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化产业进展的政策建议

湖南文化产业进展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党在十八大召开前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素有深厚湖湘文化底蕴的三湘大地历来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文化既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和动力,又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和窗口。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在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丰硕成绩。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品牌越来越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文化体制机制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投资者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兴趣点。湖南要保持优势、继续前进,必须用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其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机制,让湖南文化发展雄居更高领地。   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自1989年以来,湖南围绕“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产业环境得到了优化,产业规模在迅速壮大,湖南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湖南文化产业特质的发挥对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正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支柱地位已经确立。“十一五”以来,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以20%的速度递增,2009年总产出达到1594亿元,增加值达到68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2%提高到2009年的5.1%,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第六个过千亿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国排名前五,中部六省排名第一。标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产业结构多元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广电、出版、动漫、演艺娱乐四大优势板为龙头,电视购物、文博会展、工艺美术、艺术培训为第二梯次,数字技术、网络文化、手机电视、媒体零销等新兴文化业态为补充的多层次产业体系。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网络文化服务、手机、数字电视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比重提高较快,民营文化企业异军突起。   3.品牌优势持续提升,集群效益逐渐显现。先后成立了湖南出版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等10多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已有3家文化企业公司上市,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文学湘军”、“动漫湘军”、“娱乐湘军”以及“超级女声”、“蓝猫虹兔”“快乐购”等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4.产业布局走向合理,文化体制机制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十五”以来,湖南省形成了以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为主导,以民营、合资文化企业为重要力量,以丰富独特的地理、人文资源为依托,以省会城市和市州相呼应的文化产业布局。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已形成“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即重点建设长沙文化产业核心区,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大湘西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带,实现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艺、体育服务“四轮驱动”,以旅游和会展作为文化产业的“两翼”。值得一提的,文化体制机制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综合执法体制逐步建立,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单位机制转变有序进行,长株潭“三网融合”改革试点启动,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二)湖南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湖南文化产业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也面临诸多问题,不论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其他省市自治区相比,在一些重要指标上都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湖南文化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还必须用国际视野来谋划,进一步创新文化体制。   1.与发达国家相比,湖南文化产业产值仍偏低   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约占GDP的30%。2006年日本的GDP是49100亿美元,文化产业产值约为14700亿美元。日本动漫动画产业非常发达,产值约占世界动漫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60%以上出自日本。由动漫业带动的通信、印刷、广告、家电等方面所产生的产值达到60万亿日元产值。同时,动漫业也是日本向国外展现软实力、实现动画外交最重要的内容。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600多亿英镑,平均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其中音乐产业出口利润甚至大于英国的钢铁出口利润;2005年文化产业产值占英国GDP的8.2%,2009年达到10%,在文化产业领域就业的人数达190多万人。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英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解决就业的重要平台。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表现优异,增长93%。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2006年美国的GDP是132200亿美元,文化产业的产值就达到26400亿美元;美国的文化产品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其中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的电影产量占全球的6.7%,却占领了全球50%的放映时间,美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约为3000亿美元,约占GDP的2.3%。仅NBA一项就达到了100亿美元;一场在大学举办的NFL(美式橄榄球比赛)收入就高达1700万美元。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72家是文化产业公司。从上述数据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非常显著。相比之下,湖南文化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湖南文化产业要想实现经济转型,打造文化强省,必须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2.与发达省份相比,湖南文化产业仍存在许多困窘  #p#分页标题#e#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行业结构来看,广电、出版、报业等核心产业所占市场份额偏低,文化产业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充分显现;从层次结构来看核心层、层、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25∶34∶41,和全国42∶18∶40的比例相比,,核心层所占份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层、相关层及传统产业比重较大。   (2)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随着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领域得到扩大,而结构层次却不高。目前,湖南的文化产业已经涉及到文化用品贸易行业、文化用品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等领域。从整体结构来看,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占整体的比重较大,时尚产业和产品以及服务所占的比重较低,且档次偏低,竞争力不强,发展快,规模较小。   (3)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省14个市州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长株潭等省内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已形成支柱产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张家界、常德、湘西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正形成优势产业;娄底、邵阳、怀化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有待逐步提高。   (4)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首先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难落实。如长沙获得国家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全国共四家),中央财政拨2000万,要求省市配套,上海等地方都落实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但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两级政府都没有落实;动漫的“863”计划同样没有得到省市的支持。深圳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3亿元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杭州市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每年1.5亿元,并逐年递增。相比之下,长沙市的扶持力度就小很多。其次是文化企业融资难。由于文化企业大多属于创意产业,没有多少固定资产。而金融机构没有专门针对文化产业制定贷款政策,因而文化企业获得贷款难。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使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受到限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这样就严重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   (5)专业人才参差不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和集团化改革进程。文化产业经营人才、企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稀缺。且文化产业人才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和“一点一线”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却相对匮乏。   二、进一步促进湖南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化产业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产业特质,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低成本、低能源消耗、低碳排放、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具有独特优势。湖南文化产业特质的发挥对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前湖南省政府应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用国际视野谋划和推动其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机制,努力发展湖南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全国最活跃、最具竞争力、最具国际化风格、最具湖湘文化底蕴的特色产业。   1.以国际大视野谋划文化产业大发展明确用国际视野谋划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文化产业的国策意识,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产业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关联,具备大区域、大产业、大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全局观念与超前意识,克服省际意识、夜郎自大意识和自给自足意识,睁大眼睛看世界,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集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立足世界文化发展前沿、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精神的理念,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文明成果、合法的资金人力、创新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壮大湖南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胆创新湖南文化产业的世界级先进人才、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理念,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让世界了解湖湘文化、让湖南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充分发挥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在湖湘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形成时空上的文化产业链条。   