业见(实)习基地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六个环节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多种训练机会,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本专业还从师资队伍、学习导师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保障实践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全部内容。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积极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平台的整合,才能搭配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樊建锋 王纯阳 单位: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八篇:市场营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贯穿在备战大赛的过程中对销售实战创新思路开拓、撰写营销策划案、营销之道软件对抗等方面。本次大赛的销售实战环节贯穿整个赛程,与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案共同计入到团队总分。笔者带领的北京服装学院“凌云”团队取得了7月份销售量63644元1200箱全国排名第14,8月份销售量38562元783箱全国排名第52和9月份销售量155104元3555箱全国排名第9。在整个实战销售阶段,团队同学们实现连续三期京津地区排名稳居第一的不败神话。由于大赛指定的销售产品“娃哈哈”在北方饮料市场的认可度远不如南方市场那么高,团队学生们在我的启发下,大胆开拓创新,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实行线上、线下不同产品推广。

线上学生们在各个大学的BBS高校论坛上产品信息来推广销售产品,提高在北方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度;同时还在社区的儿童产品论坛、妈妈论坛上“锌爽歪歪”的产品信息。学生们运用新媒体的超强影响力,在微博和校内上推荐好友和粉丝更多地尝试娃哈哈产品。销售实战环节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种营销体验,学生通过销售实战,体会到了营销工作的苦与乐,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体会到了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营销中是多么重要。营销策划案撰写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结合市场调研的数据,针对问题进行策划。学生们利用暑期时间,在大量调研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将“娃哈哈”现有功能饮料品牌“激活”重新进行了市场细分和定位,并针对新的消费群体提出新包装、新卖点、邀请新的符合定位的广告代言人、开拓新的渠道等策略组合,学生们的“NEW激活”创新策划得到了娃哈哈北京公司的高度认可!

二、增进表达、沟通能力

整个参赛过程中,在市场调研、销售实战和营销策划环节中与消费者、企业方的交流,以及在复赛和决赛环节中与专家评委的表达沟通交流等,学生们沟通表达能力在受到了实战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初试笔试成绩公布后,笔者与娃哈哈北京公司主动沟通,为营销专业大一、大二同学们进行了《娃哈哈的营销之道》的主题讲座,为参赛学生们搭建了与企业沟通的平台,同学们与娃哈哈品牌之间多了份亲近,为后续暑期销售实战环节以及市场调研、策划方案撰写等方面,保持与娃哈哈北京公司的密切沟通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最终策划案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也是建立在学生们与消费者和企业的深入沟通和交流基础上创新的成果!通过参与到大赛的每一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同学们在创新思路、团队合作等能力方面收获最大;作为参赛团队指导教师的我,也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进行了实战演练,期间的失败或是成功的素材和经验,都为后续创新实践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参考;期间认识的优秀同行,必将保持行业内联系和专业交流;在与凌云团队学生们备战的日子里,我还收获了来自学生们难得的信任和朋友关系,这也是值得珍惜的和最大的收获!

三、小结

当然,除了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内、外竞赛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以外,目前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外实践活动非常丰富,例如实习基地专业认识实习、时尚行业体验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题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秋月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第九篇:市场营销专业与实践相结合

一、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竞争者环境分析

新开张的店面,顾客的关注度较低,与同类竞争者相比,缺少销量和信誉度。要想改变这种格局,就要提高销量,销量高了,评价多了,信誉度和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这是一个让消费者认可产品的阶段。然而,顾客更容易认可传统的实体店,但在款式及便捷度却没有网上购物方便。

(二)宏观环境分析

人口:中国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消费市场的大国,网购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网购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优惠,各种有利条件使网购趋势不断上升,成交量大幅度提高。二三线城市更为突出。此外,还有中西部区域和农村,成为网上购物的一个重镇。经济: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为近年来新兴行业,网购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网购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科技:科技的创新推动了上网设备呈多元化趋势,例如:台式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都成为了网上购物的工具。而电脑成为了网上购物使用频率增加最快的工具,上升了15个百分点。

