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物事迹范例

爱国人物事迹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1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育人

我国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应然平台,亦应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接班人的理想摇篮。因此,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应充分发挥在引领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以期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的《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对培根铸魂、协同育人作用特殊,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1]《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为校园文化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应深入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对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引领作用,丰富和优化校园文化,不断开创新时代育人新格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形态。物质形态,主要包括革命遗址、旧址、旧居,革命文物,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精神形态,主要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在内的红色精神谱系,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灵魂所在,还包括红色人物与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范畴内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是相互联系、互为渗透、彼此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红色文化资源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充满民族智慧的文化[3],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先进文化价值”[4]。她蕴含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凝结着时代的核心价值元素,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5],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中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涵具有政治导向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和精神激励功能。我们应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不断拓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与渠道。

(一)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属性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同向同行。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爱国爱民、扎根祖国、报效人民的时代新人。作为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积累的优质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彰显了爱国爱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蕴含着时代先进性与价值引领性。我们理应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性与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契合,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对于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培养高尚品德和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使命担当勇气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也是一项值得不断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二)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优质资源,可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与精神给养。其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物质载体。如以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以红色人物事迹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与影视作品,凡此种种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鲜活素材。其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载体。红色文化所凝结的红色精神、英雄事迹、道德风范,以其先进性、引领性、激励性及感染性,为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提供了精神源泉和动力。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在具体实践中,应不断丰富传播手段,不断优化呈现形式,注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失时机地加以推送,有助于不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持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

(三)有利于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文化

以其鲜明的政治标识发挥着汇聚民心、培育新人、振兴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大任,更应明确办学导向,“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6],利用好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革命烈士和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和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坚定的红色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传承者。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为了培养能够担当社会主义建设使命的时代新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红色文化资源理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质资源,高校应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断探索实现路径。

(一)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彰显红色底蕴

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精神文化是高校在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积淀下来的,如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训、校歌、学校精神、以及价值追求和育人理念等,表达着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7],能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校训、校歌、榜样典型为抓手,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凝练红色校园精神,完善红色校风建设,实现精神文化立心、精神文化育人。

1.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凝练校园红色精神。高校的办学方向与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高校差异化办学的基础。凝练校园红色精神,就是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内涵融入其中,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红色底蕴。校训、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其核心要义于校训、校歌之中加以体现,使其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要义相一致,能够对广大师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与约束力,并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如,湖南第一师范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学校使用的校训是毛泽东亲笔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又以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的题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作为校风,为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师生职业理想与情怀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校园红色主题活动。校园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参与性,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特色迭出的校园红色主题活动,能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最终目的与归宿提供强大推力。主题活动的开展应当立足于校园。一是抓住重要节点,开展红色主题活动。结合学校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线上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如举办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红歌、舞蹈比赛,情景剧、话剧展演等活动,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还应注重创新传播载体,通过融媒体阵地共享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二是结合专业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可以把“红色文化+设计”作为主题,并结合学校的专业开展动画、海报、明信片、徽章、产品包装等文创产品开发,厚植爱国情,践行报国志。较为成功的范例是:江苏理工大学开办了“常州三杰”红色文化产品创意研发中心,开发“新青年”系列文具,以及恽代英纪念馆双语音频等文创产品[8]。还可通过“红色文创”产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建立志愿者推进模式。《意见》提出,高校应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园,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从事讲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可与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建设共建基地,建立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学生通过接受培训及参与讲解活动,加深对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激发其奋进潜力。

3.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树立校园红色典型。榜样是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9]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特色与办学理念,将校本或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中的英雄模范作为先进典型,创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红色班级、红色社团、红色宿舍。如,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同时,还可以树立以英雄模范命名的先进个人典型,如“雷锋志愿者”。如今,这一名称已成为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红色精神的代名词,为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铸就校园“文明魂”注入了活力。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展览,展示学校历年红色育人成果,这样既可以展示学校赓续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历程,又为学生树立了朋辈榜样,不断为榜样赋予时代内涵,增强榜样的示范作用。

4.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校园红色社团。目前高校红色社团一般指思政类社团,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这类社团通常是在高校党团组织领导下由学生自发成立,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成果的学生组织,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基地。这一社团对于高校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中的另一类社团——大学生艺术社团则是通过艺术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教育,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学生组织,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目前两个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尤其是前者,尚未达到最佳效果。因此,积极探索社团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题中之义。高校可以整合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和艺术社团资源,创建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为宗旨的红色社团——集理论学习与研究以及成果展示为一体的学生组织。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与策划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用多种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榜样的故事,促进红色文化在高校广泛覆盖、落地生根。并组织学生以课题成员的身份跟随教师参与省市级课题项目申报,依托课题项目,融入红色理论研究或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或艺术展演活动,让红色社团在知识学习与创新中,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归属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

(二)融入校园物质文化,打造红色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是可视、可触、可感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践)楼(基地)、宿舍、广场等建筑和道路,以及校园生态环境等,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环境提供了物质准备。高校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红色故事与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多措并举给校园文化打上红色印记,创建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魅力的红色校园环境,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环境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的创设中,要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自觉把弘扬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构建主题鲜明、价值引领明确、辨识度较高的红色文化环境,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充分呈现出来。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建设校史馆和革命历史展览馆,拓展校园红色文化新空间。让学生在校内接受真实而又详实的历史教育,感受创建前辈的奋斗历程,激发爱国爱校热情和奋斗精神。如,中山大学建立了孙中山纪念馆,展示了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珍贵文物与资料,使师生印象深刻。

第二,充分利用校园建筑空间,创设红色景观。在教室,教学楼、宿舍等处走廊的墙壁上张贴、悬挂革命领袖与英雄模范等人物画像、名人名言;借助闲置场所,创设课外红色文化活动空间。例如,东华大学利用学校的长廊,打造了虚实相间的校园红色景观。按照不同的时间节点推出不同的“红色长廊主题展”,把长廊开辟成了宣讲红色故事的课外阵地,增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亲和力,也使学生于“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浸润。

