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技术范例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1

关键词:草鱼;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

草鱼是一种以水草、藻类为食的淡水鱼种,其具有饲养便捷、易于管理、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区。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草鱼的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加,其养殖技术也被不断完善,令草鱼养殖在整个水产养殖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草鱼养殖技术

1.1鱼苗选择

在进行水产养殖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进行养殖的鱼苗,在选择时,应该以大小均匀、体质健硕、无明显伤病的鱼苗为主;若是在养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自主孵化来培育所需鱼苗,保证养殖鱼苗的品质优良。为了提升草鱼的养殖效率,还应该提高池塘整体的物种丰富度,将鲫鱼、鲢鱼等进行混合放养。利用以饲料碎屑为食的鲫鱼在进食过程中对池塘底部淤泥的翻动作用,促进有机物矿化的转变过程,将水质进行改善。此外,为保障鱼苗养殖时的鱼体健康,在投放前还应该对其进行处理[1]。例如:山东某地在进行水产养殖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鱼苗投放前都使用高锰酸钾和盐水溶液对鱼苗进行浸洗处理,以便灭杀鱼体中的病菌源及寄生虫残留的虫卵等。在用药结束2d以后,还应该根据池塘规格对其深施适量的生物有机肥,增强水体的肥力,促使鱼苗茁壮成长。

1.2水产养殖区规划

养殖区域的水体环境会对草鱼产品最终的质量与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中,就要对养殖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水资源的充足供应,并完善相应的养殖设备,使物资交换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养殖区及周围的水体环境被污染。例如某地在进行养殖池塘建设时,将其长宽比严格按照5∶3进行建设,并将池塘的深度设定为2.5m。此外,为了提升池塘对水体的利用率,严防水资源因渗入地底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该地还及时在池塘底部铺设一层防渗水泥来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1.3饵料投放管理

在鱼苗投入池塘养殖后,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管理与训化,可在饵料投放时添加具有标示性的信号,以便使其形成进食的条件反射,便于草鱼养殖中期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对饵料投放工作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保障其能够定时、定量,避免因一次投料过多而对草鱼的正常生长造成危害[2]。例如:某地的草鱼养殖户在养殖初期时,多以水草、青草等做为投放饵料,为草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喂养饲料的安全度,在投放前还对其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利用漂白粉溶液对投放的青饲料进行消毒。并定期向投食区施洒消毒液,保障草鱼生长的健康。此外,为了保障草鱼及水体环境的健康,还应该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尤其是在高温天气时,采取挂篓、挂袋的方法控制草鱼的进食量,并将残余的饵料残渣及时捞出,确保草鱼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

1.4加强水质管理

养殖池塘的水质会对草鱼的养殖产生最为直观的影响,若是水体含氧量较低就会导致鱼群大批量死亡,若是水体呈现出富营养化则会导致水体有害病菌大量滋生,对鱼群的生长造成威胁。为了保证草鱼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应该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工作,在池塘中增设增氧设备,为鱼群提供充足的氧气含量。并且还应该将水体中的食物残渣等及时捞出,禁止将生活废水排入池塘中,保证池塘的各项元素趋于稳定的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鱼群生长环境。此外,还应该定期对池塘的水体进行更换,保证池塘水体中各项物质的均衡,也提升了池塘中的氧气含量,提升草鱼的最终品质与产量。

2草鱼病害防治技术

2.1草鱼病症诊断

为了开展对草鱼的病害防治,应该积极开展对其病害状况的研究工作,以便正确的对其病症进行诊断,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便捷。草鱼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受到出血病、白头白嘴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等影响,导致最终的草鱼品质与产量大幅度下降。积极开展对疾病的研究工作,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持[3]。例如:某地的草鱼养殖户积极开展了对四种疾病的研究工作。

2.1.1出血病

发现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主要对3~15cm的草鱼造成影响,导致鱼类变黑,食欲大幅度下降,在病害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会使鱼的皮肤下呈现出血状态,甚至会导致整条鱼呈现鲜红色。对此病的防治可采用接种疫苗的方法来实现,若是疾病已经发生,则应该使用聚维酮碘对发病鱼群进行浸洗处理。

2.1.2白头白嘴病

发现其是由一种叫常见的鱼类球菌属细菌引起的,会导致草鱼的头与嘴部呈现出一种乳白色的状态。伴随着出现鱼嘴肿胀,影响其进食与呼吸,致使患病的鱼群身材瘦弱、反应迟钝,常停留于岸边,并且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对其进行治理时,应该使用石灰水在池塘的周边进行施洒,达到对患病鱼群的治理作用。