(三)供应商环境分析

淘宝供应商五花八门,我们主要的工作是选择适当的供应商,以便给淘宝卖家提供较好的便利条件,寻找供应商是一项非常谨慎的工作,一些不法的供应商借此机会出售低档质廉的商品,使我们零售店铺将商品卖出一件,就不再有回头客了,还有一些供应商,质量很好,样式也不错,但给我们的价格和淘宝销售价差不多,给我们的发展空间很小,让我们这些小卖家止步不前。所以小卖家选择好的供应商就如同大海捞针。

二、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一)市场细分

1.按照客户对所需的产品来细分:首先要了解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然后才能进一步的分析价位、品牌、规格以及其他的特殊要求。网购对每一类产品都进行了细分,消费者可以非常容易的找到自己所需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客户体验。2.按人口细分市场:青年市场实用于中、低产品更换频率高。中年市场中、高档实用性强,品牌商品。在把整体分为若干个不同目标顾客,针对不同的目标顾客制定不同目标市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划分不同层次的产品,供不同的消费者来购买。3.按地理细分:网购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国内的市场,地理分析上主要考虑我国城市、地区的穿衣习惯及我国的气候特点。对每个城市的店铺进行有效的地理位置分类,对于每一个网上购物者来说,他们在购买相同的产品,选择店铺的所在位置也成为他们是否购买的考略因素,不同的区域,将决定物流的快慢,地理位置经过区分,可以大幅度提高物流的速度。

(二)市场定位

选择好目标市场之后,你必须对店铺进行定位。网店只是我们企业的一个专卖店或销售平台,主要销售自己的服装产品。这些服装产品都是我们精选出来的,更物美价廉,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有了企业的支持,只要把网店做精做实,我们就可以拥有比较大的销售量。对于整个淘宝来说,它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服饰、数码产品、美容、时尚、居家产品和运动产品,消费者主要集中在爱上网的青年人,针对网购者都是青年人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提供淘宝网上款式新颖的产品去销售,这样就会增加网上顾客群体,达到既可以提高销量又可以让顾客满意的双赢局面。

三、方案制定

(一)网络营销目标

企业网络营销的目标就是要确定你的销售量,根据销售量的多少锁定消费群体,达到投资和收益成正比,最后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网络营销虽然现在处于上升阶段,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网络营销依旧有些陌生,针对这些问题,对网络营销的目标进行一个系统的分类。1.销售型网络营销目标这类网络营销目标是为了让投资者开辟更多销售网络,凭借网上的相互性、普遍性、时效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网上销售点平台。2.服务型网络营销目标这类营销目标主要是用于客服可以更好的及时与顾客沟通,帮助顾客了解产品信息,帮助消费者解达他们不理解的问题,以及产品卖出之后的一系列售后服务问题。3.提升型网络营销目标这类营销目标是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取代了传统的销售模式,从而减少了销售资金,提高了营销效率,增强了销售管理制度和改善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网络营销策划

1.网络营销产品策略提供有形的实体产品。我们的核心产品拥有4条主要的产品线:时尚女装、OL女装、休闲女装、精品配饰。有形产品:主要包括产品的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外观包装等。衣依秀产品有好质量、好品质的赞誉,是有名的品牌。附加产品:主要有: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能给消费者带来全部服务和利益的产品。例如:每个公司都有客服热线,客服热线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中所出现的问题。2.网络营销价格策略折扣策略:折扣是卖家在销售商品时进行促销的一种手段,是在产品原价的基础上进行打折来促进销售的。消费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商品降价多少,更能激起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潜在购买力。本店将对点击率较高的商品进行九折的优惠,过季的商品进行特价销售,推出新产品有购买两件八五折的优惠活动。拍卖策略:网上拍卖是电子商务领域比较成功的一种商业模式,开展网上销售,网上拍卖是一种常见的在线销售模式。零头定价策略:本店将采用零头定价,大部分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愿意接受零头等价。如199元、298元等。消费者会认为这种价格经过精确计算,购买不会吃亏,从而产生信任感。同时,价格虽离整数仅相差几元几角,但给人一种低一位数的感觉,符合消费者求廉的心理愿望。

