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报告总结范例

毕业报告总结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1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多元互动评改模式;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一、引言

商务英语写作课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该专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要从事商务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一项业务技能。一般的英语写作课程已经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作业批改工作量较重的课程,而商务英语写作课这门学科专业性强,涵盖商务业务知识、惯例与做法、语言修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同平常的英语写作课程相比,老师在教授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挑战性更大,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更重。作为有效反馈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手段,商务英语写作课的作文批改方式应该如何最大地发挥效用?学生希望通过不断地进行商务英语写作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但在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下,教师通常是采取先批改学生作文再结合范文讲解的评改模式,长期单一使用这种做法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只是作文评改过程中的单一的、被动的接受者,时间长了会觉得枯燥乏味,很容易失去继续主动写作的热情与动力。老师希望通过商务英语作文评改,发现学生写作中易犯、常犯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工作量太大,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进步也很缓慢。承担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老师希望采取高效的商务英语写作评改模式,学习商务英语写作这门课程的学生也表达出参与到商务英语写作评改过程中的愿望。因此,采取多元互动的商务英语写作评改模式已经成为师生们的共同愿望。

二、商务英语写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教师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其课程特点进行,结合英文写作知识、英文写作技巧与实际的商务英语活动。由于商务英语写作属于从事商务工作专业人士必须进行的一项业务活动,而商务英语写作课的写作技巧与普通英语写作课的写作技巧既具有共性,又具体不同于后者的专业性,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既要传授英语写作技巧,也要考虑到商务英语写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从让学生熟悉商务业务活动的目的出发来进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商务英语写作应注意写作的对象,根据环境、对象,选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取得最好的交际效果。商务英语写作还应尊敬对方感情和利益,以此为基础,获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成功地达成交易。教师在示范讲解不同类型的商务英语写作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分析商务英语文体独有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习惯,多给学生提供范例,学生在练习商务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要熟悉并使用商务英语的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常用句型,注意正确使用相关的专业术语,突出行文的重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包括的内容大致有商务信函、商业报告、商业计划书、会议资料、技术说明与使用说明书、问卷调查、新闻稿等。1.商务信函要求的目的明确,文字简明扼要,写信人告诉读信人出于什么原因写这封信,读信人了解到写信人的意图,在读信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将阅读注意力集中在信函的重点上。2.商业报告有两个目的:一为提供信息,二为分析资料并达成结论与提出建议。商业报告应具有吸引性,文字清晰准确,具有可读性。3.商业计划书说服读者实施计划或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商业计划书在文字上应具有说服力,从而说服读者实施计划或采取行动。4.会议资料包括撰写会议通知、准备会议议程、做会议记录等。会议通知应包括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目的等;会议议程可以作为会议通知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开会时作为独立的文件发给参会者;会议记录是商务会议的正式记录,必须准确、完整与清晰。5.技术说明与使用说明书是对产品或技术的说明,使用的语言应人性化,便于消费者理解,并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6.问卷调查旨在从参与者处收取信息,问题应简单易懂,避免出现抱有偏见的问题。7.新闻稿面向公众宣传产品与服务,对商务活动进行报道。新闻稿应具有吸引力,写作口吻应具有客观性。

三、多元互动评改模式深入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作文批改方式由教师一力承当,但这种批改方式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的教师来讲,作文批改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对学生来讲,阅读作文的读者只是教师,读者单一,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并慢慢失去对商务英语写作的兴趣。如果让学生自行批改作文的话,也容易对自己的文章有倦意,俗话说当局者迷,要求他们批改自己的作文,可能连一些最显眼的错误都不能发现,比如单词拼写不当、语法使用不当等,因此学生自行批改作文的效果往往也不够理想。对于布置给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多元互动的评改模式,即综合使用多种批改方式。布置商务英语写作任务给学生后,教师可以具体结合以下五种方式,即一对一、面对面的评改方式、教师批注学生修改的评改方式、同伴批改的评改方式、小组评改的评改方式、学生自主评改的评改方式。

(一)教师一对一、面对面的评改方式

在最开始评改学生的商务英语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评改方式。这个阶段的评改对于教师来说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但一对一、面对面的评改方式首先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能迅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为其他评改方式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后期进行其他方式的评改奠定好基础。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评改方式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已评讲的作文重新修改,以整理写作思路并作出总结。

(二)教师批注学生修改的评改方式

学生在具备一定修改知识和修改能力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作文中需要修改之处做上标记,让学生根据老师以前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体会老师所做的标记,认真地加以修改。教师评讲作文时,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错句先集中展示给所有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修改错误的表达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写作表达的正确率也能有效地得到提高。

(三)同伴批改的评改方式

采取同伴批改的方式,学生不再是教师评改方式下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评改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通过同伴批改的方式,学生能在相互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学到他人优秀的写作技巧,从而坚定学好商务英语写作这门课程的信心。

(四)小组评改的评改方式

由于商务英语写作中的有些任务本身就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如商业报告书、商务提案、商业计划书、年报等,对于这些写作任务,采取小组评改的方式最为恰当。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各个小组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评改,之后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评改,必要时在最后再交与教师批改。这种评改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改正错误的能力,并增强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学生自主评改的评改方式

