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分析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分析

摘  要: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而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在推动区域经济横向联合,及向纵深方向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重视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研究,合理分工及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愈发显得紧迫而必要。根据各港口吞吐量增长的特点,通过软件SPSS,应用聚类分析对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进行分类,并提出定位建议,为港口分类和布局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港口;聚类分析

    引言

    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加工厂地位的确立,促使沿海、沿江港口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巨大的增长,掀起了新一轮港口建设的高潮,港口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日趋增强,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港口群为主的全国港口系统格局,与我国三大经济圈一一对应。区域经济和港口群发展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成为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也引发了人们对长三角港口群的关注和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区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离不开港口。

    目前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们对“港口”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尽管这些定义各不相同,但仍有其相似之处。“在线权威百科全书”对港口进行了如下定义:所谓港口,就是进行船舶靠泊、船载货物装卸中转作业的场所,通常位于海边、河口、湖泊沿岸。港口大多具备一定的货物装卸设施,如装卸吊机、叉车等,以进行船舶装卸作业。这类装卸业务有些是营利性的,也有一些是公共服务性的(Wikipedia,2006) 。上述定义给出了港口的两项主要功能:第一个功能(也是最重要功能),港口与机场、火车站等一样是运输链中的重要节点之一;第二个功能,港口是开展与到港船舶和货物有关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

    港口功能定位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腹地范围内,港口主导功能的定向。因此,港口功能定位对港口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港口众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在建设的情况下,港口功能定位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港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港口发展的速度参差不齐,随着地方港口的迅猛发展以及地区利益的驱动,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港群内部各港口之间关系不协调;体制不合理;未能体现科学合理的原则,没有形成有机的全国港口网络,重复建设问题严重,造成了当前港口生产能力的部分过剩,一方面港口经营效益下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港口资源的巨大浪费,港口的布局和功能定位不合理,区域港口群整体协同效应不明显,港口群未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区域经济的基础上研究港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合理安排功能定位,对于促进我国港口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一、长三角地区港口概况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海岸,扼长江入海口。传统概念中的长三角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计十六个城市。现阶段已扩至江浙沪两省一市,人口约1.56亿,是我国的核心经济区,又是繁忙的沿海海运线和长江内河水运T字型江海转运的汇交点。长江三角洲包括五大港域:即长江港域、苏北沿海港域、杭州湾北岸港域、杭州湾南岸港域、嵊泗—衢山港域。目前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十分迅猛,各港与世界逾180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900多条集装箱航线,每天有240多个航班往来,已形成了上海内河、沿江及洋山深水港,江苏长江沿江、沿海港,宁波—舟山港等为主的体系港口。数据显示,2010年,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3.65亿吨,占中国内地的38.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445万TEU(集装箱国际计量单位),占中国内地的37.6%。近年来,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区和虾峙门航道等的建设,上海、江苏、浙江的航运大型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基础设施、港口吞吐量迅猛增长的同时,长三角港口群要实现与国际航运中心“争鸣”,更有赖于港口群在今后发展中彼此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根据规划,未来长三角地区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布局将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连云港为主要的干线港,包括南京、南通、江阴、泰州、等长江下游港

    口共同组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

    长三角港口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外贸进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长三角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并处于连接国际航道和国内支线的良好位置,拥有7700.54公里的海岸线。其中上海市境内拥有总长为89.5公里的海岸线;江苏省境内拥有1011.04公里的海岸线,并拥有1162.8公里的长江岸线;浙江省境内拥有6600公里的海岸线,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长达333公里。长三角地区具有发展港口的独特区域优势和良好基础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众多,上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集疏运等条件成为众港口群中的核心地位,但上海港的自然条件如不尽快改善,很难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因此,鉴于目前长江三角洲各港口的条件和规模,必须分工协作,扬长避短,形成庞大的港口群,才能适应长江口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因此,科学合理的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进行定位与分工显得尤为重要。

    二、聚类分析法的具体介绍

    1.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聚类分析法是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元统计分类法,其目的是根据数据的特征把研究对象按一定规则分成若干类。在同一类里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倾向于彼此相似,而不同类里的对象倾向于不相似。聚类分析方法是根据变量(或样品或指标)的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亲疏程度,用数学的方法把它们逐步地分型划类,得到一个能反映样品之间或指标之间亲疏关系的客观的分类系统。样品或指标逐步归并最后可形成分类系统图,又称谱系图。一般聚类分析分三步。#p#分页标题#e#