2.1.3草鱼烂鳃病

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多发生在夏末秋初阶段,发病鱼群的水温可达28℃以上。患病的鱼体多呈黑色并远离鱼群,其腮上粘液量增加,甚至出现腐烂现象。对这一病害进行治理则应该使用生石灰彻底清理池塘,将病原菌进行杀除,并将鱼群在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中进行浸洗处理。随后,还应该将腐烂的蟑螂与饵料混合对其进行饲喂,达到对鱼群烂鳃病的综合治理效果。

2.1.4肠炎病

因病毒性肠炎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波及范围较广,会对整个养殖区内的所有鱼群进行感染,并且在全年都会引发这一病症。鱼体患病时会呈现黑色,并且游动速度减缓,出现食欲减缓或是不进食现象,体表会呈现出一种挤压、出血的状态。还有部分鱼群会出现腹部臌胀、头部出现凸起,甚至肛门处有黄色粘液流出。因此,应该积极研发治理方法。在喂养饲料时,对饲料进行良好控管,避免出现饲料变质的现象。定期向养殖池塘内施加石灰,保证整个水体呈现弱碱性,减少细菌滋生。此外,还可以使用土霉素、大蒜头或是含有大蒜素的大蒜粉与饲喂饵料进行混合,对鱼群进行饲喂,以达到对气单胞菌的灭杀效果。

2.2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

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出现患病现象,应该依据患病产生因素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某地的养殖户为了达到对草鱼病害的预防,定期对池塘水体进行更换,以提升水体中的含氧量,促进鱼群食欲与自身代谢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以满足其健康成长的各项要求。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池塘的养殖环境,还定期使用优质的光合菌对池塘进行消毒,以避免池塘中因鱼类正常代谢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因劣质水体的影响而使鱼群产生较多的鱼类传染病,影响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2.3为鱼苗接种疫苗

在鱼苗进行投放之前,应该使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消毒,将其体表的病菌进行初步杀除。随后,为了进一步提升鱼苗对病害的抵抗能力,还应该为其接种相应的病害疫苗。将鱼类的三联疫苗对杀菌消毒过后的鱼苗进行注射,并将其置于养殖箱内进行观察,确认其将接种的疫苗良好吸收后再将其投入池塘中进行放养,保证草鱼的健康成长不受危害。

3结语

草鱼的养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有实践的技术积累,如此才能够实现对草鱼养殖产量的提升。在进行草鱼养殖时,应该对养殖技术中的选苗、池塘规划、饵料投放、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的各类病症进行分析,制定消毒和接种疫苗的计划,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广站.草鱼的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9(03):109.

[2]郭志文.浅谈池塘养殖环境下草鱼大宗病害防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8(22):55-58.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2

市场经济水平的完善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明显提升,使得人们对于草鱼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在此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提升了草鱼养殖的规模,而使用网箱的形式来养殖草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草鱼养殖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鱼病的出现,不仅能够达到草鱼养殖的高产量、高效率的目的,还能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有效提升养殖户的市场竞争水平。文章对网箱养殖草鱼的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草鱼养殖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草鱼;网箱养殖

草鱼是一种喜欢在水域的中层及下层等进行栖息的一种淡水鱼类,通常情况下草鱼在水域上层栖息时间相对较短。而在幼苗期间,草鱼喜食水生昆虫以及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因此在对其进行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水域水质的干净,确保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及昆虫的大量存在。而使用网箱对草鱼进行养殖,不仅能够保证草鱼养殖的高效和高产,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使用网箱的方式在湖泊以及水库等水域中进行养殖,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快速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

1网箱养殖草鱼水域的确定

在选择草鱼养殖水域时,一定要从以下2个方面上进行注意:首先,要确保养殖水域内没有被污染,且水域中还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水生昆虫,保证幼鱼成长时期饵料充足;其次,使用网箱的方式对草鱼进行养殖,要保证养殖水面的宽阔性;同时,水位要相对稳定,还要选择背风且向阳的区域进行养殖。此外,要保证养殖区域水深在3m以上,且周围交通要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而所选区域一定要满足草鱼生长的需求,有效提升草鱼的产量,增加养殖户的实际收入[1]。