学生能够独立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也是商务英语写作多元互动评改模式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通过以上4个商务英语写作评改步骤,学生基本具备了不错的评改能力,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批自改。结合以上5个方式的多元互动评改模式,教师的教学手段实现多元化,作文批改工作量减轻,学生的参与能力、动手能力也很好地得到了调动。最后,教师面向全班同学讲评作文时,还可以通过选出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优秀作文的谋篇布局,分析其中内容结构的亮点,展现其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多种写作手段的运用,学生可以对优秀作文进行仿写,同自己的作文联系起来,巩固专业知识,做到能举一反三,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商务英语写作课教学中采取多元互动的作文评改模式,能够改善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同学生之间单一的作文评改模式,使作文评改质量更具体、更真实、更可信,作文评改效果更有效、更全面,进一步发挥作文评改模式应有的功能。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的老师来讲,教学中采取多元互动的作文评改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作文批改量,增加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该门课程学生进行商务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多地主动参与作文评改过程,主动地拓展商务英语作文的写作能力,从而完成商务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的学生来讲,采用多元互动作文评改模式后,阅读作文的读者不仅仅是老师,读者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传统作文评改方式下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了商务英语作文评改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这会让他们感觉商务英语写作不再是枯燥、单一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发挥他们想要把商务英语写作课学好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掌握毕业后要从事相关商务活动的必备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怡春.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8):119.

[2]韦爱云.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误区及其策略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92.

[3]陈赣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构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2):128.

[4]周文博.大学英语写作多级评改模式探析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169.

[5]戚焱.英语写作评改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3(9):82.

[6]侯天真.英语写作教学中同学互评的调查与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1):141.

[7]孔维晟.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76.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2

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高就业率和低创业率具有极大关联性,医学院校和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忽视与就业创业局面的发展变化互为因果,本文立足全国高校就业创业现状和医学教学特点,深入分析导致创新创业课堂困境的原因,从教学内容、形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探讨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课堂质量、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

【关键词】

医学;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一、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现状

上世纪末创新创业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逐步展开,不断将欧美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在政策引导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创业人数连年攀升。1998年5月,清华大学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开启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局面,经过近20年发展,创新创业精英教育逐渐达到顶峰,当下已经与相亲、文艺赛事、娱乐晚会一起跻身于四大电视节目热门。各医学院校在团中央、教育部的带领下也积极参与到历届创业计划大赛之中,甚至还摘得奖项名次,但面向包括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内的全体高校学生普惠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依然欠缺。2015年6月10日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呈上升趋势,医学专业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就业形势大好的局面之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很少有医学院校单独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个别医学院校将这门课程设为选修课,多数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课时仅有2-3课时。身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如何在课时少、学生轻视和科目专业性低的多重困难下保障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

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困境分析

1.医学生就业率高,创业动机弱

医学生就业率高,就业压力与创业率关联性低,使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堂关注度低。由于医院偏爱高学历人才、大中型医院人力饱和等原因,有人认为医学生就业压力大,但医学专业是就业热门专业。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扩大了卫生人才需求,国民健康意识觉醒、老龄化加剧和对生存安全的担忧,使医疗卫生行业大发展、就业形势大好。教育部2015年报告指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13.0%)和零售商业(11.1%)两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则集中于零售商业(14.2%)和建筑业(8.2%),就业困难不是创业最主要原因。医学生大多将自身置于稳定职业、技能型行业发展路线,缺少创业动机和激情,在缺乏创业技能的情况下创业比就业难度更大。

2.学业负担重创业精力不足

医学专业是极其务实的学科门类,培养年限比一般大学本科专业更长,不仅需要学量科学知识,还需经历多个科室见习、实习以及两次规范化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医学生不仅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牢固基础,还要掌握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学科,仅化学就分有机、无机、医学、分析等多个细分学科,课业压力极大。随着用人单位对医学生学历和规培经历越发看重,医学生考研人数持续增加。2016年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号),要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增加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再次延长医学生的培训年限。综上所述,医学生对创新创业热情不高,就在情理之中了。

3.创新创业等通识教育课程边缘化

就业率被高度关注、社会分工更迭频繁,许多大学专业被窄化为应职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严重不足,不能正确运用汉字、标点的情况大量存在,历史、艺术等文化修养更是欠缺。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大学生自身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为重要的地位无可厚非,但医学院校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与职业教育学校有极大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纠纷引发大量伤医悲剧,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强化医学院校通识教育刻不容缓。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1.创新组织课堂

(1)充分利用视音频等直观传播手段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方法传递信息。医学专业的创新创业课不仅是一门技能性课程,也兼具人文课程特性,可利用的影像素材十分丰富。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件演示过程中插入富有趣味的图片和视音频,用比语言文字更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昭示理念,包括各类影视作品和名人影像资料等。(2)差异化设置课堂互动环节理论学习结合实践是医学专业教学的必经途径,以往的教学互动主要以问答形式进行。在医学生创新创业课堂上,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差异化地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班级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组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现场“创新工作流程,减少医患纠纷”的“头脑风暴”;让以女性为主的护理专业学生,从提升个人形象魅力角度出发,对身边人提出改善外在形象的建议;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吐槽”一下学习中的特殊见闻。(3)积累贴近医学专业的教学案例国内外创新创业的案例数不胜数,医学院校教师应从中梳理出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案例,供课堂使用。例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创制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抗疟新药赢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非典斗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曾在首届全运会打破四百米栏全国纪录;欧洲“医者之父”阿维森纳竟然是一个阿拉伯人;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被称为“提灯女神”称谓的由来;阿维森纳体格健壮所以生活颠沛依然有精力留下大量著作,而南丁格尔因体弱差点死于疾病等等。

