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神韵范例6篇

闽南神韵范文1

关键词:闽南文化;渗透;古汉语;闽南建筑;人文精神

一、现状分析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1)《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既蕴涵着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闽南乡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在古汉语知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都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花灯”“茱萸”“龙舟”等来表情达意的。

(2)文化引进挤占了传统文化。王森然在世纪20年代就说过:国文,非由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但就现状看来,我们却过于注重甚至依赖外部探讨,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内部挖掘,更有甚者,出现了移植或者嫁接。叶运生在《素质教育在中国》一书中指出,“教育是文化迁延的惟一手段, 一切民族文化得以迁延发展的民族文化, 其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的成功所导致。”可见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作用。而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文化引进,从而挤占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喧宾夺主!故此,打开本土的闽南文化来教学,对国文的探索和文化的迁延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当前文化冲击下的浮躁的社会必定需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沉淀。异地高考的放开,让学生融为一体,用闽南文化的渗透来引导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1.用闽南语推进文言文的基础学习

当前的众多闽南方言,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主要特征,被学术界公认为“活化石”。据记载,闽南地区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一直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所以闽南人是正宗的汉人;又因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使得闽南地区较少受到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闽南地区的语言很大程度地保持了它的古老。所以,闽南语中和古汉语密切相关的例子数不胜数:释义,音韵规律,句式变化,语气变化等。

(1)词句、句式的变化。闽南语中把“客人”读成“人客”[音:Lang3(第3声) kei4(短促第4声)]这在唐代杜甫的《感怀》:“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中得以体现。在闽南语中常会出现一些疑问词“底”(何):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处),底时(何时)。而这一类疑问词格式与词汇和古汉语是相同的。

(2)释义上的相同。“泯”(音:Mian1):“相逢一笑泯忧愁。”解释为不要,意思是一样的。把锅子叫做"鼎"(tiánn), 筷子叫"箸"(tī)。台剧女星常会说“焉耳”(这样子而已),这也和《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是一样的。籴(音似dia):买。“粜”(音似tio)“入米”=买进粮食;“出米”=卖出粮食。还记得“问渠那(通“哪”)得清如水”吧,“那”的意思不是“哪里”,而是“怎么”!

(3)语气词也大同小异。闽南人会说,这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这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很接近:《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有其实。”(有:真大)。“尔”(也写做“耳”)在上古汉语表示“仅此而已”。例如《史记・项羽本纪》的: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泉州方言中的“尔”至今保留上古汉语这一用法:今日无带钱,袋仔总偌两三箍银尔。(今天没带钱,口袋里只有两三块钱。)

(4)音韵的变化。龚自珍诗《己亥杂诗》中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读这句诗时“斜”字发音应为xia(阳平,第二声)而不是xie(阳平)。在闽南语里斜字的发音就是xia(阳平),完全一样。再看“江”和“红”,按造字法来说,三点水和丝字边是各自的形旁,共同的“工”字是声旁,它们的读音按理应该是一样或接近的。但在现代汉语的发音里,“工”gong(阴平,第一声)和“红”hong(阳平)的韵母一样,而“江”jiang(阴平)的韵母就截然不同。可是闽南语中的“工”和“江”发音类似gang,“红”发音类似“ang”,都是“ang”的韵。

类似如此的例子枚不胜举,在语文教学中把握这一些闽南语与古汉语的关系,无疑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掌握课标所要求的古文、诗歌鉴赏等内容。同时,闽南语与学生生活贴近,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真正达到语文的知行合一。

2.用闽南语歌曲、童谣、民俗、小吃、建筑、茶文化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要把健康的娱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却很少关注那些非官方的文化形态,如各种民俗、民间手工工艺、民间故事、民歌民谣等。而我们闽南地区,一直有以丑见美的高甲戏、闽台流转的歌仔戏、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世界一流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更有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瑰宝”的、萦绕在两岸同胞之间的南音。而南音里的种种乐器,更是多少文人骚客抒情表意的载体!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关注这些闽南文化形态,以探求属于它的趣味之美!

