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浅析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摘要: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笔者概述了农业机械化的特征以及评价指标,从现代农业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产生的影响,即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效益,并提出了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措施。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应当结合当地农业实际情况,拟定高效可行的机械化推广方案,与当地农业发展模式相融合,真正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的农机力量。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影响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相适应的,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应用需求。

1农业机械化的特征

1)自动化特征。农业机械化本质上是农业生产与机械技术的融合,相当于在农业生产中融入更多自动化因素,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意味着农业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技术体系逐步成熟,真正提升农业生产作业中的联动效应,将多方联动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成果,可见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范围十分广泛,也是农业生产进入到自动化阶段的重要标志。通常情况下,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与农业生产效率成正比,某个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意味着其实际生产效率较高,农业从业主体可以耕种并管理成百上千亩土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生产中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在部分区域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自动化耕种收。2)灵活性特征。各类大型农业机械设备逐渐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由于此类机械的工作直接受软件系统的控制,农业生产者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调整作业模式,确保作业模式与作业任务相适应,极大地适应了我国农业环境复杂的特征,有助于满足不断扩张的农业生产需求,并为农业机械的大范围应用铺平了道路[1]。

2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2.1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机械化的支撑下,农业产业结构处于快速调整升级的状态,也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农业领域推行机械化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在农业质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农业产业的持久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在农业领域推动机械化,能稳固农业基本盘,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均有显著提升[2]。当前,乡村振兴正在稳步推进,为农业机械化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应将机械化生产模式融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强化各地区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3]。

2.2提升农业效益

农业本质上也是经济活动,根本目的同样在于追求经济效益。传统农业作业方式偏向使用人力,将农业机械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能够降低农业对人力的依赖性,提高农业活动的效率,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大量农民无须直接参与到农事生产中,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也能减轻农民的实际负担,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奠定基础。农业机械化强调技术的关键作用,通过机械化模式,为农业生产过程注入更多技术因素,真正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有效降低人力成本[4]。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提供更精准的生产模式,在确定农业生产需求的背景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重复性作业,不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还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精准性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为提升农业效益奠定坚实基础。影响农业效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推行农业机械化,意味着农业生产对各种灾害的应对能力更强,最大限度降低了外部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作业,标志着农业再上新台阶,其中仍然少不了机械化的贡献。推动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融合,能够改变传统的分散作业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的整合,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提升农民的收入。当前,诸多地区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农业市场,同样离不开机械化的赋能助力。借助机械化模式打造农业生产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在农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由此实现品牌化、规模化的生产效应,同时推动农业市场逐步成熟。广大农业从业者在认识到机械化的巨大效益背景下,主动参与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减轻农民的生产压力,有效缩短生产周期。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导航定位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与智能化、自动化的结合,将智能化管理的优势发挥到农业生产中。借助导航技术,能够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需求,及时定位农业生产目标的位置,并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避免出现生产遗漏的情况,真正实现精准生产[5]。

2.3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相对粗放,实际生产效率不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土地资源长期低效开发,还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土地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率将更高,土地开发更加合理,能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优质基础。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坐水播种以及机械化覆膜技术,都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微灌溉技术,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合理,同时适应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机械化在整地、耕地过程中也能发挥关键作用,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与保护耕地的当前形势高度吻合,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物和有机肥,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6]。

3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措施

3.1优化产权流转方式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效果,与农业制度密切相关。当地政府应根据农业机械化的特征,在管辖区域内推动产权流转方式的改革,指明农业市场的发展方向,革除传统制度中的不合理之处。产权转让模式的改革,为农业生产的扩张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产权流转制度的改革完善,也为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推行铺平了道路。由此可见,产权流转模式的优化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完善的制度能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环境,农业机械化的顺利推广则又为产权流转模式的改革提供原动力,使农业产权流转的效率明显提升[7]。当地政府应当在农业机械化领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为机械技术的使用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农业主体参与到机械化的进程之中,加大农业机械的使用力度,使得现代化农业惠及更多农民。

3.2加大科研力度

农业机械化与科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业机械技术研究得当,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农业科研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机械技术研究工作,在农业机械化研究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体现机械化的效能,同时扩展农业机械的功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针对农业机械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业机械技术体系,为当地农业发展赋予更多的力量,也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打牢基础。农业科研人员应当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力度,在掌握优质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应加大机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并优化技术研发人员队伍,为农业机械化的突破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切实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8]。

3.3完善组织体系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技术推广部门的推广工作密切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加大机械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提升农业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将机械技术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生产需求,逐步形成全面的、多元化的生产体系,为广大农业主体提供切实可行的经济服务,真正促进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农业部门主动推广的基础上,真正推动当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彻底摆脱农业模式单一的弊端。在当地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围绕农业机械化的要求组建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壮大当地农业实力,拓展当地农业的增收点,也为农业的循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当地技术推广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服务组织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并促进推广人员与农业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及时解决机械技术推广中的种种问题,保证机械化推广的有效性,进一步盘活农业中的各种资源。在双方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广大农户能够真正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也愿意主动参与到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切实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9]。

3.4加快区域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气候与环境特征。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作为品种选择和生产方式确定的重要依据。只有充分考虑地区自然条件之间的差异,方可保证农业机械化的针对性,最大限度控制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换言之,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应当将区域机械化发展作为重要的方面。拟订农业机械化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区域的农作物种类、气候特征以及全社会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所在区域的优势,优化农业布局,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多动力[10]。

3.5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化农业制度,应当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注重市场调节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作用。应结合市场因素,优化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确保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规范完善,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与互联网环境融合,发挥网络技术的独特作用,构建多元化的网络模式,通过数据信息的流通,为农业机械化服务提供更多的支撑。例如,围绕农业机械化服务构建数据平台,秉承“让数据多跑腿”的原则,加速农业机械化中的数据流通,不断扩大农业生产中的组织化与集约化的分量,促进农业经营水平的提升。

3.6拓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范围

针对农作物的单位产量展开分析、积极宣传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有着明显的增强效应,通过合理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农民群体能够同时开展多项生产活动,由此达到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效果。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还可以尽可能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机械损失和经济损失,科学合理的应用还可以防止农业机械设备由于技术欠缺所导致的成本上升问题,尽可能降低成本方面的支出,同时达到产量增加的效果。因此,其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农业生产手段之一,需要广大农民群体予以足够的重视,有着科学的认知,并且需要相关部门做好推广宣传普及工作。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展开分析,我国东部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差异,且部分偏远地区未能达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使得该区域和发达区域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因此要想保障国内农业发展的平衡,同时助推农民群体经济效益的增长,需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农业机械化作为基础条件之一,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大力推动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促进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基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应用相匹配的机械设备,推动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4结语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乃至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应当结合当地农业实际情况,拟定高效可行的机械化推广方案,与当地农业发展模式相融合,真正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的农机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芳.农业机械化对望都县现代农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机监理,2022(5):41-43.

[2]周凤媚.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21,42(5):78-80.

[3]李艳冰.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江西农业,2020(2):88-89.

[4]杨立.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居舍,2018(27):191.

[5]刘利.依托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农机推广的建议[J].乡村科技,2021,12(23):124-126.

[6]马孝娥.新形势下青海省农机推广工作的新思路研究[J].农家参谋,2022(3):108-110.

[7]孙丽.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2):63-65.

[8]谭雄伟.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与发展思路探究[J].南方农机,2022,53(10):177-179.

[9]袁春斌.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如何创新农机推广工作[J].农家参谋,2022(10):91-92.

[10]陈鹏飞.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南方农机,2011(1):14-15.

作者:蒲宏林 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