2.从基本环节入手提高教学质量

(1)开发医学生记忆中枢之外的大脑创新创业课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传授创业技能。而医学生在繁重的“内外妇儿”课业学习中,已经习惯于记忆知识点,对创新思维的运用十分陌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逐步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利用华罗庚“烧水泡茶”典故来解释创新概念中“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常规”,以“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为题来做语言创新的练习,立足护理专业知识背景进行创业项目的征集等等。(2)传播创业知识为辅,授予创新技能为主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超越了最初号召创业的初级目标,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的能力,多方位开发个人潜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教师讲授的知识要跳出创业知识局限,拓展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更要提示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生活和学习,彰显文化素养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3)有技巧地寻找医学与创业的结合点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十分类似,要触动他们的内心,就要寻找贴近他们生活背景的案例和创业项目。例如:药学专业学生在医药生产和销售甚至研发方面有独到优势,护理专业学生更适合养老项目的开发,而淘宝、微商这些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事物他们更有发言权。教师还可进行创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切身体会创业中的不同感受,总结经验教训,对所教授的创业理论进行检验,将创业经历作为教学案例与学生和校内外其他创新创业教师交流探讨。

3.将创新创业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

(1)利用“互联网+”手段与学生建立普遍联系随着全媒体时代来临,联系方式已经从信件、电邮、电话发展为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软件,微信公众号、网店、个人网页等网络社交平台也已普及,在较短的创新创业课时之外的时间,师生之间可以建立长久的师生联系,加入学生班级、兴趣小组等群体交流平台,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2)围绕校园生活圈与学生进行交流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可能来自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校园行政管理人员等不同的教职岗位,教师可以在个人职责范围内,利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指导、专业授课的机会,继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运动会、“三下乡”、迎新和毕业等主题晚会等校园活动中,师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也是教师身体力行、实践示范的好机会。(3)多种形式支持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医学院校学生的创业率相对较低,但数量呈增长趋势,主要包括受家长影响在自己的社交圈进行经营、在校园生活中参与了企业校内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等情况,更有不少学生是通过创新创业课堂教育启发后而进行的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以重视和培养,也让这些学生互相发现、“抱团取暖”,并在课后进行追踪指导,从技能和政策上给与更多的扶持,保护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和辅助其发展壮大,发挥创新创业教师对学生创业的指导作用。

作者:付恩砚 单位:川北医学院招生就业处

参考文献

[1]谢建平,等.西部区域基层医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规划现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6):882-885.

[2]方丹敏.就业率稳定自主创业大增——《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J].大学生,2015(15):114-117.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

[4]曹瑞明,等.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1):104-108.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3

关键词:包装设计;项目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可谓是传统本科教学的压缩版,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授课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常规的先讲解理论,后进行设计实践的两段式方法,而实践又以虚拟的侧重创意的概念设计居多。如果说普通教育是学科知识的传播,那么职业教育则注重实战经验的培养。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包装设计中对空间造型、材料工艺、平面装饰以及版面设计等诸多能力的考核应多参照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一味照搬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对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理解的局限,出现工作后还需时间重新适应新工种的现象。

1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意义

项目实践的理论基础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项目实践简言之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制定计划,进而完成项目。教育部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实践正是突破了传统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与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和培养目标。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融入课程内容中,使学生保持在亦工亦学的实战状态,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此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市场进行零距离对接,将大为改善课堂学习的效果。

2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思路

本课程的实施形式是以设计公司真实的包装项目为任务驱动,通过市场调研、概念发想、视觉表现、成品展示等一系列课程程序将包装的保护、储运、销售的市场属性在产品容器、包装结构、视觉设计的操作实践中体现出来。教学过程应用项目化管理体制来运作,将一个设计项目分解成实际工作的若干段,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下,或以个体或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中,完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做出展示和评价。校企双方教师负责设置、跟踪、操作示范整个项目,期间将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点以任务分解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加以强化,融入学科发展和设计前沿的最新理念,着重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及任务执行能力。

3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实践

3.1组建教学团队

项目实践的教学团队不应只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需加入公司设计师和印刷厂技师。可由校内专业教师负责包装设计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对项目全程的把控,公司设计师引入具体项目并同步指导,印刷厂技师讲解印刷工艺并指导学生操作。这支由校企双方组成的教学团队在准备阶段提供项目相关的信息资料;在实施阶段创设学习情境,引领项目过程;在评价阶段帮助学生对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进行总结。教学团队是整个项目实践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3.2制定授课计划

以我校高职大三上学期包装设计课程为例,课程时间为8周,每周16课时,共计128课时。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讲解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对包装材料、成型方法和设计技法的综述以及优秀包装设计的评析。其次将企业的项目先期分解成单项的小项目,分别从容器造型、纸盒结构、视觉设计三方面进行创意训练,提升学生的单项能力。最后主课题是完成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这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市场调研、设计定位、方案具体化、设计表现、定稿、制版打样、成品出厂等,多个环节紧密相连。整个授课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计划如下表所示。

