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例6篇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基层派出所;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59-02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如不能及时化解,就会演化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基层派出所是联系群众和政府最密切的纽带和桥梁,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但目前基层派出所的这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群体性突发事件通常是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为了实现同一利益临时聚合形成的偶合群体,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非合法手段,扰乱、破坏或直接威胁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突然发生的应予立即处置的。从理论上来讲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事件原因的复杂性。社会矛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等。从本质上来讲,的发生是由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特定的群体往往是因共同的利益追求而聚集起来的,然后相关利益者陆续参与,当这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时,为了追求这一利益,在非理性的情况下,就极易发生,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导致个性问题转化为共性问题、引起群众的围观甚至参与,致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

2.主观方面的目的性。从其定义看,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为了实现某一利益而发起的,可能是多数人合理的利益诉求与不合法的表达方式交织在一起,或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或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盲目追求不合理利益。其利益追求具有主观性,是利益追求不合法的表达方式。

3.客观方面的危害性。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规模,聚集参与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非合法手段,扰乱、破坏或直接威胁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因而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4.事件爆发的突然性。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的偶然因素更大一些,几乎不具备事前征兆,是突然发生的,这就决定了对待群体性突发事件要以预防为主,有针对性地把萌芽、酝酿、发生和善后等阶段的各项工作做扎实,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好。

5.违法性。虽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大多数诉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是非法的表达方式,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众过激的行为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威胁公共安全,有的甚至使用暴力手段进行打、砸、抢、烧,故意使问题扩大化,事态复杂化。

二、基层派出所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服务意识,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我国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也是矛盾的多发期,加上处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迅速性、便捷性等特点,这对于公安机关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特别是处于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派出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民警素养,紧密联系群众是新时期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要求。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基层民警素质较低,服务意识有待增强,不能紧密联系群众,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的诱因。

2.信息不畅通、预警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突发性的特点要求民警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分析、判断。而这种特性使民警在事前很难得到丰富的数据、信息和资料,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公安机关建立社会危机预警机制提出了难题。另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前兆,基层派出所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才更容易事前发现问题,更应该承担好“预警器”的职能,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缺少走访调查以及与治安积极分子、居委会等的联系沟通,缺乏情报信息支持,致使一旦发生,公安机关就陷入被动地步。

3.出警速度不够迅速,执法不规范,现场处置欠妥。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爆发的突然性、传播的迅速性、危害的严重性,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迅速出警,快速反应,基层民警往往成为突发性最早到达现场的人员,的发生具有人员多、情况复杂、场面混乱、情绪激动等特点。出警的快慢在公安机关处理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延迟一分钟就可能使事态扩大,无法控制局面。另外,民警到达现场后,不去了解情况,掌握事件来龙去脉,而采取强硬的手段,甚至动用警械,往往会进一步激化民众情绪,结果导致局面失控,出现围砸警车、殴打民警等现象。

4.舆论引导滞后,陷入被动。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地发微博、微信消息,并且可以随时与他人交流互动,这给公安机关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网络散布一些谣言,若不及时公布真相,谣言就会被群众信以为真。当前,基层派出所对舆论缺乏引导与控制,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缺乏运用新媒体新手段,使公安工作陷入被动。

5.缺乏策略方法,思想意识放松。特别是派出所领导不能简单地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采取推诿、回避等消极的方式对待,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派出所自己能解决的未能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没能及时上报,存在再等一等、放一放的想法。在事件处置中,不能灵活应对,或者为求解决一味妥协或采取强硬的手段,结果往往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三、基层派出所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应承担的职能

基层派出所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总的来说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最终达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目标要求,具体应该做到:

1.提高自身素养,切实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人民警察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和扎实的本领,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基层派出所数量众多,分布广,基层民警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是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最得力的助手,因此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培训、提高基层民警素养是公安部部署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提高广大基层民警素养,是优化警察队伍、提高办事效率、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必然要求。

2.紧密联系群众,完善预警机制。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或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导致矛盾越积越多。因此基层派出所应该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上传下达,深入实际了解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尊重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而不能把中的群众认为是“闹事者”和“刁民”。这就要求派出所扎实做好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在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作用基础上,开展大走访等活动,搜集、整理、研判治安信息,掌握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提前发现可能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线索及隐患。通过社区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入户走访也能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民警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并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可与街道、居委会、治安积极分子等建立联系点,沟通信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积极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完善预警机制,达到发现得了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使消失在萌芽状态。

3.迅速反应,慎用警械,规范执法。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事发突然、规模大、处置较难的特点,这就要求基层派出所必须冷静快速处置,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占据有利地形,掌握事情来龙去脉,密切注视事件动态,对于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的群众,民警要保持高度克制,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做好疏导、劝阻工作,有条件的要迅速予以疏散,不能疏散的要把事件参与人员与外界无关人员隔离,控制参与群体的规模,控制事件现场范围。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派出所民警必须坚持“规范、文明、理性”执法,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决定了对其不可简单地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切不可盲目动用警械。

