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初级护理人员的训练

增强初级护理人员的训练

作者:唐静萍 皮红英 王社芬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因与患者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之中,受到的职业损伤要比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高得多[1],而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群体。但是各个医院对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尚不完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贫乏,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本调查旨在了解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有利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0名初级职称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和专家咨询,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及职业安全防护培训需求等。调查问卷效度测试:采用专家效度检定法,请5位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护理专家就量表的专业性、相关性予以评定。调查问卷信度测试:采用问卷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α=0.753,信度较好。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5.1±3.0)岁,平均护龄(3.5±3.0)年,其中护士70名占77.8%,护师20名占22.2%;中专11名占12.2%,大专55名占61.1%,本科及以上24名占26.7%;内科56名占62.2%,外科34名占37.8%。

2.2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职业安全防护认知方面认知率前3项是接触患者或污物后洗手;医疗废物正确分类和放置;遵守护理常规,执行操作程序。认知率后3项是从事可能血液或体液外溅的操作时戴眼罩、面罩,穿隔离衣;操作前主动查看患者血清结果,了解有无传染病;为有传染病患者静脉穿刺时戴手套。在职业暴露损伤后未上报的有53名,占58.9%;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的上报流程。

2.3职业安全防护培训需求在培训方法中,需求率最高的3项是经验交流占80.0%,情景模拟占74.4%和岗前培训占72.2%。在培训内容中,需求率最高的是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流程占70.0%,其次是各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占68.9%。见表2。

3讨论

3.1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体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被认为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2]。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年资相对较低,临床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对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医院有关部门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改变临床操作中不安全行为。本调查显示,遵守护理常规、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及手卫生是安全防护中做得好的方面,可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这与护士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有关。因此,对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医院应有系统、持续的培训计划,详细的规章制度,考核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流程与方法等知识,督促落实职业安全防护各项措施,让医护人员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培养职业安全防护的意识。

3.2制定暴露损伤管理办法本调查显示有53名,占58.9%的职业暴露损伤后未上报,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的上报流程的42名,占46.7%。因此医院有关部门应该健全相应的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讲解职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流程,以便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处理,正确填写病原体职业暴露报告卡、锐器损伤处理费用审批表等相关表格。职业暴露得到正确处理后建立《个案追踪表》和《健康体检卡》存入职业暴露者的档案中并追踪随访,定期查体[3]。除此之外,管理办法中还应涉及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心理咨询及疾病的监测与随访等问题。

3.3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与内容本调查显示:在培训方法上,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对经验交流需求率最高,这可能与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获得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的机会少有关,因此,管理者可以多举办一些经验交流会,请中高级职称的护士,用典型实例说明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带动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学习。其次是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法,可以把职业防护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护士的强化记忆,也利于提高初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表达沟通能力。通过岗前培训,可以使初级职称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防护有一定的认知,继而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进行反复的强化。在培训内容中,需求率最高的是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流程,其次是各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Hanafi等[4]报道对防护工具的功能,如何安全注射,遵守感染控制指南等进行培训可以有效预防针刺伤的发生。针对具体的内容可以请专业人士讲解有关的知识,让护士掌握更多更新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同时可以将培训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多样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培训更加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