(三)网络营销渠道策略

分销渠道是指某种产品和服务从制造者到购买者所转移的过程,取得这种产品的服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单位及个人。因此,分销渠道包括帮助他们取得所有权和转移所有权的,即商人中间商和中间商,此外,还包括渠道起点和终点的生产者和最终用户。

(四)营销方案与工具及优缺点分析

1.电子邮件推广以电子邮件为主要的网站推广手段,拥有潜在用户Email的地址,将信息通过邮箱发到对方邮箱,帮助企业更高效的进行邮件推广。用到的工具:腾讯邮件、图片处理软件、网页处理软件。本店所采取的措施是利用邮件向消费者传递本店的店庆活动,促销活动等,在朋友或同事中获取Email地址。把自己网站的页面做的新颖,让顾客一关顾本店就有别具一格的感觉,以此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2.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优化:就是有一套自己搜索引擎的营销思路,为网站提供自我营销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网站在同行业内排名领先,从而增加品牌收益。本店将采取将本店的所有产品的关键字,通过淘宝优化助理软件进行优化。这样可以增加在同行业的收索率。3.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广告:就是在网络平台上所投放的广告。广告主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互联网上向目标群体进行有偿的信息传达,从而引起消费者和广告主之间的信息交流。本店由于刚开张,资金匮乏,对于需要收费的广告承担不起,运用自己所会的知识将自己店面的外观设计的更加完善,在本店首页,宝贝详情页面设计的更加美观。

(五)网络营销结果分析

半个月的营销运行中,产品销量高的是进行促销的产品,在营销策略中占主要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在节假日增加促销活动,对过季产品进行低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利用满300元包邮、买两件八五折、部分商品三折的促销手段,其中部分商品三折销量较高,有了六笔成交量,由于是低价格商品,消费者很容易查找到这类商品,但是满300元包邮、买两件八五折却没有销量。不足:通过半个月的销售,发现我们在促销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促销方式不够新颖,只有促销方式新颖才能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增加销量,提高本店知名度和信誉。效果评估:经过半个月运营,在营销策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促销策略,通过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利用满300元包邮、买两件八五折、部分商品三折等促销手段,只有部分打三折商品有销量。经过分析发现,要想提高销量,促销方法要有创新,对购买者进行商品积分,满1000元返200元本店购物卡,在消费者生日当天本店部分商品五折销售,均可领小礼品一件。

四、总结

通过网店的开设,将书本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提高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引发学生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兴趣。

作者:杨晓菲 单位: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

第十篇:市场营销校企合作建议

一、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1)校企合作停留于形式,没有质量的深入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普遍属于较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学校的办学机制和企业的运行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些不同使得校企合作深度受到影响和制约。据结果显示,市场营销专业的合作企业多为一些发展中的中小型商贸类企业,合作形式上主要体现在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对于企业来说,学生受到教学计划的限制,在企业的实习时间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校企合作也是如此。然而学生短时间的实习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小于企业实习学生进行培训、管理、工资支出等成本。对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再加上时间短,学不到实质性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实习态度也会向消极怠慢转变,最后影响到了校企合作的质量。

(2)校企合作缺乏规范化

校企合作涉及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校企合作的管理能否合理的处理好三方利益就至关重要,这就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校企合作的管理薄弱成为阻碍校企合作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首先,学校对校企合作班级的学生管理松散。校企合作班级的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的学习场所同时存在于学校和企业,这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也随之出现了对学生管理松散甚至“放养”的现象。其次,对学校的教学制度管理不能够及时调整。校企合作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上课地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跟不上这一变化,调整的不及时,这就造成校企合作环节教学质量的进行得不到很好的监控,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成效。

(3)合作双方的配合力度不够

校企合作如要实现长期合作,必须同时照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同利益。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相对付出多,而收益少。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学校没有从企业角度出发,对企业的利益没有足够的重视,学校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培训学生,而不思考学校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利益,会直接导致企业的不合作以及合作的中止。

二、校企合作问题的几点建议

(1)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及学生特点,结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寒暑假两个假期,大胆尝试分阶段,多学期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另一方面促使了校企的深度合作,使校企合作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部分经济来源,可谓是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三方共赢。

(2)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首先,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制定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以可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是否达标,并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的要求,由校内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其次,加强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人员可由四部分人员组成,一是辅导员,二是专业指导教师,三是企业人员,四是学生代表。这四部分人员应明确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事项,以及自身的工作职责,以保证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3)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6

引入一个企业真实设计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展开,细分为11个工作任务:

1.成立项目组。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老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全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企业项目见面会,学生角色转换—从学生到项目负责人,教师角色转换—从指导老师到项目总监;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校内实训室之间相互切换!