第三,利用校园景观规划,设立红色人物雕像。例如,南开大学主教学楼前伫立着周恩来总理的雕像,正面镌刻着周恩来手书“我是爱南开的”。四川文理学院于校园内设立了以“同窗三友”命名的杰出校友张爱萍、魏传统、杨超的雕像,旁边还立了一块花岗石碑——雕刻着他们三人共同撰写的传世佳作:“岁寒三友永不凋零,高雅挺直气吞烟云;关山万里仆仆风尘,何惧摧折俯首为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老一辈革命家独特人格魅力的濡润,从而激发起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2

[关键词]历史教学;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历史学科是中考科目,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抓基础知识和识记重点知识上,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书中重点,却忽视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鉴于此,有必要在历史教学中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讲述中国古代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我们的祖先开创了领先于世界的科技与文化,为世界的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秦汉时期西汉出现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普及性比较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中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东汉的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学的鼻祖,写成《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全面阐述中医治疗的理论和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而华佗首创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在前人刘徽方法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祖冲之对历法也有精确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了50秒,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成就,增强了中国科技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隋唐时期文化兼容并蓄,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唐诗、绘画、书法,雕塑等方面涌现了很多代表人物,在隋唐时期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中,使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在总结前人经验成就的基础上发扬光大,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世界航海事业、世界制度的变革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虽然历经了八股取士和闭关锁国,科技的发展没有之前辉煌,但是在文学艺术上出现了四大名著,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成就。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学生见识了文化的传承,体会到了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鼓励学生学习先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国人要深感自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这样的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讲述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从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近代历史,开始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在学习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中国满目疮痍和中国人民历经的苦难,理解了近代中国所遭受的侵略,进而培养民族自尊心,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同时,在近代史中也涌现出很多仁人志士,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不仅意识到了鸦片对于中国的危害,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与外国的差距,与魏源积极学习外国文化,编成《海国图志》,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改变困局,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办新式学堂,筹建新式洋枪队和海军。虽然没有达到改变中国的目的,但是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体现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奋斗探索精神。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面对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涌现出更多的民族英雄人物,尤其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邓世昌,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奋勇杀敌,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展开顽强激战,学生充分感受到英雄人物舍身忘死的精神,提升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签订《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力求改变中国命运。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力量弱小,被顽固派镇压。谭嗣同英勇就义,甘愿为变法牺牲。忧国忧民的孙中山,从1894年创立兴中会,到1905年创立同盟会,再到领导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最后到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基础。中间虽然历经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经过护国战争,维护了共和政体。尤其在后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国民革命的胜利打下基础。而积极奋进的共产党人,在的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党,而共产党肩负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最终成立了新中国。学生从历史中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提高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怀。通过对近代史中很多英雄人物事迹的学习,学生感受到近代的中国人民不仅遭受苦难,还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学生从爱国人物的光辉形象中树立了民族自尊心。

三、讲述中国现代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调整策略,适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终于摆脱近代中国的孱弱形象,从此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摆脱了被压迫的命运。国家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命运,提高了国家地位。新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这些措施让我们站稳了脚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新中国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经过了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进入探索时期,从中共八大开始,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历了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调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中国进入困难时期。但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总结失败教训,虽然经历了失败,但是仍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在原子弹、核能、石油开发、化工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进步。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建设尽管有曲折有失败,但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改进和整改,从而树立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起来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突出成就,在外交上也取得跨越式进步,从五十年代的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到七十年代改变策略,与美国、日本等国结交,再到二十一世纪,我国积极进行多边外交,参与国际事务,展示大国形象。通过这段历史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中国逐渐走向强国之路,共产党人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政策调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总之,通过中国现代史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富强的,增强了自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

四、讲述世界历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学习了中国历史之后,学生懂得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在九年级学习中,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切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文化认同感。人类的最初文明是从四大古国讲起,古埃及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文明源于黄河流域,虽然出现区域不同,但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有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代表,都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作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学习二战历史,学生更加体会到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摧毁性,感受和平世界的可贵,提升幸福感。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各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重塑二战前的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历经两极格局到现在的多极化趋势。在经济上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新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通过世界趋势格局的学习,体会中国不断依据国际形势变化,政治、经济政策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不是孤立的,是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使学生更好地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对比,更加热爱祖国,提升爱国情感,达到世界历史的教育目的。总之,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学科的育人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历史核心素养,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

[1]王艳芳.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科普童话,2020,(05).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爱国主义;教材;课外阅读;写作与实践

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爱国主义教育应实施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产生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高尚品德。

1以教材学习为依托,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1]语文教材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依托。

1.1立足现当代人物事迹,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

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今天所授的“道”就是爱国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让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公民都具有对伟大祖国的真挚的情感,培养爱国之心。[2]只有对祖国一往情深,才会对祖国无限依恋。例如在学习《最后一次讲演》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闻一多先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大业,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勇敢捍卫民主与和平,体现了他作为卓越的学者和大无畏的民主战士的伟大情怀,更是凸显了他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在学习《邓稼先》时,让学生了解到邓稼先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怀着炽烈的爱国激情,毅然回国,报效祖国母亲。他身为“两弹元勋”,为了祖国的主权和稳定、繁荣和富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要让学生懂得,邓稼先的精神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

1.2以古代历史人物为鉴,让学生认识爱国主义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浩瀚文化的文明古国,历史人物浩如烟海。初中语文教材中此类素材很多,要好好品析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为了国家大业,忠心耿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爱国尽忠人物的楷模。在《公输》中塑造的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墨子,他“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冒着生命危险,劝诫楚王,模拟攻守,让自己的祖国免于战火涂炭,保全自己的国家。《曹刿论战》中的曹刿虽为一介平民,却忧心国事,有着远见卓识,亲临战场,指挥若定,运筹帷幄,以弱胜强,挽救自己的国家于水火之中。这些历史人物都是爱国志士的辉煌形象,教师在课堂中要认真引导,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其形象的意义,并体会其博大的爱国情怀。