闽南神韵范文2

泉州是我国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祖籍地。勤劳善良的泉州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了《灯红歌》、《十步送哥》、《王大姐》(又名《四季歌》)、《病囝歌》等众多“原生态”的闽南民歌,但是这些原汁原味的闽南民歌在福建本土却很少有人演唱,年青一代知之甚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王耀华等学者搜集整理研究了泉州部分闽南语民歌,但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主要以记谱为主,较少对音乐区域色彩特点进行分析。本文以泉州民歌做为研究对象,从民歌分类和音乐特点等角度探讨其所具有的地方区域色彩。这些泉州民歌不仅脍炙人口,而且随着移民远播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是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因此这一课题对于闽台文化的研究、加深海峡两岸骨肉之情以及保护民歌的“生态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歌种分类

泉州地区包括泉州市、惠安县、南安县、晋江县、永春县、安溪县、南安市、晋江市和石狮市等。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海域面积广阔。由于长期海上交通的发展,许多泉州人漂洋过海到异邦谋生或往台湾开拓定居,使泉州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同胞达七百多万人;而目前在台湾的二千多万汉族同胞中,祖籍泉州的占44.8%,约有八百多万人①。泉州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孕育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歌种,有渔民号子、过番歌、茶歌、童谣、习俗歌、情歌等。

1.渔民号子:主要分布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这是伴随着泉州人民长期“以海为田、以海为生”的渔业生活产生的,这些带有闽南方言韵味的口语化旋律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闽南人特有开拓精神的渔民号子,如惠安的《划桨号子》,崇武的《摇橹号子》,晋江永宁的《渔民号子》、《车网》、《拔帆》、《拉舢舨》,石狮的《船渔号子》等。这些劳动号子反映渔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但是这些旋律音调在现今的渔民生活中已经不再传唱了,在上个世纪还能够听到的曲调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

2.茶歌(褒歌):主要分布在安溪、永春、德化、南安等茶区,在当地也称“褒歌”,是茶乡男女青年在对唱中表达互相爱慕、互相赞扬的一种口头歌谣形式。闽南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号称“中国乌龙茶之乡”,闽南地区的茶歌是茶区人民在采茶、制茶的劳动生活中,触景生情,即兴编唱,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闽南茶歌调。如安溪的《采茶歌》、《请茶歌》、《手提茶卡系身腰》、《日头出来红绸绸》,南安的《芹山采茶歌》、《手掼茶篮挽茶叶》、永春的《茶山闹葱葱》等。

根据蓝雪霏老师的研究和洪惟仁先生的多媒体光盘《台北褒歌之美》中对台北茶区的调查资料,台湾褒歌的节奏及其旋律基本构架是由闽南安溪一带山地的挽茶相谑歌发展而来,还有台湾歌仔戏也吸收安溪褒歌的曲调使之成为歌仔或歌仔戏的曲牌,如台湾歌仔戏艺人“矮子宝”演唱的“卖药歌”采用的就是安溪褒歌典型的旋律。

3.习俗歌曲: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泉州习俗歌曲内容丰富,主要有《王大姐》、《灯红歌》、《冬丝娘》、《采莲歌》(又名《唆啰嗹》)、《番客歌》、《打花鼓》、《长年歌》、《哭梧桐》、《病囝歌》等。《灯红歌》表现了闽南地区人民在除夕夜、初五夜及元宵夜通宵点烛台、顶炉烧香的习俗,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表现佳节的祥和与欢乐的气息。

4.过番歌:以反映出国背景、海外劳动生活以及侨眷生活为内容,如《雪梅思君》、《番客歌》、《父母主意嫁番客》等,这些闽南语民歌不仅在闽南侨乡广为传唱,而且在东南亚各国聚居地几乎家喻户晓。传播海内外的《番客歌》就是侨乡歌谣的代表作。

二、外来小调的变异性

泉州传统民歌除了本地特有的闽南旋律曲调以外,还有一些是外来的小调类民歌。这些民歌传入泉州地区后,往往融入了闽南人民所习惯的调式、旋法与音阶等音乐语汇,符合了闽南人民的文化地域特色和审美习惯。如江苏小调《孟姜女》、安徽的《凤阳花鼓》和北方的《苏武牧羊》等。