4.对不同人员要区别对待,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在处置中,应该理解大多数,对这部分群体的合理诉求,可以在政策允许、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帮助解决,以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孤立极少数,防止事态扩散蔓延;打击个别者,对于那些制造谣言事端、煽风点火的人员严厉打击,依法处置。派出所民警应深入其中做群众工作,不能让一些不法人员继续进行煽动、串联,酝酿新的事件,对于不听劝阻的挑头煽动人员,以及插手利用的敌对分子、别有用心人员,可采取强制措施。对可能出现事态反复的不安定因素,要高度警惕,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同时要保持相应处置力量和威慑态势。要适时公开依法打击处理事件中的严重违法犯罪分子,既维护法律尊严,又震慑事件参与群体,以起到打击极少数、稳住大多数的作用。

5.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引导舆论。第一,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基层民警通过走访、设立警民联系点等方式,倾听民意,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公安微博、微信平台,及时与群众互动交流,对民众反映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解决。第二,引导舆论,信息公开。舆论更加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负面舆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处置中必须加强“第一时间”权威信息的公布,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不让小道消息混淆视听,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群众进行讲道理、做宣传,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祖俊.关于公安机关预防和处置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9(4).

[2]潘丽颖.论公安机关在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2009.

[3]廖音.应对新考验[J].望,2010(10).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2

但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有加剧趋势,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网络舆论中不同程度地得到折射。由于网络具有非理性因素,容易通过某个具体事件聚集众多网民,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导致几百万的点击率,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最后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执政者如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缺乏应对策略,容易导致危机的产生,并且可能从网络危机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危机,让许多民众对执政者的看法产生根本转变,甚至造成现实中的群体性冲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 

所谓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广义上是指在网络上有较多的网民参与讨论并且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狭义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为了某个利益,通过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呼应,或者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非正常事件。当前,我国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源自某些全国性有影响力的网站、论坛、社区或者博客等,主要通过博客发帖、论坛发帖之后被其他各大论坛转载的方式引发成为群体性事件,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即时聊天等方式快速在众多网民中传播,由此引发众多网络民众的关注,产生大规模的响应。①由此可知,群体性事件包括正面事件、负面事件,由于正面事件只需进行引导即可,而对负面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需要执政者采取更多的应对策略,在事件发生之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预防措施,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及时、全面的应对,以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将负面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化为正面群体性事件。为此,当前社会舆论中平时所说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特指负面事件。 

上述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仅供研究参考。实际上,网络群体性事件经常会突破网络的局限,延伸发展到社会现实中,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现实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可能产生交织、转化。网络具有虚拟性,然而,再虚拟的网络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每一起网络群体性事件,并非“在网络中产生、在网络中灭失”,而是均有其现实中的源头、触发点。从这个意义上看,并不存在单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任何网络群体性事件背后都其现实因素在发挥作用。所以,网络群体性事件可能是通过网络而引发的、局限于网络空间内部的群体性事件,同时也可能是通过网络诱发之后转化为现实中产生的群体性事件。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可能是单纯的公共事件,同时也有可能是非公共事件引发社会矛盾而导致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社会现实之中的群体性事件可能产生转化,某些本来并不具备群体性事件性质的具体事件,经过网络的放大之后,可能诱发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也就是体制之外的政治参与行为,其具有建设性、破坏性两个方面的特性,在建设性方面而言,可以弥补制度缺陷,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来,对政治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对民众的情绪进行疏导,并且在某些时候还可以让执政者对自身的政策和行为进行纠错,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在破坏性方面而言,可能给党和国家形象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可能威胁执政者的统治秩序。 

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征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高效 群体性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所谓“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地。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经济、高校内部管理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群体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已经或将要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2】。

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相对于社会上群体突发事件而言,有以下特点:

一是参与人数多。 二是借助现代信息手段,使事件的隐蔽性增强。 三是事发诱因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四是事态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五是高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性强,来势凶猛,组织化程度高。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组织,学生受过多年的教育,素质相对较高,对于的危害性认识较多,但由于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所以容易情绪化,容易被人鼓动,所以就会出现或很长时间不会出现,或一旦爆发就会有大量人员参与,后果不堪设想。而引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有社会因素、学校管理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甚至有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认清其产生的原因,是正确掌握和处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先决条件。

1.国际国内各类社会热点事件频发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外在诱因。

2.各类利益的直接冲突是引起高等院校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的内在因素

3.个别师生员工的素质比较差是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

4.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原因外,像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舆论误导甚至是个别存心不良的人的操纵等,也有可能间接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目前高校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机制的不足

尽管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各高校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从现在的最终效果看,仍有不足之处。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当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便会异常重视,但当一段时间没有此类事件发生时,个别干部便心存侥幸,认为不会那么“凑巧”。一方面这说明在领导的心中,并没有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领导没有“居安思危”的长远眼光,而这往往是某些没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直接原因。

2.高校管理者对来自各利益集团的诉求不能正确对待。

随着社会的进步,师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在现实生活中,师生可能会有各种诉求。如果他们的诉求能得到及时解决或疏导,那么很多事情就能得到有效制止。