1.3认知外国传奇人物,让学生感悟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情感是共通的,没有国界的,每个国家的公民都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在《我的信念》一文中,大科学家玛丽•居里为了自己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几年如一日,埋头研究,功勋卓著,硕果累累,她把发现的元素物质命名为“钋”,并把研究成果无偿地捐献给国家,爱国之念让人动容。《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在祖国领土阿尔萨斯和洛林沦陷的那一刻,沉浸于亡国的巨大悲痛之中,深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伟大,深刻地体会到对祖国的依恋和爱。这些作品很富有感染力,也很容易感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这时如化甘霖,能自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2以课外阅读为平台,延伸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阅读的书目,有《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还有老师和家长指定的阅读书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爱国主义也和其他情感和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而名著就是这种“美丽的东西”,中外名著作品是历代文化的精华和沉淀,是汲取文学艺术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作品都饱含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塑造了保尔的典型形象,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在他身上更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罗光斌、杨益言的革命题材小说《红岩》,更是一部让人群情激愤、热血沸腾的爱国篇章,许云峰、江雪琴投身于争取民主解放的斗争中,铮铮铁骨,赤胆忠心……。阅读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报效祖国,为国献身的炽烈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明白今天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书可以益智,读书更能让人懂得家的珍贵,国的伟大。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仅要充足,而且要宽泛。必要时要指定阅读一定的文学作品,而爱国题材是最被认同与肯定的,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专项备课,有的放矢,每个假期指定一些书目让学生阅读,如《雷锋的故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以写作教学为跳板,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3.1恰当的有方向性地命题

初中阶段的作文写作,主要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涉及的主题内容主要有爱国、孝顺、诚信、环保、亲情、友谊等。而爱国主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想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恰当的有方向性的命题就至关重要,命题的内容可以有《我为祖国添光彩》《祖国,我为您而骄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观看〈**〉影片有感》《你看,东方巨龙》等。这些题目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写,又可以进一步挖掘对祖国的认知,加深对祖国的感情。

3.2广泛的有目的性地搜集素材

作文素材多种多样,来源广泛,涉及爱国这一主题的材料搜集,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观看爱国影片。让学生有选择地收看爱国主义影片,这种形式简单易操作,也让学生乐于接受,如《厉害了我的国》《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中华文明-铁血帝国》等。观看影片后,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也为其积累了鲜活的材料。(2)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访问游览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直观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访问游览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必不可少,如渡江战役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通过这些游学经历,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了解祖国的红色历史,这样在写作时就会有话可写,有感可抒。

3.3深刻的有针对性的作文评讲

学生在写作时,先搜集素材,后构思成文,最后,必须由教师进行深刻的有针对性的评讲,这样才能完善学生的思维体系。在评讲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热情而积极的爱国情感和意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有国才有家,祖国是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根源;及时指出学生一些狭隘或片面的认识。这样写作教学就能落到实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4以课外活动为契机,润泽爱国主义教育

4.1课外口语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言为心声,言语表达至关重要。但丁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文适合于最好的思想”。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讨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真话,诉真情,净化思想,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1)演讲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像以“爱国人物”“爱国志士”等为主题的系列演讲和专题演讲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有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养成。(2)辩论会。辩论能让学生开动脑筋,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发散思维。加强团体之间的默契、团结协助能力,增加友谊,从而对问题有一个新的看法,达到追求真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办像“爱国距离中学生是否遥远”这样的辩题,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4.2课外实践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这样可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寄托对烈士的哀思,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对国家的安危有深刻地认识,从小树立为国防献身的精神。可以组织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主题为“寻访红色足迹传承强国之志”的爱国主义教育游学活动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认识祖国的地大物博,国家的繁荣富强,进一步加深爱国主义教育。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多角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使“文”与“道”两方面,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S].2014.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多方位;思政教育

当代青年,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后备力量,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所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思想也是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要指导。

1教学管理队协作,多方位教育引导

高校要想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提就是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高校管理制度。由于目前各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所以党的十八大之后,高校要注重立德树人的思想,进而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成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有助于高校更好的研究如何提高教学团队和学生管理团队的协作,多方位引导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目前高校主要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和负责学生的思政,由于大多数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非思想政治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思想引领的专业性,但这并不妨碍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对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目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完善,高校开始注重立德树人的思想,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思政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国家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各个学生的发展程度,所以说国家要求各大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素养,而且有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各大高校要想高效地完成思政教育工作,就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

2发挥课程思政优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的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并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要完成这个关键性任务就需要各大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重视,完善教育制度。此前,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要指示:在各大高校当中,要加大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同步进行。自党的十八大会议之后,立德树人成了各大高校最注重的教学理念,高校的老师要善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学生为教育重心,营造出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氛围。