3.3项目实践的实施过程

第一周为理论授课,教师讲解包装的概念、历史发展、构成要素等知识点,辅以优秀包装设计作品的剖析,给学生以直观的认知。同时,要求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特别聘请企业的包装设计师从市场的角度对包装的科学性、商业性、文化性、环保性等方面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从课程之初就使学生树立包装设计的市场意识。第二周至第四周为项目分解式的训练小课题,分别是化妆品包装容器设计、食品纸盒结构设计、礼品包装视觉设计。第二周容器设计要求学生在经过市场调研、草图推敲、形态处理等程序后应用软件画出化妆品瓶型的电脑三视图和效果图,并且使用油泥和石膏制作出瓶子造型的模型,以便全方位观察和进一步推敲验证。第三周纸盒结构设计即就市面上同一类型食品包装盒进行调研,然后勾勒草图进行推敲,对形态结构做出创新设计,学生需将设计的CAD线稿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包装彩盒数控切割机自动切割成型,最后将纸盒折叠、插接、粘合,以成品形式呈现。教师对其的评判标准是结构科学、合理、安全,方便运输,利于销售、使用和回收。第四周礼品包装视觉设计是设计专业学生最熟悉的内容,但若做得出彩还需细心钻研,教师注重设计新颖性和创意性的引导。这几周是主课题前的设计小热身,师生交流互动贯穿其中。第五周为主课题的导入,引入公司真实的四个不同类型的商品包装项目,请企业设计师走进课堂,从消费者、竞争者、品牌自身三个市场要素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精选企业成功案例做分析点评,加强学生的认知。学生根据对不同项目的兴趣自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对商场、超市等一线市场展开调研,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调查结果以PPT形式总结汇报。这也是最终课程项目评价之一的学业报告书的开端。学业报告书是作品全程的跟踪记录,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灵感随想,思维的来龙去脉一一展现,形式随意,可以是文字、拍摄、涂鸦、剪贴等,这些看似不甚规范的草稿却是项目进展的真实记录,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体现。第六周进入实质设计阶段,为避免出现设计与应用脱节的情况,教师邀请印刷厂技师讲解包装的印制工序和后期工艺,这也能为学生的设计提供多样的思路和方向。教学团队在此项目实施的核心环节进行全程把控,要求学生按照设定的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引,如摄影摆拍的手法、插画绘制的风格,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周为深入完善阶段,在包装容器造型、盒面工艺外观的推敲上,教学团队都要求学生向专业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靠拢。为以最佳工艺方案呈现原稿效果,学生需深入印刷厂一线学习,亲身体验印前、印中、印后的各道工序。第八周是包装最后的实物成型阶段,同时实物需与学业报告书共同展出做课程的汇报。教学团队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综合评价,企业设计师可从专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根据包装设计的技术含量打分;校内教师的评价可多元化,包括项目的进度、团队的协作、包装的创新等。最后还可开展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环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表达能力。

4结束语

高职包装设计是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重要的骨干课程,相当多的学生都会选择包装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然而一些院校在实际的包装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仅为商品做外盒的片面理念。注重包装二维效果却忽略容器三维造型;强调电脑绘制能力却淡化外盒结构创新;重视效果图的美观却对材料、印刷工艺概念模糊。如此纸上谈兵只能造成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脱节。本文从项目实践的教改角度入手,围绕真实的市场项目开展教学,弥补了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应对市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提供一种教改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安霞.包装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周青奇.广告设计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27).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4

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得体(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不适时(最新前沿知识内容偏少,缺乏案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不科学(轻视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的考核)、教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划分不清晰,所有专业讲授同一知识)等问题,高校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案例库创建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完善的系统功能是创建计量教学案例库的两大要点。

(一)案例库的建设计划

首先,从案例库建设原则、团队成员分工、案例覆盖的课程范围、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计量案例库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次,根据教学内容,优先选择与时间序列、面板数据、联动方程、二元离散、虚拟变量等主要计量经济模型相关的、有能力和条件编写的案例选题。再次,拟定编写每个案例的提纲,确定以下问题:案例是否难度适中、篇幅适当,能否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完成讨论;与教学进度是否匹配;案例类型是属于分章节专业型案例还是综合型案例。

(二)教学案例的撰写

首先,根据建设团队中各教师的专长及其所带教学班的专业进行分工,通过撰写、改编或购买已有经典案例等方式,收集、筛选相应类别的案例素材。要以案例标题作为唯一标识,尽可能涵盖案例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其次,确定案例的逻辑结构,撰写案例初稿。应根据学生专业的背景设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每个案例应配备相应的备注,指出注意事项或建议采用的计量方法、变量等。再次,初稿完成由编写者进行修改之后,交由案例库建设团队其他一线教师和管理实践者进行评阅,以考察问题设计是否恰当,用语是否准确。听取他人建议后,教师要进一步完善案例。

(三)案例库的维护

应根据不同的选题或相应的计量教学内容,将案例进行分类,从每一类别中选取典型案例入库。要保证单个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目的性、可分析性、深刻性,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入库案例进行编号,编号要反映案例的开发时间、类别等。入库案例要定期进行鉴定和管理,案例库要更新及时。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经济热点问题,案例库要及时添加相应的案例,提出新的问题和方法,更新原有案例的数据,改编陈旧的案例或淘汰与当前教学内容、经济现实不相符的案例,保持案例库的新鲜度和时效性。总之,要保证案例库数量丰富、门类齐全、更新及时、符合国情。