2网箱的配置

2.1网箱结构

在对草鱼养殖的网箱进行选择时,一定要选择长方体网箱或者是正方体网箱来养殖草鱼,而一般情况下,长方体网箱能够满足实际养殖需求。通常网箱都是由箱体、框架以及浮力装置等部件构成,而网片通常会选用聚乙烯材质的网片。一般情况下,养殖户所选用的养殖网箱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小型网箱的面积通常在15m2左右,中型箱体面积在30m2左右,大型网箱面积在60~100m2,而超大型网箱的面积通常能够达到500~600m2以上。虽然大型或者是超大型网箱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成本就能够进行草鱼养殖,实际上草鱼的养殖产量并不是十分良好。选用小型网箱会增加网片的实际使用数量,增加了网箱的整体造价。因此,草鱼养殖规模不大的情况,会选用中型网箱来进行相应养殖。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草鱼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对网箱的大小进行更换,确保草鱼在水体中游动的顺畅性。

2.2网箱的使用策略

在网箱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网箱的有效固定以及网箱实际的下水时间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因此在对网箱进行固定时,一定要保证网箱上纲呈拉直状态;同时,将箱体的角绳固定在鱼排松木板上,之后使用聚乙烯材质的纲绳在网箱上纲的周围进行缠绕固定,在固定好箱体以后,在其各底角处设置相应的重物,重物通常会选择石块或是沙袋,并且要保证重物的质量在3~5kg,进而有效保证养殖箱体不会出现随意挪动等现象发生。而在网箱下水时,要保证网箱中没有任何草鱼鱼种,水体中的藻类植物能够附着在网片上,使网片变光滑,有效保证草鱼外表皮受到良好的保护,有效降低网片擦伤草鱼鳞片的现象发生[2]。

3草鱼鱼种的选择以及养殖密度的确定

在对鱼苗品种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确保鱼种的品质优良,因此必须要选择体质健壮、鳞鳍完整的草鱼鱼种,如果所养殖的鱼苗是从外地购置和引进的,一定要对鱼种进行相应的检验、检疫,保证鱼苗品质优良且没有鱼病的存在。如果在使用自繁自养的形式来进行研制,必须要保证草鱼养殖水域的规模,提升草鱼的实际成活率,进而达到节约养殖成本的目的。而在对草鱼养殖密度进行确定时,一定要根据草鱼的实际情况,饵料的供应、水域条件及养殖技术等进行考虑,确定草鱼的实际养殖密度。通常情况下,要根据草鱼的生长情况来对鱼种的养殖密度进行确定,草鱼在50~100g时,要保证每平方米内草鱼的质量在15kg以下,放养密度通常在200~300尾;当草鱼生长到200~250g时,每1m2内的草鱼的总质量在30kg以下,养殖尾数在100~150尾;而在草鱼成长到500g以上时,每1m2的草鱼密度要保证在30尾左右[3]。

4网箱养殖技术的注意事项

4.1分箱注意事项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草鱼生长情况来对其进行换箱,而在换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草鱼死亡的现象发生,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实际原因就是因为鱼群缺氧或者是受到惊吓而导致的死亡。因此在进行换箱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进行换箱前就要停止对草鱼的喂食,通常情况下在停喂两天以后,增加相应的添料,如,维生素C粉等,添料喂养3d左右即可[4]。其次,要将网箱进行适当提升,通常选择早晨或者下午时段进行提升工作,2次提升时间保证在9h左右;同时,要将草鱼提升到潜水层中,连续提升2d就可以进行换箱。最后,在换箱时,要对草鱼鱼体进行相应的消毒,然后按照草鱼生长的大小进行分类,最后将规格相同的鱼放置在相应的网箱内。

4.2饵料投喂的注意事项

在选择草鱼喂养饵料时,要选择最为合适的膨化颗粒饲料,保证饲料质量的良好。饲料粒径的大小要根据草鱼生长情况进行调整,草鱼单尾质量在200g左右时,就要保证饲料粒径在3~3.5mm,而单尾质量在750g左右时,饲料粒径要在4.5mm左右。而对饲料投喂数量进行确定时,一定要按照草鱼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并且还要充分对养殖水域温度、鱼类健康水平和水体质量等进行考虑,而投放饲料数量要保证网箱内70%左右的草鱼不在进行抢食即可,通常情况下在早晚各投放1次饲料,保证鱼体生长的实际需求[5]。

5结论

想要保证草鱼养殖质量和产量的良好,就可以运用网箱养殖技术来进行养殖,不仅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便捷性,还可以提升草鱼养殖的效率和产量。此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尽可能科学地选择养殖水域和网箱,提升草鱼养殖的质量和产量。

作者:潘朝敏 单位:广西武鸣县城厢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邓小红.超大网箱与普通网箱养殖草鱼对比试验[J].科学养鱼,2015(1):20-21.