3.高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不到位。

当今这种“倒金字塔式”的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升学体制使得学生过度重视智商而忽略情商和法商。而进入高校后,个别高校又以专业为重,自认为学生是成年人,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理应具备道德意识、规则意识或法制意识,所以没能及时补上情商和法商这一课,致使相当部分的学生表现出“智力一流、情商二流、法商三流”的症状,遇到矛盾的时候不能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能站在集体的角度,不能以大局为重,甚至有些同学还推波助澜,致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4.缺乏安全防范与危机管理的技能,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经验不足。

很多高校的管理者没有经历过诸如、上访、静坐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基本上没有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经验,更谈不上具备安全防范于危机管理的意识和技能。[3]

四、妥善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

2006年10月,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3]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党政领导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架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稳定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工作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本着对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强化工作措施,坚决防止重大恶性事故。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民主管理

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3.扩大交流,构建高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网络

加强交流交往时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会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相互交流能使我们互通有无,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4.加强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为祖国人名成就一番事业的责任感;二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依托各类媒体,认真办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充分认识会给集体和个人带来的危害;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

5.妥善应对事件,做好善后事宜

群体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最基本的处理原则就是化解矛盾,控制局面。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以“静”制“动”,以“冷”制“热”,切不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6.加强与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的协调、配合,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

高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的协调、沟通、配合,积极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依法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时,也要争取政府、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参考文献:

[1]王楠,吴峰.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信息沟通机制研究[J].理论导刊,2008(10).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4

一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表明,在1993~2003的10年间,我国发生的由10000起增加至60000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最近,仅2008年中就发生了“瓮安6.28事件”“云南省孟连县胶农冲突事件”“甘肃陇南上访事件”等多起规模大、影响广的。社会学家预测,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是我国的频发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成为各类的频发区域。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如西安大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集体骚乱事件,以及部分高校多次发生的群体闹丧事件、群体暴力斗殴事件,等等。这些不但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增强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和重要的战略课题。

二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背景下,因为共同的要求或共同的利益问题,自发或自觉集合起来发泄某种不合理情绪,表达诉求和主张,为了引起学校与社会关注的集群行为。

(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 事件的突发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无论在年龄或心理层面都属于敏感、脆弱且易冲动的阶段,因而容易在受到鼓动和刺激后作出过激的行为。如因校内停电、停水、断网发生的起哄、砸门窗甚至与校园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因个别学生间的小摩擦引发的老乡间群体互殴,恶性报复事件。

2 个体的从众性

高校青少年人口高度密集,学生间交往密切,使得一有风吹草动,高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而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又使得各种小道消息和过激的情绪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园中传播和蔓延,从而使得高校管理者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3 公众关注度高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场所,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新闻媒体,以及无数的学生家庭都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最初由高校学生组织发起的群体行为,后来大量的社会人员加入进而推动事件向社会公共事件转化。

4 传播的迅速性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现代通讯工具层出不穷,使得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最大范围地加以扩展。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E-MAIL、BBS、QQ、MSN等一系列言论、消息,串联发动相关活动等。利用现代化通讯和传播技术进行消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模、表现形式、出发点等因素,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一般事件(Ⅳ级)、较大事件(Ⅲ级)、重大事件(Ⅱ级)和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四个等级类型,如下表所示:

三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

通过构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对策,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降低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校园稳定发展。

(一)预案设计思路

1 设计依据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预案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 工作原则

一是预防和危害最低原则。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防患于未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是第一时间反应原则。要求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程序,相应工作组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第一现场的干部、群众怎样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怎样控制事态、抢险救援。三是先进技术手段原则。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3 组织体系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所有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作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如图)。工作职责是负责全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组织和领导,统一决策、组织和指挥具体的大学生的响应行动。

(二)预警管理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建立全面系统预警网络体系,实行稳定的实时预警监测,做到分类式、程序式的预警处理方式。

1 预警体系

预警网络体系由预警组和预警员构成;预警组组长由各年级、班级辅导员担任;预警员由辅导员选拔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负责收集并及时向预防机构送达高校师生中出现的可能引发的信息、情报,负责监督网络等重大舆情动态,及时反应师生的思想动态,为预防组织决策提供基本的信息保障。

2 预警监测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趋势,找出其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有效地分析风险信息,监测危机动态,并采取适时适度的措施加以调控,从而降低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要求思政工作者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多交流、多观察、多留意、多思考,做好危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并把掌握的危机信息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协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预控工作。

3 预警处理

采取果断稳妥的处理方法处理复杂的突发性,对事态的驾驭要及时果断,尽可能及早介入,及早控制事态的发展,不能因为反映迟,行动慢,使矛盾走向激化对抗。快速发现,快速报告,快速出动,以便抓住先机,争取主动,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三)实时处理机制

1 现场处理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派现场处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同时调动各个工作组开展行动。

第一,紧急抢救。突发事件发生后,坚持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学校群体突发事件医疗救护组,组织校医院、学生处、保卫处、相关职能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紧急救援,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护理等工作,严重者送达附近医院抢救,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救援组织进行紧急抢救。由后勤保障组协调,后勤管理处牵头,后勤服务总公司参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负责对水、电、气、热进行控制,为现场处置提供必要的物资、车辆、通信、饮食等保障,积极开展救护等工作。