(四)案例库的课堂教学实践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理论讲解导入新课内容和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可选定某一典型案例,以此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学案例、掌握实践操作事项及实验中要达到的目标等。其次,学生分组就选定的某一案例选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组长负责分工,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函数形式、估计方法,准确判别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自相关性或多重共线性等问题以及软件操作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中心任务与新知识间的密切关系。再次,教师组织学生将讨论结果按照规范格式整理成大作业或实践报告,选拔优秀学生在课堂上报告案例的实现过程,并对报告进行讲评。好的实践报告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课堂案例,供学生模仿和参考。

(五)案例库的网上教学实践

要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内容丰富的计量经济学案例学习网站,包括案例教学设计模块、网上案例管理模块和网上案例学习模块等。案例教学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案例结构和教学评价。案例结构是描述案例内容、案例类型,提供案例辅助资料、设置案例分析报告的提交要求等,并设计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表,提高实践报告、网上综合测试成绩所占的权重。网站应该提供门类齐全的案例库,网上案例管理模块主要提供检索、添加、编辑、删除等基本功能。管理员可以为教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引导其进行相应的操作。网上案例学习模块是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软件、课件、实验指导手册等资料,实现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的协作交流工具。学生可以在线编辑案例实践报告,查看和点评案例实践报告,教师可以审定、展示优秀案例实践报告。

(六)教学案例的完善

通过总结和分析综合性案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建模思路。应鼓励学生将某案例的分析报告或大作业拓展后公开发表,参与校级、院级课题的申请,并考虑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案例教学结果,统计案例的选择情况及与学生专业背景的相关性,总结学生案例实践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并于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会上进行讨论评议。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对所负责的案例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并修正案例库建设计划。

二、案例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外作业、课堂测验、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大作业成果阶段提交等环节,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并针对学生作业、测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或点评,协助学生完成相关教学单元“吸收内化”“、理论加实践”的过程。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可设置5~6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检测,完成5个实验报告(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自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共包括10个小实验)、2次课堂测验、5次课堂讨论、3次大作业成果提交、2次团队合作、2次团队合作心得。成绩评定可以采取平时考评与期末大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平时成绩占40分,由教师根据课堂讨论、上机操作、课外作业和两次课程测验成绩,按10分、10分、10分、10分的权重评定。大作业成绩占60%(实验报告25分,大作业报告30分,团队合作心得5分)。其中,大作业报告与实验报告要面向团队进行评分,再以各成员在小组中的表现作为系数评定个人的得分;团队合作心得(最后一次的合作心得必须对每个成员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优缺点进行评价,并给出评分)直接面向个人进行评分。大作业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计分。能够较好完成选题、数据处理、参数估计、模型检验、违反基本假设的修正、结果分析等过程的大作业,其得分为优秀。通过计量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和案例教学,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和教学效果:(1)形成满足不同教学层次需求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激励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以适应数学基础专业与非数学基础专业、本科层次与非本科层次不同学生的需求与教学要求;(2)推动“问题导向型”、“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掌握建模的思路、步骤与要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实验室”的功能;(3)提供案例资料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促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协调配合,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式,总体趋于稳定,就业率基本保持上升趋势,大多数毕业的会选择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地级市或者以下地区。而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群和存活率亟需特殊关注,创业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评。有近一半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他们满怀信心和抱负,但最终会因为不同的主观和客观因素选择放弃创业。其中有些是因为资金不足、市场分析不全面,盲目从众、缺乏管理经验导致市场运营困难等原因最终放弃创业。

1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先行———创新从课堂开始,从课堂改变

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解读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教学育人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创业实践训练、构建创业帮扶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在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当代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思想和创业意识,是最具创新创业优势的队伍之一。所以,高校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从高校课堂开始,从课堂开始改变,通过课程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为什么国家和社会都在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要让学生了解全面的创业政策,并帮助学生合理解读创业政策。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鼓励大学生探索创业之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和素养,学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养成教育,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培育和指导,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培养方案中践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培训。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采用了“五合一”的教育培训模式即构建了学校、学院、班级、团队、个人五级共建创意课堂,和创意空间,设立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学分制度”、“综合测评转化学分制度”等管理机制。“课堂理论学习+实训模拟演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已在众多高校开展和普及,《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指导》、《SYB创业培训》等课程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模拟创业过程,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换到实际应用中,化繁而简,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2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先行———构建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

为了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如今各大高校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与各大企业相联合,为学生搭建起越来越多的创业平台、成立了具有创意想法的工作室、创业孵化基地、校园创客空间、创业活动中心、高校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种平台。同时,高校还和企业合作,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共建单位,在各大企业设立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习机会。高校利用创业基金可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在很多高校都与银行合作,建立了一系列的双创基金,“大学学生创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为创业者提供物质资金基础,保障大学生创业的顺利进行。高校依托科技园区和地方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和场地资源。更好的为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多家企业入驻科技园区,高校依托科技园区,众多科技成果在科技园内区从最初的制造到实现成果的最终转化,众多的科技园区孵化出了著名品牌的高科技企业,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与革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3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先行———开展多项活动,强化创业理念