[2]熊占山,胡国宏,张家松,等.标准化网箱草鱼成鱼健康养殖技术[J].黑龙江水产,2015(1):37-42.

[3]熊占山,胡国宏,张家松,等.标准化网箱草鱼育种技术[J].黑龙江水产,2015(2):33-38.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3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宜10亩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进排水方便,电力设施齐全,池塘蓄水能力2.2m以上,每亩按功率0.3kW配备增氧机,每5亩配1台常规自动投饵机,有条件的可在投饵区加配微孔增氧设施。

二、鱼种放养

以亩放规格12~20尾/kg的草鱼种350~400尾为主,搭配放养8尾/kg的鲢鱼120尾、8尾/kg的鳙鱼50尾和10尾/kg的异育银鲫350~400尾。苗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15分钟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草鱼种统一注射疫苗,方法是出血病疫苗与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疫苗混合注射,以增强草鱼的疫病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

三、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日投喂量按池塘内摄食鱼体总重量的3%~5%投喂颗粒饲料,颗粒饲料与青饲料搭配使用,青饲料的投喂可满足草鱼生长过程中对粗纤维和维生素的需要,颗粒饲料粗蛋白控制在28%左右。饲料投喂方法还根据天气、鱼类摄食情况、水质情况等灵活掌握,青饲料以每天傍晚前摄食完为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傍晚前如有未吃完的青草要及时捞除,杜绝草鱼摄食夜草。2.水质调节:水质环境的好坏对草鱼健康生长十分重要,高温季节一般每隔10天左右添加新水10~15cm,以增强池水活力,增加溶解氧含量,提高浮游植物的增殖率,满足鲢、鳙鱼对饵料生物的需要,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合理使用增氧机,以保持水质新鲜。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EM菌等产品进行改底调水,保证鱼类生长有一个良好且稳定的生长环境,以降低鱼病发生。3.病害防治: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是草鱼在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三大主要病害,遵循以防为主,合理使用药物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1)彻底清塘:在放养前彻底清塘,以消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每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120kg/亩。(2)食场消毒:6-9月每隔半个月对食场消毒一次,在鱼体摄食后用500g漂白粉溶水后泼洒在食场周围,也可用挂袋或挂篓的方法。(3)限制食欲:草鱼贪食,在高温季节采用限制草鱼的摄食量,一般喂到八分饱即可,更不能让草鱼吃夜草,每天坚持将剩余的饲料捞出。(4)定期预防:“大麦黄和白露”是气温、水温急剧变化的关键点,应做好预防工作。高温季节采用药饵拌料投喂一疗程,每疗程连续投喂药饵5天,在每100kg中添加5g大蒜素或三黄粉等药物做成药饵,酌情投喂。

四、效益分析

对2017、2018年苏嘴镇30户科技示范户1030亩草鱼养殖效益情况进行测产统计分析,两年平均效益为:1.投入成本(亩):苗种费1140元,饲料费用6080元,鱼药费用220元,水电费180元,承包费550元,其他200元,合计亩成本8370元。2.收获情况(亩):草鱼平均规格2.5kg/尾,亩产量763kg,亩产值为7630元;鲢鱼平均规格1.5kg/尾,亩产量150kg,亩产值为750元;鳙鱼平均规格1.8kg/尾,亩产量72kg,亩产值为504元;鲫鱼平均规格0.55kg/尾,亩产量88kg,亩产值为2112元;合计亩产值10996元,亩纯效益为2626元。3.效益分析:亩产值减去亩成本为2626元,投入产出比为1:1.3,与前三年同比增加12.5%。

五、小结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4

鱼苗一般在春季放入,可于冬季把池中的水放干,进行冻晒池底,时间可在20天以上。如果池底淤泥量过大,在春季化冻时要适当清池,在鱼种放入前的半个月,放入15厘米深的浅水,然后撒施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减少病害的发生,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50公斤。

2鱼种放养

鱼种一般在春季放入,为充分利用池塘水层,可以根据鱼的分层特性,同塘多鱼混养。在以草鱼为主的池中,可以同时放入生活在底层的鲫鱼,数量控制在规格为15~20尾/公斤的鲫鱼种300尾。生活在上层的主要是鳙鱼和鲢鱼,数量可以控制在规格为5~6尾/公斤的鲢鱼种50尾、鳙鱼种10尾。草鱼是主要生活在水中层的鱼类,以水草为食物,规格为200~250克/尾的草鱼种每亩投放300尾。放入时要把鱼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然后放入池中。