2.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湖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现在虽然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但是,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配合,需要省委省政府统一协调。建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工作,研究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抓紧制定促进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法规;加大引进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力度,制定并出台关于民营文化企业税收等优惠措施;大力推动体制内改革创新力度,形成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培育适宜文化产业生存的环境。   3.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   (1)科学制订并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在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基础上,结合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为目标,科学制订并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要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   (2)实施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定期在全省范围内遴选领军人才,建立全省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培养;设立全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资金,加大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扶持力度和激励力度;每年从领军人才信息库中,向“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新闻出版总署领军人才工程、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推荐合适人选。   (3)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把引进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工程;建立湖南荣誉制度,表彰奖励在国内外重大文化赛事中获奖、为湖南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文化人才和实际工作者;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文化的创造性劳动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努力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得出、引得进、留得住、才能发挥得好的良好环境。#p#分页标题#e#   (4)鼓励社会、政府和企业共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包括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技术、新媒体等专业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拓展与完善我国文化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大学、职业院校与文化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教育培训、经营策划、项目研究、研发等基地,培养出多层次的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人力资本。政府应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文化产业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产业科技人员到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深造,以掌握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知识、手段、方法。积极引导文化产业企业形成自身的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投入的力度。开拓文化产业人才国际培养渠道,加强国外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邀请授课、项目合作、人才轮训等方式,在互动交流中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综合能力与素质。要加大对各地非物质文化的技能型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力度,政府应出资对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行业的技能型人才给予保护,对他们的传人加以培养。   4.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湖南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目标取向,应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到文化产业,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做强文化产业。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兴办企业的政策,主要包括:   (1)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准入环境。加大开放力度,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参与或兴办影视制作、书报刊印刷、发行、会展、广告、体育和中介服务等,并享受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对兴办的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应享受同国有文化产业企业同等待遇。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如降低注册资本限制,对一般文化公司注册资本应降到最低限度,而且新开办的文化产业企业可实行注册资本的分期到位等规定。   (2)促进开展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贷款产品,使之在信贷流程、产品种类、服务价格等方面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信贷模式的创新,逐步开展版权质押、收益权质押等方式贷款。鼓励设立专业担保公司等方式来分担风险,通过设立担保基金等方式完善再担保机制。   (3)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效率。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以“引导基金”等形式优化市场资金投向,吸引市场资金来放大投融资规模;针对风险分担机制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小企业等融资难的关键群体,使用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担保。   (4)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支持平台。发挥信息中介功能,实现优质文化项目与金融资源的交流、对接;发挥业务集成功能,信贷产品的担保、债券信用评级信息等都可以集成到这一平台;发挥服务政策实施功能,专家团队咨询服务、政府优惠政策实施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资源更大范围共享。   (5)建立湖南文化产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对于具有优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文化企业,可通过权利质押贷款等方式,逐步扩大收益权质押贷款的适用范围,允许企业以并购项目申请融资,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处置文化类无形资产提供保障。   (6)出台并购融资与无形资产抵押政策。支持湖南文化产业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支持并购融资,促进产业链整合;对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文化企业,可进行应收账款质押和仓单质押贷款;对于租赁演艺、展览、动漫、游戏,出版内容的采集、加工、制作、存储和出版物物流、印刷复制,广播影视的制作、传输、集成和电影放映等相关设备的企业,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   5.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   (1)制定兴办文化产业企业的税收政策。为促进新兴办文化产业企业的成长,对其上缴的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可考虑在一定年限内予以返还。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的实行税收支持政策,如可对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必需设备和配套件等免征进口关税;新办或转制组建的报业、出版、发行、书报刊印刷、广电、电影、放映、演艺、体育等文化企业,自开业之日起,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免征5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2)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企业经营中发生费用的税收政策。如文化产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应按税法规定给予税前扣除;对文化产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一定比例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而超过部分允许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文化产业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管理者的奖励,可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   (3)对从事文化产业的单位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如,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在自有场所举办的属于文化产业税目征税范围的文化活动,取得的第一道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销售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以及书报刊印刷,按13%的税率或4%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经国家批准成立的报业、出版、发行、广电、演艺、电影、体育等集团,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合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以国家规定的鼓励文化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扶持文化事业单位转制的税收政策。根据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可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产业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以及资产划转或转让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同时,对已转制的文化产业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如规定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制片厂及其他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可减免增值税和营业税。#p#分页标题#e#   (5)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产业企业的税收政策。应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产业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社会力量兴办的各种文化企业,在税收减免方面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6)积极鼓励社会捐赠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纳税人发生的对文化产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一定比例的部分,允许在税前扣除。   6.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环境   (1)继续优化法律、工商、土地等部门服务,主动为各类文化企业搭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市场服务平台。注重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投资方向、项目引导、工程实施、产品和服务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指导,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2)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向园区集聚的效应。全省应统一规划,按各地文化资源的优势,差别化打造各自的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 力和创新力。各级政府应对园区做好规划,注重文化产业集聚园建设的质量和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使得入园的企业在共享园区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加强合作、快速壮大规模。   (3)继续建好湖南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以文化产品、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为交易对象,搭建专业化市场交易中介平台和专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