3发掘优秀典型事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其一,要做好英雄人物事迹的宣讲传播,发挥好模范人物的带头引领作用,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高教师、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讲话的有力举措。时代在高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尤其当前,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大量的先进人物,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高校要想高效地改善学生思想,就要让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提到当代先进工作者,引入先进事例,例如优秀工作者黄文秀同志,他在完成学业后,并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而是选择回家乡,去帮助家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生,将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展现出来,鼓舞更多的有志青年回乡工作。其二,要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典型事例的宣传水平。一般来说,可以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诸如期刊杂志、广播电视、多媒体网络等,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先进模范人物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导向,全面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学生群体中,通过采访和辩论等方式,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提升道德情操和理论修养。此外,在宣传内容和形式上,要不遗余力的进行创新,针对学生实际,将抽象理论具象化,通过视频材料、剧本案例、小说故事等形式,生动形象的表现英雄模范人物的事例和感人细节,引发学生的共鸣,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模范人物形象,提高典型案例宣传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鼓励学生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培育学生模范,形成宣传合力。其三,要加大先进典型的培育力度。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保证先进典型能够更好地发展,以大学生先进典型来说,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其的教育和培养。高校教师不但要加强对新典型的培养,而且也要注重老典型的成长,确保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他们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创造好的环境。要加大对大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能力、道德情操的培养力度,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发挥特长,积极投身实践,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志在发表“七一”讲话之时就曾提出,我党一直重视青年的培养和教育,中国共产党、中国建设都离不开青年人,人民、社会、国家都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4发挥教育载体优势,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方法要结合当前大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成长环境,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载体,发挥协同作用效应,加强高校思政教育载体的有效开发和创新,可以实现将思政教育与网络、媒体、文化以及丰富教育资源相结合的目标。当前,网络已经突破常规教育方式,成为高效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载体。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文化载体的基础上,合理探究文化载体的开发方法和对策至关重要,有利于改善传统高职思政教育资源单一、方法落后的问题,进而全面发挥出文化载体的作用和价值,推动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财富,经典的文献著作更是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可学可教的现实财富。高校教师要引领高校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鼓舞他们致力于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实现的过程,从精神上抽象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变为事实上的具象的社会交往行为,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品质的升华,获得社会的良性发展。换句话说,在推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个人的道德情操,还能建立起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深刻文化自信,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面貌中找到特色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发展之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培育青年道德模范,提高青年思想道德水平。

5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推动思政工作专业化

要想对大学生进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当中,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切实相关的辅导员应当冲在最前面。为了使青年大学生获得全面的学习发展,离不开思政辅导员的循循善诱,对国家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必须要做到辅导员队伍保持源源不断。所以,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增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应做到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提高辅导员的能力,确保高校稳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执行者,首先自身思想觉悟必须不断提升,思想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和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每天关注国际国内新闻,熟知教育领域的最新文件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反思和总结,通过总结提高自我,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同时,高校也应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文件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鼓励辅导员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在切实的推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学生积极性,全面落实讲话精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素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大学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受到了学校、社会、国家的普遍重视,辅导员的工作也越来越为高校所重视,对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加大辅导员重视力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故而,当今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当中,应当重视辅导员老师的全面建设和有效发展,增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好的发挥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体系,使学生能更好的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思想政治在学生接受的众多教育当中是极为重要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学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而且影响着民族和国家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谢振林.立德树人,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J].农家参谋,2020,(22):243-244.

[3]刘佳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西南科技大学,2019.

[4]王志堂.构建“四位一体”高校网络育人新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13(008).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5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兵。在地质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地勘队伍凝聚形成了独具行业特色的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这与当今正在开展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处。

【关键词】

“三光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光荣”精神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关键和根本,“三光荣”精神是团结感召全国地矿系统职工为祖国为社会倾力奉献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筑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也是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三光荣”精神强调为社会主义地质事业无私献身、艰苦奋斗、开拓实践、建功立业的精神品质,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奋发有为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化。“三光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属意识形态领域,在逻辑关系上是种属关系,内容上具有兼容性。“三光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地质事业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弘扬“三光荣”精神,有利于推进地矿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三光荣”精神的提出和发展

“三光荣”精神是在1983年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三光荣”被称为地质找矿工作的“三大法宝”,是“地质之魂”,它突出了地矿行业的特色,体现了地矿行业的价值观念、共同理想、职业伦理和职业责任。“三光荣”精神教育了几代地质工作者,造就了无数先进模范人物,形成了地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拼搏、开拓进取和创一流业绩的优良职业品质,有力地促进了地质事业的发展。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指出,“三光荣”精神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产。建国60多年来,地质工作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折。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从地质科技研究转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那些弱小的、寂寞的地质调查队,转向高大的、热闹的矿山工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成了“三光荣”精神。今天地质工作又面临第二次重要的转折,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第一波找矿热潮不同,此次找矿突出市场机制的运用,以实现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地勘事业。地质找矿机制变为“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现在我们正处在新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地勘行业既将继续保持“三光荣”传统内涵,又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地矿行业,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地质找矿高潮,石油、天然气、铀、钨、钼、镍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发现了一批具有世界级储量的矿床,勘查成果超出预期。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事实表明,地勘单位迎来了地质找矿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型期,新时期丰富的地质工作实践,必将产生新的人物和新的成果,必将使“三光荣”精神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和丰富。

3深入挖掘“三光荣”精神内涵、发展先进地矿文化

(1)必须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献身地质事业的理想和信念。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是地质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地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急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建设打下基础。地质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树立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理想信念。当时地质科技基础十分薄弱,物资极度匮乏,工作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以高度的热忱投身地质事业,常年在深山野林里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奉献终身,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科技资料。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及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地质勘查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地质工作一度跌入低谷,但是地勘单位在极其艰难的境遇中仍以“三光荣”为精神支柱,努力保存住了来之不易的找矿力量。地质事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发展,关系到祖国人民的幸福安危,在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地矿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地质工作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文化自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把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更好的发挥到如何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中,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将“三光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2)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创业、辛勤奉献、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地质工作是一项既艰苦又寂寞,既考验体力又需要智力的工作,只有不畏艰难险阻,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实现找矿目标。地质找矿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需要不断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用以指导地质找矿工作取得突破。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不仅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要掌握科学,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模式,更加重视和加强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研究,以认识上的突破带动找矿突破。地质工作非常艰苦,虽然近年来地质工作环境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其他行业工作相比,地质工作仍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更需要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地质工作者只有不畏艰难、脚踏实地、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全心全意投身于地质找矿事业,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不怕艰苦,克服一切困难,必定能够到达光辉的顶峰。