“孟姜女调”,又称“春调”、“梳妆台”、“十杯酒”、“尼姑思凡”等,是我国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民间小调之一。“孟姜女调”传入泉州后,歌名由“孟姜女”改为“五更鼓”或“十步送哥”等。“五更鼓”在结构、调式以及音调等方面与“孟姜女”保持一致,但歌词内容则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下面泉州地区的《五更鼓》谱例,旋律骨干音与江苏《孟姜女》基本相同,各句落音均落在“商”、“徵”、“羽”、“徵”上,依旧采用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只在乐句进行中根据闽南唱词唱腔加入变化的因素:

1.歌词内容发生改变。“孟姜女调”一般采用“十二月体”或“四季体”,而流传在泉州地区的五更鼓调,则是以“更点”为顺序分节、分段,完整地咏唱出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歌词按闽南方言诵读押韵,唱词从“一更”唱到“五更”,表现了月下一对青年男女私定终生的情景。

2.音阶形式发生改变:从音乐结构、旋律进行动向、骨干音看,显然是由“孟姜女调”变化而来的。在其变化过程中,音阶结构和旋法是起主导作用的,音阶结构变为徵、羽、变宫、宫、商、角、变徵、徵,旋律进行中常会出现闽南民歌特有的“变宫”、“变徵”旋律乐汇的润饰,从而具有了闽南语民歌细腻、柔美、委婉动人的气质和韵味。

三、地域色彩

闽南神韵范文3

(一)历史溯源

福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东海南海之间的咽喉要位,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当今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位置之一,福建为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有起独特的优势,依山傍海,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闽南位于福建的南部,包括厦门、漳州、泉州(其中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闽南地理位置特殊,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闽南童谣是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之一,它正是经由闽南地区流传到台湾、澎湖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和闽南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相关的社团组织。闽南童谣大约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流传闽南一带,是以闽南方言为唱词,以闽南语的发音音调进行创作,演唱人群为不同时代的孩童,歌曲的创作是依据孩子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街坊邻里之间的生活内容为主要创作元素,比如生活、游戏、知识、时令、节日、习俗等,歌词匀称押韵。

(二)发展现状

闽南童谣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下来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闽南童谣之类的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渐渐地远离了当今的青少年。闽南童谣于2008年6月7日已被列入第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文号国(2008)第19号文件,项目编号1-78。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一带一路的古老文化必要保留,闽南童谣一部分被下南洋的闽南人带到中国台湾、东南亚生根发芽,还有一部分新童谣在东南亚等国家衍生出来,流传回中国。尤其是台湾,众所周知,台湾的主要语系为闽南语,台湾是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后来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大量移入台湾,形成了汉族为主体的社会。因此台湾的通用语言为闽南话,也因此将闽南的文化大量传入台湾。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推广闽南童谣,不仅具有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更具有增进两岸让台湾同胞了解闽南童谣的根在大陆闽南。21世纪初,厦门市在抢救和保护闽南童谣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举办闽南童谣表演比赛,在校园内推广闽南文化,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闽南童谣课程等。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专门开始公益的闽南语课堂。制定实施了闽南童谣保护的“五年计划”。2009年6月,厦门市翔安区闽南童谣文化研究会成立。2010年,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在翔安区开工建设,作为重点保护闽南童谣文化的基地和象征。2010年9月,由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市教育局体卫处主办的闽南童谣教学、调查与创作培训班在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举办。厦门翔安马巷小学作为翔安区闽南童谣实践基地,率先开设闽南童谣课程。2013年,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周卫东老师发表文章《文化与地域的共生——以厦门闽南童谣文化中心方案设计为例SymbiosisofCultureandGeographical——TheMinnanRhymesCulturalCenterProgramDesignasanExample》在文章中得知,厦门市翔安区设计建造厦门闽南童谣文化中心,闽南童谣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场址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内林商住片区B2地块,用地。

二、闽南童谣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地区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一种,其历史性,思想性,审美性及其价值取向,据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它不但蕴含着具有闽南特色的古老文化,还渗透着闽南人民智慧的力量,保留了闽南民俗文化的缩影,在闽南童谣的传承发展过程中,让我们后人更多地了解了闽南古老的文明,让青年人始终不忘记祖先留给我们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历史价值