第二,讯请传送。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递事件发生情况,情况不明常常会延误救援,导致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迅速准确地获取第一手资料,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限上报,以便于上级领导及时决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坚决杜绝瞒报、隐报、谎报等渎职现象。

第三,安定秩序。由突发事件善后处理组处理,党委办公室牵头,学生处、团委、后勤总公司等部门配合。负责妥善安置疏散人员和受伤受害人员及家属的医疗、处置、安抚和心理援助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做好饮食、住宿等后勤保障工作,恢复学校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

2 信息披露

由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校内通报情况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拟定对外宣传报道的口径,协调管理有关新闻机构对事件的采访;密切关注广大同学的动态。第一时间透明地把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正确信息,说明实际情况,对于制止不良传闻,以正视听,缓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是非常有效的。事件中的参与者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学校应该密切关注不同声音,切实关注学生的需求,合理满足,不能任由这些利益诉求聚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从而造成更大影响。

3 心理干预

由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心理干预组,组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团委、相关职能部门等参与。负责事故当事人、其他相关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研究表明,许多存在心理危机的受害者不知道心理危机干预,遇到突发事件之后,获取心理危机化解信息的渠道单一,缺少正式的心理危机疏导工作;有的受害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更不知道向谁获取必要的帮助。高校要对公众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化解,最主要的是要能帮助受害者摆脱当前的困扰,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要能够获得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需要考虑到干预方式的多样性、支持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干预材料的丰富性,全方位着手,多方面着力,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四)善后处理机制

在危机得到有效控制、事态逐渐平息之后,宣传教育组的工作重点应逐步转移,针对突发事件的后续影响进行善后处置。

第一,心理辅导。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突发性和危害性的特征,一旦爆发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师生个体的思想混乱和心理恐慌。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事件的当事人和受影响者进行心理辅导,矫正失衡情绪,帮助当事人重拾信心,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第二,事后教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突发事件使受教育者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教育者容易成功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宣传教育组应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提供的特定教育情境,结合大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第三,总结反思。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置等阶段的工作,细致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对学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其他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解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增强民众危机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计划,分析突发事件对思想观念、道德品德和社会心态可能带来的持续影响,对在应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那些有明显失职、过失的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

四 结论和建议

高校建立完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是保障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剖析其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特点,构建了一套符合高校实际,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预案,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更详细的法律,进而规范与完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希望各个高校也将更加重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理,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完善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预案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 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4.

[2]丁烈云,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杨连专.论突发性的法律规范和控制机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3).

[4]克科・W・巴克.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4:176.

[5]刘毅.突发性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 术交流,2005(10).

[6]雷寂.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兰州大学 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8.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民族地区 突发公共事件 舆论引导 策略

从“3·14”事件、新疆“7·5”事件、青海玉树地震到内蒙古西乌旗“5·11”事件、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因发生在民族地区而格外受到关注。和其它地区不同,民族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形势更为复杂,影响更为深远。所以事发当下,舆论引导成为媒体工作的重点。这里所说的媒体,主要是指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因为网络新闻的来源多是传统媒体,所以笔者认为引导舆论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实现。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①。民族地区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因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甚至是境外势力的交织作用,使得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上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公众获得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这就要求媒体通过引导舆论构建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还要有更新的理论作为指导。

一、媒体设置议程应考虑社群议程

实现舆论引导,需要了解舆论的形成过程。在大众传媒产生之后,舆论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媒体的影响。“新闻媒介的议程很大程度上成为公众的议程,换句话说,新闻媒介设置了公众议程。”②能够成为一定范围内公众讨论的对象,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不是每一个公共事件都可以引起公众的注意,经由媒体集中报道,可以提升该事件的重要性,进而引发舆论,所以说舆论形成的起点和媒体密不可分。这是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也是媒体能够引导舆论的一个理论支持。

但是在新媒介时代,议程设置理论面临挑战。借由网络、手机等新传播媒介,公众的议题开始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甚至开始影响媒体议题。认为媒体可以通过设置公众议程进而引导舆论,已经面临困境。利用新媒介,公众的议题正在发挥力量。传统媒体也在关注公众热议的焦点。1999年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对议程设置理论做出了调整,提出议程融合论。这一理论主要体现在《个人、社群和议程融合: 社会分歧论》一文中,认为“议程的形成要经过6个阶段:寻求社群阶段、寻求社群的议程阶段、寻求引导的阶段、寻求引导传播媒介阶段、大众传媒议程设置的初级阶段和大众传播媒介议程设置的高级阶段。”③在这一流程中,我们注意到了社群的作用。网络给社群议程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社群议程不断影响社群成员,形成声势的社群议程会给其它社群设置议程,社群间会相互影响,并最终影响媒体议程。而社群的价值观、伦理观会影响到舆论的形成。

少数民族社群具有特殊性。这首先表现在地域的特殊性上。少数民族聚居区多在边疆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少数民族对自己的地域文化有自豪感及保护意识。比如蒙古族,逐水草而居,四季迁徙,建立了与自然草原共存共荣的关系,对草原有着特殊的感情。其次表现在民族文化及宗教特殊性上。以内蒙古为例,草原文明的衣着、饮食、待人接客、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皆与农耕文明不同。所以蒙古族社群感兴趣的话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外还有宗教的影响,拥有共同的民族更具凝聚力。以为诉求可以轻易获得社群的认同。这给舆论引导增加了难度。

