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区污染防控策略

源头区污染防控策略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甘、宁三省区,至陕西潼关汇入黄河,横贯关中平原,促成了华夏文明。渭河全长818km,流域面积 13. 48 万 km2,是沿线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源,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甘肃定西境内渭河干流 125km,占全长 15. 3%。通过对渭河源头区域( 包括渭河上游流域)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环境状况、国土资源状况、动植物资源状况、水资源状况、水文变化状况等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渭河源头水涵养功能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源头区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渭河源头( 包括上游流域) 区域概况

渭河源头位于定西中南部,涉及全境 7 县区 65个乡镇,包括陇西、通渭、漳县全部,渭源、岷县大部分和临洮、安定小部分,由集水面积 200km2以上 9条支流组成。总面积 9909km2,占渭河流域 7. 35%,占渭河流域甘肃段 38. 4%,分县区: 渭源占 12. 1%、陇西占23. 9%、通渭占28. 4%、漳县占21. 9%、岷县占 12. 1%、临洮占 1. 3%、安定占 0. 3%。区域内总人口 145. 61 万人、占定西 49. 6%,占渭河流域甘肃段 27. 5%,有农村贫困人口 45. 64 万人。

1. 1 自然概况

1. 1. 1 地形地貌分属黄土丘陵山地和西秦岭山地两部分,地势自南向北倾斜,海拔 3941 ~ 1420m,地形复杂多样,山川、梁峁、沟谷相间分布,呈现丘陵沟壑地貌。

1. 1. 2 河流水系集水面积 200km2以上支流 9 条,呈扇状分布,北岸牛谷河、大咸河、秦祁河、余家峡、葫芦河等发源于黄土丘陵区,水少沙多质差,难以利用; 南岸漳河、莲峰河、龙川河、榜沙河等发源于西秦岭山区,水清质好,可利用性高。

1. 1. 3 气候特征分属南部温寒半湿润、北部干旱半干旱两个类型,年均气温 5. 1 ~ 7. 7℃、无霜期 122 ~ 158d、降水量 404. 1 ~ 596. 7mm、蒸发量 1192. 2 ~ 1526. 2mm。降水南多北少,年际年内不均,7 ~9 月降水占 50%以上。南部高寒阴湿,多冰雹、冷冻,北部干旱频繁,多春夏“卡脖旱”。

1. 2 资源环境

1. 2. 1 土地资源有农用地 70. 06 万 hm2、占渭河源头总面积的70. 7% ,人均耕地 2501. 53m2,土地利用率 73. 8%,垦殖率 36. 8%。

1. 2. 2 水资源属严重缺水区,自产水 7. 67 亿 m3、占定西49. 8% ,人 均 水 资 源 536m3,耕 地 亩 均 水 资 源187m3,相当于全国 1/4 和 1/9。

1. 2. 3 矿产资源蕴藏红柱石、花岗岩等 46 个矿种 200 多处矿床( 点) ,已开发利用大理石、花岗岩等 18 个矿种。

1. 2. 4 生态环境有省级自然保护区 4 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 4个,森林 12. 9 万 hm2,草( 原) 场 9. 87 万 hm2,森林、林 草 覆 盖 率 13% 和 23%,水 土 流 失 面 积9040. 5km2,占 总 面 积 91. 2%, 初 步 治 理3155. 08km2,治理度 34. 5%,土壤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 5852t,属生态环境脆弱区。

1. 3 发展情况

1. 3. 1 经济总量2009 年,生产总值 57 亿元,人均 3593. 8 元,低于全省的 9000 元。

1. 3. 2 产业发展以马铃薯、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达到 6.67 万 hm2和 4 万 hm2,面积占甘肃 10% 和 30%,产量占 15%和 32%,有马铃薯、中药材和畜草加工企业 105 户。

1. 3. 3 城镇发展有城镇人口 15. 78 万人,城镇化率 10. 8%,低于定西、甘肃 1. 89 个和 21. 35 个百分点,城镇垃圾处 理 率 55. 6%,人 均 住 房 22. 8m2,人 均 绿 地1. 88m2。

1. 3. 4 基础条件陇海铁路、天定高速和国道 316、212 和 045 线穿境而过,公路总里程 4313. 16km,其中三级及以下占 95. 4%,通达率低于定西、甘肃 4 个和 12 个百分点; 人均水地低于定西、甘肃 6. 67m2和 745. 14m2,不安全饮水人口占 72. 4%。

2 渭河源头区域存在的问题

渭河是陕、甘、宁地区的母亲河,是渭河流域沿线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源。处于渭河源头区的定西、天水等地曾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地方,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渭河源头区各地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境内山大沟深、植被稀少,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严酷,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1 水土流失严重,水涵养功能减弱