2.市场调研。

告知学生设计调研的重要性,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强调“设计之前调研先行”只有调研之后才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调研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相关背景、产品属性研究,现有包装、材料、工艺、卖场陈列方式分析,同类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校外包装市场、企业相互切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做一体!

3.项目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设计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组讨论分析总结,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调研结果,和初步的设计,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4.材料与工艺。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制作工艺,并能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创作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实训行现场教学,材料与产品属性的关系,常用材料特性及制作工艺,走访包装材料市场,实地教学;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材料市场,多媒体相互切换。

5.结构与造型。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以纸制材料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为主;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6.容器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三维造型设计进行包装容器外观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液体类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7.草模试验。

培养学生具备精细手工制作的能力,和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草模的制作;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8.视觉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视觉元素分析、提炼、设计排版的综合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视觉设计构成要素,视觉设计的构思方法,视觉元素版面编排设计;教学场地为包装设计多功能机房。

9.制作与印刷。

要求学生掌握包装印前的印刷常识和印后的各种印刷工艺流程;教学内容包括包装印前印刷常,包装印后各种印刷工艺流程,考察包装印刷制作企业;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0.项目提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设计过程提案汇报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

11.总结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总结书;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针对上述课程体系的11个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导入。

1.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合一。

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实训室的设计模拟设计公司办公的格局,有集体讨论听课区、设计区,制作区,作品点评提案区,加强实训室的设计氛围。再次是教室和企业办公室合一,学生在专业课程期间、定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教室和企业办公室的合一

2.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

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①学校灵活调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课时计算方法引进更多的企业一线设计师到学校任课;②从企业兼课到企业深度参与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让企业设计人员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③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岗位,专业教师得到更多的一线实践机会和经验;④通过深度合作,企业设计师带来大量的实操项目、专业任课老师通过挂职锻炼积累实操项目,学生得到大量进行实操训练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学校,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之间的角色互换合一。

3.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合一。

因教室和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教室和办公室合一,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完成角色的转换。

4.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合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实做的能力,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练!但高职教育也决不是单纯的培养技术操练工,实践操练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如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灌输在实践操练中?这里提出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合一,强调边实践操练边理论教学,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互补,缺一不可。其次是多形式的教学环境更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所,校内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制作实训室,电脑后期处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校外个大商场、超市,材料市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学生在各种教学场所中进行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再次是启发式、鼓励式、卡片式、头脑风暴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交替循环实施。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按单元教学独立评价,每个教学单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要点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侧重点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能力去衡量,同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成绩汇总取一平均分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5%,其中包括企业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的成绩,如“项目分析”和“项目提案”单元教学中,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标准以企业的要求为主;在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考核,同时也强调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5%。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按各工作任务的评价成绩和综合创新素质、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直接生成。课程评价应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

四、结语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物流技能大赛;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

一、举行物流技能大赛的作用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好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物流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比赛中的技能标准、对选手的操作要求和职业素养的要求都指导着专业课程的教学。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一般是提供一个具体的情境,要求团队或是个人根据工作任务处理,考查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大赛考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习情境或是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切实地把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物流核心岗位工作标准和流程通过大赛引进课堂中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服务为本、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的职业理念,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择业、就业、创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技能大赛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把大赛流程的单项分散到各项目的教学中