    第一步为数据变换。聚类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相互比较运算,而各个原始数据由于计量单位不同,或虽有相同计量单位,但数据的量级差异较大,这会影响聚类分析中的比较运算,因此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第二步是计算聚类统计量。聚类统计量是根据变换以后的数据衍生得到的新数据,它用于表明各单位之间的密切程度。对样本进行分类时,衡量样本间亲疏程度的指标,常用距离来表示;对指标进行分类时,衡量指标间的亲疏程度常用相似系数来反映。

    第三步选择聚类方法。根据聚类统计量将关系密切的单位聚为一类,将关系不密切的单位加以区分。这是聚类分析中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系统聚类法是目前用得最多的一种聚类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一开始将要归类的n个变量看成一类,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方法计算各类之间的归类指数(相似系数或距离),根据指数大小衡量两两之间的密切程度,将关系最密切的两类并成一类,其余不变,即得n-1类;重新计算各类之间的归类指数,再将关系最密切的两类并成一类,其余不变,即得n-2类;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最后n个变量都归成一类。这一归类过程可以用谱系图形象地表示出来。本文使用的即是此种方法。假设给定n个变量(选定的港口),首先确定n个变量描述的指标(x1,x2,x3,…);然后收集原始数据,得到n个港口的原数数据表,对表中的指标变化求它们的相似系数矩阵,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表:

    从系数矩阵R中(对角线元素除外)找出最大元素|R |,首先将第P号变量和第Q号变量归为一类。再从系数矩阵R中找出次大的元素|R   |,对P′号变量和Q′号变量的归类,分两种情况:

    1)当P′,Q′中有一个已归过某一类了,则另一个也归到这一类中;

    2)当P′,Q′,两个均未归过类,则把P′,Q′号变量归为一个新类。再从系数矩阵R中找出第3大的元素,|R |对P″、Q″号变量的归类分4种情况:当属于1)、2)两种情况时则和以上处理相同;

    3)当P″号变量和Q″号变量分别属于已并类的两个不同的类时,则将这两个不同类并为一类;

    4)当P″,Q″两者同属于一个已并的类时,则保持已得的归类不变。随后,再找第4、第5大的元素,重复上述作法,直到所有的变量并为一个大类为止。最后,根据顺序表,由以上所述归类步骤依次进行归类处理,得到聚类图。

    三、基于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主要港口功能实证分析

    (一)类型化指标和代表性港口的选择

    1.类型化指标的选择

    港口类型化指标应该反映港口运量增长的历史规律,衡量港口运量增长规律的主要指标就是港口的吞吐量。本文选取2001~2010年的各港口的集装箱量和货物吞吐量作为港口类型化分析的指标。

    2.代表性港口的选择

    无论是从港口的吞吐能力、港口的陆域和水域面积的大小、港口泊位数、港口货种比例、泊位数、岸线长度,还是从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的大小等几个方面来考虑,以上海港为中心包括:宁波—舟山港、南京港、苏州港、南通港、连云港、江阴港、泰州港八大港口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港口。依据近几年我国长三角主要港口吞吐量排名情况,选取此八个港口作为研究对象。

    (二)计算及结果

    1.长三角主要港口集装箱量情况聚类

    (1)计算变量之间的归类指数

    原始数据见表1港口集装箱量主要指标。这里采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表1中x1,x2,……,x8两两之间的相似系数。将相似系数绝对值最大的2类归成1类,并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新并类的综合性变量作为这一新类的代表。归类后,新的类与类之间的归类指数,就是以各类中的代表变量依据公式算得的相似系数,以此类推得到聚类分析结果。

    四、长三角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建议

    上海为中心,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的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组合港的目标,其核心是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在组合港中,由于各港口所处的区位、建港条件、腹地范围和基础设施等不同,港口功能与作用也有差异。港口竞争理性行为是走向合作。长三角港口资源整合、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港口群内主要港口之间、支线港和枢纽港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由“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支线港通过对枢纽港的支持,提高枢纽港的竞争力。港口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由“竞争”走向“合作竞争”。根据文章中第三部分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实证分析,建议长三角主要港口的功能定位分为以下四类。