渭河源头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 91. 2%,土壤平均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 5852t。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把流域广大地区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高原沟壑区的平整塬面在不断被蚕食分割,人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且范围逐渐缩小。水土流失和原有植被破坏,加剧了干旱、洪涝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据甘肃省连续 44 年的有关资料,旱年或大旱年 17 年,占38. 6%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水涵养功能减弱,渭河源头区的森林植被和高山草地是渭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但目前森林整体质量不高,源头区残存不多的天然次生林,其自我调节能力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低下,功能失调。人工林以近年新造的人工幼林居多,郁闭成林部分所占比例很小,尚难以发挥明显的蓄水保土的作用。

2. 2 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渭河源头区属严重缺水区,水资源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源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是源头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呈资源性缺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水量锐减,农业灌溉引水保证率很低,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工业和生活用水形势也十分严峻,干旱灾害频繁。二是国民经济用水的大量增加,已严重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河道水量减少,甚至局部河段断流,造成下游河道淤积加重、地下水超采、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三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少统一规划,开发治理中存在重开源、轻节流和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导致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游之间用水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供需失衡。四是缺乏有效管理,用水无序,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地区、部门之间争水、无序引水现象严重,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2. 3 投入严重不足,生态保护与建设步伐跟不上生态破坏程度#p#分页标题#e#

近年来,渭河源头区各级政府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和推行各项新技术的综合配套等一系列措施,在源头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以来,渭河源头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大都以地方匹配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办法进行建设,同时由于渭河流域大部分县为国扶贫困重点县,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投入治理水土流失的资金有限,因此,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得不到治理,生态环境无法尽快得到改善。由于人口增长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边治理、边破坏现象还相当严重,新的人为水土流失还在扩展,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跟不上生态破坏的速度。

2. 4 源头区水污染加剧,影响下游地区用水安全

渭河源头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呈资源性缺水。水环境质量在流域内受工业、城镇生活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水环境质量呈中度污染状态。部分年月,在渭河上游雨水补给不足,渭河断流情况发生时,渭河便成了沿流域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污沟,致使渭河水质在Ⅴ类水质下徘徊,目前,渭河源头区受污染水域 118km,占 94. 4%。随着渭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量持续增加,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落后,水环境污染呈现污染区域广、污染程度加重、污染治理慢等特点。渭河源头区严重的水污染状况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导致流域内城市生活水源地和农业用水受到污染,工业用水水质得不到保证,恶化人类生存环境,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渭河源头区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对黄河潼关以下河段的水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威胁到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和沿黄城市供水安全。

3 影响渭河源头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渭河源头区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象是长期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1 源头区实测径流量减少

通过对清源河流域近15 年实测水文资料系列计算,流域出口渭源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1834 万 m3,最大年径流量 2811 万 m3( 1993 年) ,最小年径流量444. 4 万 m3( 1997 年) 。自产地表水径流量逐年减少,一级支流来水锐减,有些支流( 比如渭河北岸的牛谷河、大咸河、秦祈河等) 甚至出现断流,特别是枯水期内,渭河干流除少量南山支流有河水汇入外,基本无生态水汇入,影响了渭河源头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 近 15 年年径流量总的变化过程呈衰减趋势。导致渭河源头区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 1. 1 降水偏少

源头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404. 1 ~ 596. 7mm,自1991 - 2009 年降水量除 2003 年较明显偏多外,其他年份以偏少为主。变化趋势是南多北少,山区多而盆地河谷少。最大月降水量多发生在 7、8 月份,最小月降水量多发生在 12、1 月份。7 月 ~ 10 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 70%左右。

3. 1. 2 国民经济耗水量明显增加

渭河流域 2000 年以来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幅最大,地下水用水量快速增长。耗水量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地下水耗水量大幅增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影响到了地表径流,也成为地表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3. 1. 3 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的增加

源头区处于温寒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地带,年均气温 5. 1 ~ 7. 7℃,蒸发量 1192. 2 ~ 1526. 2mm。自1991 ~ 2009 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源头区气温一直偏高,呈逐年上升趋势。气温上升和降雨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蒸发量的上升。

3. 2 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对源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依然很大

近年来,传统农业生产也给源头区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是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源头区域内大部分地方以天然雨养农业为主,主要利用天然降雨解决农业生产用水,因此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不稳定因素影响重,产量丰欠变化大,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二是渭河源头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率低,节水意识不强、利用方式还很落后,造成农作物产量不稳。三是总体利用效率低下。大部分地方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低,主要以大水漫灌和渗灌等粗放用水方式为主,农业节水意识不强,先进高效节水技术( 如: 滴灌、膜下滴灌、喷灌、膜侧沟播沟灌等) 使用较少。同时,由于农药、白色污染等现象加剧,造成了渭河水体污染。