比赛要从平时的教学抓起,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技能水平和指导方法。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实践性、综合性可以从比赛中体现出来,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这样有助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大赛促进了课程的实践教学,原来课程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现在是真正的理实一体,学生动手,自我学习为主,还课堂给学生。课堂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变要我听为我要听,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二)以技能竞赛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绝大部分中职学生是初中教育阶段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传统观念中,大部分人认为他们是失败者,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是智力、能力很差。相反有些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还很优秀,只是开窍较晚。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小组学习、团队合作、分组竞赛的机制,鼓励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做,从而调动大家学习的兴趣。在竞赛中,学生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增强自信,更好实现团队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将心思用在学习上,而不是睡觉或是玩手机。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教师动起来。把竞赛机制引入日常教学,这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以技能为本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依照全国物流技能大赛比赛方案和技术标准,在仓储管理实务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训教学,按照学习情境把大赛流程分拆成单项在各项目总进行实训,在课程最后设置综合流程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因为技能本身是企业需要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仓储管理实务有6个学分,共计108课时。教学改革以前理论课时72课时、实践课时36课时。教学改革以后,理论课时36课时、实践课时72课时。在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实践教学,以技能为本位,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对当地知名物流企业典型岗位进行工作流程分析、岗位主要任务分析和市场调研,以物流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参照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标准,构建项目化、能力递进式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改革,以仓储配送实训室、百韵超市和苏旅财—苏汽校园快递超市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发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采用行动参与式、模拟式、体验式和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达到将企业搬进课堂,按照企业岗位设置任务的目的,实现校企、产教、工学的结合,对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学时占总课时60%以上,并聘请中外运、苏汽集团等企业的专家根据实际仓储作业流程共同编写教学资料。通过把物流技能大赛引入仓储管理实务的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制订入库作业计划、商品养护计划、库存管理控制计划、盘点作业计划、出库作业计划。在仓储的过程中,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装卸搬运设备,会操作软件,完成货物的入库展业、在库管理、出库展业并能对工作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结合技能大赛内容,将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项目,具体内容如下表。通过技能大赛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通过把技能大赛引入到仓储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中来,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仓储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大大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林.高职物流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通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4(10).

[2]朱红梅.基于技能大赛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1).

[3]任凤香.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导向的高职类“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研究[J].中国市场,2016(28).

[4]尚书山.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2013(1).

[5]孙统超,陆永健,殷琴.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2).

超市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互联网+”;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各院校为了迎合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要求,为现有的物流专业开设了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供应链采购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采购和供应的不同方式,对现代化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学会采用正确的决策与分析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一、当前高校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供应链采购管理理论是经过企业实践总结出来的,其知识面广泛,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与之相互交叉的学科众多。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在物流专业内开设了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但是学校对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该课程在各个学校内的名称不同,比如“采购与库存控制”“采购管理”或者“采购与供应管理”。现如今,供应链采购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企业间的竞争模式发生变化,供应链采购战略凭借着其技术上的优势取代了传统的库存采购管理理念。所以学校在供应链采购管理教学时有必要将采购管理纳入供应链管理范畴内,而不是将二者分开,防止学生对供应链采购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1]。

(二)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缺乏企业工作环境。供应链采购管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点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没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长此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性过强的教学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积极性不足。不仅如此,学校缺乏实训场所,实践教学受到制约,学生对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实际岗位工作缺乏体验。

(三)实践教学内容较少,课程安排不合理。目前高校供应链采购管理的教材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内容设置上缺乏实训实践内容。即使教材内安排了实训环境,但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可行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整的展开实践教学,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中应包含采购需求、采购计划、价格调查、采购询价、价格谈判、供应商管理、采购招投标、采购订单与合同制作、采购风险防范等教学内容,而实际上的课堂实践却没有充分体现出这些内容,课程内容枯燥乏味,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作为产学研教学基地,学校需要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但当前学校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教学在内容上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教材知识点众多,但很多内容无法符合项目化教学的要求。

二、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要点

(一)教师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开展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项目运营和技能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需要做好小组划分、任务分配、评价标准制定等工作,按照教学需求将课件和学习资源上传到统一教学平台。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可以是教师制作的课件和视频内容,也可以直接选取线上资源。基于“互联网+”的前提条件下,供应链采购管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互动教学,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交流。