(3)必须深刻铭记不断探索、不负使命、找矿立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地勘单位、地质工作者的光荣来自哪里?来自于祖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来自于一个又一个找矿成果。为国家资源安全而坚守,是几代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找大矿找富矿是地质勘查工作的最终目的。一代又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经过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取得了辉煌成就。现下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较快速度,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部分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石油、铁矿石等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这些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地矿行业承担的责任尤为重大。近年来地矿行业取得的一项又一项找矿成果,以及国家对找矿成就给予的荣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十一五”以来,我局324地质队池州市黄山岭钼矿普查探明钼金属量15万吨,达大型规模,伴生锌16.5万吨、钨4.4万吨、铁400多万吨,潜在经济总价值超过600亿元,改写了我省江南过渡带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无大型钼矿的历史,意义重大,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了报道。313地质队金寨沙坪沟钼矿探明钼金属量22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6000亿元。沙坪沟钼矿是我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大的金属矿床,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大别山东段无大矿”的历史,还摘取了钼储量“亚洲之首、世界第二”的桂冠,结束了我省无超大型金属矿床的历史。地调院庐江泥河铁矿提交磁铁矿1.8亿吨,硫铁矿1.4亿吨,均达到大型规模。地质科研创造新的纪录。承担了国家汶川地震科学深钻3号孔施工任务,工作成果受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的高度赞扬。承担的省重点科研项目—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终孔于2706.68米,创造了国产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新纪录,在我国岩芯钻探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每一个地质工作者都应该把这种深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内化为工作的动力。尤其是青年地质工作者,更应该早日找准目标,树立理想,进一步增强为祖国找好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找矿立功的荣誉感。地质工作者当在“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精神感召下,在前辈找矿丰碑的激励下,努力实现找矿突破,为祖国立功,为地矿行业增光添彩!

4弘扬“三光荣”精神,加强地勘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光荣”精神是地质工作强大的精神动力,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是加强地勘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1)强化宣传教育作用。把“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灌输常态化,制度化。采取报告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通过内部报刊、网站、宣传栏以及张贴标语、挂图等形成长期宣传效应,在系统学习和日常耳濡目染中,牢固树立“三光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成立地矿文学艺术联合会,积极开展反映地质职工精神风貌的文学书法美术摄影创作,组建富有地矿特色的艺术团进行表演,形成一个系统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文化。利用各级媒体的影响力,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工作,增强“三光荣”精神的社会认同感。

(2)彰显典型带动作用。先进典型在地勘行业中有着激励和感召广大职工的作用,也是体现“三光荣”精神的优秀代表。长期以来,在地勘行业中,各个阶段、各个岗位和各种环境下,“三光荣”精神的先进典型一直在不断涌现,为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激励和感召行业里面其他的职工更好的为其工作岗位服务,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敬佩的。典型精神具有广泛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所以我们必须长期延续下去,继续挖掘宣传,不断创新。在地勘行业发展如此迅速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发现一批具备新时代特点、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典型,对其先进事迹和成果进行表彰和宣传,以新的“先进典型”精神来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坚持在行业内开展评先选优活动,选出先进的人物事迹和成果,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提炼出富有安徽地矿特色的“先行、创新、和谐、奉献”的行业精神。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6

公安队伍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警察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公安院校作为预备警察培养基地,在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必须以思政课为主导,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同时把加强警务化管理与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搭建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最终在警务实践中不断强化警察职业道德。

关键词:

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完善,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更加凸显和复杂。在此新形势下,公安机关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对公安队伍建设,特别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预备警察的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政治上坚定可靠、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公安预备队伍,直接关系到今后公安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公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一、新形势下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以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类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自身在公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状况。[1]公安工作中权力腐败、暴力执法、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的存在,说明了部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缺失。在此,公安院校应全面发现并深刻分析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学效果欠佳

首先,公安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设置上来讲,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在公安院校没有专门的课程,一般都包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学时较少,且缺乏警察职业道德实践训练课程。短时的课堂讲授不足以让学生内化于心,更谈不上外化于行。其次,一些公安院校在警察职业道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仅仅是对内容进行讲授和灌输,教学内容也仅局限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没有与伦理学、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没有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导致课堂空洞乏味,没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一些公安院校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过分注重意识形态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致使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过于生硬,缺乏感性的引导。再次,公安院校承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缺乏实际的公安工作经验,对公安业务内容、公安实际工作情况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未来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

(二)市场经济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经济实现迅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蔓延,同时也滋生了权力腐败等社会问题。受到这些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况下,难免会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腐蚀。因此,一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认为德育教育不符合社会现实,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不认同,甚至反感。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外的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也涌入中国,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态。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尚未树立坚定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奢靡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其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部分大学生选择公安院校的动机就是为了享受警察职业带来的特殊权力,或者认为警察作为国家公务员是一个收入稳定的职业,而不是出于对人民警察这一神圣职业的职业认同。这种功利性价值取向必然使公安院校大学生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事倍功半。

(三)网络信息大传播的负面冲击

网络信息大传播是一把双刃剑,给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文化信息。网络没有边界,全世界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在这里大聚集、大碰撞。公安院校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其辨别能力弱、缺乏抵御力,必然受到大量负面网络文化信息的极大冲击。网络中充斥的色情、暴力、犯罪、体育竞技、奢靡生活等不健康信息,大学生极易在网络文化中迷失自己,并逐步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甚者,一些西方反动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恶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诽谤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缺乏信息研判能力的大学生,减弱了大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行为导向,使大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怀疑和动摇,导致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形同虚设。

(四)警察就业体制的严峻挑战

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推进的关键时期,为了选拔优秀的公安新生力量,人民警察选拔录用体制也进行了改革,由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大学生双向选择体制代替了原先单向分配的就业体制。公安院校大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才能正式进入公安队伍。这就导致其中有一部分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直接进入公安机关工作,就业的不稳定导致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因此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就业产生了消极态度,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弱化了自身与警察职业和职业道德要求的联系。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包括公安基础知识、法律基本知识以及警务技能等理论知识的考察和体能测试,而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等内涵素质却无法准确考察。这就使得大学生重视课程理论的学习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自身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由于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竞争激烈,滋生了就业过程中送礼、托关系等不正之风,对公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策略