    第1类:国际性枢纽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

    国际枢纽港一般都是全球级的国际航运中心。这类港口规模大,年货物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的巨型港或超巨型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以上。码头前沿水深-12.5至-14.5米以上,能停靠第三、四代集装箱船,拥有世界主要远洋直达航线,且航班密度高。上海港、宁波港是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产业的枢纽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广阔的腹地经济、发达的国际化程度、高度的自由贸易、便利的物流设施、发达的海关技术,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港口物流中心。由于其自身的特色,成为了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国际港口。

    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集疏运网络四通八达,是国际集装箱班轮干线的首靠港和尾靠港,承担了腹地内远洋集装箱运输和国内国际集装箱中转任务,凭借着上海经济中心城市的独特集聚功能及广袤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巨大的腹地资源,成为了亚洲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集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等集散地于一身的资源配置型的现代化港口。上海港的腹地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上海港发挥着其服务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城市、辐射华东六省的功能。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确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地位,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使上海真正发挥”龙头”的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向前蓬勃发展。因此,必然确立上海港为国际性枢纽港的地位。对上海港的货物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对中转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的内贸物资如能源、矿石等分流至长江三角洲其他港口;对中转长江流域和其他地区的外贸物资,适度保留外贸件杂货中转,分流外贸散货中转,以便集中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p#分页标题#e#

    宁波—舟山港是长三角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宁波港具备运输组织、装卸储运、中转换装、工业开发、现代物流、战略储备、通信信息、保税及综合服务等功能,并成为宁波港口物流中心的基础平台。宁波—舟山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工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及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依托。

    第2类:地区性枢纽港——苏州港

    苏州港是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性港口物流中心,是长三角地区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和“一体两翼”型组合港的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资源,在长江三角洲港口三大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苏州港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高的港口功能定位,地处长江入海口的江海交汇之处,具有江海联运的港口地理优势;有经济发达的港口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的苏锡常地区是苏州港的直接港口腹地,特别是苏州市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外向型经济更是占了全省的半壁江山,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货源支撑。

    苏州港成立于2002年6月,由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组成,2005年成为全国第九个亿吨大港。苏州港拥有优良的长江港口岸线资源。全市拥有长江岸线 139.9 公里 ,其中太仓港区 38.8 公里 、常熟港区 37.5 公里 、张家港港区 63.6 公里 ;在三个港区中,又以太仓港区的深水岸线资源最为优良,其杨林口至浪港口 9700 米 岸线,为以集装箱码头为主的港口岸线和水运工业岸线,是国内绝无仅有的黄金岸线。围绕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大前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发展最有利的布局和争取国家的最大支持,发展地区枢纽港与发展能源、原材料中转港并举,加快港区建设与加快集疏运网络(大交通网络)建设同步,以扩大集装箱生成量为主攻方向,立足竞争发展国际集装箱深水港区。通过完善集疏运网络,立足江浙、辐射周边省、市、区,保证集装箱成量的强劲增长。待发展到一定规模,充分利用投资成本低的优势,在竞争中扩大规模确立苏州的地区性枢纽港的地位。功能定位应以发展大宗散货(如矿石油等)中转储存为主的水水中转基地,其常熟、太仓、张家港三大港区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拓宽货物运输渠道,加快码头建设,开辟新航线,形成“三合一”的优势互补。发展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外港,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与上海港互相补充,在国际竞争中走双赢之路。

    第3类:一般港——南京港、南通港、江阴港、泰州港

    这些港口的定位是:确立近洋运输航线骨干港、远洋运输支线喂给港, 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主枢纽港的战略地位,在分流长江中上游大宗散的同时,积极慎重地发展集装箱运输。努力打造流枢纽,建立现代仓储、多式联运、集装箱处理、配送加工、培育市场“四位一体”的物流发展模式。这种港群、城群式的布局与功能定位,有利于口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有利于扩大经济腹节省集疏运网络和其他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相邻港口在既联合又竞争中求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港口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港是长三角地区江海转运、水陆中转、货物集散和对外开放的多功能的江海型港口,是我国内河第一大港,原油、煤炭、外贸、集装箱装卸均是内河最大的港口。大吞吐量离不开南京港的物流优势,南京港和沿江开发将是相互补充发展的关系,南京港已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长三角集装箱运输体系的支线港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地区能源和、原材料等战略物资海进江中转体系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江海物资转运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逐渐成为第三代国际型江海主要物流枢纽港。