3饲料投喂

3.1饲料选择

草鱼的饲料在选择上,一是要注意质量控制,要从正规的大厂家购买,大品牌正规厂家的饲料在质量及各种元素的含量上都能有所保证;二是要注意饲料的特点,草鱼的饲料有很多种,最好的是膨化料,其次是颗粒料;三是在饲料粒径大小上也要有所选择,要根据草鱼的大小来决定饲料的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适口性变差,影响草鱼进食的积极性,不利于草鱼的生长,同时也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并会加速水质的变化。

3.2投喂方法

要根据温度、溶氧、水质等因素,决定每天饲料投喂量。一般应选择晴天太阳出来2小时后,溶氧达到一定标准时开始投喂,效果较好,持续阴雨天、鱼类浮头天气尽量少喂或不喂。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搭配投喂青饲料。青饲料有利于增强鱼类体质,降低养殖成本。饲料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3~6月以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的颗粒饲料为主,日投饲率为3%,适量投喂青饲料;7~9月,控制颗粒饲料投喂量,日投饲率为1.5%左右,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8%,加大青饲料投喂量,控制鱼病发生;10~11月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的颗粒饲料。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为避免草鱼患上肝胆综合症等疾病,并在饲料中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补充草鱼的维生素量及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保证草鱼能健康生长,减少死亡。

4水质管理

草鱼养殖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到经常巡看,密切注意水质的变化。良好的水质是草鱼健康生长的必备条件,一是注意水色的变化,二是要注意水中氧气的溶量。正确及时使用增氧机和适时的加注新水,保持水质的稳定。增氧机一般在每年6月~9月,由于天气变热,所以在晴天无风时,每天下午要增氧2个小时,在早上也要适当增氧,如果遇到阴天,要提前进行增氧。在向池中加入新水时,要注意加入水量,不要一次加入过多,而要采取小量排出,小量加入,经过多次排进排出,达到池中水质更换的目的,因为水温的变化对于鱼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在6~9月期间,可每隔3~5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10厘米深,每隔半月用15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一次,以保证水质清洁。

5病害防治

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对草鱼危害最大,并且容易并发,故将它们统称为草鱼“三病”并发症。烂鳃病症状:病鱼不合群,独自游动,头部变黑,主要病症在鳃部,鳃盖、鳃都有充血发炎症状,而且严重时鳃会出现腐烂、带有污泥现象,鳃盖中间形成透明小窗,呈不规则状,鳃丝有肿胀现象,末端损坏,伴有大量粘液。肠炎病症状:患上此病的草鱼也出现不合群、独自游动的情况,但游动无力,头部也变得乌黑,最主要的症状腹部变得膨大,肛门有红肿现象并突出,如果轻压患鱼腹病,肛门中会流出黄色粘液和脓血。赤皮病症状:主要病状表现在鳞片上,因为患鱼的腹部两侧出现发炎情况,严重时会导致鳞片松动脱落大量脱落,鳍基充血或糜烂,鳍部的蛀蚀状严重,患鱼游动无力,常离群独游。防治措施: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证质量,切忌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

6适时捕捞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5

1基本养殖条件

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周围无遮挡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以3300~6670m2为宜,塘基坚固,池底平坦,长宽比5∶3为宜,池深2.5~3.0m,水深1.5~2.5m,池塘底泥厚15~25cm。为保证溶氧充足和饲料的均匀投撒,每口池塘配备2台功率为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自动投饵机。

2清塘消毒、培养基础饵料

如果是老的塘口,每年秋冬季收获结束后,将池水排掉,清除池塘过多淤泥,让太阳曝晒。因为淤泥过厚,在养殖后期或高温季节容易造成缺氧浮头。放苗前15d左右加水80cm,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或漂白粉10kg消毒。放苗前5~7d加水至1.0m,肥水培养基础饵料,以有机肥和微生物配合使用,施肥应在晴天上午9:00左右,阴雨天或下午不要施肥。保持池水水色为黄绿色、茶褐色,透明度25~30cm,pH值6.5~8.5,达到“肥、活、嫩、爽”的标准后即可放苗。