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培养的预备警察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要以国家主席和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针对当前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出加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策略。

(一)以思政课为主导,贯穿各学科全过程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公安院校要十分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的素质。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修养、专业素养、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引进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一支意志坚定、专业扎实、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同时要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师和公安机关一线业务骨干的双向学习交流机制,引进公安工作中的优秀人才。其次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在思政课警察职业道德教学中,除了警察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教师可将公安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案例中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会自然而然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警察职业道德的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知识的灌输,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如组织讨论法,教师可以就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也可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对公安工作、社会实际生活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践调查,并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展开有效研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也能更好地联系学生未来工作实际,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思政课教学,在学生的所有课程教学全过程中都应贯彻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二)加强警务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公安院校是培养预备警察的基地,要严格依据《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以“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为方针制定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条例,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道德品质。加强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需要。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制度中,对内务、仪表仪容、队列训练、请销假制度等进行严格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同时,要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园、教室、食堂、学生宿舍,通过横幅、广播、板报、电子屏等形式宣传国家相关理论政策、警察职业道德知识、先进人物事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基本的警察职业道德。警务化管理对学生而言是强制性的纪律规定,要想让学生对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主动、积极地接受并内化于心,必须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要始终以人为出发点。[2]公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时,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注重学生情感的需要。在学生遇到心理或情感问题时要及时进行心灵抚慰,为其分析并解除困惑。在学生违反警务化管理规定时,不能单一地采取惩罚措施,要将情感教育、说服教育与惩罚教育有机结合,使其从思想深处真正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当,从而进行调整。

(三)营造校园文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要以“忠、真、智、勇”为核心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信仰、“唯真、认真、求真、鉴真”的价值观念、“理智、明智、机智、睿智”的工作原则、“勇于奉献、勇于牺牲、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英雄情怀。[3]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公安院校要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来营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公安院校要建设校史纪念馆、榜样人物雕塑、大型事件纪念碑等基础设施,把前辈的先进事迹作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楷模。同时,公安院校要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生的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警民共建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先进人物事迹宣传活动等,让学生深切地参与和体会警察职业的崇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陶冶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

(四)搭建网络平台,拓展教育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公安院校要搭建专门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在网络平台中要设置专门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板块,结合当前国家的政策精神、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推送有针对性、理论性、时效性、趣味性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相关内容,让大学生充分认识未来警察职业在国家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性质和功能,了解警察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从而逐渐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将警察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山西警察学院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三晋警源”和“山西警院思政部”,通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增加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热爱和荣誉感,从而使大学生养成基本的警察职业道德,并能够在未来工作中积极主动履行警察职业道德的要求,成为一名严格执法、道德高尚的人民警察。

(五)加强警务实践,磨练道德意志

随着公安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警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警察预备力量,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公安院校大学生虽然有系统的课程学习、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但由于其生活阅历浅,缺少警察职业的实践过程,对警察职业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可以说是在纸上谈兵。因此,要想真正使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加强警务实践,践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特别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在实践中强化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磨练警察职业道德意志。公安院校要加强与公安各实战部门的交流与学习,建设校外实习训练基地,让大学生在具体岗位实践工作中对警察职业道德进行直接而深刻地感知和强化。比如,侦察专业的学生在公安机关担任实习侦查员,参与案件侦查,协助民警进行现场勘查、技术分析和案件研判,在实践中更加热爱公安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作者:白月娇 单位:山西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杜晋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17.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和文化精髓,是兴国之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起到一种有效的积极作用,对初中生的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语文教师的行为示范、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阐释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确立,他们的知识面得以扩大,独立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个人视野变得开阔,对一切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有着广泛涉猎的浓厚兴趣,个人的能力也得以充分发挥。而在此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占据了课程的主导地位,在课程分配的时间和分量上都有着其他学科无法超越的优势。语文课程除了教授他们最主要的语言文字等基本知识之外,其重要功能就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因此语文学科特有的知识性、实践性、文学性、美育性等特点,使得语文学科成为重要的培育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载体。正因为这个作用,语文课程教学就应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在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使得语文教学对象的青少年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的属性,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青少年对祖国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先天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外,还要着重进行青少年的价值观培育。

一、初中语文教师行为示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圈大部分都在学校内部,而教师在青少年的学校交际圈中占着重要分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要提高初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必须让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教师在与学生日常的接触交流中,要坚持言行一致,除了在课堂上渗透价值观教育外,更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让每位学生都能感知它、领悟他,从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优势。十八大后国家首次凝练了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概括。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先,语文教师要加强自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各种书籍刊物学习、各种会议精神的落实,领会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并能解疑答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遵循基本的教师职业操守,然而,现实中有一些教师做得远远不够,更谈不上给学生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自我素养的提高,正确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符合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其次,在认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语文教师还要做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从小到大,教师一直都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会听老师怎样讲,更会看老师怎样做。在学校里,从小学生就会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思想教育氛围中接受教育。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容易受到社会诸多阴暗面的影响,思想发生偏激,最终直接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不自觉地将这种阴暗面或偏激思想传染给学生,对学生的消极影响难以估量。所以,从学校的管理层面来讲,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思想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情操,建立实施品行操守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教师中出现的不良思想问题并妥善解决,以免学生深受其难。初中学生只有真正切身感受到教师身上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观察到教师良好的品行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各种教诲,从而学习、效仿,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日常行为,并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细化,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自我内心信仰的力量,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语文阅读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语文学科一直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初中语文课程也是如此。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有舍生取义的先人,有为信仰而战的革命先烈,有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普通老百姓,这些人鲜活地呈现在初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上,这些人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对信仰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这些人的行为也教育学生要学习的人生态度———勤奋务实、认真负责。课文中也不乏诚实守信之士、大仁大爱之士,他们的荣辱观念,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向学生们传达着自己对信仰和真理的追求与坚守。现如今,有人说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国家,其实中国人缺少的不是对神话宗教里对鬼神的盲目崇拜,而是对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的坚持与追求。而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千万不要浪费其中的养分,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元素,用心去感染青少年。中学语文课文学习的主要方法就是阅读课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时,有时过多地讲解分析课文,忽视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开发,让学生被动式地听讲。被动式地接受而非主动式地吸收很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传输给学生,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挫伤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需要初中生在平时阅读中体会、感悟和升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在阅读中感悟学习

