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思考

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思考

【摘要】本文从闽南语歌曲入手,用闽南语歌曲传播文化涵养和闽南特色,探究闽南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发展和弘扬闽南文化的载体之一,闽南语歌曲通过其特色的传播途径可以轻易深入人心,通过歌曲表达的文化内涵传承更多的闽南特色,充分促进闽南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闽南语;闽南歌曲;闽南文化;文化传播

一、闽南文化与闽南语歌曲

在当下文化传播中,闽南文化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已经成为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如何让闽南语文化经久不衰地传播下去,成了相关学者的研究目标。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地区,是如今福建南部地区生活的人经过历史的变迁所共同创造出来并传承和发展下去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闽南地区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礼仪风俗、信仰、当地习俗等都是闽南文化的内容。闽南语歌曲是闽南文化的真实写照,是当地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文化财富。闽南语歌曲反映了闽南地区的特色思想和文化生活习俗,值得探究和欣赏[1]。在闽南文化中,闽南语歌曲是民俗音乐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闽南当地的民俗音乐具有闽南文化的特征,被现在的人称为“活化石”,其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歌词反映闽南文化古老的传承,体现闽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记载着闽南地域上千年历史的变化。闽南文化的传播对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是传统民族音乐中不可取代的部分。

二、闽南语歌曲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

在历史上,随着中原地区人口不断朝南方迁徙,闽南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闽南地区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当地的居民为了正常生活,都会迎浪出海捕鱼或者漂洋过海从事贸易工作。这种生活习性孕育出闽南人好拼搏,不惧艰难的价值取向。到了明朝时期,由于闽南地区山多田少,已经无法负荷日益增长的闽南人口的正常生活,因此,闽南原住民利用海峡优势,寻找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开垦和拼搏的过程当中,闽南地区人民与自然环境相抗衡,即使遇到困境也要一直往前冲。这展现了闽南地区人民不怕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勇于拼搏的人文精神。闽南地区这种特殊的拼搏进取精神也融入了歌曲当中。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体力开垦到脑力创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闽南歌曲特有的韵律油然而生[2]。例如《一枝草一点露》这首歌的歌词“认真打拼天袂绝生路,脚踏实地三思每一步,自己路着靠自己铺,不免惊咱无好前途”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闽南人的拼搏精神和不惧困难艰险的进取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首《爱拼才会赢》引起了当时闽南地区人民的共鸣,这首歌迅速走红。一句大家都熟悉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唱出了当时人民的心声,甚至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激励着众多的闽南人继续拼搏,寻找自己的道路。到了21世纪,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成为闽南语歌曲的主旋律。像翁立友的《坚持》、袁小迪的《打拼》、王识贤的《坚强》都是以拼搏进取为主题的闽南语歌曲。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闽南地区人民将拼搏进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闽南语歌曲仍需要传播这种正能量。

三、福建地区闽南语歌曲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闽南语歌曲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闽南方言的特殊性,歌曲的传播力度仍然不够。尽管现在有专门的闽南文化研究机构,其对各种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但是闽南文化的研究依然有所欠缺,且推广力度也比较薄弱。虽然闽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近年来学界也会将福建、闽南文化作为交流研究的典型,但到深入挖掘和探索的时候,某种程度就偏离了民族文化的范围,因此,闽南语歌曲在深入研究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一种文化想要被认同和体现存在的价值,离不开传播的作用,而这种文化的传播不是单一的宣传,而是要经历一代代人不断传承和记载。发展和传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西方的传播学。传播学让人们知道文化是需要沟通和交流的。文化交流模式是文化传播很好的途径之一,闽南语歌曲的流传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发展到今天的,闽南语歌曲中仍传播着古老文化元素的韵律和特殊情怀。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民俗音乐的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为各种音乐传播带来了更广泛的途径。但是,这种传播也为闽南语歌曲带来了挑战,闽南语歌曲特有的古老韵味想得到认同和发展,还需要一个时间节点。