3鱼苗放养

3.1鱼苗要求。鱼苗要求规格整齐、无伤病,苗种健康是快速生长的基础,直接影响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选择信誉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的育苗场,尽量挑选同一批鱼苗,并合理搭配其他鱼种,这样不但不会相互争食,而且可使塘内食物链更趋完善,既改善水质又保证了生态平衡。

3.2放养密度。放养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花白鲢、鲤,草鱼规格为100~150g/尾,投放量为每667m21500~2200尾,同时搭配规格为80~100g/尾的鲤苗每667m2300尾,白鲢苗每667m2200尾,花鲢苗每667m280尾。为保证上市规格,实现利益最大化,鱼苗尽量一次放足。

3.3鱼苗放养。鱼苗下塘前先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min,以防鱼体在运输过程中受伤后发生水霉病和其他疾病,整个过程实时观察鱼苗的耐受能力,及时调整时间。也可以施行草鱼三联疫苗注射免疫后再入池,这样能更好地增强鱼体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3月中、下旬自然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晴天放养,切忌阴雨天、刮大风时放苗。

4饵料投喂

鱼苗入池后3~5d便可开始投喂,投喂前要对鱼苗进行驯化,投饵时通过敲打盆子或木棒发出声音,让鱼苗形成特定的条件反射,从而聚集在料台附近,投饵过程中首先保证满足摄食量,但切忌投喂太多、太快,每次投喂时间掌握在半小时左右,投喂蛋白含量为32%左右的配合颗粒饲料,也可以加入少量青饲料,一般每天总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每天至少投喂2~3次,在坚持“四定”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鱼的生长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5水质调控

池塘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是草鱼生长的基础,可以提高浮游生物量,满足鲢的饵料需求,一般每隔10~15d施肥1次,每次施有机肥每667m215kg,中后期少施肥,每隔5~7d注入新水1次,前期水位可控制在120~150cm,后期适当提高水位至200~250cm,透明度25~30cm。高温季节应常换水,每次10~20cm,使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6病害防治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草鱼的病害主要是“老三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近几年部分池塘在养殖后期也频繁发生肝胆综合征、出血病等,这些病害对草鱼有很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所以重在预防。可通过增加换水量改善水质,每隔10~15d定期消毒,施用生石灰15~20kg/667m2兑水全池泼洒或用二氧化氯制剂、碘制剂交替消毒。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投喂药饵,发现病害及时治疗。7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做好塘口记录,注意观察池水颜色和鱼活动情况,检查堤坝,堵塞漏洞,保持水位,如遇雷雨、天气闷热,气压低易缺氧浮头,要事先开启增氧机,并配备化学增氧剂,以供严重缺氧时抢救使用。

8适时收获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6

【关键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淡水水产;菌种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模拟物种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更优良的条件下养殖产品。在淡水水产养殖中引进该技术,可降低淡水水产病害的出现概率,提高淡水水产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自然、绿色、健康的水产品。可见,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具备现实意义。

1基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淡水水产养殖环境设置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关键在于模拟淡水水产自然生存环境,使淡水水产在优异条件下生长。就此,淡水水产养殖环境的设置是技术作用发挥的要点,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1地理位置选择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对养殖池的要求较高,需具备较强的土质保水性,不存在污染物质、进排水便捷。就此,养殖户需根据区域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池地理位置,并在池内添加适量微生物及有益菌,防止水体污染。同时,有些淡水水产对养殖池的环境要求较高,如草鱼、河蟹或鲂鱼等,喜在水草较多的水体内生活。而且水草可为淡水水产提供青饲料,作为水产栖息、避害和蜕壳繁殖的场所,模拟自然生存环境。因此,养殖户需在养殖池内种植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但为避免水草过多影响鱼类生长,其覆盖面积需控制在养殖池面积的2/3内[1]。

1.2水质调节

水体质量关系到淡水水产的生长效果,养殖户可通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调节养殖池内的水质,利用光合细菌、沸石粉或活性酵母等物质,在养殖池内培养有益生物,将水体内的杂质吸附并排出,净化水质,避免有害致病菌的出现,降低淡水水产的发病率,营造与自然河水类似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不同淡水水产对水质的要求有所差异,养殖户需根据水产特征,调节水质。使水体质量符合其生长要求。以鱼、虾、蟹养殖为例,这类水产对水色的要求为淡绿色或翠绿色。养殖户在放养水产前,需通过生石灰将池塘的塘口部位消毒,投放微生物及有机肥,调节养殖池的水质。在淡水水产养殖中,水色逐渐加深,需养殖户不断添加新水,使水色始终保持淡绿色或翠绿色。