在很多初中语文课文中,展现了很多人物事迹,其中既有伟大的英雄,又有平凡的小人物,他们的事迹既纵横中外,又涵盖古今,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善良诚实的品质,又有坚强的意志,这些人物的人性美和高尚情操,值得初中学生去反复感悟,认真思考,有的人物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的坐标和榜样。通过反复阅读体悟,这些人物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些榜样的引领,学生就会时时刻刻以榜样为目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实际的行为中就会自觉践行这些美好的品质,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2、在鉴赏中陶冶情操

在平常的语文课文的讲授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课文中的一些文学作品,其人文精神内涵非常丰富,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往往产生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在作品中,这些内涵通常会借助于语言文字蕴藏在作品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和事物中。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时,应该注重阅读方式的变化,以语言文字为突破口,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进行品析,这样在学生的大脑里,对文章中所表现的人、事和物了解地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在训练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感悟得更加深刻,同时会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进入了阅读教学中了。

3、在诵读中升华情感

诵读是深刻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的好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反复的诵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使他们深刻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品味出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边诵读边想象边思考,在语言的感悟中,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和提高,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了在阅读、鉴赏、诵读这些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语文教师在日常备课时还可以多准备一些与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文章,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给学生进行推介。这些文章需要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在细节描写上丝丝入扣,感染力强。比如生动的故事、耐人寻味的寓言、高屋建瓴的议论文等等,在阅读中让初中学生自己体会、领悟、发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要灵活掌握授课方式,把握好时机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发言,与学生共同探讨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边被动为主动,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三、语文写作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除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也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如果说阅读是源泉,那么写作就是阅读的升华,是对写作者思想的提炼。对初中生进行写作能力的锻炼,不仅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内在素质。写作是借助于文字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作者进行自我认识、认知世界从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则是学生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表达运用到写作当中,让他们在写作中有更加正确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品德和才华方面的素质可以直接通过写作体现出来,学生的真实情感也可通过写作含蓄或直接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渗透在写作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也要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1、在观察中辨别美丑

善于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学生们写作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将视角伸向广阔的生活舞台,充分发现生活的美好,将这种亲身经历的、所感所想的感悟写到自己的作文中。教师引导学生吐真情、讲真话,引导他们学会歌颂和赞扬生活中平凡的人物,由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敢于抨击社会的假丑恶、弘扬正气,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2、在日记中抒情言志

除了善于观察生活,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日记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更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日记就是一个人放飞心灵的港湾,在这里可以尽情吐露真情,心灵得以自由放飞。通过写日记,学生自然就会多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物,并且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感,引发对真善美的思考。学生还会通过一些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媒体焦点等,引发自我对地球、环境、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因此,通过写日记,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同时完善了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过于强调对学生文采和写作技巧的要求,而是要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价值引导力。在日常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把现实生活中涉及到社会道德领域的新的主题素材作为写作的话题,或者将目前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以及价值取向的分歧作为话题在课堂上讨论。可以给出某个社会现象,也可采取话题讨论,让学生围绕着这些背景材料进行自主命题写作,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不受题目的约束,自由抒发情感,在学生思想意识中潜移默化地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以“最美乡村女教师”为题材培育学生的奉献意识,以以“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以法制背景题材的故事为素材培养学生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民主精神,通过了解科学领域的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引导学生为祖国而骄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等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四、增强学生人文素质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的初级阶段,大力培养其人文素养,有利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增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感。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就是指在人文素质方面人们所达到的发展程度或者具有的综合品质,重点是学会如何做人。一方面,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哲理和思考逻辑授给学生们,通过课堂互动讨论,达到学生思想的共鸣,以期获得文以载道、润物无声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师尤其要警惕目前客观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带给学生的困扰,防止学生思想的偏激与价值观的错误。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些初中生崇拜的明星失德容易导致学生效仿、价值观偏离;少部分政府官员的贪腐行为容易导致学生对中国执政党产生怀疑,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抗拒心理。老师们一定要警惕这种大环境带给学校教育的冲击,在课堂教学中要自觉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当前出现的负面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环境与我们现在的社会比较相似,很多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太多欺骗和伪装,不愿再轻易相信别人,用虚伪和冷漠来伪装自己,内心怀疑美德的存在,他们不听从别人的劝告,一味只相信生活中只存在大量的丑恶,不相信还有很多值得珍惜的,神圣的,美好的事物。针对这种现象,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在其《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提出了“去圣化”的观点。这种“去圣化”就是上述这些年轻人的防御机制,为了逃避丑恶的现实,将自己包裹起来,用冷漠和虚无来对待身边的人和社会。而如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一样,面对社会的部分阴暗面,不自觉地用防御性的抵抗做着自我保护。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识别这些个体,并用合理的方式对这些个别学生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回归到核心价值观的层面上来。另一方面,在初中校园的文化建设中也要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比如朗诵经典、讲故事比赛、革命传统精神的宣扬等等,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双重启迪功能。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初中学生除了在校园里面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外,在校园外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自然和社会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明确提出要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同时,要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社会对话,洞察人间百态,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形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运用观察、采访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不同百姓的生活,探究社会生活的实质,养成思考人生、珍惜生活的良好品德。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从自身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入手,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有意识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引导初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环境中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师应遵循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充分挖掘课文中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优势,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在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更深刻体验文本的情感、文化、生命、艺术,达到思想升华、精神充实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与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常璐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2):14-15.