闽南童谣自古以来是以闽南语方言为基础传唱的儿童歌谣,形式类似当今流行的闽南语歌曲,或者可以说是闽南语歌曲的前身。主要传唱于厦门、泉州、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闽南童谣发展于明朝中后期,发展的历史久远,当时闽南人下南洋也将古老的闽南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目前闽南童谣至今传唱于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各个国家(地区),这些华侨世世代代传习中国闽南传统文化。闽南童谣也在中国台湾传唱,从而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认同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纽带,也为当今闽台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华文化的同时,慢慢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极高的兴趣,他们发现,闽南文化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具有其独特性,比如闽南语就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闽南文化之一,在闽南这块土地上,具有丰富的闽南语语调,就想音乐中的调性一般,独特而又独立,每个地区每个村庄的闽南语方言都是不一样的,竟然不一样到,隔壁县之间的村民相互完全无法交流,可见闽南语系庞大深奥,种类之繁多。本人多年工作在这块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土壤中,多年致力于闽南童谣这一具有独特性的曲种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学习了解闽南文化,更好的学习闽南方言,更进一步了解闽南人的精神境界,更深入地剖析闽南童谣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一古老的闽南文化。在当今这个国际化发展飞速的中国,传唱闽南童谣有其独特的价值。闽南童谣作为福建闽南方言区的民间文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比如在闽南童谣的唱词中,我们可以追溯不同年代的人物,事物,当时人类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娱乐形式,儿童们的生活内容,学习内容,思维模式等,具有一定的历史考古价值,我们可以从这些童谣的演唱曲调中,探索每个朝代童谣创作手法的特性,特点,创作风格,调性的变换手法等。闽南童谣从唐朝即开始出现,也是历经了几个朝代的进化,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的音乐,比如唐朝,据资料记载唐朝音乐的特点为音乐和文学的高度结合,曲子的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诗词,在诗词的基础上谱曲创作,这种创作手法叫“自度曲”,就是以词填曲;还有一种是以曲填词,即为“填词”。闽南童谣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在韵律上也有诗词的特质。明清时期的音乐发展迅速,曲种,曲牌,唱腔,演奏的形式等都得到了完善的发展。闽南童谣也随之发展传承,作为历史文化的沉淀的闽南童谣,肩负着历史及时代的重担,在历史的长河中,闽南童谣记载和传承了闽南人的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在当今,闽南童谣是闽南人民和台湾人民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不可缺少的纽带,台湾本属中国,要让台湾人民懂得,闽南这块土地与他们息息相关,脉脉相连,闽南人民与台湾人民同根同源的血缘关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二)语种价值

被称为活化石的闽南语是中国古老方言之一,闽南语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500年前中原汉族由于躲避战乱逃到河南,再由河南逃至闽南,一路南下到台湾,一直保留着原本的闽南方言。闽南语完整地保留了唐朝及五代时代的古汉音,保存了丰富的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词汇,因此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闽南语的分化演变比较早,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异,每个地区所讲的闽南语都有不一样的音调。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击,令闽南语这门珍贵的古汉语日趋衰弱,就以厦门为例,随着厦门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建设日新月异,特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吸引许多外商投资,教育医疗机构的完善与扩大,引进许多世界各地的高级人才一同来支持厦门的发展建设,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流入,使得这些本土的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我们要极力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好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文化认同价值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绝非是表面听到看到的一项简单的歌谣,而是记载闽南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点滴的缩影,在闽南童谣中生动地记录了闽南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状态,劳动点滴,已经闽南人的智慧,精神,信仰及其价值取向,也是闽南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记录下的一种文化缩影。闽南童谣在文字不盛行的时期,主要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早年勤劳的闽南人民下南洋,背井离乡,在海外漂泊,他们不管走到那,只要听到承载童年回忆、充满童心情趣和洋溢浓浓乡情的闽南童谣,都会唤醒自己内心对闽南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价值