突发公共事件中,如果说媒体可以利用议程设置选择一些事实而放弃另一些事实引导公众的意见,那么在新媒介环境下,这样单方面决定的议程就可能受到挑战。一则这样的议程可能和受众的需求有出入,二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提供的更丰富的信息可能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尽管这些信息真假混杂。综合来看,不论是在还是在新疆发生的几起暴力恐怖事件,媒体的议程大概分为4个方面:一是暴力事件造成的严重破坏,二是重申民族团结和民族自治政策,三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四是对国外媒体不实报道的驳斥。这些议题在平息事件影响、引导舆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模式化的问题。因此,考虑到议程融合,媒体在设置议程时,应该考虑社群的议程,反应社群议程,或是针对社群议程作出解释说明。在民族地区,尤其需要考虑少数民族社群的特殊性,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怎么思考问题,要有的放矢地设置议题。比如青海玉树地震时,媒体对于宗教在救灾过程中的作用的报道就是一次议程融合的范例。在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情况下,媒体对这一议题的反映比回避更好,满足当地社群对信息的需求,获得心理满足。

二、正确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

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提出传播流这一思想。传播流分为“信息流”,即告知公众发生何事;“影响流”,告知公众怎么办。媒体引导舆论其实是想在影响流这一个层面发挥作用。但是影响流不仅仅受到媒体的影响,公众可以直接从媒体获得信息,并不一定接受媒体的态度。“人们的态度、立场及采取的相关行动并非受信息的直接支配,他们会通过媒介、单位、同事、朋友和家人等多种途径评判信息的可信度,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和看法。④所以影响流会受到较多干扰。如何使公众接受媒体的态度?意见领袖可以发挥作用。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两级传播,在传者和受众之间,有一个意见领袖的存在。罗杰斯也认为,公众的意见总会受到少数权威的影响,于是,经由意见领袖传递意见,比媒体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意见领袖从何而来,又如何才能正确发挥作用?民族地区的意见领袖可以来自少数民族精英,比如知名的媒体人、企业家、政府官员、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宗教人士,他们在本民族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通过人际传播可以影响所在群体的意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他们要熟悉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媒体议题。而在新媒介环境下,意见领袖可以分为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和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二者可以兼有,但存在做出区分的必要。利用传统媒体发表意见的舆论领袖最好有一定的知名度,需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而在网络中,意见领袖可以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不一定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却在网上有忠实的追随者,其意见可以影响他所在的群体。意见领袖的作用体现在将媒体的信息转换为意见,影响社群成员,这不是对媒体信息的照搬,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意见,用社群成员熟悉并接受的符号进行传播,并且关注社群意见及时反馈。

意见领袖不是传声筒,他需要具备人格魅力吸引群体,需要以语言或文字的艺术打动群体。忌假话、空话,也忌大量使用专业术语。

三、利用群体心理特点引导舆论

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中描述了群体心理的特点。他认为,“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受精神统一律支配。”⑤而受支配的群体则会表现出冲动、夸张的情感特点,简单化、形象化的思维特点,以及相信法不责众的破坏。极端的感情容易打动群体,这种极端的感情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感情、信仰等。在这些议题上,群体很难保持冷静的头脑,狂热情绪会传染给每一个人,使之发表激烈的舆论,甚至采取行动。这样的群体心理特点具有普适性。而媒体在引导舆论时应对舆论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利用群体心理特点引导舆论。

首先,充分利用图像的视觉效果。群体的思维形象化,那么图像是最直接打动群体的方式。图像具有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受众可以迅速得出结论。而图像所传达的事实简单,情绪激烈,可以迅速使群体达成一致意见,得出好或坏的结论。暴力恐怖事件、地震这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媒体对现场的描绘基本通过图片或视频,利用图像传达是非对错可以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但是在图像选择时,应遵守新闻伦理,不应选取血腥画面、尸体、或沉浸在悲痛中失态的人,不应为激起群体情绪而过分煽情。在民族地区,利用图像引导舆论更应注意符合当地风俗、民族习惯,不应伤害少数民族。