[2]郑凤.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8(4):2-5.

[3]张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文教资料.2010,(34):106-108.

[4]石林鑫.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108-110.

[5]刑立娜.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教育观的内在统一[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15-17.

[6]高青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大学生健康成长[J].吉林教育:高教,2009,(12):22-23.

[7]吴培英,郝静,张艳红,李润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融通的实践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6-8.

爱国人物事迹范文8

关键词:建党百年;党史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0引言

从中国共产党最初成立时全国只有50人左右,到如今我党发展壮大到拥有9500多万名共产党员。这披荆斩棘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并带领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动革命建设与改革,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和刷新辉煌成绩,开辟了属于中华儿女的新天地,书写了我国从近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之际,总书记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而高校设立的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更应积极响应号召,将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强化对党史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因而要使得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发挥最大培育价值,需不断探索、拓宽和丰富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为充分实现党史育人功能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1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

1.1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价值

当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板块设置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公共教学课,这几门思政课构成了科学系统又相互交叉关联着的教学理论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起到了全方位的理论指引。而将百年党史教育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当中,能够使得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教材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其中包含的人物及其特点也更加鲜活饱满,知识体系和价值概念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论升华。百年党史的学习内容与高校思政课教材上的理论内涵完美契合在一起,可以通过党史教育更加生动的将我党的正确领导、革命纲领、伟大精神、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等结合高校思政教材上的理论内容,从而增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感悟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头脑,更深刻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2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习价值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正式跨入到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百年大党行列。党史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与中国老百姓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更是体现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同甘共苦的历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的学习和教育,注重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政课与党史教育的相结合不仅是为了使青年学生重温党走过的奋斗路程,更是为了能够使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去领悟和传承党的精神与信仰,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并能够将这份伟大事业和精神世代传承下去。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宣传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在高校思政课上开展党史进课堂的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极大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资源,还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感染力与吸引力,大学生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对党的历史人物事件、先进的英雄事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未来更好地养成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习惯。

1.3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交汇节点,再次翻开历史的篇章,重温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的恢宏壮丽之史诗,用党伟大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学生。青年强则国强,党史的研究与学习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融入中国每一代时代新人的日常学习当中。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平台上,可以更好地弘扬党史文化,使党的精神内涵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党史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丰富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又有基于党史文化的指导思想。这辩证统一的关系中体现出就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党史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党史文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而年轻人是推动新时展的主力军,需要着重抓好青年这个群体对党史的学习,党史的学习教育是青年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领域政策的时代需求。总书记也曾讲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党史的学习不仅在于表面的入眼,重要的是将党史文化、党史精神厚植于内心当中,并传承下去,保持党史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在未来的任何时期,中华儿女都能够从我党的历史文化当中吸取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克服困难,更好地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2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2.1红色故事资源的挖掘与转化

中国共产党历经了风雨交加的百年征途。在这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一路以来,我们党积累了丰富又宝贵的经验,在动荡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开创了新的天地,同时也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红色革命故事,而这些珍贵的历史和事件都是我们的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不论是中国百年党史当中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红色材料和资源,还是在党史文化中体现的我党一脉相传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都具备在当代高校思政课中进行更深一步挖掘的可行性。党史中丰富感人的红色故事是优质的教学育人资源,在结合高校思政元素的过程中,搜集更多的民间红色故事,扩充百年党史的红色故事资料库,将日益丰富的红色故事转化为当代高校思政课中最为生动的教科书和新时代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2.2展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党史红色文化所具备的当代价值,在于红色文化是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重要开端之一,为我国当下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和有效的借鉴意义。其价值指向当代,又对当代的发展做了新的阐释。中共党史当中的红色文化与当代的高校思政课在思想内容、价值导向和精神蕴涵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点。百年党史教育通过高校思政课的这个平台,回顾重大的党史事件,还原伟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事迹,体会党在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建设当中的精神印记。“回溯—前进”一直以来都是文化和历史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不断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在感悟红色文化与印记的过程中,同时也为我们照亮并明确了当下和未来要前行的方向,因而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平台上势必会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我党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历史魅力。

2.3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不断革新

我党矢志不渝地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路线,无论是从近现代以来,党带领人民为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反抗列强的剥削压迫,推倒压在人民头顶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争取和平与解放,还是在当前的新时代,党继续不忘初心的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百年奋斗目标,我党始终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指导思想作为前进的方向。而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党在探索适合我们中国国情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创造并不断丰富革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贡献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而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与我党最新理论相结合,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增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也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3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3.1组织思政教学实践活动,弘扬党史红色精神

高校思政课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可以挖掘更多丰富多样的思政类实践活动,积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因而可以将党史教育放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开展。例如可以组织全校各个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寻访党员模范,参加党史知识的竞赛和辩论。思政教师也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红色旧址、革命老区,或烈士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3.2以新媒体为载体,拓宽党史学习平台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迎来了速度更快的5G时代,网络上的各种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社交或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也为高校推进党史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高校可以在自己的学校官网、公众号或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设置更加丰富的党史教育学习板块,如增加微党课的视频、党史论坛、在线党史知识答题等,师生可以在线上展开互动交流和学习,增强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趣味性,丰富党史教育学习的渠道。

3.3建设党史研究教学团队,增强党史教育实效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深入推进百年党史教育更具实效性地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当下,培养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党史研究教学团队任重道远。目前高校思政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思想政治、心理学、法学和历史学等专业为主,但党史专业的教师相对较少,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对高校思政教师组织系统的党史教育培训,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实效性,在思政课中将党史知识更有效地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带领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党史、体会党史、感悟党史。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