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生态建设的响应探讨

农户对生态建设的响应探讨

作者:魏媛 徐筑燕 吴长勇 周赟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贵州省毕节市林业局

生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恢复,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推动、粮食生产、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我国西部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建设尤显关键[1-2]。表1统计了1988年及2010年毕节试验区实施生态建设项目以来的植被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988—2010年,研究区森林面积增加68万hm2,年均增长率为7.69%;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5.1%,年均增长率为7.63%;林木蓄积量增加了1 220万m3,年均增长率为6.36%;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 016km2,年均减少率为0.27%;土壤侵蚀模数减少了2 057t/(km2•年),年均土壤侵蚀量减少了1.72%,其中工程项目区的土壤侵蚀量减少57.8%,每年减少泥沙流失量2 000多万t;工程性缺水田土明显减少(在项目治理区内,有5.39万hm2耕地建设成为了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2007年罗林等[3]对喀斯特石漠化坡耕地梯田建设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研究表明,石漠化坡耕地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年保水率为37.4%,保土率为71.2%,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及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农田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生态建设在促进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成效显著,为构筑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村传统耕作习惯,有效调整了工程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坡地退耕后,农户调整了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了蔬菜、特色经果林、茶园、中药材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生态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1988—2009年毕节试验区农业及作物种植面积调查数据见表2。结果表明,1988—2009年,毕节试验区耕地减少了13.51%,而蔬菜、特色经果林、茶园及中药材等种植面积扩大了,其种植面积增长率分别为208.82%、273.33%、177.78%及142.86%,2009年底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4.0万hm2,产量411.9万t,产值38.59亿元,全区农民人均蔬菜产值519.4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萎缩,如玉米因效益低从1998至2009毕节试验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3.85%,而马铃薯等效益好的种植面积扩大了,2009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2.0万hm2,鲜薯平均产量1 300kg/667m2以上,总产达到650万t以上,实现产值58亿元以上;对毕节试验区的农户调查发现,因坡地劳动强度大、收益低,很多农户自动退耕和撂荒。

产业发展毕节试验区在实施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整合林业、扶贫、畜牧、移民等相关项目,实行引资开发、合股经营、部门扶持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实施林下种草养畜,开发绿色食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2009年,全区经果林已发展到11.2万hm2,茶叶6.7万hm2,马铃薯3 2.0万hm2,中药材1.1万hm2,发展“农家乐”250多家,全区生态旅游收入76亿元,生态畜牧业产值63.99亿元,劳务收入65亿元。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推动了产业发展。

农户收入的增加毕节试验区生态退耕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是由于在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的情况下,研究区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退耕地多为劣质耕地,退耕地的纯收益一般都明显低于国家补贴标准(160元/667m2)[4]。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项目区有31.19万户退耕还林农户直接从退耕还林政策中受益,退耕农户户均获得政策直补5 996元。因此,退耕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使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导致退耕农户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高于未退耕农户[5]。毕节试验区相继实施了多个生态建设项目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8年的184元增长到2010年的3 100多元,生态建设增加了农户收入。

粮食产量的提高杨仁德等[6]对区贵州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表明,生态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如生态退耕虽然减少了耕地面积,但由于退出的耕地质量差,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比较小。2007年罗林等[3]对毕节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坡耕地梯田建设持与粮食增产效益分析研究表明,石漠化坡耕地梯田建设工程实施后,研究区玉米增产,增产率为36.4%,1hm2坡耕地改造成梯田后的年增产量为1 920kg[3],对喀斯特贫困山区坡耕地粮食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毕节试验区生态退耕前后其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坡地退耕并未对该研究区的粮食产量产生影响,研究区在退耕7.2万hm2坡耕地的情况下,2009年粮食产量达到272万t,比退耕还林前的1999年粮食产量222.01万t增长了22.5%,农民人均粮食从1988年的188kg增加到2010年的370kg;粮食生产总量不但未减少,还稍有上升,实现了农民减地增收,既控制了水土流失,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这主要是因为在实施坡耕地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的情况下,研究区通过大力实施良种良法、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区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对区域粮食生产的稳定起了关键作用。

农户对生态建设的认知毕节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人口密度过大,生态环境恶劣,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的一个进行“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在全国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喀斯特贫困山区建立的试验区。毕节试验区的生态建设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中国3356、长防林、基本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农村沼气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等。政府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协调人口、生态与经济发展,促进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开启了科学发展的先行实践,经过长期推动和实践,生态建设已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特别是对1999年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有效防治石漠化途径之一,大多数农户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热情。#p#分页标题#e#

农户对生态建设的响应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促进了植被恢复,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促进了区域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根据研究区文献查阅和农户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农户对生态建设政策的响应基本是积极和主动的。1)农户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通过生态工程的实施和宣传,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是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有效途径,参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自愿退耕还林的农户几乎达到100%,认为退耕还林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研究区共建生态文明的意识得到明显提高。2)农村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集约度,是缓解毕节试验区十分尖锐的人地矛盾的明智之举,土地集约利用不仅要节约用地,还要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农户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和人均耕地面积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耕地利用集约度。农民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耕作,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7-8];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的农户调查发现,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耕劳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和外出务工,农户家庭收入逐年增加,文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户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耕作,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耕地利用集约度。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生态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耕劳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和外出务工,在毕节试验区,农村60%的劳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打工,据统计,2009年全区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32万人,年均务工收入达25亿元,已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耕地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延长了在外劳动时间,非农收入增加[9],大力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促进了区域的生态恢复,推动了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得到了农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由于长期以来的基本农田建设,不但坡地退耕对区域粮食保障影响很小,而且还促进了土地的集约经营、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由于研究区农业实用技术的大力推广、良种良种法的实施、农田基本建设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土地集约化程度和产出的提高,即使坡耕地退出,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生产总量不但未减少,还稍有上升,实现了农民减地增收。生态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户收入;在政府扶持下,剩余劳力转向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特色经果种植业、畜牧业及蔬菜产业。为促进毕节试验区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区政府在继续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农民的口粮安全,保证退耕和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积极扶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土地集约经营,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产业(如特色经果种植业、生态畜牧业、蔬菜产业、茶产业和中药产业等),提高农民收入,使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