其次,群体的情感冲动易变,“刺激群体的因素多种多样,群体总是屈从于这些刺激,因此它也极为多变。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看到,它可以在转眼之间就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⑥根据此特点,引导舆论可以依靠改变议题、转移公众情绪实现。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舆论持肯定态度,从舆论的产生来看,西方是将舆论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而不断深入。但是不能否认,卢梭所认可的“公意”很难实现。在新媒介环境下,有学者认为网络可以成为一个公共领域,但事实可能不尽如人意。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哈贝马斯认为,公众舆论一词是十八世纪末出现的,指的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活动,是在受过教育和知情的公众有能力形成某种意见之后在公众讨论中形成的。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基于阅读时代形成的知识体系,人们的思维是理性而有逻辑的。而网络舆论源于网民信仰和道德层面的默契,虽然各自发表看法,但往往缺乏深刻讨论和批判。当下,网络舆论是中国最活跃的舆论表达形式,许多网民缺乏基于文字阅读的教育,无法做到知情和批判,依据事件的部分细节得出结论,意见简单而多变。“群体缺少逻辑思维、理性判断,且缺乏耐心,喜欢用道德观作为判断事情的标准,得出善恶正邪的结论。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层面定义舆论,它“指的是当民众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时,他们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⑦意见的发展呈现一种趋势,从“对某一争论性话题的表达”到“一种态度的表达”,然后等同于“态度”本身。⑧舆论常简单的以站队的形式分为同意和反对两种。这些意见的来源,仅是风俗、习俗甚至是“偏见”。诺依曼在其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认为:“争议性议题所表达出来的意见,必须具有道德的成份,争论的重点不在于合理不合理,而在于道德不道德。舆论中受众的压力是以道德、美学价值名义‘发挥’的,而不是来源于认知判断。问题不在于‘正确’或‘不正确’,而在于是好的还是坏的。”⑨

这给舆论引导提供了契机。媒体可以突出议程中的道德成分吸引受众的注意,比如新疆“7·5”事件中,中央电视台第4频道播出新闻《的变脸术》《变脸一:从首富到出卖国家机密的罪人》等,旨在引发公众对的道德判断。回避只能造成公众的好奇及误解,积极报道可以选择角度,在议程中突出道德成分以符合群体心理,易于群体接受。媒体还可以改变议程,转移群体情绪。民族地区最需重视的是由民族情绪激起的舆论,如果引导不当,可能造成本是偶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演变成民族对立情绪。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强调爱国的议程转移群体情绪,也可以通过积极解决矛盾,严惩责任者转移群体情绪。例如西乌旗“5·11”事件中,媒体用对李林东等人的严惩,以及要求煤炭企业采取环保措施等议题转移群体情绪。

四、利用网络评论引导合理观点形成

所谓网络评论,不是指媒体撰写的评论报道,而是指网民针对新闻报道而发表的评论。互联网上转载的新闻一般都有评论功能,但是这项功能并没有实际意义:一是评论没有引起媒体的重视,这种反馈并不成熟;二是评论本身缺乏价值,很多是简单的批评甚至是谩骂。如何利用网络评论引导合理观点形成?《纽约时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经验。

2013年3月,《纽约时报》在报道新教皇“登基”时尝试了一种新的评论形式:当读者在阅读新教皇弗朗西斯当选的报道时,被要求回答三个调查性问题:是否对选举结果满意?是否对选举结果吃惊?是否是天主教徒?然后用户可以通过以上条件筛选阅读自己想看的评论,阅读不同阵营读者的评论观点。通过这些问题,《纽约时报》完成了对读者评论的分类。同时,该报在设计上也做了调整,评论字体变大,评论框加宽,提升了读者参与评论的兴趣。⑩

对读者评论的分类,实际上是在引导意见的形成。这是一种“站队”式的引导,它控制意见的走向,同时给评论提供了主题,防止一群人的随意谩骂。但是这样的评论方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适宜推广。一般可能引发争议、引发受众评论渴望的新闻,适合采用这样的方式。对于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而言,这类事件影响广泛,且会形成争议的观点,媒体疲于应付不同的观点,不如主动设置一些问题,给观点分类,引起受众的兴趣,引发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提供不同观点争论的平台,回答受众的疑虑,驳斥谣言,起到引导舆论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设置的问题应公正平衡,不要带有强烈的倾向性,且问题应该简单。引导舆论要先明白舆论究竟是什么,公众怎么想问题,媒体可以针对公众的想法设置接下来的议程,起到答疑解惑的目的。舆论引导重要的是疏导,而非拦堵。二是要对网民评论进行筛选,将不符合主题、没有价值的评论淘汰,使得评论真正是意见的交流。我国的网络舆论,不缺批评,但却批判。集合有价值的、有思考的观点,自然可以引起公众的兴趣,进而引发公众的思考。

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贫富差距的矛盾,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冲突,这使得突发公共事件很可能无法避免。新媒介环境下,媒体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已趋成熟,但新的传播理论尚未完全形成。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引导舆论,缺少系统理论机制,而上述策略希望能对此有帮助。

参考文献:

①李欣《从议程设置角度看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0页。

②马克思韦尔·麦库姆斯著,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页。

④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⑤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⑥同5,第22页。

⑦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

⑧同7,第289页。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民族地区;扩散方式;动力机制;防控策略

[作者简介]尹文嘉,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周佳妮,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1-0075-04

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持久稳定和繁荣。关系到民族地区发展和边疆地区安全。近年来,民族地区在一些不稳定因素的作用下,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数量上不断攀升,规模有所扩大。对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非常重要。德国学者多姆博若斯基指出,虽然重大突发事件给社会形成的危害有限,但灾难或重大突发事件一旦扩散将引发社会连锁反应,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当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后,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控制,事件进一步演化,使得异质性的连带突发事件一并产生,在社会上造成更大的危害和影响。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虽然与其他发生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却往往有更复杂的因果机制。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扩散方式、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防控策略和应急措施。