闽南与台湾隔海相望,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闽南与台湾同根同源。闽南童谣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自古以来闽南童谣即为儿童歌谣,口口相传,歌词中记载了颇多闽南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等各种历史活动,在古老的闽南童谣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状态,文化氛围,在乐曲的创作曲调,我们可以分析当时歌曲的创作特点与当时的文化缩影;同时,歌曲中反映出闽南人迁徙的历史,闽南童谣在这个时候即被带到台湾。闽南童谣其独特性在于,其语言为闽南语,其受众面为少年儿童。曾经说过:“少年儿童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在台湾传承闽南童谣,不但拉进海峡两岸人民的感情,更为海峡两岸的青少年交流架起一道文化沟通的桥梁,让台湾的孩子们知道闽南与台湾同根同源,血脉相连。通过学习闽南童谣,让青少年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我们只有一水之隔,同样也是说着闽南方言,语言与我们相同,激发幼儿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三、闽南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

(一)闽南童谣在课程设置的艺术价值

闽南童谣作为闽南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韵律优美、意蕴深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艺术教育价值,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民间艺术情趣与欣赏、表现艺术美的能力。在当前艺术教育体制中,开设本土的闽南童谣课程尤为重要。在高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开设闽南童谣的相关专业课或学校的通识选修课,对于提高艺术教育价值与传承闽南文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闽南童谣可开设学科专业课,即福建的高校音乐学院音乐专业的学生学唱闽南童谣,专业理论课进行闽南童谣的创作分析,作曲课程中在进行新时代的创作。其艺术教育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普及扩大闽南童谣的影响力,不但闽南人会演唱,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学唱闽南童谣,将闽南童谣普及到全国各地;另一面通过专业课上对闽南童谣乐曲的分析与演唱,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可以创作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闽南童谣作品。

(二)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语言传承价值

闽南语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学术上泛指闽南语系集合,狭义则仅指闽台之闽南语。台湾及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语族。在大陆语言学的分类上,属汉语族中闽语的一种。闽南语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在内地常被称为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福建话、河洛话等;在中国台湾亦被称为闽南语、台湾话、河洛话或福佬话;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则称为福建话。闽南童谣即闽南语歌曲,语言生动质朴、文句通俗易懂、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等特点,在语言组织上及方言表达上已经具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高校传唱闽南童谣,首先要先学会讲闽南语,这样不但普及与传承闽南语,也能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给予丰富的色彩,更能够突出节奏、韵律、旋律的相辅相成,借助图谱这种视觉符号,加深对闽南童谣内容的理解。

(三)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社会价值

学校进行闽南童谣的课程设置:首先,可以闽南童谣的传承人年轻化,表演形式的现代化,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将舞台的表演形式更加国际化;其次,大学生可搭建更多闽南童谣的演出平台,使其得到更多的展示,提高闽南童谣演出人员的经济收入;再次,提高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使传承人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更多施展传承闽南童谣的机会与平台。由于童谣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描绘了闽南地方风俗民情,是闽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为高校接受闽南地区地域传统文化与美德的熏陶提供充足的机会,不仅让学生们领悟童谣的作品风格、艺术特征和闽南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通过童谣,青少年不仅从童谣中了解祖先代代相传的生活背景、历史文化,增加民情民俗的了解。

(四)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民俗及科学价值

闽南童谣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教科书。其取材广泛,全方位展示闽南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如《吃红丸》《摸米龟》介绍了闽南地区祈福的习俗,《烧肉粽》介绍了肉粽是闽南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其用料以糯米为主,加香菇、虾米、莲子等,肉粽要趁热吃才显出醇香的滋味,所以称“烧肉粽”,让当代的青少年们在闽南童谣的表演中了解闽南传统的民俗文化。以《天乌乌》为例子,孩子们每当看到天边的乌云密布,就会脱口而出:“天乌乌,要落雨”,知道是要下大雨了,幼儿从中就学会看云识天气。又如《雷公岖岖响》这首童谣幼儿了解到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的主要特征,通过童谣学习幼儿知道打雷、下雨不要到在大树底下的道理。

(五)闽南童谣在课程中的健康价值

闽南神韵范文4

今天,中央电视台4套《文明之旅》推出了《海纳百川闽南韵》,在节目中,我跟随黄市长和方教授来了一次文明之旅,品味到了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节目中讲到了闽南的四种特色。