四、如何扩大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

(一)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拓宽传播渠道

经过这些年对闽南文化的推广,对闽南语歌曲的推广,可以看出,闽南语歌曲是传承闽南文化重要的途径,对整体研究闽南地区的历史和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有着许多特有的方式保护着闽南语歌曲的传播。如在传统模式下常见的民间歌曲传承人到各地采风,收集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色,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其收效微乎其微,更暴露了许多收集中的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拓宽闽南语歌曲的传播渠道,已经是新型模式不可或缺的渠道之一。要想扩大闽南语歌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让闽南语歌曲通过互联网融到生活当中,提升人们对闽南语歌曲的熟悉度和认可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办各种闽南语栏目,打开思路,拓宽传播道路。例如,在互联网中举办闽南语歌曲线上比赛,明确比赛目的,在比赛中注重挖掘人才,尤其要重点关心年轻群体对闽南语歌曲和闽南文化的了解程度。要利用互联网,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节目进行大力打造,从赛程到赛后的包装,歌手的包装,歌曲的包装,创作的包装等都进行专业性设计。要通过比赛的形式使歌手、作品、文化宣传和举办方实现共赢,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闽南本土文化更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挖掘更多创作人才,更好地推广闽南语歌曲和文化。只有以强大的文化底蕴为创作的基础,才能让文化更好地流传,才有利于对闽南文化进行推广。利用新的传播方式,开发新的传播途径,是闽南语歌曲和闽南文化适应新的生存模式的必经之路。

(二)在中小学普及推广

闽南语歌曲将闽南语歌曲带到中小学课堂中,成了闽南语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有效途径之一。闽南语歌曲进入课堂,可以将闽南语歌曲中的拼搏精神融入孩子的脑中,以这种形式唤醒闽南文化特有的记忆。闽南语歌曲承载着闽南文化传播的希望。通过在中小学推广闽南语歌曲,将闽南语歌曲带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带动每一个学生通过传唱记住闽南语歌曲的特色。从长远来看,将闽南语歌曲带到课堂当中也不是让师生通过几首歌曲来体会闽南地区文化的特色,而是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对闽南地区文化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促进闽南语歌曲的传播和传承。在课堂当中,即使学不会闽南语歌曲特有的韵律唱法,师生也可以感受到闽南语歌曲特有的祥和快乐氛围,这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只有亲身体验闽南语歌曲才能感受到独特的魅力,接触了才能知道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闽南语歌曲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中小学教育模式,通过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教学和传唱,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这种淳朴的古老韵律。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加入闽南语歌曲,是闽南语歌曲发展和传播的主要方式。《闽南方言与文化》这本书受到了厦门市幼儿园和小学的喜爱,将此书融入课堂教学中,家长看到学生在学校传唱闽南语歌曲,可以加深家长对闽南文化的回忆。因此,将闽南语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将闽南语歌曲和文化传承下来。在未来闽南语文化推广和发展中,闽南语歌曲承载着传承音乐和传承文化的使命。

(三)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进行推广

无论是在家乡拼搏还是在外地拼搏的闽南人,相信在广为流传的经典闽南语歌曲中,一首《爱拼才会赢》是他们在拼搏路上唱响的主旋律。闽南语歌曲中许多的旋律都有着浓厚的乡愁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是20世纪80年代末歌手叶启田演唱的经典曲目之一,即使不会闽南语的人也会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句歌词唱得别有一番韵味。这首歌完全展现了闽南人在打拼中不惧艰辛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引起了拼搏在外的所有人的共鸣,征服了所有打拼人的心。同样韵律的闽南语歌曲还有《向前走》《坚持》等,都体现着人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拼搏状态。随着一代代人的拼搏付出,社会经济也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逐渐提高。想要扩大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路径,让闽南语歌曲所蕴含的拼搏精神更直观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扩大闽南语歌曲的影响力,可以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将闽南语歌曲的推广融入其中。这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促使旅游业得到了发展。而音乐作为抒发感情,传播文化的媒介之一,表现了浓浓的当地特色和艺术情感,具备精神享受和娱乐休闲的多种功能。将音乐与旅游相结合进行推广,可以让游客在旅游中通过音乐的熏陶获得放松,精神获得愉悦。而当音乐与旅游相结合,要根据旅游主题设计歌曲,让歌曲成为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符号,形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而闽南语歌曲特色的韵律和传统古老小调的传播可以很好地融入闽南当地旅游业推广当中,通过旅游推广,将歌曲中蕴含的拼搏精神传播出去。闽南地区的闽南语歌曲有很多都是描绘闽南特色的词语,代表着闽南地区特有的文化。例如《古城泉州》的歌词体现了古城中的各种特色小吃,这种描述与泉州的文化底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这也是闽南语歌曲文化底蕴的象征。对于游客来说,可以通过闽南语歌曲构建出闽南地区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了解闽南语歌曲,对闽南语歌曲产生兴趣,对闽南文化产生兴趣。旅游业对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符合闽南文化的形象,音乐的融入同样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游客可以更好地对闽南语歌曲进行感知,对闽南文化进行了解,对闽南特有的拼搏精神产生认同和向往。

参考文献:

[1]黄小露.以情养德以美育人——基于海洋文化的闽南语歌谣与歌曲“情•美”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8):70-71.

[2]魏琳.闽南语传唱琴歌之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01):36-42.

作者:王舒静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