1.3饲料选择

饲料的选择关系到淡水水产的养殖水平及效益,基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户需优先选择环保绿色的饲料,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激素,影响淡水水产的正常生长。同时,为强化淡水水产的品质,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养殖户可在饲料中添加酸菜碱或腐殖酸等物质,提高淡水鱼的肉质。另外,养殖户可根据淡水水产的生活习性,控制饲料的供给。例如,草鱼的食量较大,排泄物及饲料残饵较多,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杂食性鱼类食用的物质。就此,养殖户可将草鱼与鲤鱼等杂食性鱼类混养,为杂食性鱼类提供免费饲料,减少淡水水产养殖成本。

2基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淡水水产种类选择

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中,养殖品种的选择关系到养殖效益。养殖户需根据当地生态环境,选择相应适应性较强、存活率高、抗病能力强的淡水水产品种。结合水生经济生态需求,养殖户需混养多种淡水水产,如鲶鱼、草鱼、青鱼混养;鳖、虾、蟹混养等,提升淡水水产养殖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针对绿色生态养殖理念,养殖户需合理选择淡水水产的菌类,保护养殖池的生态环境。养殖户需根据水产的自然生存环境,选择相似的环境菌类,如光合细菌、乳酸菌及芽孢型菌类等。同时,养殖户需在资质有保障的企业购买菌种,并在投放前开展菌种实验,明确菌类的作用及添加量,确保菌种可创设与水产自然生存环境类似的条件,提高养殖效益。

3基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淡水水产病害防治

病害是影响淡水水产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养殖人员可利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淡水水产病害防治水平,推动淡水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从共生与混养两方面入手。共生是指水产品和水生植物间的共生,二者在养殖环境中相互依存。水生植物在淡水水产病害防治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淡水鱼类的粪便含有致病因子,水生植物可调节粪便成分,加大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致病因子的产生,实现防治病害的目的;淡水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养殖池内的氧含量,保障淡水水产的健康成长。混养是指在同一养殖池中养殖多种淡水水产品,利用不同品种的生活习性差异,完善生态养殖系统,降低淡水水产的患病概率。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如果养殖池中一种淡水水产的种类超过50%,水产的患病概率显著提升。就此,养殖户需引进混养法,在养殖池中混养多种鱼类,可将草鱼、鲫鱼、鲤鱼及鲂鱼等淡水水产混养于同一养殖池中。上述鱼类的生态阶级不同,可提高养殖池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丰富的生物链。例如,鲫鱼和草鱼的活动范围为池底,会破坏池底病原体的滋生环境;一旦养殖池内的鱼类患病,其行动速度降低,成为肉食性淡水鱼的食物,避免病原体在养殖池内传播,实现病害的有效防治[2]。

4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点较多,涉及环境、品种、菌种、水质及病害等。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养殖户需注重淡水水产养殖环境的设置、淡水水产种类的合理选择及有效的病害防治,保障淡水水产的健康生长,提高淡水水产养殖的效益,促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9):167-168.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7

一、水产养殖技术简介及应用

1.水产品优良育种技术

我国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基本上都是杂交繁殖育种而来的,这些水产品肉质鲜美、易养殖、成活率高,是我国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傲人成果,同时也使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效益显著。像我国的杂交水产品种就有25种之多,彭泽鲫、建鲤、高寒鲤等杂交鲤鱼、鲫鱼品种的增产增收效益显著。而且我们还在利用多倍体杂交技术来培育草鱼、鲫鱼的3倍体和4倍体新品种。

2.淡水鱼混养技术

我们在进行淡水水产养殖时,很多淡水生物种群是可以共生互助的,我们只要根据其生存习性,合理搭配鱼种,科学定量投放,那么我们养殖区的空间就会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同时,合理的混养模式还可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又能维持水体的自然平衡,这绝对是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就像我们可以将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进行多种群的混养,草鱼以草类为食,其饵料残渣又是杂食性鱼类的有效补给,而水体肥力的增加,相应的其水中的浮游生物就会增加,这又是鲢鱼的优质饵料。所以,由此可见多形态的淡水鱼混养是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的。

3.渔田共生种养技术

就目前而言,渔田共生技术是我国所倡导的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稻鱼蟹共养是有利于其互利共生的。鱼、蟹可消灭虫卵、杂草等,有除草防虫的作用,同时其消化的粪便又使土地肥力增加,为绿色有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支持。而且鱼、蟹的活动也会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水稻的根系发育更加的丰富,使水稻可以增产增收。渔田共生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代表之作,其也符合我国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还是很显著的。同时我们在其技术推广时也要大力推广其相关的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选种也要合理,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要做好。

