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油画创作的多变

意象油画创作的多变

 

一、意象油画的理论特征   意象油画的本质是油画,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的特性就规定了意象油画必须遵循一些创作原理。它在创作上追求借物抒情,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对客观物象的整理、思考、筛选、锤炼、升华,再到一种有情绪的抒发。它不单纯的只是艺术家内心精神的写照,而是人对自然的一种遵循,一种带有趣味的思考。意象油画的造型本身是意象性的。在中国画中,画家对于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把客观物象与主观感受相结合,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自我式的“意象”进化,讲究取其意而不照抄外形。抛开表面深入挖掘本体,才能高于甚至超越生活原型,使主观意识更充分、更自由地对客体精神、本质进行强调与夸张。意象造型并不追求对象的真实再现,而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抒发胸中感受。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因此,取舍与夸张变形就成了意象造型的突出特征。中国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不似者欺世,太似者媚俗,绘画达到似与不似之间方为尚好。”通过恰到好处的取舍与夸张变形,赋予造型以生气、情趣与个性风采,并以笔墨的节奏美、形的韵律美表现出来。   二、工具及材料技法的运用所引发的手感变化   意象油画在技法上主要采用西方发明的材料。这是由油画的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多年来由中国艺术家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与思考使其成为了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属性的中国式的油画。意象油画巧妙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的精髓,在油彩中,利用虚实、黑白的对比关系,通过手、眼、心的谐调运用和笔、色、刀、综合材料等工具共同来描绘。其实意象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中若干技法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还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审美的提高,意象油画的材料技法也日益地丰富起来,加进了很多新鲜的血液元素。如,画布粗细的选择、底色的铺垫和多元素材料的调配做出的肌理效果等等,大大增强了视觉效应。在意象油画中,运笔扮演着主要角色。一般来说画面的绝大部分还是以运笔来表现完成。重而浓的笔法形态有深沉凝重的感觉,轻而淡的笔法形态有飘逸洒脱的感觉,干而不油的笔法有苍劲坚挺的感觉。在用笔的轻重力度上、运笔快慢缓急的速度上、顿挫的节奏上,以及转折的走势上的种种不同,都能给人以诸如沉着、凝重、飘逸、柔润等不同的感觉,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作画者内在微妙的心绪。笔触与肌理的效果是重要的表现方式,板刷、刮刀等工具在意象油画创作中也起着神奇的作用。刮刀的堆积与刮痕的能力更加地加深了画面的层次感,颜料的不调合增强了画面的感染与冲击力。   三、意象油画中多变因素   意象油画在创作当中存在着多变、不确定性的因素。意象油画强调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由性、非叙事性和个性的美学。不确定性,是在不同的环境、时间、状态下同一种事物会出现的不同感受和可能。艺术创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偶然的、非理性的、不可预期性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会带给自己和他人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使绘画呈现出一种能够超越它本身而指向无限的可能。一件作品的完整效果并不一定完全是遵照预先设想创作出来的,重要的是在创作中的直接体验。   在绘画过程中,创作是一种直觉和知觉活动,是对物象的一种诠释,它在包含理解、记忆、联想和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溶入了个人的情绪、情感与偏见,是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集合。在这一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种种未知的、模糊的和尚未确定的因素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影响,也体现了绘画所要表现的不确定的神秘混沌状态。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除了能体现艺术家完整熟练的画面结构,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挖掘出每个人心灵的自由和创造力的无限可能,如果总是一味在现成的轨迹中重复绕圈而不大胆的尝试“越轨”,恐怕永远不会与惊喜结缘,也永远体会不到绘画之中的妙处。意象油画本身是一种抒写性、随意性很强的视觉艺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创作同一画面,作画状态不可能是一条水平线的,应该像是“心电图”,不可能一直保持住开始时的状态感觉。虽然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突然出现问题,有时无需太过较真,可以顺着这个感觉“错误”地继续做下去,往往结果未必是错的。   人们常常习惯于按照约定成俗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而且不断地重复,这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人们太习惯和依赖于这种惯性,不断地在一个早已编排好的程序中生活。久而久之人们用自己造出来的思维模式来蒙蔽自己双眼,长此以往人们便失去了创造力与修养。思维模式的惯性影响极其限制了潜意识的发挥,一旦形成,就像一样扎根于人的意识里,人们遇到事情时总会拿它麻醉自己,无法自拔,失去了对事物变化的控制与判断能力。   艺术家们利用创作状态中的“不确定性”打破了这个僵局。不再冲动地依靠“先知先觉”,“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从各个领域的思维方法的交叉搭建寻找突破。对每幅作品没有完成时都要保持着怀疑和好奇,从画面突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可能性中得到刺激的快感。思维可以像植物的根脉一样不断地向更深层的土壤蔓延展开,能够吸收到新鲜的水分。生活也是如此,每一天或者每一时刻都是崭新的,突破思维惯性对时间与空间的禁锢,生活不再乏味,挑起人们对未来的渴望与幻想,使每一天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