(二)企业导师辅导。来自企业的导师多数为物流企业的工作人员,学校与物流企业合作,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岗位实践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变。学校与京东物流、德邦物流取得合作,依靠互联网进行导师辅导,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导师无法有固定的时间来到学校,所以导师和学生更适合通过互联网完成在线教学。导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重难点,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向学生传授技能,通过亲身示范强化教学效果[2]。

三、高校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优化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项目,分解任务。依托“互联网+”展开校企合作,实现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的优化设计与教学实践。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标,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定实践项目,分解教学任务,通过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学生当前学习情况,以项目时引领进行分组教学。将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划分为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和过程管理几部分,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各自不同。比如采购管理中,课程内容包含采购组织设计、人员构成、采购数量控制、商品招投标采购管理以及合同签订等;供应商管理中应包含供应商开发和选择、供应商评估等内容;供应链库存控制中主要有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管理以及零库存管理等。在供应链过程管理中可以从JIT质量管理、ERP供应链管理以及供应链网络布局几方面入手,实现对供应链采购的全过程管理和分析。2.准备资源,完善平台。教师按照具体的学习项目准备好学习课件、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在线收集与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讲座和实践报告等。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提前将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方便学习下载后参考,了解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和角色职责,利用数字化平台和移动端进行讨论,梳理任务流程,寻找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学生在进入岗位工作中,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问题。因此,学校应对学生展开有意识的引导和有目的性的训练,采用案例教学法创新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体验实际岗位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自主思考找出解决方法。或者课堂上学生对某个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其经验,潜移默化的提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与此同时,案例教学法更能突出学生在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讲解如何选择商品采购模式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通用汽车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后确定采购计划,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气氛[3]。2.任务驱动教学法。学校展开教学活动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就业并顺利进入岗位工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做”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该方法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会为学生创设合理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情境,并向学生分配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与他人合作,一同寻找问题的解决对策。在讲解“供应商的选择”时,可以向预设企业情境,向学生抛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提供出几个供应商可能会选择的模式,启发学生帮助企业寻找最佳供应商。3.情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情境教学法更受学生欢迎,它是通过案例和情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以企业资源为参考,或者按照该企业的工作场景展开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设计,再以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企业的供应链采购环节和管理要点。学生模拟企业活动,合理分配角色和工作任务,体验工作角色的岗位工作情况。教师在情景教学时应做好情境设计、角色指导、情景模拟和讨论分析等环节设计,比如在战略采购时可以设计出“为班级采购春游物料”的情境,鼓励学生寻找最佳省钱方法。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情境为学校周围的商店,各小组分配任务,每个同学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采购人员、采购管理人员,编制采购计划,前往市场进行物资采购,最后总结采购经验,通过亲身体验获得锻炼。

(三)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当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在采购与供应管理教学中发现了自身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于是学校联合当地企业,一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创建企业真实岗位教学模式。结合采购管理专业岗位对人才提出的需求,学校与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相互合作,一同编制供应链与采购实训教学大纲。企业派遣采购管理人员来到课堂,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任务,带领学生一同展开采购计划的编制,撰写招投标文件,对供应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制作报告。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超市和电商淘宝作为实训基地,安排参与课程实践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学校超市和食堂完成每日的物资采购工作。要求学生做好对水果、蔬菜以及副食的经常性采购,了解这些商品的每日需求量,采用定期与定量的方式结合库存控制需要,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鼓励学生利用淘宝网开发新的货源,学会通过互联网完成采购工作,引导学生试着电商创业。采用多种方法展开校企实训教学。比如开展“便利店采购的社会调查”任务教学,学生要对便利店采购展开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来到学校和周围便利店展开调查分析,了解该便利店业态类型,对其采购的商品类型、采购时间、采购渠道有所掌握,随手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撰写采购和调查报告[4]。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自身教学体系存在的缺陷,比如供应链采购管理课程优化设计时着眼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创建,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应注重教师教学和企业导师教学设计要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项目,分解学习任务,完善教学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创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丽.以学为中心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教学综合设计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2).

[2]秦智聃.CDIO理念下课赛融合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2(06).

[3]寇飞.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