一是提线木偶。一般木偶是四条线、八条线,可是我们家乡最多36条线,而且十分复杂,出一点差错就会导致整场的失败。想学我们的提线木偶必须要付出一生的心血,可见闽南人的坚持拼搏。

二是一张录制有全球60种语言的送给外星人的镀金唱片。在这60种语言其中就有闽南语,从中可以看出闽南语的魅力。说到闽南语,大家一定还会想起一首耳熟能详的闽南歌《爱拼才会赢》,节目中黄市长还给我们唱了起来。从这首歌我放佛感受到了闽南人的爱拼敢赢、不服输、不言败的精神内涵。

三是我们闽南文化的代表惠安女,她们任劳任怨,为了家庭几乎可以牺牲一切,在1958年时,好多的惠安女集合起来,单靠她们的双手,修起了一个库存有一亿两千平方米的水库,这个水库就是叫做“惠女水库”。惠安女这种任劳任怨、坚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是我们闽南的“皇宫起”也叫做“红砖古大厝、闽南小故宫”,那古大厝上的燕尾脊突出了闽南人特别认祖归宗的精神。说到它的来历,大约在公元九世纪时,闽王王审知的王后是惠安女,有一年闽南台风吹塌许多房子,王后告诉闽王后,代闽王下旨,说“以后泉州可以仿照王宫建筑。”泉州就盖起皇宫建筑,泉州从此就变成了“皇宫起”。

之后,黄市长和方教授又给我们讲了闽南特色的来源和习俗以及泉州和世界各国的深厚情谊。着名诗人汪国真笔下的作品有些也是继承闽南文化的这种爱拼敢赢的精神。

闽南文化特质概括起来是“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念和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祖国宝岛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曾经这么说过:“闽南文化源远流长,来自河洛,航向四方。”

闽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开放式的理念,拼搏的精神。

节目的最后,黄市长和方教授还告诉我们一些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在中国实现强国梦这个阶段还应多弘扬闽南这种独特的文化。

闽南神韵范文5

1. 满门荣华瓷瓶>法蓝瓷2. 写意人生整组>法蓝瓷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从三国的南青北白,唐代的三彩,到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明代的青花,清代的粉彩,近代虽因战事而暂时搁浅,但如今经济发展文化复兴,曾经璀璨,今又流芳。

家居陈设瓷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和文化美于一体,展现出它在现代家居空间中的无穷魅力,成为提升家居生活品味的良品,甚至有人说“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

1. 吴国兴《秋风芦塘鹤对语》>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2. 徐岚《晚风轻轻》>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3. 熊军《暮归》>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4. 吴国兴《松风万里》>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5. 方文生《秋韵》>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瓷之美,美不胜收

瓷器被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徽章”,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代表着中国悠久的文明,是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和外在载体,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当汉的辉煌,唐的包容,宋的含蓄,元的舒旷,明的斑斓,清的华彰,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才知道个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匆匆过客而已,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感,来自于能面对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并有欣赏和选择的自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曲调委婉,韵律优美,低眉吟唱,早已沉醉在这无以言表的美中。

1. 徐岚《瓷风》>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2. 黄萍《春色满园》>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3. 徐岚《团花似锦》>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

4. 蝶舞系列整组>法蓝瓷

将瓷器融入生活,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也为现代生活创造全新的题材,经典而不失时尚,富于创新而又韵味十足;家居陈设瓷也早已打破其高不可攀的形象,处处散发一股儿亲和的感染力,飞入寻常百姓家。

瓷器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承,记载的都是人间烟火故事。特别的是,瓷器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把一种精神融入了生活。

1. 蝶舞系列,以轻舞飞扬的蝴蝶为主题,融入盛“飞天舞”的人文律动。>法蓝瓷

2. 吉兔好彩头兔年怀抱彩头,象征新年的好运气怀抱中,让人自在开怀。>法蓝瓷

闽南神韵范文6

关键词:泉州高职院校;闽南文化;职业素养

泉州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要顺利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这为当地高职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闽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1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

