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传播观念下的教育传播方式

群体传播观念下的教育传播方式

作者:韦妙 吴瑶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1教育即传播

教育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而相应的教育传播模式则是传播模式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人类社会信息的流动及信息系统的运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并应指向双方互相培养、共同成长的活动”。沟通的前提是传播,对两者的本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就是通过传播来实现其功能的。无论是从口耳相传,到文以载道,还是从基本的粉笔黑板到电脑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师授生听到双向互动,归根结底都是运用各种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实现人类知识、经验、价值观念的积累,且都为人类社会的信息,并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地实现教育活动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传递。

2传统教育传播模式的局限性

在传播学研究中,已有多种经典传播模式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但教育传播毕竟是一个特殊的人类信息传播过程,与一般传播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用基本的传播模式来解释教育传播活动存在很大局限性。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威尔在其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线性传播过程模式。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Who(谁)、Say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从什么途径)、Towhom(对谁)、WithwhatEffect(取得什么效果)。这就是著名的“5W模式”。而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分别有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学生以及教学效果与这“5W”对应。值得注意的是,此模式图中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反馈,这使得整个传播过程仅是单方面的、单向的,这与实际教育传播过程极为不同,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与互动是整个教育传播的关键环节,也是用于下一次过程进行的评价基础。解释教育传播过程的另一重要模式则是“香农—韦弗”模式。香农和韦弗在所著《通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传播的模式,这一模式加入了反馈系统,用来解释一般的人类传播过程。传播过程分成7个组成要素,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另外,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有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以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此模式图与“5W”模式图相比,在传播过程上更加贴近教育传播过程。无论是“5W”传播模式还是“香农—韦弗”模式都在模式的建构中仅仅围绕传播的几个基本要素展开,并没有考虑到教育传播的特殊性,忽略了教育传播的以下几个特点:

(1)在教育传播过程当中,无论是教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都受到各自的社会经验、生活空间等限制,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设备的使用等因素对整个教育传播的效果奠定了基础;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与教师的互动配合等因素也决定着信息接收方的最终效果,整个教育传播过程都不是处于真空环境中的,外在环境与系统对整个传播过程存在巨大影响。

(2)教育传播过程与一般的传播过程最大的差异在于: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点对面的群体传播模式,而一般的传播过程是简单的点对点的传播过程。在这其间,群体传播的特殊性决定教育传播活动中存在巨大的群体压力、群体暗示等心理要素影响着学生。(3)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能够发现,即使是面对同样群体的学生,在群体内部,个体学生也存在着接收、理解教学内容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说明在整个教育传播过程中群体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如同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图一样,存在二次传播过程。

3教育传播中的群体传播

在四大传播类型中,群体传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体传播指的是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群体并不是一般个体的集合形式,而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与此相对应,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输出方承担传播者的角色,而信息的输入方则由多数个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群体承担受传者的角色。作为受传者的群体一方在此过程中,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即掌握教学内容、接收课程信息,存在着与教师不断互动的信息流通环节,因此使得教育传播很好的具备了群体传播的各种特性。群体传播的各种特性中,对教育传播影响较为深刻的因素是群体意识与群体压力。群体意识以及由群体意识带来的对个体产生的群体压力是教育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群体意识是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具有的共同意识。群体压力指的是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对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的态度。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学生作为信息接收群体的一方,不可能独立于整个群体外而单独存在,必然会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不自觉的由个体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从而产生相对应的群体凝聚力。而与此同时,作为群体中的个体学生来讲,一旦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出现意见或态度与群体其他大多数成员不一致的状况,比如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不一致,甚至是与教师传播内容产生分歧时,个体学生往往会迫于群体压力放弃自身的想法或者保持沉默。这便是群体意识与群体压力对于教育传播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4基于群体传播理论的教育传播模式

综上所述,结合经典的传播模式与现代的教育传播的特点,得出如图1所示模式图。此教育传播模式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引入社会总环境、社会子环境因素。在此模式图中引入了社会总环境因素,表明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并不是在一个真空环境中进行的,无论是传播者教师一方,还是受传者学生一方都处于一个社会总环境、总系统中,都会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其个人传播接收信息的素质、传播的过程等造成影响。同时在社会总环境中,又存在社会子环境,教师和学生各自所处的社会子环境同样对整个教学传播环境及最终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子环境对于子环境中的个体产生信息传播的限制,不仅仅是信息接收形式上的区别,更多的来自知识背景、环境的差异。引入社会总环境、社会子环境两大因素能很好的解释只有当社会总环境下的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社会子环境发生重合,而且重合的范围越大,教学传播效果才会越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社会子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学习)语言、教学(学习)方式、教学(学习)手段,只有当双方的社会子环境出现共同点,教学传播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只能是“传而不通”。#p#分页标题#e#

(2)注意到了群体传播特性对于教育传播的影响。在此模式图中,既引入了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模式,同时也引入了点对面的群体传播模式,以及在群体传播模式当中的二次传播过程。首先,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传播的主导者为群体传播的传播者,而学生则是群体传播的接收者,具有大面积、人数多、特定性不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做的并不是针对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进行教学,更多的是建立在全体学生为受众的基础上的传播,既要做到点对点的有效传播,又要做到点对面的兼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并不是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几个学生在进行传播的,而是针对大量的、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个体进行教学。同时,学生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并不是完全平衡的,由于个人前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原因,对于特定的教育传播过程存在不同的信息接收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不同必然造成在此群体传播中存在信息接收的强者以及信息接收到的弱者。信息接收的强者会把自己从教师传播环节获得的信息加以理解、解释、说明,并作为意见领袖向信息接收到的弱者再次传播信息,从而形成了二次传播过程,而这种二次传播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与学生间的传播是极其常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忽视这一重要因素,把握好二次传播环节既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加强教学效果。其次,应注意到作为群体传播,学生个体所受到的群体压力。当个体学生出现与大多数意见不相一致,或者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学内容,而个体学生仍未完全接受时,个体学生往往会迫于群体压力保持沉默。此时对于教师来讲应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注意到这一点,保证这些少数个体需求不会被群体压力给淹没。

(3)在此模式图中,引入了反馈环节。“来无往非礼也”,同样在传播过程中,既存在传播者对接受者的信息输入过程,也存在接受者对传播者的信息反馈过程,两者缺一不可。而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信息传播的反馈,既包括现场互动的问答,也包括后期学生意见态度的交流,这些都是对传播活动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作为改进下一次教学传播活动的重要参考意见。在教育传播模式图中是不能忽视的。

5结束语

基于群体传播理论的教育传播模式的提出,在传统教育传播模式的基础上,绘制出一张新的教育传播模式图,并且引入了社会总环境、社会子环境两大因素,为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学相通的信息传播打下基础,同时注意到了教学传播中的群体传播特点、群体传播中的二次传播以及群体传播中群体压力对教学传播个体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注意事项,可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