一、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扩散方式及影响因素

(一)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扩散方式

斯蒂文・芬克提出,危机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他认为,危机的演化分成四个阶段: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及危机解决恢复期”。第一个阶段是危机潜在期。这个阶段是处理或抑制危机最容易的时期。由于处在潜伏期,其表现并不明显,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常会被政府部门忽略。第二个阶段为突发期。这是四个阶段中速度最快的阶段,突发期对人们造成最严重的心理冲击。第三个阶段为蔓延期。这是四个阶段中时间较长的一个阶段,但如果处理得当,将会大大缩短这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解决恢复阶段。此时危机所造成的影响逐渐消失,但仍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预防措施,因为危机仍有可能反复。由于各个阶段扩散演化方式的不同,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扩散主要有三种方式:突变性扩散、连锁性扩散以及放大性扩散三种。

1.突变性扩散。“突变”(Mutation)的原义指“灾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间断或者突然转变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除了渐变和连续不断的变化以外,还会出现大量的突然跃迁和变化的现象,如自然界的大部分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社会活动与发展阶段出现的战争、市场变化以及经济危机等。法国数学家Renethom于1972年提出了突变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存在稳定态和非稳定态。在微小的偶然扰动因素作用下仍能够保持原来状态的是稳定态。而一旦受到微扰就离开原来状态的则是非稳定态,稳定态与非稳定态相互交错。非线性系统从某一个稳定态(平衡态)到另一个稳定态的转化,是以突变形式发生的。该理论与混沌理论一道被用来认识和预测复杂的系统行为。

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从危机潜伏期逐渐向危机突发期过渡时,事件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碰撞和相互酝酿,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政府部门和公众难以预见的突然爆发性质的扩散方式。这种扩散方式的特点就是短期产生,难以预见其影响力。比如,极端宗教主义影响下的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狂热性。当事件演化发展时,这些特性使得扩散方式呈现突变性,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破坏性。如2008年拉萨“3.14”打砸烧伤暴力事件,少数不法分子制造这起突发的大规模,造成13名无辜群众死亡,致伤群众300多人,财产损失2.8亿元。

2.连锁性扩散。连锁性扩散是指危机经过了突发期向蔓延期发展时。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具有关联性和因果性的扩散方式。换言之。连锁性扩散是由一定数量的突发事件先后并发并相互恶化的一种扩散方式,其特点是有时间先后顺序且有因果关联。由于民族地区宗教因素,政治因素等常常以相互交错、相互激化的形态存在,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呈现复杂性,部分爆发后因为复杂性的特性继而次生其他领域的一系列危机。如2009年新疆“7・5”事件就是受到国外的长期渗透和煽动、国内韶关事件的导火索影响下发生的,发生后一些犯罪分子趁火打劫,对事件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放大性扩散。放大性扩散是指由连锁性扩散方式所衍生的其他若干危机,而这些衍生危机对原有危机产生了叠加效应,使所有危机产生了共同放大作用的物理扩散方式。尤其是当危机在生命周期前期没有得到恰当的抑制面逐步发展到蔓延期时,次生危机与衍生危机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将会越来越强烈。比如2012年6月爆发的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中,从“十几名市民上访”到第二日的“近百名学生和百余名市民聚集上访示威”,再到第三日“部分市民不听劝阻强行闯入市委机关大门并蓄意打砸部分公共设施”。可见,随着流言升级及民众的恐慌心理以大规模的形式传播出去后,原生事件与次生事件、次生事件与衍生事件之间的相互叠加效应会越来越放大、越来越严重,从而形成恶性的放大效应。

(二)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扩散的影响因素

1.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在一定限度内的客观存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经济发展上相对缓慢和不平衡。在文化和上丰富多彩。民族地区内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因此不同的民族间因历史、宗教和地域等因素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扩散可能性。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一般相比,・政治危害更大,违法性程度更高,参与群众伴随宗教狂热,情感表现更偏激。就整体上和宏观上来看,虽然绝大部分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而非政治性的范畴。但扩散后其影响仍然不容小觑。尤其是目前以“东突”势力为代表的各种“泛民族主义”沉渣再起。一方面鼓吹分裂思想,另一方面制造恐怖活动,危害极大。

2.民族地区的社会脆弱性。安德森认为,社会脆弱性是指人们如何响应并处理危机背后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制度因素。社会脆弱性包括社会群体暴露在危机事件冲击下潜在的受灾因素、受伤害程度及应对能力的大小。社会脆弱性是一种危机发生前既存的条件、是危机调适与因应能力、是一个特定地点的抵抗突发灾害或事件的能力。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扩散时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与其社会脆弱性有直接的关联性。民族地区社会脆弱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结构失衡和社会分配不平等两个方面。在现实中表现为社会主体与主体之间、社会主体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国家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不相适应的现象。例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就业不平等现象,政治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民族宗教、民族文化之间的不平等现象等等,从而引起民族地区社会公众的诸多不满。如今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型的社会进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分化,使得民族地区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得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转变,这种急速的转变更加加速了民族乃至宗教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国家在发展经济、支持社会转型固然重要,但在建设过程中不可轻易忽略了社会脆弱性的评估,对于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和评估会帮助我们提早发现不足点,从而达到事先预防。提升政府和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社会控制体系的相对不完善。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要有备才能无患。建立完善和合理的社会控制体系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社会控制的制度体系既包括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软性约束控制,也包括国家法律制度等硬性约束控制。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社会控制主要依赖前者,制度建设不足。比如,目前我国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可参照的法律条规有很多,如《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条例》等,除此之外还有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等部门规章,但针对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规章还较为缺乏。因此,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制度体系,对于提高突发事件可控性、操作性以及明确事件合法与非法的界限有着极大的预警作用和参考价值。