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同学们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创新创业之中去,通过同学们的主动参与和踊跃加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环境带动情绪,以情绪影响心情,以心情辐射人群,给予学生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导引。在高校校园里,通过校园广播、演讲、讲座、培训、企业家进校园、模拟演练、比赛、观摩、参观、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觉,全方位、多层面的接触到丰富的、实用的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与重要信息,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创新创业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力和成果。形成具有品牌效益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作品展示节”、“商务科技文化节”和“机器人大赛”等各种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比赛,从校级作品中选出优秀的参赛作品参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在各项赛事中大学生可以从模拟创业的经历中获取宝贵的经验,积累创业的相关知识,开拓创意思维,拓展创业途径,锻炼创业能力,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加强组织沟通、交流和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4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先行———开展创业项目,拓展创新精神

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以科研训练项目为载体,大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主持的项目之中,进行校企合作,学生实地到科技园区、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调查和学习研究,把好的创意和想法与企业人员广泛交流,校方把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推荐到在创业园创办的企业。创新创业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全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磨炼意志、毅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积累经营管理的相关经验。

5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先行———构建师资团队,答疑创业问题

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构建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服务中心,对于有创业想法和创业动机的学生给予创业指导和帮助,当代的年轻人思绪敏捷、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与时俱进、胆大心细不保守,具有创新创业的基础动力,但由于一直以来都是在校生活,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欠缺是在校大学生普遍现象,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瓶颈之一,虽然是满腔热情一心创业,却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长时间不能解决,最后无助气馁,只能无奈的放弃。刚刚燃起的创业小火焰,被现实残忍的熄灭。对于这种情况并非个案,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众多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创业指导老师的岗位,帮助有创业的学生答疑解惑。为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量身定做创新创业的策划,扶持大学生尽快走上创新创业之路。

6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先行———高瞻远瞩,有的放矢,正确解读国家政策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毕业之后很多学生既不认真就业、也不努力创业。每年都盲目奋战在公务员和各种企事业编制的考试路上,有些学生甚至三年五载不就业不创业,其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偏差,浪费了时间和青春,条条大路通罗马,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路径和渠道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认知,转变思想,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兴则国兴,中华少年志在四方,报效祖国人人有责,这是每个有志青年应该履行的重要使命;紧跟党中央的步伐,正确解读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7创新创业教育榜样先行———开展朋辈教育,激发进取精神

朋辈教育是众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环节之一,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在专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中是举足轻重的关键因素。例如,高校定期举办“学长、学姐宣讲团”主要针对全体在校生开展专业认知、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指导,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分享创新创业经验。朋辈教育的开展,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在校大学生可以近距离与“榜样”进行学习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榜样”不再遥不可及,深不可测,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学习的动力,真正做到了学业、就业、创业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京生.中国双创发展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张颜梅.浅析大学生就业创业思想引导对策[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4]胡忠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6

(1)创业教学的地位不明确(要不要教)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在理论上的定性并不意味行动中的落实。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可学校似乎更关心各种创业比赛的结果和荣誉,而对具体的创业教学本身并无多少兴趣和改革动力。这可能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学校尚未感觉到就业的压力;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考核指标,而对创业率并无相应要求;三是高职院校刚从传统的浓缩型本科教学模式转型过来,致力于强化和完善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体系,无暇探索相应的创业教学模式。

(2)创业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往什么方向教)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与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凭借专有技术获得成功,创业所涉及的领域多以技术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行业为主,与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也不是很大。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王玲老师的问卷调查,75.5%的高职学生会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较低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领域,80.9%的高职学生认为创业愿意与所学专业“有关系但不太大”或“基本没关系”。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学的目标应立足于对学生寻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创新冒险精神和事业开创意识、经营管理基本能力的培养。

(3)创业教学的课程不明确(教什么)

基于高职院校在创业教学上存在地位不定、目标模糊等问题,学校自然难以形成明确、有效的课程体系,导致创业教学不知教什么。虽然现有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课程以及专业技能比赛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因其过于强调专业岗位技能,从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各种创业计划比赛也能培养学生的计划和决策能力,起到良好的创业教学效果,但作为第二课堂,不能像毕业设计那样有规范的教学安排和考核标准;又因其精英取材和功利导向,难以对全体学生形成广泛、深远的影响,进而去培养“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

(4)创业教学的方法不明确(怎么教)

与社会现实脱节、与市场运作脱节、与培养层次脱节是高职院校创业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创业比赛设计都只是为了迎合专家学者及评委的喜好,而不是立足于社会投资者和初次创业者的要求,忽视了市场运作的可行性;实践教学和就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而忽视了对创业者必需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此外,更有一种虚荣和浮躁的心理在创业教学中弥漫,即乐于鼓励学生志存高远和抱负远大,仿佛只有肯德基、微软之类的丰功伟业才是创业经典,而不屑那种服务社会、自食其力的平凡经营。