4.物联网控制技术

随着我们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远程操作管理我们的养殖场,我们可以利用该技术通过水质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我们的饲养环境,这样我们的水体维护就会更加简单,水产品的品质以及产量也更有保障。该技术可以实现养殖场的远程自动化机械控制,监控养殖环境,监测水质数据信息,同时其还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养殖水域自动化优化管理。

二、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1.提升推广人员素质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其技术推广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水产养殖户其对新技术认知模糊,而我们的推广人员又无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这就使技术推广困难重重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推广人员的技术以及素质培训工作,加深其对水产养殖的了解,对养殖户也是要做好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我们可以将推广人员下派到各乡镇村庄,方便双方实地实际交流,这样我们的水产养殖新技术推广应用才会顺畅。

2.完善其推广体系

我们在完善淡水产养殖技术体系的时候,我们应拓宽其服务范围,做好其市场分析、销售以及管理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加强对其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扶持。同时我们在技术推广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气候、地域等情况,合理的进行技术推广。同时我们的水产品的推广也要全方面进行,多方面入手,根据实际养殖情况进行革新,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3.加大技术推广以及资金的投入

草鱼养殖技术范文8

关键词: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效益;福建政和

1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

1.1莲田选择

要高效实施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必须打好基础,即选择适宜的莲田。要求莲田的位置靠近水源,以确保具有充足的水源,方便在干旱季节及时补水。同时,流动的水也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病害的发生。此外,要做好莲田引水沟渠的防洪工作,避免汛期来临时遭受洪水的危害。

1.2莲田及鱼沟建设

针对不同地势但可以平整的田块,将其整合成一大块,进行加高、加固处理,保证莲田深达1.7m以上。沿莲田四周挖长6m、深1.2~1.4m的“回”字形鱼沟。有条件的可以在四周用砖石加固,辅以混凝土,这样可以防止莲田水源的渗透流失,保持莲田长期水源的充足。在大田埂旁边开挖深1.0~1.4m、宽3.5~4.0m的“7”形鱼沟。在鱼沟与莲田间设1条高于田面0.4m的小田埂,每隔约20m开1个宽为2~3m的排水口,方便鱼游到莲田觅食。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应使用栅栏,防止外来食肉鱼的进入,也避免莲田中鱼的损失。

1.3鱼的选择

根据政和县当地习惯,选择放养草鱼和鲤鱼。作为肉食和杂食性鱼类,鲤鱼喜吃幼小的福寿螺。福寿螺成为一种鱼类饲料,只要在池塘中有充足的螺类,鲤鱼生长速度就会很快,经济价值比较高。放养的草鱼可吃掉与莲争肥的杂草,一方面保住了部分土壤肥分且有利于莲田通风透光,使莲增产;另一方面避免了除草造成的能量损失(除草时杂草不能踩入田内作追肥和通过营养转化变为鱼饲料)。

2效益分析

2.1生态效益

莲田养鱼是一种鱼和莲藕混作的生态健康种养模式[3]。由于莲藕叶的覆盖可以遮光,降低水温,有利于保持水质健康,因而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鱼类排出的粪便是不含化学成分的有机养料,可以为莲藕提供养分,促进莲藕生长发育,降低黑藕病的发生率[4]。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还节省了莲田中耕除草环节。鱼可捕食对莲有害的生物,如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有害生物,从而抑制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省部分农药开支和施药用工成本。

2.2经济效益

政和县发展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产量和经济效益。一是增加了鱼产品,提高了养殖户经济效益。莲田中鱼类天然食料比较丰富,为养殖鱼类提供养分。如果再辅以人工投饵,可以在短时期内获得较高的鱼产量。以政和县为例,当地莲田可产成鱼750~1200kg/hm2,收入与莲田增加干壳莲375~750kg/hm2的产值相当。二是莲田养鱼后,鱼粪作为生物有机肥,能增加莲田的肥力,可使莲子增产5%~10%。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丰富政和县农产品种植品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陆陈强.莲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2015(2):20-21.

[2]李改清,宋胜利,郝统锋,等.设施莲鱼共养高产高效种养技术[J].河南农业,2004(1):28.

[3]郑琳城.莲鱼生态种养的高效栽培模式[J].农业与技术,2019,39(1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