高职学生是“准职业人”,其职业素养是指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素养,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职业生涯和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套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等显性素养,即个人的专业素养,这是高职学生从事某一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习得;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隐性素养,即非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意志品质、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1],这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长期不断地涵养。本文所谈及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的是隐性素养的范畴。高职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实训习得,也就是说,显性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而隐性职业素养的涵养却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漫长的时间,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一样,需要不断地从生长环境中汲取养料。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同学间的相互感染,都是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途径,但同时,不能忽视来自文化环境的影响。对于泉州的高职院校来说,尤应重视闽南文化对提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2闽南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由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和闽越原住民的本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纳进而相互融合,并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迁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地域文化。历朝以来的移民在异域他乡艰难求存所形成的性格,闽南百姓在靠山临海的地理环境中辛苦谋生的意志,以及宋元至近代以来对西方多元异质文化的接纳和吸收,使闽南文化融“中原文化与闽粤土著文化、故乡文化与异乡文化、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信仰文化为一体,多元文化异质并存,同质融合,构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结构。”[2]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泉州当地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掘闽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提升泉州当地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发挥有利的影响。

2.1移民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拼搏进取、砥砺意志

自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至12世纪宋高宗南渡和元人南侵,在这纷扰的800多年之间,一波又一波的中原士民,离乡背井,不远千里,不畏艰辛地迁徙入闽,在此地艰难求存,落地生根。明朝以降,闽南人为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远涉重洋,到异国他邦开荒拓殖,辛苦谋生。离乡背井的家国之思,以及在异国他乡求生存谋发展的辛苦艰难,塑造了闽南人民坚韧勤劳、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品质。今天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养尊处优,生活安逸,因而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往往趋易避难,不愿辛苦付出,却想坐享其成。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先民的移民历史及其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的经历,从中体会闽南百姓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其隐性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2山海兼济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闽南素有“三山六海一分田”之说,地少人多,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废农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求新的生产方式。在山区丘陵地带,则积极发展林副业,遍植林木茶叶,播种瓜果蔬菜;滨海者则以渔盐为业,甚或相率航海,贸易海外。大海为闽南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另辟蹊径的条件,一并带来的还有海上的风浪和灾难。依山枕海的地理特点,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使闽南人民“既重农敦本,守成俭约,同时又注重诸业并举、重商求富;既崇尚正统,慎终追远,同时又慕异求新、灵活适变”[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闽南百姓,形成了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既有立足根本、因地制宜的务实品质,又有蹈险犯难、先行先试的开拓创新精神。而闽南悠久的移民历史和海外商贸历史,一方面使得天南海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汇聚于此,在这里碰撞交融,涵养出闽南人民胸襟广阔、兼容开放的品性;而另一方面,异地生活和海上谋生的艰难和风险,使得闽南百姓自然而然地采取抱团求存的生活方式,形成相携相帮、同舟共济的群体意识。让高职学生了解闽南百姓突破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实践,认识闽南人民山海兼济的品质精神,对改变高职学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培养其踏实稳重、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2.3重德尚义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激励高职学生提升人格修养

闽南文化的基础是数百年来迁徙入闽的中原士民带来的中原文化,而中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因而,闽南地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熏陶。自唐人欧阳詹首开泉州进士之先河,闽地文士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及至宋代,儒学在闽地普及发展,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绍兴二十三年至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3~1157)这五年之间,朱熹在闽南兴办书院,讲学授徒,其执着于重教兴学的思想和实践,促进了闽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其孜孜以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对闽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之后,闽学在福建世代相传,虽流派各异,然总不离孔孟之道的根本。儒家思想长期的教化熏陶,思想家不慕功名、安贫乐道、严操守、重气节的品质,及其重视心性修养、追求理想人格的人生诉求,逐渐渗透进闽南文化中,对闽南百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还是“集诸儒之大成者”朱熹,无论是敢于蔑视权威、批判权威的启蒙思想家李贽,还是抵抗外来统治侵略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对于高职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都具有感染和激励的作用。