二、思考与建议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提倡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据麦可思研究院的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层次和工资收入普遍低于本科毕业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2.2%)却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最新的麦可思调查更显示,受经济形势的影响,2013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降幅为高等院校毕业生之最。因此,改革和完善创业教学模式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高职院校而言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首先,高职院校要以务实的精神给创业教育以准确的定位,将创业教学置于与技能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也是创业教育,创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是为了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自主创新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关乎高职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速度将由快趋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会逐渐增加。高职院校应将创业教育视为通识教育,把创业课程定位为公共基础课并覆盖所有专业,而不仅仅是作为项目培训。同时,要对各类创业竞赛进行学分和课时换算,提高师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其次,高职院校创业教学要面向中小生产服务型企业。高职院校强调生产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上主张“必须、够用”,因此在个人创业上很难有技术和设计上的突破或创新,加之创业资金的困窘,高职毕业生的创业大多会从中小生产服务型企业开始。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为物流管理,占4.2%。造成这种状况并非因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相反,由于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毕业生供不应求,资金投入少、技术门槛低和行业准入容易才是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第三,在创业课程的设计上应着力于对毕业生创业所需基本素质的培养。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高职院校创业课程的设置应侧重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企业管理常识的认知,如在基础课层面开设具有专业特征的产业经济基础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类课程,培养学生捕捉市场机会的商业敏感性和小微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缺乏基本的市场识别和企业管理能力,即使有再好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也最多只能成为优秀的员工。相关研究表明,理工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优势群体”,因为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或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方面的优势,而前者又多局限于学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群体。

三、总结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7

国家提出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院校转型,高校转型的基础是专业转型。本文作者通过西安sy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转型建设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提供一些实践参考依据,将有助于开拓应用本科型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转型思路,增强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学生在校时要获得必要职业训练,毕业后主要走向公司、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1)。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印发的《普通本科院校向科学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试行)》,其中明确了转型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主要任务。结合高校转型试点工作的需要,依据西安sy学院转型的整体进展,市场营销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开展相关的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并获得课一定的效果与体会,具体探索与实践如文中所述。

一、开展“三方位”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强调以产业链为背景开展本科专业的建设与教学,西安sy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隶属于学校商学院,专业产业背景紧跟商学院确定的“大商科”服务西部经济带建设发展整体背景下开展相应的企业、学生家长、主要竞争者的相关调研,通过相关调研整理如下:

(一)西部经济带建设相关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特点描述

《2014年第四季度全国部分省市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报告》,从职位需求情况来看,市场营销、公关、销售类职位全年高居第一位,所占比例为22.13%,高出排名第二其它职位14%,环比上升0.3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2)。通过走访西部经济带建设相关企业,笔者对该类企业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呈现以下在以下几点:一是人才需求量大,二是人才专业营销知识专一,三是需要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并形成无缝对接模式。

(二)学生及家长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特点描述

在2014年7月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副主任委员田志龙教授指出,通过他们对市场营销专业近几年生源入学分数以及学生数量的研究,发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数量和分数普遍走低。市场营销专业在各类学校的经管类专业报考学生数量连年下滑,分数逐年下降。

(三)西安sy学院对市场营销专业转型的态度及相关支持

市场营销专业是西安sy学院为数不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校重视该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在转型试点中学校也将该专业作为转型的重点专业之一。市场营销专业转型在其隶属二级分院下围绕“大商科”服务西部经济带建设开展专业转型。学校每年给予教师、实验室、社会实践等相关产教研融经费支持,所有支持与转型经费与项目对接,采用项目负责人制。通过三方位的调查,市场营销专业在转型中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找到了专业转型的方向和基本思路。

二、基于人才培养定位开展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1.厘清市场营销专业转型建设思路

西安sy学院成立由生产第一线校外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校内专家组成的大商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三方位的调研分析结果,服务西部经济带建设的人才目标整体方向,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推“双参与工程”,校企联姻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教学活动,重视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校内、校外实训、产教学研融合逐步进行、环环相扣,从而完成四个教学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梯式提升。

2.拟定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和重新搭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构架,课程分工明确

根据调查结果对营销人员职业能力的分解,设置对应的课程学时比例,适应转型需要。转型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全部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明确具体课程的责任,划定课程的学时比重,结合服务西部经济带建设的行业特点将一些专业课程知识融入到课程大纲。

3.产教学研融合提升人才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

产教学研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途径,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得以培养和锻炼(3)。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体系与产教学研融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我国当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营销高级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服务西部经济带建设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3.1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利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的转化

以往通过课堂学生学习了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但没有真正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现实技能,转型中就需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从真实的营销事件切入,利用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营销能力专项训练,到入职前的毕业实习,形成系统、完善、全面的市场营销能力转换体系对应的课程内容,引入企业导师开展课堂教学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3.2成立校内企业营销策划研究所,实现了产教学研融合

以教师为主导,推动学生和企业的市场联系,成立企业营销策划机构,为西部经济带建设对应行业企业提供营销活动服务。整合教、科研力量,逐步培育有一定影响力的营销策划教师和学生结合研究队伍,将教学、教师、科研、学生、岗位、实践等构建成有机的整体,条件成熟可注册正式的公司,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在创造利益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多方受益。目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基于营销管理理论完成了西安sy学院“家长问卷调查”和“2015级新生问卷调查工作”并完成了首届西安sy学院简历大赛的组织和策划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提升学生和教师的营销调查、组织、策划能力,实现了产教学研初步融合。

3.3建设多功能、开放性的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将实验室建成为一个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外实践、教改研究及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平台;将情景模拟、学生实作、网络训练融为一体、虚拟和实体相结合、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现实性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学生通过这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平台、将掌握的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消费者行为学、商品流通学、等专业理论、训练综合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4深入服务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实现产学融合