3. 3 工业低水平加工,用水量大加剧了渭河源头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目前,源头区主要的工业集中于马铃薯、中药材加工等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这些企业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用水效率低。2007 年、2008 年、2009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 252m3、159m3、126m3,2009 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还高于全省23 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很低。二是不少企业用水设备陈旧老化,用水管理不善,造成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及水污染。节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节水技术改造进展缓慢,造成工业企业节水技术、工艺、设备更新换代滞后,用水效率难于提高。三是工业结构与水资源匹配不尽合理。渭河源头属严重缺水区,但是马铃薯、中药材加工、铝冶炼及加工等都属于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四是治污设施严重滞后。工业生产污水处理率不高,80% 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水体,致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受工业排水、马铃薯淀粉残液等污染水的影响,部分农业用水无法使用。

3. 4 贫困面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

渭河源头区的 7 个县都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源头区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局面还没有改变,工业能耗高、污染大、产出低、效率低,服务业发展活力不强,非公经济规模小、实力弱。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贫困,脱贫方式单一。近年来,重利用、轻建设,掠夺式利用资源现象仍十分严重。一是由于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村社分散,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泉水、沟溪水和收集雨水以及提取浅层地下水等型式作为饮用水水源,人畜饮水通过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影响到河流生态环境。二是超载放牧、毁草种粮栽药、乱铲滥挖,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毒害杂草不断增加,草原鼠虫害危害严重,导致天然草原逐年退化、沙化,由于天然草原的不断退化,草地蓄水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现象增加,这又加快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三是矿产资源的掠夺式无序开发开采,导致源头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四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脱贫仍是源头区发展头等大事,低水平的生产加工,致使生产生活对资源环境的依赖性加大。落后的社会发展水平,致使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破坏与贫困互为因果,生活贫困与生态破坏形成了越穷越破坏,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p#分页标题#e#

4 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渭河源头涉及的定西全境的 7 个县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因此,渭河源头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坚持以生态修复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提高源头区水涵养功能、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保障下游用水安全为目的,与源头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甘肃中部农业生态功能的提升相结合,同时兼顾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经济发展内容,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解决贫困问题,以达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

4. 1 在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规划主体下,把渭河源头区规划区域作为黄土高原治理规划先行试点区域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渭河源头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不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西部大开发中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战略意义,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渭河源头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渭河源头有近 3500km2的水土流失面积尚需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生态环境酷劣,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考虑到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量大,源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建议从部级层面进行运作,高层次、高层面来统筹安排、全盘考虑,在国家审批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时,将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纳入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整体规划,将规划区域作为黄土高原治理规划的先行试点区域,提前启动,分步实施,逐步恢复,使渭河源头生态保护与建设获得更多的支持。

4. 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渭河源头区出现的问题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各个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水资源短缺、水涵养功能下降是主要矛盾,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缺水形势。因此,渭河源头区的治理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解决好水资源短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系。一是要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工程,提高源头区的水涵养功能。采取生物措施,推进封山禁牧、荒山造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城镇绿化,以及天然林、防护林和湿度保护,自然保护区和绿色通道建设,促进生态自我修复; 采取工程措施,推进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山洪灾害防治、基本农田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库建设与加固、水源地保护等,治理促保护,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 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改、废水废气处理,城镇区、工业区垃圾和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二是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防洪减淤、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各个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强化生活和工业节水,立足本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加大节水、治污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渭河源头区治理开发还应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模式,改变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减少贫困人口,促进源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 3 把渭河源头区划分为几个重要的功能区,分类别进行保护与建设

渭河源头区的治理开发关系到整个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乃至于黄河流域沿线的用水安全,因此,渭河源头区的治理开发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不仅要考虑到渭河源头沿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应考虑源头区生态环境对下游地区的安全支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可以依据可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特征、自然灾害特点、人口聚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等,将源头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重点保护区 3 个区域,分类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

1) 将交通等基础设施匹配度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人口密度大,综合优势明显的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在这一区域应突出聚集开发理念,加大道路及给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扩大城镇规模,改善生活环境; 加快工业布局调整和技改升级,推进清洁生产、增产减污,提升技术水平; 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加快养殖小区和示范点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集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壮大经济实力,并充分利用人口、经济和产业等要素聚集的区域综合优势,进一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形成要素“洼地”和环境“高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

2) 将散布于边远山区、高山峡谷、土地面积大、农村人口多的地区作为适度开发区。目前,该区域是种植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区域,在这一区域要以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和甘肃重要畜草基地为目标,建设成为人口规模适度、特色产业鲜明的农业区。突出生态型开发理念,以旱作农业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推广节水灌溉等集成配套适用技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旱作农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加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提高人民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生态优先和协调发展。

3) 将大面积山大沟深,人口密度不高,地址、气象灾害频发,发展条件恶劣,居民收入低下,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草原( 场) 、湿地的区域作为重点开发区,在这一区域要突出保护型开发理念,以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适度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优势产业、林业和畜草产业,适度发展采矿业和水能开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慎重建设交通、水利设施,坚决关闭和迁出污染企业,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