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与生态文明探究

包容性与生态文明探究

作者:林琳 李鸿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贵州久联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人们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以包容性理念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城市的开发建设过于依赖土地和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一些地方借地生财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依靠土地开发作为发展动力的“土地财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违背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同时,房地产行业高额的利润,促使各行业企业纷纷投入房地产业。社会资本迅速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上来,制约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造成社会其他行业发展缓慢。高地价和高房价还抬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挤压了普通居民的未来购买能力,给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尽管近年来国家采取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试图缩小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效果并不理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比一直在扩大,从1978年前的1∶2.36扩大到了2010年的1∶3.55,如果将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算在其中,这一比例将扩大到1∶4以上。从制度层面来看,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之间不公平发展政策的存在,城市凭借政策优越性和优先权,将本来基础就差的农村远远抛在了后面,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形成了恶性的“马太效应”。在二元结构下,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转移到二三产业,城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使城市化进程受到阻滞。与此同时,大量农田闲置、荒废,城市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城市社会建设困难重重。

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工资、奖金和补贴在内的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收入差距的根源。现阶段,劳动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传统的下岗职工、残疾人、失地农民和失业大学生等城市弱势群体的人数在不断扩大。失地农民数量迅速扩大,到2020年总数可能超过1亿。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频繁流动于各大城市,无法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经济状况较差。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稳定。

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尽管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但仍有不少城市尚未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一些城市污染控制主要是采取末端治理的措施,而不是全程污染防治,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导致环境恶化的趋势始终得不到根本扭转。随着城市发展,空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突出。

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随着城市化发展,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18.26亿亩。在城市开发和拆旧造新过程中,消耗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化工材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形成了节能减排的较大压力。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供给形成较大压力,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成为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狭隘意义的城市建设理念。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功利主义泛滥,城市开发建设以追逐高回报、高利润为主要动机,强调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城市发展政策、规划设计、小区建设、家庭装修乃至产品设计中不恰当地强调人的利益,把人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就可能割裂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忽视其他物种的利益和环境价值。这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伦理观,是与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相违背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盲目化。有的城市为了美观,砍掉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代之以景观树和草坪,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维护。这种过度注重门面包装的做法在全国大中小城市几乎都可见到。盲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实际上是一种伪生态、伪人居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追赶潮流,会导致有限的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广大城市居民难以真正感受到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五)社会价值观分歧突出:文化建设中的非包容性1.城市社会出现文化危机、精神危机。当今社会价值观念中对金钱、财富和欲望的膜拜,充分体现在我国社会投机暴富的流行心态中。从社会整体情况来看,个人追逐功利行为导致价值观混乱。据调查显示,我国重视责任感的公民只有30%,处于世界各国的最低点;不到30%的被调查者重视容忍和尊重别人,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约10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更加关注个人,从而滑向重功利和实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成为目前社会生活的主流,它使得物质凌驾于精神至上,眼前利益凌驾于长远利益至上,助长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在现代城市中蔓延。在一些城市,现代生活受到当代人和大众媒体的误导,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横行泛滥,迅速摧毁和瓦解着人与自然之间已经十分脆弱的道德和情感纽带。部分人一味追求高物质消费,对文化的轻视、对物欲的过度追求。利益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际关系淡薄,精神失落、空虚、浮躁,互不信任、相互猜疑,致使社会存在精神污染、心理危机等问题,必然造成城市文化水平不高,城市文明发展遭受打击。

(一)以生态承载力为发展基础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支撑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即在满足城市发展和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最大探讨与研究限量。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能无限度地发展人口和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应以生态承载力为条件,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首先应确定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其次,根据生态承载力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总量。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城市。

(二)做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从生态文明出发,将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才能实现城市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时,要把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渗透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等各方面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应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制订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充分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广泛征求意见,保证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p#分页标题#e#

(三)以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二是人类应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和方式破坏自然;三是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发展必须与自然规律相一致。用生态文化理念丰富现有文化产业的内涵,在现有文化产业中提供生态文化的平台,使生态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大碰撞、大交流和大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用生态文化的理念提升其他文化,将传统的饮食文化转变为生态饮食文化,提倡绿色饮食行为,抵制食用被保护野生动物的饮食行为,反对铺张浪费;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

(四)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

(五)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转型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仍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工业进行淘汰、技术改造和优化技术结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把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到集约型的循环经济发展轨道上来。发展生态产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工业生态化的核心内涵是效率优先、节能减排。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产品数量的扩大转向产品质量的竞争。以企业、工业园区为载体,采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用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消耗、高产出和低排放。农业生态化方面要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加工业,实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双赢。积极发展以绿色服务业、生态物流业、生态旅游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第三产业。

(六)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抓紧调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性倾斜,完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针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建设任务制定相关的政策予以扶持,达到用行政手段和其他间接手段引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来加强政策指导,及时协调和解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重大问题。

(七)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一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民主法制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使生态环保建设的信息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保护公众参与的合法权利与积极性,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二是通过媒体、社区、志愿者等宣传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张公众参与社会政策决策讨论和制定,多渠道拓展公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途径,使广大群众真正行使参与权。三是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环保监督,大力支持非官方的环境保护组织监督,完善公众的舆论监督机制,保证公众的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