二、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扩散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危机潜伏期:扩散动力源于事件自身

当民族地区处于未爆发阶段,根据社会怨恨生成理论:当观察者与他人在同一场合时,在他人情绪诱发下,会展现出与他人相似的情绪,此时观察者的情绪感受与他人的情绪表达线索相一致,这一情绪将进一步直接诱使观察者感受相似的经历,或者间接的通过激发观察者回忆过去相似的经历而产生与周边他人相似的情绪状态。这表明,本阶段的扩散动力源是事件自身,因为拥有相同社会怨恨的社会公众会展开频繁的交流互动进行大量信息的传递,从而逐步感染身边其他公众并促使之作出同等回应,最后逐渐演变成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形成的同一性质的情绪状态和认知度。

在这一阶段。由于扩散动力来源于群体性突发事件本身中的个人与个人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侧重于对突变前各种因素的监控与疏导,如深入民族地区基层群众了解当地出现的棘手问题并努力解决,建立社会矛盾源头阻断机制。对社会矛盾和冲突在萌芽状态就进行化解。

(二)危机突变期与蔓延期:扩散动力源于事件内部能量释放与外部环境形成的合力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突变期与蔓延期,社会怨恨基本形成,已经不仅仅是通过情感、语言的相互传递了,而是因为无法向外表达和发泄,便在内心猛烈翻腾,脱离了原初对象的怨恨,紧缩聚拢,融化为一团有毒物质,形成了一个毒源。如果意识控制稍有松懈,它就会喷发而出。这说明群体一旦有了导火索事件的刺激便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喷薄而出,对周围的社会环境或无辜公众做出一些非理。如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参与各种集群行动,成为众矢之的等等;国外敌对分子和国内不法分子趁机作乱,加上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以及政府信息传递体系的不力,是这一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扩散的动力源泉。

在这一阶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侧重于对扩散动力做好事先的消解工作,要为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出最有力的化解,以防其进一步扩散演化发展,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做好媒体报道控制和网络发帖澄清事实真相等。以免事件成为公众不良情绪反应堆叠的场所。为新一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爆发增添可能。

(三)危机解决期:扩散动力源于次生事件之间的相互抵消作用

这一时期的扩散动力源于次生事件之间的相互抵消作用。在此阶段,随着事件的妥善解决,社会怨恨也逐步消解,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参与者逐渐恢复理性和正常的社会认知度。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在一系列次生事件或者衍生事件的作用下仍然有反复演化扩散的可能性存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此阶段要着重于对扩散动力的抑制和阻止,防止此阶段再次产生次生事件或者衍生事件。如强化舆情监测、研判,严厉惩处打击参与的不法犯罪分子,对当地干部群众开展事件防控引导知识培训等。

三、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控策略

(一)化解社会矛盾,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当民族地区的各种社会矛盾还处于潜伏期时,内部的矛盾还未激化和扩散,社会从表面上来看是稳定的、和谐的,往往这种“假象”会对政府干部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对当地已存在的棘手问题缺乏洞察力,错过了前期把握事态发展的最好时期。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扩散演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地区存在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因此,民族地区政府有必要加强监控与疏导力度,及时化解各种经济社会矛盾,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将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群众利益分享机制,切实让民族地区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畅通制度化的群众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疏导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怨恨情绪和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避免矛盾积累聚集。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化扩散留下隐患。比如,要进一步发挥民族地区立法机关、政治协商机关、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种公共机构的利益表达功能,推动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制度化,确保表达渠道畅通。这是从源头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防范的根本措施。

(二)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机制

要加强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防范群体性突发事件扩散演化,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治理机制。首先,建立民主、廉洁、务实和高效的政府是防范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一环。民族地区发生、激化到扩散,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政府基层组织能力不足,因此,应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成员的办事能力和协调能力。基层干部要积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并着手解决,深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样才能在民众内心树立好的政府形象,这样的政府才有公信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其次,要明确政府职能重心,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扩大群众参与的组织基础。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机制。

(三)加大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引导力度

网络舆情是一定时期网络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及社会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及表现形式的总和。网络舆情是舆情与网络结合的产物。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网络的开放特性,网络公众被赋予广泛的意见表达的便利。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容易与现实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互动。因此,民族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判断和处置力度。民族地区电子政府的设施建设相比较之下比较滞后,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监测存在一定困难。只有通过加大投入,积极建设硬、软件设施,才能做好民族地区网络舆情的全面监测。同时。在处置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政府要通过合适的媒体及时准确地具有权威性的和公信力强的消息,对群众舆论进行系统性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