结合专业培养服务行业发展的方向,专业建设中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组织管理下专门到服务西部经济带建设的行业企业中业务岗位上直接参加有关业务活动,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推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锻炼学的心理素质与团队意识,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会推销的应用型营销人才,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营销活动等,突出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能力、推销能力、谈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营销阅历和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实现产学融合。

3.5校企联手“以赛促学,以赛促能力提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完成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市场营销专业开展校内实训与技能大赛链接,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联合西部经济带建设企业开展“推销大赛”,现实的推销校企合作企业的产品、制定推销方案,以学生的实际推销结果考量学生的推销能力,拉近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学生在入职前更好的了解了行业的营销专业知识,也具备了相应的产业知识,实现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三、结束语:

总之,市场营销专业向应用型转型是一个阶段性、阶梯式发展的过程,笔者通过对西安sy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转型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的总结,希望能为更多的专业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并不断的探索实践的结果修订和提高专业建设。

作者:马晓燕 张静 朱荣花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参考文献:

[1]《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探索——基于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李静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毕业报告总结范文8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一同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80年代是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90年代开设创业课程的院校发展到1050所。90年代,美国创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著作《创业学》发展成为世界创业教育的框架和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实施了8种创业教育计划,创业课程已超过5000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占20%-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仅占0.26%,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十分淡薄,创业能力十分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也十分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因此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创造力开发论,认为开发人的创造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创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现实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通常可以表现出一般创造力,获得一般水平的创造性作品。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将创造力分为:真创造力、类创造力、假创造力三种。高职教育开发这三种创造力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阿迈布丽还提出了创造力的结构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大要素所构成。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这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质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lianson)以帕森斯(F.Parsons)的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发展形成了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Theory),该理论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职业倾向性,高校创业教育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找寻与其自身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而学生技能形成理论认为,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协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要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必然经历大量的训练过程。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创业典型案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Mycos大学生年度就业报告)》显示,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优秀毕业生王辉以其创业事迹当选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王辉现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的常州橙果广告公司总经理。5年前王辉从徐州来常州就读。在校期间,他从发单员、酒店跑菜员等兼职工作起步逐渐走向自主创业。学校为他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备的工作室等各项支持。成功创业之后,他情系母校贫困生,从2009年到2012年,累计有6000多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学院在创业设计类大赛连续数年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金蝶杯”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学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主办的2012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上,信息系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轻工系以金诚塑业创业社为基础成立了金诚塑料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成效良好。系部为公司的成立与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召开会议,以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发学生增强内部凝聚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将公司做大做强。优秀创业榜样韩春生是管理系2006届营销专业毕业生。他毕业后就职于常州百兴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到业务经理,再到自主创业。2010年,韩春生注册成立南京百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2005模具班的学生李加贵一度成为常州大学城的“风云人物”,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创业。在校四年的创业经历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校园后他又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他的拼搏与创业精神,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投资基金,并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模具系2008成型331班学生马艳东,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常州科教城其它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也不胜枚举。据《常州晚报》2014年10月9日报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获得了“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二)创业事迹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迹不断涌现,这与学校重视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相关。通过典型创业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首先是他们在校就读期间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创业理念扎根于心,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与动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受到学校的关注与支持,创业指导部门不仅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还帮助他们合理选择创业途径,提供创业方法指导与精神支持。所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他们能够不断坚持,走向成功。在他们创业有了一定起色之后,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想到感恩母校,主动帮助母校学生,回馈社会。

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创业教育应建构包括学生主体、高职院校、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生态系统(如图一所示)。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由学校微环境和社会宏环境构成,对创业教育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社会宏环境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社会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方针、财政拨款等有效支持。政府机构通过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形成公平的法律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行政服务。学校微环境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学生是实施创业教育主体以及检验创业教育成果的主要对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驱动,把握政策,深化行业、企业、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宗旨,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孕育创业人才。首要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要熟悉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针、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高效率的政策咨询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及时的资金资助或策略支持。科学分析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公平、竞争、合作的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制定与实施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构建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创业教育策略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加大学院就业创业教育力度,更好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大力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做到培训规范化、实践社会化、资助项目化、支撑基地化和教育网络化,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设置职能互补、利于创业教育的配套创业教育管理与培训机构。学工处、教务处、市场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就业创业为目标整合自身的职能、资源、渠道,建立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统筹毕业生的信息咨询、方法培训、跟踪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设计的灵活性等要素,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效性的帮助。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做中学”,强调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院充分重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典型课程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意义。以学科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为创业实践做准备;以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提高创业能力。第三,营造创业教育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在校生创业理念,增强对于未来创业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了一个文化品牌———校友大讲堂,内容包括校友的独特奋斗经历、校友的成长经验、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等,旨在汇集校友精神资源,加强个性化指导,为在校生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现实,克服各种困难心理,鼓励学生甘于吃苦,参加社会实践。第四,从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建设等层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创业园与创业基地,或与外界的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合作,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地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环境。为推进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搭建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学院多次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创办企业的构思变成现实。第五,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资助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资助体系。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引导学生从事初级的创业尝试活动,资助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相关的学习活动。学院以大学生创业类社团为基础成立由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共同经营管理的创业公司,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六,建设创业信息网,提供了多元信息资源。采集实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