2.4重乡崇祖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责任感

无论是间关万里迁居闽南的中原士民,还是辗转漂泊流落异邦的闽南百姓,远离故土家国不仅没有割断他们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家国乡土的情感,这种情感衍化而为闽南人民深厚的重乡崇祖的祖根意识和饮水思源回报乡梓的行为习惯。闽南百姓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条件允许,每逢节庆日必不远万里回乡祭祖。他们重视血缘纽带,敦亲睦邻,认宗修谱兴建祠堂的风气盛行。移居海外的闽南乡亲,竭尽所能,回报乡里:他们捐资兴业,使闽南的经济发展拥有独特的侨缘优势;他们注资办学,发展教育;他们关心公益,积极促进故乡医药卫生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4]。闽南文化所蕴含的祖根意识和乡土观念,海外侨胞回报乡梓的行为及其为故乡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心,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具有重大的意义。

2.5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涵养人文情怀和包容气度

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使闽南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艺术资源。无论是民居祠堂、寺庙宫观,还是桥梁牌坊,亭台塔幢及海防建筑,无一不体现出闽南百姓独特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以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厝”建筑,既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又吸收了域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充分体现出闽南百姓在建筑设计上既有符合生活环境的务实品质,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追求。徜徉在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能欣赏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漫步于泉州涂门街一带,当你看到仅仅方圆几里的街区,就分布着儒教的文庙、道教的元妙观、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及佛教的承天寺,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帝庙和天后宫时,便能明白何以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称。闽南既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民谣、童谣,拍胸舞、骑竹马、车鼓弄、舞龙舞狮、赛龙舟和博饼,又有异彩纷呈的戏曲文化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打城戏。既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如厦门的漆线雕、泥塑、面塑、皮影、彩扎和珠绣,漳州的木版年画、棉花画、漳浦剪纸,泉州的刻纸、“妆糕人”、惠安石雕、德化瓷雕、永春纸织画、安溪竹藤编艺和蓝印花布,泉漳的木偶头雕刻;又有独具风格的地方服饰文化(惠安女服饰、鲟埔女服饰)和武术文化(五祖拳、南少林)[5]。闽南地区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艺术,皆源于闽南人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对闽南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不仅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涵养心性,培养崇真尚美的人文情怀。

3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这是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若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的持续性发展角度看,良好的职业素养才是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闽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充分挖掘和运用闽南文化资源,不仅能为提升当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供鲜活有效的教育素材,而且对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3.1让闽南文化进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

将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融入高职的课堂教学,使闽南文化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鲜活有效的素材。可以开设如《闽南历史文化》《闽南民间工艺美术》《闽台民俗文化》《闽台民间文化》等有关闽南文化的系列通识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闽南的历史风俗,感受闽南文化的神韵,体会闽南文化的深刻内涵。除了独立的闽南文化通识课程外,还可以将闽南文化及其优秀的德育美育资源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比如思想政治课和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此外,还可以聘请闽南文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或以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就闽南文化进行探讨交流。泉州高职院校应发掘和运用闽南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建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电视、校园网站等设施媒介,宣传介绍闽南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学生社团应积极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3.2通过实践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元的历史文化景观,泉州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通过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亲密接触闽南文化。引导学生去参观考察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闽台缘博物馆和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一窥闽南的历史;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群和崇武古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清源山上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教并祀的景象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闽南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包容性。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表演梨园戏、木偶戏、拍胸舞等,让学生对闽南民间艺术有最鲜活的感受。组织学生走访民间艺人,了解闽南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体会民间工艺制造中蕴含的辛劳和智慧。鼓励学生收集并分享闽南百姓口耳相传的民谣和传说,留意闽南百姓的生活习俗,端午节时看一场赛龙舟,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之日看一看舞龙舞狮,听一曲古韵天成的南音,品一壶功夫茶,打一套五祖拳,学生能从中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3.3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网络超越时空限制,使得网络搜索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最常使用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6]。高职院校应构建发达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拓展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应建设闽南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电子资源库,建立电子资源导航系统。此外,高职院校还应与其他高校及从事闽南文化研究的有关机构建立闽南文化资源共享体系,为学生提供快捷全面的数据查询服务。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极为丰富的闽南文化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能通过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这无疑拓展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宗美娟,张成涛.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3(6):14-18.

[2]李晓元.闽南文化德育资源现代转化研究[J].理论界,2014(11):59-65.

[3]刘冉.闽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价值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4.

[4]林春蓉,陈水德,张会演.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106-109.

[5]陈连锦.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