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学思想特质浅析

苏轼文学思想特质浅析

作者:张爱军 单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在北宋时期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文学变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便是苏轼,他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很突出的成就。他的创作体现了这场文学变革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审美趋向,而且在很多地方都突破了这场文学变革的基本宗旨,而他的文学思想更是是引领了一代潮流。苏轼十分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关于他的文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多方面的。

一、继承与发展前人先进文学思想

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苏轼主张兼收并蓄吸取各家所长并予以发展,这在他的文学思想中体现的是十分充分的。金代赵秉文在《书〈达斋铭〉》中这样评价:“东坡先生,人中麟凤也。其文似《战国策》,间之以谈道,如庄周;其诗似李太白,而辅之以名理,似乐天;其书似颜鲁公,而飞扬韵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窃尝以为书仙。”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干预现实,他为官期间“为民请命”被看作责任,这是苏轼对韩愈“不平则鸣”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轼在他的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所向外展示的就是积极干预社会现实,“一肚皮不合时宜”,他对现实的干预是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素质体现出来的,正是因为他不断的人生挫折及独特个性使他对现实的批判是通过描写民生疾苦(天灾人祸)等方面来表现的,如描写蝗旱之灾。

二、儒家兼济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以及三家“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都是苏轼儒家兼济天下的学思想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在苏轼身上有很深刻的体现,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的优秀代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思想境界充分表现在他的文学佛学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叹,更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本,但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也很深,曲折的人生经历,不断遭贬得挫折,以及“怀才不遇”的感受,使他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些思想。苏轼吸纳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而佛家思想在其中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论及苏轼所学时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谓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由此可见苏轼思想的发展演变,他先将儒家治平思想吸纳,重实用之学,不为无用之空言。后感兴趣于道家,庄子先得其心,而到了黄州以后,儒、释、道三家为一体的思想风貌在他身上已经日益明显了。

三、文以载道文以达意

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思想上都强调“明道”和“致用”,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但苏轼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单纯的“载道”之具,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是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在文与意的关系上,提出文以达意。他的“辞达”说强调作者要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客观事物的特征。在散文写作方法方面,苏轼最重视的一点就是“以意为主”,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强调身与物化,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化到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中,以达到主客和谐。

四、形式多样,自由灵活的文学创作思想

1、文“如行云流水”

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要做到物我一体。物我一体是创作最佳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成竹在胸,可以物形于心。恰如苏轼在《谢民师书》中借评谢民师的诗赋杂文,指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就是说无论创作对象是什么,只要了然于胸,就会文如万斛泉源,滔滔不绝,神思可以穿越古今,跨越流年,作为创作主体的胸中丘壑,都可以随物赋形。

2、不事雕琢的审美意识———天工清新

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使他的文学作品在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诸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具有“意趣”的审美要求:“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苏轼把诗家的“言志”与诗人的“缘情”二者结合起来,并把它运用到词的写作当中,提高了词的格调,增强了词的韵味。刘熙载认为“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苏轼生性豁达,缠绵悱恻的词风并不适于他,但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及人生体验便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审美风格,不事雕琢又要豪放有清雄之风。苏轼文学思想的一个突出方面是“随物赋形”,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的原则诗“随物赋形”,目的在于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要合乎自然造化,得自然真态,关键就在于把握形神关系,以形传神而形神并茂。就文而言,他要行文自然,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强调无为而为达到天工清新的效果。《东坡文谈录》记载:“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于是他追求“言不尽意”、“意在言外”不事雕琢的审美意趣。

3、“目见耳闻”———融入自己的人生思考的实践精神#p#分页标题#e#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在《日喻》中的两段比喻说明了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依赖片面的见闻,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事物规律和道理,说理十分透辟。不断的人生思考贯穿于苏轼的文学思想当中,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