    南通港拥有沿江、沿海两条黄金航线,航道条件好,深水资源丰富,是长江下游及华东地区矿石和粮油的理想集散中转地。南通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运输支线港;未来将在集装箱远洋干线运输中为上海港起到“二传手”的作用,在集装箱近洋直达及沿海内河运输中发挥“主攻”作用,在散货、件杂货运输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将成为江苏江海交汇的第一大中转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北翼重要大港。做为亿吨大港的南通港,顺应航道深水化、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投巨资加强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将建成沿江八大港区和沿海两大港区,形成“一港十区”的发展格局,成为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工业开发、保税加工、现代物流、通信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并逐步发展成为大宗散货中转及集装箱运输为主、内外贸结合、物资流通和工业开发并举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江阴港北枕长江,南邻无锡,西通常州、南京,东接苏州、上海,处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几何中心,是长江A、B级航道的分界点,素有“江尾海头,江海门户”之称,以无锡和江阴市为依托,经济实力雄厚,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江阴港拥有长江深水岸线35公里,岸线顺直、水流平缓、深泓贴岸,终年不冻不淤,自然水深条件平均在-10米以上,已开发利用岸线28166米。江阴港的功能定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集装箱支线港,江苏沿江地区江海河中转港,水陆铁换装枢纽港,将成为江海河联运、内外贸并举、商港与工业港相结合综合性港口,成为服务于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口岸。

    泰州港位于长江江苏段中部北岸,以泰州市为依托,东临南通,西接扬州,通过江阴长江大桥连通苏南广大地区。泰州港由高港、泰兴和靖江三大港区组成,拥有长江岸线96.3公里,规划港口陆域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是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泰州地区及苏中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跨江联动的重要纽带,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物资中转运输的重要口岸,是上海组合港中的配套港,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和喂给港。

    第4类:重要性物流中转港——连云港港#p#分页标题#e#

    连云港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借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中国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是新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位于陇海、兰新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的东端起点,是我国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的重要结点,即将建成的沿海铁路与陇海铁路也将在此交汇,交通快捷便利,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目前开辟了包括东南亚、欧洲、美西、中东、台湾、非洲6条中远洋干线在内的32条集装箱线,6条杂货远近洋航线。连云港港外贸比重在沿海主要港口中名列前茅,是江苏最大的外贸港,为全国进口氧化铝,进口铝锭和胶合板第一港,出口焦炭、进口有色矿和木薯干第二港,三大活牲畜接卸港,五大粮食进出口港。

    连云港市积极加盟“长三角”,与“长三角”宏观发展战略接轨,连云港港口完善的港口服务功能,率先与“长三角”地区的港口进行深层次的物流合作。连云港作为江苏省重要的经济战略港,每年通过上海中转的集装箱约占全年运量的10%,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运输枢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长三角和渤海湾之间重要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窗口和国际物流中心。

    结论

    通过聚类分析对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的分工与定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分工布局的初步方案。长三角主要港口的功能布局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上海港、宁波一舟山港功能定位应当是国际性港口物流枢纽中心,其中上海港通过洋山港的建成后,应继续积极发展国际干线,巩固沿海支线,发展长江支线,适当发展亚洲周边地区的近洋航线,最终成为国际航运的战略性枢纽港。宁波一舟山港应参与欧美等远洋航运市场的竞争,大力发展国际水水中转运输,成为上海世界航运中心的外港和洋山港的重要补充。二是苏州港功能定位应当是集装箱支线港,成为长江中下游货源联系上海航运中心的区域性枢纽港口,主要开辟江海航线。三是南京港、南通港、江阴港和泰州港功能定位为近洋运输航线骨干港、远洋运输支线喂给港。四是连云港功能定位为重要性物流中转港,随着苏北和安徽等中部省份的工业化发展,未来将成为长三角北部区域的综合性物流的中转港。

参考文献:

[1]郁鸿胜.长三角共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2010,(02).

[2]陈继红,真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研究[J].中国港口,2009,(05).

[3]杨东,孙磊.长三角港口发展基本特点及未来走势浅析[J].中国储运,2009,(06).

[4]杜麒栋等.中国港口年鉴〔M〕.上海:中国港口杂志社,2009.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中国交通年鉴社.中国交通年鉴[M〕.北京:中国交通年间社,2009.

[7]李植斌.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的竞争与合作[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9]马莹.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功能定位分析[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4.

[10]张页.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协调发展[J].中国港口,2004(7).

[11]高鸿丽,顾亚竹.聚类分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分类中的应用[J].中国航海,2003,(4):26-30.