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探究

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探究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我市草鱼市场价格与往年相比偏低,但由于草鱼养殖成本较低,草鱼生长速度快,病虫害防治得当,养殖户通过稳产高效健康的养殖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作者在技术服务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以下几项技术要点,供养殖者参考。

1基本养殖条件

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周围无遮挡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以3300~6670m2为宜,塘基坚固,池底平坦,长宽比5∶3为宜,池深2.5~3.0m,水深1.5~2.5m,池塘底泥厚15~25cm。为保证溶氧充足和饲料的均匀投撒,每口池塘配备2台功率为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和1台自动投饵机。

2清塘消毒、培养基础饵料

如果是老的塘口,每年秋冬季收获结束后,将池水排掉,清除池塘过多淤泥,让太阳曝晒。因为淤泥过厚,在养殖后期或高温季节容易造成缺氧浮头。放苗前15d左右加水80cm,每667m2用生石灰100~150kg或漂白粉10kg消毒。放苗前5~7d加水至1.0m,肥水培养基础饵料,以有机肥和微生物配合使用,施肥应在晴天上午9:00左右,阴雨天或下午不要施肥。保持池水水色为黄绿色、茶褐色,透明度25~30cm,pH值6.5~8.5,达到“肥、活、嫩、爽”的标准后即可放苗。

3鱼苗放养

3.1鱼苗要求。鱼苗要求规格整齐、无伤病,苗种健康是快速生长的基础,直接影响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选择信誉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的育苗场,尽量挑选同一批鱼苗,并合理搭配其他鱼种,这样不但不会相互争食,而且可使塘内食物链更趋完善,既改善水质又保证了生态平衡。

3.2放养密度。放养以草鱼为主,适当搭配花白鲢、鲤,草鱼规格为100~150g/尾,投放量为每667m21500~2200尾,同时搭配规格为80~100g/尾的鲤苗每667m2300尾,白鲢苗每667m2200尾,花鲢苗每667m280尾。为保证上市规格,实现利益最大化,鱼苗尽量一次放足。

3.3鱼苗放养。鱼苗下塘前先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min,以防鱼体在运输过程中受伤后发生水霉病和其他疾病,整个过程实时观察鱼苗的耐受能力,及时调整时间。也可以施行草鱼三联疫苗注射免疫后再入池,这样能更好地增强鱼体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3月中、下旬自然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晴天放养,切忌阴雨天、刮大风时放苗。

4饵料投喂

鱼苗入池后3~5d便可开始投喂,投喂前要对鱼苗进行驯化,投饵时通过敲打盆子或木棒发出声音,让鱼苗形成特定的条件反射,从而聚集在料台附近,投饵过程中首先保证满足摄食量,但切忌投喂太多、太快,每次投喂时间掌握在半小时左右,投喂蛋白含量为32%左右的配合颗粒饲料,也可以加入少量青饲料,一般每天总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每天至少投喂2~3次,在坚持“四定”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鱼的生长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5水质调控

池塘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是草鱼生长的基础,可以提高浮游生物量,满足鲢的饵料需求,一般每隔10~15d施肥1次,每次施有机肥每667m215kg,中后期少施肥,每隔5~7d注入新水1次,前期水位可控制在120~150cm,后期适当提高水位至200~250cm,透明度25~30cm。高温季节应常换水,每次10~20cm,使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6病害防治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草鱼的病害主要是“老三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近几年部分池塘在养殖后期也频繁发生肝胆综合征、出血病等,这些病害对草鱼有很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所以重在预防。可通过增加换水量改善水质,每隔10~15d定期消毒,施用生石灰15~20kg/667m2兑水全池泼洒或用二氧化氯制剂、碘制剂交替消毒。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投喂药饵,发现病害及时治疗。7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做好塘口记录,注意观察池水颜色和鱼活动情况,检查堤坝,堵塞漏洞,保持水位,如遇雷雨、天气闷热,气压低易缺氧浮头,要事先开启增氧机,并配备化学增氧剂,以供严重缺氧时抢救使用。

8适时收获

根据市场行情可分批次将稍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也可养殖到10月下旬至11月初一次性起捕。应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如果鱼价不高,行情不好,也可以选择越冬后再出鱼。

作者:王新叶 王玉清 宋予琦 尹琳琳 单位: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